危险作业管理和职业卫生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安全作业管理和职业卫生制度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目的
为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特订立本《不安全作业管理和职业卫生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1.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全部从事不安全作业的员工,包含但不限于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
二、管理标准
2.1 不安全作业辨识和评估
2.1.1 在开展不安全作业前,应由责任人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不安全作业的辨识和评估,明确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2.1.2 辨识和评估应包含但不限于对不安全源的辨识、对可能造成的损害和风险的评估、对安全措施是否充分的推断。
2.1.3 辨识和评估结果应记录并及时报告,订立相应的安全措施并进行跟踪管理。
2.2 不安全作业许可和管理
2.2.1 对于涉及高风险和特殊不安全的作业,应由特地的许可人进行许可,并明确作业的时间、地方、范围、安全事项等,并发放相应的作业许可证。
2.2.2 作业许可证应明确指派的责任人和监督人,并规定必需的安全措施。
2.2.3 作业许可证应及时更新,未经许可证人员的批准,任何员工不得进行相应的不安全作业。
2.3 安全措施的采取和应急管理
2.3.1 在进行不安全作业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员工的安全和防范事故的发生。
2.3.2 安全措施包含但不限于必需的防护设备的佩戴、作业区域的标识、操作规程的订立等。
2.3.3 针对紧急情况,应订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定时组织演练并向员工进行培训,以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本领。
2.3.4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员工的安全。
2.4 健康监测和防护
2.4.1 对从事不安全作业的员工,应及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2.4.2 依据不安全作业的实在要求,供应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对员工进行正确使用和保养的培训。
2.4.3 对于特殊不安全作业,应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监测,确保作业环境的卫生情形符合相关标准。
2.5 员工培训与教育
2.5.1 在员工入职时,应对其进行相关安全知识的培训,确保其了解公司的不安全作业管理制度和职业卫生要求。
2.5.2 定期对从事不安全作业的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加强对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的培养。
2.5.3 对新的安全技术、设备和操作规程,应及时进行培训,确保员工娴熟掌握并正确操作。
2.5.4 建立员工安全教育档案,确保员工受教育的轨迹可追溯。
三、考核标准
3.1 不安全作业管理的考核
3.1.1 对不安全作业许可的颁发和管理情况进行定期考核,评估许可人的评审本领和许可的合理性。
3.1.2 对不安全作业的操作规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作业现场的安全措施是否完满、有效。
3.1.3 对不安全作业事故的调查与处理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事故防备和应急处理本领。
3.2 职业卫生的考核
3.2.1 对职业健康检查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员工的职业健康情形。
3.2.2 对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员工正确使用和保养个人防护用品。
3.2.3 对作业环境的卫生情形进行检查,评估不安全作业的环境风险。
3.3 培训与教育的考核
3.3.1 对员工安全培训和教育的记录进行检查,确保员工接受过必需的安全培训。
3.3.2 对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进行抽查和察看,评估员工的安全素养和操作本领。
3.3.3 对员工的操作规程娴熟度进行考核,确保员工掌握和运用操作规程。
四、附则
4.1 本制度须经公司法务部门审核并定期进行必需的修订和完满。
4.2 违反本制度的员工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并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
4.3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向公司全体员工公示。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法务部门全部。
参考文献
•《工伤保险条例》
•《安全生产法》
•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