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21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州市2020~2021学年度中考模拟试卷
九年级物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
1.如图所示,把一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让其一端伸出桌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钢尺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B.钢尺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
C.钢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D.钢尺伸出的长度越短其响度越大
2.近期受寒潮的影响,山东青岛的气温降低到﹣18℃,海面上水蒸气迅速变成小冰晶,产生浓浓的“白雾”,出现神奇的海水“沸腾”现象。

下列现象与此“白雾”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冬天行人口中呼出的“白气”B.初春小草上晶莹的露珠
C.寒冷冬天树枝上形成的霜D.冬天水面上形成的冰层
3.将蜡烛、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根据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等于30cm
B.凸透镜的焦距等于10cm
C.将蜡烛移到凸透镜左侧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找到蜡烛的像
D.将蜡烛移到凸透镜左侧30cm刻度线处,为了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需将图中的光屏向右移动
4.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后会粘在一起,以下现象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A.墨汁滴在热水中很快散开B.两个吸盘挤压后吸在一起
C.折断一根铁丝需要很大力D.毛皮和橡胶棒吸引在一起
5.如图所示的四个过程将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A.图中,弹簧将小车向右推开
B.图中,滚摆由低处向高处滚动
C.图中,运动员用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
D.图中,小明脚踩滑板从高处向下滑动越来越快
6.生活中惯性现象无处不在,下列现象或实例中不是应用惯性的是()A.水银体温计使用前要甩一甩B.洗衣机的脱水筒将衣服甩干
C.体育课上同学投掷实心球D.乘坐汽车时要绑好安全带
7.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是可再生能源,燃煤发电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B.秦山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核电站,它利用核裂变发电
C.超导材料可应用于电饭锅的电热丝
D.因为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存在能源危机
8.使用蓝牙耳机接听手机来电,信号传输示意图如图,蓝牙通信的电磁波()
A.是蓝光B.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40m/s
C.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手机通信的电磁波小D.波长比手机通信的电磁波短
9.关于生活中的安全用电说法正确的是()
A.开关必须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
B.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C.测电笔用于检验电路中是否有电流
D.三线插座损坏后可用两线插座代替
10.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1Pa=1N•m2
B.压力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正比
C.物体的底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D.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压力的大小可能比重力大
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20分)
11.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球状物,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填物态变化名称)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从而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

下面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温度降低时,发生物态变化过程的图象是。

12.新华网重庆3月31日电,3月31日1时35分,从缅甸曼德勒起飞的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在飞越群山,历经约20小时30分航行1500公里后,犹如一只巨大的风筝,安静地降落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阳光动力2号”是瑞士设计的一款能够在不添加任何燃料、不排放任何污染物的情况下昼夜飞行的飞机,机身使用的碳纤维蜂窝夹层材料,每立方米质量仅25克,机翼有72米,质量仅有2300千克,和一辆小汽车相当。

机翼上装载的17248块太阳能电池板为飞机提供了持续的可再生能源。

这些电池板每块仅厚135μm,相当于人类的一根头发丝。

从上述可知:
(1)太阳能电池板的作用是将能转化为电能。

(2)135μm=m。

(3)“阳光动力2”从曼德勒飞到重庆的平均速度km/h。

(4)在飞行过程中,以为参照物飞行员是运动的。

(5)机翼制成图乙所示的形状,使得飞机在飞行时,机翼上方气流比下方气流的流速大,所以下方空气的压强上方空气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飞机与地面之间的信息传播是通过波来实现实,这种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m/s。

13.小明同学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装置,闭合开关,用外力使导体棒ab水平向右移动,发现导体棒cd也随之运动起来,在此实验中:
(1)实验装置中的甲部分,应用的物理原理是。

(2)实验装置中的乙部分,在cd棒运动过程中,是将电能转化成能。

14.苏州平江河水面平静,某处两岸河堤高出水面1m,河堤上一棵树高4m,这棵树在河水中的像高m。

1.5米高的小明站在树边的河堤上,他的头顶与他在水中像的头顶相距m。

15.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重物,工人用80N的拉力将重为150N的木块在10s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4m,此装置是滑轮(选填“定”或“动”),该工人拉力做的功为J,则装置的机械效率是。

(绳的重力、摩擦均不计)。

16.电脑的中央处理器(CPU)只有半张扑克牌大小,工作时发热显著,常采用散热片与风扇组合冷却。

某电脑CPU的功率为100W,其中发热功率占8%,铜质散热器的质量是0.8kg。

若工作半小时,CPU消耗电能J,产生热量J,这些热量可使散热器温度升高℃[铜的比热容为0.4×103J/(kg•℃)]。

17.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反射(选填“镜面”或“漫”)使教室里各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三.作图题(共7小题,满分40分)
18.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盛水的透明烧杯,在烧杯底部放置一块平面镜,光线最终从水面射出,请完成光路图。

19.如图所示,物体A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中作出斜面对物体A所施加力的示意图。

20.(6分)冰壶是由花岗岩凿磨而成,已知某冰壶质量为20kg,与冰面接触的总面积约为200cm2,冰壶的体积为8×10﹣3m3.(g取10N/kg)求:
(1)制作冰壶的花岗岩的密度;
(2)冰壶对冰面的压强。

21.(6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3A,小灯泡L标有“12V 6W”的字样,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36Ω。

R0为定值电阻。

当S闭合,S1、S2断开,滑片P由b 端向a端滑动,使其连入电路的电阻是最大阻值的三分之一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

当滑片位置保持不变,开关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为2A,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请你计算:(1)小灯泡L的电阻。

(2)R0的阻值。

(3)任意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能够达到的最大功率。

22.(8分)学校科技创新小组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电源电压为3V,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V。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甲中实物电路的连接,要求:①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②连线不能交叉;
(2)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示数为零,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电压表短路
B.电压表断路
C.滑动变阻器短路
D.小灯泡断路
(3)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记录了多组数据,并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I﹣U图像,由图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Ω。

(4)若实验室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规格,则小明选择的滑动变阻器规格应。

A.30Ω 5A
B.10Ω 0.1A
(5)完成测量后小明认为还可以用上述器材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小李认为用上述器材不能完成此探究,你认为小李判断的理由是。

23.(8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放置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时针方向转动;
(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选填字母符号)。

A.仍在纸板上呈现B.被纸板挡住C.在纸板前方
(5)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明和小刚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都没有能做到,你认为没有能做到的原因是。

24.(8分)为了研究圆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情况,某小组同学选用高度相同底面积S不同的圆柱体A和B先后放入同一柱形容器中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他们设法使圆柱体逐步浸入水中,记录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实验中容器内水均未溢出)。

圆柱体A (底面积S A)实验序号h(米)F(牛)圆柱体B
(底面积
S B)
实验序号h(米)F(牛)
10.058570.0586
20.109080.1092
30.2010090.1598
40.30110100.35122
50.40118110.42126
60.60118120.50126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7或2与8数据中F和S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不同圆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

(2)小明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与4或7、8、9与10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圆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小华分析比较实验序号5与6或11与12的数据发现小明的结论存在问题,他们交流后认为这是由于物体浸没而造成的。

分析表中数据,可确定物体A(或B)的高度范围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