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性成熟、繁殖习性与繁殖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义:规定最小可捕标准,保证亲鱼量及使资 源达到最大利用率
影响性成熟的因素
1. 水温: 2. 饵料: 3. 光照: 4. 其它:盐度、水流速度、水质、透明度等。
性比
定义:雌鱼同雄鱼的数量比例,通过以渔获物中 的雌雄鱼数量之比来表示。
规律 ①栖息地区和季节不同,鱼类的性比会变化 ; ②随鱼群中个体大小(年龄)的不同而变化 ; ③也随着生活阶段不同而有变化(周年变化); ④生殖期间各个阶段不同。
鱼类性成熟、繁殖习性与繁殖力
一.鱼类性别特征及其性成熟 二.繁殖习性 三.繁殖力及其测算方法
一、鱼类性别特征及其性成熟
1. 雌雄的区别 2. 性成熟和生物学最小型 3. 性腺成熟度研究方法
1.雌雄的区别
第一性征:性腺直接观察或者组织切片 性腺发育至Ⅱ期以上的个体 组织切片观察
第一性征
外形特征
体型差异
虹鳟鱼
外形特征
生殖器差异-罗非鱼
雄性生殖泌尿共用一孔 雌性分开
2.性成熟和生物学最小型生学最小型幼鱼性腺开始发育成熟时称初次性成熟 时间。达到初次性成熟的最小长度称为 生物学最小型。一般处于生长方程的拐 点处。
生物学最小型
特点: ① 雄性生物学最小型<雌性
② 不同的种群生物学最小型不同,和分布水域的 纬度相关
V—卵巢的体积; U—卵巢局部体积;
e—U的含卵量
种群繁殖力及其概算方法
种群繁殖力系指一个生殖季节里,所有雌鱼可能 产出的卵子总数。
①近似公式:
Ep=ΣNx·Fx
式中:
Ep—种群繁殖力;
Nx—某年龄组可能产卵的雌鱼数量 (尾数);
数)。
Fx—同年龄组的平均个体繁殖力(卵粒
②个体相对繁殖力×生物量(限制条件)
思考题
1. 性别的鉴定方法有哪些? 2. 何为生物学最小型? 3. 鱼类性腺成熟度的时期划分及性腺各发育时相的
基本特征。 4. 什么是性腺成熟系数? 5. 鱼类有哪些排卵方式及产卵类型? 6. 产卵群体类型及其和捕捞强度的关系。 7. 个体和种群繁殖力的定义及测算方法。
谢谢大家
一次产卵类型 多次产卵类型(分批产卵类型) 连续产卵类型
根据卵径组成
单峰 双峰 多峰
百分比(%)
20 双峰型
15
10
5
0 13 16 19 22 25 28 31 34 37 40 43 46 49 52 55 卵径(×)0.0120㎜
10 多峰型
8 6 4 2 0
13 16 19 22 25 28 31 34 37 40 43 46 49 52 55 卵径(×)0.0120㎜
个体繁殖力
繁殖力又称生殖力。其含义原系指一尾雌鱼在一个生殖季 节中可能排出卵子的绝对数量或相对数量。
但由于难以实测,故多采用Ⅲ期以上的卵巢的怀卵总数或 其相对数量来代替。
绝对繁殖力指一个雌性个体在一个生殖季节可能排出的卵 子数量。怀卵量是指产卵前夕卵巢中可看到的成熟过程中 的卵数,产卵量是指即将产生或已产出的卵子数
即性腺重量与纯体重的千分比(或百分比)。
×1000
性成熟系数(‰)=性腺重量/纯体重
性成熟系数(‰)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月份 小黄鱼性成熟系数月份变化
产卵期几月?
组织学划分法
显微镜下观察生殖细胞的变化
卵径分布法
相对繁殖力指一个雌性个体在一个生殖季节里,绝对繁殖 力与体重或体长的比值,即单位重量(g)或单位长度(mm)
所含有的可能排出的卵子数量。
个体繁殖力变化规律
1. 不同鱼类高低差别很大 宽纹虎鲨2~3粒,翻车鱼3亿; 海水鱼>淡水鱼和溯河性鱼类 ; 洄游性鱼类>定居性鱼类; 浮性卵鱼类>沉性卵鱼类>护卵、卵胎生鱼类 浅水卵鱼类>深水卵鱼类。
2. 个体繁殖力与年龄、体长、体重的关系 体重影响>体长影响>年龄影响
3. 同一种类不同种群从高纬向低纬逐渐增加。 4. 同一种群不同年份不同
鱼类个体繁殖力的测算方法
1、重量比例法
取出卵巢,称其重量,根据卵粒的大小,从整个卵巢中 1g或少于1g的样品,计算卵粒数目,如果卵巢各部位的大 小不一则应从卵巢不同部位取出样品,并算出其平均值 (如前、中、后的三部位各取0.2~0.5g),然后用比例法推 算出卵巢中所含的卵粒数。公式为:
可以确定鱼类的产卵类型、产卵期及随鱼体大小变化 的规律。
二、繁殖习性
1. 繁殖期 2. 排卵方式 3. 产卵类型 4. 产卵群体类型
繁殖期、排卵方式
繁殖期:繁殖时间和长短
高纬度种类一般每年产卵一次 热带、亚热带的一些种群全年均可产卵
排卵方式(卵生、卵胎生、胎生)
差异
产卵类型
根据产卵次数
如中国对虾、香鱼、大马哈鱼等,它们首次产卵 后一般会死亡。 2)D>0,K>D,K+D=P,一般中等寿命的鱼类、 软体动物等,如带鱼。 3)D>0,K<D,K+D=P,一般长寿命的鱼类和鲸 类,如大黄鱼和长须鲸等。 过度捕捞对第二、三种类型的水产资源影响很大。
三、繁殖力
个体繁殖力定义 个体繁殖力变化规律 个体繁殖力的测算方法 种群繁殖力及其概算方法
百分比(%)
百分比(%)
讨论:卵径组成和产卵次数有什么关系
10 8 6 4 2 0 13 16 19 22 25 28 31 34 37 40 43 46 49 52 55 卵径(×)0.0120㎜
产卵群体类型
产卵群体 P
剩余群体 D
补充群体 K
产卵群体类型
剩余群体,补充群体 产卵群体有三种类型:具有动态的变化性 1)D=0,K=P,一般是短寿命的鱼类和甲壳类,
逐月测定卵径大小的频率分布变化
IX龄高眼蝶产卵5月卵径分布
IX龄高眼蝶产卵5月卵径分布
IX龄高眼蝶产卵期前一个月卵径分布 40 30 IX龄高眼蝶产卵4月卵径分布 20 10
0 13 16 19 22 25 28 31 34 37 40 43 46 49 52 55 卵径(×)0.0120㎜
百分比(%)
E=W*e/w 式中 E—绝对繁殖力(粒);
e—样品卵数(粒); W—全卵巢重量(g); w—取样重量(g)。
2、体积比例法 利用局部卵巢体积与整个卵巢体积之比,乘以局部体积中 的含卵量,即可求出总怀卵量来。求卵巢和局部卵巢的体 积时用排水法。公式为:
Ei =V/U ×e 式中, Ei—卵巢总怀卵量
软骨鱼类
小眼魟
第二性征(副性征):珠星、婚姻色
婚姻色:许多鱼类在繁殖时期出现鲜艳的颜色,或者 原有色彩变得更鲜艳,在雄鱼中比较突出,在生殖季 节之后即消失。
珠星:繁殖季节,一些鱼类身上个别部位出现的白色 坚硬突起,是表皮细胞特别肥厚和角质化的结果
鲑科鱼类的婚姻色
鮗科鱼类的婚姻色
鳍条上的珠星
3.性腺成熟度研究方法
目测等级法 组织学划分法 卵径分布法 性成熟系数法
目测等级法
分为六期,罗马数字表示 各时期的特征
可辨别雌雄的时期 可计算卵粒个数的时期 如何区分不同时期的性腺(雄、雌) Ⅲ-Ⅳ表示什么?Ⅵ-Ⅲ表示什么?
性成熟系数法
为了消除鱼体重的影响,通常采用性腺成熟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