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药物临床药理学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药物临床药理学分析
王玉秋
【摘要】目的采用西咪替丁联合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 探讨其临床治疗的作用.方法128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64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 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应用西咪替丁联合思密达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3%, 高于对照组的85.9%,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西咪替丁联合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具有显著效果, 可缩短症状消失时间, 且不良反应较少.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5(009)013
【总页数】2页(P121-122)
【关键词】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药物联合治疗;常规治疗
【作者】王玉秋
【作者单位】273500 邹城市人民医院西药房
【正文语种】中文
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是儿科常见急症, 该病多发于秋冬两季, 其中, 0.5~2.0岁婴幼儿发病较多, 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呕吐、腹泻及发热等, 对患儿生理体征造成影响,严重者会威胁患儿生命健康[1]。

目前, 对轮状病毒腹泻实施治疗的过程中, 大多采用抗病毒广谱药物, 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无法满足临床治疗需求
[2], 因此, 需要对更加有效的治疗药物进行分析。

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儿科的128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 对其中64例采用西咪替丁联合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 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 取得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儿科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28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标准;大便轮状病毒检测(RV)结果成阳性;患儿均为蛋花汤样便或稀水样便, 未见脓血, 血象正常。

本次参加研究的患儿中, 男69例, 女59例, 年龄2个月~4岁,平均年龄(1.4±0.9)岁, 病程2~8 d, 平均病程(3.4±1.6)d;其中, 轻度脱水患儿69例, 中度脱水患儿48例, 重度脱水11例。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64例。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均对饮食进行调整, 给予补液治疗。

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治疗:给予10~15 m g/(kg·d)病毒唑静脉注射, 同时, 口服止泻药。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西咪替丁联合思密达治疗:给予10~20 mg/(kg·d)西咪替丁静脉注射, 并口服思密达。

患儿<1岁, 3次/d, 每次1/3袋;患儿1~2岁, 3次/d, 每次1/2袋;患儿2~3岁, 4次/d, 每次1/2袋;患儿>3岁, 服用3次/d, 1袋/次。

患儿服药时可将思密达融入500 ml温开水中搅拌均匀, 或在流质食物中搅拌均匀, 疗程为3~5 d, 病情未痊愈但有好转者需加用2~3 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统计, 并详细记录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总治疗时间, 以供对比分析。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治疗3 d后患儿临床症状消失, 大便形状及次数正常;有效:治疗3 d后患儿临床症状有改善, 大便形状及次数有好转;无效:治疗3 d后患儿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有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3 d后, 观察组64例患儿中治疗显效、有效、无效分别有28例、33例、3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5.3%, 对照组64患儿治疗显效、有效、无效分别有21例、34例、9例,总有效率为85.9%,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5/64)低于对照组的
17.2%(11/64),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观察组患儿退热、止泻、粪便轮状病毒转阴及总治疗时间分别为(1.26±4.52)d、(2.93±1.23)d、(
3.35±2.61)d及(
4.87±1.02)d, 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
(2.56±1.83)d、(5.84± 2.71)d、(5.96±3.78)d及(6.27±0.89)d, 对比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

西咪替丁是H2受体抗结剂, 能够抗病毒并且调节免疫,提高人体T淋巴细胞转化率, 使炎症反应减轻, 同时, 能够对H2受体进行阻断, 对炎性介质释放进行抑制, 促进
绒毛修复[3,4]。

思密达是双八面蒙脱石, 可吸附病毒、细菌及毒素,对轮状病毒
的复制和转播进行抑制, 使肠细胞能够正常吸收和分泌, 并结合黏液蛋白保护黏膜, 对病原微生物的攻击进行阻断, 将病原消除起到止泻作用, 同时, 思密达不因肠道吸收而进入血液, 所以更加安全, 且无不良反应[5-8]。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
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3%, 高于对照组的85.9%,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西咪替丁联合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具
有显著效果, 可缩短症状消失时间, 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关文献】
[1]曾玫, 陈洁, 龚四堂, 等.我国五所城市儿童医院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监测.中华儿科杂志, 2010, 48(8): 564-570.
[2]梁涛.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 240 例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34):108-109. [3]唐利民.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四川医学, 2011, 32(6):923-924. [4]方鹤松, 段怒诚, 董宗祈, 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8, 23(6):381-382.
[5]方鹤松, 魏承毓, 段怒诚, 等.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88,
13(6):384.
[6]刘长江, 刘建军, 周建华, 等.γ-干扰素与轮状病毒肠炎的相关性研究.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0, 15(6):338-339.
[7]高秀敏, 毛兰芝.甲氰咪胍治疗轮状病毒肠炎56例.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 23(2):107. [8]王俊侠, 张宝元, 刘庆伟.抗腹泻新药-思密达.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2, 17(4):205-2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