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天体运动【练】-2021年高考物理二轮讲练测原卷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力与运动
专题04天体运动【练】
1.(2020·哈尔滨三中一模)下列关于天体运动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星球都在绕地球运动
B.牛顿由于测出了引力常量而成为第一个计算出地球质量的人
C.所有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在椭圆的焦点上
D.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在近日点附近的运行速度比较慢,在远日点附近的运行速度比较快
2.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全人类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
嫦娥四号登陆月球前,在环月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与月球中心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为S,已知月球的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月球的自转,则环月轨道的半径r为()
A.4S2
GM B.3S2
GM
C.2S2
GM
D.S2
GM
3.(多选)(2020·山东师大附中二模)在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60倍的情况下,可以求出()
A.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1
602
B.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物体落向地面加速度的1
602
C.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1
6
D.地球表面近地卫星的角速度平方约是月球绕地球公转角速度平方的603倍
4.(多选)(2020·湖北黄石模拟)我国的火星探测任务基本确定,将于2020年左右发射火星探测器。
若质量为m的火星探测器在距离火星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周期为T,已知火星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
A.探测器的线速度v=2πR
T B.探测器的角速度ω=2π
T
C.探测器的向心加速度a=Gm
(R+h)2D.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4π2(R+h)3
R2T2
5.(多选)(2020·福建永安一中等三校联考)用m表示地球同步卫星的质量,h表示它离地面的高度,R表示地球的半径,g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ω表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则()
A.同步卫星内的仪器不受重力B.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ω(R+h)
C.地球对同步卫星的万有引力大小为mgR2
h2D.同步卫星的向心力大小为mgR2
(R+h)2
6.(2020·安徽合肥调研检测)在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中,人类带着地球流浪至木星附近时,上演了地球的生死存亡之战。
木星是太阳系内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早期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其中“木卫三”离木星表面的高度约为h,它绕木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约为T。
已知木星的半径约为R,引力常量为G,则由上述数据可以估算出()
A.木星的质量B.“木卫三”的质量
C.“木卫三”的密度D.“木卫三”的向心力
7.(2020·泰安一模)某一行星表面附近有颗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周期为T,假设宇航员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量为m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则这颗行星的半径为()
A.NT2
4π2m B.NT4
4π2m
C.4π2m
NT2
D.4π2m
NT4
8半径为R的某均匀球形天体上,两“极点”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极点”处的1
k,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天体的质量为gR2
kG B.该天体的平均密度为4g
3πGR
C.该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为gR
k D.该天体的自转周期为2πkR
(k-1)g
9.假设“嫦娥三号”登月轨迹如图所示。
图中M点为环绕地球运行的近地点,N点为环绕月球运行的近月点。
a 为环绕月球运行的圆轨道,b为环绕月球运行的椭圆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三号”在环绕地球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大于11.2km/s
B.“嫦娥三号”在M点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时应点火加速
C.设“嫦娥三号”在圆轨道a上经过N点时的加速度为a1,在椭圆轨道b上经过N点时的加速度为a2,则a1>a2 D.“嫦娥三号”在圆轨道a上运行时的动能大于在椭圆轨道b上的任意一点运行时的动能
10.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强度最高的材料,它的发现使“太空电梯”的制造成为可能,人类将有望通过“太空电梯”进入太空。
设想在地球赤道平面内有一垂直于地面延伸到太空的电梯,电梯始终相对地面静止。
如图所示,假设某物体B乘坐太空电梯到达了图示的位置并停在此处,与同高度运行的卫星A、地球同步卫星C相比
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物体B的线速度大于卫星C的线速度D.若物体B突然脱离电梯,B将做近心运动
1.(2020·广东揭阳市第一次模拟)(多选)北京时间2020年1月7日23时2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五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如图所示,若a是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五号,b、c是另外两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已知a、b轨道半径
相等,则()
A.卫星a的角速度小于c的角速度B.卫星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
C.卫星a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D.卫星a的周期与卫星b的周期相等
2.(2020·天津耀华中学第一次月考)地球赤道上有一物体随地球自转,所受的向心力为F1,向心加速度为a1,线速度为v1,角速度为ω1;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高度忽略),所受的向心力为F2,向心加速度为a2,线速度为v2,角速度为ω2;地球的同步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为F3,向心加速度为a3,线速度为v3,角速度为ω3。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第一宇宙速度为v,假设三者质量相等,则()
A.F1=F2>F3B.a1=a2=g>a3
C.v1=v2=v>v3D.ω1=ω3<ω2
3.(2020·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三模)如图所示为宇宙飞船分别靠近星球P和星球Q的过程中,其所受星球的万有引力F与到星球表面距离h的关系图象。
已知星球P和星球Q的半径都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星球P和星球Q的质量之比为1∶2
B.星球P表面和星球Q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1∶2
C.星球P和星球Q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2∶1
D.星球P和星球Q的近地卫星周期之比为1∶2
4.(2020·湖北八校联考)2019年11月5日01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三号系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全部发射完毕。
如图所示,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运行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有夹角,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正常运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卫星相对地面静止
B.如果有人站在地球赤道的地面上,此人的向心加速度比此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
C.此卫星的发射速度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D.此卫星轨道正下方某处的人用望远镜观测,可能会一天看到两次此卫星
5.(多选)(2020·山东济南4月质检)宇宙中组成双星系统的甲、乙两颗恒星的质量分别为m、km,甲绕两恒星连线上一点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两恒星间的距离会缓慢增大,若干年后,甲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增大为nr,设甲、乙两恒星的质量保持不变,引力常量为G,则若干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恒星甲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为G km2
(nr)2
B.恒星甲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变大
C.恒星乙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nr
k
D.恒星乙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恒星甲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的1
k
6.(2020·安徽“江南十校”综合素质检测)(多选)高分五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填补了国产卫星无法有效探测区域大气污染气体的空白。
如图是高分五号卫星发射的模拟示意图,先将高分五号卫星送入圆形近地轨道Ⅰ运动,在轨道A处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在轨道B处再次点火进入圆形预定轨道Ⅲ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不考虑卫星的质量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高分五号卫星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Ⅲ上的动能
B .高分五号卫星在三条轨道上的运行周期,在轨道Ⅰ上最小、在轨道Ⅲ上最大
C .高分五号卫星在轨道Ⅰ上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Ⅲ上的加速度
D .高分五号卫星在A 处变轨要加速,在B 处变轨要减速
7.(多选)(2020·贵州部分重点中学联考)“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发现了与地球相似的太阳系外行星——开普勒-452b 。
开普勒—452b 围绕其恒星开普勒-452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1055倍,开普勒-452b 到开普勒-452的距离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接近,则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
)A .开普勒-452与太阳的质量之比
B .开普勒-452与太阳的密度之比
C .开普勒-452b 与地球绕各自恒星公转的线速度之比
D .开普勒-452b 与地球受到各自恒星对它们的万有引力之比
8.(多选)(2020·福建三明市期末质量检测)(多选)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人员在对密近双星半人马座V752进行观测和分析研究时,发现了一种特殊双星轨道变化的新模式,这种周期的突变有可能是受到了来自其伴星双星的动力学扰动,从而引起了两子星间的物质交流,周期开始持续增加。
若小质量子星的物质被吸引而转移至大质量子星上(两子星质量和恒定),导致周期增大为原来的k 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子星间的万有引力增大
B .两子星的间距增大为原来的23k 2倍
C .两子星间的万有引力减小
D .两子星的间距增大为原来的3k 2倍
9.(2020·山东师大附中模拟)(多选)如图甲所示,假设某星球表面上有一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
已知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39,该星球半径为R =6×104km ,引力常量G =6.67×10-11N·m 2/kg 2,π取3.1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A .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1=3.0×104m/s
B .该星球的质量M =8.1×1026kg
C .该星球的自转周期T =1.3×104s
D .该星球的密度ρ=896kg/m 3
10.(2020·山西临汾市二轮复习模拟)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 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E p =-G Mm r
,其中G 为引力常量,M 为地球质量.该卫星原来在半径为R 1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受到极稀薄空气的摩擦作用,飞行一段时间后其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R 2,此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A .GMm (1R 2-1R 1
)B .GMm (1R 1-1R 2)C.GMm 2(1R 2-1R 1) D.GMm 2(1R 1-1R 2
)
1.(2020·7月浙江高考·T 7)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的标识如图所示。
若火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火星公转轨道半径与地球公转轨道半径之比为3∶2,则火星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
A .轨道周长之比为2∶3
B .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2
C .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2∶33
D .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9∶42.(2020·全国卷Ⅰ·T 15)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10,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2,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
)A .0.2B .0.4C .2.0D .2.5
3.(2020·全国卷Ⅲ·T 16)“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9年1月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着陆前曾绕月球飞行,某段时间可认为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半径为月球半径的K 倍。
已知地球半径R 是月球半径的P 倍,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Q 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则“嫦娥四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速率为()
A .RKg
QP B .RPKg
Q C .RQg
KP D .RPg
QK
4.(2020·山东学业水平等级考试·T 7)我国将在今年择机执行“天问1号”火星探测任务。
质量为m 的着陆器在着陆
火星前,会在火星表面附近经历一个时长为t 0、速度由v 0减速到零的过程。
已知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110
,半径约为地球的12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忽略火星大气阻力。
若该减速过程可视为一个竖直向下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着陆器受到的制动力大小约为(
)
A .g
B .g
C .g
D .g 5.(2019·北京高考)2019年5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
该卫星()
A .入轨后可以位于北京正上方
B .入轨后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 .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D .若发射到近地圆轨道所需能量较少6.(多选)(2019·全国卷Ⅰ·T 21)在星球M 上将一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P 轻放在弹簧上端,P 由静止向下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 与弹簧的压缩量x 间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
在另一星球N 上用完全相同的弹簧,改用物体Q 完成同样的过程,其a x 关系如图中虚线所示。
假设两星球均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
已知星球M 的半径是星球N 的3倍,则()
A .M 与N 的密度相等
B .Q 的质量是P 的3倍
C .Q 下落过程中的最大动能是P 的4倍
D .Q 下落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是P 的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