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药——楮实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血药——楮实子
性味归经
味甘性寒,归肝、脾、肾经。
功效主治
滋补肝肾,清肝明目,利尿。
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虚劳骨蒸;肝热目赤,眼目昏花,目生翳膜;水肿胀满。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散。
外用:捣敷。
来源
本品为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 的干燥成熟果实。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晒干,除去灰白色膜状宿萼和杂质。
野生或栽培。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主产河南、湖北、湖南、山西、甘肃、贵州。
性状
本品略呈球形或卵圆形,稍扁,直径约1.5mm。
表面红棕色,有网状皱纹或颗粒状突起,一侧有棱,一侧有凹沟,有的具果梗。
质硬而脆,易压碎。
剥落果皮后可见白色充满油脂的胚乳。
气微,味淡而有油腻感,以色红、子老、无杂质者为佳。
经方验方
1.治冷泪:楮实子(去白膜,炒),夏枯草、甘草(各半两),香附子(炒)、夏桑叶(各一两)上为细末,熟水调服,不拘时。
(证治准绳《楮实散》)
2.驻颜、壮筋骨,补益元藏,疗积冷虚乏,一切气疾:楮实(半斤,轻杵,去白及膜,拣择净,微微炒),鹿茸(四两,茄子茸为上,其次亦得。
净瓦上炙令黄色。
如无,则鹿角屑代之,亦妙)大附子(四两,炮,去皮脐,出火毒)怀州牛膝(四两,去芦头,酒洗二宿,焙)紫巴戟(四两,洗,去心)金钗石斛(四两,去根,拣净,细细切之)川干姜(二两,炮制,急于新水内净过)肉桂(二两,去粗皮)
上件八味,为末。
楮实子一味,用砂盆别研二日,令烂细后,入前药末,同研,拌令细匀,入煮枣肉同研拌,得所,方入铁臼杵二千下,丸如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温酒下。
忌牛肉、豉汁。
治老人,夏月宜服。
暖胃,进酒食。
久服令人轻健,此神效方。
(《养老奉亲书》平补楮实丸方)
3.男子脾肾虚寒,饮食少思,发热盗汗,遗精白浊,真气亏损,肌体瘦弱等证。
宜还少丹:
熟地黄(四两)山药山茱萸杜仲(姜汁制)枸杞子(各二两)牛膝(酒浸)远志(姜汁浸炒)肉苁蓉(酒浸)北五味川续断楮实子舶茴香菟丝子(制)巴戟肉(各一两)上为末,蜜丸。
每服五十丸,空心淡盐汤下。
(《竹林女科证治》还少丹)
4.治水气臌胀,洁净府:楮实子一斗(水二斗熬成膏子),另白丁香一两半,茯苓三两(去皮),为细末,用楮实膏为丸,如桐子大。
不计丸数,从少至多,服至小便清利及腹胀减为度。
(《素问病机保命集》楮实子丸)
5.治目昏:荆芥穗、地骨皮、楮实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米汤下。
(《儒门事亲》)
6.治耳鸣,眼雾:桑泡、薅秧泡、构泡,大乌泡、三月泡,泡酒服。
(《重庆草药》五泡酒)
7.治脾、肾、肝三脏阴虚,吐血咳血,骨蒸夜汗,口苦烦渴,梦中遗精;或大便虚燥,小便淋涩;或眼目昏花,风泪不止:楮实(赤者)一斗。
取黑豆一斗,煮汁,去豆取汁,浸楮实子一日,晒干,再浸再晒,以豆汁渗尽为度,再晒燥。
配枸杞子三升,俱炒微焦,研为细末,每早用白汤调服五钱。
(《本草汇言》)
文献摘录
1.《本草新编》
楮实子,味甘,气微寒,无毒。
入肾、肝二经。
阴痿能强,水肿可退,充肌肤,助腰膝,益气力,补虚劳,悦颜色,轻身壮筋骨,明目,久服滑肠。
此物补阴妙品,益髓神药。
世人弃而不用者,因久服滑肠之语也。
凡药俱有偏胜,要在制之得宜。
楮实滑肠者,因其润泽之故,非嫌其下行之速也。
防其滑,而先用茯苓、薏苡仁、山药同施,何惧其滑乎。
或问楮实子入于打老之丸,自是延年之物,何独不言其益算耶?曰∶延年益寿,亦在人之服药何如耳。
吞添精填髓之神丹,而肆然纵欲,欲其周花甲之年而不得,况楮实子庸庸者乎。
苟节房帏而慎起居,损饮食而戒气恼,即不用楮实,亦可长年。
余所以略而不谈也。
2.《得配本草》
甘,平。
入足太阴经气分。
益颜色,充肌肤,利阴气,通九窍,逐水明目。
得茯苓,治水臌。
得大腹皮,除水肿。
调井水,治喉痹。
水浸,浮者去之,酒拌蒸,焙干用。
久服、多服,成骨软痿症。
脾胃阴虚,肾水不足,口舌干燥,俱禁用。
3.《玉揪药解》
味甘,气平,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足厥阴肝经。
起痿助阳,利水消肿。
楮实子温暖肝肾,补益虚劳,壮筋骨,强腰膝,治阳事痿弱,水气胀满,明目去翳,充肤悦颜,疗喉痹金疮,俱效。
4.《雷公炮炙论》
凡使(楮实),采得后用水浸三日,将物搅旋,投水浮者去之,然后晒干,却用酒浸一伏时了,便蒸,从巳至亥,出,焙令干用。
5.《药性通考》
楮实子,阴痿能强,水肿可退,充肌肤,助腰膝,益气力,补虚劳,悦颜色,壮筋骨,明目。
久服滑肠。
补阴妙品,益髓神膏。
世人弃而不用者,因久服滑肠之语也,楮实滑肠者,因其润泽之故,非嫌其下行之速也,防其滑而以茯苓、薏仁、山药同施,何惧其滑乎?
6.《本草从新》
楮实,陶隐居、苏颂、抱朴子,皆甚言其功,而方书用之为补者,除杨氏还少丹而外,不多见。
其他如《外台秘要》,用以敷治身面石疽,《机要》用以治水气臌胀,《集简》用以治喉风喉痹,《直指》用以治肝热生翳,无非凉泻软坚之义。
则古本诸说,未可信也。
7.《本草求真》
楮实,书言味甘气寒,虽于诸脏阴血有补。
得此颜色润,筋骨壮,腰膝健,肌肉充,水肿消,以致阴痿起,阳气助,是明指其阳旺阴弱,得此阴血有补,故能使阳不胜而助,非云阳痿由于阳衰,得此可以助阳也。
若以纯阴之品可以补阳,则于理甚不合矣。
配书又云,骨哽可用楮实煎汤以服,及纸烧灰存性调服,以治血崩血晕,脾胃虚人禁用,久服令人骨痿,岂非性属阴寒,虚则受其益,过则增其害之意乎。
8.《中药学》
【功效】补肾强筋骨,明目,利尿。
【临床应用】
①用于腰膝酸软,阳痿,头晕眼花等症。
楮实子能补肾强筋骨,用治肾虚阳痿、腰酸,常与熟地、枸杞、苁蓉、怀牛膝等配合应用。
本品尚有养肝明目作用,故又可用于血虚头晕、眼花等症。
②用于水肿。
本品有利尿的功效,配合冬瓜皮、赤小豆等药,可以治疗水肿。
9.《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味甘,寒,无毒。
主阴痿,水肿,益气,充肌肤,明目。
叶∶主小儿身热,恶疮。
皮∶主逐水,利小便。
茎∶主瘾疹痒。
皮间白汁∶疗癣。
《药性论》云∶皮∶治水肿气满。
叶∶干炒末,搜面作饪食,主水痢。
日华子云∶楮实壮筋骨,助阳气,补虚劳,助膝。
叶∶治刺风身痒。
汁∶敷蛇虫伤,犬咬。
《肘后方》∶治鼻衄。
10.《新修本草》
味甘,寒,无毒。
主阴痿水肿,益气,充肌肤,明目。
久服不饥,不老轻身。
生少室山,一名谷实,所在有之。
八月、九月采实,晒干,四十日成。
叶,味甘,无毒。
主小儿身热,食不生肌,可作浴汤。
又主恶疮生肉。
树皮,主逐水,利小便。
茎,主瘾疹痒,单煮洗浴。
其皮间白汁疗癣。
此即今谷树子也,仙方采捣取汁和丹用,亦干服,使人通神见鬼。
南人呼谷纸,亦为楮纸,作褚音。
武陵人作谷皮衣,又甚坚好耳也。
11.《本草撮要》
味甘.入足太阴少阴经.功专软骨.得茯苓治水气臌胀.研末涂身面石疽.水浸取沉香.酒蒸用.皮治水肿气满尤捷.以汁和白芨飞面.调和接纸.永不解脱.叶甘凉.祛湿热.治老少下痢瘴痢.为末.白痢姜汤下.赤痢沙糖汤下.一名谷实.
12.《本草蒙筌》
味甘,气寒。
无毒。
近道虽有,荥阳(属河南)独多。
每产废田,又名谷实。
叶类葡萄作瓣,实如弹子结蓬。
初生绿青,渐熟红赤。
待深秋采摘,侵水以去皮瓤;取中子曝干,投酒再浸昼夜。
务蒸从巳至
亥,任用煎尝为丸。
阴痿能强,水肿可退。
充肌肤,助腰膝,益气力,补虚劳。
悦颜色轻身,壮筋骨明目。
叶主小儿身热,食下即使生肌。
皮煎逐水利便,浸纸烧存性调酒,亦止血晕血崩。
剪有印纸烧吞,(衙门中有印信之纸。
)断妇人产如神效。
(谟)按∶楮有二种,名亦不同。
叶有瓣曰楮,叶无瓣曰构。
音彀。
一说皮斑者楮,皮白者构。
多生久废谷田,结实味甘,又因名曰谷实也。
诗云∶爰有树檀,其下维谷是尔。
即今幽州,犹云谷桑。
荆杨交广,咸谓之构。
每逢秋月,剥取其皮。
或织为履穿,或捣作纸卖。
色甚光泽,媒利无涯。
所入医方,惟贵其实。
赤者频服,不老不饥,筋力倍增,行及奔马。
并载经注,决无欺人。
奈何滋补药中,用之稀少。
惜哉!惜哉!
本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若需用药,请遵医嘱
图片文字难免错误,欢迎留言探讨。
图片选配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