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兴国县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州市兴国县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默写 (共1题;共8分)
1. (8分) (2018九上·惠山月考) 根据课文默写。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
(2) ________,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3)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司马迁《陈涉世家》)
(5) 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6)那柔曼如提琴者,________。
(《鼎湖山听泉》)
(7)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就是佐证。
二、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47分)
2. (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1)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
①不亦说乎 ________
②温故而知新 ________
(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温故”与“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吗?
(4)“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这一则与文中哪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相近?
3. (18分) (2018七上·温州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论语》选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不亦说乎________
②温故而知新________
③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
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
⑤知者不惑________
⑥知之为知之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下列选项中与《礼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 .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D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半个学期过去了,小明同学觉得自己的学习跟不上,不能适应初中紧张的学习节奏,常常感到忧虑。
请你结合选文具体内容劝诫小明,打消他的忧虑。
4. (12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
”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
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
”有一客道:“是极,是极。
竟是‘泻玉’二字妙。
”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
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
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
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
求再拟较此蕴藉含蓄者。
”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
你且说你的来我听。
”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
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
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
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
”宝玉听说,立于
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贾政听了,点头微笑。
众人先称赞不已。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________》,作者是清代小说家________(人名)。
(2)在为亭子拟名的过程中,宝玉认为“沁芳”比“泻玉”好,其理由是什么?
(3)“贾政听了,点头微笑。
众人先称赞不已。
”这句话对于突出宝玉“才情不凡”来说属于哪个角度的描写?
三、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
5. (22分)(2017·昆明) 阅读下列选文,完成各题。
钟霄的第九年
王璐琪
①我们画室有一名特殊的学生,在大家只有17岁的时候,他已经26岁了。
②所有的人都在准备美术高考,他也在准备,据说,这已经是第9年了。
在艺术生的群体中,他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③他曾经在墙上画了一幅画,只处理了一半画面,另一半像是被人撕掉了,还卷着纸边,所有的人都以为这是一幅贴在墙上的残破画。
那天老师来的比较晚,他到画室后巡视了一圈,然后生气了。
“昨天的值日生是谁?怎么这里还贴着一幅破……”他抬起手摁住墙的一瞬间愣住了,手指放在上面很久没有拿下来,再回过头的时候,老师目光直视着他,说:“钟霄,别再考了!我聘你当画室老师,做我的副手。
”
④全班目光齐刷刷盯着他,我崇拜地看着他。
他没有回答,依然专注地挥舞着手里的画笔。
我坐的位置刚好在他的侧面,清楚地看到他捏笔的手腕一抖,一块颜色画歪了。
谁都知道他要考全国最好的美术学院,因为他不肯将就别的。
关于那所北方的美术学院,大部分人是不敢奢望的,包括我。
⑤我们画室在一栋破旧的七层高的居民楼里,那段时光非常快乐,一群孩子肆意地在残破的墙上涂鸦。
一栋即将被拆除的旧楼,被我们装点的犹如“卢浮宫”,格外美丽。
⑥我们最喜欢的地方是这栋楼的天台,几个伙伴常常三三两两在天台眺望月亮,谈论着明天的梦想。
在我们谈天说地的时候,他一定要带着一个速写本,把我们的形态画在纸上。
只有提起那所梦想中的美术学院时,他才会插上一两句话。
⑦美术高考前夕,画室里只听得见笔划过纸面时的沙沙声。
忽然有一位同学喊到,“钟霄,外面有人找你。
”那是一个年迈的老人,头发几乎全白了,脸晒得土黄,穿着一身蓝色的衣服,背着一个布兜。
看见钟霄出来,老人黯淡的脸上现出一丝笑容,犹如点了一盏灯。
他们站在画室门口,说了很长时间的话,老人几次把布兜交到他手里,钟霄都不接,硬推回去。
这样僵持了一会儿,老人生气了,一跺脚,他才勉为其难地接了过来。
⑧待他回来后,我问他,“那是你爷爷?”他面无表情地说:“是我爸,他知道我明天要考试,给我送庙里求来的馒头,说是吃了耳聪目明,一准儿能考上大学。
”后来,我转身拿铅笔时,发现他正在默默地流泪,我同情地
看着他。
⑨这一年,他没有参加考试,做了老师的副手。
他坚持了九年,却在第九年的时候放弃了,我很吃惊。
而这一年,我却意外地收到了他梦想的那所美院的录取通知书。
所有人都过来祝贺我,他也不例外,那张单薄的纸,被他摩挲了好多遍,“真羡慕你,真的,羡慕你。
”他复读机一样,反复讲,反复说,像是在对我说,也像是在对他自己说。
⑩“你为什么不再试一试呢?”我问他。
他为难地笑笑:“我怕今年考上了,家里拿不出学费。
任性考了那么多年,是该给家里挣点钱了。
等攒够了钱,我再考。
”我想尝试着安慰他,却发觉自己词穷了。
⑪高考后,画室被拆除了,我们的“卢浮宫”倒塌了。
⑫再去看他时,他气色好了很多,已经成了老师的合伙人。
他邀请我去画室看一看。
上了顶层后,我震惊了:顶层的墙壁上,全是孩子们的涂鸦,极像当年我们的“卢浮宫”,尤其是天台。
他站在一片彩绘前对着我笑,既像从前那个执著的青年,又像一个全新的人。
“虽然没有考上那所美院,可美院现在会请我讲课,也值了……”他谈起自己的事业,开始滔滔不绝。
不远处有学生喊他,他去学生那里指导了。
⑬我沿着彩绘墙慢慢地走,忽然发现在一个角落里,有一幅残破的速写画,走近一看,我笑了,又是他的恶作剧,让人误以为是贴上去的。
可是当我看完速写画和画旁边的彩绘时,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
那是六、七个少年坐在天台上看月亮,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半空,唯独他,一手拿着画笔,两只眼睛却看向我们。
速写画旁边,有那么一个真人比例大小的彩绘,是个蓝色的阿凡达。
她手持长矛,满脸警戒的神情,忠心耿耿地守护着他们的潘多拉星球,以及我们曾经的“卢浮宫”。
(原文有删改)
(1)
请阅读选文,在表格A,B处填写恰当的词语。
(2)
结合语境,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对选文第⑦段划线句进行赏析。
(3)
文章第④段写到:“我坐的位置刚好在他的侧面,清楚地看到他捏笔的手腕一抖,一块颜色画歪了。
”请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描写钟霄当时的心理活动。
(要求:至少使用一个成语,60字左右)
(4)
文章第⑬段写到,“我”看完钟霄画的内容时,怎么也笑不出来了。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笑不出来的原因。
(5)
文霄写的是一段钟霄的人生经历,作者却以“我”的口吻来写,请问“我”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6. (15分) (2017九上·晋江期中) 在“探究神话”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后面小题。
(1)请你为本小组这次活动确定一个探究方向
如:从神话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2)许多神话中出现的事物在生活中已经成为现实,请你至少列举四种。
如:千里眼------望远镜
(3)请说出四个神话故事名称。
五、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7. (5分)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阳光照亮阴暗,灯光照亮寒夜。
似乎总有那么一束光,在我们需要时照亮我们的脸庞乃至心灵。
这束光也许是关爱,也许是宽容;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件事……或者,它是可能的种种。
请以“被照亮”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
(2)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
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
果然小女孩的心情明朗起来。
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
参考答案
一、默写 (共1题;共8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二、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47分)
2-1、
2-2、
2-3、
2-4、
3-1、
3-2、
3-3、
3-4、
4-1、
4-2、
4-3、
三、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
5-1、
5-2、
5-3、
5-4、
5-5、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6-1、
6-2、
6-3、
五、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