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构建体验式教学模式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体验式教学模式课堂
1、激情导入——创设情境,“亲临”体验
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发生的。
因此,教师要利用生活中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激发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一是通过多媒体选择切合教材内容的音像、图片、文字材料,让学生仿佛亲临现场,缩短距离感,激发了解事件原委的愿望,及情感上的共鸣。
二是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去亲身体验.
三是通过游戏、小品等形式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体验。
2、问题引领-—设计导思问题,激发体验
结合具体情境,设计对学生情感体验具有导向性作用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情绪感受,促使他们心灵深处产生有效的反应,获得感动、喜好或憎恨、厌恶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积极的心向机制。
3、合作探究,深入体验
小学生虽然很幼稚,但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独立思考,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并开始试图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他们开始不满足于教师,书本对一些问题和现象所做的解释和结论,喜欢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和发表评论.“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
没有对问题的探究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难以深入体验。
在生生的探究中,在师生的深入探究中,真正达成共识形成体验。
探究也因此成为体验式教学的持久动力。
4、陈述内心感受,达成一致体验
引导学生将情感体验过程中内心积聚的矛盾冲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并接受外部的合理评价,从而进一步强化正确的感受,矫正过激或偏向的情绪,升华道德情感。
5、实践运用,升华体验
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后,教师要及时向他们提供现实场景,进行针对性操练,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和交往过程中自我检验、自我评价、自主发展,从而促进主体性发展.
为使教学真正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必须使学生再次体验,让他们带着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回到实践中,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