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关节低位成形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颞下颌关节低位成形术
1. 适应症
1、关节强直骨粘连病变范围已累及乙状切迹者。

2、术后复发性关节强直。

3、混合性关节强直。

2. 禁忌症
全身情况不能耐受麻醉和手术者。

3. 最佳时间
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
1、常规作双侧关节X线检查,明确病变部位、性质和范围,并需查明无关节外粘连性病变,以便作好术前设计。

2、注意检查外耳道有无分泌物,患中耳炎者应先作治疗。

3、计划在术中放入插补物者,事先备好插入材料,消毒备用。

常规配血备用。

5. 术前注意
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
1、切口
取改良颌下切口,自耳垂下1cm开始,向下绕下颌角,距下颌下缘1.5c
m平行向前,止于嚼肌附丽前2cm处。

2、显露下颌升支外侧面
沿切口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可先在下颌角前切迹处解剖
出面神经下颌缘支,然后分离、结扎颌外动脉及面前静脉。

再沿下颌
骨下缘及下颌角切开骨膜及嚼肌附丽,用骨膜剥离器自骨面向上分离,即可显露下颌升支外侧面。

继续向上分离,探查乙状切迹及髁突颈部,了解骨痂增生范围,并分离升支后缘及截骨处内侧骨膜。

此外,作颌
下切口显露时,同时沿腮腺筋膜将腮腺下极与胸锁乳突肌分开,则可
将腮腺与嚼肌一同向上翻起,使升支及髁颈得到更好的显露。

3、截骨
截骨线一般选择在乙状切迹与下颌孔之间,可选用骨凿或线锯法截骨。

用骨凿法去骨,方法及注意事项与高位截骨相同,因为暴露关系,不
易使器械达到垂直截骨,所以特别要避免形成浅面宽、深面窄的截骨
间隙。

用线锯法截骨,先将两条线锯借大弯血管钳或动脉瘤针贴骨面
绕下颌升支内侧引出,锯开下方切骨线,再拉动上方线锯,即可切除
其间的一段骨质,形成1cm宽的截骨间隙。

锯骨时要注意保护升支内侧
及前缘软组织,防止损伤下牙槽神经及血管。

4、修整截骨间隙
用咬骨钳修整骨断端,使截骨间隙深浅面宽度一致,并将宽升支断端
修窄形成圆突状,以利假关节活动。

5、放置插补物
有关插补物放置问题,除参见高位截骨有关内容外,尚可用:①嚼肌
瓣转入:当截骨间隙形成后,在翻起的嚼肌深层形成一蒂在上的肌肉
瓣,瓣的大、小、长、宽以能覆盖截骨断面为度。

然后将此肌瓣转入
截骨间隙内,在无张力下与周围组织及翼内肌缝合固定。

②皮肤间置法:取断层或全厚皮片6cm×4cm,用肠线缝成小袋,再翻转小袋,使
皮面转内,创面向外,袋内用碘仿纱线条充填,截骨间隙形成后,将
充满碘仿纱条的袋状皮片置入间隙内,将袋内的碘仿纱条的一端经切
口引出,术后10~12d将碘仿纱线条完全抽出。

③阔筋膜:取左腿阔筋
膜6cm×4cm,使筋膜面对着筋膜面。

缝成帽状,套在截骨断端,并在
骨断端钻孔,穿细钢丝固定筋膜帽。

6、关闭伤口
彻底冲洗、止血,分层缝合伤口,放置半片橡皮管引流。

缝合肌层时,注意将向上缩进的嚼肌断端拉出,以便与嚼肌残端对位缝合。

7. 并发症
1、呼吸道梗阻关节强直病人口咽腔狭小,截骨手术后,特别是双侧
关节强直的病人,由于下颌后退,咽腔更缩小,术后若未清醒即拔除
麻醉插管,极易因舌后坠而发生窒息。

另外小儿病人,由于盲探插管
损伤或手术时间较长,也容易发生喉头水肿而引起呼吸道阻塞。

因此
必须完全清醒方可拔管,同时作好气管造口准备,并积极防治喉水肿,避免呼吸道阻塞发生。

2、术后开颌及下颌偏斜关节强直截骨后,由于升支变短,支点前移,下颌骨向后上旋转,双侧病人则发生开颌,单侧者主要表现下颌向患
侧偏斜。

开颌可通过颌间牵引改善,下颌偏斜可戴用斜面导板矫正。

3、术后伤口感染关节强直手术如果发生感染,易导致术后复发,因
此术前必须做好皮肤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积极预防伤口感染发生。

术后要严密观察伤口,注意局部肿胀消退情况,有感染征象应及
时处理,如全身改用广谱抗生素静滴,局部引流积血、积液等。

如果伤口已经化脓,应及时引流,对插入异质材料者,应予以取出。

4、关节强直复发据文献报道,复发率在10%~25%之间。

复发以术后1~2年内最多,以后随时间的延长,复发的机会趋于减少。

复发原因尚不完全明了,但与病人年龄、手术方式、技巧等有密切关系。

8. 后遗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9. 术后饮食
暂无可参考资料。

10. 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抽吸口咽部及鼻腔内分泌物,注意观察有无下颌后退或舌后坠引起的呼吸道阻塞现象,必要时作气管造口。

2、观察神志、瞳孔变化,注意有无颅脑损伤体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请神经外科会诊。

3、常规应用抗生素(静滴或肌肉)5~7d,预防伤口感染,术后第1~2d 可应用地塞米松5~10mg,雾化吸入3/d,有喉水肿征象者增加雾化次数。

4、术后24h抽出引流条,6~7d拆除缝线。

5、术后流食3~5d,以后改半流食,术后1周开始练习开口活动,坚持半年。

6、为减轻或防止双侧关节强直术后开颌,可在磨牙颌面上垫橡皮,颌
间牵引2周左右。

11. 注意事项
1、低位关节成形术截骨一般不能低于下颌孔平面,过低位截骨,将导
致下牙槽神经血管束损伤及下颌骨咀嚼功能丧失。

2、截骨过程中要注意正确使用截骨器械及操作方法,同高位截骨一样,要防止意外出血及损伤颅底,注意保护下牙槽动脉及颌内动脉,切忌
骨凿垂直于颅底用暴力敲击。

3、作颌下切口时,注意防止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可在颈阔肌切开后,于下颌角或角前切迹处,将其解剖出来予以保护。

12. 手术影响
暂无可参考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