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附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11cm
7.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D. 14cm
A.
舞台激光束
B.
错位的“铅笔”
C.
反光镜中的像
D.
水中的“倒影”
8. 如图所示,渔夫叉鱼时,应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才 能叉到鱼。若改用激光照射,应瞄准什么方向才能 照射到鱼( )
A. 看到的鱼的方向 C. 看到的鱼的上方
B. 看到的鱼的前方 D. 看到的鱼的下方
第 1 页,共 28 页
5. 一束光经凸透镜后( )
A. 一定相交于一点 C. 一定靠拢但不一定相交
B. 一定会聚于焦点 D. 一定发散
6. 有一凸透镜,当物体放在离透镜 15cm 处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物体放在离透镜 8cm 处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等于( )
A. 8cm
B. 10cm
月考物理试卷
题号 得分




总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24.0 分)
1. 日常生活中,处处可听到声音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 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C. 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2. 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 “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 “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第 3 页,共 28 页
(2)图中 B 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______,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 200m,至少需要______s; (3)图中 C 是摄像头,它的内部有光学元件,其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小区内的景物 通过它所成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的实像。当汽车远离摄像头过程中,所成的像 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 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都会有小 水滴附着在上面,这是______现象;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选填“内 表面”或“外表面”),打开空调,小水珠马上消失了,这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 化名称)。
A. 试管中液体的沸点一定比烧杯中液体的沸点高 B. 试管中液体的沸点一定比烧杯中液体的沸点低 C. 试管中液体的沸点与烧杯中液体的沸点可能相等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33.0 分)
13. 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 (1)图中 A 是禁鸣标志,人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此标 志是因为发生了______,禁鸣是在______处控制噪声, 鸣叫的笛声是由汽车喇叭的______产生的;
9. 舞台上经常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这种白雾是( )
A. 干冰熔化形成的小液滴 B. 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第 2 页,共 28 页
C. 干冰升华使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D. 干冰升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10. 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 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
A. 缩小的虚像 B. 放大的虚像 C. 缩小的实像 D. 放大的实像
11. 小明用同一个相机给同一个古塔拍了四张照片,拍摄下列哪张照片时镜头伸出的长 度最短( )
A.
B.
C.
D.
12. 如图,烧杯中和试管内分别装有不同的液体,当用酒精灯不断给烧杯 内的液体加热时,最终发现烧杯中液体沸腾了,而试管中液体始终没 有沸腾。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17. 如图所示,将透明的薄壁(厚度可忽略不计)方形水槽水平放 置,固定在水槽底部的激光笔沿图示方向发出一细光束,只
第 4 页,共 28 页
通过缓慢改变水槽中的水量来探究光的折射现象。水槽中未注水时可在侧壁上 A 处 得到一个光点,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光点移至 B 处,此时入射角______(大于/等于/ 小于)角휃;为使 B 处的光点移至 C 处,则应使水槽中的水量______(增加/减少/不 变),若 BC 间距离为 3cm,则水面高度的变化量 △ ℎ______(大于/等于/小于)3푐푚。 18. 如图练习调节投影仪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 上出现了清晰画面,但是,画面超出了屏幕范围。为此,小 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投 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_____(填“上” 或“下”)移动。 19.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常采用“测多算少”的方法, 如图所示是所绕铜丝所测长度,则该铜丝的直径 为______휇푚.如在将细铜丝缠绕在铅笔上的过程中, 有重叠现象,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______(选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 如图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______s;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16. 元旦假期,贝贝同学一家坐轿车去梅兰芳公园游玩。 (1)她站在水池边的能清晰地看见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______现象,她欣 赏到水中的鱼在游玩,这是光的______现象,此现象是光从______射入______造成 的; (2)展厅里的电视上在播放着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精典剧目《贵妃醉酒》,电视遥控 器是通过______(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来控制电视的,调节电视机的音量 是改变声音的______,贝贝被深深感染了,这是因为梅兰芳大师的______与众不同, 该乐曲是通过______传入贝贝耳面镜,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 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一定等于对应的入射角 C. 光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D. 我们看到“红花绿叶”,是由于花吸收红光,叶子吸收绿光
4. 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푑푚 B. 普通中学生走路的速度约为5푘푚/ℎ C. 酒精灯点燃后外焰温度约为95℃ D. 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
15. 试根据所学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孔成像是由______造成的; (2)身高1.6푚的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1m 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_____m, 若她远离平面镜,则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 (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的是______图;表示近视眼矫 正的是______图,该图中的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