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金属的性质》word同步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
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案例(新授课)
一、引言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提倡学生参与体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
转变。

1、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目标为中心的理念2、以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化学素质为出发点和
落脚点。

3、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合作、探究的理念。

二、教材分析在介绍金属与氧气、酸反应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与盐的反应,重点介绍金
属和盐反应的规律,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铝箔、铁丝等
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材采用实验事实→归纳的编写方法,重点说明部分金
属能与盐反应,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应金属的活泼程度;如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

教材的重
点放在对金属活动顺序的探究上,采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由学
生自己归纳得出金属与盐反应的规律。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金属与盐反应的规律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
有关的化学问题。

三、学情分析我所教学的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以中等生为主),对化学普遍感兴趣,但有很大的不稳
定性,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学习化学既感到好奇又担忧,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肯定。

因此我在教学
活动中尽量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
喜悦,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四、教学方法
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验法
五、教学手段1、多媒体辅助:将本课所需要的动画、图片、文字、图表和音乐制成课件。

2、实验探
究。

学生用具:镁条、铝片、铜片、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砂纸、稀HCl、稀H2SO4、硝酸银溶液、硫酸
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锌粒、铁钉、试管(若干)。

六、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
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

2、过程与方
法:(1)课堂中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2)培养运用观察、
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五
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七、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
反应的判断。

八、教学过程设计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言]上节课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本节课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问]大家把桌面上的镁条、铝片、铜片分别在空气中加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大家动手做这个实验。

请大家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写
[问]根据上面的反应,我们可得出金属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
[小结] 金属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实验]
[观察]
[板演]
[思考回答]金属可与氧气发生
化学反应。

[思考回答]不一样
[思考]人们戴的白金、黄金饰
引入课
通过分析现象得
出结论,巩固写
化学方程式的能

温故而知新
提高学生归纳总
[讲解]经过了许多类似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人们进行了认真的去伪存真,由表
及里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出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
[板书]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投影并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它可以给
你以下一些判断的依据: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
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
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
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投影练习]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它们是
否为置换反应。

(1)银与稀盐酸(2)锌与硫酸铜溶液(3)铜与硫酸锌溶(4)
铝与硝酸银溶液
思考题: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时常以黄铜冒充
黄金进行欺诈活动。

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我们可用什么办法
来鉴别它们呢?
[小结]金属能与氧气反应,根据金属与酸或金属与另一种金属化合物的反应,可
判断出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了解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认识了置换反应。

[布置作业]习题
Al>Cu>Ag
[答案](1)(3)不反应;(2)(4)
反应,且均为置换反应,化学方
程式略。

[思考回答]:1、“真金不怕火
炼”,用火烧一下,变黑的为黄
铜,不变色的为黄金。

2、能更
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为黄铜,
不反应的为黄金3、黄铜与黄金
的密度不同,测一下它们的密度
即可区别。

4、黄铜与黄金的硬
度不同,把它们互相刻画,硬度
大的为黄铜,小的为黄金……
论,得出金属的
活动性顺序
系统地介绍金属
活动性顺序的运

能用金属活动性
顺序对有关的置
换反应进行简单
地判断
能利用置换反应
解释一些与日常
生活有关的化学
问题。

把化学运用到生
活中来
小结本课内容,
知道本课的内容
课后习题,巩固
所学知识[主板书设计]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金属的活动性:Mg>Al>Fe,Cu>Au
2、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酸→金属化合物+氢气金属的活动性: Mg>Zn>Fe>Cu置换反应:A+BC
→AC+B
3、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金属+金属化合物→新金属化合物+新金属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十一、课后反思
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意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l.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问题、假设、验证、结论,逐步懂得研究科学的一般过程,知道观察和实验是获得知识
的基本方法、在学习中,养成求异思维的习惯。

2.实验能力的培养本节课通过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操作、
纪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现象这一过程,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
十二、首席点评
本课以多层次科学探究为主线,渗透建构主义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学生兴趣盎然,参与主动,体验深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