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附部分试题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根据拼音在下列括号内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
我爱家乡的小河。

她一路低吟着,声音是那么轻柔,仿佛是在哄着qiǎng bǎo()
中的婴儿,又像是小心翼翼地chān fú()着一位年老而精神juéshuò()
的老者在漫步,她少了些城市的xuān rǎng(),却给人带来了一份宁静,一份心
灵的洗礼。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4分)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1如江海,滋育华夏,有孔子老庄,恰似“江河万古流”;唐朝宋代,骚人墨客,○2如星辰,照耀神州,○3有,正如“光焰万丈长”;元明清时,戏曲小说,高妙如山川,丰富民族,有○4,已是“托体同山阿”。

A.汉卿雪芹B深邃 C. 浩繁 D. 李杜苏辛
3、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入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2分)
科学的规律是铁面无私的,只允许人们遵守,不容违反。

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就不能取得任何科学成就。

只有精字为先,严字当头,,才能在科学规律面前获得“自由”。

A、精细地测量计算,精确地搞好试验,精密地推理论证
B、精密地推理论证,精细地测量计算,精确地搞好试验
C、精确地搞好试验,精密地推理论证,精细地测量计算
D、精密地测量计算,精细地搞好试验,精确地推理论证
4、古诗文名句默写。

(每格1分,共10分)
(1)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月夜》)
(2)▲,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3)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4)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5)▲,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
(6)只恐双溪舴艋舟,▲。

(李清照《武陵春》)
(7)无意苦争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8)根据提示,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诗词语句。

“饮酒”常见于古代诗词。

无论是苏轼的“▲。

鬓微霜,又
何妨”,还是范仲淹的“▲,燕然未勒归无计”,抑或是辛弃疾的“▲,梦回吹角连营”,诗人都借助“酒”抒发了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

二、现代文阅读
(1)寂寞是一种乐趣
姬有文
①记得上学时,一位老师曾语重心长地说:搞学问就得甘于寂寞。

当时对这句话很不理解,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自己己成为一名党的宣传干部后,对这句话也就有了越来越深刻的理解。

②屈指数来,自己从事业余写作己 30多年。

从起初在当地报刊《汤峪温泉》上的文章的发表,到现在频频见诸全国、省、市报刊杂志的“豆腐块”“千字文”,笔耕不辍的过程虽说有难以名状的寂寞,但我仍感到生活的乐观充实,因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从写作中找寻乐趣。

③有人曾说过,一个人如果沉浸在寂寞之中,那么他(她)便是一个拥有无穷力量的人。

事实上,如果一个人能与寂寞为伴,身处寂寞而不觉孤独,那么他(她)经过一番潜心努力之后,一定是能干出些成绩的。

④古今中外,大凡真正钻研学问的人,很少有难耐寂寞的。

社交圈内不会产生科学家,麻将桌旁成就不了大文豪,嘈杂环境中出不了有所建树的优秀者。

就我所闻,有所成就的科学家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

而文人墨客,则与文房四宝为伴,在翰墨天地里挥洒人生;在当今信息时代,也可在网络世界里指点江山,尽情畅游。

⑤寂寞是一轮柔和平静的明月,看上去别有一番情趣; [甲]寂寞是一池光洁如镜的清水,谁也不忍打破它的平静;[乙]寂寞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可以考验出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如钢铁般坚强;[丙]寂寞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只有心存理想乐于身处其中的人才能品味出其中独特的韵味。

⑥说是寂寞,其实并不寂寞,寂寞是一种乐趣。

报刊上众多作者的名字个个耳熟能详,看到他们富有个性魅力的文字,就如同听到朋友们的耳语。

征文竞赛颁奖会上登台领奖,通讯员
表彰会上与笔友握手相见,彼此间推心置腹的相互交流,在谈笑风生中取长补短。

这些不都是人生中幸福快乐的一景吗?
⑦学问之树扎根时虽然苦,可它开放的花朵芳香,结下的果实甜美。

如果不能承受寂寞之苦,就难以尝到学问之果的甘甜。

如此观之,忍受寂寞是苦中有乐,寂寞中有美丽,寂寞中有幸福,寂寞中有乐趣。

写作,是心灵的倾诉,寂寞会变成快乐;读书,是生命的体验,会让你走出寂寞。

在寂寞中伴随快乐边读边写,边写边读,谁说这不是人生的幸福
呢?
(选自《散文百家》 2005年第2期,有改动)
6.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
7.结合语境,参考例句,说说你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2分)
例:笔耕不辍的过程虽说有难以名状
....的寂寞,但我仍感到生活的乐观充实. 难以说清当时的情形,表明孤独艰苦程度之深.
寂寞是一场你死我活
....的战斗,可以考验出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如钢铁般坚强……。

8. “学问之树扎根时虽然苦,可它开放的花朵芳香,结下的果实甜美。

”请联系自已的学习生一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与认识。

(不少于80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溪
杨沫
我是一条流淌在崎岖山间的小溪。

我满身洒着细碎的光亮,怀着对大自然奇妙的幻想,流啊,顺着山绕过石,不停地流。

我有时被乱石阻塞,有时被泥沙搅混,但我浑浑噩噩,不知宇宙的真谛为何,不知生命价值何在。

我绕过碎石,抖抖泥沙,又淙淙地向前流去。

还不时仰望夜空,欢乐地听起夜莺的歌唱。

一次,猛地撞在重叠的巨石上,我似乎被击碎了。

呻吟着看着自己——我已经变成一畦小水洼,瑟缩在巨石缝隙中。

喘息一会,感到不自在,我想跳出去,却跳不出。

怎么办?我悲伤地哭了。

突然大石缝隙中闪过几缕阳光,随着阳光响起亲切的声音:“小溪,生活的真理你知道么?挣扎——奋斗——拼搏——超越。

”我听着,却不知这声音的含意。

我无力挣扎,昏昏睡去。

醒来了,不知怎么,我又成了小溪。

原来是我身边的水多了,自然地从石缝中窜了出来。

我又是我了!
多么美丽的春天啊,我流淌在山间小路上,路边盛开着艳丽的鲜花,峻岩上嫣红的桃花,轻盈的绿柳,笑靥迎人。

我挨着她们轻轻地流过。

她们对我说:“小溪,你就这样快活轻松地流下去吧,这就是你的幸福,你的归宿。

”我点点头,得意地顺流而下。

一天,突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般一声巨响,我猛地不能动弹了。

我看不见天,看不见地,看不见红桃绿柳。

我虚飘飘不知自己是否还存在。

我死了,却又渐渐苏醒。

我瑟缩在一层硬壳里动弹不得。

溪水被阻隔,我渐渐枯竭、干涸……能等待死亡么?我虚弱地问自己。

突然岩缝间闪烁着几束阳光。

“啊,太阳!”我大喊着,“我真喜欢你,你是万物之母,你是光明的源泉,如今你又出现了,我要奔向你,请你救救我吧!……”忽而阳光不见了,我听见发自宇宙,也好像发自我自身深处的声音:“挣扎、奋斗、拼搏、超越,你才能找回自我!”我沉默了,我想着那欢乐的玫瑰色的日子,但那只是短暂的昙花一现。

永恒的、永恒的真理是什么?我叹息,我思索,我寻觅……
阳光又出现了,而且愈来愈灿烂,我似乎有所领悟,于是我开始挣扎,开始奋斗。

几经
拼搏,几经寻觅,我身上的溪水渐渐多了,渐渐活而有力了。

猛一挣扎,我竟从埋藏我的地下跳了出来。

经此挫折,我反而比过去粗犷了,宽阔了。

我跳跃在岩石树隙间,有意地寻觅起同伴——原来道道山梁间都有那么多或比我大,或比我小的溪流。

它们都和我一样不停地向前奔泻。

大自然使我们越靠越近,越聚越宽。

终于我们汇聚成河、汇聚成大江,最后我和我的同伴们一齐涌向无边的大海。

在大海里我才发现我是一条美丽的小溪,因为我已把我的涓涓细流,无条件地奉献给了大海。

(选自《杨沫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小溪是“欢乐”的,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3分)
2.这篇散文写小溪遭遇了两次挫折,说说她是怎样战胜第二次挫折的。

(3分)
3.文中的小溪是怎样懂得“挣扎、奋斗、拼搏、超越”这一生活的真理的?(3分)
4.文中的小溪先后两次走出困境,第一次是“自然地从石缝中窜了出来”,第二次是“竟从埋藏我的地下跳了出来”。

说说“窜”与“跳”有什么不同。

(3分)
5.文章最后一段说“我才发现我是一条美丽的小溪”,你认为小溪的“美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6.文中的小溪具有较强的承受挫折的能力。

小溪的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3分)
三、古诗文阅读(26分)
(一)春雪(4分)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5、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16、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2分)

(二)(13分)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1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
( 1 )时人莫之许.也(▲)( 2 )由是先主遂诣.亮(▲)
( 3 )此人可就.见(▲)( 4 )遂用猖蹶
..(▲)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谓为信.然欲信.大义于天下
B.孤不度.德量力度.已失期
C.将军宜枉驾顾之.孤之.有孔明
D.凡三往,乃.见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 3分)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20.《隆中对》中“凡三往,乃见”所写的就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故事。

这一经典的故事既表现了诸葛亮▲的性格,刘备那
▲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 3分)
(三)(9分)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①,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②,常从人寄食饮……信钓于城下,诸母③漂④,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⑤漂数十日。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⑥怯耳。

”众辱⑦之曰:“信能死⑧,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

”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⑨。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注释】:①无行:品行不好。

②治生商贾:以做生意维持生计。

③母:对老年妇女尊称。

④漂:在水里冲洗丝棉之类。

⑤竟:完毕。

⑥中情:内心。

⑦众辱:当众污辱。

⑧能死:不怕死。

⑨袴:通“胯”,两腿间。

蒲伏:同“匍匐”,跪在地上爬行。

2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始为布衣
..时▲(2)、有一母见信饥,饭.信▲(3)、若.虽长大▲(4)、于是信孰.视之▲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 3分)
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23、故事中的韩信是个怎样的人?( 2分)

四、写作(60分)
24、根据要求作文
题目:生活因而美丽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或短语再写作。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用黑色的水笔或记号笔写作。

参考答案:(1)6.寂寞是一种乐趣7.原意指敌对双方的武装冲突,这里表现出忍耐寂寞时
自我较量的激烈程度8.联系自己实际,2分。

联系紧密,2分;能联系,1分;未联系,不得分。

认识3分,“认识”可陈述做学问的过程中苦与甜的关系,或苦是甜的前提等。

认识深刻,3分;认识一般,2分;认识肤浅,1分;无认识,不得分。

(2)1.怀揣对大自然奇妙的幻想,仰望夜空听夜莺的歌唱,在流淌中观赏两岸艳丽的花朵。

2.阳光的鼓舞,生活真理的支撑,自身的拼搏寻觅。

3.在前行中遭遇挫折,在挫折中顽强拼搏,在拼搏中思索寻觅。

4."窜"指自然状态下的小溪从石缝中流溢而出;"跳"指拼搏状态下的小溪从地底下喷涌而出。

5.明确目标奋然前行;面对挫折顽强拼搏;携手并进涌向大海。

6.思路提示:要懂得生活的真理,明确前进的方向;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面对挫折,要有承受挫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