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大量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实践无数次地印证着一个道理: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开展教育教学
活动、全面提升育人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设宽松、愉悦的育
人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推动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助于促进学
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良好道德品质的提升。

我认为,教师要立足转变教育观念、了解并热爱
学生、尊重并信任学生、宽容并欣赏学生、鼓励并赞美学生,全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
师生关系,为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必须树立现代的教师观。

要由单纯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管理者,
由知识的权威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由只是教科书的执行者变为创造性地运用教
材与学生共同学习、交流的合作者,由单一的“教书匠”变为承担组织、管理、计划、咨询、
评价各种职能的“多面手”。

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建立这样的教师观是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因为,教师是建立平等关系的决
定因素,教师只有切实转变观念,较好地实现以上角色的转换,才有可能自觉地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提供积
极思考、大胆想象的活动舞台和心理空间。

二、了解并热爱学生
1.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是教育的基础,因为没有对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的观察与了解,我
们的教育就难免是盲目的;只有了解学生,我们才有可能帮助其制定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与
进步计划,否则教育工作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很可能由于缺乏必要的了解,致使
工作失误,影响师生关系。

在具体工作中,我了解学生注意做到了三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校园与家庭相结合,观察与调查相结合,运用看、聊、访的方法去了解学生。

看就是看
学生在学习、课外活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聊就是通过与学生聊天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喜怒
哀乐和内心世界;访就是访问家长,了解学生的思想、兴趣、爱好和语言。

我还经常组织学
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激发兴趣、提高能力,同时在活动中进
一步了解学生,自己走到学生中去,拉近和他们的距离,增进感情的交流与沟通。

2.热爱学生。

巴特尔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是和谐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

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必定换来学生真心的回报,师
生关系也在爱的交融中得到升华。

三、尊重并信任学生
1.尊重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说过:“人性最深处的企图之一,就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和尊重。

”尊
重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感受到自尊
的存在。

(1)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作为人就有人格,而每一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

作为
教师,必须“把学生当作一个人来对待,尊重和支持他最高贵的品质,尽力促进他们的发展”。

(2)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教育就是要张扬人的个性,培养人的特长,而不能铸
成千人一面。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路,珍惜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
只能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或解决问题的一些可供选择的思路,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自己。

这种非指导性的帮助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独立和自尊,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

(3)尊重学生就要对学生报以积极的期待。

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一定要学会容忍,多做深入
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要轻则呵斥重则体罚,甚至一棍子打死。

尊重学生就要求教师充分相信
学生的学习潜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把学生看“死”。

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学生
的“最近发展区”提出“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并对学生达成目标持积极乐观态度。

在这种
良性期待和积极暗示的心理氛围下,学生受强烈的自尊心的驱使,一定会努力进取,完善自我,完成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良性循环。

(4)尊重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

正如一棵树上没有相同的叶子一样,学生的发展也不
可能完全一致。

真正的尊重要求教师全面地无条件地关注每一个学生,注意发现那些不循规
蹈矩或有学习困难的同学思想行为上的闪光点并加以保护,使他们抬起头来做人,逐步改善
自我,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

(5)尊重学生要与严格要求相统一。

当我们对一个人提出很多要求的时候,在这种要求里
也就包含着我们对这个人的尊重。

正因为我们向他提出了要求,正因为他完成了我们的要求,所以我们才尊重他。

”可见严格要求学生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是衡量这种尊重的尺度。

这两者是与本质和现象的关系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尊重表现于严格要求之中,严格要求本质上是尊
重人。

2.信任学生。

信任是教育的基石。

信任是一种力量,彼此信任才能使彼此关系更加牢固。


任学生就要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

学生在顺境中时,人人都能信任学生;但是,当
学生犯错误时,就有许多老师不会相信学生了,尤其是平时表现不好的学生。

信任,是一种
鼓励,是一种修养,它所产生的能量有时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

四、宽容并欣赏学生
1.宽容学生。

中国有句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美国作家库辛也在《你不必完美》
一文中这样写道:“我们当然应该努力做到最好,但人是无法要求完美的。

我们面对的情况如此复杂,以至无人始终都不出错,也许正是失去才使我们完整。

”这些都告诉我们人犯错总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

因此,要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还应有友善的态度和宽
容的心。

2.欣赏学生。

欣赏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信、优点,可以使学生悦纳自己。

对于一些普通的学
生甚至是“差生”的欣赏,实际上是一种发掘闪光点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之所
以很多人都没有机会得以展示,是因为它们都被表面不怎么优秀的成绩所掩盖了,于是原本
可能的“闪光点”因欣赏而被“捕获”,这些“闪光点”就可能成为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学生的
一生可能因此而改变。

总之,“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是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的关键是和谐的师生关系。

只要全体教师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充分热爱、尊重、宽容、赞美学生,相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
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育人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