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命题40年:从注重知识到关注能力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月6日《 光明日报》刊登了题为《“ 大突击”景象 的备考模式,开始摸索知识灵活掌握、灵活运用的
散记》的文章。记录了78、79届高中毕业生复习状况, 教学方式方法,但没有形成规模,还是属于区域性、
矛头 直指 考 试 知识范围和“ 超纲”问题,提出要 个体性的试验与探索。
教育部门研究。该文被誉为第一篇关于“ 片面追求
2014年前后,能力立意走向深入,逐步提出学 科素养理念,命题与中学教育教学改革再出发 2010 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 国家中长 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纲 要》第十二章第36条明确规定: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 改革,着重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高等学校人才 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完善国家考试科 目试题库,保证国家考试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 由此开始,教育改革进入了快车道。
看作变化比较突出的三个节点。为适应高考的试题 题范围不超出中学 教学大纲,试 题内容的要求不
的变化,高中教学也随之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高 超过中学所用统编教材所能达到的程度”,并随附
考反拨课堂教学的功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 件下发了高考复习范围。
在客观上也对新课程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我们对
1987年,“ 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写关于高考历史科逐
高考命题的改革推动着中学课程改革 与课堂教学的进步
步加强能力考查的请示》报国家教委,试图以历史 学科为突破口进行“ 能力”考查探索,其他各学科
1990年前后,能力立意的探索阶段,高中教学 也在1990年前后开始了“ 能力”探索。高中教学在
题海战术比较明显 恢复高考的第三年,即1979年 高考的带动下也开始探索改变,针对题海战术为主
>> 高考考场
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 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 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 的考查。”
高考 的 能力考查严格对应 着 新 课 程 改革中对 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高考不单纯 是 选 拔 甄 别的功能,而是能够对学生日常知识能力水平发展 做出一定的评 价,高考的功能被 提升到一 个新的 高度,贯彻了高考“ 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 要求。
19 9 9年前后, 能 力立意的方向 确立, 推 动了课
升 学 率”的报 道,社会舆论压力随 之而来。1982 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经过长时间探索,考试领域对
EDUCATOR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40 31 恢复高考 HUIFUGAOKAO40NIAN 年·历程
这个转变极大地促进了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理念 及教育方式的转变,原有教材中的选修部分内容重 新回到了中学课堂。高考试卷考查范围越来越灵活, 题目和学生生活越来越紧密,学科综合素养与学科 主干知识有效地结合,这类题目只有在日常学习生 活中才能体会到,靠题海战术收效甚微,以语文作 文题目为例,学生们只有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注意日常思维训练和逻辑思 维能力才可能应对高考的作文要求,靠押题,题海 战术则是无效的。
2 013 年11月, 为贯 彻 落 实党 的 十八大 关于 全面 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 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发布 了《 中共中央 关于全面深化 改革若 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提出“:推行初高中学业 水平考试 和综合素 质评 价。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 评 价多元录取机制。探 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 会 化 考 试一 年多考。” 对高 考 制 度 做 出了提 纲 挈 领 的要求。
高考试题的命制变化本身也经历了从引入学习、模 十三大报告第三部分的第一条,政治压力可见一斑。
仿应用,到实践摸索,到主动融合的步骤,快速追 社会舆论甚至出现了“ 高分低能”说,认为高考考
赶上了世界主流考试命题的步伐,这也是改革开放 的是“ 知识”,不是“ 能力”。
后,中国逐步融入世界的体现。
在此状况下,1990年,国家教委考试管理中心
此时,中学新课程改革也在同步进行中。1998 年以来,教育部组织教育理论工作者进行广泛的国 际比较研究,了解了英、美、日、芬兰、新西兰等 国家课程改革的经验和策略,起草了基础教育改革 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 要》( 教基〔2001〕17号),《 纲要》于2001年6月颁 布施行。在课程评价部分,《 纲要》明确指出“: 建 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 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 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
高考自1977年恢复以来的40年间,它的试题命 年3月22日,教育部学生管理司在高考研究通报第
制历经变化,其中呈现出来由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 二部分明确提出研究命题 及评 分问题,应 对 社会
能力为中心再到现在的以素养为中心的变化主线, 诉求。1983年底,教育部下发了《 关于一九八四年
我们可以把1990年前后、1999年前后、2014年前后 高考命题若干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命题原则是“ 命
30 40 恢复高考 年·历程 HUIFUGAOKAO40NIAN
高考命题40年 从注重知识到关注能力
文 | 陈畅
高考命题工作是高考大系统的一部分,一直备受各界关注。它对课堂教学具 有导向作用,以“ 指挥棒”的形式影响着一线教学的方向。通过梳理40年以来的 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它的命题由原来的偏重掌握知识到现在对能力和素养的 考查,这在客观上推动着我们课堂教学的变化,顺应着教学改革对人才的选拔和 培养要求。另一方面,高考命题的变化,也是我国不断吸收借鉴国外教学理念和 方法的体现,一直到现在逐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体系和模式。
“ 能力”有了比较明确一致的认识,且与高中教 学领域达成一致。1999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 关于 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 见》,《 意见》指出:“ 命题要把以知识立意转变为 以能力立意,转变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念,在考 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从此,“ 能力立意”正式成为我国高考重要的指导 思想,从重点考查知识逐步转为着重考查综合素 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