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器官功能衰竭中胃肠功能衰竭38例临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器官功能衰竭中胃肠功能衰竭38例临床分析
作者:胡宪明陈健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第21期
【摘要】严重创伤、感染、休克、大手术等可引起心肺脑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
近年来,胃肠功能(MODS
)衰竭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其主要表现为麻痹性肠梗阻与消化道出血。
胃肠功能衰竭不仅是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环节.又可引起或加重其它相关器官功能衰竭。
因而称它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动力部位,扳机因素”。
【关键词】功能衰竭;多器官;消化道出血
随着危重病研究的发展,急性胃肠功能衰竭在MODS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
但至今文献中关于胃肠功能衰竭的资料并不多,国内经验也较少,为进一步了解MODS 与胃肠功能衰竭的关系,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现对我院近两年来收治38例患有MOD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2年5月至2004年5月收治的患有MODS 68例,男48例,女20例;发病因素:窒息43例占63.23%(43/68),30例为重度窒息;呼吸系统疾病:RDS和吸入综合征共15例,占22.05/%(15/68);感染性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3例,大肠杆菌肠炎2例,败血症5例。
MODS诊断标准:按中华医学会急救学组1995年5月通过的多器官功能衰竭诊断标准。
胃肠功能衰竭诊断标准:①应激性溃疡出血需输血者;②出现中毒性肠麻痹,有高度腹胀者;③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1.2 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MODS中器官衰竭数目与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的关系结果显示,MODS时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高,且器官衰竭数目越多,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越高,见表1。
2.2 MODS患者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与病死率的关系本组资料中MODS患者有38例出现胃肠功能衰竭,死亡20例,病死率52.63%(20/38);非胃肠功能衰竭组的患者有30例,死亡7例,病死率23.33%(7/30),MODS患者出现胃肠功能衰竭时病死率明显增高(χ2=6.011 0,P
2.3 MODS时胃肠功能衰竭情况 68例MODS有3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衰竭,临床上腹胀常为首发症状,先有胃潴留,后有腹胀,严重者出现腹壁发亮、发红,腹壁静脉显露,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并伴有应激性溃疡出血,表现呕血、便血。
X线腹部平片见胃肠管明显扩张,腹壁或门脉积气等NEC放射影像证据。
2.4 治疗与转归及时治疗原发病,针对各器官功能障碍采取相应处理,同时给予综合治疗。
在早期诊断胃肠功能衰竭的基础上,给予如下措施可积极有效控制胃肠功能紊乱:①严格禁食7~14 d,但不禁药:长期禁食可导致肠黏膜萎缩,可适当的给予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使肠道菌群平衡,竞争抑制致病菌的过度生长和定植;②胃肠减压,保护胃肠道黏膜以及止血:冷盐水洗胃至洗出液清亮为止,后可用凝血酶600~2 000 u/10 ml胃管灌入,必要时重复。
25例伴有消化道出血患者21例出血停止,有效率84%,无不良反应;③改善胃肠循环:酚妥拉明0.2~0.5 mg/kg,每2~6 h 1次,或2.5~5 μg/(kg•min)微量输注泵维持静滴,多巴胺3~5 μg/(kg•min)微量输注泵维持静滴。
35例中毒性肠麻痹患者25例恢复肠蠕动,最终耐受胃肠营养;④维持肠道生态平衡,输新鲜血、静脉营养等。
3 讨论
3.1 胃肠功能衰竭的发生机理胃肠道黏膜是机体血供最丰富的部位,需要足够的血供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因而也是对缺血最敏感最易受累的部位[1]。
机体在受到创伤、感染、失血等严重损害时会出现应激反应[2],表现为:①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使蛋白分解加速,胃肠道黏膜变薄;②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胃肠黏膜血管收缩,致胃肠黏膜缺血、缺氧、坏死,
临床表现为急性胃黏膜病变、应激性溃疡、出血、穿孔等;③胃肠激素分泌紊乱,如胃动素、胃泌素、神经肽、血管活性肠肽等,使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胀、呕吐,胃肠蠕动变缓甚至停止等临床表现。
3.2 胃肠功能衰竭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关系胃肠道除了具有重要的消化、吸收、免疫和内分泌等功能外.还是人体最大的细菌和内毒素贮存库[3-4]。
正常条件下,由于肠黏膜具有屏障机制、免疫机制及自身调节机制,能阻止这些细菌和内毒素进入血循环。
而在应激状态下,胃肠道黏膜处于缺血状态,可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氧化生物膜,引起胃肠黏膜受损。
同时,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胃酸分泌减少、以及临床上滥用广谱抗生素等可引起肠道菌群生态平衡失调,大量致病菌生长。
由于胃肠黏膜受损。
通透性增加、细菌及内毒素大量转移进人血循环,出现菌血症及内毒素血症。
而细菌和内毒素可进一步激活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
而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如不能中止SIRS的发展,则病变可扩展至全身各器官组织,引起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
本文38例患者中发生胃肠功能衰蝎者病死率较未发生胃肠功能衰竭者明显增高(P[5-7]。
3.3 胃肠功能衰竭的预防和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应用抗生素,维持肠道菌群生态平衡:应用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等减少胃酸分泌;早期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思密达,泰胃美(西味替丁)等;应用谷胺酰胺维持正氮平衡,减少胃黏膜受损及防止细菌移值,以受体阻滞剂及早应用抗炎性介质药如抗TNF抗体、IL-1受体拮抗剂能减轻炎性介质对机体的损害作用;应用脂多糖抗体可中和内毒素毒性;中药大黄有活血化瘀疏通徽循环,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可适当应用。
参考文献
[1]邓永萍,黄永平,刘金玉,李玲.肺心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63例临床分析.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15(6):426-427.
[2]许靖,佘红.大黄对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衰竭治疗的临床观察.吉林中医
药,2007,27(4):29-31.
[3]武志坚,朱晓江.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25例临床分析.海南医
学,2006,17(5):119-121.
[4]李素芝,郑必海.高原地区重症急性高原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结果分析.高原医学杂志,2006,16(1):5-7.
[5] Varon J,Marik PE.Multip 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In:Irwin RS,Rippe
JM,eds.Intensive CareMedicine.5 th ed.Philadelphia:Lipp incott,2003:1834-1838.
[6] Biffi WL,Moore EE.Role of the gut in Multip le organ failure.In:Grenvik A,ed.Texbool of Critical Care.4 th ed.Philadelphia:Saunders,2000:1627-1634.
[7] Ciesla DJ,Moore EE,Johnson JL,et al.Multip leOrgan dysfunction during resuscitation is not postinjury multip le organ failure.Arch Surg,2004,139:590-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