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的意义》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程的意义》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

2、使学生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这组概念。

【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景,感知等式
1、出示天平:
师:认识吗?它在生活中有什么用?(称物体的重量、使得左右平衡)
生:天平是用来称物体的重量的。

2、鸡蛋天平图
a、演示:平衡
在左放两个鸡蛋,右放上100克砝码,天平平衡。

师:天平这时怎么呢?说明了什么?
生:天平平衡了,说明这两个鸡蛋重100克。

师: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吗?
生:50+50=100(板书:50 + 50 = 100或50 × 2 = 90)
师:谁来给这种式子起个名字吗?
生:可以叫等式。

(板书:等式)
b、演示:天平不平衡
师:左边拿走一个鸡蛋,天平会怎样?说明了什么?
生:天平就不平衡了,说明左右两边不相等。

师:能不能也用一个数学式子表示呢?
生:50 90
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建立来的。

这样的教学设计,一方面是为了使知识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以便于后续教学活动的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饮料,糖果天平图
a、演示:左边70克糖果,右边90克饮料,天平向右倾斜
师:天平怎么了?说明什么?
生:饮料比糖果重。

师:谁来用式子表示?
生:70 90
师:这几个式子同上面的式子比,有什么不同?
生:它们含有未知数。

4、教材中的杯、水、砝码天平图。

a、演示:左边空杯,右边100克砝码,天平平衡。

师:通过你的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一个空杯的重量是100克。

b、师:往空杯中加入水,天平会怎样?
生:天平会向左倾斜。

师:有其他可能吗?
生:不会有其他可能。

师:可以用y表示倒入的水,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吗?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个现象吗?
生:可以用其他的字母。

生:100+y>100(板书)
c、演示;往天平的右边加了100克和50克的砝码,天平再次平衡
师:能不能又用一个式子表示此时的现象呢?
生:100+y=250(板书)
师:到底倒入的水有多少克,你能知道吗?
生:水有150克,因为250-100=150克
二、主动探究方程的意义
1、分组尝试、引导分类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思考得出了这么多的式子,你能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它们分分类吗?把你思考的在小组中交流,然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各种式子说)
50+50=100
50100
100+y=250
70 + _ 90
2、提供给学生观察的时间、尝试分类
3、反馈
(注意:让学生说说这样分的理由是什么?多指名几位学生说)
第一次分类:按照等式不等式分
第二次分类:按既含有字母有是等式分
a、让学生说自己是怎么分的?
b、如果学生按照多种标准分时,指出:“分类一次时只能是一个标准”。

c、引导学生分
师:那么按照是不是等式分应该怎么分?
d、第二次分类:
师:你能把这些等式再分分类吗?
4、概括概念
过渡:看来同学们都能按自己的标准对式子进行分类。

(老师把黑板上不是方程的式子擦掉)
a、教师指着黑板说:那么,像这样的等式我们叫做方程(注意语气语速)。

(板书:方程)
b、你能说说什么叫方程吗?
c、学生发言,概括出:“含有字母的等式叫做方程”(板书)
……
【反思】设计分类有两个目的:第一,通过学生找到一定的分类标准,自主对式子进行比较,辨别,明确什么是方程。

第二,明确“分”的标准虽然不同,但通过连续两次“分”,最后的结果是一致的。

在分类过程中,我的打算本是把学生的两种分法的结果一一抄写在黑板上,可由于黑板有些小,我就图简便,第一种分法我就在原算式上调整了位置,没重抄。

当学生说到第二种分法的结果时,我们的原始算式没有了,给人一种将第一种分法的结果又再分的错觉,听课的老师有这种错觉,我想学生肯定有的没把两种分法弄清楚。

三、拓展练习、巩固概念
1、判断: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书上练习)
8_=06 _+24+2>102 y÷5=10 n-5m = 15
17-8 = 9 10<3m 6_ +3 = 11+2_ 4+3z =10
提问:在判断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新的体会以下几点:
学生可能会说:
(未知数)也可以在等号的右边;
未知数可以用_、y等多个字母表示;
一个等式中可以含有多个未知数;
小结:看来我们要判断是否是方程,必须要具备什么条件。

师:认识了方程,以前见过吗?
师;其实一年级就见过。

(生奇怪)比如8+□=10
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方程离我们并不遥远。

2、讨论、辨析概念
a、判断,下面的说法对吗?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

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

b、你能用一个图(或表)来形象地反映出等式和方程的关系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