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语言魅力乐在其中--《秋天的雨》教学案例及评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语言魅力乐在其中--《秋天的雨》教学案例及评析
作者:邓素萍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8年第5期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义第五册的课文。

课文生动浅显,语言优美,富有童趣,学生爱读并且能自己读懂。

课文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

【设计特色】
营造学习情境,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一系列的读书活动组成。

【教学流程及设计说明】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视频:播放各种季节的雨。

师:同学们,你喜欢什么样的雨?
生1:我喜欢春天的雨,春天细细的,滋润着大地。

生2:我喜欢夏天的雨,夏天的雨很大,又凉爽。

2.我们还学过那些关于雨的课文?
(生:我们学过一年级的《小雨点》)
3.再欣赏《秋天的雨》的视频。

师:秋天的雨把秋天的门悄悄地打开,给我们送来了一副怎样的画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细细的秋雨,来听听雨声,感受秋天的美吧。

(板书课题《秋天的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创设情境,借助视频把学生带入秋雨的美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出示教学任务:(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把句子读通。

(学生自由读课文)
2.读好词语
凉爽柿子仙子梨子菠萝
粮食加紧杨树
黄色红色经黄色橙红色
紫红的蛋黄的雪白的
轻轻地香香的甜甜的厚厚的
油亮亮的
扇哪扇哪
飘哇飘哇
你挤我碰频频点头
(1)自读—同桌读—小组读(小组长组织好组员读准确,并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同时做好分工准备上台汇报)
(2)点名小组上台展示:
(3)生1:读第一排两个字的词,我发现这些都是生字组成的词语。

生2:读第二排的词语,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关于颜色的词。

生3:读第三排的词语,我发现这组词语是叠词,“的、地”要读轻声。

生4:读第三排的词语,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表示动作的词。

3.读好句子
点击出示句子: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
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1)生自读句子,要求把句子读熟。

(2)小组合作,小组长检查组员读句子,小组里帮助读句子有困难的同学。

(3)点名小组上台汇报,由小组长主持,其余同学在小组长的分配下按1、2、3……的顺序读句子。

(4)学生点评—老师点评。

师:大家发现了吗?这五句话连起来就是一首小诗,一首赞美秋雨的小诗,读起来是不是
很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在自主的读书、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读通句子,读顺全文,整体感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


三、重点品读,领悟体会
1. (1)读第2自然段,明确中心句,感悟五彩缤纷。

找出圈出写颜色的词语,它们都把
这些颜色给了谁了?
学生找句子,美读句子,把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全班交流。

(2)师随机指导品读句子,进行比较:你看,他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你看,他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师:这句话一连用了三个“扇”,是原本静的画面立刻动了起来,把银杏树写美写活了。


(3)用这样的方法品读枫叶,抓住“飘哇飘哇”“ ,让学生感受到枫叶的轻,是开视频,随音乐轻轻读。

(4)果树的“你挤我碰””” “争着”感受语言之美。

“你挤我碰”这个词可以请学生上台演示。

师: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导词语读得重些)
(5)积累背诵
师:这么多的颜色,这么优美的句子,那就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吧。

2.品读第3自然段,体会气味的香甜。

画出词语“香香的、甜甜的”从朗读中感受水果的香甜味。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
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四、引申创作,体验成功
我们感悟到了秋雨的美,想不想八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编成歌儿唱出来呢?
1.播放歌曲《小雨沙沙》。

2.小组合作,创编歌词。

3.小组上台试唱,体验成功的快乐。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与音乐的结合,学生兴趣盎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开放课堂,拓展延伸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的美景数不胜数,你还知道秋天有哪些美景吗?
课件出示:秋天的雨是()的。

六、布置作业:
1.收集描写秋天的词句。

2.画一幅秋天的图画。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虽然这些孩子只是三年级的孩子,但是他们的阅读潜力却令人吃惊。

我特意把每段话的中心句找出连成一首小诗,让学生读,并让他们从文中找出画出这些句子,让学生发现句子在每段话中的特点,老师告知学生每段话都是围绕这几句话来写的,初步让学生了解中心句。

这篇课文的侧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课文语言的有没,而我在教学过程中也是遵照这一点,通过句式的练习、总结,读句子,体会句子,学生就悟出了文中要表达的。

【专家点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邓老师的这一节课不仅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朗读能力,还着重培养孩子们的语文实践能力。

课堂上,通过独立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语言实践,充分发挥了孩子的独立性、合作性、创造性。

(镇教研组组长陆喜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