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华地图版必修第一册第2单元 大气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中华地图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9小题每题3分共计27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的明显变化是()
A. ①是低层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
B. ②表示地面辐射
C. ③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D. ④表示大气逆辐射
【答案】B
【解析】(1)根据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可知①为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是近地面的直接热源②为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经过大气削弱作用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B正确
故选B
【答案】C
【解析】(2)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即大气逆辐射减弱读图可知③为大气逆辐射故③会减弱 C正确
故选C
2.一个法国考察队在幼发拉底河上游挖掘庞大的废墟城市马里时发现了一座配备着许多烟囱的约有4000年历史的宫殿如下图下面关于烟囱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利用虹吸原理拔火拔烟
B. 尽量将烟尘排到近地面逆温层之外减轻环境污染
C. 改善燃烧条件
D. 烟囱越高排烟能力越好是因为海拔越高空气压强越小
【答案】D
【解析】烟囱效应是室内外温差形成的热压及室外风压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常以前者为主而热压值与室内外温差产生的空气密度差及进排风口的高度差成正比利用虹吸原理拔火拔烟 A正确不符合题意
逆温层的存在使得空气上升受阻故尽量将烟尘排到近地面逆温层之外减轻环境污染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改善燃烧条件烟囱作用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从上部出风口排出热烟气外面的新鲜冷空气从入口被卷入增加了燃料燃烧所需要的氧气使燃料更加充分的燃烧增强了火势C正确不符合题意
烟囱越高烟囱里的热空气越多受到的总浮力越大浮力产生的压强就越大因此排烟能力就越强与海拔越高空气压强越小无关 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下列治理淮河水灾的措施正确的是()
A. 移民建镇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B. 因洪泽湖泥沙淤积严重截断淮河与洪泽湖的水道联系
C. 加固大堤利用京杭运河水道排泄洪水
D. 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中游修建蓄洪分洪工程下游开挖整治入海入江水道
【答案】D
【解析】治理淮河应因地制宜在不同河段采取不同的措施上游山区宜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中游地势低洼处修建蓄洪分洪工程在下游受黄河夺淮入海影响淮河缺少天然入海河道因此应开挖整治入海入江水道
故选D
4.(1)该城市城郊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4.(2)目前该城市在城郊建设人工生态林其意义在于()
①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
②避免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
③避免城市的污染场带到郊区
④避免城市出现“热岛效应”
4.(3)正确表示N处等压面的是()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答案】A
【解析】(1)读图可知 N地位暖中心近地面气压低可以理解为N是低压中心气流由A流向N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A地最终的风向为东南风
故选A
【答案】B
【解析】(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热力环流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在城郊建设人工生态林可以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避免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不能避免城市的污染场带到郊区也不能避免城市出现“热岛效应”
故选B
【答案】C
【解析】(3)由分析可知 N地近地面为低压空气受热上升高空为高压
故选C
5.丙地风向与空气受力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6.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必然能形成降水
B. 降水是指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
C. 只要空气中有足够的凝结核便可以形成降水
D. 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各种形式
【答案】D
【解析】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并且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才能形成降水故AC错误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各种形式故B 错误 D正确
故选D
7.(1)图中与“大气保温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7.(2)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图中的()
7.(3)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使图中()
A. ①吸收
B. ②吸收
C. ④大气逆辐射
D. ③地面吸收
【答案】C
【解析】(1)图中与“大气保温作用”密切相关的是④大气逆辐射减少了地面辐射的热量损失 C正确
①吸收的是太阳辐射对大气保温作用的影响小 A错误
②吸收的是地面辐射是大气升温的主要的直接能量来源 B错误
③地面吸收的是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 D错误
故选 C
【答案】B
【解析】(2)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图中的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是大气热量的主要的直接来源 B正确
①吸收的是太阳辐射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很少 A、D错误
④大气逆辐射是大气释放的热量 C错误
故选B
【答案】C
【解析】(3)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使图中②吸收减弱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大气增温减慢 C正确
①吸收对大气温度影响小 A错误
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不受二氧化碳减少影响 B错误
④大气逆辐射减弱 D错误
故选C
8.(1)能体现近地面大气受热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8.(2)能体现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是()
8.(3)若对该地在一天内出现的天气提出四种假设则昼夜温差最小的天气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近地面大气受热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结合题中图可知③环节符合题意
【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①为反射②为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能体现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
【答案】A
【解析】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温度较低夜晚多云云层有保温作用温度不会太低昼夜温差最小的天气是A
9.(1)甲、乙、丙、丁四处气压值最低、气温最高分别是()
9.(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乙
B. 乙、丙
C. 甲、丁
D. 丙、丁
【答案】D
【解析】(1)垂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因此乙地气压低于丁地乙地位于等压面下部丙位于等压面上部甲位于等压面上则三地气压乙>甲>丙因此甲、乙、丙、丁四处气压值最低的是丙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因此四地气温最高的是丁
故选D
【答案】A
【解析】(2)相对于水平面丁处等压面向下弯曲为低压近地面为低压气流垂直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 A错误 B、C、D说法正确
故选A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10.(1)B层是________层为什么说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________
10.(2)A层是________层其空气以________运动为主原因是________ 该层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
10.(3)低层大气顶部气温大约为________
10.(4)滨海地区夜晚海陆风的风向为________
【答案】(1)平流层, 臭氧含量多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免受伤害【解析】(1)根据大气垂直分层可以判断出 B层的海拔范围是12km—50km 属于平流层该层大气中臭氧的含量多可以大量吸收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免受伤害所以说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答案】(2)对流层, 对流, 上冷下热, 复杂多变
【解析】(2)A层是大气的最底层属于对流层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下降整体上上冷下热空气对流运动强烈导致该层的天
气复杂多变
【答案】(3)—50℃
【解析】(3)从图中找到低层大气顶部向下做垂线交点约是—50℃
【答案】(4)陆地到海洋
【解析】(4)滨海地区夜晚海洋的比热容大降温慢温度高形成低压陆地的比热容小降温快温度低形成高压水平方向上
的气流运动状况是高压指向低压所以海陆风的风向为陆地到海洋
11.(1)和周围的郊区(乡村)相比城市中心区的气温一般较高下图为某同学整理的原因解释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