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纪念白求恩》学案新人教版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念白求恩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2.理解文章赞扬了白求恩崇高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教学重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对比的方法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

导学设计:
一、扫清字词障碍。

1、注音:派遣以身殉职狭隘热忱拈轻怕重纯粹鄙薄晋察冀
2.解释词语:以身殉职:拍轻怕重:
麻木不仁:漠不关心:
精益求精:见异思迁:
派遣:狭隘:纯粹:
满腔热忱:低级趣味:
国际主义:共产主义:
《纪念白求恩》一文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以身殉职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而写的,原题为《学习白求恩》。

全文围绕白求恩崇高的精神境界、高尚的品德修养、精湛的医疗技术组织材料,层次和思路都非常清晰,作者的观点鲜明。

学习这篇文章时,我们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二、1、.查阅有关资料扫清阅读障碍。

一是搜集有关白求恩生平及与白求恩有关的其它资料,以求对白求恩有充分的了解。

二是了解文中一些政治哲学术语的含义。

本文中的政治、哲学术语较多,如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民族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等,这对于本文的学习有一定的障碍,因此,学习时要查阅有关资料,初步的了解这些名词的大意,这样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的理解。

2.了解文章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本文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为议而叙,议从叙出,有机结合。

作为一篇纪念为抗日战争而献身的国际主义战士的文章,夹叙夹议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认识白求恩同志,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向他学习,怎样向他学习。

3.区别议论文的叙与记叙文的叙。

议论文的“叙”不同于记叙文的“叙”。

要扣住议点,叙得简明、概括。

议论文的“叙”主要是讲清事实论据的,只要把事情大体情况说清楚,不需象记叙文的“叙”那样过于具体、详细。

4.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对比是将两种事物或情形相互比较,从而肯定一方面,否定另一方面的一种写作方法。

在本文里,作者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人民的极端热枕、对技术精益求精与不少人或有些人的不负责任、对人民不是满腔热枕、鄙薄技术工作等方面进行对比。

通过对比,
突出白求恩同志无私敬业的品格。

在此基础上号召全体党员向白求恩同志学习既有针对性,又有说服力。

5.注意积累运用成语。

恰当运用成语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如写白求恩的精神,用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精益求精”等成语,写白求恩逝世,用了“以身殉职”这个成语,批评自私自利思想的人用了“拈轻怕重”“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等成语,批评不安心工作的人用了“见异思迁”这个成语。

这些成语的运用,使文章语言生动简洁,又有鲜明的感情色彩,音节整齐、均匀,便于诵读。

学习本课时,我们要注意对这些成语的积累与运用
活动设计:
一、导入
用多媒体展示有关白求恩的图片,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白求恩。

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

他,一个外国医生,白求恩!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年逾半百,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战场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手术台就是他的阵地。

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

终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为中国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

“秋风吹者细雨,延水奏着哀曲。

”他牺牲了,人们为何这般哀痛?毛泽东为何写文章赞扬他?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向他学习?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

我们的学习步骤是:感知一篇,感知内容和写法;精读一段,品析表达手法;背诵一节,感受文章主旨。

二、初读,感知一篇,感知这篇课文的内容及写法。

1、速读,思考。

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步骤:感知一篇,也就是感知这篇课文的内容及写法。

请大家各自大声地、快速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的时候注意两个问题:
(1)、课文中叙述了白求恩医生哪些方面的情况?请用“()”标出。

(2)、找出每一段的重点句。

请用“~~~”标出。

2、找出叙述部分。

下面我们就来感知一下课文对白求恩事迹的介绍、叙说。

首先看第1段,大家把介绍白求恩的内容一起朗读出来。

注意:朗读的时候不要读到议论的方面去了。

这里介绍了白求恩在中国的经历。

好,看第2段,读出文中叙述的部分。

老师提示一下,就是从“从前线回来的人”到“无不为之感动”。

好,第3段才两句话,是哪一句?再看第4段,从哪里到哪里?指名说出
3、读出1、3、4节叙议层次。

(1)、刚才我们找出来的都是叙述部分,但是,这篇文章体裁是议论,因此在叙述白求恩的事迹的同时,作者一定会加以评价、议论,下面我们把议论的部分也来读一读。

我们来读第1段,女生读叙的部分,男生读议的部分。

(2)、刚才同学们读的这个段落很明显由两个层次组成——叙和议。

由叙到议,表现了作者通过白求恩的事实发表自己的见解加以评论的思路。

下面我们也可以根据这种体会,来感知其他段落的层次。

(3)、下面我们来看第3段,大家思索一下怎样读出层次来。

好,试一试。

这边读第一个层次,这边读第二个层次。

(4)、第4段,请一位同学起来读第一个层次,然后我们大家一起来读第二个层次。

4、小结课文写法
我们刚读的三个段落都是先叙后议,这样我们就对课文的写法有了明确的了解。

——叙议结合。

叙是基础,议表现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5、概括课文要点
下面我们就来概括各段的主要意思,学习通过找段落中的重点句来概括把握内容要点。

(请同学们找到各段重点句,然后用一句最简洁的话概括内容要点。

)并用“这一段赞扬了……的精神”的句式把它表达出来,来概括第1、2、3段的意思。

概括要简要、简练、简洁,哪个同学再试一下?
师:对,第4段换个说法:“作者想怎么样?”
师:哦,要换个说法,就说作者号召或要求我们怎么着,哪个同学把它完整地表述一下。

6、思考全文四段之间的关系。

(看板书)这三段依次赞扬了白求恩同志三个方面的精神,它们是什么关系?作者赞扬这三种精神的目的是什么?(学习)对!也就是说,第四段是对前三段的总结,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由此可见,这四段结构上是先——后——。

三、精读,精读一段,品析表达手法
过渡语:好,我们通过初读课文感知了全篇课文,知道了两个重要内容:一个方面是文章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手法,层次分明;一个方面是大家知道了各段的主要内容和课文结构。

现在我们来进行第二个层次的学习——精读一段。

让我们反复地读,从各个角度去读,从各个侧面去读。

老师准备把这个层次安排为这样几个内容:先读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句式;又读课文,品味写作手法;还读课文,感知这一段的层次,最后达到有感情地朗读的目的。

好,现在开始,请大家把第2段作为重点段来品析。

先读一遍,揣摩几个词语的含义。

大家读起来。

1、品词语
师:作者在这一段话里,在两处用了很有感情力度的词语来限定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极端。

] 齐读该句
师:重音出来了,感情的力度就出来了。

好,继续来。

作者在这一段里用了很多贬义词来形容一些人的不纯粹,是哪些词?把它们找出来。

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喜欢自吹
:这部分内容你觉得该读出怎样的语气?那我们要怎样来读才能把这种语气表达出来呢?指名读,点评。

2、品句子
师:我们继续来品读。

作者在这一段里用了几个表示强调的句子来肯定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精神。

大家来找一找,看看这是一些什么样的句子,然后告诉老师。

1、“从前线回来的人……所感动。


2、“晋察冀边区的军民……无不为之感动。


把“没有一个不”改为“都”,指名对比读,谈体会。

原句用了双重否定,语气比一般肯定句更重,表达对白求恩的“佩服”和“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的程度更深。

所以在读的时候要把双重否定的词语读出重音。

3、品写法
(1)我们理解了词语,知道了句式,又体会了作者的情感。

我们再来看看,作者在这一段里面将白求恩医生的表现和另外一些人的表现进行——对比。

(2)我们现在再读细一点。

对比,体现在哪些关键词语?请同学们找出来,打上着重号,然后发言。

(3)想一想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对比?
(4)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对,
这个对比就很有力量。

一正一反地说就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白求恩精神。

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

4、品结构
通过刚才的品读,我们很容易把握文章的层次,这段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从正面说,第二层从反面说,第三层从侧面说。

这一段通过精读,我们就理解了词语的含义,理解了词语的表达作用,句式,对比论证的手法,以及结构层次。

这就是精读——精心地品读。

下面就要读出作者的情感,注意每个层次都要停顿一下,表示我们深刻理解。

然后注意,读句式的时候,要注意情感,在读重要词语的时候,要读出重音。

(生读全段)
五、熟读,背诵一段,感受文章的主旨
好,我们完成了第二个层次的学习,下面来背诵一节内容,想背诵哪一节?好,在这一节内容里作者用强烈的感情,向我们发出了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号召。

因此,我们背读这一段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1要感受他的层次,2要读出他的情感。

3要感受文章的主旨,也就是整篇文章的思想。

特别是最后一个排比句。

现在我们一起来大声背读,让我们读出那种景仰的心情。

四、总结,拓展
1、在战争年代,毛泽东针对党内一些不良作风,号召大家向白求恩学习。

通过学习课文,你觉得白求恩是个怎样的人?请用“白求恩是一个.........人”的句式说话。

2、那么从古到今,还有没有像白求恩这样的人物?
3、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可敬可佩。

在生活当中,还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这些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去学习,比如:红战辉,面对困难,坚韧不拔;抗震救灾小英雄童世强,面对危险,舍生忘死;张海迪,身残志坚;甚至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

在生活中,你有学习的榜样吗?并说一说你向他学习的理由。

五、归航拾贝: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1、摘抄精妙语句。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精神的看法。

(提示:其实就是一篇短小的议论文。


反馈矫正:
反馈练习:①“纪念白求恩”题目中纪念二字揭示文章的()A写作目的和主旨 B文章内容和论述重点 C写作动机和论述缘由 D表达方式和论证方式
②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学习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的精神 B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C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的共产主义精神 D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