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环保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环保教案
篇一:小学美术《人物与环境》教案设计
《人物与环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人物与环境》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四课的内容,本课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开阔思维,大胆创新、想象,其中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还可以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参考。

但还需要教师一步一步进行引导:
1、想象人物:根据特定人物姿态,想象人物在做什么?
2、想象环境:根据人物活动想象环境。

本课是创新思维训练的一种方式,教师为学生提供部分人物图片,学生根据想象,旋转纸张更改人物位置,然后粘贴到作业本上进行绘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人物造型发挥想象力,添上适当的背景,创造不同的环境使画面丰富完整。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2、通过欣赏课本中两组范画,领略绘画想象力的丰富多姿。

3、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怎样根据课本上提供的人物造型合理地添加与形象相配的环境。

教学重点:
根据人物的姿态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可以添加什么服装和环境。

教学难点:
1、训练学生想象能力。

2、人物造型的多角度开发和想象。

3、作品要画出新意。

教学准备:人物造型图、绘画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他来
到这里游览我们的鹰扬关风景区。

(出示喜洋洋)游完鹰扬关,他真是觉得很美,接着他又来到了恐龙世界。

(出示第二幅图)哇···这是他第一次见恐龙,真是又兴奋又紧张呢!
2、出示刚才两组图片。

问: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回答)
人物相同、环境不同
3、小结:人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4、揭题:人物与环境
二、新授
1、出示两组位置不同的人物图。

A他们在哪里?在干什么?(请同学讨论回答)
B添加背景环境。

(动作相同,位置不同,联想到的画面内容不同。


2、出示小男孩动作图。

A他在干什么?(请同学发言)B将人物位置颠倒、横放、旋转不同的角度来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C欣赏学生范画,同样的动作,位置不同,联想的画面内容也不相同。

(人物的衣着也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活动的不同来进行添加。


3、出示作画步骤。

A选定位置方向,粘贴人物姿态图。

B根据位置方向,添加环境,画面要饱满。

C先描线后涂色,色彩要鲜艳。

三、布置作业
1、构图饱满、有创意
2、画面生动、颜色鲜艳
3、人物环境和谐统一(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示、评价
1、选择几个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
2、展示优秀作品,对画得出人意料的作品给予“特别想象力”奖。

鼓励创新意识强的学生。

五、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通过人物与环境的想象和添加,发现了自己有着惊人的想象力,我们能够把一个或一组简单的人物原型想象成参与各种活动,穿着不同服饰,身处各种多变的环境之中,真是有趣极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还使大家的记忆力、观察力得到的提高,以后还可以多进行这样的训练和游戏。

最后呼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五)展示:
看起来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刚刚老师看了一下,我发现同学们的作业完成情况非常优秀,现在就请画好的同学把作业粘到黑板上。

(请学生把相同动作的作业粘成一排,学生说意图:动作像在做什么,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请学生说最喜欢哪幅,理由是什么)
(六)结束语:
今天,通过我们对人物与环境的想象与添加,老师发现同学们比机器猫更有本领大家都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希望你们在生活中继续做有心人,把我们的生活创造的更美好。

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这节课是上学期上的效果最好的一节课,我没有像以往一样详细的讲解,只是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学生的思维非常积极,在自己设计的过程中,我看到他们的设计超乎我的想象,很多平常画的不出色的学生也画
出了有创意的作品,就连他们最害怕的设计颜色上都没有让我帮什么忙,作品展示时,每个同学都感到吃惊,“我能画的这么好”,他们的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美术课,以往学生的思维没有打开想不到画什么,就照着课本上画,太难画不好,太简单画的不喜欢,没能充分的调动学生,本节课让学生想象,又自由组合打开想象的大门,课后我又分析,还有一方面原因是人物的线条不好画,课前我准备
了有人物的纸张,学生很轻松的就开始创作了,美术课不好上,上好美术课更不易。

这次国培给我们带来的最新教育信息就像一盏明灯,给我
们这些迷茫赶路者指明了方向。

专家老师对当前美术教育的状况,及新课标的修定进行详细的阐述,使我们进一步理解了美术课程定性为体现人文关怀的人文性;同时,又是以视觉形象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的课程。

也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小学的美术教育是学科本位与教育功能并重的。

美术课程除了传承本学科知识与技能外,还必须以独特的方式发挥教育功能,包括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等等。

每种类型的课自己感知没办法上时,都有优秀的课例让我们借鉴学习的,让我对今后怎样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有了清晰的思路与方向,也让我对课堂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认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教材,合理利用
教学资源,我们农村学校也应该有许多可以开发的课程资源,我们为什么没有发现呢?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可以让学生
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而且可以让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篇二:环境保护美术教案
环境保护美术教案
保护环境的撕纸画
一、引入
纸是人类的好朋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如(让学生回答):书、本、报纸、挂历等。

提问:造纸对环境有影响吗?有什么样的影响?
为了了解造纸业对环境污染的危害,让我们先来看一下现代人是如何造纸的:
二、纸的制作过程及其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1、纸的发明:西汉蔡伦
步骤:(1). 一是将砍伐来的植物,比如麻类物:树皮、麻头、旧布、渔网等,用水浸泡,剥其皮,再用刀剁碎,放在锅里煮,待晾凉后再行浸泡、脚踩,用棍棒搅拌,使其纤维变碎、变细。

(2). 二是掺入辅料,制成纸浆。

(3). 三是用抄纸器(竹帘之类)进行抄捞、晾干,即可制成为纸。

2、现代造纸
造纸的原材料主要是植物纤维,如木材
制浆:在原料中加入一些化学药品等进行蒸煮;或者将原料直接用机械打碎、研磨;然后洗涤,去除不必要成分,保留纤维,制成浆料;再加入药剂进行漂白。

造纸:把浆料用网格捞起,脱水压榨干燥,最后整理城纸。

3、造纸对环境的影响
造纸的环境污染与危害:
首先,树木被大量砍伐
另外,造纸工业排放的一些固体废物如腐烂浆料、浆渣、
树皮、碎木片、草根、煤灰渣等,占用场地,发酵变质,放出臭气,下雨时还会流出毒臭水,污染地面和地下水源。

生产过程中锅炉燃煤产生的废气和烟尘及机械的噪声也影响工作人员和附近居民的健康。

造纸工业是世界上六大污染工业之一。

三、我们该怎么做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我能做什么呢?
不用纸行不行?答:不行
所以尽我所能,节约用纸,对纸进行重复利用,就是对环
境的保护。

以下介绍一种用废旧纸张制作的艺术品——撕纸画。

四、撕纸画
撕纸画时中国一种民间流行的艺术创作形式,利用五颜六
色的旧挂历纸和各种废纸等撕成。

它比用彩色笔作画更加自由、随意,简便易行,更加生动、自然,更能体现作者率真的天性。

欣赏几张别人的撕纸画作品。

撕纸画很简单,就是用指头
代替剪刀,把彩色纸撕碎变成颜料,然后我的手指就成了画笔。

一般都是别人作为废品的东西,到我这里它就变成了宝贝。

方法:(一边讲解一边制作)
想好要撕贴的内容,选好彩色纸,用铅笔在纸背后轻轻画
好要撕的形象的轮廓,慢慢撕。

用这个指腹撕,就有毛边,像水墨画的效果;用指甲撕就可以撕出来很细的线条;撕一些比较粗框的,大的(线条),可以把一只手压着撕,还可拿
一些器具,比如用这个碗,撕个圆形很方便。

不必过分追求轮廓的规整,撕纸画的美就在其中。

最好先撕画中比较主要的大
一些的形象,注意选取合适颜色的废旧纸,利用废旧纸的可爱的颜色搭配画面。

撕好各部分的形象后,在要贴的纸上摆一摆,合适再一一粘贴。

贴也很重要哦,有拼贴、叠贴、堆贴等十几种贴法。

大家要在实践中慢慢体验。

五、作业
题目:制作一幅撕纸画
要求:小组合作题材不限
提示:可作风景画,动物画,人物画,静物画等
六、总结
制作过程中,大家要注意对纸的合理利用,另外注意撕出
的用不着的部分不能乱丢。

乱丢垃圾也是对环境的污染,所以在制作过程中和制作晚成时都不能忘记我们的主旨:保护环境。

美术:我爱环保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旧挂历纸、旧纸杯、瓶盖、果冻壳、废旧包装纸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东西,在传统的观念里这些东西是废物,自从开展环境教育以来,班里的废旧物品越来越多,怎样进行很好的利用成为一个非常主要的问题。

在中班的时候,幼儿观看了大班的毕业汇演,对其中的时装表演特别感兴趣,于是我们有了用旧挂历纸、旧纸杯、瓶盖、果冻壳、废旧包装纸进行制作时装的想法,设计了以上的手工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体会到废物的再利用,以及在废物制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重视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和独创精神。

二、效果分析
这是一次幼儿极为感兴趣的服装设计活动。

开始由幼儿时装表演引出主题,幼儿就对活动充满了兴趣。

虽然都是设计服
装,但活动中幼儿自由创作的空间很大,设计出的服装也十分的多样化,有背带裙、背带裤、迷你裙、蝙蝠衫、西装等等,样式丰富。

活动中有剪有画有粘、有穿孔,有设计、有表演,幼儿有的在桌上做,有的在地上做,忙得不亦乐乎,十分的投入,手、眼、脑等多方面得到了训练。

作品可以穿在身上,富有真实感,当看到一堆“废物”变成美丽的服装时,幼儿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环境意识。

在表演中,每个幼儿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自信的笑,树立了自信心和自我意识。

活动目标
·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和废物利用的意识
·学习用一些废旧材料来设计和装饰一件服装
·发展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废旧材料来设计和装饰服装。

树立废物利
用的意识·难点:装饰服装设计与众不同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请家长带幼儿去服装商店欣赏时装;五名幼
儿学会时装表演·物质准备:款式不同的衣服数件,范例一件;剪刀、双面胶、旧挂历、装饰用的废旧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时装表演引出课题
请五名幼儿穿上款式不同的衣服,伴随音乐进行时装表演,让全体幼儿欣赏。

二、观察范例并讲解示范
1.你看了刚才的时装表演,你喜欢哪一款式样的服装?为什么? (幼儿自由讨论)
2.出示范例,问:这件衣服是用什么做的?上面有什么?用了哪些材料?小结:服装是用挂历纸制作的,上面的装饰品有许多,这些亮片是旧包装纸剪贴的,下面的小挂饰是用果冻壳串成的,英文字母是“哇哈哈”瓶的外包装纸。

我们来当服装设计师,设计最新、最美、最环保的服装,今天举行一个“绿色时装秀”。

教师示范最基本的背心的做法:先裁剪,将挂历纸对折,并画上衣服的半边轮廓,剪下成衣服的前半片,同样的方法制作后半片,用双面胶粘合肩缝和侧缝,这样就做成衣服的基本样子。

再装饰,衣服上的花纹用适当的材料进行设计、装饰,注意颜色的协调搭配。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指导幼儿选择合适的材料,避免太复杂。

2.提醒幼儿将剪下的废纸放入废纸箩中,回收一些废旧材料,尽量避免垃圾的产生。

3.帮助一些能力较差的幼儿设计及制作。

四、展示作品,互相欣赏
篇三:(精品)小学美术六下第5课环保小卫士教案
教案首页
第5课环保小卫士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上课,起立。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描绘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体现人物的特点,如何让描绘场景使画面变得更丰富,今天,我
们将继续使用这种方法,表达我们心中美好的愿望。

出示课题《环保小卫士》看看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一起来读一读——环保小卫士
二、新授
(一)课前老师都让同学们搜集了资料,咱们身边都有哪些
破坏环境的新闻或事例呢?
1.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
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

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气温升高可能会使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

北极熊和海象会渐渐灭绝。

(是啊,因为地球变暖,冰雪融化,很多珍稀动物都濒临灭绝) 2. 世界森林的不断减少直接导致
生物品种多样化的消失和物种灭绝。

据估计,地球上曾经有5
亿个物种,目前尚有500~1000万个物种,
一些专家推测,当前每年消失的物种已达数千种之多。

(森林的破坏使得物种越来越少)
3. 20世纪以来,世界用水量大幅度增加,目前,世界上
已有43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0%,约20
亿人用水紧张,10亿人得不到良好的饮用水。

(污染导致水资
源匮乏)
4. 大气污染导致每年有30-70万人因烟尘污染提前死亡,2500万的儿童患慢性喉炎,400-700万的农村妇女儿童受害。

(环境的破坏使得人们健康受损)
5. 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

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脊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

(是的,煤和石油的燃烧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咱们南昌也是全国酸雨污染较严重的地区)
师总结:其实啊,我们地球的污染远不止同学们说的这些,我们身边的污染主要有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以及资源的浪费等等。

(边说边出示相应图片)水污染:瞧,清澈的河水变得鲜红色
空气污染:蔚蓝的天空变成了灰色,因为雾霾,太阳再不是光芒四射
土壤污染:随处乱扔的垃圾使得土壤不再洁净,寸草不生噪声污染:噪声污染目前成为了生活中的污染之一
光污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光污染的状况多为由镜面建筑反光所导致的行人和司机的眩晕感,以及夜晚不合理灯光给人体造成的不适。

师:这些污染都严重危害了地球的生态环境,看,这是一张我们所熟悉windows桌面图,多美的景色啊,蓝天下,绿
草茵茵,你们看到这张图会联系到什么呢?
我会想到成群的牛羊(是啊,真美)
我会想到这里盖一所房子,养好多的猫狗,牛羊(你的想法很棒,如果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地方该有多么惬意啊,老师也想生活在这么美的地方呢)
可是由于十年来的破坏,蔚蓝的天空和碧绿的草地都已不再,看看它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看到这样的情景,你又有什么感受吗?我感觉我养的那些动物都已经慢慢死去(是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都在慢慢地凋零)
三、欣赏作品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的同学是用什么方法来当一名环保小卫士的。

(在欣赏作品的过程当中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在这课的作业上如何表现)
1.小作者之所以把一些参天大树画在地球上,就是希望我们的家园充满绿色。

2.这是一个很有头脑的环保小卫士,他自己发明了油水分离的船只,可以把漏在海面上的油全部吸干净,这是对海洋生态的保护做出
了巨大的贡献!
3.由于人类不断的搭建房屋,使得地球不堪重负,大量的烟囱冒着黑烟,星星们都戴起了口罩,月亮拿起了大剪刀,把这一切全都修剪掉,还我们一个轻松干净的地球。

4.水的污染,森林的砍伐,不停的盖房子,地球终于病倒了,一群环保小卫士当起了医生护士在给地球治病。

5.人类把大量的垃圾抛进海里,使得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一群环保小卫士清理海底的垃圾。

6.空气污染日益严重,这名环保小卫士发明了一个了不起的机器——空气净化机,让大家呼吸的空气更加纯净。

7.大量树木的砍伐,排放的废气无法得到净化,环保小卫
士们在努力保护着仅有的两棵树木。

四、谈一谈
1. 师:你想做一名怎样的环保小卫士呢?具体怎么去做呢?生:近几年,我们的空气环境非常糟糕,雾霾出现的越来越频繁,所以我想设计一台空气净化机,把所有污染空气的排放物全部吸进我的空气净化机里,经过净化后,排出来的全是清新的空气,这样我们每天都能在蔚蓝的天空下尽情玩耍。

(原来你不仅想做一名环保小卫士,还想做一名环保物品的设计者,那就请你待会把你的想法画在纸上吧)
生:我觉得大量纸张的使用,让我们的森林遭到破坏,所以,我想用别的东西来代替纸张,让人们不再砍伐森林。

(你的想法不仅保
篇四:《人物与环境》美术教案
《人物与环境》美术教案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了解绘画作品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人物动态
变化的特点。

根据人物动态变化想象活动内容,添加适当环境。

情意:提高学生的创作兴趣,培养表现生活的兴趣,热爱
生活的情感。

能力:了解并掌握表现人物动态变化的基本特点,锻炼学
生的组画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表现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并掌握表现人物动态变化的基本特点,通过给
同样动态的人物添加环境,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

难点:能够根据人物各种动态进行画面的组织与添加。

教学准备:
人物动态图片、优秀作业、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黑板出示一组人物动态图片,启发学生思考想象他们在做什么?
2.应添加什么样的环境才能突出人物活动?
引出板书课题:人物与环境
教学意图:
初步认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二、游戏感受;
1.分组游戏:引导学生分组表演动态变化,一组做动态,其他同学猜,让学生想象他可以在做什么?
2.启发谈话:通过刚才的演示与讨论,我们了解了人物与环
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环境和背景的变化可以直接改变绘画的内容,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给相同的人物添加不同的环境来改变绘
画的创意.使画面更加有趣.
教学意图:
通过游戏突破重难点。

三、研究添加方法
1.观察书中作品:说一说在添加环境时还可以用那些方法。

2.欣赏学生作品,分析环境的添加。

3.教师演示添加环境:出示画好的人物动态,改变角度和
方向。

启发学生想象。

教学意图:
学习添加方法。

讨论中相互启发,开阔思路。

教师演示让学生了解作业方法。

四、想象创作:
1.作业要求:根据教师演示的人物造型(或课本上提供的人物造型),发挥你的想象,在上面添加适当的环境背景,让画面内容更丰富、更有新意。

2.分组讨论:根据老师提供的人物动态图调换方向,想象添加那些环境。

交流讨论结果。

3.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教学意图:
训练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人物与环境和谐统一。

五、展示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评价。

评价标准:(1)人物活动想象丰富。

(2)环境添加适当。

教学意图:
训练学生的评价能力。

篇五:美术:面具环保教案
面具环保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以多种手法进行设计制作,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2、了解面具的由来和演变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不同理解。

3、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及表现形式和方法。

4、了解现代面具的功能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

(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

三〃教学难点:
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四〃教学准备
学生:要求学生课前积极收集废弃环保材料,准备铅笔、胶水,剪刀、颜料、彩色笔等。

教师:教师课前准备几个环保面具实物。

(1)多媒体课件、图表、面具光盘。

(2)面具相关文字资料及图片资料。

五〃教学方法:情感是创作的源泉,本节课首先是要调动学生的创作情感,其次是教给学生制作面具的技术知识。

上课
前,我精心准备了教学方案,想强调环保材料的利用价值,借助多媒体教学,采用示范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分组合作制作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六〃学情分析:学生对面具这个道具并不陌生,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不同风格的面具,但由于动手实践较少,因此本节课主要看学生能否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技巧设计各种面具。

七〃设计理念: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主要是指导学生用环保材料动手制作、自己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

为学生提供观察、合作、探索、制作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以一个设计者和制作者的身份去探究知识的发展过程,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带着面具和大家见面激发学生兴趣。

2、提问同学们见过面具吗?看看这些面具是啥材料做的。

(环保的材料)
3、出示课题《面具》
4、探索新知、交流合作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下我国以及世界各地各种各样的面具作品。

面具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品,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亚洲、非洲、美洲几乎所有地区的原始艺术中都可以找到。

面具反映了各民族的宗教、民俗和审美,展示出原始艺术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艺。

面具最初用于对妖魔鬼怪的驱赶,对图腾的崇拜,对英雄的歌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现在的面具已不仅仅用于祭祀,而是成为戏剧、舞蹈表演的道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