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风险等级判别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风险等级判别方
法
摘要:在城市轨道交通中,事故发生事件也受到更多人关注。
因此,将围绕
城市轨道交通风险评价进行分析讨论,进一步确定具体的事故分类标准,并提出
建立基于事故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风险评价模型的有效方法,从而更好的对地铁
中潜在的危险因素、风险系数进行量化评估,确保风险评价能够良好运用到实际
生活当中,充分发挥工程意义,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保证城市建设进一步
发展,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事件风险;方法
引言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均在陆续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在施工过程中,因繁
琐的施工技术与难以预见的风险等原因易造成施工事故的产生。
为了科学合理地
降低城市轨道交通施工中的事故发生率,降低建设成本,保障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需选取恰当的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实施安全管理。
风险源具有彼此相关的特点,不仅彼此影响,而且相互融合。
当某个安全事故出现时,极易因连锁反应导致
其他风险的出现,并且多种风险因素的融合也会造成风险事故的出现,故而风险源
控制成为施工中降低事故发生率、安全管理施工的关键。
为实现对城市轨道交通
施工中主要风险源的有效控制,需选取合适的方法识别并确定相关工程的施工风
险源,评估出风险发生的概率等级,依据评估等级实现预警控制。
1事故分类
当前我国许多地区尚未明确具体的交通事故等级,不同行业的分类标准也存
在一定的差异性,比如企业职员伤亡事故报告中主要将事故等级细分为:轻度、
重度、死亡、重大死亡,而火灾管理规定中则将事故分为:一般火灾、重大火灾、特大火灾。
为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的分类更明确、更详细,可借鉴以上行业
的分类方法,再结合当前轨道交通的分类标准,进而制定切实有效的地铁运营安
全评价等级与危害程度。
例如将事故等级分为以下四类:第一,重大事故,是指
人员死亡人数超过3人、重伤人数超过5人、直接经济损失高于500万元、中断
行车时间高于3h;第二,大事故,是指人员死亡人数低于3人、重伤人数少于3人、直接经济损失在100~500万元之间、中断行车时间高于1h;第三,一般事故,是指重伤人数1~2人、直接经济损失高于1万元、中断行车时间高于20min;第四,险性事故,列车发生分离、脱轨或者在行进过程中有重要部件掉落、列车擅
自退行,溜车、列车错开门,开门走车或车辆超界。
2风险源确定与等级评估
在城市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结合WBS(工作分解结构)与RBS(风险分解结构)对实际轨道交通施工工程实施结构分解,并运用事故树分析法依据分解结构
确定该轨道交通施工的主要风险源;在此基础上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实现对各
个主要风险源风险概率等级的评估。
运用事故树分析法所确定出的主要风险源包
括地下管线、立柱沉降、附近建筑物、明挖基坑及地表沉降等。
在此基础上构建
贝叶斯网络模型的过程如下:(1)在贝叶斯网络内生成事故树全部事件的根节点,通过以各事件为依据分别实施命名,其中针对相同的事件,在贝叶斯网络内仅
生成1个根节点。
2)贝叶斯网络内的根节点为F4~F7,各个根节点先验概率分布
的确定,可通过事故树内基础事件的失效分布实现。
(3)将对应于事故树内逻辑
门的二态节点生成,依据事故树内逻辑门的输出,设定所生成节点的状态值与标志,保持输出与状态、标志的吻合。
同时以输出事件为依据命名所生成节点,同样针
对相同的输出事件,仅生成1个节点。
(4)以事故树内的基础、中间及顶事件间
的关联为依据,将贝叶斯网络内各节点之间的关联创建,如图2所示。
(5)对于
贝叶斯网络内的非根节点F1~F3,其产生的联合概率可通过事故树内的逻辑关联
获得。
运用以上所构建的贝叶斯网络模型,评估各个主要风险源的风险概率,并依
据国际隧道协会(ITA)所公布的风险事件出现概率范围划分标准,划分各主要风
险源的风险概率等级。
3风险防范对策
3.1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投融资方案策划应注重资金到位、还款时间与方式的科学合理性,做好资金
规划、还款计划与准备工作,减小资金短缺风险,加快资金周转,适当增大流动
比率,实现经营收益与偿债安排的有效匹配。
重视财务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实
现对财务数据实时动态分析与对标,精准预判项目状况,为项目财务核算提供准
确的参考和决策数据。
谋划实行工程总价招标,选择合适的工程承包商,同时工
程保险是一种转移风险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来合理利用
将有利于保证预期目标的实现。
引入市场力量改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财务风险管
理和资产管理,充分将正外部性内部化,并通过市场资金满足轨道和其他社会公
共利益需求,提高轨道交通服务质量和城市公共基础建设运营效益。
3.2技术风险防范对策
消除技术、设备方案不稳定性可最大化避免工程投资大幅增加,减少事故发
生的可能性。
强化项目勘察工作、广泛开展多方案比选,选择科学有效且符合实
际的工程方案以控制工程投资风险。
探索采用全过程工程咨询,有利于提高设计
质量和效率,对工程质量、进度和造价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整体管理,是控制工程
质量风险、降低工程造价的有效路径。
3.3工期风险防范对策
为有效防范工期风险,管理人员的组织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管理人员必须有
效协调部门与部门、施工环节与施工环节、投资阶段与投资阶段之间的沟通衔接,确保项目施工不会受到影响。
同时,建设企业应当持续落实深化各项工作落实度,保证达到勘察有效、设计合理、施工高质量的目的。
在设备与承建商的选择方面,应当全面考察,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情况选择技术过硬、资本充裕的承建方和符合
未来施工要求的设备,配合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确保资金落实到位,以免因资金
欠缺而拖延工期。
3.4客流风险防范对策
有效规避客流风险是确保项目良性运营、回收投资、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的重
要保障,千方百计吸引客流是回避、破解客流风险的关键。
积极争取政府指导下
的自主定价权,制定多元化票价政策,灵活采取储值票、季节票、节日票、时段
票、往返票等多种不同票价形式,充分发挥票价的市场调节功能,在最大程度上
吸引客流,使实际客流达到或超过预测客流水平,增加企业运营收入,提高企业
效益。
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强化设施硬件配置,为将来提供优质服务创
造良好条件。
协调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高效衔接、融合,妥善处理平行线路的关系,提高便利化、一体化水平。
广泛吸取国内外轨道交通企业的成功经营理念和
优秀的管理模式,打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精品示范项目,提高运营方案的效率,
吸引客流,降低客流不足的风险。
3.5政策变动风险防范对策
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物价水平必然对轨道交通项目运作产生影响和制约,减缓物价变动风险对项目公司收益预期的大幅影响,有利于减轻亏损压力。
考虑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公益性特征,政府应给予项目法人主体一定的运营资金补
贴支持,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运营成本中人工成本、电价、物价(CPI)以及与
维持运营投资密切相关的投资价格指数等,结合人工工资、电价水平、投资指数
等指标的变化导致的成本增加给予资金支持;同时采用与敏感性系数相挂钩的方法,保持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运营服务水平不随价格调整而大幅波动,通过绩效
考核将控制成本压力转移给项目法人主体。
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源控制是降低施工风险事故发生概率、
提升施工安全性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昕,刘澜静,刘扬.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21,17(4):48-53.
[2]王建波,有维宝,刘芳梦.基于改进熵权与灰色模糊理论的城市轨道
交通PPP项目风险评价研究[J].隧道建设(中英文),2020,38(5):732-739.
[3]宋博,武瑞娟,牛发阳.基于OWA与灰色聚类的城市轨道交通PPP融
资风险评价方法研究[J].隧道建设,2021,37(4):435-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