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答疑精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答疑精选
问题1:某地区遗传调查发现男性色盲占该地区总人口的7%,求该地区女性患者和女性携带者占总人口的比例
解答:色盲男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bY,其比例7%可以看作是Xb出现的比例。

女性色盲患者的基因型为XbXb,就应该是两个Xb同时出现的比例=7%*7%=0。

5%。

女性携带者的比例为XBXb=2*93%*7%。

携带者的比例为什么不是93%*7%?携带者XBXb有两种情况,即XB的卵细胞与Xb的精子结合、Xb的卵细胞与XB的精子结合,所以要乘2。

问题2:噬菌体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怎么是
细菌的核甘酸和氨基酸,但书上写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并没有进入细菌的内部,噬菌体的DNA却进入了细菌的内部".答案与书是不是矛盾?另外,噬菌体是原核生物吗?
噬菌体的DNA分子在繁殖中作为模板,不分解成核苷酸,所以不能作为原料。

原料应是细菌提供的。

所以这两句话不矛盾。

另外噬菌体是病毒,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构成的。

没有细胞结构,所以不是原核生物。

如果是它的核酸是DNA,噬菌体进入细菌后进行复制、转录、翻译,合成噬菌体蛋白质再组装成子代噬菌体;也有的噬菌体比较温和,可以整合到细菌的DNA上,成为细菌的DNA的一部分。

如果的它的核酸是RNA,则可能要进行逆转录;(具体过程不清楚)这些过程中都需要酶的作用、能源物质提供能量。

问题3:"隐性遗传看女病和父子遗传为伴性"如何理解?
"隐性遗传看女病和
父子患病为伴性"是指在已知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时,找系谱中有无女性患者,如果有的话,对每一个都看一下她的父亲和儿子是否都是患者,如果有一个不是,就可以排除该隐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此致病基因只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实际是先假设隐性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找到一个反例就可以推翻这个假设。

女性患者为XbXb,其父亲和儿子必为XbY,必为患者。

问题4:为什么扦插枝条时要有芽?(是与生长素有关吧?)为什么扦插枝条又有芽又有叶子就不行了呢?(有有机物不会更好吗?)
这是会考说明上的一道题,要有芽的,不要有叶的,分泌生长素。

有叶子会蒸腾大量水分,扦插的枝条还没长出发达的根系,本来吸水能力就弱,大量失水就更不易成活了。

问题5:一段多核苷酸链中,碱基的组成为:A占30%,G占20%,C占30%,T占20%,它是一段A 单链DNA B 单链RNA C 双链DNA D
双连RNA
解析:解这道题需要的基础知识有--DNA分子中有T,而RNA分子中以U代替T。

如果是双链DNA分子,则A=T;G=C。

解题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推理过程:有T说明是DNA;A的数量与T不相等,说明此DNA分子不是双链的。

问题6: 已知某DNA分子片断中有2000个碱基对,其中胸腺嘧啶有1400个,则该DNA分子中鸟嘌呤有A 300个B 600个C 1400个
D2000个
解析:这道题中的DNA分子是指双链DNA分子,则分子中A=T=1400,G=C=(4000-2800)/2=600;
问题7:
小麦的高秆(易倒伏D)对矮秆(抗倒伏d)是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是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用纯合的高秆抗锈病品种和纯合的矮秆不抗锈病的品种杂交。

(1)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A 3/16 B 1/8 C 1/4 D 3/4[答案]:C
(2)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个体占A 1/16 B 3/16 C 4/16 D 9/16[答案]:A (3)假如在F2中共得到600株矮秆抗锈病小麦,则其中可做良种培育的矮秆抗锈病小麦约有:A 100株B 200株C 400株D
600株[答案]:B
解析:这道题中的F2是指按孟德尔经典遗传实验的方法获得的。

即先由纯合体亲本杂交,再由F1自交得到。

F2中共有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其中纯合体4种,各占1/16,共占4/16;各种表现型中双显性个体占9/16,双隐性个体占1/16,重组类型占3/16;第3小题中的表现型是重组类型,应占3/16,其中纯合体占1/16,所以这种表现型的纯合体应为个体数量的1/3。

问题8: 四倍体水稻的体细胞中有48个染色体,用它的花粉培育出来的植株是:
A 含有36个染色体的三倍体
B 含有48个染色体的四倍体
C 含有24个染色体的单倍体
D 含有24个染色体的二倍体
解析:根据单倍体的定义,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都是单倍体,不论它有多少染色体组。

问题9: 若男性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是R,从理论上推算女性色盲在女性中的发病率为?
男性患色盲只要有一个隐性基因就能表现出来;女性患色盲要有两个隐性基因才能表现因而是R*R
问题10: 由6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片段,可因其碱基对组成和序列的不同而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其种类数量最多可达:A.460 B.604
C.430 D.304
应该是4的30次方因为一条链有30个碱基每个碱基都有4种不同的可能性,所以^^^
问题11: 空腹喝牛奶的营养价值较低,原因是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主要用于:
A.合成组织蛋白和酶B.氨基转换作用C.脱氨基作用和氧化作用D.合成糖类和脂肪
选C因为空腹喝牛奶时体内糖类物质少只能靠蛋白质供能所以蛋白质不能用于合成组织蛋白质和酶等组成生物体和调节代谢的物质.
问题12: 下列属于种群的实例的是:
A.一个养蜂场的所有工蜂B.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
C.一个养蜂场的所有蜜蜂D.一个蜂巢中的所有工蜂
选C;种群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总和不管雌\雄,只要是同种个体就是一个种群里的.
问题13: 从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动角度考虑,下列食物利用最经济的一组是:
A.肉类、鱼类B.蛋类、禽类
C.豆制品、蔬菜D.蔬菜、肉类
选C;因为食物链越短损失能量越少.
问题14: 所有高等植物细胞中都具有的结构是?答案是细胞壁,为什么中央大液泡不是?
因为一些未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就没有大液泡,如根尖分生区的细胞。

问题15: 松鼠吃蘑菇属于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关系吗?如不是,那属于什么关系?
注意蘑菇不是生产者.松鼠是消费者,蘑菇是分解者.课本的食物链是捕食链,自然界中还有腐生链。

甚至寄生者体内还有寄生者,我们学习的只是对部分现象的描述,自然界要复杂得多。

不能把我们学习的内容应用到整个的自然界。

问题16:
体液调节与激素调节有何区别?如:人体过敏反映中释放组织氨,使毛细血管舒张,促进血浆从毛细血管析出,结果出现麻疹,组织氨的作用是体液调节还是激素调节?
答: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化学物质中包括激素,还包括二氧化碳等。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而题目中提示的组织氨是由一般组织细胞释放的,所以组织氨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

问题17: 糖原转化成葡萄糖均可以释放到血液中这句话有何错误?
糖元主要包括肝糖元和肌糖元,肝糖元可以在人体内血糖降低的时候分解,进入血液使血糖浓度维持恒定,肌糖元分解用于供能,不能将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

问题18: 在剧烈运动时,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状态,葡萄糖的消耗剧增,但产生的ATP不多,这是因为A大量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B大量能量转移给磷酸肌酸C 大量能量没有释放出来D大量能量转移给肌糖元
C。

因为肌肉在缺氧状态时主要进行的是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而且量比较大,但释放出的能量少,还有大量能量储存在乳酸中。

1mol葡萄糖通过有氧呼吸彻底氧化分解能够有1255KJ的能量转移给ATP,但通过无氧呼吸形成乳酸时,只能有61.08KJ的能量转移给ATP.
问题19: 把体积相同的10%的葡萄糖溶液和10%的榨糖溶液用半透膜分开,为何水分子从榨糖溶液中向葡萄糖中移动?
蔗糖一侧的分子数量少。

水分子密度高。

问题20:
现有一对夫妇,妻子的基因型为AaBBCc,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Cc,其子女中的基因型为aaBBCC的比例和出现具有a_B_C_表现型女儿的比例分别为:
A 1/8,3/8
B 1/16,3/16
C 1/16,3/8
D 1/8,3/16
答c
妻子可以产生4中配子,丈夫可以产生4中配子,后代的基因组合有16中组合,其中aaBbCc的几率是1/2*1/2*1/4=1/16;后代表现型为a-B-C的女儿的几率应该为1/2*1*3/4*1/2=3/16
问题21:果蝇白眼为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显性性状为红眼.通过眼色就可以直接判断后代果蝇性别的交配组合是:
A 白眼雌蝇X白眼雄蝇
B 白眼雌蝇X红眼雄蝇
C 杂合红眼雌蝇X红眼雄蝇
D 杂合红眼雌蝇X白眼雄蝇
答b 后代红眼为雌性,白眼为雄性.
问题22:在豚鼠中,黑色皮毛对白色皮毛为显性.如果一对杂合的黑毛豚鼠交配
一胎产下4仔,此四仔的表现型可能是:(1)全都黑色(2)3黑1白(3)2黑2白
(4)1黑3白(5)全部白色
A (2)
B (2)(4)
C (2)(3)(4)
D (1)(2)(3)(4)(5)
选D。

因为每只后代都有1/4的可能性是白色,3/4的可能性是黑色。

后代个体数量越多,越接近3黑1白的比例,但数量少的时候,就有多种可能了。

问题23:
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植物生长.但是,植物的向光性是因为在单侧光线的照射下,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请问老师这两句话矛盾吗?按照第一句话的意思,植物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应该是抑制生长啊?
这两句话不矛盾。

单侧光引起的植物背光一侧生长素多,不是过多。

因为背光侧的生长素还要向下运输,不会积累在某一处。

与生长素会在植物侧芽处积累比较一下,你就会明白了。

问题24: 在一个可自由交配的种群中,如AA个体占18%,Aa占82%,假定隐性个体全部淘汰(写出计算式)
(2)试计算该种群下代AA和Aa个体的比例?
(3)证明隐性类的频率将从0.17降低到大约0.084.
AA Aa aa
-----------------------------------------
AA*AA= 0.18*0.18 0.0324
AA*Aa= 0.18*0.82*2 0.1476 0.1476
Aa*Aa= 0.82*0.82 0.1681 0.3362 0.1681
------------------------------------------
Σ0.3481 0.4838 0.1681
下一代淘汰隐性AA=0.4184 Aa=0.5816
AA Aa aa
--------------------------------------------------
AA*AA= 0.4184*0.4184 0.1751
AA*Aa= 0.4184*0.5816*2 0.2433 0.2433
Aa*Aa= 0.5816*0.5816 0.08456 0.1691 0.08456
------------------------------------------------------
Σ0.08456
问题25: 怎么判断一个细胞是否还有分裂能力呢?有规律吗?
记住一些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
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细胞、受精卵、胚的胚根、胚芽、胚轴细胞、芽……
人体:皮肤中表皮的生发层、骨髓的造血干细胞、骨膜的成骨细胞、受精卵、早期胚胎细胞、……
肝脏细胞在受到损伤的情况下能恢复分裂能力;其它的就是一般不具有分裂能力的了。

问题26: 在剧烈运动时,肌肉处于暂时的缺氧状态,葡萄糖的消耗剧烈增长,但生成的ATP不多,这是因为:
A 大量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B 大量的能量转给磷酸肌酸
C 大量能量没有释放出来
D 大量能量转移给肌糖元
既然是缺氧状态当然是进行无氧呼吸了所以产生的A TP不多.选C.
问题27: 进入组织细胞内的氨基酸,为何不可能在细胞内储存起来?
进入组织细胞内的氨基酸可用于合成组织蛋白和酶.但这些蛋白质只能参与构成细胞和调节生命活动,不能作为贮存物质.
即使多吃很多蛋白质,也只能转化成糖类\脂肪储存起来,不能以蛋白质的形式储存.所以蛋白质吃多了也是一种浪费.
问题28:
决定猫的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BB和Bb的猫分别为黄、黑、虎斑色。

现有虎斑色雌猫与黄色雄猫交配,生下三只虎斑色小猫和一只黄色小猫,它们的性别是?答案:全为雌猫或三雌一雄。

请问老师为什么?
虎斑色小猫一定是雌性.(XBXb),黄色小猫可以是雌性XbXb,也可以是雄性XbY。

所以是全为雌猫或三雌一雄.
问题29: 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那么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RNA,可答案是DNA.请问老师正确答案应该是什么?
是DNA。

除一些只含有RNA的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外,其它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问题30: 蚯蚓是分解者吗?酵母菌,蘑菇,乳酸菌,消化细菌,谁属于生产者,谁属于消费者?
是,它主要以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不是取食活的生物体.硝化细菌是生产者.其它都是分解者.
问题31: 引发艾滋病、肺结核、疟疾3种传染病的病原体
A、均具有细胞结构
B、都属于原核生物
C、都属于人的抗体
D、都属于分解者
答: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毒(一种RN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一种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
要说共同点它们都能引起人的疾病,
与人的关系属于寄生.
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消费者
问题33:一个父母的基因型分别是I(A)I(A)和I(A)i的男人与一个父母的基
因型都为I(B)i的女人结婚,生了4个孩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答案可以用分数表示)问:①4个孩子均为A型血的概率是多少?
②4个孩子中有2个孩子为A型血的概率是多少?
③第1、3孩子为B型血,第2、4个孩子为A型血的概率是多少?
④第一个孩子是A型,第二个孩子是B型,第三个是AB型,第四个上O型的概率是多少?
答案:1、81/4096 1350/4096 9/4096 9/4096
此父亲的基因型是1/2 IA 1/2 Ii;此母亲基因型是1/4IBIB 1/2IBi 1/4ii
得出A=3/8 B=1/8 AB=3/8 O=1/8,再利用数学上的“n次独立重复试验恰好发生k次概率”进行计算,既可得出。

问题34:据调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为XBXB的比例为42.32%、XBXb为7.36%、XbXb为0.32%、XBY为46%、XbY为4%,则在该地区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3、92% 8%
因为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男性为XY,而B和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无该等位基因,因此,雌性和雄性不尽相同。

XB的基因频率为42.32%+46%+1/2×7.36%=92%,Xb的基因频率为0.32%+4%+1/2×7.36%=8%
问题35:Aa是一对等位基因,AA;aa也是一对等位基因吗?
分析:许多参考书上都告诉我们,含等位基因的个体是杂合体,使我们认为A与a 才是等位基因的关系。

如果这样,A与A,a与a是什么关系呢?难道是非等位基因的关系?事实上,等位基因指的是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

包括AA;aa。

是什么让我们出现认识的错误呢?课本上等位基因的定义是: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能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

使我们误认为Aa既含控制显性性状的A基因,又含控制隐性性状的a基因,才属一对等位基因。

实际上,AA,Aa,aa三对基因一起控制一对相对性状。

在完全显性的前提下,基因型为Aa的个体,其性状表现只是显性而非一对相对性状。

那么,纯合体,杂合体显然也不能以是否含等位基因作为判断的依据。

而应该以基因型是否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组成作为依据。

问题36:基因重组现象仅存在于真核生物吗?
分析:基因重组指的是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新组合现象。

通过基因重组,能够产生新的基因型。

它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

对真核生物而言,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的有效交叉互换现象,和第一次分裂后期的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都能实现基因重组。

但对于不能进行减数分裂的生物如细菌等,却可以通过细菌杂交﹑转导等过程实现基因重组。

显然,减数分裂不是实现基因重组的唯一途径。

例如我们应该把通过转基因技术而实现的变异视作基因重组而非基因突变。

问题37:配子细胞中一定无同源染色体吗?
分析:由于课本上把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的数量以二倍体为例加以表示,所以使我们认为配子细胞中一定无同源染色体,许多题目也错误地引导了学生。

事实上,通过对多倍体的染色体存在特点分析不难发现,配子细胞中是完全有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的。

问题37: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中,可以用四倍体作父本,二倍体作母本吗?
分析;如果我们按照以上方法培育无籽西瓜,会发现最终得到的无籽西瓜只是没有种子的胚和胚乳部分,而硬壳(种皮)却依然存在。

这当然不符合实际要求,是不可行的。

另外,用四倍体作母本,二倍体作父本时,三倍体西瓜开的第一朵雌花形成的西瓜也会有硬壳,必须摘除。

问题38:秋水仙素为什么能诱导多倍体的产生?
分析:勤于思考的同学往往会问:秋水仙素在细胞分裂时前期能阻断纺锤丝或星射线的生成,使其断裂,进而阻止纺锤体的形成,阻止细胞正常的分裂。

但染色体数目怎么会加倍呢?出现以上问题绝非偶然。

许多生物老师在讲解细胞分裂特点时形象地告诉学生后期着丝点断裂是由于丝状物的牵引所致,那么现在前期纺锤体破坏了,只能导致未分裂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一对姐妹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而染色体的数量不应该变化。

实际如何呢?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并非是被动地被丝状物拉断,而是主动的断裂。

也就是说,染色体数目加倍根本与纺锤体无关。

经实验证明,着丝点分裂与细胞质的钙离子存在有关。

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问题39: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DNA相同吗?mRNA,蛋白质呢?
分析:许多同学认为同一生物体不同种类的组织细胞,均是起源于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得到,所以遗传物质一定相同,那么,经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所含的mRNA﹑蛋白质分子种类也一定相同。

以上说法前半部分正确,而后半部分错误,因为忽略了细胞的分化所导致的遗传物质的变化。

很明显,例如同一个人的红细胞中含血红蛋白,但其它类型体细胞如肝细胞中就没有,同样,肝细胞中含乙醇脱氢酶,但其它类型体细胞如红细胞中没有等。

遗传物质相同,受其影响和控制的mRNA﹑蛋白质为什么可以不同呢?原来,经细胞分化,不同种类的体细胞中基因的种类和数量虽然相同,但都只有部分基因能实际指导转录和翻译。

即细胞分化使部分基因失去活性,且这些基因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种类有所不同,结果就导致了总的遗传物质相同,却得到了不同的mRNA和蛋白质,当然也可以认为参与控制转录与翻译的基因总量多少,能一定程度上反映该类细胞全能性的相对大小。

问题40:在细胞图的判断中,无同源染色体是否可以作为该细胞一定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过程的依据?
分析: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过程的细胞,通常我们认为无同源染色体的存在。

因为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实现了同源染色体的两两分离。

但是,无同源染色体是否可以作为该细胞一定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过程的依据呢?其实,通过对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动物的单性生殖如蜜蜂的孤雌生殖等现象不难看出,无同源染色体的配子也完全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那么,显然不可以简单地把有无同源染色体作为判断细胞分裂方式的依据。

问题41:蔓陀罗的紫花P对白花p是显性的基因型为Pp的植株经秋水仙素处理加倍成四倍体(PPpp),问:该四倍体的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何?
〖解〗解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弄清亲代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有人会这样想:它能产生3种配子即PP:Pp:pp=1:2:1,自交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为:白花(pppp)占1/16,紫花占15/16。

不难看出,其误将此题按自由组合规律作答:P、p与P、p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非同源染色体上的P与p之间的自由组合是发生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P与p分离的基础之上。

但事实上,这4个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互为同源染色体,它们之间的组合是随机的。

根据图解可知,它可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PP(1/6)、Pp(4/6)、pp(1/6)。

因此,自交后代的2种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花(pppp)占1/36,紫花占35/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