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学得轻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上学学得轻松,成绩又好,这是很多家长的愿望。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老师们所作的探索和努力,或许能让这些家长梦想成真。
近三年来,他们逐步推进的后“茶馆式”教学,正在颠覆传统课堂教学设计以学科为线索的逻辑结构,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少了,教学效率反而提高了。
“奇迹”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从“茶馆”到“后茶馆”
“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学堂,而不应该是教师的讲堂”,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段力佩的教育主张。
上世纪八十年代,段老在育才中学推行“茶馆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七嘴八舌,相互启发思维、解难答疑,“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法则在当时全国基础教育界影响深远。
时隔30年,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传承了“茶馆式”教学以“议”为核心、以学生学习为线索的教学设计逻辑结构,但教学方法更加灵活。
副校长周骏是后“茶馆式”教学的“第一个吃蟹人”。
张人利听了他的一堂物理课,给出的点评是“你上课讲得太多了。
”周老师起先并不认同:“我们学校的课时原本就比其他学校少,老师再讲得少,教学内容怎么完得成?”在张校长的坚持下,他勉强同意先上一节后“茶馆式”课试试。
当时初二物理正在上“力学”,同样的内容周骏在第一个班仍按以老师讲解为主的传统方法上,在第二个班则按后“茶馆式”教学要求,大大减少讲解时间。
课后对学生进行检测,第二个班成绩明显好于第一个班。
周老师不服气,要求用传统方法再试一个班。
由于事先知道测试题目,课堂教学时他还有意识地对“关键内容”加强语气进行强调。
检测结果让他大跌眼镜成绩仍然比不过第二个班。
这下周骏心服口服,带领物理教研组开始了充满艰辛和惊喜的跋涉。
经过三年多推进,后“茶馆式”教学已在静教院附校全面展开,从物理、数学、化学到语文、英语,从初中段到小学段,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周骏一样经历着由怀疑到认同,再到全情投入的转变。
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老师不讲
“我不讲,学生就不懂;我少讲,学生就少懂;我多讲,学生就多懂”,这是很多教师持有的观点。
而在后“茶馆式”教学的课堂上,老师们却以“少讲”为指导原则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就不讲。
差不多有半年时间,丁俊才渐渐习惯以“倾听”为主的上课方式。
丁老师感觉,讲得少了却更累了:“以前只关注怎么对知识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现在更多要考虑学生哪些是已经会的,这最难把握。
”
两年多实践下来,学生们和丁俊已经形成默契:自学课本,他们会在重点字句圈圈划划;议论时,也习惯了要从课本中找来依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原本还担心教学进度会受影响,但丁俊发现,集中力量讲解学生自己学不会的内容,教学效率反而提高了。
“很多教师在讲课时会关注学科的重点、难点。
”张人利并不认同:“过去我们过于强调教师本位、学科本位,现在我们应强调学生本位,以学定教,教师应该讲学生自己不能学会的。
”在他看来,老师讲得完整未必就是一堂好课,现代课堂应该关注学生是否学得完整。
奖励出错的“功臣”
这是一堂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丁炜老师给学生们准备了补充阅读材料《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介绍九岁的杨氏子与客人孔君平之间一番机智的对话。
四年级学生这学期刚刚接触文言文,只在第一单元学过一篇《勤学》,这节课丁老师竟不作任何讲解,上来就让学生自己朗读,然后叫了个小女生试着读一遍。
女孩自然读得疙疙瘩瘩,好几处句读有误,甚至还把“曰”读成了“日”。
未等丁老师插话,马上就有同学举手帮忙纠错。
再读,果然顺畅很多。
整堂课,丁老师除了两次范读,其余时间几乎都交给了学生,她更像是一台晚会的主持人,任务是把学生们的注意力时时聚焦在课文上。
黑板上很快写满了学生们想要解决的问题,丁老师并不着急进行讲解,底下已有学生自告奋勇要来解答同学的疑问。
“后…茶馆式‟教学的课堂不再是追求教师讲解正确到位,而更在意学生的问题是否能够充分暴露。
”丁炜说,“很多时候,老师以为解决的问题,其实学生并没有真正解决,结果成为根深蒂固的…老大难‟。
”在她的课堂上,很少有学生会为自己提出“低级问题”而难为情,也没有人因为回答错误而感觉丢脸,因为老师说过,“今天你出错,你就是功臣,你给了大家一次纠正错误的机会。
”
课堂精彩不断演绎
学生先学、引导暴露、共同解疑,是后“茶馆式”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
这种教学设计的逻辑结构是学生学的逻辑结构,而传统教学惯用的“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等策略,则多半是考虑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因此有专家认为,在这一点上,后“茶馆式”教学具有“颠覆式”意义。
“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效能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