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二讲烃与卤代烃课后达标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方案】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二讲烃与卤代烃
课后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
B.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C.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D.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
解析:选D。
A项,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A项错误;B项,N2不是温室气体,B 项错误;C项,石油是混合物,石油的分馏产物汽油为C5~C11的烃,仍为混合物,C项错误;D项,石油裂解是为了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 D项正确。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制取溴苯: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加热
B.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先加入浓硫酸,再加苯,最后滴入浓硝酸
C.鉴别乙烯和苯:向乙烯和苯中分别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观察是否褪色
D.检验卤代烃中的卤原子:加入NaOH溶液共热,再加AgNO3溶液,观察沉淀颜色
解析:选C。
A中应是液溴;B中应把苯加到冷却的混酸中,防止苯的挥发;D中检验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时,加入AgNO3溶液之前,要先加入稀HNO3中和未反应完的NaOH,D错误。
3.检验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存在的实验步骤、操作和顺序正确的是( )
①加入AgNO3溶液;②加入NaOH溶液;③加入适量HNO3;④加热煮沸一段时间;⑤冷却。
A.②④⑤③①B.①②④
C.②④① D.②④⑤①
解析:选A。
在溴乙烷分子中存在的是溴原子,直接加入AgNO3溶液不能鉴别,而溴乙烷的水解反应产物中有Br-,水解反应的条件是强碱的水溶液、加热,反应后检验Br-时应先要加入HNO3(中和碱),然后加入AgNO3溶液。
4.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B.最多只能有9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有7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D.最多有4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解析:选D。
此有机物的空间结构以苯的结构为中心,首先联想苯分子是6个碳原子与6个氢原子在同一平面上,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其次根据乙烯的平面结构与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最后根据共价单键可以旋转,乙烯平面可以与苯平面重合,从而推出同一平面上最多有11个碳原子,而一条直线上最多有4个碳原子。
5.(2015·合肥调研)下列反应的产物中,有的有同分异构体,有的没有同分异构体,其中一定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反应是( )
A.异戊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
B.2氯丁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HCl分子的反应
C.甲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硝化反应生成一硝基甲苯的反应
D.邻羟基苯甲酸与NaHCO3溶液反应
解析:选D。
A项中1,4加成产物与1,2加成产物是同分异构体关系;B项中消去产物有1丁烯和2丁烯,二者是同分异构体关系;C项中可生成邻硝基甲苯,也可生成对硝基甲苯,二者是同分异构体关系;D项中只生成邻羟基苯甲酸钠。
6.(2015·安徽合肥模拟)已知卤代烃可以和钠发生反应。
例如:溴乙烷与钠发生反应为2CH3CH2Br+2Na―→CH3CH2CH2CH3+2NaBr,下列所给化合物中与钠反应不可能生成环丁烷的是( )
A.CH3CH2CH2CH2Br B.CH2BrCH2Br
C.CH2Br2D.CH2BrCH2CH2CH2Br
解析:选A。
参照溴乙烷与钠的反应,B、C、D与钠反应生成环丁烷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H2BrCH2Br+4Na―→4NaBr+,4CH2Br2+8Na―→8NaBr+,CH2BrCH2CH2CH2Br+2Na―→2NaBr+。
二、非选择题
7.(2015·江苏南京质检)某烃类化合物A的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分子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氢。
(1)A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中的碳原子是否都处于同一平面?________(填“是”或“不是”);
(3)B、C、D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核磁共振氢谱表明B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氢;C与乙烯互为同系物,且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D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分子中有三种类型的氢,D与氢气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所有碳原子均可以处在同一平面内。
①B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的结构可能有________种,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有多种只需要写出一种即可);
③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区别D与戊烯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及其相对分子质量可计算烃的分子式为C6H12,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分子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氢,可以确定烯烃的结构简式。
(3)核磁共振氢谱表明B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氢,且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B为环己烷。
C与乙烯互为同系物,且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即饱和碳中最少有1个碳原子上连接3个碳原子,即符合C的要求有5种。
D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分子中有三种类型的氢,D与氢气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所有碳原子均可以处在同一平面内,说明烯烃中不能有支链,符合D要求的只有一种。
答案:(1)
(2)是(3)①②5CH3CH==CHCH(CH3)2
[或CH2==CHCH(CH3)CH2CH3
或CH2==CHCH2CH(CH3)2
或(CH3)2CH(CH3)CCH2
或(CH3)3CCH==CH2(任选一种即可)]
③CH3CH2CH==CHCH2CH3测定核磁共振氢谱
8.(2015·上海师大附中模拟)下列是八种环状的烃类物质:
(1)互为同系物的有________和________(填名称,下同),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可以不填满,也可以再补充)。
(2)正四面体烷的二氯取代产物有________种;立方烷的二氯取代产物有________种;金刚烷的一氯取代产物有________种。
(3)写出与苯互为同系物且一氯代物只有两种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举两例)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同系物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因此环己烷与环辛烷互为同系物;同分异构体指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因此苯与棱晶烷(分子式均为C6H6),环辛四烯与立方烷(分子式均为C8H8)互为同分异构体。
(2)正四面体烷结构对称,只有一种氢原子,故二氯代物只有1种;立方烷分子中只有一种氢原子,但其
二氯代物有3种,分别为;金刚烷分子中有两种氢原子,故其一氯代物有2种。
(3)符合条件的可为,
一氯代物分别为和,也可为
,一氯代物分别为和。
答案:(1)环己烷环辛烷苯棱晶烷环辛四烯立方烷
(2)132(3) (1,4二甲苯)、
(1,3,5三甲苯)
9.烷烃A只可能有三种一氯取代物B、C和D,C的结构简式是,B和D分别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都只能得到有机化合物E。
以上反应及B的进一步反应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 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 转化为F 的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名称,下同)。
(4)B 转化为E 的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5)写出下列物质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B →F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 →G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D →E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C 的结构简式是可推知烷烃A 为C(CH 3)3CH 2CH 3,B 、D 应为
、(CH 3)3CCH 2CH 2Cl 中的一种,由于B 水解产生的醇能氧化为酸,所以B
为(CH 3)3CCH 2CH 2Cl ,D 为。
再结合流程图和反应条件推断相关物质,书
写方程式和判断反应类型。
答案:(1)(CH 3)3CCH 2CH 3
(2)(CH 3)3CCH 2COOH
(3)取代(水解) (4)消去
(5)①(CH 3)3CCH 2CH 2Cl +H 2O ――→NaOH △
(CH 3)3CCH 2CH 2OH +HCl
②2(CH 3)3CCH 2CH 2OH +O 2――→催化剂△
2(CH 3)3CCH 2CHO +2H 2O
醇
③+NaOH――→
△(CH3)3CCH===CH2+NaCl+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