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非水解性有机N:〉30%,不溶于水, 也不能被酸、碱、酶水解。
无机态N
• 一般只占土壤全N的1-2%,最多不超过 5-8%。
• 主要是NH4+,NO3-,可以直接被作物吸 收利用
(二)含量
• 土壤全N量与土壤有机质有显著的相关性, 全N一般占有机质含量的5%左右。
• 除少数土壤外,我国大部分土壤全N含量大 都在0.2%以下。
6、施肥
白质----神经元突起集合成束, 色泽白亮
神经系统.swf
神 中枢神经系统


系接统来自连的接
组 周围神经系统

脑(大脑、小脑、脑干) 脊髓 脑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
胞体
神经元结构
突起
轴突
树突
神经元的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元的结构
胞体
细胞核
树突


轴突


髓鞘
• 包括微生物对氮素的同化作用、2:1型 矿物对NH4+的晶格固定作用、以及土壤 某些有机质与亚硝酸反应而产生的化学 固定作用。
• 这种作用是暂时的,在适合的条件下, 可以重新释放。
三、影响土壤有效N的因素
• 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 • 质地 • 温度 • 湿度 • 酸度 • 施肥
1、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 2、质地 3、温度 4、湿度 5、酸度 6、施肥
3、氨的挥发
• 土 作壤用中形的成N的HN3H,3N的H挥4+发与;土壤中的碱性物质 • 挥发性铵肥(氨水、碳酸氢铵等)自身分
解产生NH3挥发;
• 质地粘重、腐植质含量高、含水量高、石 灰和碱性物质含量少的土壤,氨的挥发少。
(三)氮素的固定作用
• 通过矿物的、生物的或化学的作用将土 壤氮素固定为暂时不能被植物利用的状 态的过程,称为氮素的固定过程。
1、有机质含量与全氮量
• 有机N是土壤全N的主要来源,有效N随土 壤全N和有机质含量的升高而升高;
2、质地
• 粘质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但有机质的分解 较慢,所产生的有效N也较少。
• 砂质土壤有机含量较低,但有机质的分解 较快,所产生的有效N较多。
3、温度
• 有机质矿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 冬季土温低,有机质矿化率较低,土壤有
第一节、土壤氮素
一、土壤氮素的形态和含量 (一)形态
1、有机态 2、无机态
有机态氮
• 是土壤氮素的主要形态,约占土壤全氮 量的95%以上;
• 按溶解度和水解的难易程度有可以分为 三种:
(1)水溶性有机态N:〈5%,易水解称 为速效N;
(2)水解性有机N:50-70%,可以被酸、 碱、酶水解成为可溶性或无机态N。
(二)土壤的脱N作用
• 指土壤氮素从土壤中损失的过程,包括反 硝化作用、硝酸盐的淋失、氨的挥发等过 程。
1、反硝化作用
• 指土壤中的硝酸盐,在反硝化细菌的作 用下,最后还原成为氧化二氮等气体逸 失的过程
2HNO3 N2
2HNO2
N2O
2NO
• 反硝化作用是土壤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 应设法加以控制。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一、复习 二、神经系统
的组成 三、神经元 四、小结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一、复习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有哪些途径?
二、神经系统 的组成
三、神经元
四、小结
(1)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体外。 (2)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3)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一、复习 二、神经系统
效N较少。 • 春季和初夏,矿化率迅速上升,土壤有效N
显著升高。
4、湿度
• 湿度太高,有机质嫌气分解; • 在通气良好而适度适当的情况下,有机质
矿化作用较强,产生的有效N较多。 • 湿度太高会引起反硝化作用,导致N的损失。
5、酸度
• 在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中,有机N的矿化最 强。
• 酸性土壤施用石灰,能明显增加有机N的矿 化。
的组成 三、神经元 四、小结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一、复习 二、神经系统
的组成 三、神经元 四、小结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一、复习 二、神经系统
的组成
三、神经元
四、小结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元的结构
1、说出神经系统由什么组成 2、尝试描述脑和脊髓的形态和位置 3、尝试描述脑神经和脊神经的形态和分布

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本 课 到 此 结 束 . 谢 谢 !
第六章 土壤养分
土壤氮素 土壤磷素 土壤钾素
• 高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除C,H, O主要来自大气之外,其余元素主要靠土 壤供应,包括: 大量元素:N,P,K,Ca,Mg,S 微量元素:Fe,Mn,Cu,Zn,Mo,B
所谓土壤养分,就是指这些主要靠土壤 提供的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二、土壤氮素的转化
• 三种主要转化过程: --有机N的矿化作用; --脱N作用; --氮素的固定作用。
(一)土壤有机N的矿化作用
• 包括氨基化、氨化和硝化等三个步骤。以 蛋白质为例:
(1)氨基化作用:蛋白质水解成为肽,最后 变为氨基酸的过程。
(2)氨化作用:氨基酸进一步分解成为NH3 的过程。
(3)硝化作用:氨在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 的作用下,氧化成为硝酸的过程。
• 影响反硝化作用的主要土壤条件有:
(1)氧的供应:通气性越差,反硝化作用 越强烈。
(2)土壤反应:强烈影响反硝化作用的速 率,最佳:7.5-8
(3)温度:最适30-35°C
(4)有机质:含量高,反硝化作用强。
2、硝酸盐淋失
• NO3-易溶于水,又难以被土壤胶体吸附, 所以容易随渗漏水淋失
• 这是土壤氮素引起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主 要途径。
土壤养分的存在形态
• 水溶态:溶解于土壤溶液中的养分,有效性很高, 很容易被作物吸收。
• 交换态:被吸附于土壤胶体上的养分离子,有效 性高。
• 缓效态:存在于某些矿物中,如固定于矿物中的 K,有效性较低。
• 难溶态:存在于土壤矿物中的养分,难溶解,难 被利用,基本无效。
• 有机态:主要存在于有机质和微生物中的养分, 经过转化以后,才能被吸收。
人 体 神 经 系 统 的 主 要 部 分
总结
神经元的结构
胞体
细胞核
树突


轴突


髓鞘
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神经冲动的传导
周围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区别
(1)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节----神经元胞体集中
神经 ----神经元突起集合成束, 外被结缔组织膜
(2)中枢神经系统
灰质----神经元胞体集中,色泽灰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