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级下册科学《玩泥巴》教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2《玩泥巴》教学设计

2.玩泥巴【教学目标】1.意识到泥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物质。
2.通过筛泥土的活动,知道天然的泥土中混合着各种物体,泥土是由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3.做捏泥塑的活动,感受泥的特点。
【教学重点】在玩中感受到泥土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用泥土捏一个泥塑物品。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泥土(一次性餐盒分装)、一次性桌布、一个捏好的泥塑小组:一套筛子(3个,筛孔大小不同)、2个塑料盆、一杯适量的水。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唤起生活经验(5分钟)1.小朋友们一定都很喜欢大自然吧!因为大自然总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有趣的事物。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几个好伙伴相约一起来到户外去玩泥巴,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玩泥巴的?(土堆,浇水活泥巴,捏小乌龟……)2.你玩过泥巴吗?3.泥土覆盖在地球表面,不仅为动物植物提供了生活的家,还可以成为我们手中有趣的玩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泥巴”(贴课题),捏一个你最喜欢的造型。
二、筛泥土1.瞧,我用泥巴捏的小章鱼可爱吗?这是我用我家楼下花园里的土。
你们可以直接用它来捏造型吗?(实物投影一些含有石块、树枝的土)生:不行,土里有树枝,有石头,会戳到手。
生:不行,还要倒点水。
2.没错,树枝、石头等都不是泥土,我们要先把他们挑拣出来。
(板图:拣jian)有些大的土块要用手捻捻碎(板图:捻nian)。
这样就行了吗?3.ppt出示两种土(颗粒大小不同)。
提问:要用泥巴捏造型,你觉得哪一种土更适合?为什么?生:第二种,更细一点。
4.没错,这是老师处理过的土,才这样细,你猜老师是怎么做的?可不可能是一颗颗拣出来的?你有什么好方法?生:……5.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器,它的名字叫做“筛子”。
筛子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以让比筛孔小的颗粒漏下去。
(板图:筛shai)(播放筛土视频)筛的时候都需要有一个盆接住漏下来的泥土。
筛的时候手臂可以试着左右摇摆,幅度不要太大,不然土就洒出来了。
玩泥巴教案6篇

玩泥巴教案6篇教案的编写应充分考虑到教学进度和内容的衔接,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明确每节课的教学步骤和方法,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玩泥巴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玩泥巴教案篇1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热爱生活。
开始感受一切过去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3、认识双线格内的10个字,会写田字格内的12个生字。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风一样的日子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音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展示多彩的儿童生活图片,并配上欢快的音乐。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快乐么?这些图片为我们展示了五彩缤纷的童年生活。
有一群孩子,他们的童年过得像风一样,那又是什么样的日子呢?(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困难的地方用?标出来。
2、同桌或前后桌互读互听,指出读得好的和不足的地方,再读一读。
3、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板书(童年生活)★讨论课文写了哪两件事?板书(捏泥人、野餐)应该怎样分段?★汇报。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读一、二自然段,学生自读课文后汇报,教师点拨a、这风一样的日子指什么样的日子?板书(像风一样)b、这句话的修辞。
c、省略号的作用。
2、读3、4自然段。
分小组讨论学习a、捏出了那些泥人、泥物。
b、用什么词形容泥人、泥物。
讨论不懂的词的意思,说一说用这些词的好处。
c、用——画出歌谣,并读一读。
d、读最后一句,画出三美。
e、两个省略号的作用。
3、分析5自然段。
指名读,孩子们高兴么?你从哪看出来的?板书(美好)4、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讨论:课文中有哪两句话几乎是一样的?动笔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这是不是重复了,说说你的理解。
理解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小学科学2玩泥巴(教案)

小学科学2玩泥巴(教案)教案:小学科学2玩泥巴一、教学目标1. 了解泥巴的特性和用途。
2. 学习通过玩泥巴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讲解泥巴的特性和用途。
2. 带领学生亲身体验泥巴的乐趣。
3.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泥巴在自然中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1. 泥巴:准备足够的泥巴供学生使用。
2. 塑料套餐盒:用作模具和容器。
3. 剪刀、勺子、水壶:用于加工泥巴的工具。
4. 图片和实物:展示泥巴在建筑、陶瓷等方面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泥巴的兴趣和思考,例如:“你们平时在哪里见过泥巴?”、“泥巴有什么特点?”等。
然后简单介绍泥巴的来源和常见用途。
2. 操作与实践(30分钟)a. 分发泥巴给学生,引导他们亲身感受泥巴的质地、湿度和黏性。
b. 告诉学生可以用泥巴做模具。
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塑料套餐盒,让学生利用创造力来制作不同形状的砖块、花盆等。
c. 引导学生使用泥巴制作简单的动物模型或模仿自然景物。
鼓励他们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自己的作品。
3. 观察与讨论(20分钟)a. 展示一些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讨论泥巴在建筑、陶瓷等方面的应用。
b. 引导学生思考,泥巴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利用泥巴来制作建筑和陶瓷?4. 总结(10分钟)总结泥巴的特性和用途,让学生通过玩泥巴体验到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对自然的兴趣和创造力。
五、课后拓展1. 邀请学生到户外观察和体验泥巴的特性和用途。
2. 学生可以尝试用泥巴制作简单的陶瓷或建筑模型。
3. 带领学生阅读与泥巴相关的科普读物,进一步了解泥巴的科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泥巴的特性和用途,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对泥巴在建筑和陶瓷等方面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思考了泥巴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玩泥巴

第2课玩泥巴教学内容:教材5-7页。
教学目标:1.能意识到泥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物质。
2.通过筛泥土的活动,知道天然的泥土中混杂着各种物体,泥土是由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3.通过做泥塑活动,感受泥土的特点。
教学重点:在玩中感受泥土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用泥土做一个泥塑物品。
教学准备:1.用于采集泥土的小铲子和塑料盒。
2.泥土,培养皿,白色托盘3.筛孔由大到小的三种规格的筛子。
4.用于和泥的容器。
教学过程: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1.谈话。
大家有没有玩过泥巴?在哪里玩过?说说自己是怎么玩泥巴的。
2.欣赏泥塑作品,大家也想捏一个泥塑作品吗?教师板书课题。
二、活动一筛泥土1、讨论:如果要做一个泥塑的话,第一步要做什么?(拿泥土)2、观察泥土,看看你挖来的泥土中有什么?(里面有许多脏东西)这些泥土可以直接做泥塑吗?不行,怎么办?(把泥土中的杂物挑出来)怎么挑比较快?让学生讨论,依次提问多名学生。
3、老师出示三种大小不同的筛子,观察这些筛子有什么不同?4、讨论:你认为筛泥土先用哪个筛子,后用哪个筛子,说说你的理由。
5、观看泥土的实验视频说说筛泥土要注意什么?直接用筛孔最小的筛子筛泥土,大的颗粒很多,会堵住小的筛孔,所以使用筛子应该依次用筛孔由大到小筛泥土。
三、活动二做泥塑1、做泥塑第一步做什么?(和泥)怎么和泥?(加水)加水要注意什么?(水要慢慢加)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交流展示。
四、课堂总结。
《玩泥巴》教学设计4篇

《玩泥巴》教学设计4篇《玩泥巴》教学设计1课题:玩课时共2 课时本课第1 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泥性,体验愉悦。
2、了解盘泥条的基本制作方法。
重点难点:1、充分掌握想要制作的形状、特征,使用泥土做成立体的形状。
2、对造型的细致塑造。
课前准备:紫砂泥、泥塑制作工具、范作图片、录音机教学过程:A、导入a 、喜欢吗?在哪儿见过泥做的物品?(商店出售的大阿福、小彩塑、紫砂壶等)b、提示课题:玩。
我们今天也来玩,在家想玩吗?B、新授a、出示图片欣赏,让学生初步认识泥塑艺术,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种类。
b、教师出示几件范作,通过作品欣赏向学生讲解泥巴的几种不同的造型方法:(1)、手捏法(2)、泥条法(3)、泥板法(4)挖空法(5)、借助它物法。
c、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泥巴的用途是什么?有哪些东西与泥巴有关?d、教师向学生讲解并示范泥条的制作方法,指导学生通过触摸、观察、嗅觉来感受泥性。
(1)、用手触摸有什么感觉?(软)(2)、用鼻子闻有什么味道?(泥土气)(3)、用耳朵听泥土摔打的声音,感觉怎么样?(泥土很听话)e、玩游戏,比赛看谁做的泥条最长、最快、最好。
f、教师用搓好的泥条做一样东西给学生看。
(蜗牛)g、泥巴听话吗?你还能让听话的泥巴变成什么样好玩的东西吗?h、学生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来做东西,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力求与众不同,可合作完成(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轻音乐)C、小结a、师生一起评析部分作业(优劣作业对比,指出注意点,以鼓励为主)模拟商品买卖,如果你去买泥塑作品,你愿买哪个?(表扬优作)那些没被卖掉的需要怎样改进。
b、指导学生整理现场,清洁卫生。
D、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回去后再和父母一起将自己的作品美化。
练习设计:(1)、泥条练习。
(2)、用泥条完成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调动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使学生装在游戏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及自己动手实践的亲身体验,感受泥性并自我解决如何使泥巴听话。
一年级美术下册《玩泥巴》教案、教学设计

强调创作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思考和创意,将生活元素融入作品中,使作品具有个性和趣味。
Hale Waihona Puke (三)学生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主题,如“我的家人”、“可爱的动物”等,让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2.讨论内容:
各小组成员集思广益,探讨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创意的泥塑作品,包括造型、色彩搭配等方面。
4.合作探究,互动评价:
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探讨、创作。在作品展示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给予适时、恰当的点评和指导。
5.融入生活,激发创意:
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将观察到的自然景物、动植物等融入泥塑作品中。同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6.拓展延伸,提高创新能力:
(2)作业完成后,进行自评、互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教师将针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不断改进,提高创作水平。
3.教师指导: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意见,帮助学生完善创作思路。
(四)课堂练习
1.创作要求:
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运用泥巴进行创作。要求作品具有创意,造型生动,色彩搭配合理。
2.创作过程: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进度,及时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作品展示:
课后布置拓展性作业,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泥巴创作其他类型的作品,如泥人、泥盘等。通过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7.关注情感态度,培养审美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欣赏他人。通过评价和反思,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玩泥巴》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玩泥巴》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泥巴是从哪里来的和泥巴的特性2.感受泥巴的柔软感,学会利用泥巴做游戏3.学会用泥巴来塑造小动物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泥巴是从哪里来的和泥巴的特性2.感受泥巴的柔软感,学会利用泥巴做游戏3.学会用泥巴来塑造小动物三、教学准备:1.泥巴2.小动物玩具四、教学过程:步骤一: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堂上展示一些用泥巴作品,让孩子们猜测这些作品是用什么做的,再向他们介绍泥巴。
老师:大家看看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有没有觉得它们真的很棒呢?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怎么用泥巴来塑造这些小动物。
步骤二:介绍泥巴的来源和特性让学生了解泥巴是哪里来的,泥巴是什么,有哪些特性。
老师:泥巴具有粘滞性和可塑性,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
泥巴来自地球,是由岩石和沙子,但是需要水才能变成泥巴。
你们有没有听说过黄土高坡?那些都是泥巴,踩上去会像踩到大象一样有弹性。
步骤三:感受泥巴的柔软感和制作泥巴小球游戏让学生亲手感受泥巴的柔软感,谈一谈自己感受到了什么。
老师:如果你拿到一团泥巴,你第一感觉是什么?可以对自己的手指以及感受的泥巴进行描述。
制作泥巴小球游戏:老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泥巴小球游戏吧!先每人取一些泥巴,然后把泥巴揉成一个小球,接着再把这个小球扔给下一个人,看谁的小球最大。
步骤四:制作自己的泥巴小动物让学生学会利用泥巴来塑造小动物,比如蚂蚁,兔子等。
老师:接下来我们要做泥巴小动物了,你们可以看看这些小动物玩具,比如兔子,就可以模仿它的样子,用泥巴塑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兔子。
步骤五: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可以问问其他的同学他们觉得哪一个有趣。
步骤六:总结并布置作业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并布置作业——用泥巴创作一个自己的小动物。
五、教学反思这节课深入浅出,有生动的实例,有趣的小游戏,孩子们都很享受。
但由于教学时间限制,老师还可以再加入一些有趣的泥巴操作,比如用小树枝在泥巴上画画等。
玩泥巴教案

玩泥巴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泥巴的成分和制作方法;2.发挥想象力,创造出自己的泥巴作品;3.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泥巴原料:沙子、面粉、水;2.工具:大碗、勺子、刀子、模具、颜料等;3.教学场地:室外草坪或室内铺有塑胶布的地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首先,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泥巴的成分和制作方法,例如:“泥巴是由什么原料制成的?”“怎样才能制作出好的泥巴?”等等。
2. 制作泥巴1.将沙子、面粉和水按照2:1:1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2.如果发现泥巴太干,可以适量添加水,如果太湿,可以加入一些面粉;3.搅拌至泥巴的质地柔软,不粘手为止。
3. 创作泥巴作品1.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用手或工具将泥巴塑造成各种形状,例如动物、植物、建筑等;2.可以使用模具,制作出更加精细的作品;3.可以使用颜料,为泥巴作品上色。
4. 分享展示1.学生可以将自己制作的泥巴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观看;2.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经验。
5. 清理环节1.教师要求学生将泥巴工具和场地清理干净;2.学生可以将泥巴放回原来的容器中,以备下次使用。
四、教学评价1.学生的泥巴作品是否具有创意和美感;2.学生是否能够熟练地制作泥巴;3.学生是否能够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作品。
五、教学延伸1.可以让学生在泥巴作品上添加小灯泡,制作出发光的作品;2.可以让学生制作泥巴模型,学习物理知识;3.可以让学生制作泥巴食品,学习健康饮食知识。
六、教学注意事项1.学生在制作泥巴时,要注意卫生和安全;2.学生在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划伤手指;3.学生在分享展示时,要尊重他人的作品,不得捣乱或破坏。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2课《玩泥巴》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2课《玩泥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玩泥巴》是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2课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玩泥巴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感知泥土的特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学习中体验,体验中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动手操作,对于泥土这种常见的材料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观察和描述泥土特性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泥土的特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泥土的特性,能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泥土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泥土的特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泥土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学生动手操作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出示泥巴作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泥土特性: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观察泥土的质地、颜色等特征,并交流讨论。
3.描述泥土特点: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泥土的特性。
4.拓展延伸:通过出示不同材质的物品,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由泥土制成。
5.总结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七. 说板书设计1.板书内容:泥土的特性2.设计意图: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梳理泥土的特点,加深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1.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进行。
2.评价内容:学生对泥土特性的理解、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九. 说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泥土的特性。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1单元《2 玩泥巴》 苏教版

《玩泥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意识到泥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物质。
2、通过筛泥土的活动,知道天然的泥土中混杂着各种物体,泥土是由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3、通过做泥塑的活动,感受泥的可塑性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在玩中感受泥土的特点。
难点:学习用泥土做一个泥塑物品。
三、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分组材料:泥土、培养皿、托盘、手持筛子、塑料盘、一次性桌布、小的硬纸板、水、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老师指着桌上的泥土),问:这是什么呀?学生回答。
你知道装泥巴的实验器材叫什么吗?装泥土的叫塑料盘,旁边的叫培养皿。
师:你在哪里见过泥土呀?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泥土随处可见,是地球上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
师:泥巴可好玩了,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小朋友玩泥巴的视频吧。
播放视频。
我们继续来欣赏小朋友做的泥塑作品,ppt课件。
师:你玩过泥巴吗?你是怎么玩的?学生回答。
师:你们也想做一个吗?学生回答。
揭题:这节课就让我们来:玩泥巴做泥塑,需要用什么样的泥土呢?PPT图片,学生比较两幅图,说一说。
师总结:泥土里不能有小树枝、石头之类的杂质,泥土要很细很细。
师:用我们实验桌上的泥巴,可不可以做泥塑呢?生答。
(二)、筛泥土1、拣出不是泥土的东西。
师:泥土里有小树枝、石头之类的杂质,怎么办?学生回答:用手拣出来。
课件。
学生实验。
把拣出来的东西放在培养皿里。
说一说,你们从泥土中拣出了什么?2、把大的土块碾碾碎。
师:这些土块太大了,怎么办?生:用手指捻一捻。
学生实验。
师告诉学生,捻不动的就放弃。
3、师:现在的泥土可以做泥塑了吗?生:不可以。
师:我有秘密武器,可以让泥土变得细细的。
ppt。
选择筛子。
介绍器材:手持筛子。
这里有三种规格的筛子,先观察,它们的筛孔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
想一想:先用哪一个,再用哪一个呢?究竟该如何选择呢?请看老师课前做的实验。
播放视频。
提问:如何正确的筛泥土?4、接下来我们就用筛子来筛泥土了。
玩泥巴教案5篇

玩泥巴教案5篇小编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玩泥巴教案"的文章,希望您能把这篇文章收藏起来。
在新学年开始前,每位老师都必须认真准备教案和课件。
教案可以说是教师教学的蓝图,对于每位老师来说都非常重要。
玩泥巴教案篇1课时:1课时一、课题分析玩是孩子的天性,泥巴是孩子喜欢用来玩耍的自然材料,它可塑性很强,充满着大自然的气息。
因此,以泥塑作为学习的内容,不但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孩子天生好玩的需要,还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并在游戏活动中使学生认识泥性,体验泥塑立体造型的乐趣,培养动手能力。
本课通过学生进行玩泥巴时的欢快场面、玩法的探究、佳作赏析等教学环节,向学生呈现出一种趣味性、探究性、主动性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和教学思路。
1、教学理念本课是运用泥材及塑形手段,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造型表现乐趣,表达自我情感及想象的学习领域。
本课强调感受性、体验性和游戏性,把学与玩融为一体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体验活动的乐趣,对泥产生一定的兴趣。
同时在活动中通过对泥材、塑形技法过程的探索体验。
发展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力,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想象能力和自我表达的信心。
2、教学目标认知:通过玩泥巴的游戏活动体验感受泥性,了解雕塑工具的简单运用,以及民间泥塑与城市雕塑的基础知识。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情感:本节课以探究式学习方式为主,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寻找形象、发现形象、创造形象、完善形象。
使学生充分感受快乐、兴奋、美好与幸福。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使学生具备主动学习、勇于探究,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教学重点与难点让学生感受、了解,并初步认识雕塑泥的性能,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与加工方法。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造型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素养。
4、学习材料教师:雕塑泥(教师和每个学生各一块)、教学一个、泥塑工具五套(教师一套,学生每组一套)、水桶、泥塑托盘(每个学生各一个)。
一年级下册科学玩泥巴教案

一年级下册科学玩泥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泥巴的基本特性,如质地、颜色、形状等。
2.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比较、触摸等方法来探究泥巴的特性。
3. 引导学生发挥创意,用泥巴进行简单的造型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泥巴的基本特性2. 泥巴造型的基本技巧3. 泥巴创作的基本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泥巴的基本特性,学会简单的泥巴造型技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泥巴进行创意创作。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泥巴材料,如泥巴、水、工具等。
2. 准备一些泥巴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参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泥巴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泥巴,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特性探究:学生分组进行泥巴实验,观察泥巴的颜色、质地、形状等,并记录下来。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泥巴造型技巧学习:教师示范简单的泥巴造型技巧,如揉、搓、压等,并让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及时给予指导。
4. 创意泥巴作品制作:教师提出创作要求,如主题、形状等,学生充分发挥创意,用泥巴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创新。
教案编辑专员: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其他材料进行创作,如纸张、木材等。
2. 学生可以尝试更多的泥巴造型技巧,如刻画、涂色等。
3. 学生可以进行分组合作,共同创作一件大型泥巴作品。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作品的成果。
2.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和想象力,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3. 教师应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八、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创意和独特性。
2. 学生参与探究和创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3. 学生对泥巴材料的使用和处理的能力。
九、教学资源1. 泥巴材料和工具。
2. 泥巴作品示例。
一年级下册科学《玩泥巴》教案

一年级下册科学《玩泥巴》教案第一篇:一年级下册科学《玩泥巴》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课《玩泥巴》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意识到泥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物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筛泥土的活动,知道天然的泥土中混合着各种物体,,泥土是由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捏泥塑的活动,感受泥的特点。
【教学重点】在玩中感受到泥土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用泥土捏一个泥塑物品。
【教学准备】1、教师材料:课件、一个捏好的泥塑。
2、学生材料:每组泥土若干(一次性餐盒分装)、一次性桌布(或旧报纸)1张、一套筛子(3个,筛孔大小不同)、2个塑料盆、一杯适量的水。
【教学过程设计】一、唤起生活经验1.、小朋友们一定都很喜欢大自然吧!因为大自然总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有趣的事物。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几个好伙伴相约一起来到户外去玩泥巴,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玩泥巴的?(堆土、浇水活泥巴、捏小乌龟……)2、你们玩过泥巴吗?3、泥土覆盖在地球表面:不仅为动物植物提供了生活的家,还可以成为我们手中有趣的玩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泥巴”(板书课题),捏一个你最喜欢的造型。
[设计意图:交流自己是怎样玩泥巴的,不仅可以调动玩泥巴的经验,也可以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为后续活动做好铺垫。
]二、筛泥土1、瞧,我用泥巴捏的小章鱼可爱吗?这是我用我家楼下花园里的土。
你们可以直接用它来捏造型吗?(实物投影一些含有石块、树枝的土)生:不行,土里有树枝,有石头,会戳到手。
生:不行,还要倒点水。
2.、没错,树枝、石头等都不是泥土,我们要先把他们挑拣出来。
(板书:拣)有些大的土块要用手捻捻碎(板书:捻)。
这样就行了吗?3、PPT 出示两种土(颗粒大小不同)。
提问:要用泥巴捏造型,你觉得哪一种土更适合?为什么? 生:第二种,更细一点。
4、没错,这是老师处理过的土,才这样细,你猜老师是怎么做的?可不可能是一颗颗拣出来的?你有什么好方法? 生:………5、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器,它的名字叫做“筛子”。
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二课玩泥巴教案

第二课玩泥巴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泥巴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丰富对泥土的联想,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泥土、手持筛子、托盘、培养皿、围裙、毛巾、水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先猜猜。
实物展示。
你们玩过吗?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
二、筛泥土
看谁用最快的速度把不是泥土里面的东西先找出来.
1、拣出不是泥土的东西。
2、把大的土块捻捻碎。
3、选择筛子。
(想一想,先用哪一个,后用哪个?)先大后小。
4、筛泥土。
土越细越好。
(老师示范)
三、捏泥巴
师说:1、你们有办法让泥土听话吗?探究让泥土听话的方法。
玩玩泥巴,让泥巴成为你的好朋友,多亲近它,看谁的办法多?先试一试,在于同桌交流。
集体交流。
展示:捏、压、搓、揉、团、沾、切等方法。
2、出示一个泥人或泥塑制品。
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想不想自己也动手做一
个呢?小组合作。
把筛出的土加水和成泥,做一个你喜欢的物品。
3、动手尝试
4、作品展示。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玩泥巴》优质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学科教案单元: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课题:《玩泥巴》课时:1《玩泥巴》优质教案教材分析:《玩泥巴》是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中的第二课的内容,本节课与第一课一起,引出第三课的学习,因此本节课的学习是以后知识的基础和铺垫。
与本课相关的课程标准内容要求有:14.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
14.3.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生存着生物。
15.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15.1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自然资源。
泥土是构成地球的重要组成,“玩泥巴”的泥巴就是指土壤,本节课通过学生动手感知,通过采集泥土、筛泥土,引导学生发现泥土中含有不同的成分,泥土有颗粒大小、粗细的不同,细的泥土可以用来做泥塑、烧陶器。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于“泥”并不陌生,大部分学生都有过小时候玩泥巴的经验,本课能唤起他们对泥巴的记忆,激发他们浓厚的探究兴趣。
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总结概括能力还有所欠缺,对于泥土的特点还不是十分清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悟,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了解泥土中混杂着各种物体,通过活动感受泥的特点。
教学目标:1.认识泥土中混合着各种物体,泥土由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2.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拣、捻、筛三种方式亲身动手感触,更好的了解泥土。
3.通过探究学习、动手操作,亲自体验大自然带给自己的快乐。
4.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学科学、用科学改变人类的生活。
重点:在玩中感受到泥土的特点。
难点:学习用泥土捏一个泥塑物品。
课前准备:泥土、一次性桌布、捏好的泥塑小组:一套筛子(2个,筛孔大小不同)、2个塑料盆、一杯适量的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小朋友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吧!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动画片,我们一起欣赏。
有没有看到动画片不一样的地方呢?2. (出示泥塑)老师带来了两个泥塑,想不想亲手做一个泥塑呢?3.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玩w án 泥n í巴b ā”(板书),亲手捏一个你最喜欢的造型。
小学科学玩泥巴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小学科学玩泥巴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玩泥巴,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和探索世界的方式。
作为小学科学课的一部分,玩泥巴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文将介绍一堂小学科学课——玩泥巴,以及相应的反思板书和课件设计。
一、课程目标通过玩泥巴的活动,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1.了解泥巴的成分和特性;2.探索泥巴的变化过程;3.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4.激发探索世界的好奇心;5.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二、教学准备1.准备一定量的泥巴,可以是来自操场或公园的自然土壤;2.准备水和容器;3.准备一些小工具,如塑料刀、铲子等;4.准备一些容器,如玻璃瓶、塑料杯等;5.准备黑板、彩笔等教学工具。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老师可以展示一块泥巴,让学生观察其外观和触感。
然后可以问学生几个问题,如“大家都玩过泥巴吗?”、“泥巴是由什么组成的?”、“泥巴可以变成其他东西吗?”等。
通过这些问题,引发学生对泥巴的兴趣和思考。
2.实践活动(3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提供适量的泥巴、水和工具。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地玩泥巴。
鼓励学生观察泥巴的变化,并尝试制作出不同的形状和结构。
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提醒学生观察泥巴的变化、触摸泥巴的质地变化等。
3.总结与讨论(20分钟)让小组代表展示他们设计的泥巴作品,并请其他同学发表自己对作品的观察和思考。
引导学生总结泥巴的特性和变化过程,引发学生对泥巴的更深入的思考。
四、反思板书设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反思板书设计示例:玩泥巴- 泥巴的成分和特性- 土壤、水分、有机物等- 柔软、粘性、可塑性- 泥巴的变化过程- 干燥:变硬、变脆- 加水:变软、变液体- 其他变化- 我们的观察和发现- 泥巴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 泥巴可以改变质地和状态五、课件设计为了辅助教学,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课件设计示例:第一张:引入- 展示泥巴的图片或泥巴的实物图片- 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第二张:泥巴的成分和特性- 展示泥巴的成分和特性的关键词和图示第三张:泥巴的变化过程- 展示泥巴的变化过程的图片或动画- 简要描述每个变化过程的关键词第四张:我们的观察和发现- 展示学生制作的泥巴作品图片- 简要描述学生的观察和发现第五张:总结与讨论- 展示总结的关键词和图示- 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六、教学反思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通过玩泥巴这一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玩泥巴教案及教学反思

玩泥巴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手工制作》教材第三单元“泥土的世界”,详细内容为第一章“玩泥巴的基本技巧”和第二章“泥巴创意制作”。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泥巴的基本特性,掌握制作泥巴作品的基本技巧,培养动手能力与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泥巴的基本特性,掌握制作泥巴作品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成果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泥巴的塑形技巧和创意设计。
教学重点:泥巴的基本特性、制作泥巴作品的基本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泥巴、泥工板、刀、针、模具、湿布等。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套泥巴工具(包括泥工板、刀、针、模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泥巴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想法。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泥巴的基本特性、制作泥巴作品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例题讲解(10分钟)演示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泥巴杯子,并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泥巴制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成果展示与评价(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玩泥巴的基本技巧与创意制作2. 板书内容:a. 泥巴的基本特性b. 制作泥巴作品的基本步骤c. 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具有创意的泥巴作品,并拍照至班级群。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作品具有创意,制作过程正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泥巴制作的基本技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泥巴的特性掌握不够,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泥巴创作,参加学校举办的泥巴作品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泥巴艺术品,拓宽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
儿童益智玩泥巴教案

儿童益智玩泥巴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儿童了解泥巴的特性和用途,培养他们对泥巴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玩泥巴锻炼他们的手部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
3. 通过玩泥巴,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泥巴的特性和用途。
2. 泥巴的制作和塑造。
3. 泥巴的造型和创意设计。
三、教学重点。
1. 让儿童了解泥巴的特性和用途,培养他们对泥巴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玩泥巴锻炼他们的手部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泥巴。
2. 塑料模具。
3. 刀具和工具。
4. 颜料和装饰物品。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向学生介绍泥巴的特性和用途,让他们了解泥巴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形状的东西,可以发挥无限的想象和创造力。
2. 操作示范。
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制作泥巴,如何用模具塑造泥巴,如何用刀具和工具雕刻泥巴,如何用颜料和装饰物品装饰泥巴。
3. 学生动手。
让学生动手尝试制作泥巴,可以给他们一些简单的模具和工具,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和创造力,制作自己喜欢的形状和造型。
4. 创意设计。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设计,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挥,制作各种有趣的泥巴作品,可以是动物、植物、建筑等等,让他们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展示交流。
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泥巴作品,可以让他们互相交流和欣赏,分享制作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泥巴的特性和用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作出更多有趣的作品。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比较高,但是在创意设计环节,部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有待培养,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同时,需要注意学生在玩泥巴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问题,保证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玩泥巴科学教案

玩泥巴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泥巴的成分、特性和用途。
2. 通过玩泥巴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培养其对自然和环境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
1. 泥巴的成分和特性:泥巴主要由黏土、沙石和水组成,具有可塑性、粘性和保湿性等特点。
2. 泥巴的用途:可以用来制作陶器、砖瓦、陶瓷等,还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
此外,泥巴还可以用于土壤改良、污水处理等领域。
3. 玩泥巴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泥巴制作简单的形状,如圆球、方块等,或者用泥巴进行绘画、雕刻等艺术创作。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泥巴制品,引起学生对泥巴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泥巴的成分、特性和用途,让学生对泥巴有更深入的了解。
3. 玩泥巴活动:引导学生开展玩泥巴的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泥巴的特性和用途。
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用泥巴制作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进行绘画、雕刻等艺术创作。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安全教育,提醒学生不要将泥巴弄到眼睛、鼻子等部位。
4. 总结反馈:总结学生的玩泥巴活动成果,对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评价和指导。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培养其对自然和环境的热爱。
四、教学方法
1. 讲解法:讲解泥巴的成分、特性和用途等知识。
2. 实践法:通过玩泥巴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所学知识。
3. 观察法:观察学生的玩泥巴活动,了解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课《玩泥巴》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意识到泥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物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筛泥土的活动,知道天然的泥土中混合着各种物体,,泥土是由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捏泥塑的活动,感受泥的特点。
【教学重点】在玩中感受到泥土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用泥土捏一个泥塑物品。
【教学准备】
1、教师材料:课件、一个捏好的泥塑。
2、学生材料:每组泥土若干(一次性餐盒分装) 、一次性桌布(或旧报纸) 1张、一套筛子(3个,筛孔大小不同) 、2个塑料盆、一杯适量的水。
【教学过程设计】
一、唤起生活经验
1.、小朋友们一定都很喜欢大自然吧! 因为大自然总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有趣的事物。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几个好伙伴相约一起来到户外去玩泥巴,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玩泥巴的?(堆土、浇水活泥巴、捏小乌龟……)
2、你们玩过泥巴吗?
3、泥土覆盖在地球表面:不仅为动物植物提供了生活的家,还可以成为我们手中有趣的玩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泥巴”(板书课题) ,捏一个你最喜欢的造型。
[设计意图:交流自己是怎样玩泥巴的,不仅可以调动玩泥巴的经验,也可以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为后续活动做好铺垫。
]
二、筛泥土
1、瞧,我用泥巴捏的小章鱼可爱吗?这是我用我家楼下花园里的土。
你们可以直接用它来捏造型吗?(实物投影一些含有石块、树枝的土)
生:不行,土里有树枝,有石头,会戳到手。
生:不行,还要倒点水。
2.、没错,树枝、石头等都不是泥土,我们要先把他们挑拣出来。
(板书:拣)有些大的土块要用手捻捻碎(板书:捻) 。
这样就行了吗?
3、PPT 出示两种土(颗粒大小不同) 。
提问:要用泥巴捏造型,你觉得哪一种土更适合?为什么?
生:第二种,更细一点。
4、没错,这是老师处理过的土,才这样细,你猜老师是怎么做的?可不可能是一颗颗拣出来的?你有什么好方法?
生:………
5、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器,它的名字叫做“筛子”。
筛子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以让比筛孔小的颗粒漏下去。
(板书:筛)
(播放PPT 或示范)筛的时候都需要有一个盆接住漏下来的泥土。
筛的时候手臂可以试着左右摇摆,幅度不要太大,不然土就洒出来了。
6、我正好有2个筛子,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孔的大小不同。
7、想一想:先用哪一个?后用哪个筛呢?
生1:直接用筛孔最小的筛子筛(提醒:如果泥土没有进行初步筛选,大的颗粒很多,会堵住小的筛孔。
)
生2:先用孔大的,再用孔小的。
8、小结一下,想要得到适合做泥塑的土可真不容易呀!
(1) (指着板书) “拣”——“捻”——“筛”,筛子从筛孔大的开始用。
3个筛子:2个盆,盆交替使用。
(2)友情提醒:
分工合作,人人参与。
筛完坐正,注意卫生。
“筛完”:筛到已经没有太多土漏下来为止。
注意:筛子上的颗粒不要倒,就放在上面,筛子放一边。
下面就请你们来动动手。
发:塑料餐盒分装的泥土、3个筛子、2个塑料盆。
9、学生操作,老师巡视
10、看一看:3个筛子筛得的土有什么不同?
生:大小不同,筛孔小的筛出来的土就越细。
11、(PPT 出示实验册内容)是的,不同的筛子可以筛出不同的土,请你来连一连,这里有三个筛孔大小不同的筛子,筛孔依次为大、中、小,用他们筛土, 分别可以得到下面几号土呢? (学生口答)
12、原来泥土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粗细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设计意图:这个一个简单的分离泥土、筛选泥土的操作活动。
通过分拣采集来的土壤,将
观察目标聚焦于颗粒大小不同的泥土上。
再通过筛泥土,发现泥土可以分成大小不同的颗粒。
]
三、捏泥塑
1、细土我们已经筛出来了,是不是就可以捏泥塑了?你们试着捏一下,行不行。
2、太干了,太松散了,怎么办?
生:加水,像和面一样和泥。
3、水怎么倒?一下全倒进去行吗?
生:不行,要慢慢倒,水多了就稀了。
4、时间关系,如果完全自己来筛出合适的泥土,估计得好半天呢,也需要更多的土,所以今天老师提前筛好了一些,补充给每一组。
5、补充说明:先把盆倾斜过来,把土集中在一边。
先倒半杯水,用手将泥和水搅拌在一起,泥团变大后不断捏一捏。
可以小组共同捏一个,也可以分成四份,每人捏一个。
开始发挥你的创造力,捏个你喜欢的泥塑吧。
6、学生操作
7、你发现加了点水的泥有什么变化?
生:加水后像橡皮泥一样,可以捏。
而干的泥土很松散,不能捏成型。
8、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干的泥土加水能和成泥, 泥会表现出与干的泥土截然不同的特点。
关于这一点, 直接告诉学生没有意义,而要让他们去做做看。
本活动就是通过做泥塑的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泥的特点。
同时,通过资料介绍,使学生知道泥塑经过烧制可以变成陶器。
]
四、总结与拓展
1、大家捏的泥塑不好保存,就需要再加工,就成了陶器。
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
1230度则瓷化,可几乎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
家里的碗经过了高温烧制而成的瓷器。
2、总结:原来随处可见的泥土,经过加工处理后,就可以给我们带来这么多乐趣。
今天一起玩泥巴开心吗?
【板书设计】
2. 玩泥巴
拣——捻——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