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卫生学00385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00385学前卫生学

00385学前卫生学

和促进学前儿童身心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科学。

它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学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特殊儿童早期干乐的基石。

学前儿童身心处在不断生长发育和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受来自自身和周围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学前儿童的发展及健康存在着多种可能。

研究学前卫生学的意义在于:首先,通过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一般规律和特点的研究,探讨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与儿童生活、教育、环境等因素的相互关系,分析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的主要因素,进而为开展幼儿保健工作、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其次,通过对幼儿园保健工作内容、特点、方法的研究,阐明幼儿园保健工作的重点、要求及保育措施,指导幼儿教师和家长开展保健工作,创设适宜学前儿童发展的环境与条件,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学前儿童终身健康奠定坚实研究对象,以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身心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为宗旨,重点围绕以下领域开展砑究。

及生长发育规律,分析影响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与健康的因素,特别是托幼机构教育环境和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探讨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措施和方法;评价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开展健及常用护理技术;研究学前儿童常见病及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探讨幼儿园体弱儿和不健康儿童的管理和护理;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探讨问题行为的产生系,各类食物的主要营养贡献,学前儿童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及营养缺乏性疾病的预防;分析学前儿童的进食特点、食物的选择和搭配及如何保证学前儿童获取平衡膳食;探讨托幼园所集体膳食管理及幼儿园班级进餐管的发生原因、幼儿园安全管理及急救技术,探讨如何提升幼儿教师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提高幼儿的自护能力;研究学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养成,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卫生保键;研究幼儿园日常保健的一门交叉性学科。

其研究内容广泛,涉及儿科学、预防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涵盖学前个体儿童和集体儿童、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等诸多内容。

学前卫生学00385自考复习资料

学前卫生学00385自考复习资料

学前卫生学00385自考复习资料1.学前儿童骨骼肌肉的卫生保健:为了防止骨骼畸形,应该培养幼儿正确的姿势;积极开展户外和体育活动,促进骨骼生长;合理安排膳食和生活,保证营养供给。

2.学前儿童呼吸道系统的卫生保健:应该养成用鼻呼吸的惯,避免用嘴呼吸;教给正确的擤鼻涕和打喷嚏的方法;保护嗓子,避免大声叫喊;养成专心吃饭的好惯,不边吃饭边说话;保持室内通风换气,开展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3.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血管功能;保护淋巴器官;合理营养,保证铁的供给;从小预防心血管疾病。

4.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饭后漱口,早晚刷牙;适当控制甜食,睡前不吃糖果点心;定时大便;科学安排膳食。

5.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养成不憋尿的惯;多饮水多排尿;保持外阴清洁,防止感染。

6.学前儿童耳的卫生保健:保护听力,促进儿童听力发展;保护外耳,防止听力损伤。

7.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按一定程序进行;生长发育呈连续性和阶段性;生长发育呈不均衡性;生长发育表现出轨迹现象和生长关键期;存在个体差异。

8.好良生活与惯养成的意义:良好生活与卫生惯的养成是保证幼儿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良好生活与卫生惯的养成是提高机体工作效能的基础;良好生活与卫生惯的养成使幼儿受益终生;良好生活与卫生惯的养成也是幼儿园工作的需要。

9.用脑卫生:保证大脑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保证大脑休息;积极展开体育活动;保证乐观情绪。

10.体育活动的卫生保健:一)组织幼儿体育活动的卫生原则:全面性原则;经常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个别性原则。

二)幼儿体育活动过程的卫生和保健要求:活动前后分别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把握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安全着装。

11.游戏活动的卫生与保健:游戏环境和材料要保持卫生;游戏过程要注意安全。

12.绘画和书写活动的卫生与保健:提供可自由绘画的环境;提供安全的绘画材料,防止手部肌肉疲劳;注意用眼卫生。

00385学前卫生学

00385学前卫生学

00385学前卫生学《学前卫生学》复习资料课程代码:00385 2014年版绪论(非重点)1、学前卫生学的研究意义:探讨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与儿童生活、教育、环境等因素的相互关系,分析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的主要因素;阐明幼儿园保健工作的重点、要求及保育措施,指导幼儿教师和家长开展保健工作。

2、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学前卫生学以0-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以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身心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为宗旨,重点围绕健康与健康促进、疾病与预防、膳食与营养、保护与照料等领域开展研究。

3、学前卫生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

第一章学前儿童健康与促进(非重点)1、健康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指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良好状态充分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健康观。

2、学前儿童健康特征:包括身体和心理健康;具有易变性;具有多样性。

3、2012年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前与发展指南》(试行)将学前儿童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分为二级。

一级目标包括3项内容,即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每一个一级目标下设3个二级目标,共9项。

4、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生物学因素(遗传、病原微生物、生长发育、衰老等)、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5、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措施:A、有规律地生活;B、合理安排膳食;C、保证睡眠充足;D、保证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E、提供适宜的游戏活动;F、疾病预防;G、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H、培养亲社会行为和交往能力;I、养成健康行为。

6、心理健康是指人体结构完整,各项生理指标正常,能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能有效抵制各种疾病的侵害,并能精力充沛地完成日常活动。

7、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保持的一种持续的、相对稳定的,知、情、意协调,并与周围环境想适应的良好状态。

自考学前卫生学00385复习资料

自考学前卫生学00385复习资料

自考学前卫生学00385复习资料学前卫生学00385一、名词解释1.婴儿抚触—“皮肤饥渴”不解除新生儿会有烦躁不安睡眠不稳体重增长缓慢等现象。

2.头尾规律—在体格发育过程中身体各部分发育的比例是不同的。

即从胎儿时一个大的头颅占身长的1/2 较长的躯干和短小的双腿发育到成人时较小的头颅占1/8 较短的躯干和较长的双腿一个人从出生到发育成熟头部只增大了一倍而躯干却增大了两倍上肢增长了三倍下肢增长了四倍。

3.同化作用—机体从外界不断地摄取各种营养如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同时吸入氧气构成自身的物质这一过程称为同化作用。

4.异化作用—机体不断分解这些营养物质并且释放能量供各种生物活动所需并把分解后的终产物派出体外。

5.微量元素—略6.弱视—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而戴娇正镜片后视力仍不能达到正常。

7.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可因食物过敏如牛奶、羊奶、鱼、虾、蛋、等可因灰尘、羊毛、化纤等引起。

8.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是具有的免疫功能是人类在种系进化中长期与病原微生物斗争而发展完善的一种生理功能。

9.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监测以及人群免疫状况的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至最后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10.基础免疫—选择几种对小儿威胁较大的传染病的疫苗在短期内有计划地对小儿进行预防接种使小儿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并为今后的免疫打下基础。

11.加强免疫—进行基础免疫后机体获得相当强的免疫力经过一定时间免疫力逐渐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重复接触一次就和容易使免疫力再提高以巩固免疫效果这种复种叫加强免疫。

12.传染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除后经过一定的方式又侵入他人人体内所经过的途径。

13.易感者—指体内缺乏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力或免疫力较弱病原体侵入后可能发病的人。

14.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卫生或心理卫生是研究关于保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原则、方法和措施。

00385学前卫生学第二章

00385学前卫生学第二章

第二章一、填空题1、人体由头、颈、躯干及四肢四部分组成2、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最基本的单位。

3、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4、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5、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功能。

6、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营养和保护等多种功能。

7、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肌肉三部分组成。

8、成人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

9、骨与骨之间借结缔组织、软骨或关节连接在一起,称骨连接10、关节通常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构成。

1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12、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具有通气、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清除异物和粉尘的作用。

人们经常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

13、喉既是呼吸通道,也是发音器官。

14、学前儿童因心肌收缩能力弱、心脏容积小,每搏输出血量少,机体通过加快心跳次数和泵血量来补偿其不足。

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15、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淋巴系统是由淋巴管、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组成16、人有两副牙齿,即乳牙和恒牙。

刚出生时新生儿没有牙齿,乳牙通常在6~8个月开始萌出,2岁左右长齐,共20颗。

6~7岁乳牙开始脱落,恒压在乳牙脱落的部位萌出,12~14岁换牙结束.17、牙齿从外观上分为牙冠、牙根、牙颈三部分18、牙齿的生长分为三个阶段,即生长期、钙化期和萌出期19、胃有暂时贮存食物、杀菌、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的功能,一般混合食物在胃内停留4-5小时19、小肠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20、大肠在消化道末端,包括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21、口腔有三对唾液腺,分别为腮腺、下颌腺和舌下腺分泌唾液,婴儿四个月左右才具备消化淀粉类食物的能力22、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位于腹腔右上部分,分左右两页23、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24、一般两岁左右的儿童白天能主动控制排尿,但夜间不一定能控制,故多有尿床现象。

00385学前卫生学

00385学前卫生学

促进学前儿童身心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科学。

它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学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等课程的基的基石。

学前儿童身心处在不断生长发育和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受来自自身和周围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学前儿童的发展及健康存在着多种可能。

研究学前卫生学的意义在于:首先,通过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一般规律和特点的研究,探讨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与儿童生活、教育、环境等因素的相互关系,分析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的主要因素,进而为开展幼儿保健工作、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其次,通过对幼儿园保健工作内容、特点、方法的研究,阐明幼儿园保健工作的重点、要求及保育措施,指导幼儿教师和家长开展保健工作,创设适宜学前儿童发展的环境与条件,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学前儿童终身健康奠定坚实基究对象,以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身心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为宗旨,重点围研究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分析影响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与健康的因素,特别是托幼机构教育环境和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探讨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措施和方法;评价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常用护理技术;研究学前儿童常见病及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探讨幼儿园体弱儿和不健康儿童的管理和护理;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探讨问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各类食物的主要营养贡献,学前儿童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及营养缺乏性疾病的预防;分析学前儿童的进食特点、食物的选择和搭配及如何保证学前儿童获取平衡膳食;探讨托幼园所集体膳食管理及幼儿园班级发生原因、幼儿园安全管理及急救技术,探讨如何提升幼儿教师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提高幼儿的自护能力;研究学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养成,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卫生保键;研究幼儿园日一门交叉性学科。

其研究内容广泛,涉及儿科学、预防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涵盖学前个体儿童和集体儿童、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等诸多内容。

00385学前卫生学第八章

00385学前卫生学第八章

第八章一、选择题1、中班幼儿集体教育时间约20分钟,大班幼儿约为30分钟2、幼儿冬季睡眠时间约1.5—2小时,夏季睡眠时间为2—2.5小时3、幼儿每餐之间的间隔为3.5—4小时,每餐就餐时间为20—30分钟4、日托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全托不少于3小时5、吃喝拉撒睡、活动和游戏是幼儿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需要6、面对新入园幼儿,教师的保教任务主要是帮助幼儿尽快熟悉环境、适应环境;通常的做法是提前1—2周家长陪同或分批入园7、幼儿的水杯专人专用,标记上名字,每天进行消毒处理8、2岁左右的幼儿随着中枢神经系统和肾功能的发育,基本具备大小便控制能力9、大脑每天消耗的能力占人体总量20%,耗氧量为人体总量的1/5多10、幼儿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为11—12小时11、疲劳发生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即早期疲劳和显著疲劳12、幼儿绘画发展要经历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和写实期四个阶段13、绘画或书写时,光线应来自左上方14、幼儿声带短而薄,因此幼儿发出的声音尖细15、幼儿的音域窄,故教师在选择歌曲时不宜选用成人歌曲16、幼儿的床和桌椅最好选用木质产品17、新入园幼儿应验证“0—6岁儿童保健手册”和“预防接种证”18、3岁以下儿童每年进行2次健康检查,每次间隔6个月;3岁以上儿童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19、日常健康检查包括晨检、午检和全日观察20、晨检是为了早发现病人,通过“一问二看三摸”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21、过敏儿童是指对某些药物或食物有过敏史的儿童22、幼儿园班级工作应对园内的体弱、肥胖、过敏等“特殊”儿童加强管理二、简答题1、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意义P2211科学分配幼儿在园时间2让幼儿生活有规律2、执行幼儿园作息时间的注意事项(基本原则)3坚持作息时间的一致性和灵活性4保证各种活动时间充足,并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度5精心安排过渡环节6重视常规养成3、幼儿一日生活保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及要求P223-P226(自己看)1入园与离园2清洁3进餐4饮水5睡眠6穿脱衣服7如厕4、理解幼儿生活与卫生习惯养成的意义P2261良好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养成是保证幼儿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2良好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养成是提高机体工作效能的基础3良好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养成使幼儿受益终身4良好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养成也是幼儿园工作的需要5、幼儿生活与卫生习惯养成的关键点P2271生活与卫生习惯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2生活与卫生习惯养成需要反复强化并保持要求的一致性3正确的教育是习惯养成的关键6、用脑卫生的注意点P2281保证大脑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2保证大脑休息3积极开展体育活动4保持乐观情绪7、疲劳产生的常见诱因P229导致幼儿疲劳的常见诱因有身体不适、体质发育不良、活动时间过长、活动强度过大、睡眠不足、环境不符合卫生要求。

00385学前卫生学

00385学前卫生学

00385学前卫生学绪论第一章学前儿童健康与促进第二章学前儿童身体特点与保健第三章学前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第四章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保健第五章学前儿童疾病预防与护理第六章学前儿童饮食营养与保健第七章学前儿童意外伤害与急救第八章学前儿童在园卫生与保健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如何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身心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科学。

它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学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等课程的基础。

一、学前卫生学的研究意义身心健康是学前儿童幸福快乐的基石。

学前儿童身心处在不断生长发育和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受来自自身和周围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学前儿童的发展及健康存在着多种可能。

研究学前卫生学的意义在于:首先,通过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一般规律和特点的研究,探讨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与儿童生活、教育、环境等因素的相互关系,分析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的主要因素,进而为开展幼儿保健工作、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其次,通过对幼儿园保健工作内容、特点、方法的研究,阐明幼儿园保健工作的重点、要求及保育措施,指导幼儿教师和家长开展保健工作,创设适宜学前儿童发展的环境与条件,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学前儿童终身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二、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学前卫生学以0~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以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身心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为宗旨,重点围绕以下领域开展砑究。

(一)健康与健康促进研究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分析影响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与健康的因素,特别是托幼机构教育环境和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探讨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措施和方法;评价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开展健康检查。

(二)疾病与预防研究学前儿童疾病的早发现及常用护理技术;研究学前儿童常见病及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探讨幼儿园体弱儿和不健康儿童的管理和护理;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探讨问题行为的产生原因与预防。

00385学前卫生学第六章

00385学前卫生学第六章

00385学前卫生学第六章第六章一、填空1、饮食是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平衡膳食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关键,热能是维持生命或的动力2、6大营养素分别是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水3、蛋白质占人体总量16%左右,是人体排位第二多的营养素4、蛋白质需要量受年龄、活动量、劳动强度等因素影响5、脂肪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中性脂肪和类脂质6、糖类包括单糖、双糖、多糖、纤维素等,具有产热快,经济等特点7、铁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参与机体能力代谢、促进抗体产生8、维生素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9、产热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碳水化合物)10、1千卡=4.185千焦耳;1千焦耳=0.239千卡11、食物选择应遵循安全性、营养性和多样性原则12、托幼园所食谱知道基本要求是食物品种丰富、三餐热量分布合理、食物制作方法安全卫生13、早餐占热能的25%—30%;午餐占热能的30%—35%;晚餐占25%—30%;餐点占10%二、名词解释1、平衡膳食:指饮食中提供的各种营养素与人体的需要保持供需一致,既不过多也不会不足(P158)2、营养素:指食物中能够维持机体基本生理活动,提供活动所需热能,具有构建、维护和修复组织等功能的化学成分(P159)3、饮食行为:指受食物和健康观念支配的人们的设施活动,包括食物的选择和购买,食用食物的种类和频度,食用的时间、地点、如何食用、和谁一起食用等(P178)三、简答题1、蛋白质的主要功能(P159)1)合成细胞与组织2)调节生理功能3)合成抗体4)提供热能2、蛋白质过剩或摄入不足的影响(P160)过剩:会导致肥胖,同时也会造成浪费,加重学前儿童胃肠道和肝肾等器官的工作不足:将直接影响生长发育,代谢和免疫,出现生长发育缓慢、消瘦或水肿、易感染患病等3、蛋白质的食物来源(P160)优质蛋白:禽、蛋、奶、鱼、虾、各种肉类、大豆及其制品等(即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类食物)半完全蛋白质:植物性食物(粮食作物和蔬菜)4、脂肪的主要功能(P160~161)1)参加细胞和组织构成2)保护机体3)供给热能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5、脂肪的利弊(P161)利:1)参加细胞和组织构成2)保护机体3)供给热能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弊:脂肪是高产热食物,过量摄入的多余脂肪常以脂肪组织的形式沉淀到皮下及内脏表面,出现肥胖;同时,脂肪摄入过量也容易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梗塞、糖尿病等疾病。

自考学前卫生学00385复习资料

自考学前卫生学00385复习资料

自考学前卫生学00385复习资料学前卫生学00385一、名词解释:1.婴儿抚触―“皮肤饥渴”不解除,新生儿会有烦躁不安,睡眠不稳,体重增长缓慢等现象。

2.头尾规律―在体格发育过程中,身体各部分发育的比例就是相同的。

即为从胎儿时一个小的头颅(占到身长的1/2),较长的躯干和短小的双腿,发育至成人时较小的头颅(占到1/8),较短的躯干和较长的双腿,一个人从长大至发育明朗,头部只减小了一倍,而躯干却减小了两倍,上肢快速增长了三倍,下肢快速增长了四倍。

3.同化作用―机体从外界不断地摄取各种营养,如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同时吸入氧气,构成自身的物质,这一过程称为同化作用。

4.异化作用―机体不断水解这些营养物质,并且释放出来能量,可供各种生物活动所须要,并把水解后的终产物出动体外。

5.微量元素―略6.弱视―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而戴娇正镜片后视力仍不能达到正常。

7.湿疹―就是一种常用的过敏性皮肤病,可以因食物过敏,例如牛奶、羊奶、鱼、虾、蛋、等,可以因灰尘、羊毛、化纤等引发。

8.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就是天生就是具备的免疫系统功能,就是人类在种系演化中长期与病原微生物斗争而发展健全的一种生理功能。

9.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监测以及人群免疫状况的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至最后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10.基础免疫系统―挑选几种对小儿威胁很大的传染病的疫苗,在短期内存有计划地对小儿展开预防接种,并使小儿赢得对这些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并为今后的免疫系统打下基础。

11.加强免疫―进行基础免疫后,机体获得相当强的免疫力;经过一定时间免疫力逐渐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重复接触一次就和容易使免疫力再提高以巩固免疫效果,这种复种叫加强免疫。

12.传染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确定后经过一定的方式,又入侵他人人体内所经过的途径。

13.易感者―指体内缺乏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力或免疫力较弱,病原体侵入后可能发病的人。

自考00385学前卫生学-考点汇总

自考00385学前卫生学-考点汇总

1、考试题型——共4大题型题型数量分值30*1306*5302*10202*10202、课程重点2、课程重点3、课程难点4、复习建议5、应试技巧本章考点分析考点1、健康概念及演变【选】身体好局限性的。

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考点1、健康概念及演变【选】躯体、心理、生活适应和道德考点1、健康概念及演变【简】变化、演进的。

永恒不断提高。

多元的、广泛的卫生保健工作的革命。

例题答案:A考点2、健康内涵及关系【简】生理、心理、社会和道德基础必要条件身心健康之上例题答案:考点3、学前儿童健康概念与特征【选】【简】身体和心理身体和心理健康易变性多样性例题答案:A考点4、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选】 【简】考点4、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选】 【简】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例题答案:考点5、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简】考点5、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简】例题答案:本章考点分析考点1、运动系统的特点与保健【选】有机物和无机物硬。

年龄越小,骨骼中有机物含量越多考点1、运动系统的特点与保健【选】颅骨骨化尚未完成出生2~4个月后囟前囟在1~1.5岁时闭合缺钙、患佝偻病考点1、运动系统的特点与保健【选】关节腔浅、关节韧带较松伸展性和柔韧性均超过成人牢固性差关节脱臼。

考点1、运动系统的特点与保健【简】正确的姿势体育活动 3.合理安持膳食例题答案:B考点2、呼吸系统的特点与保健【选】咽中耳炎。

喉会厌软骨气管异物例题答案:A考点3、循环系统的特点与保健【选】心脏收缩能力弱每搏输出血量少,机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考点3、循环系统的特点与保健【选】【简】例题答案:A考点4、神经系统的特点与保健【选】1.脑延脑下丘脑维持身体平衡最高级部分。

考点4、神经系统的特点与保健【选】80%。

6岁时考点4、神经系统的特点与保健【选】【选】【简】开始工作时效率较低。

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兴奋度。

固定进行。

轮换。

自我保护。

考点4、神经系统的特点与保健【选】教学活动营养物质空气例题答案:D考点5、感觉器官的特点与保健【选】发育良好。

00385《学前卫生学》复习资料(旧版,仅供参考)

00385《学前卫生学》复习资料(旧版,仅供参考)

学前卫生学 00385一、名词解释:1. 婴儿抚触—“皮肤饥渴”不解除,新生儿会有烦躁不安,睡眠不稳,体重增长缓慢等现象。

2. 头尾规律—在体格发育过程中,身体各部分发育的比例是不同的。

即从胎儿时一个大的头颅(占身长的1/2 ),较长的躯干和短小的双腿,发育到成人时较小的头颅(占1/8 ),较短的躯干和较长的双腿,一个人从出生到发育成熟,头部只增大了一倍,而躯干却增大了两倍,上肢增长了三倍,下肢增长了四倍。

3.同化作用—机体从外界不断地摄取各种营养,如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同时吸入氧气,构成自身的物质,这一过程称为同化作用。

4.异化作用—机体不断分解这些营养物质,并且释放能量,供各种生物活动所需,并把分解后的终产物派出体外。

5.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相对主量元素(大量元素)来划分的,根据寄存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目前较受关注的主要是两类,一种是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另一种是非生物体中(如岩石中)的微量元素。

人体中存在量极少,低于人体体重0.01% 的矿物质称为微量元素。

人体每日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但对人体来说必不可少。

6.弱视—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而戴娇正镜片后视力仍不能达到正常。

7.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可因食物过敏,如牛奶、羊奶、鱼、虾、蛋、等,可因灰尘、羊毛、化纤等引起。

8.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是具有的免疫功能,是人类在种系进化中长期与病原微生物斗争而发展完善的一种生理功能。

9.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监测以及人群免疫状况的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至最后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10.基础免疫—选择几种对小儿威胁较大的传染病的疫苗,在短期内有计划地对小儿进行预防接种,使小儿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并为今后的免疫打下基础。

11.加强免疫—进行基础免疫后,机体获得相当强的免疫力;经过一定时间免疫力逐渐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重复接触一次就和容易使免疫力再提高以巩固免疫效果,这种复种叫加强免疫。

00385学前卫生学第一章

00385学前卫生学第一章

第一章一、填空题1、生理健康是指没有疾病,体格健壮,各项检查正常,没有不适感。

2、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保持一种持续的相对稳定的,知,情,意协调,并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状态。

3、社会适应健康是指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4、道德健康是指能遵守社会规范,参加社会活动,并具有较高尚的品质。

5、健康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由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倡导6、医学研究显示,现代人类所患疾病中百分之六十与生活卫生方式有关7、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8、身体健康的指标包括生长发育、生理机能9、心理健康的指标通常包括:智力,情绪,交往能力,行为和性格特征10、2012年教育局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学前儿童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分为二级,一级目标包括3项内容,即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11、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渥太华宣言》中阐明: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控制和改善健康的全过程,以达到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的完美状态,确保个体或群体能确定和实现自己的愿望,满足自己的需求,改变或处理周围环境。

12、早期学者们多认为遗传和生物因素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原因。

其代表人物霍尔曾说他强调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先天因素起重要作用。

20世纪初,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占了上风其代表人物是华生。

20世纪中下叶,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论成为主流观点13、健康生态模式图是霍伊曼1975年提出14、人们通常将学前儿童健康影响因素划分为4类,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15、生活方式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16、亚健康的表现是:p28、、、、、、17、遗传对儿童身体发育的形态指标、生理及生化指标影响较为明显的是身高18、学前儿童预防感染性疾病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是预防接种19、在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中,文化因素的影响主要反映在育儿理念和育儿实践20、健康是学前儿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卫生学00385一、名词解释:1.婴儿抚触—“皮肤饥渴”不解除,新生儿会有烦躁不安,睡眠不稳,体重增长缓慢等现象。

2.头尾规律—在体格发育过程中,身体各部分发育的比例是不同的。

即从胎儿时一八大的头颅(占身长的1/2),较长的躯干和短小的双腿,发育到成人时较小的头颅(占1/8),较短的躯干和较长的双腿,一个人从出生到发育成熟,头部只增大了一倍,而躯干却增大了两倍,上肢增长了三倍,下肢增长了四倍。

3.同化作用—机体从外界不断地摄取各种营养,如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同时吸入氧气,构成自身的物质,这一过程称为同化作用。

4.异化作用—机体不断分解这些营养物质,并且释放能量,供各种生物活动所需,并把分解后的终产物派出体外。

5.微量元素—略6.弱视—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而戴娇正镜片后视力仍不能达到正常。

7.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可因食物过敏,如牛奶、羊奶、鱼、虾、蛋、等,可因灰尘、羊毛、化纤等引起。

8.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是具有的免疫功能,是人类在种系进化中长期与病原微生物斗争而发展完善的一种生理功9.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监测以及人群免疫状况的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至最后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10.基础免疫—选择几种对小儿威胁较大的传染病的疫苗,在短期内有计划地对小儿进行预防接种,使小儿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并为今后的免疫打下基础。

11.加强免疫—进行基础免疫后,机体获得相当强的免疫力;经过一定时间免疫力逐渐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重复接触一次就和容易使免疫力再提高以巩固免疫效果,这种复种叫加强免疫。

12.传染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除后经过一定的方式,又侵入他人人体内所经过的途径。

13.易感者—指体内缺乏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力或免疫力较弱,病原体侵入后可能发病的人。

14.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卫生或心理卫生,是研究关于保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原则、方法和措施。

15.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与生俱来的“天生的行为方式”16.移情教育—移情就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17.心理评估—是运用心理学的方式对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进行评定的方法。

18.功能性遗尿症—是指以排除了各种躯体疾病的遗尿症功能性遗尿症主要由大脑皮质功能失调所质。

19.儿童恐怖症—指儿童过分恐惧,而其所惧怕的对象或情景,在事实上并不具有危险性或者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儿童所表现出的恐惧大大超过了客观存在的危险程度。

20.心身疾病—指一些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的躯体疾病。

21.健康检查—对健康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体格检查。

22.体质—是人体的质量,即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形态和机能上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23.体格—指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的发展状况。

24.体能—即人体在从事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25.适应能力—指人体在适应内、外界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

26.日光浴—指利用适当的日光照射身体裸露部分的锻炼方法。

27.传染病接触者—与传染源有密切接触的健康人和正处于疾病潜伏期的人。

28.终末消毒—病人隔离后,对他原来的活动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29.反射—是指在中神经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做出的反应。

30.体格发育的形态指标—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

31.生理指标—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变。

32.营养素—指食物中所含的,能够维持生命和健康并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

33.营养素所需—指每人每日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货物劳动能力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最低数量,低于这个数量将对机体产生s不利影响。

34.动力定型:若一系列的刺激,总是按照一不定期的时间,一定的顺序,先后出现,当重复多次后,这种顺序和时间就在大脑皮质上“固定”下来,有了规律。

35.优势原则:人们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与有关的大脑皮质区域是否处干“优势兴奋”状态有关。

36.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体性保护反应,其主要作用是识别和排除进入人体内的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体内平衡和稳定。

37.必需氨基酸对人体来说,并非每种氨基酸都需要由食物提供,只有8种氨基酸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速度太慢,必须由蟮食蛋白质供给,称必需氨基酸。

38.非必须氨基酸在人体内可以合成或可由别的氨基酸转化而成。

称非必须氨基酸。

39.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谷类与豆类或其他食物混食后,使必须需氨基酸得以互相补充,从而提高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40.强化食品食品中补充某些缺乏成特别需要的营养素。

二、简答题:1.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答..维生素A与正常视觉有密切关系:.维生素A与上皮细胞繁荣正常形成有关,维生素A能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

2.好的饮食习惯包括哪些内容?答:1.按时定位进食,食前有准备:2.饮食定量,控制零食。

3.不偏食:4.注意饮食卫生和就餐与礼貌。

3.食物中毒分类?答:1.细菌性食物中毒,2.有毒动植物中毒,3.有毒化学物质中毒:4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中毒。

4.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答:食物中毒多因食品被污染所致,食品从生产力日工直到销售的过程中均可能使食品受到有还物质的无污染,少数食物中毒是因动植物组织本身含有有毒物质,如木暮含有5.大便异常?答.1.粪便表面有鲜血:2.脓便血:3.“红果酱样的大便”:4.“白陶土样”大便:5.“柏油样”大便。

6.尿量及排尿次数异常?答.1.尿量明显减少,眼皮浮肿,常是肾脏疾病的表现,2.排尿次数明显增加,一点也憋不主尿,常是泌尿道感染的症状。

7.以哭吵为突出表现的常见疾病?答:1.各种肠道急性感染或消化不良;2.神经系统疾病,3.哺乳时婴儿耳部贴近母亲则碲哭或哭时摇头应考虑外耳道疖或中耳炎。

4.大便哭吵可能为肛裂,小便哭吵为泌尿道感染所致,5.卧位时安静,在抱起时或触动肢体哭吵,应考虑肢体痛,如骨折脱臼,6.蛲虫所导致哭吵多在夜间,伴肛周痒:7.喂奶或进食时哭吵应考虑鼻堵塞、咽炎、口腔炎等:8.夜间哭闹.多汁有佝偻病,9.婴儿湿疹可致烦躁哭闹。

8.婴幼儿心理健康标志?答:1.智力发展正常,2.情绪稳定情绪反应适度,3.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4.行为统一和协调,5.性格特征良好。

9.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答.生理因素.1.遗传因素,2先天非遗传因素:3.后天的脑损伤:4.儿童感觉综合失调。

心理因素1.气质:2.动机;3.情绪:4.自我定语。

10.一般行为偏异的种类?答:1情绪障碍:2.睡眠障碍:3.品行障碍:4.遗尿症:5.不良习惯。

11.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答.一、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1.懂得哪些是要求合理,哪些要求不合理,2.学会合理发泄不良情绪。

学习社会交往技能:1.移情教育:2.分享教育,3.恰当的自我评价。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1.有规律的生活:2.良好的卫生习惯:四、性教育:1没有性歧视:2.没有性压抑,3.自然地回答性问题,4.两性别优势优势互补教育。

12.儿童期恐惧产生的原因?答.1.特殊刺激引起的直接经验:2.恐惧是一种“共鸣”:3.恐惧是受恐吓的结果。

13.多动症表现?答:为不安宁,易刺激,饮食情况差,在先学前期和学前期则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有破坏行为,不能禁做对动物残忍有攻击行为和冲动行为。

学龄学习困难,上课不能安静听讲,小动作多不能完成作业,容易激动,好与人争吵注意力时间短暂等。

14.健康检查的一般种类?答.1.儿童入所前体格检查和儿童所前家庭访视;2.工作人员入所前体格检查:3.定期儿童体格检查,4.晨、午晚间检查及全日健康检查。

15.检查的项目?答.1.传染病及寄生虫病:2.营养性疾病:3.感觉器官,4.口腔咽:5.重要脏器:6.化验。

16.制订一日生活日程的依据?答.1.考虑年龄特点:2.结合季节适当调整:3.适当考虑家长接送的需要,并使儿童的家庭生活安排相衔接。

17.选择食物的种类?答.1.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牛奶、鸡蛋、瘦肉、鱼、擒肉、豆制品等:2.富含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的食物蔬菜、油等,4.调味品盐、酱油、醋等。

18.管理传染源有?答1.早发现传染病病人:2做好疫情报告,3.严格遵守传染病接触者的观察期限。

19.传染病发生后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答.1.终末消毒:2.隔离病人。

20.新生儿护理要点?答.1.注意保暖,防止过热:2.选择合适的衣物,3.清洁护理,4.预防感染.21.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哪些,该怎么做:答.1.按时定位进食,食前有准备。

2.饮食定量,控制零食。

3.不偏食。

4.注意饮食卫生和就餐礼貌。

22.小朋友为什么发生便秘,怎样预防治疗:答.1.摄入的食物及水分不足。

2.饮食成分不适当。

3.排便习惯不良。

4.肠道畸形,如失天性巨结肠。

5肛周炎症,肛裂,由于排便疼痛致便秘。

2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病因及预防?答.1.接触A尖不足:人体所需维生素D除一小部分由食物中摄取外,主要由皮肤接受系外线照射后产出。

2.生长过快,早产儿、双胎,失天储存在体内的钙少,并生后生长过快。

3.疾病的影响:慢性腹体,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减少,胆道病病或脂肪代谢障碍,都影响D子维D的摄取。

24.钙的吸收利用障碍,牛奶含磷多,钙、磷比例不适宜,甲牛奶喂养的乳儿易患佝偻病。

预防L:1.预防失去天性佝偻病,多晒太阳,吃含钙丰富的饮食。

2.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3.多晒太阳,多在户外活动,但夏季应避免暴晒。

4.补充维生素D,可口服钙剂,供给食钙丰富的饮食。

25.肥胖症,病因及预防?答.病因:1.多食,人工喂养的乳儿易喂哺过量,每日摄入的执量己远远超过他们的消耗量,家长人希望他们我吃。

2.少动,大多数小胖子平时不爱运动,也不做家务事,少动就更胖,形成恶性循环。

3.遗传:双亲肥胖,子女易成肥胖体型4.心理因素:受到精神创伤或心理异常的小儿可有异常的食饮,导致肥胖。

5.内分泌疾病.因疾病所致的肥胖,除超重以外还有其他症状,可加以鉴别。

预防:1.掌握乳几哺乳量,喂奶后能安静入睡或玩耍自如,表示喂奶量己够,定期为孩子测量体重。

2.掌握幼儿的运动量,对小孩子来说,不兴要吃好睡好,还要有一定的活动量。

3.减少遗传的影响.家长胖孩子也容易胖。

为孩子提供合理饮食,少吃甜食和油膩的食物,多运动。

26.缺铁性血原因,症状预防?原因:1.先天储铁不足,在乳儿期则会较早出现缺铁性贫血,早产、双胎几往往先天储铁不足。

2.饮食中铁的摄入不足:人奶和牛奶含铁量均低,不能满足乳儿之需,若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则易缺铁。

3.生长发育过快,随体重增加,血容量亦极时增力日,生长发育越快,铁的需要量就越大,越易发生缺铁。

4疾病的影响:长期腹泻引起铁的吸收障碍,病状,1.由于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减少,便皮肤,粘膜及甲床显得苍白苍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