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根据《环境保护法》,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环境质量负责的是DA、个人B、企事业单位C、生产经营者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2、关于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行为,表述错误的是DA、具有非法出售行为B、具有非法收购运输行为C、具有非法猎捕、杀害行为D、具有非法人工繁育行为3、关于环境影响评价,表述正确的是DA、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回顾评价B、所有的建设项目都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C、未依法进行环评的建设项目已经开工的,可以补办环评手续D、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符合经批准的环评文件的要求4、关于海域利用与保护,表述错误的是CA、海域属于国家所有B、海域使用人不得擅自改变经批准的海域用途C、我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所称的海域不包括内水D、海域使用权人依法使用海域并获得收益的权利受法律保护5、关于排污许可管理,表述错误的是DA、排污申报C、监督管理排污许可证6、下列不属于国际环境法主体的是BA、国家C、联合国环境规划署7、重污染天气发生时,错误的应对措施是AB、禁止燃放烟花爆竹C、责令有关企业停产或者限产D、停止幼儿园和学校组织的户外活动8、我国《土地管理法》确立的基本国策是DA、对土地实行特殊保护B、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C、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9、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者,除了赔偿损失,还应当AA、排除危害B、处以罚款C、限期改正D、恢复原状10、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控制对象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指BA、原生环境问题B、次生环境问题C、环境污染问题D、生态破坏问题11、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部门是CA、渔业部门B、海事部门C、生态环境主管部门D、卫生部门12、国际环境法实施措施中,属于〃命令与控制措施〃的是CA、保险B、补贴C、环境标准D、联合履约1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不包括AA、政策B、综合性规划C、专项规划D、建设项目14、我国水资源的管理体制是DA、流域管理B、区域管理C、用途管理D、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15、根据违法行为主体的不同类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行政责任可以分为BA、惩罚性和补救性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B、环境资源保护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C、财产性和非财产性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D、环境资源保护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16、根据《环境保护法》,关于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表述错误的是CA、公民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B、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C、公民个人可以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D、重点排污单位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17、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有权批准建立海上自然保护区的部门是AA、国务院B、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C、保护区所在的省级政府D、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18、关于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表述错误的是CA、国家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的制度B、国家对矿产资源勘查实行统一的区块登记管理制度C、我国实行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并存的矿产资源权属制度D、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19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成果中不包括CA、《21世纪议程》B、《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D、《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20、某化工厂将污水排入王某的果园,造成果园的果树全部死亡,王某起诉要求化工厂赔偿经济损失关于此案正确的说法是BA、王某要求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2年B、法定免责事由的举证责任应由化工厂承担C、化工厂非故意排污造成损害不需要承担责任D、化工厂排污行为与果树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证明责任由王某承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21、某法学院6名师生共同起诉某化工厂污染河流,请求法院判决化工厂治理污染对此表述正确的是BEA、法院必须受理该案B、本案原告不符合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条件C、本案原告符合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条件D、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E、符合法定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22、体现环境法受益者负担原则的制度有BCA、循环经济制度B、排污收费制度C、生态补偿制度D、清洁生产制度E、环境信息公开制度23、适用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活动有ABCDEA、在沿海陆域内从事影响海洋环境的活动B、在我国管辖海域内从事科学研究等活动C、在我国管辖海域内从事生产、旅游等活动D、在我国管辖海域内从事航行、勘探、开发等活动E、在我国管辖海域外,造成我国管辖海域污染的活动2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了浓度限值的大气污染物是ABDEA、二氧化硫B、二氧化氮C、二氧化碳D、臭氧E、PM2、525、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应当做到ABCDA、分类投放B、分类收集C、分类运输D、分类处理E、分别管理26、负有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义务的主体是ACA、土地使用权人B、地方人民政府C、土壤污染责任人D、林业草原主管部门E、自然资源主管部门27、李某在明知王某没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以每车300元处置费的价格委托其处置化工厂的有毒物质,王某将有毒物质倾倒于市区下水道中关于此案说法正确的是ADEA、李某和王某可能构成污染环境罪B、污染环境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死刑C、只有王某可能构成污染环境罪,李某不构成D、如果本案未严重污染环境,则不构成污染环境罪E、如果本案构成污染环境罪且情节严重,可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8、可以申请环境行政复议的情形有BCDA、李某对某市发布的《环境保护条例》不认可B、某企业对生态环境局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不服C、李某对生态环境局作出责令停产停业的决定不服D、李某认为环境资源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其履行环境资源保护义务E、李某对某市生态环境局任命王某为综合监督处副处长的决定不服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29、简述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答1妨害人类正常生活并导致人类心理和感官上对环境和自然舒适性认识的降低;2导致人类生命健康损害、财产损失和自然环境破坏;3导致环境质量下降造成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退化以及历史和文化遗产价值的逸失;4造成自然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30、简述预防原则的意义答首先,采取预防措施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大的环境效益其次,采取预防措施有利于扭转我国环境保护的被动局面31、简述国际环境合作原则的含义和意义答国际环境合作原则是指国际社会所有成员应广泛开展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的原则国际合作原则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国际社会所有成员都应当并且有权参与保护和改善国际环境的行动;二是国际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国际社会成员普遍的参加和合作32、简述突发环境事件的定义与分类答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生物物种安全事件,辐射环境污染事件三类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重大环境事件,较大环境事件和一般环境事件四级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33、论公众参与原则的含义和实施该原则的制度措施答公众参与原则也称环境民主原则,是指公众对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开发决策、建设项目有相应的知情、参与决策和监督的权利参与的主体是公众,参与的对象是影响到公众的建设项目,参与的方式是通过法定程序进行,参与的内容包括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决策权与监督权实施公众参与原则的制度措施有1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2环境行政许可和环境行政处罚中的公众参与制度3建立环境信息公开与披露制度4鼓励各类非政府环保组织代表公众参与环境决策5建立公众参与的司法保障制度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34、2018年6月,一头亚洲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多次闯入A 村,毁坏了该村大量庄稼,造成该村村民严重经济损失村民李某年满16周岁损失最为严重,李某为防止亚洲象再次毁坏庄稼地便将该头亚洲象杀害问1李某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2A 村村民遭受的损失能否得到补偿?补偿主体是谁?为什么?3亚洲象的所有权归属于谁答1李某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李某构成犯罪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属于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李某主观上存在杀害亚洲象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行为,因此构成非法捕猎、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2A村村民遭受的损失能否得到补偿?补偿主体是谁?为什么?能得到补偿补偿主体是当地政府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因保护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或者其他损失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补偿3亚洲象的所有权归属于谁?归属于国家,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第3条规定,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35、2010年,李某经当地政府批准在沿海滩涂上经营了一个鲍鱼养殖场自2016年5月开始,当地的几家化工厂将产生的污水经鲍鱼养殖场所在滩涂流入大海2018年5月,李某发现鲍鱼大面积死亡,造成经济损失100万元经相关部门监测,鲍鱼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养殖海域内存在大量有机物经环保部门对养殖场附近排污企业监测,发现总共有两家排污企业排放有机物其中,A化工厂排放有机物严重超标,B化工厂排放的污水虽然未超标,但污水所含物质仍为有机物问1假若李某想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判决相关污染企业赔偿自己的经济损失,应以谁作为被告?为什么?2若李某2020年5月才向法院提起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是否已过诉讼时效?为什么3若A 化工厂所在地甲市乙县生态环境局针对其超标排放行为作出了责令停产停业的行政处罚,A化工厂对此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哪些部门提起环境行政复议?请说明理由答1假若李某想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判决相关污染企业赔偿自己的经济损失,应以谁作为被告?为什么?A化工厂和B化工厂都可以作为本案被告企业承担环境污染赔偿责任不以排污是否超标作为判断依据,A化工厂和B化工厂的行为皆构成环境侵权2若李某2020年5月才向法院提起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是否已过诉讼时效?为什么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根据《环境保护法》第42条的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起计算3若A化工厂所在地甲市乙县生态环境局针对其超标排放行为作出了责令停产停业的行政处罚,A化工厂对此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哪些部门提起环境行政复议?请说明理由乙县人民政府和甲市生态环境局环境资源保护行政相对人认为针对其的行政处罚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向其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真题及答案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真题及答案总分:100分题量:33题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2011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我国第一部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它的名称是()。
A.《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B.《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C.《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D.《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下列可纳入环境法律保护范围的环境要素是()。
A.人工培育的稻种B.人文遗迹C.动物园里的狮子D.月亮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只包含环境B.生态系统以人类为中心C.生态系统只包含自然资源D.生态系统在结构上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生命物质组成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最高立法依据是()。
A.宪法B.环境基本法C.民法D.立法法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某食品公司为提升企业形象采取以下措施,其中属于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是推行清洁生产;主动对外宣示企业环境保护守则()。
A.使用符合农药残留标准的原料B.接受有关部门对排污设施的检查C.按照排放标准排放污水,并缴纳排污费D.主动申请通过ISO14000环境标准体系的认证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企业排放标准是指企业自行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与国家或地方标准相比,企业排放标准()。
A.比国家标准高,比地方标准低B.更宽松C.比地方标准高,比国家标准低D.更严格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关于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建立的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开展旅游活动禁止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B.在已经建立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设置达标排放的排污口禁止设置排污口C.在S省某市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应当由该市人民政府批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有关市、县人民政府提出划定方案,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D.对在二级保护区内扩建的排污项目罚款30万元,并由有关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某公司持有倾倒许可证,在向许可证指定的倾倒区倾倒废弃物时,由于操作不当造成附近海域污染,给海洋渔业生产和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损害,对该事件行使监督管理权的是()。
2023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答案

全国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代码】:0022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D】A:产生时期B:强化时期C:改革完善时期D:发展时期2:不属于我国自然资源法律体系的是【D】A:《水法》B:《森林法》C:《草原法》D:《海洋环境保护法》3:我国将公众参与原则制度化的第一部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是【A】A:《环境影响评价法》B:《环境保护法》C:《循环经济促进法》D:《政府信息公开条例》4: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属于环境污染中能量污染的是【D】A:固体废物污染B:化学物质污染C:废弃物污染D:噪声与振动污染5:甲某趁乙某不备,将乙某种植在自留山上的2株红豆杉砍伐,经查该被砍伐的红豆杉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甲某的行为涉嫌构成【A】A: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B:非法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C:盗伐林木罪D:滥伐林木罪6: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禁止新建、改建、护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的区域是【B】A:饮用水水源涵养林B: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C: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D: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7: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负责监督管理海洋倾倒区的使用,组织倾倒区环境监测的部门是【C】A: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B: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C: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D:省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8:关于节能管理的表述,错误的是【B】A:实行能效标识强制标注制度B:实行强制性节能产品认证制度C: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节能标准D: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9:关于环境与资源行政处罚的表述,正确的是【A】A:罚款是最常用的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处罚方式B: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而提起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为3个月C:环境与资源行政处罚的程序包括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复议程序D: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可视情况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10:关于环境监管失职罪的表述,错误的是【A】A:本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B:本罪的主体为负有环保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构成本罪D:构成本罪的,对负有环保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1: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不属于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原则的是【C】99-A:保护优先B:规范利用C:预防为主D:严格监管12:海洋自然保护区可根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状况和保护需要划为【B】A:核心区、过渡区、实验区B: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C:绝对保护区、缓冲区、实验区D:核心区、缓冲区、相对保护区13:根据《森林法》的规定,占用林地的单位应缴纳【D】A:环境保护税B:资源税C:生态补偿金D:森林植被恢复费14:《水法》的保护对象不包括【C】A:河流B:湖泊C:土壤含水D:地下水15:根据《渔业法》的规定,负责批准发放内陆水域捕捞许可证的是【B】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16:国际环境法最主要的渊源是【D】A:国际环境习惯B:一般法律原则C:公法家学说D:国际环境条约17: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是【B】A:《巴塞尔公约》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D:《外层空间公约》18:关于《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表述,错误的是【A】A:国家对所有大气污染物实行排污权交易B:国家建立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C:排放大气污染物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D:国家对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19: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是【C】A:1年B:2年C:3年D:4年20:下列环境与资源是国家管辖范围内的国际环境法客体的是【D】A:北极B:公海C:大气层D:长城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 年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卷(课程代码00228)本试卷共5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对环境和环境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是A .环境法学B .环境科学C .自然科学D .社会科学2.“可持续发展”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国家行动以及国际合作的关键词, 始于A .1909年在巴黎召开的“保护自然国际大会”B .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C .1982年在内罗毕召开的“人类环境特别会议”D .1992年召开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3.下列法律文件制定于整合型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时期的是A .美国《清洁空气法》BC .日本《烟煤控制法》D 4.下列属于我国污染防治立法的是A .《水法》 B5.环境公益诉讼最早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公共汽车尾气控制法》.日本《森林法》.《森林法》 C .《环境保护法》D .《海洋环境保护法》A .美国.德国C.英国 D .法国6.将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确立下来,是在A . 1973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B . 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C . 2003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上D . 2007 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7. 国务院环保部门对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原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环境保护部,成为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之一,是在A . 1979年B . 1989年C . 1998年D . 2008年8. 政府实施环境与资源保护管理的手段中,下列不属于行使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管理权的是A .开发利用环境许可权B .行政强制权C .代表国家行使民事索赔权D .开发利用环境的监督管理9.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公众参与原则中,公众参与的内容不包括A .环境知情权B .参与决策权C .监督权D .环境开发权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我国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A .分级管理B .统一管理C .分类管理D .集中管理11.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规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机构弄虚作假或者有失职行为,造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严重失实的,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予以通报,处以所收费用A .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B .1倍以上3 倍以下的罚款C. 2 倍以上的罚款D .3 倍以上的罚款12.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超标排污的,处以应缴纳排污费数额的C .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D .3倍罚款13.下列工作属于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监督管理权的是A .防止海岸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环境保护工作B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A .2 倍以上5 倍以下罚款B 5 倍以上10 倍以下罚款C .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工作D .防止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环境保护工作14.根据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海洋倾倒区中的临时倾倒区是A .为紧急处置一类废弃物而确定的B .为倾倒试验而确定的C .因工程需要等特殊原因而划定的一次性专用倾倒区D .因工程需要等特殊原因而划定的永久性专用倾倒区15.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受到自然灾害威胁时,应当及时采取拯救措施的部门是.当地环保部门A .当地政府C .当地林业部门.当地渔业部门16.王某为某农业大学教授,因科学研究需要必须进入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那么王某必须履行的手续是A .经省级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批准B .经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主管部flsstt :准C .经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D .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17.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A . 20%以上B . 60%以上C . 80%以上D . 90%以上18. A、B两镇分别位于龙潭溪上下游,A镇通过引水渠将溪水引入本镇,解决了用水问题。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l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1979年9月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试行)》是新中国第〜部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综合性法律。
该法于l989 年进行了修订,又在( D )A.2014 年 4月 24 日再次修订,自公布之日起施行B.2014 年 4月 24日再次修订,自 2014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C.2014 年 4月 24日再次修订,自 2014 年 10月 1 日起施行D.2014 年 4月 24日再次修订,自 201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2.制定世界上首部保护自然遗迹法律的国家是 ( A )A.罗马尼亚 B .日本C.英国D. 美国3.我国首次规定公众“环境权益”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是( C ) A.环境保护法》.《循环经济促进法》C.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4.列法律中,属于我国环境基本法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5.国务院于 2006 年明确提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即经济建设受环境保护制约的文件是 ( B )A.《环境保护法》B.《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C.《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D.《环境影响评价法》6.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规定,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是指 ( C )A.重点幵发区域B. 限制幵发区域C. 优化幵发区域D.禁止幵发区域7.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级别由低到高分为 ( D )A.红、橙、黄、绿 B .绿、黄、橙、红 C .红、橙、黄、蓝 D. 蓝、黄、橙、红8.下列表述,符合《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的是 ( A )A.污染物排放浓度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标准,并需缴纳排污费B.污染物排放浓度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标准的,免于缴纳排污费C.污染物排放浓度可以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标准,但需缴纳超标排污费D.污染物排放浓度可以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标准,但需缴纳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9.有权批准临时性海洋倾倒区的国家机关是( C )A.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B .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C.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D .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10.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确立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的原则是( D )A.保险人和货主共同承担风险 B .船东和保险人共同承担风险C.保险人和承运人共同承担风险 D .船东和货主共同承担风险11.依照我国相关规定,铀矿退役费用由 ( B )A.勘探人负担 B .国家财政预算安排C.幵发人负担 D .环保部门支付12.下列关于自然资源保护法与自然保护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自然资源保护法的保护对象与自然保护法的保护对象存在部分重合B.自然保护法在保护各种环境要素时侧重对自然资源的幵发、分配、储备和利用C.自然资源保护法侧重于对各种环境要素的环境效能的保护D.自然资源保护法侧重于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直接保护13.根据《海岛保护法》规定,可以在无居民海岛进行的活动是 ( D )A.采石B. 挖海砂 C .采伐林木 D .气象观测14.根据《森林法》规定,可以转让的森林资源不包括 ( C )A.用材林B. 经济林 C .防护林 D .薪炭林15.我国通过制定全国水资源战略规划进行水资源管理,全国水资源战略规划分为 (A ) A.流域规划与区域规划B .区域综合规划和区域专业规划 C. 区域综合规划和流域综合规划D .流域综合规划和流域专业规划 16、依据我国相关规定,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划定地下水禁止开采或18、在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处罚中,对公民处以 50 元以下,对法人或者 组织处以 1000 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场合 可以使用( A )A 、简易程序B 、一般程序C 、听证程序D 、普通程序C 世界自然保护同盟D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者限制开采须经( D )A 、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C 县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 17、矿产资源补偿费的计征依据是( A 、幵采矿产资源种类B 、省级人民政府批准D 省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D )B 、开产矿产资源数量19、第一个以保护环境为宗旨的国际组织是(C ) P279A、保护自然国际咨询委员会 B 、世界绿色和平组织20、第一个关于废弃物物造成环境损害与赔偿责任的全球性国际条约是( B ) P294A、《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B、《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所造成损害的责任和赔偿问题的议定书》C《伦敦倾废公约》D《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二、多项选择题21、能够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国际贸易活动主要表现包括(ABCDE ) P53A、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国际贸易B、热带木材交易C水产品类交易D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有害废弃物E、发达国家将落后的生产技术,设备转移到发展中国家22、促使日本于1967年制定《公害对策基本法》的“四大公害事件”包括(BCDE )A、博帕尔事件B、熊本水俣病事件C新泻水俣病事件D富山痛痛病事件D四日市哮喘病事件2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调整人类环境与资源利用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该法的目的包括(BD )P65,考环保法的定义A、确认自然资源权属B、保护和改善环境C提高自然资源流转秩序 D 、预防和治理人为环境侵害E、提高资源使用效率24、确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重要意义有( BDE )A、用作环境案件判案的依据 B 、指导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C为行政执法提供依据 D 、弥补法律规定的不足E、反映一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精神和本质25、着中国的污染防治工作已经从末端治理进入到以源头预防为主、综合 治理阶段的 法律包括 ( AE )P108A. 海洋特别保护区与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目的不同B. 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建区由国家海洋局进行审批C. 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宗旨之一是维持海洋自然景观和资源再生产能力D. 海洋特别保护区内的保护不是单纯保护菜一种资源或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始性或 现有状态,而是对所有资源积极的采取综合保护措施E. 海洋自然保护区可根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状况和保护需要划为核心区、缓冲区、实 验区 A. 《清洁生产促进法》 C.《大气污染防治法》 E. 《环境影响评价法》B. 海洋环境保护法》D. 《水污染防治法》26.下列关于海洋保护区的表述,正确的有 ( ABD E )P19927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下列活动必须报国务院批准的有( ABC )P205A. 征收基本农田B. 征收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 35 公顷C. 征收耕地以外的其他土地超过70 公顷D. 征收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 30 公顷E.征收耕地以外的其他土地超过35公顷28.下列关于国际环境合作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有 ( CE )P282A.国际环境合作原则要求所有国家承担相同的国际环境保护义务B.国际环境合作是保障所有国家有效参与国际环境事务的唯一途径C.国际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国际社会成员普遍的参加与合作D.各国应通过立法、行政或其他措施,防止和减少环境损害发生E.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应当并有权参与保护和改善国际环境的行为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6分,共 24 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OK 0610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06年10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一、单项选择题1.太阳与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有密切关系,但在现有的科技条件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还不能把它作为保护对象,这是因为( B )A.它是人类共同财产B.人类不能对它产生影响C.它可以作为民法的保护对象D.它的价值无法计量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指在开发、利用、保护环境与资源活动中产生的( D )A.人类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B.人类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C.既包括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又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又通过人与人的关系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环境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但决定这种思想关系的除了社会经济基础外,还有自然因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具有广泛性。
3.我国首次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宪法是( C )A.1954年宪法B.1972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4.1989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C )A.在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中占有核心的最高地位B.是在我国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健全的基础上制定的C.是其他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的制定依据D.是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完善的重要标志5.我国《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突发环境事件责任单位等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报告的时限是( B)A.半小时内B.1小时内C.2小时内D.3小时内6.我国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中最基本的法律制度是( B )A.自然保护区制度B.自然资源权属制度C.土地资源管理制度D.自然资源规划制度7.体现环境目标的要求、据以评价环境是否受到污染和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依据的环境标准是( A )A.环境质量标准B.环境标准样品标准C.环境保护方法标准D.环境基础标准8.国家为加强环境保护管理而采取的最主要手段是( A )A.建立和强化环境行政管理机构B.应用环境经济调节措施C.强化环境刑事制裁D.与企业订立环境协议9.与其他行政决策相比,环境行政决策往往具有( D )A.范围广泛性B.科学不确定性C.事后反应性D.手段多样性10.依照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的,必须经(B)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B.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C.国务院备案D.国务院批准第七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A. 环境保护法和资源保护法B. 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C. 法律体系和法规制度D. 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2. 下列关于环境法律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环境法律制度是指法律、法规和文件等构成的环境法体系B. 环境法律制度只包括环境保护法律体系C. 环境法律制度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D. 环境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刑法等各类法律体系3.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基本任务是()A. 研究环境科学与法学的融合B. 研究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的解决C. 研究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D. 研究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保障4.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特点之一是()A. 程序性B. 综合性C. 高度规范性D. 技术性5. 环境资源评价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基础,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A. 环境影响评价和资源开发评价B. 环境风险评价和生态系统评价C. 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效益评价D. 环境可持续评价和资源利用评价二、简答题1. 解释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环境保护法和资源保护法,旨在研究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的解决途径。
其基本任务是研究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建立与完善,以及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保障。
它既关注于环境科学与法学的融合,又注重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2. 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特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具有以下特点:- 程序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注重研究问题的解决程序和方法,旨在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 综合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
- 高度规范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的对象是法律规范,因此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指导性。
- 技术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需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如环境监测技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等来解决实际问题。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05年10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一、单项选择题1.环境法中有关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的规定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是( )A.“物物相关”律B.“协调稳定”律C.“相生相克”律D.“负载有额”律2.新中国成立后,对防治工业污染作出规定的第一个法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B.《工厂安全卫生规程》C.《关于防治煤烟型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D.《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3.广义的环境与资源管理主要是指( )A.污染控制与资源利用相结合B.污染预防与治理相结合C.污染防治与自然保护相结合D.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生产力布局等的关系4.我国宪法规定自然资源和某些重要的环境要素属于( )A.开发者个人所有B.劳动群众集体所有C.谁开发谁所有D.全民所有5.我国首次明确规定“开展对现行政策和法律的全面评价,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突出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的规范性文件是( )A.1986年的《对外经济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B.1992年的《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C.1994年的《中国21世纪议程》D.2000年的《立法法》6.在发放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管理程序中,最为核心的工作环节是( )A.排污申报登记B.确定本地区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和分配污染物总量削减指标C.排污许可证的审批发放D.排污许可证的监督检查和管理7.197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创新之处是在全球范围内确立了( )A.贸易清单制度B.事前通报制度C.登记制度D.许可证制度8.在国际环境法历史上第一个因跨界污染引起环境责任的案例是( )A.太平洋海豹仲裁案B.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C.核试验案D.加拿大金枪鱼案9.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保部门对在用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抽测的场所是( )A.机动车停放地B.高速公路收费站C.机动车行驶的道路D.公共停车场10.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环保部门在批准设置入海排污口之前,除了必须征求海洋、海事和渔业部门的意见外,还必须征求意见的部门是( )A.建设部门B.规划部门C.水利部门D.军队环保部门11.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228环境资源保护法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课程代码:00228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
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这一规定包含的内涵是A.将资源作为财产保护B.维持自然资源持续开发利用C.生态学的“以时禁发”D.生产与保护、开发与抚育2.首次明确提出“请求将全人类健康和福祉不受灾难侵害的环境享受权利,以及当代人传给后代人的遗产中包括自然美在内的自然资源享受权利作为基本人权之一种,并将该原则在法的体系中予以确立”的环境权主张的是A.《东京决议》B.《海牙公约》C.《蒙特利尔条约》D.《联合国宪章》3.关于环境公益诉讼错误的是A.检察机关能够提起环境诉讼B.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公民诉讼C.只适用于民事诉讼D.《民事诉讼法》为环境公益诉讼提供了法律依据4.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特征之一的综合性表述正确的是A.政策与法律的融合B.自然与社会的融合C.公法与私法的融合D.立法与司法的融合5.最有效、操作性最强的环境预防措施是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B.清洁生产制度C.循环经济制度D.三同时制度6.按照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境标准主要包括A.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监测方法标准B.环境基础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C.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标准样品标准D.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7.关于强制性环境标准的表述正确的是A.强制性环境标准虽属于技术性规范,从法的角度来看其规范性是确定的B.各国制定、适用和解释环境标准的权力一般均由立法机关享有C.对强制性环境标准的司法审查应该尊重专业判断D.强制性环境标准只需经过立法确认即可以具有相应的法的拘束力8.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超标排污的,按照应缴纳排污费数额A.1倍以上3倍以下处以罚款B.1倍以上5倍以下处以罚款C.2倍以上5倍以下处以罚款D.3倍以上5倍以下处以罚款9.对环境污染实行的限期治理制度最早见诸于1979年的A.《环境保护法(试行)》B.《大气污染防治法》C.《水污染防治法》D.《海洋环境保护法》10.我国第一部以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为主要内容的专门法律是A.《海洋环境保护法》B.《水污染防治法》C.《防止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D.《海洋倾废管理条例》11.根据海洋污染防治法相关立法规定,符合并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情形是指A.违反规定设置入海排污口的B.违反规定不按照指定区域进行倾倒废弃物的C.使用含超标准放射性物质进行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D.未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拆除海洋工程环保设施的12.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当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时,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以前的法定期限之内,向工程所在地的有关部门提出申报,该期限是指A.7 日B.10 日C.15 日D.30 日13.不属于《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对生产经营者实施清洁生产要求的是A.指导性B.自愿性C.强制性D.规范性14.根据《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办法》规定,海滨风景旅游区属于A.一类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B.二类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C.三类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D.四类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15.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A.占本行政区内耕地的 70%以上B.占本行政区内耕地的 75%以上C.占本行政区内耕地的80%以上D.占本行政区内耕地的 85%以上16.根据《森林法》的规定,森林可以划分的类别数量是A.四B.五C.六D.七17.针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的违法行为者适用频率最高的法律责任形式是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行政责任D.经济责任18.在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处罚中最常用的处罚方式是A.警告B.罚款C.责令停产整顿D.没收违法所得19.当前我国的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及其刑事责任的立法模式属于A.刑法典模式B.附属刑法模式C.特别刑法模式D.混合型立法模式20.第一个旨在防止海洋污染的国际条约是A.《联合国海洋法公约》B.《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C.《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D.《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故公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2023年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真题及答案精致排版

全国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1分,共24分)1.下列可以作为环境法律保护对象旳是( )A.太阳B.阳光C.生物圈D.自然环境2.所谓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里具有一定构造和功能旳综合体系,它由( )A.生物环境和空间环境共同构成B.生物群体按照自然规律构成C.生物群体和一定旳空间环境共同构成D.生物群体和非生物群体构成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或承认,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旳法律规范旳总称,其内容是有关保护与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合理开发运用与( )A.提高人类生活水平B.保护自然资源C.保护生态环境D.保证资源旳可持续运用4.最早使用“公害”一词旳是日本在1896年颁布旳( )A.《河流与港口法》B.《矿业法》C.《制碱业管理法》D.《河川法》5.1987年,由挪威前首相布兰特朗夫人领导旳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旳汇报《我们共同旳未来》中,初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旳概念,其对“可持续发展”旳解释是( )A.一定要努力满足世界上贫困人民旳基本需要B.既满足现代人旳需要,又不对后裔人满足其需要旳能力构成危害旳发展C.人类应享有与自然友好旳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旳生活旳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裔在发展和环境方面旳需要D.应当将经济发展与生态旳可持续性有机旳结合起来6.环境管理是国家采用行政、经济、法律、科学技术、教育等多种手段,对多种影响环境旳活动进行规划、调整和监督,目旳在于( )A.保护自然资源B.防治环境污染C.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旳关系,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维护生态平衡D.体现国家旳行政管理职能7.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不少国家总结了治理阶段“先污染后治理”旳经验教训后来,变化了单纯治理旳被动政策,采取了( )A.“防止为主,综合防治”措施B.“边污染,边治理”措施C.“限制污染,及时治理”措施D.“浓度控制,净化处理”措施8.我国旳都市规划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一种是总体规划,一种是( )A.村镇规划B.土地运用规划C.综合运用规划D.详细规划9.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将环境影响评价旳范围分为两大类,即( )A.单项和综合环境影响评价B.综合规划和专题规划C.规划和建设项目D.现实状况评价和预断评价10.在我国,自然资源集体所有权旳获得重要有三种方式,除法定获得外,还有( )A.天然孳息和开发运用获得B.继受获得和天然孳息C.天然孳息和自然添附D.自然添附和开发运用获得11.国际原则组织(ISO)制定旳系列环境管理原则是( )A.ISO14000系列原则B.ISO9000系列原则C.GB14000系列原则D.GB9000系列原则12.大气污染旳形成重要取决于排入大气中污染物旳( )A.种类B.浓度C.排放源旳高度D.来源13.海洋环境污染旳特点中,除污染种类繁杂和污染扩散范围大之外,还有( )A.污染危害持续性较差B.污染危害持续性强C.污染危害难以控制D.污染危害对人类影响不大14.我国《水污染防治法》旳合用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旳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和( )A.地下水体旳污染防治B.海水旳污染防治C.雪山、冰川旳污染防治D.管道水体旳污染防治15.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都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旳,必须事先向当地主管机关提出申请,经同意后方可进行。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章节习题及答案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章节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首次提出“人类环境”这一概念的是(B)A..1945年联合国大会B.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C.1982年内罗毕峰会D.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2.人类环境的中心事物是(A)A.人类B.人类和其他生物C.人类、其他生物、无生命物质D.人类、其他生物、无生命物质和外部空间3.按照环境的功能不同,可以将环境分为(B)A.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B.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C.室内环境、村内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D.大气环境、水环境、土环境、生物环境、地址环境等按环境要素的形成,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两大类。
按环境的功能不同,分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宪法)按环境范围的大小,分为室内环境、村镇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宇宙环境。
按环境的不同要素,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等。
4.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被称为(B)A.原生环境问题B.次生环境问题C.第一环境问题D.继发环境问题5.以下属于无限资源的是(D)A.土壤B.淡水C.动植物D.太阳能6.在生态系统中居于最重要地位的组成部分是(A)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无生命物质生态系统的组成: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生命物质四部分组成。
生产者。
主要指绿色植物及单细胞藻类。
生产者决定着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的大小,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因而在生态系统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
消费者。
是指所有的动物。
分解者。
分解者主要是指有分解能力的各种微生物,也包括一些腐生性动物,如白蚁、蚯蚓等。
无生命物质。
包括自然界中各种有机物、无机物和自然因素,如阳光、水、土壤、空气等。
7.环境科学主要研究(B)A.第一环境问题B.第二环境问题C.原生环境问题D.第三环境问题8.在环境科学里,同一食物链上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B)A.十分之一定律B.生物放大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生物量金字塔9.以下属于第一环境问题的是(A)A.火山爆发B.臭氧层耗竭C.城市污染D.公害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原生环境问题或第一环境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扌学试题及答案>LOG|YOUR LO(某某广告设计有限么Mil:制伐电片、电‘旧则・石駅肚、产品动画设计、广告设计、发布、An album of paintinss of call ins card of the professional electron that make・ electron,catalos product animation design, advertis«K»nt design, release, installs2 0 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卷(课程代码00228)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 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
1.依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以下要素中不属于环境范畴的是A.湿地B.野生动物C.风景名胜区D.民俗2.遵循生态平衡等自然规律,体现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是A.社会性B.政策性C.科学技术性D・综合性3.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以下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不包括A.检察机关B.法律规定的具有环境与资源保护监督管理权的行政机关C.法律规定的社会团体D.个人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不适用的领域有A.雅鲁藏布江大峡谷B.渤海r *平注D —yT別百护IV5:国家禁止•销看象牙制品的规定符合的国际公约是A.1989年巴塞尔公约B. 2015年巴黎协定C. 1963年维也纳公约D. 1973年华盛顿公约6.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对超标排污的,责令限期治理,所处以的罚款是应缴排污费数额的A・1倍以上2倍以下B. 2倍C. 2倍以上5倍以下D. 5倍7.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开展的活动是A.建设排污口 B・新建供水设施C.开展旅游经营D.从事垂钓活动8 •依法对造成我国海域污染的外籍船舶行使登轮检查权的部门是A.国务院环保部门B.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C.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D.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9.有权划定海洋倾倒区的部门是A.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B.国务院环保部门C.国务院D.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10・对已经成为固体废物的各种物质采取措施,进行回收、加工使其转化成为二次原料予以再利用的过程是A.减量化B.资源化C.无害化D.清洁化11・衡量区域环境是否受到环境噪声污染的客观判断标准是A.声环境质量标准B.环境噪声排放标准C.当地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D.企业制定的规范制度12・企业对产品进行合理包装,包装的材质、结构和成本应当与内装产品的质量、规格和成本相适应,减少包装性废物的产生,不得进行过度包装。
这种规定属于A.指导性规范B・自愿性规范C•强制性规范D•伦理性规范13・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者其他损失的,给予补偿的主体是A.当地政府B.受害入所属政府C.国家D.野生动物驯养单位14•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相对人认为针对其的行政处罚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作岀行政处罚决定的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或其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申请复议日期为自知道该行政处罚之日起A. 15曰内B. 30日内C. 60曰内D. 90目内15.在1941年的待雷尔冶炼厂仲裁案中,仲裁庭确定的国际环境法原则是A.国际环境合作原则B.防止环境损害原则C.污染者负担原则D.国家管辖范围内的行为不得损害其他国家环境的原则16e建设项目对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以下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建设单位应当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B.应当取消该建设项目C.应当征求同级野生动物主管部门的意见D.需要环境保护部门审批17・以下关于排污许可证的表述,正确的是A.个体工商户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不需要取得排放许可证B.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不需要取得排污许可证C.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的企事业单位不需要取得排污许可证D.企事业单位向环境排放工业废气的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18.我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所规定的诉讼时效是A・1年B. 2年C. 3年D.5年19.国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土地分为三类,以下正确的是A.耕地、非耕地和城市用地B.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C.农用地、非农用地和建设用地D.农村用地、城市用地和未利用地20.下列不属于《保护世界文化和口然遗产公约》确定的“世界遗产”的是A.长城B.泰山C.深圳世界之窗微缩景观D.金字塔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我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了信息公开制度,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污染物排放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其中应当公开的内容包括A.主要污染物的名称B.排放方式C.排放浓度和总量D.超标排放情况E.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22•我国《草原法》中规定的基本草原的范用包括A.重要放牧场B.退耕还草地C.草种基地D.戈壁滩E・高寒荒原23•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必须符合的法定条件是A.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B.依法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登记C.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D.无违法记录E.有处理环境法律事务的专职工作人员24・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有A.禁止围湖造田B.保护和改善植被C.限制坡地星荒D.加强林业管理E.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25・生态破坏侵权的免责事山包括A.正当理由B.不可抗力C.受害人过错D.致害人过错E.第三人原因26・以下措施属于清洁生产的是A.改进设计B.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c・采用先进的工艺与设备D.垃圾填埋和焚烧E.改善管理27・某县环保局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指使他人篡改、伪造监测数据,该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应承担的行政责任有A.记过B.拘留C.记大过D.降级处分E.罚款28・屮公司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致使工厂附近农民乙种植的果树大量死亡,农民乙可以采取的救济措施有A.向环保部门举报,要求查处甲公司B.直接向甲公司提出索赔要求C.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甲公司赔偿乙的损失D.要求环保局调解处理屮公司和乙之间的赔偿金额纠纷E.申请行政复议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9・简述排污费的使用。
30・简述企业开发利用环境的权利和义务。
31・简述我国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
32・简述国际环境法中跨界环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和赔偿范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33・论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的运行机制。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34・2014年10月15 H,某市环保局执法人员至F钢材加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F公司)现场检查,被该公司保安以未经公司负责人同意为山拒之门外。
执法人员当场制作了现场检查笔录并向F公司送达了《环境违法行为协助调查告知书》,要求其协助调查。
其后,某市环保局作出IX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并在收到F 公司提交的《关于积极配合环保部门监督检查的整改措施》后,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决定罚款1万元。
F公司不服诉至法院,请求撤艄上述处罚决定。
问:(1)本案中F公司的行为有无违法之处?请说明理由。
(5分)(2)结合《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说明本案中某市环保局和F公司在现场检查中的权利和义务。
(5分)33・李某驾驶杨某所有的牵引车与P运输公司所有的重型罐式货车尾随相撞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杨某死亡、财产毁损,罐式货车所载的一屮胺溶液发生泄漏,产生环境污染。
李某承担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P公司的驾驶员不承担责任。
牵引车系挂靠L公司经营。
此次交通事故导致一屮胺溶液泄露5. 34吨,污染了当地鱼塘和农田。
Y村1组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L公司、杨某的遗属、P公司连带赔偿因环境污染造成的财产损失7500元。
问:(1)杨某是否应该承担此次交通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责任为什么(5分)(2)P公司是否应该承担此次交通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责任为什么(5分)(3)L公司是否应该承担此次交通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责任为什么(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