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族元素教案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详细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详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卤族元素的共同特性及各元素的性质和用途。
2.理解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位置和特性与它们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3.能够分析和解决有关卤族元素的问题。
4.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阐述卤族元素的共同性质和各元素的性质和用途。
2.让学生理解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位置和特性与它们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位置和特性与它们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卤族元素的共同特性及性质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盐、海水、海带等与卤族元素相关的物质,激发学生对卤族元素的兴趣。
2.卤族元素的共同特性(20分钟)通过教材的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卤族元素的共同特性:电子层都有7个电子,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外层电子形成-1价阴离子。
3.不同卤素元素的性质及用途(40分钟)介绍氯、溴、碘的常见化合物和用途,并通过实验展示卤素的一些特性,如Cl2气体与亚铁离子作用生成蓝色亚铁离子和I2溶液与淀粉的反应等。
第二课时: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周期表位置1.讲解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周期表位置(30分钟)通过教材的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周期表位置。
2.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卤族元素,在白板上绘制该元素的原子模型,并介绍该元素的性质和用途。
3.小结(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卤族元素的理解。
第三课时:卤族元素应用和问题解析1.卤族元素的应用(20分钟)通过讲解卤族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消毒、制药、农业和摄影等,激发学生对卤族元素的应用的兴趣。
2.解析问题(30分钟)给学生提供几个问题:为什么卤族元素容易失去外层电子形成-1价阴离子?为什么卤族元素的活动性逐渐减弱?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答这些问题。
《卤族元素》教学设计
《卤族元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卤族元素,了解其特点和性质。
2.理解卤族元素的周期规律和原子结构。
3.能够将卤族元素与其他元素进行比较和分类。
4.能够解释卤族元素的化学反应和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入卤族元素的概念,与学生共同探讨什么是卤族元素。
2.提问:卤族元素的周期表位置是哪里?有哪些特点?二、卤族元素的特点(15分钟)1.展示卤族元素的周期表位置,并简要介绍其特点,如七个电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阴离子等。
2.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对卤族元素特点的介绍,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卤族元素的特点,如化学性质活泼、易与金属发生反应等。
三、卤族元素的周期规律(20分钟)1.展示卤族元素的周期表,让学生观察元素的变化规律。
2.鼓励学生自主发现规律,并在小组中讨论并总结。
3.引导学生将卤族元素的周期规律与其他元素的周期规律进行比较,并分析造成其差异的原因。
四、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2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例如原子核、电子壳层等。
2.让学生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的方式,观察卤族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并探讨其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卤族元素易失去电子?五、卤族元素的化学反应(20分钟)1.展示卤族元素的化学反应,例如与金属的反应等。
2.结合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卤族元素在反应中的变化,如电子的转移和形成新的化合物等。
3.导致卤族元素易于失去电子的原因是什么?它与其他元素的反应有何不同?六、卤族元素的应用(15分钟)1.分享卤族元素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例如食盐、溴酸盐的应用等。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卤族元素的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应用广泛?七、总结与评价(10分钟)1.学生进行小结,总结卤族元素的特点、周期规律、原子结构、化学反应和应用。
2.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例如小组展示、知识问答等形式。
拓展活动:1.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卤族元素与其他元素的反应;2.组织学生进行卤族元素的相关研究,并撰写小论文或进行展示;3.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工业生产场地,了解卤族元素的实际应用情况。
化学教案-第二节 卤族元素
化学教案-第二节卤族元素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卤族元素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1.2掌握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3学习卤族元素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分析卤族元素的性质,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激发学生对卤族元素的兴趣,培养对化学科学的热爱。
3.2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欲望,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卤族元素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1.2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2.1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
2.2实验探究卤族元素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元素周期表,引导学生关注卤族元素。
1.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卤族元素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探究卤族元素的定义、特点及分类2.1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卤族元素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3.学习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3.2教师讲解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并记忆。
4.学习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4.1通过实验观察卤族元素与金属的反应,了解其化学性质。
4.2教师讲解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并记忆。
5.实验探究卤族元素的性质5.1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
5.2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5.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6.卤族元素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6.1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卤族元素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
8.作业布置8.1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卤族元素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8.2根据本节课所学,编写一份关于卤族元素的科普文章。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探究卤族元素的定义、特点及分类、学习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实验探究卤族元素的性质等环节,让学生全面了解了卤族元素。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高一化学教案-卤族元素复习
高一化学教案-卤族元素复习一、知识目标1. 复习卤族元素的性质、化合物及反应。
2. 掌握卤族元素的周期规律。
3. 深入理解卤素中性子数的变化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 能够将卤族元素的性质、化合物及反应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描述。
2. 能够根据周期规律解释卤族元素的性质和变化。
3. 能够根据化学式及卤素中性子数进行卤素化合物的命名。
三、情感目标1. 能够感受到卤族元素作为化学元素之一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性。
2. 能够培养对自然界中元素物质的关注和探究精神。
四、教学重点1. 卤族元素的周期规律。
2. 卤素化合物的命名与反应。
五、教学难点1. 卤族元素的中性子数变化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 多卤化物的合成及反应。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重点讲解卤族元素的周期规律及常见卤素化合物的反应)。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的例子来深入学习卤族元素)。
3. 实验法(对卤族化合物的一些反应进行实验,加深学生的理解)。
七、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一些生活中与卤素相关的实例,如盐、漂白粉、氯气等,来引入本堂课。
2.讲解(1)周期规律通过讲解周期表中卤族元素的状态、原子半径、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等周期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卤族元素之间的相似性和变化规律。
(2)卤素化合物的反应通过讲解常见卤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反应,如氯水的制法、卤化银的沉淀、氢氧化钠与溴水的反应、氢氧化钠与碘的反应等,帮助学生掌握卤素化合物的基本反应。
(3)实验演示进行一些相关的化学实验,如将氯水滴入溶液中观察沉淀、加入全氟辛酸钠后与二氧化锰接触观察等,让学生亲自操作,感受卤族元素的性质和实验操作的实际情况。
3.巩固通过总结、思考和复习,巩固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判断或拼写卤素化合物的名称、化学式等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4.拓展通过讲解一些常见的应用,如卤素灯等,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卤族元素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对卤族元素的一个复习,通过掌握周期规律、化合物的命名和反应,以及实验演示等方面,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卤族元素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2024级新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第31讲卤族元素
一、卤族元素概述 1. 定义卤族元素为第VIIA 族的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砹(At)。
2. 原子结构 族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核电 荷数 原子结构 示意图最外层 电子数电子 层数 原子 半径卤族元素氟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______氯溴碘【答案】族元素元素核电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原子第31讲 卤族元素知识导航知识精讲3. 相似性与递变性①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都是_____,容易______一个电子。
②递变性:随着核电荷数逐渐增大,电子层数逐渐________,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
【答案】7 得到增多增大增多增大二、卤素的物理性质1. 相似性都有颜色,有毒,在水中溶解度不大。
2. 递变性随着核电荷数逐渐增大,颜色逐渐加深,熔、沸点逐渐______,密度逐渐______。
【答案】升高增大三、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1. 与氢气反应H2+I22HI①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_________________③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④卤素的非金属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越来越困难越来越不剧烈越来越不稳定越来越弱2. 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将少量氯水滴入盛有KBr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试管无色变_____色将少量氯水滴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试管无色变_____色将少量溴水滴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试管无色变_____色实验结论①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顺序由强到弱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顺序由强到弱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橙Cl2+2KBr===2KCl+Br2 棕褐Cl2+2KI===2KCl+I2棕黄Br2+2KI===2KBr+I2 Cl2>Br2>I2 I->Br->Cl-3. 卤素单质与水反应①卤素单质与水发生的反应可用通式表示:X2 + H2O === HX + HXO(X表示Cl、Br、I)②F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 + 2H2O === 4HF + O2四、卤素化学性质递变性的微观解释核电荷数减少→电子层数减少→对电子引力增强→越容易得到电子→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单质的氧化性增强。
卤族元素教案(通用5篇)
卤族元素教案(通用5篇)卤族元素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卤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2.了解卤化银的性质、用途及碘与人体健康等知识3.掌握卤离子的检验及其干扰离子的排除4.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通过对卤化物、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的介绍,了解有关卤素的现代科技发展的情况。
能力目标:1.通过对卤素与氯气性质的比较,初步形成元素族的概念。
2.了解卤素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的增大而递变的规律。
3.提高对同族元素性质进行类比和递变的推理、判断能力。
4.通过学习氯、溴、碘和卤化物的鉴别,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认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卤素单质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的规律性及特殊性。
教学方法1. 卤素的物理性质运用比较的方法2. 通过实验对卤素单质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加以验证。
3. 注意化学性质和原子结构相互联系。
4. 新课前收集氟、碘元素与人类健康的有关材料,课上交流讨论。
例如:含氟牙膏使用过量好吗?人缺少碘会得病,碘的摄取是越多越好吗?最后得出结论:适量对人体有利,过量反而有害。
5. 对于选学内容海水资源的利用发动学生收集资料,共同探讨我国利用海水资源的现状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阅读,质疑,探究,实验验证,归纳,总结教学过程:引入:前面已经学习过金属钠,利用由个别到一般的科学方法认识了碱金属性质的递变。
今天我们将继续利用这种方法,学习卤素的性质。
展示:氟、氯、溴、碘、砹结构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卤素原子结构的异同点。
再根据结构的特点推测性质的特点。
小结:卤素原子结构特点。
板书:第二节卤族元素[投影]卤素的原子结构一、原子结构的特点1. 卤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是原子的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
2. 卤素原子结构的不同点是核电荷数不同,电子层数不同,原子半径不同。
展示:氟、氯、溴、碘、砹单质的图片或者部分单质的实物样品。
让学生观察颜色和状态。
卤族元素教学设计方案
篇一:卤族元素复习教案-教学教案篇二:《卤族元素》教学设计《卤族元素》教学设计荆门市第一中学高兴华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分析卤素原子的原子结构及氯气的性质,认识卤素单质的性质及递变规律;2、掌握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认识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2、通过实验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认识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自然科学的兴趣,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的及独立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卤素性质的比较三、教学难点卤素性质的比较四、教学方法实验演示、讲述、讨论、讲解、练习等;理论推导—实验探究—归纳总结五、教具准备多媒体实验教学;实验仪器及药品:试管、酒精灯、氯水、溴水、碘水、nabr溶液、ki溶液、淀粉等;液溴及碘实物。
六、教学过程七、教学后记将卤素的性质与前面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结合起来。
八、板书设计(一)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1、相似性和递变性 2、br2 、i2的特性(二)卤素的原子结构相似性及递变性(三)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1、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氧化性:f2>cl2>br2>i2 还原性:i->br->cl->f-篇三:卤族元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卤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了解可逆反应的涵义2.了解卤化银的性质、用途及碘与人体健康等知识3.掌握卤离子的检验及其干扰离子的排除1.通过对卤素与氯气性质的比较,初步形成元素族的概念。
了解卤素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的增大而递变的规律,提高对同族元素性质进行类比和递变的推理、判断能力。
2.通过学习氯、溴、碘和卤化物的鉴别,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认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教材分析本节包括三部分内容: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含卤化合物的主要用途。
高一化学教案-第二节卤族元素
高一化学教案-第二节卤族元素教学内容:卤族元素教学目标:1.掌握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理解卤族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3.了解卤族元素的应用。
4.学会运用卤族元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卤族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教学难点:1.卤族元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卤族元素的卤化反应。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示范用品:氯、碘、卤素溶液。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呼吸、消化、光合作用等现象,了解卤素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讲解:1.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1)金属性质差,电极电位负。
(2)大多数为气体,在常温下只有二氧化氯为液体。
(3)有强烈不良气味和腐蚀性。
(4)熔沸点低,易挥发。
2.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发生反应,得到卤化物。
(2)与氢气反应,得到氢卤酸。
(3)与氧化剂发生反应,得到卤素氧化物。
(4)与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
三、分组讨论:1.分组讲解卤族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2.讨论卤族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包括消毒、药物、制氯、印刷、染料等方面。
四、实验演示:用氯、碘、卤素溶液进行卤化反应的演示实验。
五、总结:通过讲解、讨论和实验,对卤族元素的性质和应用进行了深入了解和掌握。
强调了卤族元素在生命活动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和科学发展观念。
六、作业:1.研究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周期性规律,并写一份小结。
2.调查卤族元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列出相关产品和制造工艺。
第3课时卤族元素学案
第3课时卤族元素学案第3课时-卤族元素【学习目标】1.了解卤族元素的一般性质和化学反应;2.了解卤族元素的存在形态和应用;3.掌握卤族元素的主要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
【学习重点】1.卤族元素的一般性质和化学反应;2.卤族元素的存在形态和应用;3.卤族元素的主要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
【学习难点】1.卤族元素的存在形态和应用;2.卤族元素的主要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
【学习过程】一、卤族元素的一般性质和化学反应1.卤素的性质a.卤素的物理性质:卤素是一类非金属元素,常见的卤族元素包括氟、氯、溴和碘。
它们在常温下都是气体或液体,氟是气体,氯和溴都是液体,而碘是固体。
卤族元素的沸点和熔点都比较低,而密度都比较大。
b.卤素的化学性质:卤素是化学反应活泼的元素,它们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都能发生反应。
卤素与金属反应生成卤化物,而与非金属元素反应生成酸或氧化物。
2.卤素的化合物制备和性质a.卤化物的制备:卤化物由卤素和金属反应生成。
卤化物可由两种方法制备:一是将金属放入卤素溶液中,二是让金属在卤素气体中燃烧。
卤化物可溶于水或有机溶剂中,溶液呈酸性。
b.盐酸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化学式为HCl。
盐酸具有刺激性味道和刺激性气味。
它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在实验室和工业上广泛使用。
c.氯化钠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Cl。
它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可溶于水。
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二、卤族元素的存在形态和应用1.卤族元素的存在形态卤族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而不以单质元素的形式存在。
常见的卤素化合物包括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等。
2.卤族元素的应用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氯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可用于净化水质和杀菌。
氯化钠广泛用于食盐的制备和化学工业中。
氯化铵是制备氨气和冷贮剂的重要原料。
氟化物可用于防蛀剂和牙膏中。
卤族元素的化合物还有许多其他的应用,如制备草酸和氯苯,用于制备塑料和橡胶等。
卤族元素教案
稳定性减弱F 2:暗处爆炸 HF Cl 2:点燃或光照 HCl Br 2:500℃缓慢进行 HBr I 2:不断加热,缓慢进行, 同时发生分解(为可逆反应) HI 卤族元素1.卤素单质(氟 F 氯 Cl 溴 Br 碘 I 砹 At )注意:Cl 2、Br 2、I 2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较小,但较易溶于有机溶有剂中,常见的有机溶剂有:汽油、苯、四氯化碳、酒精等。
补充1:卤素元素的有关特性:(1)F 2遇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F 并放出O 2。
(2)HF 是弱酸、剧毒,但能腐蚀玻璃4HF + SiO 2 == SiF 4↑ + 2H 2O ;HF 由于形成分子间氢键相互缔合,沸点反常的高。
(3)溴是唯一的液态非金属,易挥发,少量的液溴保存要用水封。
(4)碘易升华,遇淀粉显蓝色;碘的氧化性较弱,它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化合物。
(5)AgX 中只有AgF 溶于水,且不具有感光性;CaX 2中只有CaF 2(俗称萤石)难溶。
(6)F 2和水剧烈反应,所以F 2不能将溶液中的Cl - 、Br -、I -氧化,将F 2通入某溶液中,应先考虑它和水的反应,再考虑生成的HF 能否和溶液中的其它成分反应。
(7)卤素单质中,只有F 2可与稀有气体反应。
(8)卤化氢的水溶液中只有氢氟酸是弱酸,但它能腐蚀玻璃,只能保存在塑料瓶中。
(2)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Fe 、Cu 等 2Fe + 3Cl 2点燃2Fe Cl 3 2Fe + 3Br 2加热2Fe Cl 3 Fe + I 2加热2Fe I 2 2)与非金属反应:H 2、P 等H 2 + X 2HX红磷在氯气中燃烧,瓶壁上有无色液滴,瓶内有大量白色烟雾产生。
2P + 3Cl2点燃2PCl 3 (无色液体) 2P + 5Cl2点燃2PCl 5 (白色固体) 3)与水作用: X 2 + H 2O (X=Cl 、Br 、I )(2F 2 + 2 4HF + O 2) 注意:潮湿氯气的漂白性 总结: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4)HClO的性质:弱酸性、不稳定性(受热或见光易分解)、强氧化性(漂白)(氯水与石蕊试液及湿润淀粉-KI 试纸作用的现象)5)与碱作用:X2 + 2NaOH NaX + NaXO + H2O漂白粉的制备:氯气通入石灰乳中:2Cl2 + 2Ca(OH)2Ca(ClO)2 + 2H2O漂白粉的主要成分:Ca(ClO)2、Ca Cl2 有效成分:漂白粉的漂白原理:Ca(ClO)2+CO2+ H2O CaCO3+ 2HClO6)与Fe2+、SO2、Na2SO3、Na2等还原性物质反应。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详细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详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性质和用途。
2、了解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分离和鉴定方法。
3、学会利用比较、归纳、分类等方法对卤族元素进行系统性的学习。
4、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
2、卤素单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分离和鉴定方法。
4、卤族元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含卤元素的物质,如食盐、漂白粉、氟牙膏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与卤族元素的关系,进而引入本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实验演示等多种手段,让学生了解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解释实验结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课堂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自主发现和总结卤族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以及制备、分离和鉴定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4、课堂反馈:通过提问、小测验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内容。
5、课堂总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和拓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6、作业布置:布置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包括阅读教材、完成练习册、进行实验操作等,以便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知识掌握情况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卤族元素原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掌握情况。
2、科学探究能力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小组讨论中的发言情况等,评价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3、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高中化学-高一卤族元素教案
高中化学-高一卤族元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卤族元素的基本性质、化学反应和应用。
2. 掌握氯气、溴水和碘酒的制备方法和化学反应。
3. 学会卤族元素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 卤族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
2. 氯、溴、碘元素的化学反应及制备方法。
3. 卤素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卤族元素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2. 氯、溴、碘元素的离子反应及制备方法。
四、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示范法、讲授法五、教学过程1. 热身(1)运用画图的方式,引入卤族元素的基本知识。
(2)分享学生对卤族元素点的第一印象。
2. 探究卤族元素(1)展示卤素与金属的反应。
(2)设计两种实验,探究卤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反应:实验一:氯气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二:溴水、碘酒的氧化还原反应3. 讲授氯气、溴水、碘酒的制备方法及化学反应。
(1)制备氯气(2)制备溴水(3)制备碘酒(4)氯气的化学反应(5)溴水的化学反应(6)碘酒的化学反应4. 学习卤族元素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1)了解卤素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2)学习卤化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5. 总结(1)学生总结卤族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
(2)回顾卤族元素的应用。
(3)讲师进行随堂测验。
六、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实验调研和知识讲解的方式,让同学们了解了卤族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还扩展到了卤素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同时,本节课也有随堂测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为加深学生的理解,采用探究法和讨论法的形式刺激学生思考和互动。
4.1.4卤族元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卤族元素的基本概念、原子结构、电子排布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够运用卤族元素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热爱,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⑥ 卤素与金属的反应规律:卤素与金属反应生成卤化物,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⑦ 卤素与水的反应规律:卤素与水反应生成卤化氢和卤素酸,反应的剧烈程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弱。
⑧ 卤素与氨的反应规律:卤素与氨反应生成卤化铵和卤素酸铵,反应的剧烈程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弱。
⑨ 艺术性和趣味性:在板书设计中,可以运用色彩、图形和布局,使板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卤素单质的颜色,或者用图形表示卤素元素的原子结构,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同时,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互动环节,如让学生上台展示卤素单质的颜色,或者进行一些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卤素元素的性质,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兴趣。
十.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引入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和动画,使抽象的化学知识更加直观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组织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化学知识的直观理解。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在教学管理方面,课堂纪律管理不够严格,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了教学效果。
5. 卤化氢:卤族元素与氢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卤化氢,其性质与碱金属的氢化物类似,但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卤化氢的酸性逐渐增强。
卤族元素教案
卤族元素·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分析卤素的原子结构及氯气的性质,认识卤素单质的性质及递变规律,并通过卤族元素的学习认识“族”的含义。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科学思想:使学生认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认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科学品质: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使学生初步领悟通过实验归纳、推理研究物质性质的认知方法。
重点、难点卤素单质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的规律性及特殊性。
教学过程设计续表重点知识和实验结果。
续表续表附1随堂检测题答案1.(1)HF(2)HI2.2F2+2H2O→4HF+O2、强、冷暗低温、爆炸、HF、氢氟酸、酸。
3.F2、Cl2、淡黄绿色、黄绿色、溴、深红棕、碘、紫黑色、升高、升华。
附2投影密云县教育局教研中心任连俊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初步掌握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认识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认识卤素的原子随核电荷数的递增,单质的化学性质呈现规律性变化;对自然族有初步印象。
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
科学思想:结合卤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让学生领悟“结构决定性质”;通过对氟特性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一般与特殊”的联系;通过对卤素化学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
科学品质:通过实验和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科学方法:观察;实验;微观与宏观、现象与本质、感性与理性相互转化。
重点、难点卤素单质化学性质;对卤素单质化学性质规律性变化的认识;从结构上认识卤素化学性质的规律性变化。
教学过程设计续表续表续表附:课堂练习答案1.因为卤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是7个电子,化学性质很活泼,所以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存在。
2.(1)C、D(2)B(3)A、B(4)B随堂检测答案:1.(1)F2+Ca=CaF2(2)Mg+Cl2=MgCl2(3)Br2+H2O=HBr+HBrO(5)Cl2+2NaBr=2NaCl+Br22.方法一:各取少量试样,分别向试样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的原为碘水,无变化的原为溴水。
化学教案-卤族元素复习教案
化学教案-卤族元素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复习卤族元素的性质、存在形式和应用。
2. 掌握卤族元素的共同特性以及各个元素的特点。
3. 理解卤素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
二、教学重点:
1. 卤族元素的性质、存在形式和应用。
2. 卤素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
三、教学难点:
1. 卤族元素的特点和性质的理解。
2. 掌握卤素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
1. 介绍卤族元素的位置和特点。
2. 掌握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学习卤素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性质。
4. 完成相关学习和巩固练习。
5. 总结和评价。
五、教学方法:
1. 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卤族元素的性质和性质。
2.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合作能力。
3. 设计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思维能力。
六、教学工具和材料:
1. PPT和实验设备。
2. 化学实验室和教材。
七、教学评价和反馈:
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的作业和实验报告。
3. 学生的测试和考试成绩。
卤族元素复习教案
卤族元素复习教案主题:卤族元素复习课时安排:1个课时教学目标:1. 复习卤族元素的周期表位置及基本特点;2. 了解卤族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及其应用;3. 掌握卤族元素的电子结构和化合价的理论知识;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通过提示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卤族元素的基本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卤族元素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给出几个例子。
二、知识点复习(15分钟)1. 复习卤族元素的周期表位置及基本特点,包括电子结构、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电负性等方面。
2. 复习卤族元素的化合价和化合态,以及卤素的卤化物的命名规则和性质。
三、应用举例(15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们就卤族元素的应用进行分组讨论,列举卤族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及其应用,并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 学生发言及老师点评,确认正确答案。
四、扩展知识(15分钟)1. 介绍一些有关卤族元素的扩展知识,如卤素的存在形式、卤素的萃取和制取方法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卤素越往下一组性质就越活泼?五、小结与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知识,并提问学生相关的问题进行小结。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则卤族元素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操作步骤、结果分析等。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准备相应的学习资料。
教学反思:本教案主要针对卤族元素的复习进行设计,通过复习巩固学生对卤族元素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注重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此外,通过引入扩展知识和进行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扩展思维能力。
化学教案-第二节 卤族元素
化学教案-第二节卤族元素
教学目标:了解卤族元素的特性和应用,并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和安全措施。
一、引入(10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碱金属元素的特点,并与卤族元素进行对比。
2. 提问:卤族元素属于哪一族元素?它们的电子结构有何特点?
二、卤族元素的特性(20分钟)
1. 讲解卤族元素的一般特征:卤族元素包括氟、氯、溴、碘和砹,它们在周期表中位于第17族,具有7个价电子,因此具有较强的电负性。
2. 分别介绍氟、氯、溴、碘和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颜色、状态、沸点、溶解性、反应活性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卤族元素的化合价和氧化态的稳定性,并引导学生了解卤族元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三、实验操作(30分钟)
1. 展示氯气的制法和性质:将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观察氯气的颜色和气味,并与试纸进行测试。
2. 进行氯水的实验:将氯气通入水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反应实验,如溴化钾的褪色反应等。
3. 展示其他卤族元素的实验操作:如溴水的制备和性质测试,碘酒的制备和性质测试等。
四、卤族元素的应用(15分钟)
1. 讲解卤族元素的应用领域:卤族元素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农业等领域,如氟化物的应用于生产氟化铝、氯化铵的应用于生产肥料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卤族元素应用中的安全问题,并介绍相应的安全措施。
五、小结(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进行总结。
2. 提问:卤族元素具有什么特点?在哪些领域可以应用?
六、作业布置
1. 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习题。
2.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卤族元素教案
卤素及其化合物一、氯气的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氯气是呈黄绿色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能溶于水(在常温下1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
注意:①氯气使人中毒的症状是:吸入少量氯气会使鼻和喉头的黏膜受到刺激,引起胸部疼痛和咳嗽,吸入大量的氯气会中毒死亡。
②在实验室里闻氯气气味时,必须十分小心,采用正确的闻气味方法,即用于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在实验室中闻其他气体的气味时,也应采用这种方法。
2.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与金属反应2NaCl(产生白烟)②Cu+Cl2CuCl2(产生棕黄色的烟)如:①2Na+Cl2③2Fe+3Cl22FeCl3(产生棕色的烟)说明①在点燃或灼热的条件下,金属都能与氯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其中,变价金属如(Cu、Fe)与氯气反应时呈现高价态(分别生成CuCl2、FeCl3).②在常温、常压下,干燥的氯气不能与铁发生反应,故可用钢瓶储存、运输液氯.③“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物质.如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的棕黄色的烟为CuCl2晶体小颗粒;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的白烟为NaCl晶体小颗粒;等等.(2)与非金属反应如:①H2+Cl22HCl(发出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可用于工业制盐酸H2+Cl22HCl(会发生爆炸)——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注意①在不同的条件下,H2与C12均可发生反应,但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的现象也不同.点燃时,纯净的H2能在C1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并有小液滴出现;在强光照射下,H2与C12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②物质的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属于燃烧.如金属铜、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等.③“雾”是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物质;“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物质.要注意“雾”与“烟”的区别.④H2与Cl2反应生成的HCl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HCl的水溶液叫氢氯酸,俗称盐酸.②2P+3Cl22PCl3(氯气不足;产生白雾)2P+5Cl22PCl5(氯气充足;产生白烟)(3)与水反应:Cl2+H2O = HCl+HClO(4)与碱反应Cl2+2NaOH = NaCl+NaClO+H2O(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2Cl2+2Ca(OH)2 = Ca(ClO)2+CaCl2+2H2O(用于制漂粉精)Ca(ClO)2+CO2+H2O = CaCO3↓+2HClO(漂粉精的漂白原理)说明①Cl2与石灰乳[Ca(OH)2的悬浊液]或消石灰的反应是工业上生产漂粉精或漂白粉的原理.漂粉精和漂白粉是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Ca(ClO)2和CaCl2,有效成分是Ca(C1O)2②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③漂粉精和漂白粉用于漂白时,通常先跟其他酸反应,如:Ca(ClO)2+2HCl=CaCl2+2HClO④漂粉精和漂白粉露置于潮湿的空气中易变质,所以必须密封保存.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 + CO2 + H2O =CaCO3↓+ 2HClO 2HClO2HCl + O2↑由此可见,漂粉精和漂白粉也具有漂白、消毒作用.(5)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如:①2FeCl2+Cl2 = 2FeCl3②2KI+Cl2 = 2KCl + I2(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用于氯气的检验)③SO2+Cl2+2H2O = 2HCl + H2SO4(6)与某些有机物反应如:①CH4+Cl2 CH3Cl + HCl(取代反应)②CH2=CH2+Cl2→ CH2ClCH2Cl(加成反应)二.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氯气溶于水得黄绿色的溶液----氯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卤素及其化合物一、氯气的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氯气是呈黄绿色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能溶于水(在常温下1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
注意:①氯气使人中毒的症状是:吸入少量氯气会使鼻和喉头的黏膜受到刺激,引起胸部疼痛和咳嗽,吸入大量的氯气会中毒死亡。
②在实验室里闻氯气气味时,必须十分小心,采用正确的闻气味方法,即用于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在实验室中闻其他气体的气味时,也应采用这种方法。
2.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与金属反应2NaCl(产生白烟)②Cu+Cl2CuCl2(产生棕黄色的烟)如:①2Na+Cl2③2Fe+3Cl22FeCl3(产生棕色的烟)说明①在点燃或灼热的条件下,金属都能与氯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其中,变价金属如(Cu、Fe)与氯气反应时呈现高价态(分别生成CuCl2、FeCl3).②在常温、常压下,干燥的氯气不能与铁发生反应,故可用钢瓶储存、运输液氯.③“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物质.如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的棕黄色的烟为CuCl2晶体小颗粒;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的白烟为NaCl晶体小颗粒;等等.(2)与非金属反应如:①H2+Cl22HCl(发出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可用于工业制盐酸H2+Cl22HCl(会发生爆炸)——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注意①在不同的条件下,H2与C12均可发生反应,但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的现象也不同.点燃时,纯净的H2能在C1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并有小液滴出现;在强光照射下,H2与C12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②物质的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属于燃烧.如金属铜、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等.③“雾”是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物质;“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物质.要注意“雾”与“烟”的区别.④H2与Cl2反应生成的HCl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HCl的水溶液叫氢氯酸,俗称盐酸.②2P+3Cl22PCl3(氯气不足;产生白雾)2P+5Cl22PCl5(氯气充足;产生白烟)(3)与水反应:Cl2+H2O = HCl+HClO(4)与碱反应Cl2+2NaOH = NaCl+NaClO+H2O(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2Cl2+2Ca(OH)2 = Ca(ClO)2+CaCl2+2H2O(用于制漂粉精)Ca(ClO)2+CO2+H2O = CaCO3↓+2HClO(漂粉精的漂白原理)说明①Cl2与石灰乳[Ca(OH)2的悬浊液]或消石灰的反应是工业上生产漂粉精或漂白粉的原理.漂粉精和漂白粉是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Ca(ClO)2和CaCl2,有效成分是Ca(C1O)2②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③漂粉精和漂白粉用于漂白时,通常先跟其他酸反应,如:Ca(ClO)2+2HCl=CaCl2+2HClO④漂粉精和漂白粉露置于潮湿的空气中易变质,所以必须密封保存.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 + CO2 + H2O =CaCO3↓+ 2HClO 2HClO2HCl + O2↑由此可见,漂粉精和漂白粉也具有漂白、消毒作用.(5)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如:①2FeCl2+Cl2 = 2FeCl3②2KI+Cl2 = 2KCl + I2(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用于氯气的检验)③SO2+Cl2+2H2O = 2HCl + H2SO4(6)与某些有机物反应如:①CH4+Cl2 CH3Cl + HCl(取代反应)②CH2=CH2+Cl2→ CH2ClCH2Cl(加成反应)二.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氯气溶于水得黄绿色的溶液----氯水。
在氯水中有少部分氯分子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 (次氯酸),大部分是以Cl2分子状态存在于水中。
注意:(1)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有:H2O、Cl2、HClO、H+、Cl-、ClO-、OH-;久置氯水则几乎是盐酸溶液(2).氯水显酸性,放置一段时间后酸性增强,其原因是Cl2+H2O HCl+HClO2HClO2HCl+O2↑使氯气转化为盐酸,氢离子深度增大。
新制的氯水与久置的氯水有区别:(1)颜色变浅至无色(2)酸性变大注意: C12本身没有漂白作用,真正起漂白作用的是C12与H2O反应生成的HClO.所以干燥的C12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而混有水蒸气的C12能使干燥布条褪色,或干燥的C12能使湿布条褪色.注意“氯水”与“液氯”的区别,氯水是混合物,液氯是纯净物.①一元弱酸,比H2CO3弱(3) HClO的基本性质②不稳定,2HClO === 2HCl + O2↑③强氧化性;④漂白、杀菌能力,使色布、品红溶液等褪色。
(4)几种漂白剂的比较三.氯气的制法利用氧化性比氯气强的氧化剂,如MnO 2、KMnO 4、KClO 3等,将Cl -氧化成Cl 2。
(1)反应原理:MnO 2+4HCl (浓)MnCl 2+Cl 2↑+2H 2O (2)实验步骤:检密—装药—固定—加热—收集(3)装置特点:根据反应物MnO 2为固体、浓盐酸为液体及反应需要加热的特点,应选用“固 +液加热型”的气体发生装置.所需的仪器主要有圆底烧瓶(或蒸馏烧瓶)、分液漏斗、酒精灯、双孔橡胶塞和铁架台(带铁夹、铁圈)等.(4)收集方法:氯气溶于水并跟水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选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氯气.此外,氯气在饱和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故氯气也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以除去混有的HCl 气体.因此在实验室中,要制取干燥、纯净的Cl 2,常将反应生成的C12依次通过盛有饱和NaCl 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5)除杂气体:制得的氯气中有氯化氢杂质,常用饱和食盐水洗气。
有时要制得干燥的氯气,可以用浓硫酸洗气来除去水蒸气。
(6)多余氯气的吸收方法:氯气有毒,多余氯气不能排放到空气中,可使用NaOH 溶液等强碱溶液吸收,但不能使用石灰水,因为Ca(OH)2的溶解度较小,不能将多余的氯气完全吸收.(7)应注意的问题:①加热时,要小心地、不停地移动火焰,以控制反应温度.当氯气出来较快时,可暂停加热.要防止加强热,否则会使浓盐酸里的氯化氢气体大量挥发,使制得的氯气不纯而影响实验.②收集氯气时,导气管应插入集气瓶底部附近,这样收集到的氯气中混有的空气较少.③利用浓盐酸与足量的MnO 2共热制取C12时,实际产生的C12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低.主要原因是:随着反应不断进行,浓盐酸会渐渐变稀,而稀盐酸即使是在加热的条件下也不能与MnO 2反应.(82NaCl + 2H 22↑ + Cl 2↑四[Cl -的检验]方法 向待检溶液中加入AgNO 3溶液,再加入稀HNO 3,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待检液中含有C1-.注意 (1)不能加入盐酸酸化,以防止引入C1-(若酸化可用稀HNO 3).(2)若待检液中同时含有SO 42-或SO 32-时,则不能用HNO 3酸化的AgNO 3溶液来检验Cl -,因为生成的Ag 2SO 4也是不溶于稀HNO 3的白色沉淀(SO 32-能被HNO 3氧化为SO 42-).五、卤族元素[卤族元素] 简称卤素.包括氟(F)、氯(C1)、溴(Br)、碘(I)和放射性元素砹(At).在自然界中卤素无游离态,都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2)固态物质不经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升华是一种物理变化.利用碘易升华的性质,可用来分离、提纯单质碘.(3)Br2、I2较难溶于水而易溶于如汽油、苯、四氯化碳、酒精等有机溶剂中.医疗上用的碘酒,就是碘(溶质)的酒精(溶剂)溶液.利用与水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可将Br2、I2从溴水、碘水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叫做萃取).2卤素单质的化学性3.卤素元素的有关特性:(1)F2遇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F并放出O2。
(2)HF是弱酸、剧毒,但能腐蚀玻璃4HF + SiO2 == SiF4↑ + 2H2O;HF由于形成分子间氢键相互缔合,沸点反常的高。
(3)溴是唯一的液态非金属,易挥发,少量的液溴保存要用水封。
(4)碘易升华,遇淀粉显蓝色;碘的氧化性较弱,它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化合物。
(5)AgX中只有AgF溶于水,且不具有感光性;CaF2中只有CaF2难溶。
4.卤素间的置换反应及X-离子的检验:(1)Cl2 + 2Br- = Br2 + 2Cl- Cl2 + 2I- = I2 + 2Cl- Br2 + 2I- = I2 + 2Br-结论:氧化性:Cl2 > Br2 > I2;还原性:I-> Br-> Cl-注意将F2通入含Cl-、Br-或I-的水溶液中,不是发生卤素间的置换反应,而是F2与H2O反应.(2)溴和碘在不同溶剂中所生成溶液(由稀到浓)的颜色变化(3)X-离子的检验Cl-白色沉淀Br-+ AgNO3 + HNO3浅黄色沉淀I-黄色沉淀3如果缺碘,就会患甲状腺肿症(大脖子病).为防止碘缺乏病,最为方便、有效的方法就是食用加碘盐,通常加入的是碘酸钾.六练习类型一:氯气1.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A. CuCl2 B. FeCl2 C. FeCl3 D AlCl32.为防止贮存液氯的钢瓶被腐蚀,装氯气之前钢瓶必须( )A.充入稀有气体 B. 除去铁锈 C 彻底干燥 D. 放入铁粉3.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氯气,可采用的方法是(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 用干燥的有色布条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4.为防止吸进氯气中毒,可以用浸有某种物质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
该物质可以是() A.NaOH B Na2CO3 C. NH3 D. Na2SO35.欲除去氯气中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可选用的试剂是()A.氢氧化钠溶液 B. 硝酸银溶液 C 饱和食盐水 D. 饱和碳酸钠溶液6.用1mol MnO2和含HCl为4mol的浓盐酸充分反应(共热),在不考虑HCl挥发的情况下,得到的氯气的物质的量()A.等于2mol B. 等于1mol C. 小于1mol D. 大于2mol类型二:氯水7.将一盛满Cl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日光照射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最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约占试管容积的( )A.1/4 B.1/2 C.1/3 D.2/38.氯水的漂白作用是通过( )A.中和作用 B. 氧化作用 C. 漂白粉分解 D. 还原作用9.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失效的原因是( )A.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 B. 氯化钙易潮解C.Ca(ClO)2易与盐酸反应 D. Ca(ClO)2易与空气中的CO2和H2O反应10.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 B. 新制氯水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先变蓝后褪色C.光照氯水有汽泡冒出,该气体是Cl2 D. 氯水放置数天后,pH值变小,几乎无漂白性11.下列褪色过程不是因为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的是( )A.SO2气体通入到溴水中使溴水褪色B.氯水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加入NaOH后不变红C.乙二酸能洗去溅在布条上的蓝墨水D.在含有碘单质的淀粉溶液中,加入KOH溶液后蓝色褪去12.为了从新制的氯水中制得高浓度的HCLO,可向氯水中加入的试剂是()A.Na2CO3 B. H2SO4 C. CaCO3 D. Ca(OH)2类型三卤族元素13.不能将溴水、碘水中的溴、碘萃取出来的溶剂是()A.四氯化碳 B.直馏汽油 C.酒精 D.苯14.能用加热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括号内的杂质的是()A.KClO3(MnO2) B.Na2CO3(NaHCO3) C.NaCl(KCl) D.KI(I2)15.氟化氢水溶液叫氢氟酸,它应贮存在()A.玻璃瓶中 B.铅容器中 C.瓷瓶中 D.塑料瓶中综合16.F2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物质的量相等的F2跟烧碱完全反应,生成NaF、H2O和另一种气体,该气体是下列中的( )A.H2B.HF C.OF2D.O217.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