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 校园里的动物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22《校园里的动物》教案
小学科学22《校园里的动物》教案【标题】小学科学22《校园里的动物》教案【引言】本教案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校园里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校园环境对它们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校园里的动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观察、归纳和总结。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通过观察和探究,认识校园里的不同动物种类及其特征。
b. 了解校园中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食物来源。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通过观察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触类旁通能力。
b.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动物的态度,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和责任感。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b. 提升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了解校园里的动物种类及其特征;2. 探索校园中动物与环境的关系;3. 学习如何观察、分析和总结。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校园中常见的动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了解学生对校园动物的初步认识。
2. 了解校园里的动物种类及其特征(20分钟)a. 导入课题,鼓励学生讨论:校园中有哪些动物?它们长什么样?b. 布置任务:给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选取一种校园动物,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搜索相关图片和资料,并向全班展示他们选取的动物的图片和特征。
3. 探索校园中动物与环境的关系(30分钟)a. 学生观察校园环境中的动物栖息地,了解它们选择特定环境的原因,以及环境对动物生存和繁衍的影响。
b. 学生对比观察两种不同栖息环境的动物,思考它们生活习性上的差异,并归纳总结。
4. 学习如何观察、分析和总结(30分钟)a.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提出观察问题,例如:动物有哪些生活习性?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等等。
b. 分组讨论,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分析,并进行小结。
c.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分析和总结”的方法与技巧,并进行示范。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一 和动物交朋友 2 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_5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标本、动物图片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补充设计
一、复习
二、新课
1、你知道哪些动物?
2、它们生活在哪里?
3、为什么称它们为动物?
1、揭题:“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2、观察书本第14页,你见过这些动物吗?
3、它们叫什么名字?生活在哪里?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讲的非常好,这些动物有很多相同之处,还有很多不同之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
时间
第几课时
一课时
课题
3、校园里的小动物
课型
学习目标
1、了解动物的多样性,会观察、比较和描述狗、兔等动物的不同和相同。
2、能够通过画图和文字表述、交流狗、兔等动物的异同。
3、学会按不同Biblioteka 标准给动物分类。4、了解动物有相同之处,如都有运动的水平,都由小长大,繁殖后代,都有对食物、水、空间等的需求。
学习重点
5、找出动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分类,并完成实验。
小游戏:猜一猜,它是什么?
游戏规则:小朋友能够提问,但答案只有是与不是,谁在最少的提问中,猜出是什么动物,那么他就赢了。例如书本第15页中的兔子、乌龟、牛等。
相同点:
(1)都有四条腿。
(2)都有两只耳朵。
(3)都能繁殖后代。
(4)都要吃东西……
不同点:
概括小动物的特征。
学习难点
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实行探索的兴趣。
教学关键
由易到难,给学生一个思考过渡的时间。
教学手段
培养学生的分类水平
教学方法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校园里的动物》是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介绍校园里的各种动物,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简练,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对某些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观察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校园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学会观察和描述动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校园中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学会观察和描述动物的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描述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思考和表达。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动物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题目。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校园中的各种动物,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课文阅读,让学生初步了解校园中的动物。
教师可适当讲解一些生僻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介绍的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以及自己身边的动物。
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描述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
三年级上册科学《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科学《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设计三班级上册科学《校内里的小动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目标:观看动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外形与特征。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看、去比较,把握对比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究的兴趣。
意识到动物之间也有很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预备:1、老师供应两种动物,供同学观看。
2、观看记录纸。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与上一课涉及到的科学概念同为生物单元的二级概念。
本课的观看对象是可选择的,蚂蚁、蜗牛都是比较常见、简单捕获、易于饲养的小动物,选取它们为观看对象,可以将同学头脑中以往的阅历充分调动出来,提高认知水平。
课文中知道较多,呈现出"扶'的状态,让同学在捉、看、讨论中收集证据并做出解释,了解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
从前两课到本课,都注意记录、描述力量的培育,引导同学懂得在科学讨论中要重视收集证据,由于它们是得出结论的依据。
教学过程:一、组织探究活动1、观看蜗牛。
(1)谈话:我们先来观看蜗牛(出示蜗牛)。
(2)提问:在观看时应当主义什么?师生争论后总结出:A不要发出大的响动,以免它受到惊吓;B不要用手直接触摸,以免它受到损害;C悄悄地观看一段时间,会发觉更多的特性(怎样出壳、怎样爬行);D观看时要把观看到的记下来或画下来。
画的时候不光要画它的形状,还要标清它身体的各个部分,肯定要画的"像',不要进行艺术加工。
(3)同学观看、记录、展现、相互沟通。
(4)讨论蜗牛的食性。
(5)讨论蜗牛对刺激物的反应。
2、观看蚂蚁、观看鱼。
用同样的方法观看蚂蚁或鱼。
三、概括小动物的共同特征1、谈话:我们认真观看了蜗牛、蚂蚁和鱼,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争论: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3、同学小组内争论、相互沟通。
四、给常见的动物分类。
1、看教科书第21页,提问:你熟悉这些动物吗?还熟悉哪些动物?2、谈话:我们来给它们分类,说说你想怎样分类。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里的动物》说课稿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里的动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校园里的动物》是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校园内常见的动物及其生活习性。
文章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认识它们的特点,明白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他们在生活中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动物,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认识不够深入,对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理解不全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认识校园内常见的动物,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校园内常见的动物,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校园内常见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校园里的动物,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观察与交流:学生分组观察校园内的动物,记录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然后各小组分享观察成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3.知识讲解:教师根据学生观察到的动物特点,讲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动物。
小学科学校园里的动物(教案)
小学科学校园里的动物(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的主题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校园里的动物”。
通过介绍校园中常见的动物,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增加他们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本教案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具体实施时间为一节课,预计时长为40分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校园中常见的动物种类和特点。
b. 掌握动物的基本生活习性和环境需求。
c. 学习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2. 能力目标:a. 培养观察动物的能力。
b. 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c.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热爱。
b.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关心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
三、教学重点通过实地观察和小组合作,让学生深入了解校园中的常见动物,掌握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四、教学准备1. 示范动物标本、图片资料等。
2. 实地考察用的册子、铅笔、放大镜等。
3. 小组合作练习用的海报纸、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动物标本,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在校园中经常看到的动物有哪些,以及它们的外貌特征。
2. 了解(15分钟)a. 实地观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区域进行实地观察。
要求学生记录所看到的动物种类、数量以及它们的活动特点。
b. 回到教室,每个小组向全班简单介绍观察到的动物,并用图片或标本展示。
3. 分类(15分钟)a. 向学生提问,根据动物的共同特征进行分类,如:羽毛动物、昆虫、爬行动物等。
b. 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动物类别,利用海报纸和彩色笔展示所选类别的动物特点,并写出保护这类动物的措施。
4. 学习保护(20分钟)a. 引导学生讨论保护动物的重要性,鼓励他们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b. 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海报,并向全班介绍自己选择的动物类别和保护措施。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在实地观察中学到了什么?如何保护校园中的动物?学习动物有什么好处?六、教学延伸1. 请家长带孩子参观动物园,继续扩大对不同动物的了解。
校园里的小动物教案
校园里的小动物教案教案标题: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目标:1. 了解校园里常见的小动物,如鸟类、昆虫、小型哺乳动物等。
2. 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征、习性以及它们在校园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保护意识,倡导与小动物和谐相处的观念。
教学内容:1. 校园里的鸟类:常见的鸟类种类、外貌特征、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2. 校园里的昆虫:常见的昆虫种类、外貌特征、生命周期和作用。
3. 校园里的小型哺乳动物:如松鼠、野兔等,了解它们的特征、习性和栖息地。
教学步骤:引入:1. 呈现一张校园里的小动物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向学生提问:“你们在校园里见过哪些小动物?它们是什么样的?你们对它们了解多少?”探究:3. 分组让学生自主调查校园里的小动物,包括鸟类、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拍照、采集资料等方式获取信息。
4. 学生将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展示给全班。
让学生互相分享彼此的发现和观察。
拓展:5. 教师向学生介绍校园里常见的鸟类种类、昆虫种类和小型哺乳动物,并介绍它们的特征、习性和栖息地。
6. 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进一步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生活方式和作用。
应用:7. 分组让学生设计一个小动物保护活动,可以是制作小动物的饲料、建造小动物栖息地或制作宣传海报等。
8. 学生在校园内实施自己设计的小动物保护活动,并记录活动过程和效果。
总结:9. 学生总结自己在本课中学到的关于校园里的小动物的知识,并思考如何与小动物和谐相处。
10.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他们的学习成果和积极参与。
教学资源:1. 校园里的小动物图片、视频和资料。
2. 调查表格和整理资料的工具。
3. 制作小动物饲料、栖息地和宣传海报所需的材料。
评估方式:1. 学生调查报告和展示的质量和准确性。
2. 学生参与小动物保护活动的积极程度和效果。
3. 学生对校园里小动物知识的总结和思考。
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野生动物保护区,进一步了解各种小动物的特点和保护工作。
三年级上科学教案校园里的动物_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科学教案校园里的动物_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观看动物,并能用文字、图画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看、去比较,把握对比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究的爱好。
2.爱护动物、不损害动物。
3.记录、描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明白得在科学研究中要重视收集证据教学重点概括小动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围绕小动物如何开展探究性活动。
教学预备:课件——动物图片(教学活动建议:本课的观看对象是可选择的,蚂蚁、蜗牛差不多上比较常见、容易捕捉、易于饲养的小动物,选取它们为观看对象,能够将学生头脑中以往的体会充分调动出来,提高认知水平。
)学生预备:小动物观看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连续研究动物。
二、展现学生观看记录表学生上讲台,利用实物投影展现自己的观看记录表,汇报自己的发觉。
三、概括小动物的共同特点1.谈话:我们认真观看了蜗牛、蚂蚁和鱼,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点?有什么相同的地点?2.讨论:能够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3.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4.师生共同总结动物的共同特点。
四、给常见的动物分类1.看教科书第21页,提问:你认识这些动物吗?还认识哪些动物?2.谈话:我们来给它们分类,说说你想如何样分类。
3.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交流分类依据。
五、课堂总结通过这几课的学习,了解观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要关爱小动物,不损害小动物。
教学反思:1.图片激趣,让学生爱学喜爱小动物是小学生的天性,上课一开始,我就问:“同学们,你们喜爱小动物吗。
”“喜爱!"学生快乐地答到。
“那老师给大伙儿看几种动物的图片,假如你认识它们,就请你亲切地呼喊它们的名字!"动物图片一幅一幅出示着,同学们一个一个地亲切地喊着这些动物的名字。
喜爱之情溢于颜表,学生自然而快乐地进人本节课学习情境。
2.主动收集,汇报、讲述中了解美国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觉、探究。
最新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设计分析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设计分析课题:《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设计分析(一)教法根据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这一基本理念,针对这堂课,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利用图片创设情境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得好:“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教师在课的开始就要激活主体,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新课引入,我出示了鱼、鸟、猫、兔等孩子们喜爱的小动物的图片,这样就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2、用开放的教学法来引导学法的开放是本课的主要教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按之去进行探究活动,最终了解一些知识,学会一些技能。
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中,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同时对学生进行一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3、注重课堂上师生的交往,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和空间教师要放下架子,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小组的合作探究活动中来,了解学生的探究情况,并对个别同学给予适当的提醒和帮助。
提倡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相互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合作,教师既是学生的指导者,又是学生的合作者。
(二)学法1、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的全过程。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儿童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方法,使儿童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有选择的进行开放式学习。
新课标把学生定位为科学学习的主体,也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
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围绕教学目标,自己提出有兴趣探究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让学生根据自己想探究的问题提出假设、设计解决问题的实验。
小学科学22《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22《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校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也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
在校园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不同种类的动物,它们与孩子们一起分享着校园的美好。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在校园里常见的鸟类。
校园里常见的鸟类有麻雀、鸽子、喜鹊等。
它们常常在操场上、树林里或者教学楼的窗户上快速飞过,给我们带来了欢快的氛围。
麻雀是我们最常见的鸟类之一,它们体态小巧、精灵活泼。
麻雀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寻找食物,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它们在操场上觅食,或者在树上结伴嬉戏。
鸽子是校园里另一种常见的鸟类,它们的身姿优雅,飞翔高度较低,常常在教学楼附近的树上筑巢。
喜鹊是一种非常聪明、善于模仿的鸟类,它们的鸣叫声清脆悦耳,在校园的林荫道上经常可以见到它们。
除了鸟类,校园里还常常能够看到一些小型的野生动物,比如松鼠、兔子等。
松鼠是校园里非常可爱的一种小动物,它们身姿灵活、动作敏捷,经常可以看到它们在树上或者草地上奔跑玩耍。
松鼠喜欢吃树上结的果实和坚果,所以在校园里的树上常常可以看到它们在寻找食物的身影。
兔子是另一种常见的小型野生动物,它们的身体柔软,动作轻快。
在校园里的草地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兔子弯下身子啃食草叶,或者在草地上蹦蹦跳跳,给人带来了快乐和活力。
此外,校园里还有一些宠物动物,比如狗、猫和鸽子。
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之一,它们忠诚、可爱,常常陪伴着孩子们一起玩耍。
校园里的狗可以是学校里的警犬,也可以是老师或者学生的宠物。
猫是一种独立、神秘的动物,它们常常出没在校园的角落里,捕捉小虫子和老鼠。
鸽子是被人类驯化最久的家禽之一,它们美丽、温顺,被许多人喜爱。
在校园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们给鸽子投食,让它们在校园里找到温暖和食物。
在了解了校园里的动物之后,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它们来学习科学知识。
比如,我们可以观察鸟类的飞行姿势、鸣叫声和栖息习性,了解鸟类的生态习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同时,通过观察小型的野生动物,我们可以了解它们的食性、运动方式和生活习性。
《校园里的动物》精品教案
《校园里的动物》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校园里常见的动物。
2.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培养学生观察动物的能力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校园里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2.难点: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一段动物的视频,引出课题。
2.提问学生在校园里见过哪些动物。
2.认识动物
1.带领学生在校园里寻找动物,观察它们的外形和活动。
2.介绍一些常见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如蚂蚁的分工、蝴蝶的变态
发育等。
3.观察方法
1.讲解观察动物的方法,如安静观察、不打扰动物等。
2.让学生分组观察一种动物,并记录观察结果。
4.总结
1.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强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尊重动物的生活习性,不伤害它们。
5.作业布置
1.让学生回家观察一种动物,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课《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课《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校园里的动物》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校园中常见的动物,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如动物的特征、分类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动物有了初步的认知,但他们对动物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有较强的观察力和好奇心,对于活泼可爱的动物,他们愿意去观察、去探索。
此外,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如观察、提问、假设、验证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校园中常见的动物,掌握动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学会对动物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动物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校园中常见的动物,掌握动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学会对动物进行分类。
2.难点:对动物进行分类,理解不同动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校园中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动物的认知和观察结果。
3.互动式教学: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校园中的动物图片或视频,用于导入和呈现。
2.准备一些关于动物特征和分类的资料,用于讲解和讨论。
3.准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校园中的动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校园中的动物,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关于动物的特征和分类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动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校园中观察和寻找动物。
每组选择一种动物,观察其特征,并进行分类。
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分享观察结果。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对动物特征和分类的理解。
【科学】2.2《校园里的动物》教案
2.2《校园里的动物》教案【教材简析】在学生对动物有了初步认识后,本课将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去寻访和观察身边常见的动物,进一步培养他们观察记录和交流表达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校园里生活着哪些动物呢?”是调查学生对校园动物的原有认知,通过说一说、认一认,帮助学生聚焦和认识校园里的一些常见动物。
“带上我们到校园里去寻找动物”中,学生将借助工具,利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去寻访校园里的动物,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身体特征、运动情况等。
寻访后的“研讨”活动中,学生通过交流观察到的动物名称、生活地点、在做什么等信息,能提升学生对校园动物的认识,并为后续活动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校园实地寻访活动对学生感受动物多样性,意识到动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重要。
在寻访前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哪里找、怎么找、怎么记的技巧。
让学生用图示记录观察到的动物的外形特征及生活地点,以促使学生更细致和深入地观察。
通过交流研讨活动,把学生的寻访结果汇总成“班级记录单”,帮助学生强化校园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认识,进一步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提升学生研究动物的兴趣。
【学生分析】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身边的动物常常进行着有意无意地观察,但是这些观察往往是随意的、无目的的,因此获得的信息比较有限且零散。
对生活在周围的动物,一年级的学生能叫得出它们的名称,大概知道它们生活的环境,对熟悉的动物能从自然环境中辨认出它们,却无法在自然环境中准确地找到它们。
上学期“校园里的植物”的考察活动给予了学生基本的校内寻访的技能与经验,但是由于动物是不停运动的,这使观察的难度大大增加。
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观察动物的技能和寻访方法,在寻访时容易出现兴奋有余、活动目标不明确、忘记记录等现象,使得观察活动盲目、无序。
而在后续的研讨活动中,由于观察不到位,容易出现表达不准确、表达内容空洞等问题。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是多种多样的。
三年级科学上册校园里的动物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校园里的动物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篇:三年级科学上册校园里的动物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校园里的动物教学目标:1.能认真、仔细地观察校园或某一环境中的动物,会使用放大镜观察小动物;能用比较准确的图画和简单的文字记录观察情况;能清楚地描述观察到的动物的特征;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几种动物,发现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2.对科学学习感兴趣,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乐于参加观察动物的活动,在活动中能与同学很好地合作。
3.进一步认识常见动物的名称,认识昆虫(或其它某一类动物)的特征。
教学重点:让学生对科学学习感兴趣,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乐于参加观察动物的活动,在活动中能与同学很好地合作。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比较准确的图画和简单的文字记录观察情况;能清楚地描述观察到的动物的特征;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几种动物,发现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而且它们无处不在,在我们校园里,也有着很多的小动物,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学习第二课:校园里的动物。
二、新授1.观察动物的方法同学们,你们认识有哪些动物,你能把它们画出来吗?学生凭记忆画完动物,教师做简单的评价后,引导学生与教材中的主人公一起对阿静和奇奇画的动物——蝴蝶和蚂蚁进行评价,进而同桌互相评价。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平时观察的不足。
思考,讨论:怎么样才能避免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认识它们呢?教师启发,讲解。
并使学生了解正确的方法,明白观察的方法、顺序和步骤。
2.观察校园里的昆虫带领学生到校园中去寻找和观察昆虫。
观察结束,组织学生一起进行交流,讨论。
教师最后总结,将观察过的动物向学生做完整详细的描述。
3.归纳昆虫的特征教师将观察结果和学生一起交流,归纳,总结,记录。
三、活动设计回去观察比较两种动物,写出一个观察实验记录。
四、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动物之间的不同,还学会了观察的方法,收获可真多啊!用心爱心专心 1第二篇:三年级科学上册和动物比本领教案人教新课标版和动物比本领教学目标:1.用感官细致地观察物体,并正确选择观察方法,判定物体;能正确使用观察测量工具,体会工具的作用;能仿照给定格式,书写研究报告。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一和动物交朋友2校园里的动物》课教学设计19
《校园里的动物》教课方案【教材简析】在学生对动物有了初步理解后,本课将率领学生到校园里去寻访和察看身旁常有的动物,进一步培育他们察看记录和沟通表达的水平,指引学生理解到动物生活在必定的环境中。
“校园里生活着哪些动物呢?”是检查学生对校园动物的原有认知,经过说一说、认一认,辅助学生聚焦和理解校园里的一些常有动物。
“带上我们到校园里去找寻动物”中,学生将借助工具,利用科学的察看方法去寻访校园里的动物,察看它们的生活环境、生计方式、身体特色、运动状况等。
寻访后的“商讨”活动中,学生经过沟通察看到的动物名称、生活地址、在做什么等信息,能提高学生对校园动物的理解,并为后续活动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校园实地寻访活动对学生感觉动物多样性,意识到动物与环境的关系特别重要。
在寻访前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哪里找、怎么找、怎么记的技巧。
让学生用图示记录察看到的动物的外形特色及生活地址,以促进学生更仔细和深入地察看。
经过沟通商讨活动,把学生的寻访结果汇总成“班级记录单”,辅助学生加强校园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不一样的动物生活在不一样的环境中的理解,进一步领会到动物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研究动物的兴趣。
【学生剖析】小孩在成长过程中,对身旁的动物常常推行着存心无心地察看,可是这些察看常常是任意的、无目的的,因此获取的信息比较有限且零落。
对生活在四周的动物,三年级的学生能叫得出它们的名称,大体知道它们生活的环境,对熟习的动物能从自然环境中辨识出它们,却没法在自然环境中正确地找到它们。
上学期“校园里的植物”的观察活动赐予了学生基本的校内寻访的技术与经验,可是由于动物是不断运动的,这使察看的难度大大增添。
学生由于缺少相对应的察看动物的技术和寻访方法,在寻访时简单出现喜悦有余、活动目标不明确、忘掉记录等现象,使得察看活动盲目、无序。
而在后续的商讨活动中,由于察看不到位,简单出现表达不正确、表达内容空洞等问题。
【教课目的】科学知识目标1.校园中生活着不一样的动物,动物是多种多样的。
小学科学22《校园里的动物》(教案)
小学科学22《校园里的动物》(教案)【校园里的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里的常见动物,学习它们的特征和习性。
2. 培养学生对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观察力和兴趣。
3. 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校园里的常见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2. 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及互动。
三、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校园里的常见动物。
2. 动植物标本(校园里搜集)。
3. 示范活动所需材料(如各种食物、容器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约5分钟):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起他们在校园里曾见过的动物。
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在校园里的生活环境以及与人的互动。
提问问题可涉及校园狗、猫、鸟、鱼等常见动物,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学习展示(约15分钟):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向学生展示校园里常见的动物,并提供简要的特征和习性描述。
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外貌特征、食性和生活方式,了解每种动物在校园中的习性和栖息地。
3. 探究活动(约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种校园里的动物,例如校园狗、猫、鸟、鱼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收集有关这种动物的信息。
学生可以观察动物的外貌特征、行为习性、食性等,并进行记录。
4. 小组讨论(约1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他们所观察到的动物信息,并可以通过图片、绘画等形式展示。
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发言,其他组员可以提问补充。
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拓宽对校园里动物的认识。
5. 示范活动(约20分钟):选拔几组学生进行示范活动,例如喂养校园狗、猫等动物。
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所需的食物和容器,并示范如何正确喂养动物。
借此机会,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动物的反应和行为习惯,增进对动物和人的互动关系的理解。
6. 总结(约10分钟):教师进行总结,鼓励学生表达对校园里动物的新认识和感受。
可以引导学生谈论人类应该如何保护和爱护校园里的动物,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五、巩固练习: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并记录校园里的其他动物,比如昆虫、蜘蛛等。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课《校园里的动物》说课稿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课《校园里的动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校园里的动物》是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课的内容。
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校园里的动物,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校园里的动物,并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他们对于动物充满好奇和兴趣。
但是,他们对于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可能了解不多,对于如何科学地观察和探究动物可能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当的教学活动和引导他们进行探究。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校园里常见动物的名称和特征,知道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用科学的方法探究校园里的动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学会关爱和尊重生命。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说出校园里常见动物的名称和特征,知道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探究,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手段: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校园里的动物,观察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动物的特点和有趣的现象。
3.探究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探究,解决问题。
4.图片和视频:使用图片和视频辅助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校园里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校园里的动物,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观察与讨论:学生观察校园里的动物,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动物的特点和有趣的现象。
3.探究与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探究,解决问题。
如:动物为什么会这样做?动物的生活习性是什么?4.总结与展示:学生进行总结和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探究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里的动物
教学目标:
1.能认真、仔细地观察校园或某一环境中的动物,会使用放大镜观察小动物;能用比较准确的图画和简单的文字记录观察情况;能清楚地描述观察到的动物的特征;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几种动物,发现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2.对科学学习感兴趣,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乐于参加观察动物的活动,在活动中能与同学很好地合作。
3.进一步认识常见动物的名称,认识昆虫(或其它某一类动物)的特征。
教学重点:
让学生对科学学习感兴趣,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乐于参加观察动物的活动,在活动中能与同学很好地合作。
教学难点:
学生能用比较准确的图画和简单的文字记录观察情况;能清楚地描述观察到的动物的特征;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几种动物,发现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而且它们无处不在,在我们校园里,也有着很多的小动物,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学习第二课:校园里的动物。
二、新授
1.观察动物的方法
同学们,你们认识有哪些动物,你能把它们画出来吗?
学生凭记忆画完动物,教师做简单的评价后,引导学生与教材中的主人公一起对阿静和奇奇画的动物——蝴蝶和蚂蚁进行评价,进而同桌互相评价。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平时观察的不足。
思考,讨论:怎么样才能避免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认识它们呢?
教师启发,讲解。
并使学生了解正确的方法,明白观察的方法、顺序和步骤。
2.观察校园里的昆虫
带领学生到校园中去寻找和观察昆虫。
观察结束,组织学生一起进行交流,讨论。
教师最后总结,将观察过的动物向学生做完整详细的描述。
3.归纳昆虫的特征
教师将观察结果和学生一起交流,归纳,总结,记录。
三、活动设计
回去观察比较两种动物,写出一个观察实验记录。
四、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动物之间的不同,还学会了观察的方法,收获可真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