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
中学教资考试大纲
![中学教资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f2f5a9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a.png)
中学教资考试大纲中学教资考试是中国教育系统中的一项重要考试,旨在选拔合格的中学教师。
为了确保考试的公平和科学性,教育部制定了中学教资考试大纲,对考试的内容、形式和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本文将对中学教资考试大纲进行详细解读,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考试科目及内容中学教资考试一般包括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两个科目。
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学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则根据考生所报考学科的要求,考察考生对该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的内容包括教育学基本原理、教育学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的内容则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而有所不同。
考生需要掌握所报考学科的相关知识,包括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学科的研究方法等。
此外,考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要求中学教资考试的形式一般为笔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选择题是考生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空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填写相应的内容,简答题要求考生用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论述题要求考生对所给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
考试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并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考生需要对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有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
此外,考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三、备考建议为了更好地备考中学教资考试,考生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建议:1. 认真学习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了解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法律法规。
可以通过阅读教育学的经典著作、参加教育学的相关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教育学水平。
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指导(2025年)
![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指导(2025年)](https://img.taocdn.com/s3/m/a6083e4c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9.png)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以下哪项不属于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A、文字处理B、数据管理C、图形图像处理D、网络编程2、以下关于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创设的说法,正确的是:A、教学环境应完全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B、教学环境应注重硬件设施,忽视软件资源C、教学环境应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D、教学环境应只关注课堂环境,忽视课外实践3、在计算机系统中,通常所说的“硬件”指的是:A. 计算机主机箱及其内部的所有组件B. 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C. 各种编程语言D. 可以被计算机处理的数据4、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获取能力B. 信息加工处理能力、信息创新能力C. 上述全部D. 仅限于信息技术操作技能5、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了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任务驱动法D. 翻转课堂法6、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关于“网络道德”的课题,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最适合该课题?()A. 知识传授策略B. 技能训练策略C. 情感陶冶策略D. 价值引领策略7、在计算机网络中,关于TCP/IP协议的说法正确的是:A. TCP/IP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是一种用于互联网信息传输的通信协议。
B. TCP/IP协议仅用于局域网中。
C. TCP/IP协议中的IP负责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检查。
D. TCP/IP协议中的TCP负责数据包的顺序传输,但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8、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以下哪种活动最有效?A. 让学生背诵编程语言的语法。
B. 安排学生完成大量的重复练习。
C. 指导学生按照固定的模板制作电子文档。
D. 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小项目或应用程序。
202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考试大纲
![202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b92c00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7.png)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如下:一、考试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 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 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 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 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 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1.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2. 中学课程3. 中学教学4. 中学生学习心理5. 中学生发展心理6. 中学生心理辅导7. 中学德育8.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 考试时间:120分钟。
3. 试卷分数:满分150分。
4. 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
四、考试内容举例(请注意,此处仅为举例,并非实际考题)1. 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是()。
A. 学习动机B. 学习策略C. 技能形成D. 知识获取2. 简答题: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3. 辨析题:有人认为,知识是客观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而技能则是符合操作程序的有效方法,二者是截然不同的。
请分析这种说法的错误之处。
4. 论述题:论述德育过程中如何遵循“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
5. 材料分析题:根据以下案例,分析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策略。
五、考试样卷材料分析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最近遇到了一些问题。
他在学习上感到很吃力,特别是数学和英语两门科目。
他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做作业,但成绩仍然不理想。
小明感到很沮丧,开始对学习失去兴趣。
2023年下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2023年下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f980b4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e.png)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是针对希望成为中学教师的考生所设计的。
2023年下半年考试大纲通常涵盖以下几个主要领域:
1. 教育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原理、心理学基础、教育法规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等内容。
2. 教学知识与能力:涉及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方法、学习评价、学生心理辅导、班级管理以及教育研究方法等。
3.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针对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活动。
4. 教师职业道德:强调教师的职业操守、教育伦理和社会责任。
5. 教育政策法规:包括国家教育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教师资格相关的规定。
6. 教育情境模拟:可能包含案例分析、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情景模拟等,考察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考试形式一般包括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等。
通过这一考试,考生将证明自己具备从事中学教育教学工作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考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可能会根据最新的教育政策和教学理念进行更新,所以考生需要关注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最新考试大纲。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https://img.taocdn.com/s3/m/46a01cdc6f1aff00bed51ebc.png)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运用能力。
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国内外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动态;掌握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信息技术学科的特征与应用领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灵活运用;理解《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开展学科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训实践。
2.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
能根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信息技术教学实施能力。
认识学生建构信息技术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并能依据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恰当选用相关的教学资源;能够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组织有效教学活动;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获得信息技术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能力。
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并能将其恰当地运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通过教学反思改进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1. 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发展动态,掌握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
(3)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2.信息技术课程知识(1)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6dd49756ad51f01dc381f147.png)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水平》一、考试目标1.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使用水平。
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国内外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动态;掌握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信息技术学科的特征与应用领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教学中灵活使用;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展开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训实践。
2.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水平。
能够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课程目标,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信息技术教学实施水平。
理解学生建构信息技术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并能依据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恰当选用相关的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使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策略,组织有效教学活动;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能够协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获得信息技术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水平。
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并能将其恰当地使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动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通过教学反思改进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知识1.信息技术专业知识(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掌握与初中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
(3)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精选
![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41fcef1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4.png)
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精选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精选单选题(共15题,共15分)1.在编辑某Word文档时出现如图2所示的标记,这表明编辑者使用了()。
A.替换功能B.批注功能C.修订功能D.拼写和语法检查功能2.如图4所示。
对某校初二学生信息技术期中考试成绩进行分类汇总操作时,得到的结果是()。
A.各班成绩的平均分B.ABCDE五个分数段学生成绩的平均分C.各班ABCDE五个分数段学生的平均分D.ABCDE五个分数段学生在各班的人数3.手机采用GSM模式的传输速率为9.6Kbps,采用3G模式的传输速率可达2Mbps,后者下载文件的速度比前者快约()。
B.20倍C.50倍D.200倍4.图像文件“作业.ip9”的属性如图5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图像大小为800*600像素B.图像是“画图”软件创建的C.图像的色彩模式一定为RGB模式D.72DP1表示每厘米分布72个像素点5.二维码是一种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图形来表示数据信息的编码形式,在图6所示的二维码生成器中输入文本“数字化学习中心”,生成图7所示的二维码,这个过程属于()。
A.文字识别B.图像处理C.信息编码D.图像识别6.图9所示的是某数据库中的三个表,其中学生表和成绩表建立表问关系的字段是“学号”.成绩表和课程表建立表问关系所用字段是()。
B.成绩C.课程编号D.课程性质7.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
A.文字的使用B.语言的使用C.印刷术的使用D.计算机技术的使用8.图1所示的窗口界面表明该计算机()。
A.没有硬盘B.有3个硬盘C.有3个硬盘分区D.硬盘的总存储容量为5.76T9.某PowerPoint文件打开时显示的界面如图3所示,该文档的视图类型为()。
A.普通视图B.浏览视图C.放映视图D.母版视图10.张某将所盗的游戏账号、密码转卖给他人,从中获利8万元,他的这种行为属于()。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信息技术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信息技术试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a7374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19.png)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哪种能力?A、操作能力B、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C、审美能力D、合作交流能力2、下列哪种教学策略最适合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编程基础”教学?A、讲授法B、演示法C、探究法D、案例分析法3、题干: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哪些方面的教学效果?A、学生的注意力B、学生的记忆能力C、学生的思维能力D、以上都是4、题干:以下哪种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不适用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A、头脑风暴法B、案例分析法C、角色扮演法D、PPT展示法5、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A、资源共享B、数据通信C、提高运算速度D、分布处理6、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授学生如何安全使用互联网时,以下哪一项不是推荐的做法?A、定期更新浏览器和操作系统B、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C、使用复杂的密码并定期更改D、在公共计算机上保存登录信息以便下次快速登录7、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A. 传统的讲授法B. 任务驱动法C. 案例分析法D. 知识灌输法8、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以下哪个环节最有利于学生形成信息素养?A. 理论知识学习B. 实践操作训练C. 课堂讨论D. 课后作业9、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A. 传统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任务驱动法D. 课堂讨论法11、在Excel中,如果需要计算A1至A5单元格数值的平均值,应该使用的函数是:A. SUM(A1:A5)B. AVERAGE(A1:A5)C. COUNT(A1:A5)D. MAX(A1:A5)13、在信息技术学科中,以下哪项技术不属于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内容?A. 网络技术B. 数据库技术C. 编程技术D. 美术设计技术15、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关于信息素养的培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加工和信息应用四个方面。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教师资格考试.doc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教师资格考试.doc](https://img.taocdn.com/s3/m/40761bb2dd36a32d72758158.png)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教师资格考试一、考试目标1.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运用能力。
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国内外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动态;掌握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信息技术学科的特征与应用领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开展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训实践。
2.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
能够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课程目标,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信息技术教学实施能力。
认识学生建构信息技术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并能依据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恰当选用相关的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运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策略,组织有效教学活动;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获得信息技术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能力。
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并能将其恰当地运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通过教学反思改进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知识1.信息技术专业知识(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掌握与初中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
(3)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级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级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0f6e07b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6.png)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级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指南,它对于考生备考具
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对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级中学信息技术学
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进行详细解读,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考试目的和任务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级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的
目的是评价考生是否具备相应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能够胜任高中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考试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考核考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包括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编程语言等方面的知识;
2.考核考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
结合的实际操作能力;
3.考核考生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包括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
法运用等能力。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组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本知识,并要求考生掌握其相关概念、原理和基本操作技能;
2.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和软件进行实际操作,包括文档处理、数据处理、多媒体制作等;
3.信息技术教学能力:考核考生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运用等能力,要求考生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并能够适应不同教学环境和学生需求。
考试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要求考生扎实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2.能力应用:要求考生能够将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教学中,能够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创新能力: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供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cf8958430c22590103029d0f.png)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运用能力。
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国内外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动态;掌握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信息技术学科的特征与应用领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灵活运用;理解《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开展学科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训实践。
2.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
能根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信息技术教学实施能力。
认识学生建构信息技术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并能依据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恰当选用相关的教学资源;能够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组织有效教学活动;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获得信息技术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能力。
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并能将其恰当地运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通过教学反思改进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1.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发展动态,掌握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
(3)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型示例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型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8da56bdcf84b9d529ea7abc.png)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型示例1.单项选择题(1)有关消息与信息的关系描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 消息就是信息B. 信息中包含了消息C. 消息中包含了信息D. 二者没有关系(2)Internet 所使用的网络协议组称为A. DNSB. LAN /WANC. EthernetD. TCP/IP2.简答题位图与矢量图是数字图像的两种表示方式,请简要回答二者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案例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刚从师范大学毕业的女大学生宋老师正在计算机教室为初中三年级讲授PowerPoint 课程,今天的内容是“幻灯片中插入影片和声音”,由于是新内容,宋老师为了让学生多练习一会儿,通过多媒体播放系统向全班同学演示完操作步骤后,说:“现在大家翻开书到第56 页,按照我刚才演示的步骤自己练习。
”大多数学生开始自己看书学习,可是有一些学生并没有看书,而是开始玩自己的电脑。
几个学生在上网,还时不时和旁边的同学说话,让他们看自己的屏幕,估计是发现什么好玩的了;还有一个学生在玩自己随身带的优盘里的游戏,旁边的同学也不自觉地看他的屏幕。
这一切宋老师根本没有发现,她一直坐在教师机旁边忙着。
请结合上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你觉得宋老师这节课采用的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哪种教学方法?(2)宋老师采用的这种教学方法适合于什么样的学生和教学内容?(3)宋老师没有发现玩电脑、玩游戏的同学,你认为原因是什么?(4)从教学策略的角度来分析,你觉得宋老师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和失败之处分别是什么?4.教学设计题围绕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中“声音的插入”这一教学内容,完成下列任务:(1)确定本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2)请设计出恰当的教学策略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3)请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图。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初中信息技术-教师.doc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初中信息技术-教师.doc](https://img.taocdn.com/s3/m/a1fc66bd0975f46527d3e1bf.png)
2019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考试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运用能力。
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国内外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动态;掌握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信息技术学科的特征与应用领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开展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训实践。
2.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
能够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课程目标,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信息技术教学实施能力。
认识学生建构信息技术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并能依据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恰当选用相关的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运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策略,组织有效教学活动;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获得信息技术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能力。
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并能将其恰当地运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通过教学反思改进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知识(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掌握与初中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
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054eeb210661ed9ad51f3fa.png)
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1.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运用能力。
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国内外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动态;掌握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信息技术学科的特征与应用领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开展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训实践。
2.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
能够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课程目标,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信息技术教学实施能力。
认识学生建构信息技术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并能依据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恰当选用相关的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运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策略,组织有效教学活动;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获得信息技术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能力。
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并能将其恰当地运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通过教学反思改进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1.信息技术专业知识(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掌握与初中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
(3)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中学教资考试大纲
![中学教资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9a2154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5.png)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一均为《综合素质》(中学),科目二均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2. 《综合素质》(中学)主要考查中学阶段的教育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以及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3. 《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要考查中学阶段的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德育、中学课程、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等。
4.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主要考查中学阶段相应学科的运用、设计、实施、评价的能力。
5. 中学教师资格证面试则主要考察申请教师资格人员应具备的新教师基本素养、职业发展潜质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6. 考试内容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仪表仪态得体,有一定的表达、交流、沟通能力,能够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节规范,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请注意,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的具体内容可能会根据每年的考试要求有所调整。
如有需要,可以访问中国教育考试网官网查询最新版大纲,或者查阅当年的考试公告。
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笔试部分
![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笔试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dd3e63b3d15abe23492f4d2c.png)
《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一)科学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方法和实验技能,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以及环境的相互关系,具备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关注科学的最新发展动态;熟悉《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掌握科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科学课程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编制、选择作业。
(三)科学课程教学实施能力能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特征,恰当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适时地根据学生反馈优化教学。
(四)科学课程教学评价能力掌握科学课程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改进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科学学科与教学知识1.科学专业知识(1)掌握与初中科学课程密切相关的科学基础知识,包括:大学物理中的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和原子与原子核物理知识的基础知识;大学化学中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大学生物学中的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进化论的基础知识;大学自然地理和天文学方面相关的基础知识。
(2)能运用科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相关科学现象。
(3)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与最新发展动态。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https://img.taocdn.com/s3/m/e2793c7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0.png)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单选题(共40题)1、下列()是SQL语言查询没有E—mail地址的员工的语句A.SELECTstaffnoFROMstaffWHEREE—mail=NULLB.SELECTstaffnoFROMstaffWHEREE—mailNULLC.SELECTstaffnoFROMstaffWHEREE—mailISNULLD.SELECTstaffnoFROMstaffWHEREE—mailISNOTNULL【答案】 C2、以下数据结构中,不属于线性数据结构的是()。
A.二叉树B.栈C.线性表D.队列【答案】 A3、十进制数+37的补码为00100101,其相反数的补码应为()。
A.11011010B.11011011C.10100101D.01011010【答案】 B4、关于计算机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计算机病毒可以寄生在人体内B.感染计算机病毒,必须重装系统C.计算机病毒是一段计算机程序D.一旦感染计算机病毒,计算机就没法继续使用.必须换新的【答案】 C5、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体系结构分别为()层。
A.7和4B.7和7C.7和5D.4和4【答案】 A6、计算机文件是以计算机硬盘为载体存储在计算机上的信息集合。
下列文件分类恰当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B7、在撰写邮件时,在收件人对话框的“收件人”栏中()。
A.只能输入一个人的收件地址B.只能输入多个人的收件地址C.既可以输入一个人的收件地址又可以输入多个人的收件地址D.只能输入收件人的姓名【答案】 C8、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是指在()基础上网络技术走向一致,实现业务内部相互覆盖。
A.自动化B.智能化C.数字化D.模拟化【答案】 C9、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主要考虑的是提高软件的()。
A.可靠性B.可重用性C.可移植性D.可修改性【答案】 B10、IPv6与IPv4相比,具有的特点不包括()。
2023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2023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aaeb1f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4.png)
2023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2023年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部分:一、考试目标与要求1. 考查考生对于中学信息技术(科技)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于信息技术(科技)课程基本性质、基本理念和核心素养的理解程度。
2. 考查考生对于高等教育中与中学信息技术(科技)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具备较强的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考查考生对于中学信息技术(科技)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程度,能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解决有关中学信息技术(科技)学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具备从事中学信息技术(科技)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教学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1. 学科知识(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发展动态,掌握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与中学信息技术(科技)学科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问题解决能力。
(3)掌握数据结构、算法、程序设计语言、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了解相关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
2. 教学设计能力(1)能根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兴趣和实际需求的教学活动。
(2)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和评价,调整和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实施能力(1)能依据教学设计,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4. 教学评价能力(1)能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2)能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运用能力。
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国内外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动态;掌握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信息技术学科的特征与应用领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开展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训实践。
2.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
能够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课程目标,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信息技术教学实施能力。
认识学生建构信息技术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并能依据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恰当选用相关的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运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策略,组织有效教学活动;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获得信息技术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能力。
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并能将其恰当地运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通过教学反思改进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1.信息技术专业知识
(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掌握与初中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
(3)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2.信息技术课程知识
(1)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2)熟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所规定的模块结构、内容标准和要求。
(3)理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呈现形式,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
使用教材。
3.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知识
(1)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等一般知识。
(2)理解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规律及一般过程,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技能及教学方法。
(3)了解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知识。
(4)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设计
1.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1)了解学生认知特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2)具有分析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学习经验和个体差异的能力。
2.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1)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及教材编写思路和特点,了解信息技术教材内容和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能结合学习需要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组织。
(2)通过教材内容分析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技能,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并设计相应的教学解决方案。
3.确定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1)领会“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含义。
(2)能够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材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具体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并准确表述。
4.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
(1)能够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2)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明确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关系,确定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和呈现顺序。
(3)了解信息技术资源的多样性,能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合理开发、选择和利用教学资源。
5.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综合应用
(1)理解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组织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
(2)通过研究典型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设计的案例,掌握教学设计的方法,评析教学案例。
(3)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三)教学实施
1. 课堂学习指导
(1)了解信息技术教学情境的创设、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的方法,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2)了解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基本特点,能够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2. 课堂组织调控
(1)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组织的形式和策略,具有初步解决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的能力。
(2)了解对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教学活动因素进行调控的方法。
3. 信息技术教学实施的综合应用
(1)能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2)掌握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的功能、特点和方法,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能恰当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四)教学评价
1.信息技术学习评价
(1)了解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知识和方法,具有科学的评价观,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能够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信息技术学习的状况,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2.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1)能够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倡导的评价理念,发挥教学评价诊断、反馈、激励等功能。
(2)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评价,提出改进的思路。
三、试卷结构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有关消息与信息的关系描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 消息就是信息
B. 信息中包含了消息
C. 消息中包含了信息
D. 二者没有关系
(2)Internet所使用的网络协议组称为
A. DNS
B. LAN /WAN
C. Ethernet
D. TCP/IP
2.简答题
位图与矢量图是数字图像的两种表示方式,请简要回答二者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刚从师范大学毕业的女大学生宋老师正在计算机教室为初中三年级讲授PowerPoint课程,今天的内容是“幻灯片中插入影片和声音”,由于是新内容,宋老师为了让学生多练习一会儿,通过多媒体播放系统向全班同学演示完操作步骤后,说:“现在大家翻开书到第56页,按照我刚才演示的步骤自己练习。
”
大多数学生开始自己看书学习,可是有一些学生并没有看书,而是开始玩自己的电脑。
几个学生在上网,还时不时和旁边的同学说话,让他们看自己的屏幕,估计是发现什么好玩的了;还有一个学生在玩自己随身带的优盘里的游戏,旁边的同学也不自觉地看他的屏幕。
这一切宋老师根本没有发现,她一直坐在教师机旁边忙着。
请结合上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你觉得宋老师这节课采用的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哪种教学方法?
(2)宋老师采用的这种教学方法适合于什么样的学生和教学内容?
(3)宋老师没有发现玩电脑、玩游戏的同学,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4)从教学策略的角度来分析,你觉得宋老师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和失败之处分别是什么?
4.教学设计题
围绕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中“声音的插入”这一教学内容,完成下列任务:(1)确定本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2)请设计出恰当的教学策略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3)请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