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课-高中课件精选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课件(共4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课件(共40张PPT)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 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
第三,选官不问身份;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袭, 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
探究四:
材料一:秦统治者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周围一个又一个 国家。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 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 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 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 士兵 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 ;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 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这反映出 A.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B.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 C.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
D.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
3、秦简出现的单行法规名称已达三十多种,史载李悝 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人相于秦”。秦律所载的法律 条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也是前所未见。秦简中的经济法 规包括《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
主要原因在于各封国以周王名义“授土”“授民”,实际上 成为一个独立的小王国,力量强大后必然与周王朝相抗衡。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
• 材料二: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 废侯卫而为守 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 运于 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摘自柳宗元《封建论》
• 3、材料二中作者对郡县制的基本态度是什么? 肯定了郡县制有利于秦朝统一;
——消极作用:
①中央集权制之下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 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②中央集权制下,皇帝在调动人力、物力 和财力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但也因此而 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形成暴政,激化了阶 级矛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共3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共37张PPT)

《古风》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
人 教 版 高 中 历史必 修一课 件:第 2课 秦 朝中央 集权制 度的形 成(共37张 PPT)
想一想:秦始皇为什么能统一全国?统一 的经过怎样?意义如何?
1、秦统一的条件
3、统一的经过
人 教 版 高 中 历史必 修一课 件:第 2课 秦 朝中央 集权制 度的形 成(共37张 PPT)
秦灭六国计谋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共37张PPT) 远交近攻二步行, 打败削弱再灭亡,
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燕秦
前222年
十年统一顺民心。
秦赵
齐秦前221年
人 教 版 高 中 历史必 修一课 件:第 2课 秦 朝中央 集权制 度的形 成(共37张 PPT)
人 教 版 高 中 历史必 修一课 件:第 2课 秦 朝中央 集权制 度的形 成(共37张 PPT)
想一想: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根据教材两段材料概括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材料1:教材P10学思之窗故事。 材料2:教材P10第1自然段第1、 2句话。
前228年

魏秦
韩秦 前221年
前225年
前230年
定都咸阳
秦楚前223年
人 教 版 高 中 历史必 修一课 件:第 2课 秦 朝中央 集权制 度的形 成(共37张 PPT)
人 教 版 高 中 历史必 修一课 件:第 2课 秦 朝中央 集权制 度的形 成(共37张 PPT)
西 到 陇 西
人 教 版 高 中 历史必 修一课 件:第 2课 秦 朝中央 集权制 度的形 成(共37张 PPT)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共21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共21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公民拥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提高参政积极性
民主范围小
在公民大会上,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他代写上阿利 斯提德自己的姓名投上票柜,阿利斯提德哭笑不得问为什么 要放逐他。那个人回答道: “不为什么,我甚至都不认识这 个人;但到处都称呼他为正义之士,我实在听烦了。”
——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比例代表制
(罗马共和国)执政官由公民大会选举产生,为了防止 专制独裁,执政官一年一任,两位执政官拥有同等权力,具有 协议性质,彼此具有否决权。每逢危机发生时,两位执政官 通过协商或由抽签决定其中一人作为独裁官,全权解决处理 危机事件,称为狄克推多。独裁官拥有最高统制权,但在危机 结束后即卸职,任职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
缘起·早期公民
最初国王拥有帝权,......后来,君主政体被废除,贵族成 为社会统治者。从前由国王掌握的帝权这时转到两名执政官 手中;执政官由选举产生,任期一年,总是由贵族担任;元 老院是主要立法机关,也是贵族团体,甚至在接纳若干平民 后其性质仍然不变。
——斯塔夫里拉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古罗马]塔西佗著,王以铸等 译《编年史》上册
皇帝(元首)掌握国家大权,既是 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军队 听命于其。
缘起·早期公民
(雅典议事会)议员的任命有两大特色:村社代表制和抽 签选举。村社代表制,具体就是将议事会的500个议席按 各村社公民人口的比例分配到139个村社。
——崔丽娜《雅典五百人议事会的任命和运作》
——中外历史纲要(下)P17
确立了“王在议会” 的历史传统
国王通过议会寻求政策支持, 议会要求国王改善统治。
加冕·近现代公民
“我们都只不过是在成为公民之后,才真正开始变成人的。” ——卢梭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课件(共16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课件(共16张PPT)

4.“朕”的演变

在先秦时代,“朕”是 第一人称代词。不分尊 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 称“朕”。比如屈原在 离骚里面说“帝高阳之 苗裔兮,朕皇考曰伯 庸”。据司马迁《史 记· 秦始皇本纪》记载: 秦嬴政统一天下后,规 定:“天子自称曰朕。” 从此,一般人不能自称 “朕”了。(皇帝独尊)

朕在先秦就是“我”的 意思,《说文解字》里 面说“月”原先是 “舟”,所以朕的原意 是造船的时候两块木板 之间细小的缝隙,是一 种比喻德寡的自谦的说 法。在秦始皇统一六国 之后朕才变成皇帝专有 的代词的。
县丞(掌司 法和税收)
乡 里
自治性单位
分封制 划分
基础
郡县制
血缘 世袭
地域 皇帝任命
官员产生 方式
中央与地 方关系 易出现割据
不易割据,加强了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四)、其他制度
1.使黔首自实其田(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生活和情绪都得以稳定)、重农抑商 2.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利于促进经济、 文化以及社会发展)(圆形方孔钱) 3.迁六国贵族12万于咸阳

想一想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历 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为巩固统一,秦始皇建立起一整套君主专 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他统治期间,横 征暴敛、苦役百姓,因此秦始皇也是中国 古代史上有名的暴君。你是如何看待秦始 皇的功与过?
1.实行郡县制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古代政 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由皇帝任免调动 B.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在其辖区内没有自己的封国 D.职位世袭并有权直接任免县令
三公九卿制
副丞相。执掌 奏章,下达皇 诏,监察百官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课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课件 PPT(22张)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课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课件 PPT(22张)优质课件

一、颁布“解负令”等法令 二、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三、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四、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课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课件 PPT(22张)优质课件
一、颁布“解负令”等“负法”令指(的就经是济)
目的 措 施
废和除“债就法债六是务令务一度废,奴汉作除“隶”债解制制务负用的令”
“解负令” 扩大了公民的基础

3.后面一系列 的 情 节 都 是老 人 的 内 心 表白 , 一 个 是 与大 海 与 大 鱼 的对 话 , 一 个 是自 言 自 语 , 说给 自 己 听 , 一个 是 自 己 心 里的 想 法 。

4.结构上的单 纯 性 , 人物 少 到 不 能 再少 , 情 节 不 枝不 蔓 , 主 人 公性 格 单 一 而 鲜明 。 本 文 中 直接 出 场 的 人 物只 有 老 渔 夫 桑地 亚 哥 一 个 ,情 节 也 主 要 是围 绕 大 马 林 鱼的 捕 获 以 及 因此 而 引 来 的 与鲨 鱼 之 间 的 搏斗 , 可 谓 单 纯而 集 中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课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课件 PPT(22张)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课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课件 PPT(22张)优质课件
三、改革国家权力机构(政治)
目的:进一步打破贵族的专权
措施
职权: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恢复 公民大会的权利
职能:决定国家大事,选举公职人员 成员: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
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扩大下层平民就业机 会,壮大雅典城邦实力,使雅典成为古代希腊最繁荣的 工商业城邦。(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课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课件 PPT(22张)优质课件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精美课件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精美课件
先秦时代的学术,是注重于矫正社会的病态的,所谓“拨乱 世,反之正”,实不仅儒家,而为各家通有的思想。
——吕思勉
百家争鸣的意义: ①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 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④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
——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三纲已绝,周亡可立而待矣!” ——《东周列国志》
学习目标一 社会变革:政治与民族

春秋
BC770
春秋五霸
平王东迁

约BC453 三家分晋
战国
战国七雄

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 上下失序......并大兼小,暴师经岁, 流血满野
——《战国策》
学习目标一 社会变革:政治与民族
学习目标二 社会变革:经济与阶级
材料四:士原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受过 “六艺”教育,能文能武。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了分化,既无田 可食,又失去原来的职守,成为了传授知识的教师,或主持仪式的 赞礼人,于是士就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普通人家也可以通过文化 学习,上升为士。随着私学兴起,士聚徒讲学成为风尚;权势贵族 私家养士,各门客为主人出谋划策,培植学派。
材料四: 公元前559年晋范宣子同姜戎首领驹支闹了误会而发生争辩,驹支在振振
有词地说了一大篇历史之后,心有余怨,赋《小雅·青蝇》而退。可见戎子驹 支的华夏文化素养很高。
——詹子庆《先秦史》
戎狄蛮夷侵入中原,民族交融加强, 华夏认同、同源共祖观念发展。
小试牛刀
② ④③
① ⑤
请将以下的历史事件进行时间 排序,并与图中的地点相配对 排序: D A E B。C A.平王东迁( ③ )

高中历史 第2课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课件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2课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课件 人民版必修1
第2课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基础导学
知识梳理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第一国际 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第一国际 1.背景 (1)社会基础:19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 资本主义 (1)社会基础:19世纪五六十年代, 社会基础 世纪五六十年代 迅速发展,1857年第一次 经济 迅速发展,1857年第一次 世界性 的经济危 机激化了社会矛盾。 机激化了社会矛盾。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19世纪60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19世纪60 阶级基础 世纪 年代,国际工人运动再次掀起高潮, 年代,国际工人运动再次掀起高潮,各国工人之 加强。 间的 联系 加强。
知识网络
互动探究
【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公民们,拿起武器来! 材料一 “公民们,拿起武器来!现在的问题是胜 利还是陷入凡尔赛反动分子和教士们的毒手, 利还是陷入凡尔赛反动分子和教士们的毒手,这些 穷凶极恶的家伙已经拿定主意, 穷凶极恶的家伙已经拿定主意,要把法国出卖给普 鲁士人,并且要我们支付他们卖国的代价。” 鲁士人,并且要我们支付他们卖国的代价。 巴黎所追求的, 材料二 巴黎所追求的,是建立共和国和获得城市 应享的特权。 应享的特权。如果说巴黎公社超出了它正常的职责 范围的话,很抱歉, 范围的话,很抱歉,那是它要回答凡尔赛政府的战 争挑衅。巴黎只希望拥有自己的自治权,它充分尊 争挑衅。巴黎只希望拥有自己的自治权, 重法国其他城镇的平等权利
事件:五月流血周。 凡尔赛反动分子” 答案 事件:五月流血周。“凡尔赛反动分子”指 梯也尔政府。原因:普法战争,法国战败。目标: 梯也尔政府。原因:普法战争,法国战败。目标: 建立共和国,获得城市自治权。职责范围: 建立共和国,获得城市自治权。职责范围:打碎了 旧的国家机器,成立了无产阶级新政权。原因: 旧的国家机器,成立了无产阶级新政权。原因:普 法战争中法国战败,使法国的民族矛盾, 法战争中法国战败,使法国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尖锐,资产阶级政府投降卖国,又要解除人民的武 尖锐,资产阶级政府投降卖国, 装,故爆发了巴黎公社起义。 故爆发了巴黎公社起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课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共18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课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共18张PPT)

材料一:P9“历史纵横”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 诸大臣已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1)从材料一,皇帝称号及“制”、“诏”、 “朕”、“玺”等规定你能得出皇什帝么独认尊识?
(2)始皇:“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
乃至千万世,传之无穷”,这说明了皇位继承采用的
是什么方式呢?
皇位世袭
三公九卿制 皇帝
“学思之窗” 有何作用?
❖ 相互配合
丞相
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 (副丞相)
太尉
❖ 彼此牵制
掌奏章下诏令 军务 ❖ 军权皇控
监察百官 (虚设) ❖ 皇帝集权
九卿
(三)郡县制的建立 北至长城
西





西

南到南海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 毋以填之,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 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重,然后属 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重赏 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 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主。赖宗庙, 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廷尉议是。”
思考: 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必然 会出现哪两对两对矛盾?
三、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积极:A 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
家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B 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C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消极:易产生暴政从而激化阶级矛盾
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辩论的中心议题是什么? 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共29张PPT)

皇帝 中央政府
三公九卿制 1.受命中央
郡 县 乡、里
郡守
县令 或县长
2.督责属县
3.汇报丞相
(三)郡县制
1、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春秋时期初设郡县; 战国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 秦统一后全面推行。
2、地方官制及职能 3、郡县制推行的作用
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 效防止出现割据
第 2课
课程标准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 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 响‛。 •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要素)。 •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统治的残酷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先进性之间的 关系)。
西周: 周武王——周幽王(前1046~前771年) 镐(今陕西西安)
太尉。但在秦朝时虚设, 实际上由秦始皇自掌军权
三公九卿制
皇帝
三公
九卿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御史 丞 大夫 (统率) 相
(统率)
(牵制)
直 接 控 制
太 尉
治 粟 内 史
(虚设)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少 府
太 仆
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1)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要围绕着 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最高官制如“三公” 等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军政大权,最终军 政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个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 不致旁落
论从史出
如何评价? 积极、消极。 现实、长远。
1、对秦朝的影响:
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发展 ②初定疆域 ③巩固统一 (最重要的作用) ④有利于中华民族形成

统编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新教材)

统编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新教材)

知识概览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 1.大动荡:(军事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2.大变革:(政治上)为富国强兵,各国通过改革变法,由奴隶社会向 封建社会过渡。 3.大发展:(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4.大解放:(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
经济措施 政治举措
推行县制,君主集权
评价: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 基础。
春秋战国思想文化
怎一个“活”字了得!
周朝的核心价值观
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天下归序!
社会大变革
春秋战国 礼崩乐坏 社会动荡
井田制崩溃,社会经济的发展, 争霸兼并战争,变法运动 旧的贵族体系被打破,新兴士阶层的崛起
一批思想家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和自然 的主张
——《国史概要》
思考:诸侯争霸的消极影响是显著的,但有什么积极影响呢?
中原各国居民与周边民族的联系进一步密切,推动了华夏民族的形 成与发展。
自主学习
二.春秋战国时期之经济——大发展
依据教材P10-11, 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经 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提示: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概括
自主学习
完成下列表格:
力图重构 价值体系
百家争鸣
道家:老子、庄子
儒家:孔子、孟子奠、荀定子了中国传统文化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子 阴阳家:邹衍
的基础,并对中华民 族精神的塑造产生了 很大的影响。
兵家:孙武、孙膑
春秋晚期 儒家创始人
孔子
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核心 “仁”
政治主张:统治者爱惜民力,实行德政 个人修养:克己复礼为仁 人与自然:敬鬼神以远之,但注重祭祀祖先。 社会规范: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教育理念:“有教无类”,推动私学发展 教育目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