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岩石中的孔隙和水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经过压缩的粘土;7—具有裂隙的岩石;8—具有溶隙及溶穴的可溶岩
2019/12/28
5
• 研究空隙的意义:空隙是地下水的赋存场所 (places)和运移通道(conduits)。空隙的多 少、大小、形状、连通情况和分布规律,对地 下水的分布和运动具有重要影响。
• 空隙依据成因分为三类,即:松散岩石中的孔 隙,坚硬岩石中的裂隙和可溶岩石中的溶穴
2019/12/28
12
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
a. 与排列有关:试样排列的紧密与疏松是影响孔隙度的重 要因素
由几何学可知,立方体排列为最松散排列,四面体 排列为最紧密排列,自然界中松散岩石的孔隙度大多介 于此两者之间。理想最疏松排列孔隙度为47.64%,最紧 密排列孔隙度为25.95% 。(参照图2-2)
b. 与分选有关:这点与上述讨论影响孔隙大小的原理相 同,图2-1—三种砂砾石试样的模型图,不难理解分选好 坏是影响孔隙度的主要原因。
比较一下:①砾石与②砂石的孔隙度大小。
③ 理想情况下砾石与砂石混合的试样孔隙度:
2019/12/28
n混合=n砾石×n沙石
13
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
c. 与颗粒形状、胶结充填情况有关: 颗粒形状与沉积物磨圆度有关,扁平装和棱角状的
2019/12/28
10
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
孔隙的大小:可以用孔喉(d)和孔腹(d` ) 来定量表征。
理想条件下孔喉(d)、孔腹( d` )与构 成孔隙颗粒的直径有关,如图2-2理想等粒圆 球状颗粒,立方体排列条件下,有以下关系:
孔喉(d)与颗粒(D)的关系为: d = 0.414D 孔腹(d` )与颗粒(D)的关系为: d` = 0.732D
2019/12/28
图2-5 岩溶含水介质特征素描图
23
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
四、空隙发育的多样性及空隙特征的比较(孔隙、裂隙、 溶穴)
• 松散岩石以孔隙为主,但粘土干缩后可产生裂隙, 而这些超过其原有的孔隙。 固结程度不高的沉积岩,往往既有孔隙,又有裂隙。 可溶岩石,有时还可保留原生的孔隙与裂缝。
• 岩石——在水文地质学中包括坚硬的岩石(基岩) 及松散的土层。
• 空隙——是指岩石(岩土)中各种类型的空洞的 总称。
2019/12/28
4
图2—1 岩石中的各种空隙〔据迈因策尔修改补充〕
1—分选良好,排序疏松的砂;2—分选良好,排列紧密的砂;3—分选不良 的,含泥、砂的砾石;4—经过部分胶结的砂岩;5—具有结构性孔隙的粘土;
2019/12/28
29
四、毛细水
(1)毛细现象: ①将1根细小玻璃管插入水中,水会上升至一定高度停下 来,这便是发生在固、液、气三相界面上的毛细现象。
2019/12/28
27
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
因此,结合水具有固态和液态水的双重性质;即自身 重力作用下不能运动,施加外力作用下,才能够流动和 变形。
研究意义:只要有固相表面就存在结合水,结合水存 在范围广,但其量很小,结合水膜很薄,当孔隙直径小 于2倍结合水厚度时,孔隙中只存在不能运动的结合水 (此时的孔隙被视为无效空间)。
2019/12/28
15
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
(3)粘性土的孔隙与孔隙度
粘性土通常是指土体粒径<0.005mm的颗粒含量 较高的土。
粘性土的沉积特征:由于颗粒细小,比表面积 大,连结力强,粘土沉积时互相接触而连结起来构 成粘粒团(也称集合体),粘粒是以集合体形式沉 积形成粘性土。可形成直径比颗粒还大的结构孔隙。 粘土的孔隙度往往可以超过上述理论上最大孔隙度 值。
岩石中的空隙,连接成网络,成为地下水有效的储容空 间和运移通道。
孔隙连通良好,分布均匀,在不同方向上,孔隙通道的 大小和多少很接近。地下水分布与流动都比较均匀。
裂隙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连通性较差。地下水分布不均 匀,水力联系差。
溶穴空隙大小悬殊且分布极不均匀。地下水分布与流动 通常极不均匀。
三种类型地下水: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2019/12/28
28
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
三、重力水

重力水:当远离固相表面,水分子受固相表面吸引
力的影响极其微弱,重力对它的影响大于固体表面对它的
吸引力(参见图2-6),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由运动的
地下水。

地层和岩石空隙中如果存在重力水,就可以通过泉,
或井流出(抽出来)。
• 从水资源利用角度出发,重力水是水文地质学研究的 主要对象。
孔直径仅几毫米。
岩溶发育带岩溶率可达百分之几十,而其附近岩石的岩溶 率几乎为零。
2019/12/28
22
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
岩溶岩体的空隙特征描述包括: (1)描述裂隙特征 (2)岩溶发育特征:岩溶发育方向、溶蚀率(可以用钻 孔或测量方法)表征岩溶发育程度、溶洞(通常要测量发 育方向、规模等)
2019/12/28
11
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
(2)砂砾石的孔隙度(porosity)及其影响因素 孔隙度是描述松散岩石中孔隙多少的指标,常用n表示。 孔隙度是指某一体积岩土(包括孔隙在内)中孔隙体 积所占的比例。 n Vn (100%) V
式中: 为孔隙度, 为孔隙体积, 为岩石总体积。 孔隙度是一个比值,常用可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请思考并回答:砂砾类土的孔隙度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结合水
先观察一个现象:在装有颗粒并盛满水的容器中,取 出1个颗粒,轻轻甩动,颗粒表面仍然保留薄薄的水膜, 我们称他为结合水。
定义:束缚于固相表面,不能在自身重力影响下运动 的水,称为结合水。 分类: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最接近固相表面的结合 水称为强结合水,一般认为仅相当于几个水分子的厚 度;其外层称为弱结合水(图2-6),不同学者认为其 厚度为几十、几百或几千个水分子厚度。
2019/12/28
17
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
二、裂隙 固结的坚硬岩石中,一般仅残存很小部分孔隙,而存
在有各种应力作用下岩石破裂变形产生的裂隙。 裂隙特征:空间形态是两向延伸长,横向延伸短的
“薄饼式”展布,单个裂隙往往是孤立的。裂隙必须是多 组发育,构成裂隙网络,才有水文地质意义
2019/12/28
2019/12/28
6
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
一、孔隙
孔隙:松散岩石颗粒间的空隙.土体孔隙特征主要描述孔 隙的大小、多少、形状、连通性与胶结等。
松散土体宏观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砂砾石土和粘性土。 (1)砂砾石孔隙大小及其影响因素
首先,请大家比较以下三种砂砾石试样的孔隙大小 三种试样所构成的孔隙哪类大?哪类小?
• 重难点:岩土中空隙的三种类型,以及影响孔隙的大 小、多少(空隙率)的因素(也是难点);空隙中水 的存在形式及其特征;重点掌握岩土孔隙度、给水度 (也是难点)和持水度的概念以及他们的关系。
2019/12/28
2
• 岩石中的孔隙:
孔隙、裂隙、溶穴
• 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
结合水、重力水、毛细水, 气态水、固态水及矿物中的水
风化裂隙 是风化营力作用下,岩石破坏产生的裂 隙。
2019/12/28
19
2019/12/28
20
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
从水的赋存与运移角度来看,裂隙的描述包括:
a. 裂隙的连通性——由裂隙组数、产状、长度和密度 的测量结果,进行评价 b. 张开性(宽度)——测量裂隙隙宽,或用统计的平 均隙宽来表征 c. 裂隙率——裂隙空间所占的比率,相当于松散岩石 的孔隙度 d. 充填情况等
图2-2 颗粒的排列形式(参照格雷通)
2019/12/28
9
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
③试样的分选: 试样的分选是指样品的颗粒粒径的级配情况。 在颗粒成分累积曲线上,取累积含量为60%处的颗粒
直径 ,除以累积含量为10%处的颗粒直径 ,此系数可表 征松散岩石的分选程度。
试样颗粒粒径分布域大,试样的分选也就差,颗粒大小 越混杂,大孔隙易被小颗粒充填,样品的孔隙也就变小。 样品分选较差时,孔隙大小取决于充填大孔隙中实际构成 孔隙的细小颗粒的直径(如图2-1,3)。 ④颗粒形状及胶结充填情况等。(自学)。
18
图2-4 现场坚硬岩石发育的裂隙
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
裂隙 按成因分为成岩裂隙 、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
成岩裂隙 是岩石在成岩过程中由于冷凝收缩(岩浆 岩)或固结 (沉积岩)而产生的。岩浆岩中成岩裂隙比 较发育,尤以玄武岩中柱状节理最有意义。
构造裂隙 是岩石在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裂隙,具有 方向性,大小悬殊(由隐蔽的节理到大断层),分布不 均一。
• 与水的储容及运移有关的岩石性质
容水度、含水量、给水度 持水度、透水性
• 有效应力原理与松散岩土压密
2019/12/28
3
第一节 岩土中的空隙
• 地壳表层十余公里范围内,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空隙, 特别是深部1~2km以内,空隙分布较为普遍。按维 尔纳茨基(В.И.Вернадский)的形象说法, “地壳表层就好象是饱含着水的海绵”。
颗粒容易形成架空状结构,造成颗粒;颗粒间发生胶 结或孔隙被充填,直接减少孔隙数量,使孔隙度减小。 d.自然界中松散岩石的孔隙度大小,可以参见表2-1。
表2—1 松散岩石孔隙度参考数值〔据弗里泽等,1987〕
2019/12/28
14
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
思考表2-1给出的孔隙度数值与上述分析影响孔隙度大 小的因素是否不一致? 请总结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不同: (1)在表2-1中,自然界中松散岩石的孔隙度与粒径大 小有关,粒径小孔隙度大。 (2)孔隙度超过最疏松排列的47.64%?粘性土孔隙度 高达70%-80%。
• 含水介质:由各类空隙所构成的岩层称为含水介质,也 称为介质场。
• 不同的含水介质(孔隙含水介质、裂隙含水介质、岩溶 含水介质)的空间分布与连通特征也不同。
2019/12/28
24
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
空隙特点与地下水类型
空隙特点:连通性 、空间分布(均匀性) 空隙比率(大 小) 、空隙渗透性(大小、方向)
2019/12/28
16
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
粘性土的结构孔隙构成:
• 粘粒团(集合体)内部存在许多孔隙。也称粒内孔隙 • 集合体与集合体之间存在孔隙,相当于砂土类颗粒间
的孔隙
此外,粘性土还发育有次生空隙,如虫孔、根系、 裂缝等。
显然,对于粘性土,决定孔隙大小的不仅是颗粒 大小及排列,结构孔隙及次生空隙的影响是不可忽视 的。
2019/12/28
25
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
第2节 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
一、地壳岩石中各种形式的水
地壳岩石 中的水
矿物 格架水
岩石空 隙中水
沸石水 结晶水 结构水
液态水
气态水
强结合水 颗粒表面 结合水 弱结合水
非结合水 重力水 毛细水
固态水 水文地质学基础重点研究的对象是岩石空隙中的水。 本2课019/程12/2主8 要学习以结合水和液态水形式存在于空隙中的水2。6
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和水分
2019/12/28
1
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和水分
• 内容:掌握岩土中空隙的三种类型:孔隙、裂隙和溶 穴;重点掌握孔隙的大小、多少(空隙率)的表征及 其影响因素;了解不同空隙的特征与他们之间的差异。 掌握空隙中水的存在形式,了解结合水、重力水、毛 细水的特点;掌握岩土孔隙度、给水度、持水度的概 念和他们的关系,以及影响因素;了解容水度、含水 量、透水性的概念。
2019/12/28
21
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
三、溶穴(solution cavity) 溶穴(隙) 可溶的沉积岩(岩盐、石膏、石灰岩、白云岩 等)在地下水溶蚀下产生的空洞。(参见图2-1,8和插图 2-5) 岩溶率溶穴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比值模十分悬殊,大的溶洞长达几十公里;而小的溶
2019/12/28
8
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
简单归纳,影响砂砾石土孔隙大 小的主要因素有:
①颗粒大小:与构成砂砾石土 的颗粒粒径成正比(图2-1理解)
②颗粒排列:立方体(疏松)、
四面体(紧密)
由图2-2可以总结出,颗粒 呈立方体排列为最疏松的排列 方式,颗粒呈四面体排列为最 紧密的排列方式。因此,颗粒 排列的紧密程度,影响孔隙大 小。
2019/12/28 a—砾石(模型) b—砂样 c—砂砾混合样
7
我国土粒分级标准
颗粒名称
粒径/mm
颗粒名称
粒径
石块
>10
粉粒
石砾
粗粉粒
0.05 ~ 0.01
粗砾
10~3
细粉粒
0.01 ~ 0.005
细砾
3~1
黏粒
砂粒
粗黏粒
0.005 ~ 0.001
粗砂粒
1 ~ 0.25
细黏粒
<0.001
细砂粒
0.25 ~ 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