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初中体育实心球教学之有效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当前初中体育实心球教学之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05-29T13:25:05.02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06期作者:王韬宇
[导读] 在我国的中考招生中,体育考试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摘要:在我国的中考招生中,体育考试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体育考试中,实心球则是重要的测试项目之一,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再加上初中的体育教材中,对于实心球的动作技术没有进行明确的说明,这对于实心球教学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导致教师的教学工作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对此,文章中结合初中体育实心球教学现状,对提升实心球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体育;实心球;教学策略
在中考体育的必考项目中,投掷实心球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实心球教学则也是教学的重点。

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对于投掷实心球这项体育运动,很多学生都没有兴趣,这主要是由于实心球比较重,学生投掷起来比较费力,在短期内之内还不能达到有效的锻炼,教师也认为投掷实心球不够安全,也不喜欢组织实心球教学。

然而,投掷实心球对于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提升学生的体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初中体育教师需要认真深入研究实心球教学的手段,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进而提升实心球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体育实心球教学
(一)实心球教学的技术动作要领
在投掷实心球这项体育运动中,对于动作技术的掌握则是十分关键的。

在实心球的投掷过程中,投掷原理主要是以力量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而这里的力量主要是指投掷者的蹬腿力量、手臂力量、腰腹力量,这里的动作速度则是指完成投掷动作所需的时间,主要体现为蹬腿速度、顶髋速度、出手速度。

对于初中这些没有基础的学生来说,如果想提升实心球教学的有效性,则必须对学生的力量素质、瞬间爆发力、心理素质进行训练。

(二)实心球有效教学的必要性
在体育中考项目中,投掷实心球项目则属于力量型运动项目,所以在初中的实心球教学中,通常以训练学生的投掷技术动作、腰腹力量、身体协调用力等为主要的联系内容,这也是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但是,如何选择合理的训练模式锻炼学生的技术动作,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实现良好的效果,则是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由于投掷实心球项目具有极强的技术性,不仅需要力量作为支撑,还需要技术动作作为支持,这对于体质较差、协调性不好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实心球教学中,采用的训练方法是否合理,则是非常重要的。

二、初中体育实心球教学策略
(一)利用游戏激活学生的兴趣
在初中体育课上,教师应用游戏法组织实心球教学,既能够刺激初中生的兴奋点,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还能使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对实心球的了解,增强投掷实心球的信心。

在实心球教学中,教师常采用传球游戏、抛接游戏、高远游戏等游戏活动,对学生的力量和技术动作进行训练。

例如,在运用传球游戏组织实心球教学时,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10~20个实心球,将班级学生分为两组,尽量使每组的人数保持一致,并让每组的学生间距控制在一米以内。

此时让每组的第一个学生拿一个实心球,让学生使用双手将实心球举过头顶,将球从头上后摆传给第二个学生,第二个学生需要从胯下将球传给第三位学生,依次循环下去,哪组最先完成任务,哪组便是最终的获胜组。

在运用抛球游戏组织实心球教学时,还是先准备好10~20个排球或者足球,将班级的学生按照性别分开,男生分为两组,女生分为两组,尽量保持每组人数相同。

然后让每组派出两人,以一分钟为标准,连续进行抛球击掌的动作。

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球抛到身体的前上方,并与同伴击掌后接球,其中击掌次数最多的组获胜。

由于学生的好胜心理较强,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并在游戏体验中掌握一些知识和技术。

(二)改进实心球的出手动作
从体育运动项目的类型上看,投掷实心球项目属于一种力量型运动,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对于运动员的力量与速度的协调性有着较高的要求。

所以,在投掷实心球项目中,运动员的出手角度、高度、速度等,都会对影响最终的实心球投掷成绩。

因此,在投掷实心球的过程中,只有角度准确、高度适中、出手速度快,才能实现理想的练习效果。

第一,调整出手角度。

从投掷理论上来看,投掷角度在45°时,投掷的实心球一般能够达到较远的距离,若是超出这个标准,投掷物在空中的高度增高,距离却会缩短,若是低于这个标准,实心球在空中的高度变低,投掷的距离也会缩短。

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投掷项目运动的出手角度最好保持在40~42°范围内,训练效果最佳。

在现阶段的初中体育教学中,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力量不够,之前并没有接触过程实心球,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投掷角度偏低的问题。

因此,在实心球教学中,教师则需要重视出手角度的指导,引导学生在练习投掷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站姿,注意全身的协调用力,并通过重复的技术动作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最佳的出手角度,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投掷中。

第二,调整出手高度。

在投掷实心球这项运动项目中,出手高度则是投掷中的关键环节。

出手高度即人体伸展后的最高点,此时也是实心球的最佳出手时机。

在实心球的投掷过程时,学生的出手高度与身高、臂长、用力等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其他前提条件不变,运动员出手高度越高、投掷的距离也就越远。

因此,在实心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则要做好引导工作,依据学生的发展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第三,提升出手速度。

在投掷实心球的过程中,投掷的时间和距离决定了实心球的出手速度,简单的来说,就是学生投掷实心球的力量越大,所用的时间越短,实心球的出手速度也就越快。

因此,在初中实心球的教学中,教师则需要从投掷姿势和投掷动作上对学生做好指导,确保学生在投掷时保持正确的站姿,身心的各个位置达到伸展状态。

对于学生投掷过程中的技术动作错误,教师需要及时进行纠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

(三)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实心球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领初中生掌握正确的投掷技巧,还需要帮助学生形成强大的心理素质。

学生如果想获得理想的成绩,则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将自身的潜能发挥出来,对全身的力量进行协调调动,学生才能将实心球抛的更远。

因此,在实心球的日常教学中,对于投掷训练的安排上,教师则需要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理想的投掷效果。

(四)强化实心球辅助练习
投掷实心球作为一种力量型运动,在投掷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若想获得理想的效果,必须提升自身的瞬间爆发力。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强化辅助练习的方式,来对学生的爆发力进行训练,如仰卧起坐,引体向上、俯卧撑等。

结束语
总而言之,从投掷实心球这个运动项目上看,其非常侧重力量和技巧的协调性。

对于初中生来说,实心球考核则是中考体育中的必考科目,需要学生得到重视和训练。

因此,在体育课上,对于实心球的教学,教师则需要重视技术动作要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投掷方法,并对学生进行力量训练,提升学生的体质,增强实心球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郑茹军.初中体育有效性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8(14):10.
[2]顾琴.初中实心球教学策略整体性的思考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47):209.
[3]高洁.初中实心球教学策略整体性的思考与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1):123-124.
[4]杨浩.初中体育实心球教学有效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10):220-2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