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系列课教案二年级建筑设计
建筑学二年级第一节设计课
![建筑学二年级第一节设计课](https://img.taocdn.com/s3/m/6b12b51159eef8c75fbfb37a.png)
我们今年要干嘛?
• 学会做一个60分的设计师,至少要能做一 个能用的建筑~ • 能用,能看,能建;好用,好看,好建 • 还要画得出来~~ • “用”——功能安排,基本规范 • “看”——造型术,改头换面术 • “建”——基本结构,装修
我们今年要干嘛?
第一学期安排(争取能做60分设计师):
• 场地设计(某办公生活区;某中学校园——建立场地概
加 油 !
我们这几年要干嘛?
我们这几年要干嘛?
• • • • • 一年级——入门,建立意识,练基本功 二年级——实用型设计 三年级——创意型设计 四年级——实用+创意 五年级——让市场来考验自己
这里的“实用”指?“创意”指?
• 从使用感受角度…… • 从经济角度…… • 能用?好用?超乎逾期的好用?
我们今年要干嘛?
念,疏通道路、绿化、广场、建筑的关系)
• 小型住宅pk大赛 • 中小型建筑设计(某综合服务楼——基本设计能力、基
本设计规范、基本结构体系)
我们今年要干嘛?
第二学期安排(保60,试80):
• 内容: 中小型建筑设计(幼儿园,养老院) • 要求达到的水平: 1、 了解基本装修手法 2、会查找相应规范 3、课程授课或自学cad、ps、su软件,尝试电脑出图 4、在60分的基础上,加入更高阶的设计内容——有设计思 想,并落实。
清华建筑系课程
![清华建筑系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b8d124d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a.png)
清华建筑系课程第一篇:清华建筑系课程一,建筑系的所有课程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建筑设计初步,素描,色彩,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建筑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建筑构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物理,CAD,3dmax,专业外语,土木工程施工,建筑工程经济,建筑设备,园林设计原理,外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建筑防火设计,建筑节能,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空间设计,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
其中建筑设计是主课.二,建筑学专业课程简介课程编号:TJ030010课程名称:素描课程学分:4 学时:64 开课学期: 1 考核方式:考查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建筑设计打下扎实的美术基本功。
主要内容:本课程通过对不同的静物有针对性地进行写生,学习形体透视、基本构图、比例的协调、体积感的把握、表达空间感、质感、量感,用不同的形式来进行表达,为建筑设计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使用教材:《素描》,周若兰编,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素描基础》,周度其编,广西美术出版社。
课程编号:TJ030020课程名称:色彩课程学分:4 学时:64 开课学期: 2 考核方式:考查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建筑设计打下扎实的美术基本功。
主要内容:本课程通过对不同的静物有针对性地进行写生,掌握色调变化规律,增强色彩感觉,提高色彩搭配能力,表达色彩的空间感、质感、量感,用不同的形式来进行练习,为建筑设计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使用教材:《水粉》,漆得琰编,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色彩静物写生》,周度其编,广西美术出版社。
课程编号:TJ030060课程名称:平面构成课程学分:1 学时:16 开课学期: 1 考核方式:考查课程目标:学生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掌握平面构成的构成要素、形式要素、材料要素、技术要素。
通过训练可以充分启迪学者的思维力、想象力和组织形态,获得新的感性知识和创作领域的开拓,从而提高创造能力,为后面学习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等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建筑学 二年级(下学期)设计1 讲义
![建筑学 二年级(下学期)设计1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09daf8f07c1cfad6195fa73d.png)
二年级设计课教案建筑设计(1)基于历史街区(八廓街)的建筑设计——青年旅舍的设计拉萨作为一个有上千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孕育了独特的西藏民族文化。
21世纪的拉萨与其它城市相比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远方的游客不约而至,意欲洞悉其中奥秘。
于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重要,特别是青年的一代。
青年旅舍向人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一条干净的床单,他旨在于提高对世界各族青少年的教育,鼓励他们更多地了解、热爱和关心郊野,以及欣赏世界各地的城市和乡村的文化。
另外提供没有种族、国籍、肤色、宗教、性别、阶层或政见区别的环境,以促进青少年对本国和国外更深的了解,为所有的年轻人提供一个交流思想,了解自然的场所。
在此基础上,拟在人口密集、游人如织的八廓街区内为西藏内外的青年人建设一处宿舍型旅店——青年旅舍,旨在创造一处可供四方游子集聚与分享并体验、学习以及近距离观察独特的藏文化的场所。
(一)训练目的1. 进一步学习并深入理解建筑的构成体系(包括功能、环境、空间、流线、结构、围护、造型)及其相互关系,重点探索建筑与城市文化背景的关系,社会任务在建筑上的暗示;2. 结合体验分析、实例分析和具体设计操作,初步掌握从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入手,进行方案构思和方案处理的基本方法和设计思路;3. 巩固造型设计、空间设计、功能组织的基础知识、原理和方法,并灵活运用于方案设计之中;4. 突出强调对设计过程和设计内在逻辑的理解和掌握。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从对相关实例的剖析、研究入手,总结其基本的建筑理念、设计构思以及具体处理手法,进而有选择地借鉴于自己的设计思考之中,启发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理念与构思并贯穿始终;5. 通过具体操练,进一步学习并掌握方案设计的图形表达、模型表达和语言表达技能。
(二)操作过程(三)题目八廓青年旅舍设计设计基地位于八廓街区内部,详见地形图。
该青年旅舍建筑所需功能空间类型及各功能面积需在认真调研之后,自行确定。
现仅作如下规定要求:1.可供至少40名游客同时入住,客房类型应涵盖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等常见青年旅舍客房类型。
建筑设计教案
![建筑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d0477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3.png)
建筑设计教案教案标题:建筑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流程。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流程。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投影仪。
2. 建筑设计的实例图片或视频。
3. 建筑设计的相关资料和参考书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介绍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引发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
二、概念讲解(15分钟)1. 解释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如比例、平衡、对称等。
2. 展示建筑设计的实例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对建筑设计有更直观的认识。
三、步骤和流程(20分钟)1. 介绍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
2. 分析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让学生了解每个步骤的重要性和关联性。
四、创造力培养(20分钟)1. 引导学生进行建筑设计的创造力训练,如通过画图、模型制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想法,并与同学分享和讨论。
五、团队合作(15分钟)1.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建筑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建筑设计主题,并进行初步的概念设计和方案设计。
六、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建筑设计项目或建筑展览。
2. 鼓励学生进行个人建筑设计作品展示和评比。
教学评估: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的小组建筑设计项目成果和展示。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清华精品课程-建筑设计系列教案二年级
![清华精品课程-建筑设计系列教案二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e45b8dba65ce05087632132a.png)
B 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目录一、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大纲 ···································································· B-1二、咖啡厅、茶艺馆、网络咖啡屋 ···························································· B-2 (一)设计指示书···················································································· B-2 (二)设计任务书···················································································· B-5 (1)咖啡厅设计任务书 ·································································· B-5 (2)茶艺馆设计任务书 ·································································· B-6 (3)网络咖啡屋设计任务书··························································· B-7 三、山地别墅、溪边别墅、海滨别墅························································· B-9 (一)设计指示书···················································································· B-9 (二)设计任务书·················································································· B-13 四、小型公共建筑设计·············································································· B-17 (一)设计指示书·················································································· B-17 (二)设计任务书·················································································· B-18 (1)幼儿园设计任务书 ································································ B-18 (2)老人之家设计任务书 ···························································· B-20 五、大学艺术系馆设计·············································································· B-35 (一)设计任务书·················································································· B-35 (1)建筑系馆设计任务书 ···························································· B-35 (2)音乐系馆设计任务书 ···························································· B-36 (3)美术系馆设计任务书 ···························································· B-37 (二)设计要求及进度安排 ·································································· B-38一、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是专业主干课之一,是建筑设计系列课的设计入门和设计基础阶段。
建筑大学备课教案
![建筑大学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809ae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0.png)
教案名称:《建筑设计基础》课时:2课时(90分钟)年级:大一教材:《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3. 使学生认识到建筑与人类生活、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1. 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2. 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步骤3. 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实践4. 建筑与人类生活、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关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建筑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建筑?建筑的作用是什么?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在哪里?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如:功能、形式、空间、结构、材料、美观等。
2. 学生通过教材和教师的讲解,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
三、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步骤(20分钟)1. 教师介绍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如:调研、分析、构思、设计、评价等。
2. 学生通过教材和教师的讲解,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四、建筑设计创新与实践(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建筑设计创新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2. 学生通过教材和教师的讲解,了解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与实践途径。
第二课时:一、建筑与人类生活、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关系(15分钟)1. 教师介绍建筑与人类生活、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如:建筑与生活方式、建筑与生态环境、建筑与文化传承等。
2. 学生通过教材和教师的讲解,认识到建筑与人类生活、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二、建筑设计实践案例分析(2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建筑设计实践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设计理念、方法和技术。
2. 学生通过教材和教师的讲解,了解建筑设计实践案例的分析方法。
三、课堂讨论与交流(2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建筑设计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
2. 学生通过讨论与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建筑设计》课程教案
![《建筑设计》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b7d84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d.png)
《建筑设计》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二、教学目标1. 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创新思维,提高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筑设计实践,具备初步的设计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包括建筑设计的概念、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筑设计的方法等。
2. 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建筑设计构思、建筑设计的手绘表达、建筑设计软件的使用等。
3. 创新思维的培养:包括创新思维的方法、创新思维的训练等。
4. 设计实践:包括设计项目的选择、设计过程的管理等。
5. 建筑设计评价和鉴赏:包括建筑设计评价的标准、建筑设计鉴赏的方法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
2. 实践:通过设计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3. 讨论:通过案例分析、设计评鉴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4. 参观:组织学生参观建筑实例,增强学生对建筑设计的直观感受和认识。
五、教学评估1. 平时作业:包括设计练习、创新思维训练等,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设计能力。
2. 设计项目:评估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包括设计思路、设计方案、设计实施等。
3. 考试成绩: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设计实践考试,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课程安排1. 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和原则(2周)建筑设计概念建筑设计基本原则建筑设计方法2. 建筑设计基本方法和技巧(3周)建筑设计构思建筑设计手绘表达建筑设计软件使用3. 创新思维培养(2周)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训练4. 设计实践(6周)设计项目选择设计过程管理设计方案创作设计修改和完善5. 建筑设计评价和鉴赏(2周)建筑设计评价标准建筑设计鉴赏方法6. 课程总结与展示(1周)学生设计作品展示课程总结与反馈七、教学资源1. 教材: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手册等。
2. 软件:AutoCAD、SketchUp、Adobe Photoshop等。
课程《建筑设计》课程教案
![课程《建筑设计》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b51e5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10.png)
精品课程《建筑设计》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定位《建筑设计》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要素,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空间构成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任务本课程共分为五个章节,内容包括: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建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建筑设计的步骤、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实践、建筑设计案例分析。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与方法、步骤、创新与实践。
难点: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创新与实践。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印证。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案例、实地考察等手段,直观地展示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
四、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本课程采用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课堂表现、设计作业、期末考试等。
4.2 评价标准课堂表现:考察学生的出勤、发言、讨论等参与程度,占总评的20%。
设计作业:评估学生在课程实践中的表现,占总评的40%。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40%。
五、教学进度安排第五章:建筑设计案例分析课时:4课时教学内容:通过分析经典建筑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
教学活动:讲解经典建筑设计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
六、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包括建筑的定义、建筑师的职责、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目标等。
教学活动: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建筑设计与其他相关领域的区别。
七、建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课时:3课时教学内容:本章主要讲述建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包括功能原则、美观原则、经济原则、安全原则等,以及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如平面布局、空间组织、形态构成等。
课程《建筑设计》课程教案
![课程《建筑设计》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211ea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9.png)
精品课程《建筑设计》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技能,如平面布局、空间组织、造型设计等;(3)熟悉建筑设计的规范和标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对建筑设计的感性认识和审美能力;(2)通过设计实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对建筑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3)培养学生对社会、环境、功能的负责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建筑设计基本原理(1)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2)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3)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2. 建筑设计基本技能(1)平面布局与空间组织;(2)建筑造型设计;(3)建筑结构与材料选择。
3. 建筑设计规范与标准(1)建筑设计规范的基本内容;(2)建筑设计标准的基本要求;(3)建筑设计的安全与环保。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教案、课件、案例图片等教学资源;(2)学生预习相关教材内容,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课堂讲解:(1)教师根据教案,讲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3.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 设计实践:(1)教师布置设计任务,学生进行建筑设计实践;(2)教师对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5. 课堂总结:(1)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学生整理笔记,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1)学生课堂参与度;(2)学生作业完成情况;(3)学生设计实践成果。
2. 期末考试:(1)建筑设计理论考试;(2)建筑设计实践考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原理》等。
2. 课件:教师根据教案制作的课件。
大学二年级建筑学课教案建筑设计原理
![大学二年级建筑学课教案建筑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772c87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b.png)
大学二年级建筑学课教案建筑设计原理大学二年级建筑学课教案:建筑设计原理教学目标:1. 理解建筑设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3. 了解不同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的特点。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建筑设计原理概述1.1 建筑设计的定义和意义- 建筑设计是指通过创造性的思考和规划,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建筑实体的过程。
- 建筑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与社会、文化、环境等紧密相连,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1.2 建筑设计原理的要素- 功能性:建筑设计应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 美学性:建筑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 结构性:建筑设计应符合力学和结构原理,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可持续性:建筑设计应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追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建筑设计的流程和方法2.1 建筑设计的流程- 需求分析:了解建筑项目的功能需求和使用者的要求。
- 概念设计:进行初步的创意设计和方案选择。
- 方案设计: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包括平面布局、立面设计、细节处理等。
- 施工图设计:制作详细的施工图纸,方便施工和监理。
2.2 建筑设计的方法- 研究和分析:通过对建筑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气候、文化等的研究,为设计提供参考。
- 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将设计要素进行分类和组织,形成全面的设计思路。
- 手绘和模型制作:通过手绘和模型制作,将设计概念具体化并进行表达。
- 计算机辅助设计: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建筑设计和模拟分析,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第三部分: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3.1 古典主义风格- 古典主义建筑注重对称和比例的运用,以希腊和罗马古代建筑为源泉,强调和谐和秩序感。
3.2 现代主义风格- 现代主义建筑主张功能至上,追求简洁、大胆的形式,与自然环境融合,并注重实用性和技术创新。
3.3 后现代主义风格- 后现代主义建筑拥抱多样性和复杂性,追求视觉冲击和表达个性,注重建筑的象征性和非功能性。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课教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c1063d87c24028915fc349.png)
附表 1:作业安排及其训练重点:
学期
第 一 学 期
训练板块
造型设计 基础训练 空间设计 基础训练
线描练习
周数 分析内容
8 周 实物形态结构 6.5
空间结构实例 周 课外
设计内容 选题 1 选题 2 选题 3
线材/ 面材/ 体材/
形
形
形
双人 宿舍
导师 办公
建筑 沙龙
技法内容
工作模型 工具铅笔 画面构图 工作模型 工具铅笔 画面构图
建筑设计(6) ......................................................... 58 ——类型北京....................................................... 58 ——文化商业综合体设计............................................. 59 ——激活都市“负”空间............................................. 61 ——“室内设计”Studio............................................. 62
二、基本内容
本课程以小设计作为主线,采用自主选题+混编辅导的方式进行系统而循序的综合训练,旨在使 学生逐步掌握以下内容: 1.基础知识:
1. 形态构成的基本方法、视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一般形式美法则; 2. 建筑空间的基本知识:包括空间的构成要素、限定方法、空间的属性、空间的组合、流线
组织以及空间尺度等内容; 3. 人体活动的基本尺度和常用家具的基本尺寸,特定场所中人的行为活动规律和对环境要求
四年级设计课教案 ............................................. 87
建筑设计基础任务书(2下)
![建筑设计基础任务书(2下)](https://img.taocdn.com/s3/m/7e5b781a647d27284a735101.png)
《建筑设计基础》任务书二年级下学期用建筑设计教研室《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小组学期4(a)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原理,基本方法和步骤,初步了解建筑空间组织的基本方法,培养方案构思的基本能力,进一步进行设计的基本功训练。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1.初步掌握建筑设计方案的步骤与方法。
2.处理好功能分区、动静关系及流线关系。
3.训练和培养建筑构思能力。
4.初步理解室内环境的设计原则和建立室外环境设计观念。
5.初步理解室外环境构成要素与建筑的关系。
6.初步具有处理建筑功能、技术、建筑艺术等相互关系和组织空间的能力。
7.运用水彩渲染技法表现设计成果。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1.进行小空间、室内外空间的组合训练。
2.功能分区与流线组织。
3.单体→总体;总体→单体的设计构思程序。
4.功能、空间、形态和结构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设计构思的草图表达。
四.教学程序与学时分配:1.讲授原理课及布置设计题目(4学时)2.参观、调查(4学时)3.设计(草图)(32学时)4.图面表达(20学时)五.作业与习题:高校图书馆、县级文化馆、展览馆等六.评分标准:1.设计方法、步骤,的正确性(10分)2.方案构思、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案的合理性(40分)3.艺术处理的能力(20分)4.结构、构造的合理性(10分)5.图面表达的效果(20分)七.教材及参考书目:《建筑设计资料集》《建筑学报》《世界建筑》《新建筑》学期4 (b)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专业基础课。
建筑设计基础课的总结。
以一个具有较大空间和较复杂流线的公共建筑为对象,学习和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步骤,初步掌握设计的表达方法,完成建筑设计基础的训练。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1.理解和掌握大小空间组合设计的基本原理及其特征与手法,进一步提高建筑创作构思与结构选型的基本能力。
2.了解和初步掌握较复杂流线组织的基本规律与方法。
3.了解城市空间节点的构成特征及总体环境设计的特点与规律。
建筑学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
![建筑学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589c25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8.png)
建筑学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发布时间:2022-05-05T04:21:19.44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1月2期作者:何俊霖[导读] 建筑设计系列课程是建筑学的专业主干课程,二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是建筑大类的学生进入建筑学专业开始进行全过程方案设计的起步阶段何俊霖(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摘要:建筑设计系列课程是建筑学的专业主干课程,二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是建筑大类的学生进入建筑学专业开始进行全过程方案设计的起步阶段,在设计系列课程中的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针对实行建筑大类招生后的二年级建筑设计课堂教学的各阶段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过程调研分析草图阶段Teaching reform and Research o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urse of three grade in architecture majorHe Junlin(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621010,China)Abstract: Architectural design series is a major professional course in architecture.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urse in grade three is an important stage in the serie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courses. This paper aims at the study of the reform of the course teaching in the various stages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architectural design.Key words: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Sketch stage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是五年制建筑学专业主干必修课程,是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的初级阶段,在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中起着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功能意识、空间意识、环境意识,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程序,学会解决简单的设计矛盾的作用。
#二年级建筑设计任务书——小学设计
![#二年级建筑设计任务书——小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814be806f1aff00bed51e64.png)
建筑设计1-2课程设计任务书(第1单元)建筑学教研室编2011年3月建筑设计1-2课程设计任务书(第1单元)1.设计题目:12班小学校设计2.课程目的和课程要求:2.1.课程目的:初步掌握多元功能空间建筑设计的概念与方法。
2.2.课程要求:2.2.1. 初步了解建筑功能、技术、构造、空间、环境、形式之间的关系,理解系统分析及设计的方法。
2.2.2. 理解系统分析及设计的方法。
理解功能和造型的关系。
理解建筑功能体系的构成。
掌握较复杂多元功能空间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概念。
2.2.3. 理解建筑空间尺度与功能的关系。
进一步掌握多元素组合的方法。
2.2.4. 进一步树立结构和构造的观念。
2.2.6. 初步了解相关建筑设计规范的内容和重要性。
2.2.5. 熟练掌握通过工作模型进行设计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建筑图面表现及图文组织的方法。
3.设计内容和设计要求:3.1.总平面设计要求:3.1.1. 应从总体上把握整体环境空间和功能关系。
3.1.2. 功能分区明确。
3.1.3. 动区和静区概念明确,划分清晰。
3.1.4. 各类流线清晰,主次分明,互不干扰。
3.1.5. 各功能用房利于采光和通风,避免噪声干扰。
3.1.6. 符合相关规范和指标。
3.2. 总平面设计内容:3.2.1. 功能分区:教学区,运动区,绿化及室外科学园地,二期发展用地。
3.2.1. 道路、广场、出入口及停车空间:道路、广场应充分满足人流交通及集散的要求,同时还要满足平时必要的少量服务车辆使用的要求。
道路、广场还应满足消防车辆使用的要求,并符合相关防火规范。
总平面设置主、次两个出入口,次出入口为服务入口。
停车空间包括:主入口停车空间,职工及来访车辆停车空间,各主要建筑出入口停车空间。
主入口停车空间: 主校门应适当退后道路红线,留出一定的停车及交通缓冲空间(停车空间应具不小于6辆小汽车的临时停车位),以利上学及放学高峰时间接送车流的集散。
职工及来访车辆停车空间:与主要通道或广场相结合,应分别具有不少于12辆小汽车及20辆摩托或自行车的停车位。
大学二年级建筑学课教案建筑设计与建筑物结构分析
![大学二年级建筑学课教案建筑设计与建筑物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7010d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8.png)
大学二年级建筑学课教案建筑设计与建筑物结构分析大学二年级建筑学课教案:建筑设计与建筑物结构分析教学目标:1. 理解建筑设计与建筑物结构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 熟悉建筑物结构分析的基本方法和要点;4. 培养学生在建筑设计和结构分析中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简介建筑设计与建筑物结构分析是大学二年级建筑学课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建筑设计和结构分析方面的综合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结构分析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建筑设计基本概念和原则a. 建筑设计的定义和范畴b. 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功能性、美观性、经济性、可行性c. 建筑设计的要素:空间形式、构造形式、装饰形式2. 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a. 方案设计:功能需求分析、设计构思、草图绘制b. 初步设计:平面布局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c. 深化设计:结构设计、建筑设备布置、施工图设计3. 建筑物结构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a. 结构分析的定义和意义b. 结构分析的基本假设和方法:静力学方法、动力学方法c. 结构分析的要点:荷载计算、受力分析、变形计算4. 建筑物结构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a. 结构分析的前期准备:了解建筑物特点、获取设计参数b. 结构分析的计算方法:刚度法、弹性法、有限元法c. 结构分析的结果评估和优化:安全系数、结构可靠性、经济性三、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系统介绍建筑设计与建筑物结构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践操作:结合案例分析及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引导学生进行建筑设计和结构分析的实际操作。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建筑设计和结构分析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
4. 实地调研:安排实地考察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和观察建筑设计与结构分析在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设计教学与实践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设计教学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50ca4cc4a1c7aa00b52acbc5.png)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设计教学探索与实践摘要:通过对建筑学专业二年级设计课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适合二年级学生的“三部曲”的教学方式,并对教学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建筑设计,教学方式,互动交流,模型推敲低年级建筑教育是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在对建筑初步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二年级正式进行建筑设计。
从模仿到动手设计的转变过程中,如何进行建筑设计的教学活动成为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吸取山东建筑大学等老校的办学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我们探讨了适合二年级的“三部曲”的教学方式,即设计准备阶段的调研汇报、设计过程中的互动研讨、模型推敲,以及多阶段全方位的作业评价制度。
㈠二年级建筑设计课存在的问题1、学生建筑设计的能力不够,除建筑设计本身的专业知识外,还缺乏与其它相关专业的知识及各专业之间的相互配合,刚刚接触建筑设计的二年级学生尤其突出。
在思想意识上不适应建筑学专业以直观图形和空间想象为主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在设计中感觉无从下手,思路不开阔。
2、学生表达能力差。
表达能力主要体现在图面表达、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三个方面。
图面表达中,画图的习惯不正确、图纸、用笔不规范,一些基本的绘图知识和技能缺乏,达不到表达深度。
特别是透视图的表达,往往只表现出建筑的形体,而缺乏光影关系和配景表达,致使图面生硬呆板、缺乏生气。
还有些同学不善言辞,与他人缺乏交流沟通,也制约了自身的进步。
3、师资力量不足是制约建筑学专业设计课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2007 年我院成立五年制建筑学专业,并招收第一批学生。
作为一个新建学院,办学年限短、办学条件差、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这些都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㈡“三部曲”的教学方式1、设计准备阶段的调研汇报。
调研汇报安排在调研参观后,学生通过参观建筑实例和分析,把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联系起来,增强对设计的认识和感悟。
调研报告采用分组形式,全班30人大致分为4-6组,全组成员共同完成汇报成果,由一人汇报,其他组员可以适当补充。
例析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建筑设计教学模式
![例析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建筑设计教学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ef755f86a26925c52dc5bfc3.png)
例析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建筑设计教学模式1 引言建筑设计专业课作为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
二年级学生结束对建筑设计基础的学习,接下来接触基础的建筑设计感到无从下手,难以把握建筑是科学又是艺术的双重属性,对于前者,学生可能相对容易些,学习设计规范和设计原理来把握建筑的功能和空间的关系、场地和场所的引导和限制,但是如何为自己的设计找到艺术上的出发点或依据则是比较艰难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则是对自己设计创作能力的一个衡量指标,如何顺利通过建筑设计启蒙阶段,将对以后几年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
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成立于2004年,创办时间短、办学经验不足、学制四年等原因,建筑学专业目前还处在起步摸索阶段,虽然经过几年的改革和调整以及引进大量优秀人才,但在培养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师生发展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结合还没有达到最佳状态。
因此,结合学院办学特点和建筑学专业自身的特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应从多个方面着手思考我校低年级建筑学专业教育,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性人才。
2 培养专业发展目标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涉猎的知识十分广泛,同时也是需要不断创新和终身学习的学科。
建筑学教师在学生入学时就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详细介绍和引导,让学生初步了解建筑学专业,明确大学期间学习目标和方向。
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着重培养一、两方面的技能,同时注意其他技能的培养。
目前,老牌的专业院校具有较强的实力,同时多数高校建筑学专业是近几年发展而来的,竞争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如何在以后的就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四年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自我发展的同时,还要借鉴同类院校的办学经验、指导思想、培养目标等,不断思考,不断探索,才有可能开创一条发展之路。
最初,在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中实施了以设计基本功为主,电脑为辅的教学方式,发现这种教学方式存在很大缺点----学生对电脑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而忽略了基本的设计功底的运用,导致学生的手头功夫弱化,建筑功能、技术、形式与环境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建筑设计教学探索——以“建筑构成”为引实现建筑学二年级设计课
![建筑设计教学探索——以“建筑构成”为引实现建筑学二年级设计课](https://img.taocdn.com/s3/m/ed6017ccad51f01dc281f119.png)
.
我 国建筑教育起 步较 晚 , 不论是杨廷宝 、 梁思成 、 林徽音等前 辈在我 国建筑教育 发展之初 , 所引入 的学院派建 筑教育体 系 ; 还 是黄作柒前辈所带来 的包豪斯式现代建 筑教 育体系 ; 又或是后来 的苏联建筑教育模式 , 都对我 国的建筑教育产生 了巨大 的影 响。
作为建筑设计专业课 的开端 , 其教学导 向显得尤为重要 。 1 . 1 . 2 以一年级 的基础课程 为前 提 建筑学各 年级之 间知识联 系很 紧密 。一 年级开设 的建筑设
小小建筑师小学二年级建筑实践教案培养孩子的设计能力
![小小建筑师小学二年级建筑实践教案培养孩子的设计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deec428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f.png)
小小建筑师小学二年级建筑实践教案培养孩子的设计能力小学二年级建筑实践教案培养孩子的设计能力本教案旨在通过小学二年级建筑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的设计能力。
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建筑设计的乐趣与挑战,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提升他们的空间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案概述本教案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引入活动、知识讲解、示范操作、小组合作、展示分享和总结反思。
整个教案时长为两个课时,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和内容要点如下。
二、引入活动为了激发孩子们对建筑及设计的兴趣,引入环节应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
可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著名建筑作品,引导孩子们思考:“建筑是怎样设计出来的?我们能尝试设计属于自己的建筑吗?”通过引导问题,引发孩子们对建筑设计的思考和好奇心。
三、知识讲解在这个环节,我们要向孩子们介绍一些基本的建筑设计知识。
可以借助图片和模型展示,讲解建筑的基本构造、功能和形式特点等内容。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讲解的内容需要简单易懂、生动有趣。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可以通过对比和比喻来帮助孩子们理解。
四、示范操作通过示范操作环节,让孩子们亲自参与到建筑实践中。
可以提供一些简易材料和工具,如纸板、剪刀、胶水等,让孩子们动手制作简单的建筑模型。
在操作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孩子们合理规划和组织材料,培养他们的空间规划能力和手工操作技巧。
五、小组合作在小组合作环节中,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设计和建造一座小型建筑模型。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要求孩子们充分讨论和交流,互相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进行集体决策。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设计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六、展示分享在展示分享环节中,让每个小组依次展示自己设计的建筑模型。
每个小组可以介绍他们设计的理念、功能和创意点。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问题或意见,并进行互动交流。
通过展示分享,孩子们能够学习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大学二年级建筑学课程教学同步
![大学二年级建筑学课程教学同步](https://img.taocdn.com/s3/m/3685cfc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4.png)
大学二年级建筑学课程教学同步近年来,建筑学行业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对建筑师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大学二年级建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实践三个方面来论述大学二年级建筑学课程的教学同步。
一、教学内容大学二年级建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基础、建筑材料与构造、建筑力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建筑设计基础是学生进行后续专业学习和实践的基础,通过教授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作能力。
此外,建筑材料与构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建筑材料的特性和应用方式,了解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施工,为后续的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方法在大学二年级建筑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学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也逐渐运用到建筑学课程教学中,如虚拟现实模拟实验、三维设计软件的应用等。
这些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直观、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三、学生实践大学二年级建筑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安排实践项目,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建筑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将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例如,通过到实地考察建筑遗址、参观建筑工地等活动,学生可以亲自感受建筑的魅力,探索建筑设计与实践的种种问题,培养对建筑学科的深入理解和思考能力。
总之,大学二年级建筑学课程的教学同步在培养建筑学专业素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及学生实践环节的设置都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提供了充足的支持。
随着建筑学行业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建筑师需要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相信通过大学二年级建筑学课程的教学同步,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将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