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果蔬贮藏技术的进展
![果蔬贮藏技术的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059370ab52acfc789ebc9ac.png)
T c n l g n q im e e h o o y a d e up nt
高 到3 %以 上 ,达 到 限 制 果 蔬 呼 吸 作 用 ,延 缓 衰 老 和 变 质 的过 程 ,可分 为 快 速 法 和 自然 法 。快 速 法 采 用充 氮 降氧 法 、燃 烧 法 、催 化 燃 烧 器 法或 硅 酮 膜 来 降低 氧 含 量 ,通 过 充入 压 缩 CO 、CO来 增 加c0 或CO含 量 。
5高压 电场贮藏保鲜技术
此 法 的主 要原 理 是 利 用 高压 放 电装 置 ,通过 高压
直 流 电 场 中 电 晕 放 电 或 辉 光 放 电制 造 臭 氧 一 气 介 质 , 空
气 调 法贮 藏 环 境 是 封 闭的 ,应 对 环境 气 体 成 分 定 期 测 这 种 混 合气 体 可 削 弱 和 消灭 密 闭空 间 中的微 生物 ,通 量 、调控 ,尤 其 对 于 自然 法 来 说 ,一 般所 采 用 的聚 乙 过气 体 选 择 薄 膜 ,以加 快 密 闭空 间 的气 体 交 换过 程 和 烯 材 料存 在 着 透 气 性 不足 、透 湿 性较 差 、易 产 生结 露 产 物 与大 气 进 行 交 换 的过 程 。然 后 ,对 装 有 贮存 物 的 等 问题 。因此 ,要 选 择 适 宜 厚 度 的包 装 材 料 ,避 免 由 容 器施 加 固 定磁 场 ,促 使 较 快 地 制 造长 期 贮 存 用 的介
于透 气 性 不足 而引 起 的低 氧 或 高 二氧 化 碳 伤 害 。必 要 质 ,同 时从 容 器 表 面和 所 贮 存 的贮 存 物 表 面上 除 去 剩 时可 以采 用在 塑 料 袋上 #,\ L 开 硅 窗 的办 法来 改 善 余 电荷 ,加速 扩 散 那 些 充 满 细菌 的新 陈 代 谢产 物 、被 L T或 d
臭氧在采后果蔬保鲜的应用研究进展
![臭氧在采后果蔬保鲜的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29d7ed250e2524de5187e89.png)
臭氧对果蔬 品质 的影 响因处理浓度和作用 对 象不同而结论不一致。 6 z Pr 等研究 了 0 5 m / e . g 3 L臭 氧处理对草莓采后品质的影响, 发现贮藏末期 , 臭氧
4期
郑雁 月
臭氧在采后果蔬保鲜的应 用研 究进展
13 2
3天无 明显差 异 , 随着货 架 期 的延 长 , 氧处 理 能有 臭
臭 氧 处 理 时要 注 意 通 过 一 些 环 境 条 件 来 提 高 处 理效 果 。 当贮 藏 温度 低 于 1 ℃时 ,杀 菌 能力 较 0
效地 抑制呼吸强度上升 ,减缓鲜切韭 薹的衰老 。 A uy 等发现 ,用富集臭氧气体对 T o a 番茄整 gao hm s 体和鲜切片进行循环处理 ,在 5 环境 中贮 藏 1 5 d 贮藏 2d时的新 陈代谢速率较对照慢f n , 5 l 。A 等报 道 , 1mg 用 ] 臭氧 处 理 鲜 切芦 笋 , 氧处 理 较 对 L的 臭
决 于果 蔬 的化学 组 成 、 氧 剂量 和处 理条 件 。h ag 臭 Z un
初 的质构和芳香物l。 ags IM r a 5 1 o n等发现臭氧可显著抑 制灰葡萄孢霉 、 丛梗孢霉 、 指状青霉和匍枝根霉 的孢 子萌发 。Br 等在 2 q下 , 01 0 g ah t C 用 .~ _ m / 3 L的臭
处 理过 的草莓 V 含量是 对照组 的 3倍[。据 A uy 2 0 1 gao
等报道 ,臭氧气体对 T o a 番茄整体和鲜切片进 hm s 行循环处理 [ 氧浓度 ,4 0 ) L 臭 ( ± . J 5 / L每隔 3 h 处
我国果蔬采后生理学进展
![我国果蔬采后生理学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76b0b5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e.png)
我国果蔬采后生理学进展果蔬采后生理学研究对于提高果蔬的贮藏寿命、保持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是果蔬生产大国,果蔬采后生理学研究不仅关系到农业经济的发展,还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近年来,我国在果蔬采后生理学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果蔬采后生理学的研究现状、热点、困境与挑战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我国果蔬采后生理学研究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果蔬采后生理学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
目前,我国果蔬采后生理学研究主要涉及以下方面:果蔬采后生理生化机制:研究果蔬在采后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包括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成熟与衰老等过程。
果蔬采后病害控制:针对果蔬采后常见的病害问题,研究有效的防控措施,包括化学保鲜剂、生物保鲜剂等的应用。
我国果蔬采后生理学研究热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果蔬采后生理学研究不断深入,以下领域成为研究热点:基因组学在果蔬采后生理学中的应用:通过基因组学手段研究果蔬在采后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变化,有助于深入了解果蔬的衰老机制,为贮藏保鲜提供理论支持。
代谢组学在果蔬采后生理学中的应用:代谢组学的是生物体受环境刺激或基因改变引起的代谢产物的动态变化,将其应用于果蔬采后生理学研究,有助于揭示果蔬贮藏过程中的代谢变化和营养价值的衰减过程。
我国果蔬采后生理学研究困境与挑战尽管我国果蔬采后生理学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基础研究薄弱: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果蔬采后生理学的基础研究方面还存在不足,这限制了我们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手段缺乏:虽然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新技术为果蔬采后生理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我国在相关技术手段的应用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
农业与科教结合不紧密:在农业生产和科教方面,我国果蔬产区和科教单位之间的不够紧密,导致部分研究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应用。
总体来看,我国果蔬采后生理学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产业化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产业化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ccd867a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c.png)
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产业化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市场需求分析1.消费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食品的品质和口感要求越来越高,对新鲜、健康的果蔬有更大的需求。
2.冷链物流发展:冷链物流的发展使得果蔬的远程运输成为可能,同时也为果蔬的采后处理和贮藏保鲜提供了便利条件。
3.跨境贸易:随着进口水果蔬菜的增多,对采后处理和贮藏保鲜的需求也在增加。
二、技术条件分析1.采后处理技术:采用先进的果蔬采后处理技术,包括清洗、分类、分级、除草剂、杀菌、防虫、熏蒸等,提高果蔬的品质和存储期限。
2.贮藏保鲜技术:采用冷藏、冷冻、真空包装、保鲜膜等技术,延长果蔬的货架期限和保持其新鲜度。
3.信息化系统:建立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的信息化系统,实现数据管理、追溯、品控等功能。
三、资源条件分析1.物质资源:果蔬产量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提供充足的原料和生产条件。
2.人力资源:拥有丰富的果蔬采后处理和贮藏保鲜技术人才,有能力开展产业化开发。
3.资金支持:政府支持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为产业化开发提供保障。
四、竞争对手分析1.国内市场:目前国内果蔬采后处理和贮藏保鲜产业发展较为成熟,拥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2.国际市场:国际市场对于质量和品牌要求较高,需要与国际标准接轨,在品质和服务方面与国际竞争对手保持一致。
五、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市场需求变化,消费者偏好的转变,需求减弱等都会对产业化开发造成风险。
2.技术风险:产业化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力量和设备,技术风险较高。
3.竞争风险:市场竞争激烈,如何保持核心竞争力是产业化开发面临的风险。
六、产业化开发策略1.建立产业链合作关系:与果蔬的种植户、采购商、运输商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完整的供应链。
2.加强技术研发能力:提升果蔬采后处理和贮藏保鲜的技术水平,不断创新,谋求技术突破。
3.注重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品牌形象,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市场竞争力。
水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水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110388eb9d528ea81c77963.png)
气调贮藏是 当今 最先 进的果蔬 保鲜贮 藏方 法 。它 是 在冷藏 的基 础上 , 过对贮 藏环境 中温 度 、 通 湿度 、 氧化 二
碳 、 浓度和乙烯浓度等条件 的控制 , 制果蔬 呼吸作 氧气 抑 用 , 其新 陈代谢过程 , 地保持 果蔬新 鲜度 和商 品 延缓 更好 性 。 长果蔬贮藏期和销货架期 】 延 。
2 1 C 气调 贮 藏 保 鲜 . A
常温双相变动气 调技 术等 , 中土 窑 洞机 械冷 藏方 法具 其
有投 资少 、 管理 简单 、 地贮藏 和能 耗少 的优 点 , 就 已在柑 橘、 苹果 、 梨等水果 中应用 J 。
12 低 温 贮 藏保 鲜 】 .
C A技术是利用机械制冷 的密闭贮 库 , 配用 气调装 置 的制 冷装 置 , 使贮库 内保持 一定 的低 氧、 低温 、 宜 的二 适 氧化碳 和湿 度 , 并及时排除贮 库 内产生 的有 害气 体 , 而 从
在一个适 当的绝 缘材料 建 筑 中 。 助 机械 冷凝 系统 借 的作用 , 库内的温度降到果蔬 贮藏 所要求 的实 际温度 , 使 降低水果 的呼吸代谢 、 病原菌 的发病 率和果 实的腐 烂率 , 收稿 日 : 0 — 0 2 期 2 5 1— 5 0
有效 的降低所贮 果蔬 的呼吸速率 , 以达到延 缓后熟 、 长 延 保鲜期 的 目的 J 。
维普资讯
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期
河北 林 业科技
20 0 6年 4月
水 果 贮 藏 保 鲜 技 术 研 究进 展
王继芝 , 高磊红 , 王未肖 杨辉 宗
国内外果蔬贮藏保鲜技术进展
![国内外果蔬贮藏保鲜技术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709dbd050e2524de5187e24.png)
国内外果蔬贮藏保鲜技术进展【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果蔬产业迅速发展。
蔬菜、水果已成为继粮食之后我国种植业中的第二和第三大产业,从1993年开始,水果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上水果第一大国。
在发达国家果蔬损失率则普遍控制在5% 以下,美国果蔬在保鲜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的情况下,我国每年生产的果蔬从田间到餐桌,损失率高达25%~30%。
说明我国在果蔬保鲜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同时也说明在保鲜领域隐藏着极大地潜力,研究发展果蔬贮藏保鲜技术势在必行。
【关键词】:国内外果蔬贮藏保鲜进展一、我国果蔬生产概况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果蔬产业迅速发展。
蔬菜、水果已成为继粮食之后我国种植业中的第二和第三大产业,从1993年开始,水果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上水果第一大国。
2003年果园面积9436.7千公顷(14155万亩),产量7551万吨。
其中,苹果、梨、桃、李、柿的产量均居世界各国之首,苹果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梨产量占60%左右;柑橘产量仅次于巴西和美国,列第三位;全世界荔枝70%产于中国。
山东是我国第一大水果主产省区,年产量1060万吨,之后依次为河北(767万吨)、广东(718万吨)、陕西(621万吨)。
2004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17954千公顷,产量54032万吨,居世界第一。
二、果蔬保鲜蕴藏巨大商机尽管我国果蔬产量如此巨大,而且其采摘到销售过程中所损失的数量也是个非常巨大的数目。
据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发现,我国每年生产的果蔬从田间到餐桌,损失率高达25%~30%,年损失价值近800 亿元人民币,主营果菜农民按2亿估算,平均每个农民年均少收入600元。
[1]而发达国家果蔬损失率则普遍控制在5% 以下,美国果蔬在保鲜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
从以上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在果蔬保鲜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同时也说明在保鲜领域隐藏着极大地潜力,即果蔬贮藏保鲜背后蕴藏巨大商机。
采后热处理对果蔬贮藏的影响研究进展
![采后热处理对果蔬贮藏的影响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fe037ddc1c708a1284a4495.png)
1 5 热 处 理 结 合 气 调 贮 藏 .
热处 理后或 热化学 处理后 , 以通过 涂蜡 和聚 乙烯膜 包装 , 高热 处 理效 果 , 可 以结合 低 温气 调贮 可 提 也 藏 达到更 好 的贮藏 效果 。如 芒果可 以在热 化学 处理后 , 结合 低温气 调贮 藏 , 即在 1 - 1 2- 3℃下采用 气调 ,O - - 4
1 热处 理 方法
1 1 传 统 方 法 .
传 统热处 理主要 有热水浸 果 、 热蒸气 、 热空 气 、 力热 风 和远 红外 线 或微 波 处理 等 。大 多数 果 蔬 的有 强
效处 理水温 为 4 ~5 6 5℃ , 间为 3 ~ i n 热空 气处 理为 4  ̄5 时 0s 0mi ; 3 4℃ , 0 6 n1 。热处 理 温度 与 1 ~ 0mil] 0 时间 的选择 , 主要 取决 于果蔬 种类 、 品种 、 成熟度 、 栽培 条件 和潜伏 侵染菌 种等 _ 1 。
长江 大 学 学 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21 年 6 第 7 第 2 : 00 月 卷 期 农学 Jun l f a g eU ie i ( a S i dt J n 2 1 . 17N . : r N i o ra o n t nvr t N t c E i Y z sy ) u . 00 Vo. o 2 Agi c
12 热 结 合 钙 处 理 .
果蔬经 钙处理 可 以有 效地延 长果 蔬 贮藏 寿命 和货 架期 , 提高 果蔬 品质m] 。在一 定 条件 下 , 处理 与 热 钙处 理结合使 用 的效 果 比单用热处 理 或钙处 理 的更好 , 9 1年 L r 等 曾把 热处 理 与浸 钙结合 用 于苹 19 ui e 果贮藏 , 结果 品质得 到改善 , 比单 一处 理的效果 都好 。
果蔬采后生理与保鲜实验指导
![果蔬采后生理与保鲜实验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b00fc175f12d2af90342e668.png)
果蔬采后生理与保鲜实验指导——热带果蔬不同贮温实验专题陈蔚辉陈晓芸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二00七年十月前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农产品的产量逐年增加。
据统计,2000年我国果品和蔬菜总产量分别达到6700万吨和3亿吨,居世界各国之首。
果蔬采后容易腐烂变质,在贮运过程中造成损失。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新鲜果蔬贮运过程中约有25%的产品因腐烂变质不能利用,有些易腐水果和蔬菜采后腐烂损失达30%以上。
有人估计全球每年果蔬采后的腐烂损耗,几乎可满足2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
有关果蔬采后问题,已经引起世界范围的极大关切。
1974年在罗马世界食品会议上强调“应把减少作物采后损失,作为增加食品供给的一项重要措施受到相应的重视。
”1975年联合国第七次特别会议,还通过一项减少果蔬采后损失的决议,要求发展中国家重视减少采后损失问题,所有国家和国际上的主管机构应在财政和技术上合作。
我国的果蔬贮运保鲜事业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被列入“六五”和“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组织了有关科研和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研究,所获得的大量成果,对改善果品蔬菜采后处理、贮藏、运输等技术措施,减少产品损耗,保证质量,延长供应期和调剂市场余缺等方面,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果蔬保鲜技术是一门以植物学、果蔬采后生理学、果树学、蔬菜学、果蔬病理学、生物化学、制冷学、农产品贸易等学科为基础的应用科学。
学习过程中要关注学科间的互相渗透,并重视新研究成果的应用。
我院开设这门选修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果蔬采后生理变化和生产上减少果蔬采后损失的操作技术。
为了更好地学习该课程,培养学生综合实验技能,我们结合生产实际,以热带果蔬冷藏适温及其冷害研究为专题,设计了下面三个综合性实验,每个实验6个学时,学生做完三个实验,只要把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及加工,便可形成一篇果蔬采后的学术论文。
实验要求:①务必做好实验预习,熟悉实验进程,以提高实验效率②由于采用开放性实验,自主性和创新性强,故应加强实验室的安全防范③每次实验均应保持工作环境整洁有序④实验完毕,应及时提交实验报告。
探析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现状及展望
![探析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现状及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f2b8f3f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3.png)
T logy科技食品科技目前,我国果蔬贮藏保鲜技术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大部分会用改变贮藏环境的方式,进行果蔬的贮藏,以延缓果蔬的成熟和衰老,增加果蔬的采后寿命,也避免果蔬因细菌侵害而产生腐烂变质,为我国人们提供更加新鲜的果蔬。
1 我国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现状1.1 贮藏保鲜问题我国果蔬贮藏技术虽然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但是其在贮藏保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耗能高;二是投资大;三是设备更新慢。
这些问题都使得现代贮藏保鲜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不仅破坏了环境,还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1]。
1.2 采摘、运输问题采摘与运输是果蔬贮藏保鲜前的必经环节,但是我国的采摘与运输技术并不完善,导致果蔬在采摘与运输过程中会出现破损方面的问题。
采摘问题体现在采摘设备及技术不完善,导致果蔬的损坏率较高。
运输问题体现在3方面:物流渠道疲惫不畅通;物流设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这些问题都造成果蔬在贮藏保鲜前的损坏率居高不下,为果蔬贮藏保鲜增加了难度。
2 我国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策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渐提升,果蔬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因此果蔬贮藏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我国相关企业应该基于市场需求,进行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创新,延长果蔬贮藏的保鲜时间,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新鲜的果蔬,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
2.1 生物技术保鲜生物防治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方法降低或防治果蔬采后腐烂损失,通常有以下4种策略,即降低病原微生物、预防或消除田间侵染、钝化伤害侵染以及抑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此外,还可以利用遗传基因技术进行保鲜。
通过改变遗传基因从内部控制果蔬后熟;利用DNA的重组技术来修饰遗传信息;或用反DNA技术革新来抑制成熟基因的表达,进行基因改良,从而达到推迟果蔬成熟衰败,延长贮藏期的目的。
2.2 果蔬静电保鲜技术果蔬静电保鲜技术是运用高压静电处理果蔬,达到降低果蔬呼吸强度、延长其呼吸高峰到来的效果,有效发挥保鲜作用。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探讨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e32ff2d08a1284ac95043ca.png)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探讨俞华芬高素珍摘要:果蔬保鲜技术作为果蔬采后贮运的重要手段,是保证我国果蔬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分析了果蔬保鲜原理,并对物理保鲜技术、化学保鲜技术和生物保鲜技术进行了综述,指出各种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现在和存在问题,以期为日常生活中的果蔬储藏保鲜提供参考。
关键词:果蔬;贮藏保鲜;物理保鲜;化学保鲜;生物保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新鲜、营养丰富的果蔬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果蔬生产的季节性和区域性较强,且组织柔嫩、含水量高,易腐烂变质,采后极难保鲜,从而导致品质降低,甚至失去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
采用科学、合理地贮藏保鲜技术,能有效延长新鲜果蔬的贮藏期,调节淡旺季,繁荣果蔬市场,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果蔬贮藏保鲜原理(一)果蔬采后呼吸作用与贮藏保鲜呼吸作用是果蔬采后生命活动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提供采后组织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而且是采后各种有机物质相互转化的中枢。
但在贮藏过程中,呼吸作用会消耗果蔬组织内的有机物质。
因此在不妨碍果蔬正常生理活动和不出现生理病害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呼吸强度,以减少物质消耗,可以延缓果蔬成熟衰老。
(二)果蔬采后蒸腾作用与贮藏保鲜新鲜果蔬含水量高(85%~96%),采收后容易发生蒸腾作用,水分很容易损失,导致果蔬的失重和失鲜、破坏正常的代谢过程、降低耐贮性和抗病性等问题,严重影响果蔬的商品性和贮藏寿命。
(三)果蔬采后成熟衰老与贮藏保鲜果蔬成熟采后的完熟、衰老阶段,伴随着一系列生化变化的合成与降解。
完熟与衰老虽然是贮藏保鲜努力回避出现的生理阶段,然而对大多数果蔬来说,没有这些阶段果蔬就无法达到食用阶段。
研究表明,通过控制乙烯浓度可以延缓延缓果蔬的成熟和衰老。
(四)果蔬采后生长、休眠与贮藏保鲜许多果蔬在采后贮藏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再生长的现象,采后生长会导致产品内部的营养物质的转移,造型品质下降,缩短贮藏寿命。
植物及其器官在生长发育或世代交替过程中,遇到不良的条件时,会进入“休眠”状态。
国内外果蔬热处理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国内外果蔬热处理保鲜技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9ad3915a76e58fafab00365.png)
亦显 著下 降 。杨 剑 平 等 热 处 理 大 久 保 桃 2天后 ,S OD
下 降 ,3 ℃ 下 只有 微 量 的乙烯 ,4 ℃下 无 乙烯 生 成 。 5 0
经 热处 理 的 果 实 回 到 常 温 后 乙烯 的 形 成 又 恢 复 ,
【 关键词】 热处理 ;果蔬保鲜;研 究进展
中 图 分 类 号 :T 2 5 3 S 5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0 9—1 0 ( 0 2 0—0 3 8 7 2 0 )1 0 0—0 3
与 C AT 的 活 性 不 受 影 响 。 而 受 热 处 理 伤 害 的 荔 枝 ,果 实 P O 活性 则 显 著上 升 。 P 1 4 对 果 蔬 蛋 白 质 合 成 的 影 响 . 果 蔬 的 生 长 、 成 熟 、 衰 老 的 一 系 列 过 程 中 都 需 要
热 处理 期 间 和 热 处 理 后 果 蔬 乙烯 的变 化 与 热 处 理
的温度 、 时 间及 热 处 理 后 的 贮 藏 条 件 有 密 切 关 系 。延
长绿 熟 番茄 的热 处 理 时 间 ,乙烯 形 成 将 受 到 抑 制 ,常
温后 乙烯 的 合成 恢 复 ,乙烯 峰值 与 处理 时 间成 反 比。
关 于 乙烯 受 到 抑 制 的 机 理 存 在 2种 不 同 的 情 况 。 Y ,1 8 u 9 0年 对 苹 果 的 研 究 发 现 ,在 2 ~ 4 ℃ 的 范 围 5 0
果蔬采后新型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可研报告
![果蔬采后新型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可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3297584af1ffc4fff47ac05.png)
一、总论(一)项目的要紧内容及技术原理简述天然保鲜剂涂膜处置具有维持果实品质、降低包装材料对环境污染等特点,它由于对气体与水蒸汽具有半透性屏障作用,因此能够延长果实的贮藏寿命。
生物保鲜主若是利用病原菌的天然拮抗菌,利历时将其喷布到果实上,达到降低病害所引发的果实腐臭的目的。
采纳天然和生物防腐保鲜剂对采后果蔬进行贮藏保鲜,可减轻或排除采后果蔬中的化学药剂残毒对人体危害的忧虑,并可知足绿色果品生产的需要。
本项目第一次通过对南方早熟梨、桃及番茄采后要紧病害拮抗酵母菌的挑选,再用拮抗酵母菌和天然保鲜剂处置进行南方早熟梨、桃和番茄防腐实验,从而找到一条果蔬采后新型保鲜技术。
项目完成后,估量可使果蔬采后防腐成效达到95%以上。
(二)相关技术领域国内外进展现状、趋势果蔬保鲜剂可分为两大类:化学合成和天然果蔬保鲜剂。
长期以来,人们要紧采纳化学合成物质作为保鲜剂对果蔬进行保鲜,虽有较好的防腐保鲜成效,但很多化学合成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必然的不利阻碍。
因此,人们开始转向天然保鲜剂的研发。
天然保鲜剂涂膜处置具有维持果实品质、降低包装材料对环境污染等特点,是最近几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
生物保鲜主若是利用病原菌的天然拮抗菌,利历时将其喷布到果实上,达到降低病害所引发的果实腐臭的目的。
国外对此研究十分活跃,国内尚处起步时期。
目前,已有很多果蔬采后生物防腐保鲜的成功技术,如:用木霉菌防治柑桔绿霉病及草莓灰霉病,用酵母菌防治苹果青霉病、灰霉病;将菠萝的绳状青霉喷布到菠萝上,结果大大降低了菠萝的青霉腐臭率;草莓采前喷布木霉菌,能明显降低草莓灰霉病的发病率;用抗菌素类的链霉素、软霉素喷于大白菜,能够减少细菌病害的发生。
另外,以色列从柑桔果实表面分离挑选出两种酵母菌,在柑桔果实上应用结果证明:能与青绿霉菌占地盘、争营养、增进伤口愈合。
同时,采纳天然和生物防腐保鲜剂对采后果蔬进行贮藏保鲜,可减轻或排除采后果蔬中的化学药剂残毒对人体危害的忧虑。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现状综述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现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8ca72e4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1.png)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现状综述作者:袁越王一钰马杨欣皋磊邓梅杨梦陈予欣殷玲来源:《农业科技与装备》2023年第05期摘要:蔬菜瓜果是中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蔬菜瓜果运输和贮存造成的损失率极高。
为了降低果蔬的损失率,研究和开发健康高效的保鲜方法是极其重要的。
探讨果蔬的保鲜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果蔬主要保鲜技术及未来发展方向等三部分,分析其优缺点,提出应综合利用果蔬保鲜技术组合的措施,以期为果蔬保鲜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果蔬;保鲜;贮藏;气调;辐照中图分类号:TS2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23)05-0056-04水果和蔬菜是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补充人体必需的一些维生素、无机盐生物酶和植物纤维,对平衡健康饮食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身体健康和增强活力,可有效预防一些因营养不合理而引起的生理性疾病。
随着时代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需要吃饱的同时,更需要饮食营养均衡、多样化,因此对新鲜果蔬的需求越来越大。
果蔬的特性使其在采收过程后具有稳定的蒸腾和呼吸状态,极容易导致品质下降和变质。
成熟过程中线粒体电子传递产生的活性氧会造成细胞损伤,进而降低果蔬的品质和接受度。
因此,为了降低果蔬的腐败率,需要延长果蔬的保鲜期,研究果蔬的保鲜贮藏技术势在必行。
针对果蔬的保鲜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果蔬主要保鲜技术及未来发展方向等三部分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果蔬保鲜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1 研究现状及进展1.1 果蔬类果蔬贮藏保鲜技术多种多样。
姚萍等[1]为研究不同处理对樱桃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利用两种不同的樱桃番茄果实作为实验果实,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以确定最优品种,同时对果实进行气调处理、1-MCP处理和辐照处理。
实验表明辐照处理和1-MCP处理均能有效保持樱桃番茄的品质,而气调处理虽能减少乙烯释放量,但不利于贮藏保鲜。
王玉佳等[2]为探究如何使番茄保鲜时间更长,对番茄的性质和采后的生理状况进行了分析。
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bdb96c79ec3d5bbfd0a74da.png)
第23卷第2期2007年2月农业工程学报T ran sacti on s of the CSA E V o l .23 N o.2Feb . 2007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高海生,赵希艳,李润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食品工程系,昌黎066600)摘 要:该文论述了国内外果实品质的无损伤检测技术,果实分级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介绍了果蔬贮藏库的现代设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果蔬贮藏保鲜的新技术及研究进展,包括:天然果蔬保鲜剂的应用、利用调压技术贮藏、臭氧及负氧离子保鲜、利用生物技术保鲜、静电场处理贮藏、低剂量辐射处理保鲜,以及细胞水结构化气调保鲜等国内外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现代果蔬贮藏保鲜技术。
最后提出了中国果蔬贮藏保鲜产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要倚重于科技创新。
关键词:果品蔬菜;采后处理;贮藏库;贮藏保鲜技术;进展中图分类号:T S 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819(2007)220273206高海生,赵希艳,李润丰.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2):273-278.Gao H aisheng ,Zhao X iyan ,L i R unfeng .R eview of po stharvest treatm en t and p reservati on techno logies of fru it and vegetab le [J ].T ran sacti on s of the CSA E ,2007,23(2):273-278.(in Ch inese w ith English ab stract )收稿日期:2005209202 修订日期:2006209227作者简介:高海生,昌黎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食品工程系,066600。
Em ail :spxgh s @0 引 言果品蔬菜营养丰富,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
黄花菜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黄花菜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d3a3b7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b.png)
黄花菜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黄花菜,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药品制备中。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黄花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由于其采后生理特性和易腐败的特点,使得黄花菜的贮藏、保鲜和运输成为一个技术难题。
对黄花菜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黄花菜采后生理特性1.呼吸特性:采后黄花菜会继续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水分和热能,导致贮藏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2.生理代谢活性:黄花菜在采后会继续进行生理代谢活性,导致细胞分裂、蛋白质合成和酶系统的活性。
3.失水速度:采后黄花菜易失水,使得菜品外观和口感受到影响。
1. 低温贮藏技术:低温可以有效降低黄花菜的呼吸速率和代谢活性,延长其保鲜期。
研究发现,0℃ - 4℃的低温可以有效减缓黄花菜的衰老速度,保持其质地和口感。
2. 包装技术:合理选择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可以减少黄花菜的失水速度,延长其保鲜周期。
采用透气性良好的包装薄膜,可以有效减少黄花菜的新陈代谢活性和细菌感染。
3. 采后处理技术:采用合理的采后处理技术,包括预冷处理、包装处理、湿度管理等,可以减少黄花菜的失水速度和细胞膜的破坏,延长其保鲜周期。
4. 气调保鲜技术:气调保鲜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保鲜技术,通过调节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如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有效延长黄花菜的保鲜期。
三、展望目前,黄花菜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1. 高效包装材料的研发:研究开发高效透气性和抗菌性的包装材料,以降低黄花菜的失水速度和细菌感染。
2. 保鲜技术的综合应用:探索贮藏环境中温度、湿度、气体成分等多种因素对黄花菜保鲜的综合影响,寻找最佳的贮藏条件和技术。
3. 生物技术的应用:通过基因改良和生物技术手段,提高黄花菜的抗腐败能力和抗逆性,延长其保鲜周期。
果蔬采后存在问题及贮藏保鲜技术发展
![果蔬采后存在问题及贮藏保鲜技术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d99080ca417866fb94a8e2b.png)
0 引言
果蔬在人们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不但 含有丰富维生素、 矿物质、 微量元素等人体需要的 营养素, 还有丰富的纤维素。 此外, 果蔬在降低心 脏病、 癌症、 中风、 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几率上也 起到了积极作用。 目前, 我国果蔬产品多样、 种类 繁多, 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国 家发改委与农业部在 《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中 提出, 2011—2020 年在我国蔬菜播种面积保持基本 稳定的前提下, 使单产水平年均提高 1%以上, 到 2020 年将达到 37 313.4 kg/hm2; 蔬菜损耗率年均降 低 1%以上, 我国人均蔬菜占有量在现有基础上增加 30 kg, 蔬菜加工产品增加 1 000×104 t。
第 4 期 (总第 477 期) 2019 年 4 月
文章编号: 1671-9646 (2019) 04a-0078-03
农产品加工
农产品加工 Farm Products Processing
2019 年第 4 期
No.4 Apr.
果蔬采后存在问题及贮藏保鲜技术发展
莫曾梅
(桂林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广西 桂林 541000)
我国现行果蔬保鲜与贮藏相关的国家标准、 农 业行业标准、 林业行业标准、 商业行业标准、 出入 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共 78 项, 几乎覆盖 全部果蔬产品。 然而, 我国果蔬保鲜贮运标准中对 食品安全的规定相对不足, 尤其对防腐保鲜剂使用 方面[3]。
2 果蔬保鲜技术
果蔬的防腐保鲜技术是近年来果蔬研究领域的 热点。 目前, 常用的果蔬保鲜方法主要有气调法、 低温法、 化学杀 (抑) 菌剂处理、 减压贮藏法、 涂 膜保鲜法及新近发展起来的辐射贮藏法等[4]。
果蔬采后处理工艺对保鲜效果的影响研究
![果蔬采后处理工艺对保鲜效果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ebe7f5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9.png)
果蔬采后处理工艺对保鲜效果的影响研究从古至今,果蔬一直是人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果蔬采摘后易受到外界环境和自身内部因素的影响,其新鲜度和口感往往难以保持。
因此,果蔬采后处理工艺对于其保鲜效果的影响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首先,果蔬采后处理工艺中的冷藏技术对保鲜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冷藏可以有效地降低果蔬内部的呼吸消耗和微生物活动,延缓其新鲜度的下降。
研究表明,适宜的冷藏温度和湿度可以减缓果蔬的水分流失、褐变和质地软化等变化,保持其原有的口感和风味。
例如,对于一些温度敏感的果蔬如番茄和黄瓜,低温冷藏可以有效地延缓其软化和品质退化速度。
其次,果蔬采后处理工艺中的真空包装技术也对保鲜效果有重要影响。
真空包装可以有效地减少果蔬与外界氧气的接触,降低氧化酶的活性和有害气体的生成,延缓果蔬的褐变和质量损失。
许多研究表明,真空包装可以延长果蔬的保鲜期,保持其颜色、口感和营养成分的稳定。
当然,真空包装技术的应用也需要考虑果蔬的适宜湿度和温度,以防止霉菌和变质菌的生长。
此外,果蔬采后处理工艺中的脱水技术也对保鲜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脱水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果蔬中多余的水分去除,降低活性水分含量,从而减缓微生物的生长和果蔬的腐败。
研究发现,在适宜的脱水工艺条件下,如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脱水时间,果蔬的保质期可显著延长,并保持其口感和营养成分的相对稳定。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脱水过程中要依据不同果蔬的特性和需求,选择适宜的脱水技术和处理条件,以充分发挥其保鲜效果。
最后,果蔬采后处理工艺中的等离子体技术也逐渐被应用于果蔬的保鲜过程中。
等离子体技术可以通过产生高能离子和激发活性物质的生成,杀灭果蔬表面的微生物和真菌,延缓其腐败过程。
研究发现,等离子体处理可以明显减少果蔬的腐败程度和色泽变化,延长其保鲜期和观感风味。
然而,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挑战,如等离子体处理设备的研发和成本以及果蔬质量的保持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索。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b36f0e9f61fb7360a4c650b.png)
※农业科学农业与技术2017, V ol.37, No.0815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曲志伟(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公主岭市分校,吉林四平 136100)摘 要:针对当果蔬贮藏保鲜技术进行分析,主要包含减压贮藏、加压保鲜、气调贮藏保鲜、辐射贮藏保鲜以及新鲜保鲜剂保鲜等,本文针对未来果蔬贮藏保鲜技术进行展望,以期能够不断提升果蔬贮藏管理的质量。
关键词:果蔬贮藏;保鲜技术;果蔬中图分类号:S60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015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果蔬的种植量与销售量较大,但是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较大,故果蔬需要具有较长时间的储存能力。
果蔬超过保存时间便会发生腐烂、败坏等。
科学的果蔬贮藏与管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经济损失,增强果蔬管理的综合效果,实现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文章将基于当前果蔬贮藏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相关管理发展建议。
1果蔬贮藏保鲜技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果蔬贮藏保鲜技术开始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果蔬贮藏管理技术的发展。
常见的果蔬保鲜技术主要包含减压贮藏、加压保鲜、气调贮藏保鲜、辐射贮藏保鲜以及新鲜保鲜剂保鲜等等。
1.1 减压贮藏减压贮藏也可以称之为低压贮藏,被誉为21世纪的保鲜技术。
减压贮藏技术的工作原因与技术具有先进性特点,能够提升果蔬保鲜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冷藏或者气调技术等。
特别是针对易于腐烂的水果,其贮藏效果更加理想。
减压贮藏技术工作原理即为在接近于真空的保存塑封中进行贮藏,但是与实际的真空保存塑封又有所不同。
其工作中,减压贮藏技术能够将蔬菜水果存放在封闭的环境中,抽净其中的空气。
通常其中压力低于正常气压的10%,还需要一直维持在这种气压状态下,水果特性压力具有一定的弹性。
减压贮藏技术还有加湿处理优势。
将存放物放置在理想的状态下,内部气压以及湿度均能够得到有效保证,增强果蔬的保存质量。
1.2 加压保鲜加压保鲜贮藏技术思想与减压贮藏保存思想中存在着一定的相同点。
水果采后处理的贮藏技术与保鲜方法
![水果采后处理的贮藏技术与保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f00615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2a.png)
水果采后处理的贮藏技术与保鲜方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已成为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水果易腐烂,对采后处理和贮藏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探讨水果采后的处理技术以及有效的贮藏方法,旨在延长水果的保鲜期,提供给消费者更加新鲜和健康的水果。
一、水果采后处理的基本原则水果采后处理是指水果从果树上采摘下来之后,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措施以延缓其腐烂速度。
下面是水果采后处理的基本原则:1.尽量减少机械损伤:果实易受压力、摩擦和振动的影响,所以在采摘和包装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果实受到机械损伤,以免导致果实腐烂。
2.控制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水果保鲜的重要因素。
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可以减慢水果的呼吸作用,延缓果实的新陈代谢过程,从而延长保鲜期。
3.防止蒸腾损失:蒸腾是水果散失水分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采后处理时要尽量减少蒸腾损失。
可通过处理水果表面,涂覆保护剂等方式来减少蒸腾。
4.抑制乙烯生成:某些水果在成熟过程中会产生乙烯气体,而乙烯气体会加速水果的成熟和腐烂。
因此,阻止乙烯生成对于延长水果的保鲜期非常重要。
二、水果采后处理的关键技术水果采后处理的关键技术包括采摘、清洗、分类分级、分拣、贮运和包装等环节。
1.采摘:采摘是水果从果树上取下来的过程,需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
对于不同类型的水果,采摘的时间也有所差异。
2.清洗:清洗是去除水果表面污垢和农药残留的重要环节。
清洗水果时,可以使用冷水或温水,避免使用过热的水,以免破坏水果的表皮。
3.分类分级:根据水果的成熟度、大小和质量等指标,将水果进行分类分级,便于后续的处理和包装。
4.分拣:水果的分拣过程中,将水果按照品种、颜色以及外观等进行分类,有利于提高水果的市场竞争力。
5.贮运:水果运输的过程中,需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水果受到机械振动和压力,以免导致果实受损和腐烂。
6.包装:水果包装不仅可以保护水果不受损坏,还有助于保持水果的新鲜和口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院-系:理学院化学系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年级:2013级学生姓名:***学号:2201301020703导师及职称:樊爱萍(讲师)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摘要:国内外已经对蔬菜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保鲜技术做了大量的研究。
他们的共同点都是通过减缓蔬菜的呼吸作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来达到贮藏保鲜的目的,但是物理、化学保鲜方法分别存在设备昂贵、有毒副残留等缺陷。
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和加入WTO后的激烈竞争,我国的果蔬产业如何通过发展冷链物流,以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赢得国际农产品市场应有的地位,早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产业化、国际化道路,实现从果蔬生产大国向果蔬产销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是一个重大课题,需要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采后热处理、纳米技术、机械损伤、预冷、贮藏保鲜、研究进展一:果蔬采后采后处理研究进展:蔬菜采摘后由于其旺盛的呼吸、微生物的活动及水分的蒸发作用,很容易出现变质和腐烂等现象。
若在采摘、运输和贮藏过程当中没有采取适当的贮藏保鲜措施,会导致蔬菜品质下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据统计,我国每年蔬菜的损耗率在25%~30%。
而且,我国大部分的蔬菜是在采摘期上市,应季时供过于求,而在淡季由于气候、贮藏等缘故,往往供应短缺。
因此,有效延长蔬菜采摘后的贮藏保鲜期,避免蔬菜腐烂现象的发生,减小蔬菜供应和需求间的矛盾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采后热处理:采后热处理作为一种无毒无残留的物理处理方法,能控制多种果蔬的侵染性病害、虫害,提高抗冷性降低冷害,延缓衰老,保持贮藏品质。
从上个世纪90 年代开始,热处理技术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部分已经进入商业化应用。
进入21 世纪,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农药和化学试剂的使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同时,随着世界范围内有机农业的大发展,寻找安全无毒的采后防虫抗病处理方法显得尤为迫切[17]。
在这样的背景下,采后热处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一步迅猛发展,出现了热水喷淋(Hot water brushing,HWB)处理、射频(Radio frequencies,RF)加热等新型热处理方法以及多种处理相结合的复合热处理方法,热处理对果蔬品质、营养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也得到了较为深入和广泛的研究。
1.1 热水喷淋技术(HWB):热水喷淋处理,采用高温水作为介质,对果蔬进行短时冲洗,是热水处理的一种全新应用方式。
有效地控制果实的青霉病;虽然同38 ℃4 d 热空气处理的效果一样,但该处理更适合商业化[17]。
HWB 能减少仙人球果实的失水和锈棕色斑点病发生率,认为该处理稍加改进即可适用于商业化。
目前,热水喷淋处理在以色列等农业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商业化应用。
我国现有的果蔬采后商业化处理生产线上均有水喷淋清洁程序,只要加以一定的改进,就可以实现热水喷淋处理,提高果实的贮藏品质、减少腐烂损失。
1.2 射频加热技术(RF):射频加热技术也是近年来采后热处理研究领域出现的新方法之一。
它是通过射频发生器形成的电磁波与电介质材料(水果、昆虫等含水生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热量,实现升温加热。
传统的热水或者热空气处理是以水或空气为传热介质,通过水果的表面传热,传热和升温速度较慢。
射频加热法能避免传统热处理的局限性,提高果实内部的加热速度。
2 复合热处理技术尽管热处理具有较多的优势,但是热处理同其他处理一样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即使是新出现的热处理技术也是如此。
热处理温度过高或者时间过长带来高能耗、或者给果蔬带来热伤害等。
近年来,随着采后热处理在果蔬保鲜领域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热处理和其他一种或多种处理相结合的复合热处理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将48 ℃热空气处理与8 kJ·m-2 UV-C复合处理花椰菜,延缓黄化和叶绿素的降解,延缓了20 ℃贮藏的花椰菜的衰老。
将热空气或热水处理与拮抗菌Rhodotorula glutinis 复合处理,控制梨果实的青霉病和根霉病,该复合技术完全能够代替杀菌剂的使用。
3 热处理对果蔬某些生理和品质指标的影响3.1 热处理对果蔬乙烯释放的影响乙烯能调控植物的很多生理代谢过程。
在果蔬采后的贮藏过程中,乙烯会诱导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如衰老、过熟、品质下降、增加病原菌的易感性、生理失调等。
3.2 热处理对果蔬冷害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合适的热处理技术和方法能提高多种果蔬的抗冷性,减轻冷害。
3.3 热处理对果蔬质地和细胞壁物质的影响:质地是水果、蔬菜最主要的品质特征之一。
影响果蔬的质地因素很多包括:细胞膨胀力的下降、细胞膜组分的变化、淀粉的降解、细胞壁结构的变化,尤其是细胞壁组分的变化是最重要的因素。
3.4 热处理对果蔬色泽的影响:果蔬的外观颜色是其重要的品质指标。
不同的热处理条件对同一种果蔬颜色的影响不同。
3.5 热处理对果蔬营养成分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近年来,热处理对果蔬品质的影响已经不再局限于对质地、糖、酸、颜色的影响,热处理如何影响果蔬的抗氧化能力、营养物质和功能成分的变化是近年来研究的一大热点。
3.6 热处理对果蔬侵染性病害的影响:热处理用于采后侵染性病害的防治已经在多种果蔬的研究中得到证实,部分研究认为热处理单独或与其他处理复合能够完全代替化学杀菌剂的使用,较好的控制果蔬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2:果蔬采后机械损伤特性水果和蔬菜在采前和采后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机械损伤。
采前机械损伤少有规律可寻,难以控制,相关研究并不多,一般集中在对果蔬的套袋研究,而较为严重的机械损伤一般发生在采收以后。
采后械损伤是指果蔬在采收、分级、包装、装卸、运输、加工、贮藏和销售的各个环节中因受到跌落、碰撞、振动、挤压、摩擦、刺伤和鲜切等作用而引起果实变形,果皮、果肉破损等伤害。
Van 等提出机械损伤是由于果蔬物理损伤而导致细胞壁相关蛋白质的作用,引起细胞壁成分分解所致。
2.1 不同类型机械损伤特性:静压损伤、振动损伤特性、冲击损伤特性静压损伤多发生在贮存过程中,成堆的果蔬处于自然静止状态,某层的果蔬受到其上各层果蔬重量的作用,随着时间延长而发生静止破坏,其损伤部位多发生在接触区域。
杨晓清等人研究了苹果梨的静载机械特性,通过准静态压缩实验得出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力与变形曲线,分析并得出果实受压时的生物屈服极限和破坏极限随压缩速率增大而相应增大,体积及成熟度较大的果实受压时均较早进入屈服状态并易发生破裂。
果蔬静压损伤的研究为制定质量检验标准,以及贮藏包装或容器的设计提供合理依据,使静压损伤控制在最小范围内[7]。
果蔬在运输过程中的机械损伤主要是动载作用引起的碰撞损伤和振动低应力疲劳损伤周然等分析了水果实际运输过程中振动状况及损伤,检测了不同路况下钢片弹簧悬架系统的卡车运输黄花梨过程中车厢前后垂直振动,并比较了卡车车厢内不同装载位置梨的损伤情况。
卢立新等人通过模拟实际公路运输工况,对不同包装方式( 瓦楞纸板衬垫、隔档及网罩) 包装的梨果实的受损情况进行测试,从而优化包装材料。
果蔬的冲击损伤主要表现在果蔬所受到的碰撞和跌落冲击,冲击对果蔬造成的损伤是由于作用在果蔬上的冲击力超过了果蔬自身的强度。
苹果的损伤体积与其所吸收的能量成正比,吸收的能量造成了机械损伤。
这样便可通过损伤体积与碰撞能量( 或吸收能量) 的比率来确定果蔬的损伤程度。
李小昱对苹果碰撞损伤进行了研究,发现苹果碰撞后,两个苹果的总损伤体积与吸收能量线性相关,而单个苹果的损伤体积与碰撞中的吸收能量不存在相关性。
3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它是在纳米尺度范围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的内在结构和特征,并用于制造各种物质的一门崭新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纳米技术的研究使人类在改造自然方面进入了崭新的原子、分子的纳米层次。
纳米技术的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分子及物质在纳米尺度上表现出来的新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3.1 纳米技术在采后果蔬保鲜中的应用3.1.1 纳米技术在果蔬包装材料中的应用果蔬在采收后,由于缺少营养供应,果蔬色泽、风味、质地等品质发生劣变,很容易软化、老化、患采后生理病害和受微生物入侵,终腐败变质,这使得果蔬的数量和质量遭受很大的损失,而采后保鲜是减少损失的重要途径[4]。
3.2纳米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前景展望纳米技术为人类带来了很大的优惠和方便,已经影响到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多个方面,如医药、材料、食品、环境保护等。
但同时,纳米技术产生的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解决。
由于纳米粒子的高比表面、高活性,人体的吸收也许比其他物质要高很多,纳米食品食用的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纳米粒子较小,吸附性很强,很容易扩散到周围环境中,纳米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稳定性需要进一步的控制[4]。
尽管纳米技术在食品工业的成功应用有限,但是基于纳米级的基本概念已经很好的建立,通过应用纳米技术可以得到更高的食品品质和安全性评价。
在技术的进步上,DNA芯片、微电系统、微流体使得纳米技术的潜力在食品应用中得以实现[4]。
目前纳米技术刚刚起步,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制造更多具有特定功能的设备和产品,发展空间和应用领域有很大潜力,大量的先进技术有待开发。
4预冷技术在果蔬采后保鲜中的应用研究4.1 预冷在果蔬贮运中的作用抑制乙烯产生,降低产品的呼吸强度; 延缓果蔬品质下降; 控制包装袋内结露现象,抑制微生物生长; 减少设备制冷负荷[5].4.2常见预冷方式: 冰预冷;冷水预冷;强制通风预冷;压差预冷;真空预冷。
4.3总结与展望预冷可降低产品的呼吸作用,减缓果实的新陈代谢和成熟衰老速度,还可抑制微生物繁殖,从而减少果实因腐烂而造成的损失.预冷已经成为果蔬流通过程中保证质量的首要措施.现如今,欧美、日本等国家已经把预冷作为果蔬采摘后必不可少的工序.我们应该重视预冷在果蔬贮藏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的冷链系统,要针对不同的产品特点,选择不同的预冷方式,最终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由于预冷过程是复杂的传热过程,在对产品预冷规律进行研究时,应通过实验和数学模拟的方法,确定果蔬预冷过程的传热规律.另外,影响预冷的因素很多,包括预冷介质的温度和速度、产品的堆码方式、包装箱的开口率和开口形状等,应结合预冷效率、产品质量和预冷能耗确定预冷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设计出合理的预冷装置。
5. 紫外线照射对果蔬产品贮运品质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不同剂量的处理可以保持水果蔬菜硬度,一般果蔬采后常常因为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而造成失重萎缩&而果蔬一旦萎蔫就会大大影响其外观品质,因此&保持果蔬的重量&最主要的是保持其水分含量&减少营养物质的损耗,由于受到机械损伤或长菌等&果蔬采后品质一般都会受到影响&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