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第二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

合集下载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
机能主义
背景
高尔顿
最先研究个体差异心理,被称为差异心理学的创始人、英国新心理学的先锋;②利用仪器进行心理测量,在相关因素分析上作出巨大贡献,是心理测验的肇始;③其研究对卡特尔产生很大影响。
美国机能主义的先驱
霍尔
提出【复演说】、使用问卷法
被认为是“心理学的达尔文”,是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
鲍德温
1、认知发展观2、人格发展观、3、个体与种系发生观
西方心理学历史体系
心理学学派
时间
代表人物
主要理论
理论意义
心理学哲学起源
古希腊、罗马时期
泰勒士
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其思想是古希腊最早唯物主义心理学的开始。
毕达哥拉斯
区分了身体与灵魂。把灵魂分为理性(reason)、智慧(wisdom)和情欲(lust)三部分。只有人的灵魂三者齐备,动物只有后二者而没有理性
超个人主义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末
萨蒂奇、格罗夫、维尔伯
1、对象论是意识状态和超越经验、最高潜能和终极价值;
2、方法论是遵循三个研究原则:对象中心、多学科、跨文化;
3、意识理论
扩大心理学研究范围,促进心理学实际应用,但缺乏系统性,难以进行科学验证。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
20世纪80年代
洛根
1、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批判与解构;
2、对象论是生活世界和意向性;
方法学是质的研究取向;
3、主要研究领域是:因果知觉、思维、焦虑。
1、坚持最为坚实的人文科学心理学;
2、将现象学方法落实到具体的实践层面,发展出思辨和实验、经验和解释四种研究方法取向;
3、提出了面向生活的心理学;
4、缺乏整合性的统一理论系统,推广难度大。

西方心理学史

西方心理学史

西方心理学史背景西方心理学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学科领域,从古代的哲学思想到现代的科学研究,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承载着人类对心灵和行为的探索。

本文将探讨西方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从古希腊哲学到当代的研究方向,揭示西方心理学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古希腊哲学时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时期,早期哲学家们对人类心灵和行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中对心灵和意识进行重要思考的代表人物。

柏拉图认为人类的灵魂是永恒的,分为三个部分:理性、意志和欲望。

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心灵是无形的”这一著名观点,强调心灵和身体之间的互动关系。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人们开始转向实证观察和实验方法。

启蒙运动的兴起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认知和情感。

心理学家伽利略和笛卡尔在这一时期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观点,为后来的心理学研究奠定基础。

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19世纪初,心理学开始成为独立的学科领域。

受到自然科学方法的启发,心理学家们开始注重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

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成为当时心理学研究的两大流派,分别探讨了心灵结构和功能的问题。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和赫尔曼·恩斯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20世纪初,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流派别。

行为主义注重行为的可观察性和可验证性,认为心理学应该关注外在的行为反应。

精神分析则强调潜意识和内心冲突对行为的影响。

行为主义先驱是约翰·沃森和伯福德·斯金纳,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则是弗洛伊德和荣格。

当代心理学研究当代心理学研究充满活力,涵盖了认知、社会、发展等领域。

认知心理学关注人类思维和信息加工过程,社会心理学研究人际关系和群体行为,发展心理学探讨个体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

当代心理学家们运用先进技术和方法,不断推动心理学领域的深入发展。

西方心理学 第二章-17-19世纪德国的心理学思想

西方心理学  第二章-17-19世纪德国的心理学思想

第五节 英格兰和苏格兰联想主义心理学思想
英国,哈特莱
一、哈特莱的心理学思想 开创生理心理学,近代联想主义心理学创
建者,《对人的观察》联想主义第一部系统 的论著。 • 心物关系:感觉产生认识,认识观念通过
联想构成复杂心理活动 • 身心关系:神经震动说 • 联想论:对联想的本质、机制、种类、作
用、规律进行了论述
➢ 科学原因---德国的实验生理学发达:英法国家的对于不能定量的生物学等
拒之门外,而专注于可量化的物理、化学研究,对于无法进行定量研究--生物 学等等则拒之科学大门外。
➢ 社会文化的人格特质:“德国人比英国和法国人更好细心的、精确的收集、
分类、归纳和描述工作,而英国和法国人喜欢用演绎的、数学的方法研究科学 ”----舒尔茨
二、孔狄亚克
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 一切心理作用都是由感觉转变而出: ➢ 认为观念只有一个来源,即感觉
三、爱尔维修
一切心理活动来源于感觉。 情绪和需要的联系及对行为的推动作用。 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性格的决定作用。
四、霍尔巴赫
心理学思想
1、提出观念是“对象的映象”的见解 2、坚持心理是人脑机能的观点
提出“力学心理学” 反对心理化学说,复杂观念是机械结合,人同机器一样, 外部力量刺激,内部动力结合产生观念。 联想阐述
四、约翰.穆勒的心理学思想
主张心理学独立 “联想” 问题
(1)主动性而非机械式的被动; (2)连想律提提出相似、接近、频因(多次)、不可分
割,老穆勒则认为接近律是根本法则。 提出“心理化学说”
性。坚持人的心理是一种主动的、富于理性的固有观念,即 把一切心理作用都归结为不同程度的理性。
第二节 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的心理学思想
一、莱布尼兹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心理学史知识点总结.doc

心理学史知识点总结.doc
(二)学习理论“灵魂回忆”说人未出生以前,他的灵魂早就存在于某个地方,出生以后,灵魂与物相结合,因而玷污了灵魂,所以生不如死。
(三)灵魂的等级说他也把灵魂分为三等即理性、激情、欲望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情、意三分法
三、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一)四因论质料因构成事物的原材料。
形式因事物应有的形式。
又分为习得观念、构想观念2、心身交感论心灵和身体既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东西,又是可以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东西。
(二)拉.美特利(La Mettrie,1709-1751)主要著作人是机器是在笛卡尔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上的,动物是机器(四)狄德罗(Diderot,1713-1784)1、感知和意识起源于物质把感受性分为;活跃的感受性和迟钝的感受性2、坚持唯物主义的感觉论第四节德国的理性主义心理学
6、培因的意志学说把人的动作分为自发的动作即使没有来自感观的刺激,人也能自发地作出某些动作有意志的动作即由意识、情绪引发的动作
三、法国的感觉主义心理学(一)笛卡尔(二)拉.美特利(三)孔狄亚克(四)狄德罗(五)爱尔维修(六)霍尔巴赫(一)笛卡尔(Descartes,1596-1650)主要心理学观点1、天赋观念说天赋观念与生俱来的外物的观念为感官经验而来的观念。
3、对病理心理的研究第3节近代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1、英国经验主义心理学培根、洛克、贝克莱、休谟(一)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经验主义心理学的先驱2、反对宗教神学,崇尚感觉经验知识就是力量,强调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二)洛克(Locke,1632-1704)英国经验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立者心理学主要思想1、白板说人的知识观念通过后天经验获得2、观念说构成知识的观念来源于两类经验,一种是外部经验,它直接来源于感觉;另一种是内部经验,它来源于反省4、观念的联合说自然得联合指事物(或观念)之间天然的联系;习得的联合自身本来毫无关系的观念之间的联系(三)休漠(Hume,1711-1776)近代英国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主要心理学思想1、知觉理论(1)以强度和生动性印象是当前刺激心灵的最强烈、最生动的知觉。

心理学史课件1西方心理学的起源

心理学史课件1西方心理学的起源

亚里士多德
研究逻辑、感知和记忆,将心 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文艺复兴时期的心理学思想
达·芬奇
致力于观察和描绘人类的行为和情 感,对解剖学的研究也影响了心理 学的发展。
博世
通过他的绘画作品,展现了人类内 心深处的恐惧、欲望和幻觉,启发 了对心理学思想的探索。
帕拉塞尔苏斯
提出身体和心灵之间的密切联系, 强调了心理治疗在促进健康方面的 重要性。
斯坦福监狱实验
模拟监狱环境,探究了环境对个体 行为的影响。
阿什顺从实验
研究人类在集体决策中面临的社会 压力,揭示了人类对集体观点的顺 从性。
典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
皮亚杰
通过观察和实验证明了儿童在认知、社交和道德发 展方面的重要里程碑。
科赫兰
研究了儿童的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强调个 体在知觉和认知上的活跃作用。
17世纪的心理学研究
1
笛卡尔
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理论,将意识和自我意识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2
洛克
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来源于经验,强调感知和联想对认知的影响。
3
勒内·邱奇
提出"动物精神学"的概念,将动物行为和人类行为进行比较研究。
帕维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
帕维洛夫的研究揭示了动物和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强调环境刺激对行为的影响,对后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产 生了重要影响。
3
社会心理学
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方式,探究了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维果茨基
认为儿童通过社交互动和认知发展的内在进程来学 习和理解世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鲍德温
探索儿童情感发展和情绪表达的重要性,认为情感 是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心理学史考试复习

心理学史考试复习

心理学史复习绪论前科学(哲学)心理学时期心理学发展的特点: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但却没有系统的心理学理论进入科学心理学时期的标志: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每个国家的发展特点: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哲学心理学思想英国和法国——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德国——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实验心理学、内容心理学、意动心理学、构造主义、格式塔心理学荷兰——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美国——机能主义、构造主义、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新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奥地利——精神分析瑞士——日内瓦学派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历史渊源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以原始宗教神话中万物有灵论观念为心理学思想的萌芽;以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心理学思想和柏拉图的理念论心理学思想为主干;以亚里士多德的生机论心理学思想为总汇)2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奥古斯丁创立官能心理学)3近代哲学心理学思想(培根的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笛卡尔的理性心理学思想,洛克的理想主义心理学)原子论心理学思想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理念论心理学思想生机论心理学思想中世纪——教父哲学、经院哲学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复兴古代希腊文化经验主义(英国的联想主义和法国的感觉主义)近代时期理性主义(荷兰和德国的理性主义)科学起源:1古代医学和生理学中的心理学思想(加伦的气质学说)2天文学和心理学3生理学和心理学4物理学和心理学(韦伯定律,费西纳定律)德谟克里特——原子论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柏拉图——把灵魂或心理分成三个部分即理性、意气和情欲,这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情、意的心理现象三分法—天赋观念亚里士多德——欧洲历史上对心理现象做过全面系统描述的第一人。

—他的《论灵魂》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部关于心理学的专门著作。

—把灵魂的功能分为认识功能和动求功能,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与意的二分法奥古斯丁——官能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贝克莱——近代西方主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笛卡尔——提出反射论思想,是西方生理学和心理学史上第一次按照严格的决定论所描述的反射论模式洛克——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提出“白板说”。

西方哲学史教学大纲

西方哲学史教学大纲

西方哲学史教学大纲一、引言本课程旨在介绍西方哲学的历史背景、思想流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帮助学生了解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理解各个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想,提高对西方哲学体系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古代哲学本部分主要介绍古希腊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包括早期自然哲学家、智者学派、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同时,还将涉及罗马哲学的相关内容,如西塞罗、塞内卡等。

2、中世纪哲学本部分将介绍中世纪欧洲的宗教哲学和世俗哲学,包括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司各特等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还将涉及伊斯兰哲学的相关内容。

3、近代哲学本部分将介绍近代欧洲哲学的兴起和发展,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经验主义、理性主义、浪漫主义哲学等。

同时,还将涉及现代哲学的开端——笛卡尔和尼采等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4、现代哲学本部分将介绍现代欧洲哲学的演变及其主要流派,包括现象学、存在主义、分析哲学等。

同时,还将涉及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相关内容,如皮尔士、詹姆士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西方哲学史的知识。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将采用论文撰写、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评价。

具体要求如下:1、论文撰写:学生需撰写一篇关于西方哲学史某一代表人物或流派的研究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

论文需按照学术规范进行排版和引用文献。

2、课堂表现:学生需按时参加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遵守课堂纪律。

3、小组讨论:学生需按照教师安排参加小组讨论,认真准备讨论内容,积极发表观点和意见。

4、其他: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其他考核形式和要求。

西方哲学史考研笔记一、导言西方哲学史是一门研究西方哲学思想发展历程的学科,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为准备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份关于西方哲学史的考研笔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学科的知识。

二、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起源,它包括了早期自然哲学家和智者学派的思想。

《西方心理学历史与体系》笔记大纲第二章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

《西方心理学历史与体系》笔记大纲第二章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

第二章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第一节 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一)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中的心理学思想1、米利都学派:古希腊哲学的第一个学派。

创始人:泰勒斯(约前624-前547)。

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家、科学家和物活论者(天文学家)。

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因为万物皆有灵魂。

其思想是古希腊最早唯物主义心理学的开始。

(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2、毕达哥斯拉学派:创始人:毕达哥斯拉(约前580-前500)。

是一位数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音乐家。

欧洲史上第一个提出“数量”概念的人(勾股定理),认为数是万物的根源。

在心理学上,对灵魂和身体做出了明确区分,提出灵魂不死和轮回说。

其思想是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的开始。

3、爱菲斯学派:创始人:赫拉克利特(约前540-前480),是形成哲学的伟大代表。

宣称始物是火。

有名格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万物皆动,万物皆流。

冲突使世界充满生气。

划分了心理状态和前心理状态4、埃利亚学派:创始人:巴门尼德(约前515-前445),存在哲学的伟大代表。

只承认理性的真实性,否认感觉的可靠性,认为只有理性才能认识真理,因此他是理性主义的奠基者;认为“是”的只是可以思维的东西,反对赫拉克利特的“一切皆变”的观点;认为感觉是以同知同,人以体内与万物的相同的元素感知体外的那个物体5、元素论学派:主要代表:恩培多克勒(约前495-前435),西西里医学派创始人。

认为-多样变化的万物是由四种不变的物质,即他所谓的四根所构成的。

四根是水、火、土、气;认为人的心理特征依赖身体的构造,各种心理的不同是因为身体上的“四根”的配给比例不同,这可以说是后来的气质和神经类型学说的萌芽形成;提出“流射说”,第一次试图把感觉的性质归结为事物的物理性质,把感觉的运动归结为感官的生理结构,这种理论第一次为心灵的活动提供了一种纯物理的解释,而不是以往的归因于灵魂。

6、原子论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德谟克利特(约前460-前370)。

《西方心理学史》课件

《西方心理学史》课件
从古希腊哲学家到文艺复 兴时期的思想家,对心理 学的研究和思考逐渐萌芽 。
经验主义
以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为 代表,强调观察和实验在 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理性主义
以德国哲学家理性主义为 代表,强调推理和演绎在 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建立
冯特的生平与贡献
威廉·冯特是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他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为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 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提倡关注人的主观经 验、情感和意愿
认为人有自由意志和 自我实现的能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应用与评价
应用领域
心理咨询、教育、组织管理、市场营 销等
评价
对人性有积极的认识,但过于理想化 ,忽视人的社会性和文化背景。
06
CATALOGUE
精神分析心理学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起源与代表人物
实验方法
内容心理学派
冯特提出了内容心理学派,强调对意 识内容的分析研究。
冯特在心理学研究中引入了实验方法 ,通过实验控制和观察来研究心理现 象。ຫໍສະໝຸດ 科学心理学的其他学派机能主义
以美国心理学家机能主义 为代表,强调心理学的应 用和对心理功能的探讨。
行为主义
以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 为代表,强调对行为的研 究和实验分析。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
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9世纪初的生物学化倾向
以冯特为代表,将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0世纪初的机能主义倾向
以詹姆斯为代表,强调心理学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心理学史第二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 ppt课件

心理学史第二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 ppt课件
1.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 (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
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生平
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 父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生就有着扁平的鼻子, 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矮小的身体。他容貌平 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
心理学史第二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
2-西方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本章内容共分三节: ——古代西方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近代西方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西方近代的科学心理学思想
第一节 古代西方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前科学时期,西方哲学心理学思想阶段划分: (一)古希腊早期 (二)古希腊繁荣时期 (三)古希腊晚期 (四)中世纪(5世纪-14世纪) (五)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17世纪) (六)近代哲学心理学时期(17世纪—19世纪)
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
个别的马与马的“形式” 真正不变的是某种物质还是组成各种事物模样的模式? 现实世界:现实的自然事物和社会现象,事物的影子和肖像; 理念世界:数量的、本质的和自然规律的世界。
不朽的灵魂
人是具有双重性质的生物 身体:流动的,现实世界以身体为基础,不可靠 灵魂:不朽的,在栖居身体内之前就已经存在。
伦敦去世。 培根被认为是科学的实用主义和现代概念的奠基人。
他一生执着地探索哲学的改革,矛头直指科学领域 中的权威方法和中世纪经院哲学。
1626年,3月底,培根坐车经守伦敦北郊。当时他正在潜心研究 冷热理论及其实际应用问题。当路过一片雪地时,他突然想作 一次实验,他宰了一只鸡,把雪填进鸡肚,以便观察冷冻在防 腐上的作用。但由于他身体孱弱,经受不住风寒的侵袭,支气 管炎复发,病情恶化,于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心理学的起源

心理学的起源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希腊,甚至比那更早的所谓古希腊前哲学时期。

那时人们通过神话对宇宙进行描述和解释。

对自然事件的传说是未来的物理学,对人性的传说则是未来的心理学。

由诗人荷马写成的著名神话《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便包含了古希腊前哲学时期的常识心理学,例如武士经常不能控制他们心灵的不同部分,他们的理性也经常受到神的蒙蔽。

我们从希腊文字里也可以窥探到人类早期对心理学问题的探索。

例如“灵魂”(Psyche)这个词,指生命的气息,它在一个人死亡时离去。

“心理学”(Psychology)就是从这个词演变来的。

古代希腊前哲学时期的常识心理学包括的内容是广泛的。

然而,常识却是很少自我表现批判和改进的,心理学不能从常识中获得发展的动力。

大约到了公元前6世纪,心理学才真正开始了具有活力的起源时期,因为这时产生了古希腊哲学。

柏拉图说过,哲学开始于惊异。

科学也开始于惊异,而包括心理学在内的一切科学,在其起源上都是哲学的一部分。

人类的知识体系是依其复杂的程度缓慢而逐渐地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

有些科学如天文学和力学研究不那么复杂的自然现象,就比较早地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其他研究比较复杂的生物现象的科学如生物学,则比较晚地才分离出来。

心理现象比生物现象更复杂,所以心理学分化出来更晚。

在心理学独立以前,已经有了不少关于心理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它们大都散见于哲学家的著作中。

因此古代希腊思想就不仅是西方哲学史的开始,同时也成了西方心理学史的源头。

第二章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起源

第二章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起源

二、古希腊繁荣时期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一)柏拉图:
1 、生平: 2、心理学思想: “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 灵魂与肉体的关系:
(二)亚里士多德:
1 、生平: 2、心理学思想:《论灵魂》
——欧洲心理学史上的第一本心理学专著
①、灵魂论: ②、四因论: ③、感觉论: ④、记忆观:
三、古希腊晚期与古罗马时期哲学的心理学思想
外部感觉和主观内省。通过感觉,人们了解着外部世界; 通过主观的内省,认识到灵魂的存在。内省为了解灵魂提 供了一条有用的途径。内省法是心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至如今,内省法仍在心理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奥古斯丁认为推理、记忆和意志是灵魂的三种官能。但他 认为三者是一个统一体。同属一个心灵。
四、西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心理学思想
(1596---1650年)
有几个梦改变了笛卡尔的生活。他曾经回忆说,11月10日
那一天,他是在一个有暖炉的房间度过的。在房间中,他 沉思于他的数学和科学观念中,不知不觉睡着了。在梦中, 他为懒惰而受到谴责。“真理之灵”占据了他的心灵,劝 说他把毕生的工作贡献给数学。真理之灵告诉他,数学原 理可以应用到各门科学之中,使知识变得更为精确。因此, 笛卡尔决心怀疑现存的一切,特别是那些来自于过去的教 条和学问,只相信那些他可以绝对确证的知识.
(一)斯多亚学派: (二)伊壁鸠鲁学派:

伊壁鸠鲁(Epicuros,前341-前270) 普罗提诺(Plotinus,约204-270) 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4-430)
(三)新柏拉图学派:

(四)古罗马宗教哲学:

1.奥古斯丁(354---430年) 是教父学的最主要代表。他 的心理学思想是从教父学中 引申出来的。

西方心理学史 第二章 西方心理学史的哲学起源

西方心理学史 第二章 西方心理学史的哲学起源

新柏拉图主义
用神秘主义的方法重复柏拉图的理念论。
原子论(唯物主义) 泰勒士
理念论(唯心主义) 毕达哥拉斯
赫拉克利特
恩培多克勒 德莫克利特 亚里士多德
巴门尼德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伊壁鸠鲁
基本问题:灵魂是什么 两种思想倾向:原子论和理念论
斯多葛
新柏拉图
作业题
简述古希腊罗马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基本问题 及其逻辑发展线索。
二、教父哲学的心理学思想
奥古斯丁的官能心理学思想
身心二元论:灵魂和身体是互相独立存在的;灵魂 无时不支配身体,但有时却意识不到身体过程。 提出内省法:心灵通过自己认识自己。 首创官能心理学:人的灵魂是天生固有专司相应心 理活动的官能或能力;分为记忆、理智和意志三种 官能;三种官能在经验上形成统一体。 强调意志的作用:意志是心理生活的根本。
三、经院哲学的心理学思想
唯名论和唯实论
唯名论(nominalism):真实存在的只是个别事物。 唯实论(realism):真实存在的是一般,是存在于事 物之先或者之中的精神实体。 实质上是延续了古希腊哲学中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 的问题。 此时的心理学思想以神化的官能心理学思想和反教会 的感觉经验论心理学思想为其主要内容。
联想主义心理学思想
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各种感觉或观念的集 合,以联想的方式实现; 联想即各种观念之间的联系或联结; 联想的形成遵守以下原则:
相似律 接近律 因果律
法国感觉经验主义的心理学思想
感觉是心理的唯一来源和基础; 主张大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意识是 大脑的功能和属性。
五、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
代表人物
“动物是机器” 动物没有心灵,人有心灵(源于二元论)

2第二章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

2第二章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

第一节 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希腊,甚至 比那更早的所谓古希腊前哲学时期。那时人们通过神话对宇 宙进行描述和解释。对自然事件的传说是未来的物理学,对 人性的传说则是未来的心理学。例如“灵魂”(Psyche)这 个词,指生命的气息,它在一个人死亡时离去,“心理学” (Psychology)就是从这个词演变来的。
4.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又译亚里 斯多德,Aristotle, 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最伟 大的思想家,欧洲心理现象 系统描述第一人,写了第一 部关于心理学的专著《论灵 魂》。 (P43)
灵魂论
▪ 关于灵魂和身体的关系
➢ 形式(灵魂)决定质料(身体)
▪ 关于灵魂的等级

植物(滋长)的灵魂、动物(感性)的
柏拉图(Plato)说过,哲学开始于惊异。科学也始于 惊异,包括心理学在内的一切科学,在起源上都是哲学的一 部分。因此,古希腊开始的哲学思想,成了西方心理学史的 源头。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
(一)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中的心理学思想
▪ 早期的古希腊哲学家们对宇宙的本质和起 源有着特别的兴趣,他们建立了至今仍很重要 的诸如原子论和进化论等科学观念,同时也思 考着心理实质、认知等心理学的论题。(P33, 具体见教材)
拓展 这是“感知分离”的一个例子。之所以会有这
样的错觉,是因为大脑没有把你已经将两根手指交叉 这一事实考虑进去。实际上触碰到豌豆或者是鼻子的 是这两根手指的外侧,而这种情况一般很少发生,所 以你的大脑将之视为两个分离的物体。

墨菲认为,亚里士多德在心理学上有三
大贡献,兼顾了经验论和唯理论,把灵魂和
2.苏格拉底
▪ 苏格拉底(Socrates)认为: ①知识是人的理性中固有的, 教育只是设法把人所固有的知 识引出来,提倡“产婆术”。 (P41)②人应当研究自己的 心灵,认识自己。(P4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灵魂》欧洲心理学史上第一本心理学专著
①灵魂论
②四因论 ③感觉论 ④记忆观
灵魂论
灵魂与身体合一,二者相辅相成。身心一元论和身心二元论
并举。 人 理性
动物
感知
植物
成长
没有先天的概念
鸡和鸡的概念谁先存在
理念是我们在看到若干个具体形象之后形成的概念,因此理念或
形式要晚于具体形象。
他极为尊重皇家的请求。1649年秋天,女王派了一个战舰
来把他接到了瑞典。克里斯蒂娜坚持早晨5点钟在一个暖 气设备不好的图书馆里给她授课。这年的冬天又极为寒冷。 在极端寒冷的冬天早晨,脆弱的笛卡尔忍受了近4个月, 最终患上了肺炎。1650年2月11日,笛卡尔去世了。
生平

笛卡尔逝世16年之后,他的朋友认为应该把遗体运回法国。他 们送了一口棺材到瑞典,但是这口棺材太短,容不下笛卡尔的 身躯,瑞典当局的解决方法是卸下了头颅。
主张知识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把理性作为判断 一切的标准。

心物二元论
人的精神是一种物质之外独立存在的实体。
心灵是非持久的、自由的、缺乏实体的,身体是 实体的、受限制的、有实体的。在功能上遵循不 同的法则。

心身交感论
心身是两个不同的实体,但心和身能相互作用。松果体是心身 交感的器官。

论反射
身体是机器
而成 目的:这是米开朗琪罗创造力和卓越才能的产 物。
亚里士多德错觉是最古老的错觉,而且也很容易实现。将食指
和中指交叉,然后触摸一个小的圆形物体,比如晒干的豌豆, 人们会感觉自己好像触摸了两颗豌豆。这个例子就是所谓的 “感知分离”。
第二节 近代西方哲学的心理学思想
经验主义 心理学思想
近代西方哲学奠 基者的心理学思想
当它在一具躯体内醒来时,一个完美的旅行开始。
身体:三个部分组成;头部、胸部和腹部。
灵魂:理性、意志和欲望。
理想国
身体 头部 胸部 腹部 灵魂 理性 意志 情欲 美德 智慧 勇气 自制 国家 王 武士 平民
说明: 灵魂是有等级的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
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
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
个别的马与马的“形式” 真正不变的是某种物质还是组成各种事物模样的模式?
现实世界:现实的自然事物和社会现象,事物的影子和肖像;
理念世界:数量的、本质的和自然规律的世界。
不朽的灵魂
人是具有双重性质的生物 身体:流动的,现实世界以身体为基础,不可靠 灵魂:不朽的,在栖居身体内之前就已经存在。
(四)埃弗斯学派与爱利亚学派
(一)米利都学派的心理学思想
泰勒斯
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美尼
1
、 泰 勒 斯

米利都学派从泰勒斯开始,他是
古希腊的第一个哲学家,他同时也
是科学家,在数学和天文学上颇有
建树。
水是万物之源
2
、 阿 那 克 西 曼 德

他是泰勒斯的学生,将唯物主义思 想向前推进一步。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 “无限者”,无限者指无定形的物质。 由无限者分出两种互相对立的物质:热 与冷。热的在外,冷的在内,不断旋转, 于是形成万物。
苏格拉底被处死前,朋友悲伤地说:
“我亲爱的苏格拉底,我是多么不希望
你被如此不公正地处死啊!”苏格拉底 平静地说:“朋友,难道你希望看到我 被公正地处死吗?”
柏拉图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
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 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西 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另有其创造或发展 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 图式爱情、经济学图表等。

主要思想:
——经验主义思想:广泛地收集各种经验材料,
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进行理性的分析,最后找出事物 的规律。

“知识就是力量”
(二)笛卡尔
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 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神学家 解析几何之父
生平
家庭遗产使他能够不受谋生之需所累,追求一种研究和游离的
3
、 阿 那 克 西 美 尼

他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认
为“气”是万物的始因,宇宙世 界一切物质都是“气”的稀薄与 稠密构成的
(二)毕达哥拉斯
“数”是万物的本源,认为“数”先于具体事
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数”是
万物形成的“元素”与“范型”
灵魂分三部分,即表象、心灵和生气,表象在
生活。
至上学起,自称身体虚弱,免除他早晨的宗教操练,并允许他
呆在床上休息。
终其一生,他认为尽量在早晨躺在床上的时候思考。“他终生
保持的一种习惯,并且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它有助于理智的收益
和安适”
生平

有几个梦改变了笛卡尔的生活。他曾经回忆说,11月10日
那一天,他是在一个有暖炉的房间度过的。在房间中,他 沉思于他的数学和科学观念中,不知不觉睡着了。在梦中, 他为懒惰而受到谴责。“真理之灵”占据了他的心灵,劝 说他把毕生的工作贡献给数学。真理之灵告诉他,数学原
他一生执着地探索哲学的改革,矛头直指科学领域
中的权威方法和中世纪经院哲学。
1626年,3月底,培根坐车经守伦敦北郊。当时他正在潜心研究
冷热理论及其实际应用问题。当路过一片雪地时,他突然想作 一次实验,他宰了一只鸡,把雪填进鸡肚,以便观察冷冻在防 腐上的作用。但由于他身体孱弱,经受不住风寒的侵袭,支气 管炎复发,病情恶化,于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一 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一)古希腊早期的哲学是一种自然哲学 (二)米利都学派的心理学思想 (三)毕达哥拉斯学派 (四)埃弗斯学派 (五)原子论
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中的心理学思想
(一)古希腊早期的哲学是一种自然哲学 (二)米利都学派的心理学思想
(三)毕达哥拉斯学派
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 学的集大成者。
生平
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基拉。17岁时,
他赴雅典在柏拉图学园就读达20年,直到柏拉图去世后方才离 开。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对生物学和实证科学饶 有兴趣;而在柏拉图的影响下,他又对哲学推理发生了兴趣。

著作
逻辑学:《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 篇》、《后分析篇》、《论题篇》、《辩谬篇》, 以上六篇逻辑学著作总称《工具论》。 形而上学:《形而上学》。 自然哲学:《物理学》、《气象学》、《论天》、 《论生灭》。 论动物:《动物志》、《动物之构造》、《动物 之运动》、《动物之行进》、《动物之生殖》、 《尼各马克伦理学》、《158城邦制》
多样的变化的万物是由四种不变的物质,即他所
谓的四根组成。四根是土、水、火、空气。
人的身体由四根构成。固体的部分是土根,液体
的部分是水,维持生命的呼吸是空气,血液主要 是火根;思维是血液的作用。
各人心理的不同是因为四根的配合比例的不同。 生物进化的初步思想
(2)德谟克利特
原子论的创始人 积木的比喻:每一种事物均由积木组成,而积
理可以应用到各门科学之中,使知识变得更为精确。因此,
笛卡尔决心怀疑现存的一切,特别是那些来自于过去的教 条和学问,只相信那些他可以绝对确证的知识。
生平

笛卡尔在数学和哲学方面写下了许多作品。由于这些作品, 他的名声逐渐增长,并因此而吸引了20岁的瑞典女王 Christina的注意。克里斯蒂娜要求笛卡尔来教她哲学。 笛卡尔极不情愿,不想放弃自己的自由和隐居生活,但是
父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生就有着扁平的鼻子,
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矮小的身体。他容貌平
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
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
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
做学问。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由其弟子记录。
助产术
真理不可能由某个绝对权威界定,而是隐藏于每
个人的心灵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揭示出这种被 蒙蔽的真理。
教师的作用不是向学生的心灵灌输真理,而是帮
助学生发现真理。教师通过向学生询问一系列已
经设计好的问题,通过阐明学生推理过程中的缺
陷,把学生引向真理。
语录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什么。

笛卡尔的婚姻:
笛卡尔终身未婚,没有享受到家庭生活所带来的快乐。
他有一私生女,但不幸夭折,为其终生憾事。


他的哲学与数学思想对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人们在他 的墓碑上刻下了这样一句话:

“笛卡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 证理性权利的人。”
把代数和几何学统合成为解析几何学

唯理论
2-西方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本章内容共分三节:
——古代西方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近代西方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西方近代的科学心理学思想
第一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古代西方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前科学时期,西方哲学心理学思想阶段划分: (一)古希腊早期 (二)古希腊繁荣时期 (三)古希腊晚期 (四)中世纪(5世纪-14世纪) (五)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17世纪) (六)近代哲学心理学时期(17世纪—19世纪)
苏格拉底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喜欢在市
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
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
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等等。
贯穿这些讨论的主题就是引导人们认识:在这些对
于人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其实人是非常无知的,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