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7章 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章复习教案(苏科版七年级下)

合集下载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案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案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知识与能力目标】1、区别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2、了解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3、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本着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植物和动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让学生充分理解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不同。

探究细胞各部分的功能,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积极地思考、交流和讨论,了解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细胞在生命中的重要意义,充分了解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初步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了解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以及各。

部分功能【教学难点】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1、教师准备:动植物细胞的基本模型2、学生准备:课前认真预习新的知识点。

【导入新课】打开课件第2页。

知识点回顾,辨别细胞的结构。

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讲授新课】一、观察分析——动植物细胞有什么区别教师: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两张图片,一张是鸭嘴兽一张是水仙花,并思考一下动植物细胞有什么区别。

学生:举手回答一下自己预习所知道的内容。

教师:(及时评价)并给予鼓励。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继续探索这个问题二、知识迁移教师:(课件第5页)这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你们从中发现它们的区别了吗?学生:拿出自己的本子和自己的同桌讨论一下并写下讨论结果等待老师提问。

教师:它们的区别都有哪些呢?我们用表格来标注一下。

学生: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质、和叶绿体。

教师:太棒了,请掌声鼓励。

教师:他们各部分都有什么功能,我们同样用表格的形式来说明一下。

学生:在自己课本上标出并做笔记。

教师:那么同学们都知道了吗?学生:知道了。

教师:那让我们继续学习下一个知识点。

教师:大家知道这只羊是谁吗?它是怎么产生的呢?学生:它是克隆羊“多利”。

教师:观察克隆羊“多利”产生过程示意图,三只母羊在克隆羊产生的过程起到什么作用?学生:甲羊:提供细胞核,乙羊:提供去核卵细胞,丙羊:提供胚胎发育场所。

苏科版 七年级下 第七章第一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层次(课时2)导学案

苏科版 七年级下 第七章第一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层次(课时2)导学案

第3单元环境中生物的统一性第7章生物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课时2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训练要点】1.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

2.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课堂达标】知识点一、植物细胞的结构1.植物细胞包括、、、等四个部分的结构。

2.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充满着的液体叫。

3.植物细胞中还有参与光合作用的,参与呼吸作用的。

4.西瓜和葡萄吃起来都有甜甜的汁液,这些汁液存在于细胞的()A.细胞质中 B.细胞核中 C.液泡中 D.充满于整个细胞中5.在植物体内长大成熟的细胞中,细胞里有()A.一个大液泡 B.许多大液泡 C.一个小液泡 D.许多小液泡知识点二、动物细胞的结构6.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外面没有 ,细胞质中没有和。

7.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三部分。

8.动物细胞没有,所以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只能进行呼吸作用。

9.在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中不会出现的结构是()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壁 D.细胞质10.只在植物细胞中出现,而动物细胞中不会出现的结构是()A.线粒体 B.细胞核 C.细胞质 D.叶绿体知识点三、细胞核在细胞中的作用1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过程中,最不容易被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是。

最容易被碘液染上颜色的细胞结构是。

12.在生物细胞中,遗传物质主要集中在中的染色体上。

因此,细胞结构中的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

13.在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含有遗传物质的是()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D.液泡【课后强化】一、选择题:1.人体肌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2.与单细胞藻类相比,草履虫缺少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质⑤液泡⑥细胞核A.①③⑤B.③④⑤C.①③⑥D.①④⑤3.对植物细胞起到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A.细胞质B.细胞液C.细胞膜和细胞壁D.细胞核4.你从实验中发现,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人体细胞基本结构中没有( )A.细胞壁和细胞膜B.细胞壁和液泡C.细胞壁和细胞质D.细胞核和细胞壁5.与洋葱表皮细胞以及草履虫的细胞相比,细菌细胞中没有()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成形的细胞核二、填充题:6.人体细胞与番茄细胞都有的基本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苏科初中生物七下《生物体的基本结构》word教案 (9)

苏科初中生物七下《生物体的基本结构》word教案 (9)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学内容学习制作口腔上皮临时装片,并通过显微镜看到洋葱的细胞。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3)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细胞实验巩固显微镜的使用,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和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培养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进行爱护实验设备、遵守实验纪律的教育,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习惯;(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细胞结构及各部分主要功能。

2.临时装片的制作。

教学难点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先回忆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请一位同学指出植物细胞结构挂图中的各部分结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生:踊跃参与!教师总结,并在黑板上画出植物细胞示意图。

引出课题:“组成动物的细胞又是怎样的呢?”讲授新课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1)阅读课本P6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指出与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不同的步骤。

思考:为什么在载玻片上滴生理盐水?(2)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要求学生对照显微镜下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画生物图。

细胞的基本结构1、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师点评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的口腔上皮细胞简图,并总结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提问:动物细胞在结构上与植物细胞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组织学生对照挂图,并进行讨论。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本教案是针对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的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总结。

本教案涵盖了生物下册所有必修课程,旨在为老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和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程内容。

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 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2. 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3.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爱好,为未来发展相关专业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下面是本教案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 生物学中常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生物学中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难点- 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关系;- 生物学中一些复杂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教案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包括:- 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实践和相关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课堂互动法:通过课堂提问、小组活动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学效果;- 图表法:通过生动有趣的图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物学中的知识。

教学内容下面是生物七年级下册的具体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感知营养物质1.1 营养物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了解营养物质在生命活动中的基本作用;- 理解人体对于不同营养物质的需求。

1.2 碳水化合物- 了解碳水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 掌握常见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和生产方式;- 掌握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食物中的含量。

1.3 脂肪- 了解脂肪的结构和组成;- 掌握常见脂肪的种类和生产方式;- 掌握脂肪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食物中的含量。

1.4 蛋白质- 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组成;- 掌握常见蛋白质的种类和生产方式;- 掌握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食物中的含量。

第二单元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1 微生物和细胞- 了解微生物和细胞的基本特征;- 理解细胞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2 细胞膜和细胞壁- 了解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理解细胞膜和细胞壁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七年级生物下册《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学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学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学案苏教版第7章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一、本章的知识结构二、本章内容简介在初步了解生物圈和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的基础上,本单元将从生物的基本结构和结构层次探究环境中生物体的统一性。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物体实际上就是由许多细胞组成的组织、器官和系统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因此,本章在内容的选取上以探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为主线,编排了观察细胞的结构,分析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观察细胞分裂、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化的过程等一系列活动。

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理解细胞的结构的特点,认识组成生物体的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初步建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本章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程标准》的第二个一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安排了《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二节内容。

这部分内容在初中生物学科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

首先,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这些知识是学生理解生物体进行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命活动调节、遗传变异等生命活动的基础。

其次,本章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生物体结构层次等章节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

因此,学好本章内容是学生掌握本单元、乃至本套教材中生物学知识的基础。

本章教材在编写上遵循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入手,安排的6个活动和1个DI,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

同时教材在编写上,注意引导学生关心和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

三、复习提纲166年,英国虎克最早研制出光学显微镜,发现了软木薄片由许多小室组成,称为“细胞”。

苏科初中生物七下《生物体的基本结构》word教案 (7)

苏科初中生物七下《生物体的基本结构》word教案 (7)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8.1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案1课题8.1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1教学目标说出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尝试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熟练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教学重难点学会制作临时装片学习过程环节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学与检测一、出示目标二、学生自学学生自学课本P2-6内容,并完成以下内容1.探究软木塞的秘密细胞是谁最先发现的?是使用哪种观察器具,通过观察什么而发现的?2.除等生物以外,生物体都是由构成的.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步骤(1)用干净的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3)将洋葱鳞片叶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4)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或者镊子轻轻把它 .(5)盖盖玻片.具体操作方法为:(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 .(7)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重复2-3次,使碘酒浸润标本的全部.4.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基本步骤(1)(2)(3)(4)(5)互动交流与探究讨论:1、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如何更好地避免气泡的产生?2、生理盐水有什么作用?3、你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有哪些结构?目标检测1.除病毒以外,绝大多数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2.洋葱表皮细胞核认得口腔上皮细胞的相同点是( )A 形状相同B 大小相同C 颜色相同D 基本结构相同3.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和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A 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B 凉开水自来水碘液C 生理盐水凉开水碘液D 自来水自来水碘液4.简要叙述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1)(2)(3)(4)(5)检测意图教学心得。

苏科版生物七下《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4)

苏科版生物七下《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4)

4.8.1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学目标】1.道德目标:体验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的重要性.2.情智目标:①感情目标:体验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念.②认识目标: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教学时间】(第1学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感情调节:如果说砖石是高楼大厦的建筑材料,那么,什么是生命的“建筑材料”呢?(二)互阅作业(可穿插“互帮”与“释疑”)(三)自学1. 自学内容一:软木塞的秘密自学方法: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要结合资料后面的讨论题明确阅读要求,组织好小组的讨论,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得出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同时还要进一步启发学生领会科学家探究生命科学的过程和方法,体现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协调发展.讨论题答案:(1)显微镜的发明为人们揭开了生物体组成的微观世界,科学家借助于显微镜发现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使科学家探索和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进入到细胞水平.(2)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到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然后还要通过实验、分析等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自学内容二:学习制作临时装片.自学方法:临时装片的制作是学生学习生物学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在活动的安排上,教材图文并茂,以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为例详细介绍了装片制作过程的几个具体步骤.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些步骤每一步对装片的质量都是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示范做一次,然后让学独立完成整个装片的制作过程,同组的学生可分别进行洋葱表皮细胞或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 应该注意的是,教师在示范时,对每一步的操作不能解释太多太细,而主要是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去实践,体会每一步的操作对装片制作质量的影响,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应该由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自己找出原因. 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在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实验材料要适量,如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影响观察,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撕取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时,也不要太大或太小,应以0.5cm×0.5cm为宜.②撕取洋葱表皮薄膜时,也可以用刀片划一个0.5cm×0.5cm的正方形,再用镊子撕取比较方便.③装片做好后,在染色之前,可把装片放在显微镜下预览一下,看一看制作的质量再染色,这样做可以提高实验的质量和成功率.④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在显微镜操作中的不规范动作,注意实验常规教育.⑤课前对实验小组的组长进行培训,实验中发挥组长的示范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实验的质量.碘液的配制方法:取5克碘化钾溶解于200亳升的蒸馏水中,再加入2克碘和0.5毫升的甘油,充分溶解后即可.讨论题答案:(1) 用镊子轻轻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地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放盖玻片时,动作要均匀,盖玻片盖好后,用吸水纸吸去溢出的水.(2)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临时装片制作的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取材要均匀,如撕取的洋葱表皮不易过大或过小,且越薄越好;②材料要充分展平,防止重叠影响观察;③染色要适度,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观察效果;④显微镜操作要规范,如调节好粗细准焦螺旋、针对实验室的光亮选择好适宜的光圈和反光镜等.2. 自学过程(知者加速者出示信息沟通牌、按照自学方法进行)(四)互帮(使用互帮显示板)1. 以小组为单位.2. 知者帮助未知者(解答疑问),未知者帮助知者(提出疑问);或讨论有关问题.3. 将有关重要内容写在互帮显示板上.4. 提出需要老师解答的重要问题.(五)释疑(可配合预先制作的课件讲解)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重点进行引导、分析.重点让学生掌握细胞结构及各部分主要功能(六)练习:补充习题P1———P5(七)帮困(知者自己加速,或通过帮助未知者加速)1.集中帮困(教师或知者负责)2.分散帮困(同伴互帮)(八)反思小结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学习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二、预习导学1、导入:绝大多数动物(如:珊瑚虫和海葵)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三大类.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2、知识点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①水母、乌贼可靠伞部做漂浮运动或运动.②草履虫(细胞动物【填单或多】):靠纤毛在水中做运动.③蛙、鹅、鸭等趾间有发达的 . 有利于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④鱼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身上还长有各种鳍,人们模仿了鱼的制造了浆和橹.3、知识点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请说出以下动物在陆地的主要运动方式:蜗牛鸵鸟袋鼠蛇大象蝗虫捕食的猎豹4、知识点三:动物在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①在空中飞行的有鸟类、和哺乳动物 .②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5、思考:一种动物是否只有一种运动方式,举例说明.6、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 . 通过运动可以出击获取,可以逃避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可以完成和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有利于和种族.7、小结:(1)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2)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3)空中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8、拓展: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 在生活中有许多仿生例子,小组结合课文举例. 如:浆模仿鱼鳍,天线模仿昆虫的触角,锯子模仿锯齿草,电子蛙眼模仿青蛙, .三、课堂检测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A.跳跃B.行走C.爬行D.游泳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A.飞行B.蠕动C.奔跑D. 行走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A.飞行爬行B.跳跃爬行C.跳跃游泳D.飞行游泳5.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 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A.增大浮力B.减少阻力C.减少浮力D.增大阻力7、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表有大量纤毛,该特征有利于它在水中A、爬行B、飞行C、游泳D、奔跑。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8.1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8.1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教案
总结:一般的说,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四、拓展提高
1.学习制作临时装片:
①玻片标本的种类:
装片、切片、涂片
②制作临时装片:
(一)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1:准备擦→滴
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目的?若擦拭不净,后果如何?
滴清水的量如何掌握?水量过多过少对实验有何影响?
2:制作临时装片:取→展→盖
3.在显微镜发明之前,人们对生物组成的研究跟显微镜发明之后有什么区别?(宏观和微观的差别,使对生物结构的研究进入了微观世界)
4.了解细胞的发现过程,为你学习生命科学带来了怎么样的启示?
学生根据题目来看课本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单位都是细胞呢?
解释:病毒的结构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学生总结: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是:细胞(除病毒)
制作临时玻片的过程:擦、滴、取、展、盖、染色
课堂训练:
1.制作动物细胞装片的时候,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2.制作临时装片时,正确的染色方法是怎样染色的?
作业与练习
见练习册
教学
反思
取材的部位、方法、大小?
盖盖玻片的方法、原因(即目的或避免出现的不利影响)?
3:染色:
滴染色剂的位置、数量?
吸引染色液的方法?
(二)变化制作方法和步骤:
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用具考虑取材、染液、染色如何改革一下。要敢想、感做。(关于黄瓜刮取果肉改为削取薄片;染色液用高锰酸钾;盖上盖玻片之前染色等)
(三)练习制作临时装片:画图、对各部分进行标注;制好后备用
(四)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①激起疑惑:口腔上皮细胞在哪里?怎样获得?
生理盐水有什么作用?(0.9%的盐水,浓度跟体液接近,不会出现渗透作用)。

苏科版生物七下《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6)

苏科版生物七下《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6)

课时安排:3课时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案苏科版(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制作临时装片,能熟练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探究教学重点: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教学难点:尝试制作临时装片教学准备:相关CAI课件、实验材料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当你漫步在校园,你是否会注意身边许许多多的生物:高大的树木、低矮的花草,-------这些生物的形态虽然千差万别,各具特色,但它们有着相同的基本结构和相似的结构层次;如果说砖石是高楼大厦的建筑材料,那么,什么是生命的建筑材料呢?播放课件.观看丰富图片,结合自己的认知,尝试回答.1.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你发现了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学生自主阅读,获取知识.软木塞的秘密 2. 课件播放“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动画,提出问题:是谁首次发现了细胞?怎样发现的?谁又进一步进行了研究,得出怎样的结论?学生观看动画,进一步思考问题,整合知识:1.罗伯特.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胞.2.施莱登和施旺分别对植物和动物进行了研究提出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3.一般的说,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 引导学生讨论:(1).显微镜的发明为科学家了解生物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2).了解细胞的发现过程,为你学习生命科学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学生小组讨论,尝试回答问题.表达交流.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1.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注意实验中强调的注意事项.学生自主阅读,初步了解实验步骤.2. 课件播放“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视频,学生仔细观察,关注细节,尝试构建实验过程.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注意注意实验细节.3. 教师展示演示实验材料,引导学生尝试上讲台做该实验.学生代表上讲台做演示实验,其他学生注意观察,并对其实验过程进行评价.学习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1.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学习制作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注意实验中强调的注意事项.学生自主阅读,初步了解实验步骤.2. 课件播放“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视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注意注意实验细节.学生仔细观察,关注细节,尝试构建实验过程.3. 教师展示演示实验材料,引导学生尝试上讲台做该实验.学生代表上讲台做演示实验,其他学生注意观察,并对其实验过程进行评价.小结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教师作总结性评价.学生自主小结,表达交流.作业 1.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复习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课后自主复习. 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尝试探究细胞的结构,体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教学难点: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初步认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教学准备:载玻片、盖玻片、清水、生理盐水、滴管、镊子、吸水纸、解剖针、碘液、消毒牙签、培养皿、洋葱、铅笔等.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探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用课件出示问题.激励性评价. 并用FLASH展示回答制作临时装片的七字步骤二、生物绘图的基本要求出示问题阅读课本资料并回答问题.三、制作临时装片1、做好示范镜2、巡回指导;3、选出做的好的作为示范同组同学分别以一人动手为主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尽量避免产生气泡.四、用显微镜观察并绘图用课件出示要求用显微镜观察制作的洋葱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按要求绘图五、交流、整理、作业等1、组织学生交流实验得失.2、提出整理和作业要求1、交流.2、整理实验桌.3、填写实验记录.4、填写实验报告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第3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明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2、能力目标:根据模式图进行比较分析,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的重要性;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教学重点:细胞核是遗传中心教学难点:分析资料,进一步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资料教学方法:资料分析、讨论.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出示细胞的基本结构图复习细胞的基本结构名称及基本功能.二、分析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出示资料:克隆羊多利产生过程示意图阅读资料并讨论:1、三只母羊在多利诞生的过程中分别起什么作用?2、虽然多利是丙羊所生,但相貌却与丙羊不一样,而是与提供细胞核的甲羊长得很相似,为什么?说明什么归纳细胞核的作用讨论归纳简单了解细胞核与遗传的关系. 明确细胞核是遗传中心三、细胞生物学的成就. 展示细胞生物学的成就,以及与生活、生命的关系交流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四、小结细胞的各部分结构互相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小结交流本节课的收获五、作业布置作业DIY 制作细胞模型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学习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二、预习导学1、导入:绝大多数动物(如:珊瑚虫和海葵)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三大类.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2、知识点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①水母、乌贼可靠伞部做漂浮运动或运动.②草履虫(细胞动物【填单或多】):靠纤毛在水中做运动.③蛙、鹅、鸭等趾间有发达的 . 有利于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④鱼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身上还长有各种鳍,人们模仿了鱼的制造了浆和橹.3、知识点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请说出以下动物在陆地的主要运动方式:蜗牛鸵鸟袋鼠蛇大象蝗虫捕食的猎豹4、知识点三:动物在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①在空中飞行的有鸟类、和哺乳动物 .②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5、思考:一种动物是否只有一种运动方式,举例说明.6、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 . 通过运动可以出击获取,可以逃避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可以完成和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有利于和种族.7、小结:(1)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2)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3)空中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8、拓展: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 在生活中有许多仿生例子,小组结合课文举例. 如:浆模仿鱼鳍,天线模仿昆虫的触角,锯子模仿锯齿草,电子蛙眼模仿青蛙, .三、课堂检测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A.跳跃B.行走C.爬行D.游泳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A.飞行B.蠕动C.奔跑D. 行走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A.飞行爬行B.跳跃爬行C.跳跃游泳D.飞行游泳5.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 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A.增大浮力B.减少阻力C.减少浮力D.增大阻力7、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表有大量纤毛,该特征有利于它在水中A、爬行B、飞行C、游泳D、奔跑。

《生物体有相似的组成层次》教案1(苏科版七年级下)

《生物体有相似的组成层次》教案1(苏科版七年级下)

第8章生物体有相似的结构层次第1节植物体的构成教学目标:1.学生能说出组织的概念,能概述构成生物体的组织是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能识别出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2. 学生能自己总结和描述出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3.通过和动物体的对比,能说出动物体和植物体结构层次是不同的。

4.通过体验式探究和图片分析的活动,增强学生总结分析的思维能力,享受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重点和难点重点:1.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2.能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认识植物体,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得到提高。

难点:植物的各种组织均由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

课前准备:新鲜的蚕豆叶片或者青菜叶片、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三、教学感受:第3节 人体和动物体的组成教学目标:1.学生能说出组织的概念,能概述构成人体的组织是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能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3.学生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切片。

4.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重点和难点:重点:1. 学生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2. 学生能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逐步对人体形成完整认识。

难点:学生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难以理解(因这是一个微观的动态过程,学生由于缺乏感性知识,认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课前准备:教师:大屏幕投影、电脑、显微镜、四种组织永久切片。

学生:教材、笔记本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观察人体的外形:(书P.27)屏幕给出人体的外形图,让学生认识身体个部分1.头2.颈3.躯干:(前面)肩、胸、腹;(后面)背、腰、臀4.四肢:(上肢)上臂、肘、前臂、手;(下肢)大腿、膝、小腿、踝、足具体各部分名称要了解。

教师针对个部分介绍一些简单的医学,生理学、运动方面等常识。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docx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docx

第七章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3)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细胞实验巩固显微镜的使用,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和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培养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进行爱护实验设备、遵守实验纪律的教育,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习惯;(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垂点1.细胞结构及各部分主要功能。

2 •临时装片的制作。

三、教学难点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

四、教学准备1.对学生提出要求,在不知道其用途和用法之前不能动实验用具或用品,要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生物实验的用具多是一些易损物品,材料也多为活体材料,所以要仔细认真,不要损坏和浪费实验用具及材料。

2.仔细检查实验器材。

在实验台上有固定的放置位置。

(把实验器材的品名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检查。

)3.准备示范镜。

五、教学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台显微镜;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它的作用(放大)。

引入课题:显微镜发明以前,人们无法看到微观世界的物体;你知道第一台显微镜是谁发明的吗?生:各抒己见!师:荷兰眼镜商汉斯•詹森在1590年发明的。

谁第一次发现了细胞呢?讲授新课细胞的发现生: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师:他发现的其实只是一些已经死亡只留下细胞壁的细胞。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观察到完整活细胞的是列文虎克。

他是荷兰的一位布商,为了检查布的质量,他亲自磨制透镜,制成了能放大300倍左右的光学显微镜。

用他自制的显微镜,他观察到了大量的活细胞。

随后,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要看到细胞,我们必须借助显微镜。

显微镜的使用还记得吗?生:记得!师:给一分钟回顾一下,然后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演示一遍。

苏科初中生物七下《生物体的基本结构》word教案 (12)

苏科初中生物七下《生物体的基本结构》word教案 (12)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学内容通过了解软木塞的秘密,得出生物体由细胞构成,除了病毒。

然后,学习制作临时装片,并通过显微镜看到洋葱的细胞。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3)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细胞实验巩固显微镜的使用,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和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培养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进行爱护实验设备、遵守实验纪律的教育,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习惯;(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细胞结构及各部分主要功能。

2.临时装片的制作。

教学难点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细胞的发现生: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师:他发现的其实只是一些已经死亡只留下细胞壁的细胞。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观察到完整活细胞的是列文虎克。

他是荷兰的一位布商,为了检查布的质量,他亲自磨制透镜,制成了能放大300倍左右的光学显微镜。

用他自制的显微镜,他观察到了大量的活细胞。

随后,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要看到细胞,我们必须借助显微镜。

显微镜的使用还记得吗?生:记得!二次备课师:给一分钟回顾一下,然后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演示一遍。

(一位同学在讲台前演示,其余学生认真观看并指出不足。

)师:那细胞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你能把你头脑中的细胞形象用笔画出来吗?(几位学生到黑板前板书,其余学生在纸上画。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7.1《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案 苏科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7.1《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案 苏科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7.1《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案苏科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3)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细胞实验巩固显微镜的使用,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和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培养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进行爱护实验设备、遵守实验纪律的教育,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习惯;(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细胞结构及各部分主要功能。

2.临时装片的制作。

三、教学难点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

四、教学准备1.对学生提出要求,在不知道其用途和用法之前不能动实验用具或用品,要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生物实验的用具多是一些易损物品,材料也多为活体材料,所以要仔细认真,不要损坏和浪费实验用具及材料。

2.仔细检查实验器材。

在实验台上有固定的放置位置。

(把实验器材的品名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检查。

)3.准备示范镜。

五、教学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台显微镜;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它的作用(放大)。

引入课题:显微镜发明以前,人们无法看到微观世界的物体;你知道第一台显微镜是谁发明的吗?生:各抒己见!师:荷兰眼镜商汉斯•詹森在1590年发明的。

谁第一次发现了细胞呢?讲授新课细胞的发现生: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师:他发现的其实只是一些已经死亡只留下细胞壁的细胞。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观察到完整活细胞的是列文虎克。

他是荷兰的一位布商,为了检查布的质量,他亲自磨制透镜,制成了能放大300倍左右的光学显微镜。

用他自制的显微镜,他观察到了大量的活细胞。

随后,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要看到细胞,我们必须借助显微镜。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生物七年级下册《生物体有相似的组成层次》学案苏科版.docx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生物七年级下册《生物体有相似的组成层次》学案苏科版.docx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生物教案七年级下册《生物体有相似的组成层次》学案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体有相似的组成层次》学案苏科版第8章生物体有相似的结构层次第1节植物体的构成教学目标:1.学生能说出组织的概念,能概述构成生物体的组织是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能识别出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2.学生能自己总结和描述出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3.通过和动物体的对比,能说出动物体和植物体结构层次是不同的。

4.通过体验式探究和图片分析的活动,增强学生总结分析的思维能力,享受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重点和难点重点:1.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2.能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认识植物体,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得到提高。

难点:植物的各种组织均由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

课前准备:新鲜的蚕豆叶片或者青菜叶片、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提问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三、教学感受:第3节人体和动物体的组成教学目标:学生能说出组织的概念,能概述构成人体的组织是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能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3学生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切片。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学生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学生能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逐步对人体形成完整认识。

颅腔、椎管、胸腔、膈、腹腔2.屏幕给出“人体的内部器官”(书中P。

28)气管、肝脏、胆囊、大肠、盲肠、阑尾、喉、心脏、肺、小肠、膀胱……(第二课时)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大屏幕投影展示各种动物图片并打出本章题目“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学生一目了然本章所学内容,立刻融入课堂中)。

师:动物、人都由许多细胞构成,但亿万个细胞简单地堆积在一起是不能成为生物体的,它有严整结构。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8.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复习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8.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复习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复习6.在细胞中起到类似大脑控制作用的结构是()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壁7.科研人员将黑色豚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另一只橙色豚鼠的去核卵细胞中,两者融合后在体外培育成胚胎,在植入白色豚鼠的子宫内继续发育,所产下的小豚鼠的毛色应该是()A.黑色B.橙黑相间C.白色D.黑白相间8.人的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是46条。

受精卵进行一次细胞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A.23条B.45条C.92条D.46条9.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A.营养条件好B.细胞数目的增多C.细胞体积的增大D.细泡数目的增多和细胞体积的增大10.在多细胞生物体中,一群形态、结构相似的细胞群变成许多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群的过程是指()A.细胞分裂B.细胞生长C.细胞成熟D.细胞分化11.下列细胞中具有分化能力的是()A.红细胞B.神经细胞C.受精卵D.肌肉细胞12.下图所示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请据图回答问题.(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写序号).(2)图3的操作可避免。

(3)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步骤1、5所滴加的液体分别、. 如果制作的是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则上述步骤1应滴。

(4)图5所滴的液体可把细胞核内的染成深色,便于观察。

13.下图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______(填甲或乙)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2)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同的结构是:B、______C、____ D、______(3)植物细胞有而动物细胞没有A______E______F______.(4)假若图中植物细胞是雪梨的果肉细胞,则其含有糖分的汁水来自______(5)丙图下表示______细胞分裂过程,理由是图中细胞有______结构.同组互改,检查纠错。

展示成果。

四.达标检测1.在生物的遗传中,起最重要作用的细胞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细胞质2.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B.细胞群C.组织D.器官3.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和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A.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B.凉开水、自来水、碘液C.生理盐水、凉开水、碘液D.自来水、自来水、碘液4.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哪种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糖分()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液D.细胞核5.细胞分化是指()A.一个母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的全过程B.新生的子细胞吸收外界营养物质逐渐长大的过程C.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和细胞体积不断增大的过程D.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发生变化的过程6.如果某种生物的体细胞在细胞分裂前染色体数目为24条,那么在细胞分裂后和细胞生长后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A.12条、12条B.24条、24条C.12条、24条D.24条、12条7植物生长过程中,液泡的变化是()A.数目增加,体积增大B.数目减少,体积增大C.数目增加,体积不变D.数目减少,体积不变8.下列甲、乙两图分别说明细胞的生命现象是()A.分化、分裂B.分裂、生长C.生长、分裂D.生长、分化9.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细胞质是()A.几乎不流动的B.静止的C.有时流动,有时静止D.不断流动的10.洋葱表皮属于()A.保护组织B.营养组织C.机械组织D.上皮组织五.布置作业1.记忆本章知识点2.第八章复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7章 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章复习教案 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7章 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章复习教案 苏科版

第7章 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一、本章的知识结构二、本章内容简介在初步了解生物圈和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的基础上,本单元将从生物的基本结构和结构层次探究环境中生物体的统一性。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物 (除病毒等少数生物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物体实际上就是由许多细胞组成的组织、器官和系统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因此,本章在内容的选取上以探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为主线,编排了观察细胞的结构,分析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观察细胞分裂、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化的过程等一系列活动。

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理解细胞的结构的特点,认识组成生物体的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初步建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本章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第二个一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安排了《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二节内容。

这部分内容在初中生物学科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

首先,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这些知识是学生理解生物体进行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命活动调节、遗传变异等生命活动的基础。

其次,本章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生物体结构层次等章节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

因此,学好本章内容是学生掌握本单元、乃至本套教材中生物学知识的基础。

]本章教材在编写上遵循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入手,安排的6个活动和1个DIY ,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

同时教材在编写上,注意引导学生关心和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软木塞的秘密 细胞的结构 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细胞的分化细胞的生长 细胞的分裂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

生物:7.1《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案2(苏科版七年级下).doc

生物:7.1《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案2(苏科版七年级下).doc

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第二课时)
张家港市凤凰中学顾伟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首先以科学家发现细胞的过程为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然后以科学探究活动为主线,通过实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等装片,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出细胞具有的基本结构以及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异同。

接着,通过分析多利羊的诞生过程,帮助学生认识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和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培养动手能力;[来
(2)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
(3)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以科学探究活动为主线,通过实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等装片,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出细胞具有的基本结构以及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异同。

在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和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进行爱护实验设备、遵守实验纪律的教育,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习惯。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设计]。

苏科版生物七下《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13)

苏科版生物七下《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13)

8.1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第二课时)课题上课时间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细胞实验巩固显微镜的使用,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和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培养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进行爱护实验设备、遵守实验纪律的教育,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习惯;(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制作临时装片教学难点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法课前准备显微镜,ppt等教具显微镜,ppt等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先回忆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请一位同学指出植物细胞结构挂图中的各部分结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生:踊跃参与!教师总结,并在黑板上画出植物细胞示意图. 引出课题:“组成动物的细胞又是怎样的呢?”讲授新课:(二)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①激起疑惑:口腔上皮细胞在哪里?怎样获得?生理盐水有什么作用?(0.9%的盐水,浓度跟体液接近,不会出现渗透作用).②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Step1:准备擦→滴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目的?若擦拭不净,后果如何?滴清水的量如何掌握?水量过多过少对实验有何影响?Step2:制作临时装片:取→展→盖取材的部位、方法?盖盖玻片的方法、原因(即目的或避免出现的不利影响)?Step3:染色:滴染色剂的位置、数量?吸引染色液的方法?③练习制作临时装片:画图、对各部分进行标注;制好后备用④模拟制作:按照书中DIY进行3.交流讨论:①你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有哪些结构?②通过查询信息库中的有关内容,你认为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各自具有那些功能?③在你贯彻的玻片标本中,哪些细胞中有叶绿体?回忆前面已经学过的知识,你认为他在细胞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教学小结:1.显微镜的发明标志对生物体的研究从宏观世界到了微观世界.2.一般的来说,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临时装片的制作包括:擦→滴→取→展→盖,有的材料还要染色,另外在“滴”这个步骤上,要依据材料来选择溶液,不一定是清水,在初中阶段除了人口腔上皮,一般都用清水.4.生物作图的要求:不要很形象,只要能反映事物特征和结构,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作业布置补充习题6、7板书设计二、观察细胞的结构2、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擦”、“滴”、“取”、“展”、“盖”、“染”、“观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学习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二、预习导学1、导入:绝大多数动物(如:珊瑚虫和海葵)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三大类.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2、知识点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①水母、乌贼可靠伞部做漂浮运动或运动.②草履虫(细胞动物【填单或多】):靠纤毛在水中做运动.③蛙、鹅、鸭等趾间有发达的 . 有利于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④鱼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身上还长有各种鳍,人们模仿了鱼的制造了浆和橹.3、知识点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请说出以下动物在陆地的主要运动方式:蜗牛鸵鸟袋鼠蛇大象蝗虫捕食的猎豹4、知识点三:动物在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①在空中飞行的有鸟类、和哺乳动物 .②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5、思考:一种动物是否只有一种运动方式,举例说明.6、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 . 通过运动可以出击获取,可以逃避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可以完成和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有利于和种族.7、小结:(1)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2)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3)空中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8、拓展: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 在生活中有许多仿生例子,小组结合课文举例. 如:浆模仿鱼鳍,天线模仿昆虫的触角,锯子模仿锯齿草,电子蛙眼模仿青蛙, .三、课堂检测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A.跳跃B.行走C.爬行D.游泳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A.飞行B.蠕动C.奔跑D. 行走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A.飞行爬行B.跳跃爬行C.跳跃游泳D.飞行游泳5.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 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A.增大浮力B.减少阻力C.减少浮力D.增大阻力7、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表有大量纤毛,该特征有利于它在水中A、爬行B、飞行C、游泳D、奔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 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一、本章的知识结构
二、本章内容简介 在初步了解生物圈和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的基础上,本单元将从生物的基本结构和结构层次探究环境中生物体的统一性。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物 (除病毒等少数生物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物体实际上就是由许多细胞组成的组织、器官和系统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因此,本章在内容的选取上以探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为主线,编排了观察细胞的结构,分析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观察细胞分裂、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化的过程等一系列活动。

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理解细胞的结构的特点,认识组成生物体的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初步建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本章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第二个一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安排了《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二节内容。

这部分内容在初中生物学科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

首先,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这些知识是学生理解生物体进行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命活动调节、遗传变异等生命活动的基础。

其次,本章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生物体结构层次等章节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

因此,学好本章内容是学生掌握本单元、乃至本套教材中生物学知识的基础。

]
本章教材在编写上遵循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入手,安排的6个活动和1个DIY ,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

同时教材在编写上,注意引导学生关心和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

三、复习提纲 软木塞的秘密
细胞的结构 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细胞的分化
细胞的生长 细胞的分裂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1、1665年,英国虎克最早研制出光学显微镜,发现了软木薄片由许多小室组成,称为“细胞”。

大多数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病毒既没有细胞结构又比细胞体积小得多的生物,病毒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细胞内,人类流行性感冒、SARS、艾滋病等疾病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同时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②细胞质是一种透明的液体,它具有流动性性,这有利于细胞之间和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③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存在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一种叫做脱氧核糖核酸的化学物质,即DNA。

克隆羊最像提供细胞核的那只羊
④植物细胞结构比动物细胞多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A、植物细胞结构中的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外层,质地坚韧,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和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

B、植物细胞细胞质内有与细胞呼吸作用有关的线粒体,有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叶绿体,还有充满细胞液的液泡(切瓜果流出的汁液通常是细胞液)。

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它被人叫做细胞内供应能量的动力工厂。

3、细胞的生长: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密切相关,一方面,细胞通过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另一方面,细胞通过生长增大了细胞体积。

若你手上有10个细菌,细菌每隔20分钟繁殖一代,一昼夜细菌将繁殖72代,细菌总数将达到10×272个。

4、细胞的分化:多细胞生物体中所有细胞都是有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产生,在分裂过程中,小部分细胞继续保持原来的形状,具有分裂能力,绝大多数失去分裂能力,通过生长形态结构也发生差异,分别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我们把细胞这样的变化叫细胞分化。

(人体全能干细胞能分化成人体各种细胞,而有的干细胞只能分化成某一类型的细胞。


5、正常的细胞分裂,细胞核和细胞质分裂成两份,分裂后的染色体一样,这就保证遗传物质在前后代的连续性、稳定性。

如果正常分裂的细胞失去控制,细胞就会过度分裂而发生癌变。

6、玻片标本有三种:装片、切片、涂片。

用碘液处理后的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时,便于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