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影》教案
朱蕴玉
教材分析:
本文是著名画家丰子恺的散文,入选人教版教材。本文描写了作者幼年时与小伙伴们在月下看竹影、画竹影、论竹画的经历,展现了童年生活所蕴含的艺术与美。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容易忽略作者独特的语言表达——通多种艺术(音乐、绘画)于一体,学生往往关注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却容易忽视孩子独特的艺术感悟过程,情感体验。因而在教学时要以此为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品味作者独特的语言艺术——融音乐、绘画于一体的语言表达方式。
2.理解作者在童稚活动中体验艺术之美的童趣。
3.理解中国画的艺术意蕴——美的姿态和活的神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品味作者独特的语言艺术——融音乐、绘画于一体的语言表达方式。
2.理解作者在童稚活动中体验艺术之美的童趣。
难点:理解中国画的艺术意蕴——美的姿态和活的神气。
教学准备:
1.PPT(展示与竹相关的图片、国画、诗歌、音乐)
2.黑板、粉笔
3.小白板(用于小组写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几首与“竹”有关的诗歌,辅以注释,请学生齐读,说说竹之美。
二、梳理文脉
请同学默读课文,为课文分层,思考全文围绕“竹”写了几件事?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看竹影、描竹影、谈竹影(板书)
三、品味语言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4段,圈划出描写落日时分景色的句子,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长音阶”、“短音阶”、“暖色”、“冷色”等词语,品味作者独特的从多角度描写黄昏时分光线变化的手法(通感的概念不必说明)。
四、理解情感
1.默读课文第7—12段,圈划出文章中能够体现小伙伴们对竹影感受变化的语句,进行简要批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默读、圈划、批注、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学生讨论的情况,记录学生存在的各类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教师板书:
看竹影——发现美
描竹影——体验美
谈竹画——理解美
五、理解国画的艺术特质
1.以小组为单位,默读课文第8—12段,圈划表现国画艺术特质的语句,说说文中孩子们对国画艺术特质的认识过程。
学生默读、圈划、讨论交流,教师板书:
画意——美的姿态、活的神奇。
缺乏画意(描摹竹影)
探寻画意(追问竹画)
理解画意(回味竹影)
2.教师出示郑板桥、张大千的竹画,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幅从美的姿态、活的神气两个角度写一段评价,小组间交流。
学生合作鉴赏、写评价。教师巡视发现问题,提示学生注意条理和角度。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最后简要总结评价的写法及内容。
六、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竹影(画意:美的姿态、活的神气)
看竹影——发现美——初识画意
描竹影——体验美——缺乏画意
谈竹画——探究美——探寻画意
赏竹影——理解美——回味竹影
练习与评价:
A.仿写课文第4段的环境描写句。
B.自选一幅中国水墨画(状物类),从美的姿态、活的神气两个角度写一段不少于150字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