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规范性
舞蹈形体教程1基本功训练
舞蹈形体教程1基本功训练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强、技巧性高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美感和魅力。
要成为一
名出色的舞者,必须掌握舞蹈的基本功训练。
1.姿势训练
舞蹈中最基本的动作就是站立姿势,它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后续动作的完成度。
所以,
要求舞蹈者保证身体直立,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脚底紧贴地面,腹部收紧,背部挺直,
头部平直无歪斜。
2.肌肉训练
良好的肌肉控制能力是舞蹈表现的重要因素。
舞蹈家要进行大量的肌肉训练,使肌肉
组织得到充分的锻炼,增强肌肉的弹性和韧性,从而更好地完成各种动作。
3.柔韧性训练
柔韧性是舞蹈表现的关键因素之一。
训练应注重拉筋和其他柔韧性训练方法,如瑜伽、普拉提等,这些训练可以帮助舞者更好地完成高难度的动作。
4.平衡训练
在舞蹈过程中,舞者需要不断调整身体平衡,保持稳定的姿态。
平衡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训练方式包括单脚站立、单脚跳跃、转身等。
5.节拍训练
音乐节拍对舞蹈的表现具有重要的作用,舞者需要在时刻把握舞蹈节奏,做到音乐与
动作的高度同步。
节拍训练应包括节奏感觉的培养和节拍锻炼。
6.恢复训练
长时间的舞蹈训练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和肌肉拉伤等问题。
舞者需要进行适量的休息和
恢复训练,加强身体保健和康复药物治疗,确保健康的状态下完成演出任务。
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舞者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舞蹈技巧和艺术表现能力,这需要舞
者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时间。
只有精益求精,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者。
论规范性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重要性
论规范性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重要性摘要:舞蹈主要是以人的身体作为物质媒介。
因此,舞蹈的基本功训练对舞蹈表演是非常重要的,舞者在舞蹈基本功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具有规范性,这样才能保证舞蹈表演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舞者在基本功训练过程中加强规范性,有助于舞者在表演过程中更加具有表现力,这对舞蹈演员在日后表演生活中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舞蹈演员在基本功训练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注意基本功训练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关键词:舞蹈;基本功训练;规范性;重要性中图分类号:j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2-0015-01一、前言舞蹈是以人的身体为物质媒介的,是属于时空综合艺术的,以人体动作作主要表现手段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创造艺术形象的艺术。
换句话说,舞蹈不仅是依靠空间造型而存在的艺术,还依靠实践的连续性,身体在特定的空间中进行运动,不开口说话而通过语言用身体动作表达出来。
所以,身体动作就是舞蹈的语言,舞蹈就是动作的艺术,这也对舞者在舞蹈基本功训练过程中动作的难度提出了跟高的要求,要求舞者的舞蹈动作要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
舞者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对舞蹈动作规范性的把握有助于舞者在舞台上更有力的表现自己,表现舞蹈的主题以及舞蹈的力量。
二、舞蹈基本功训练规范性概念的分析所谓舞蹈基本功训练的规范性主要是指舞者在舞蹈基本功训练过程中进行科学训练的标准。
规范是什么?以色列学者toury(季迪昂·图瑞)认为“规范”就是“在社会里,人们所共享的社会观念和价值观,例如,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适当的,什么是适当的。
”也就是说,规范是在社会范围内正确的,可以被人们进行传播的,规范是经得起考证的,并能够在社会范围内被人们进行实施的。
舞蹈基本功训练主要是指舞蹈演员在进行肢体训练过程中进行“开,崩,直”和“圆,曲,收:等一系列的基本形态的基本功训练。
学生在学习舞蹈基本功过程中,舞蹈基本功训练时形成舞姿和强化舞蹈气质的首要关键,更是学生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等型成的最可靠的,最基本的途径,是舞蹈演员进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对舞蹈演员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关键的。
舞蹈教育中的舞蹈基本功训练与提高方法
舞蹈教育中的舞蹈基本功训练与提高方法舞蹈是一门艺术形式,它要求艺术家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舞蹈基本功是舞蹈学习中的基础,对于舞者的技巧提高和表演水平的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舞蹈教育中的舞蹈基本功训练与提高方法。
一、平衡感训练舞蹈中的平衡感是舞者展示优雅姿态和稳定舞蹈动作的关键。
为了培养学生的平衡感,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训练。
1. 单脚站立要求学生单脚站立,保持身体的重心平衡。
可以从简单的动作开始,例如抬起一只腿,保持平衡片刻,然后再切换到另一只腿。
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平衡能力和体能。
2. 各种动作中的平衡感在正常的舞蹈动作中加入平衡的要素,例如单脚踮起脚尖、屈膝、转体等,让学生在这些动作中感受到平衡的重要性,并通过反复练习来提高平衡感。
二、柔韧度训练柔韧度是舞者展现舞姿的关键要素之一。
良好的柔韧度可以提高舞者的舞蹈技巧和肢体表现力。
以下是柔韧度训练的方法。
1. 身体拉伸要求学生进行全身拉伸运动,包括颈部、肩部、腰部、腿部等各个部位。
可以通过不同的拉伸动作来锻炼不同的肌肉群,例如腿部的前伸、侧伸、后伸等。
2. 瑜伽和普拉提瑜伽和普拉提是提高柔韧度的有效方式。
这些运动注重身体的伸展和扩张,可以帮助舞者更好地掌握舞蹈动作中的柔软性和流动性。
三、力量训练舞蹈中的力量是支持舞者完成各种技巧动作的基础,也是提高舞者表演能力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力量训练的方法。
1. 核心力量训练核心力量是舞蹈中的关键,它使得舞者能够保持平衡、控制身体姿势和完成旋转等技巧动作。
通过一些核心训练项目,例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可以提高舞者的核心力量。
2. 器械训练使用哑铃、杠铃等器械进行力量训练,可以帮助舞者锻炼肌肉群,提高身体的力量和爆发力。
这些器械训练可以针对不同的肌肉群进行定向锻炼,增强舞者的身体素质。
四、节奏感训练舞蹈节奏感是指舞者能够准确把握音乐的节拍和节奏,并通过身体展示出来的能力。
以下是节奏感训练的方法。
舞蹈基础训练的心得体会5篇
舞蹈基础训练的心得体会5篇舞蹈基础训练的心得体会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除了绚丽的舞步和动人的音乐外,它更需要舞者具备扎实的基础训练。
在我接受了长时间的舞蹈基础训练后,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五个关键的体会。
第一,练习灵活性的重要性舞蹈中的柔韧性和灵活度是非常关键的。
在基础训练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地伸展身体,扩展肌肉。
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够提高舞者的柔韧性,还能有效地防止受伤。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发现我的身体更加柔软,舞蹈动作也越来越优雅流畅。
第二,坚持力量训练虽然舞蹈看起来很轻盈,但实际上需要强大的力量支持。
基础训练中的力量训练对于舞者来说非常重要。
我每天都会进行一些简单的力量训练,例如仰卧起坐、俯卧撑和腿部训练。
这些训练不仅可以让我的身体更加结实有力,还能够使我更加稳定地完成各种舞蹈动作。
第三,重视身体的平衡舞蹈需要良好的身体平衡才能够完成各种高难度的动作。
在基础训练中,我学会了用正确的方式练习平衡感。
例如,我会进行单脚站立的训练,以及一些需要控制身体重心的动作练习。
通过这些训练,我的身体平衡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我能够更加自信地完成各种复杂的舞蹈动作。
第四,呼吸的重要性呼吸是舞蹈中常被忽视但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基础训练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呼吸。
舞蹈动作需要用力的时候,我会深吸一口气,然后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均匀地呼出气息。
这样的呼吸方式使我的身体更加协调有力,也让我在表演中更加专注。
第五,培养对音乐的感觉舞蹈需要与音乐紧密配合,因此对音乐的感觉非常重要。
在基础训练中,我学会了通过音乐来感受舞蹈。
我会仔细倾听音乐,分析它的节奏和情感,并将它与舞蹈动作相结合。
通过培养对音乐的感觉,我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舞蹈,并且能够更好地与观众产生共鸣。
综上所述,舞蹈基础训练对于舞者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灵活性、力量、平衡、呼吸和对音乐的感觉的训练,我在舞蹈中获得了很多体会。
这些体会不仅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舞者,也让我从舞蹈中获得了更多的乐趣。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优势和缺点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优势和缺点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注重修养身心,塑造优美形体,传承千年的舞蹈技艺。
而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作为中国古典舞的核心内容之一,旨在培养舞者的身体素质和舞蹈技巧。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优势和缺点。
优势:1. 塑造优美形体:中国古典舞强调舞者的身体美感和形体线条,通过基本功训练能够帮助舞者塑造优美的形体,使舞者的姿势和动作更加协调、流畅,给观众留下良好的视觉印象。
2. 增强身体素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融合了舞蹈技巧和身体训练,包括柔韧性、力量、平衡等方面的训练。
这些训练不仅能够使舞者的身体柔韧度和力量得到提升,还能够提高舞者的平衡感和协调性,增强整体身体素质。
3. 培养艺术表达能力:基本功训练是中国古典舞学习的基础,它的目的不仅仅是熟练掌握动作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舞者对艺术表达的理解和能力。
通过基本功训练,舞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典舞的内涵和情感,将其通过舞蹈表达出来,使观众能够感受到舞蹈的艺术魅力。
4. 增加自信心和意志力: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是一项辛苦而严格的训练,需要舞者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汗水。
通过坚持不懈地进行基本功训练,舞者能够逐渐克服困难,提高自己的技巧水平,从而增加自信心和意志力,这对于舞台表演和生活中的挑战都具有重要意义。
缺点:1. 耗时耗力: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需要舞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反复练习。
不仅需要长时间的单项技巧训练,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身体训练和反复的整体动作排练。
这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容易导致疲劳和耐心的不足。
2. 伤害风险: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舞者需要进行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技巧练习,这些练习往往要求舞者具备较高的柔韧性和力量。
如果训练期间不注意保护身体,容易导致舞蹈伤害,如扭伤、拉伤、韧带损伤等。
因此,舞者在进行基本功训练时需要注重安全性,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3. 单一性:基本功训练强调技巧的掌握和动作的规范,容易使舞者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了舞蹈的内涵和表达。
浅谈舞蹈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和意义
浅谈舞蹈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和意义舞蹈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包括了音乐、形体、情感与观念等多种要素。
而舞蹈的基本功则是舞者成长的重要里程碑。
良好的基本功是舞者尤其是舞蹈新手成长中最重要的条件。
好的基本功能够让舞者在舞台上更加流利自如地完成各种舞蹈动作和技巧,起到突显个人舞技的效果,而学习和训练基本功的过程则是舞者成长的关键。
1.体式绘圆:通过练习绘圆和分格练习,提高肢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2.倒卧撑:通过倒卧撑练习,锻炼核心肌肉的力量,逐渐引导舞者形成舞蹈姿势的身体状态。
3.柔韧性训练:通过体操拉伸、可以促进肌肉的灵活度和柔韧性,让肢体能够更加自由地流畅移动。
4.踮脚练习:通过踮脚练习,锻炼脚踝的平衡能力和抗伸张能力,减少因脚踝受伤而影响舞者的舞蹈表现。
5.脚部训练:为了完善舞蹈表现,需要通过脚部训练来思考并展现舞蹈的感情与形态。
1.提高表现力:只有在基本功训练稳健的基础上,艺术的表现才能更加自由、流畅以及真实。
2.打好舞台根基:在表演中,一个稳定的基础能够为舞蹈者提供更多的信心与安全感,使表演更加饱满与自然。
3.引导身体塑形:通过基本功的训练,达到身体的平衡统一,优化身体线条美,进而加强舞者的身体感与美感。
4.提高学习效率:基本功的训练过程中,要求舞者认真细致地感受每一个动作的变化,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吸收学习内容。
5.减少受伤几率:基本功训练也能够帮助舞者锻炼机体强度,减少运动造成的危险与伤害,提高身体的承受力。
综上所述,基本功训练不仅可以帮助舞者掌握舞蹈技巧,更重要的是帮助舞者拥有更加严密的身体、更加流畅的动作并朝着陶冶性情、提升人生的目标迈进。
浅谈舞蹈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和意义
浅谈舞蹈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和意义一、方法1. 身体素质训练身体素质训练是舞蹈基本功训练的重要环节,包括柔韧性、力量、耐力、速度等方面。
在日常训练中,舞者可以进行拉伸训练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进行力量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进行有氧运动来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进行爆发力训练来提高速度等。
通过身体素质训练,舞者可以培养出优秀的身体素质,为舞蹈表演做好准备。
2. 基本功技术训练基本功技术训练是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重中之重,包括步法、转体、跳跃、身体平衡等方面。
舞者需要通过不断的重复训练来熟练掌握各种基本功技术动作,提高技术水平。
在训练过程中,舞者要注重动作的规范和美感,同时要注重节奏感和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使得基本功技术训练更加贴近舞台表演的需求。
3. 舞蹈理论知识学习舞蹈基本功训练还需要结合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
舞蹈理论知识可以帮助舞者更好地理解舞蹈的内涵和要求,指导舞者进行基本功训练。
通过学习舞蹈理论知识,舞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舞蹈的艺术魅力,提高对舞蹈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二、意义1. 提高舞蹈技巧良好的基本功训练可以帮助舞者提高舞蹈技巧。
身体素质训练可以增强舞者的身体柔韧性、力量和耐力,使得舞者在表演中更加灵活自如;基本功技术训练可以提高舞者的步法、转体、跳跃、身体平衡等技术水平,使得舞者在表演中更加娴熟和精准。
通过基本功训练,舞者可以在舞台上展现出更加完美的舞蹈技巧。
3. 塑造良好的职业素质良好的基本功训练有助于舞者塑造良好的职业素质。
在基本功训练过程中,舞者需要进行刻苦的训练,需要有执着和毅力,需要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基本功训练,舞者可以培养出良好的职业素质,为今后的舞蹈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舞蹈基本功训练对于舞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舞者需要通过身体素质训练、基本功技术训练和舞蹈理论知识学习来提高舞蹈技巧,增强舞蹈表现力,塑造良好的职业素质。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刻苦的训练,舞者才能够在舞台上展现出更加出色的舞蹈表演,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者。
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
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进。
它以独特的形式和风格展示中国文化的精髓,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在学习和掌握中国古典舞的过程中,基本训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的内容和要点。
第一部分:舞蹈姿势基础在学习中国古典舞之前,学员需要掌握正确的舞蹈姿势。
这些姿势包括:站姿、坐姿、行走姿势等。
在站立姿势中,身体应该保持挺直,膝盖微微弯曲。
手臂应该自然下垂,肩膀放松。
在坐姿中,臀部应该稳稳落地,背部挺直,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
行走姿势需要学员优雅地挺胸抬头,脚步轻盈,姿态自然。
第二部分:基本动作训练学员在掌握舞蹈姿势基础后,需要进行基本动作的训练。
基本动作包括掌心推开、手握五枚、十字手、扇开手等。
这些动作要求学员在动作的过程中注重手指的舒展和优雅的身体流畅性。
学员需要反复练习这些动作,以确保在表演时能够灵活自如地展示。
第三部分:舞蹈技巧训练学员在掌握了基本动作后,需要进行舞蹈技巧的训练。
舞蹈技巧包括转身、跳跃和旋转等。
在转身技巧中,学员需要学会保持身体的平衡,同时脚步要稳健有力。
跳跃技巧要求学员有爆发力和柔韧性,以完成高质量的跳跃动作。
旋转技巧则需要学员在旋转过程中保持稳定,同时注意控制身体的力量和重心。
第四部分:舞台表演训练舞台表演是中国古典舞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
学员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和舞台魅力。
舞台表演训练包括舞姿演绎、情感表达和舞台意识等方面。
舞姿演绎要求学员能够准确地表现角色形象,通过身体语言传达出舞蹈的情感和内涵。
情感表达要求学员能够在表演中表达出真实的情感和态度。
舞台意识则要求学员能够准确地把握舞台位置和舞台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通过以上的基本训练,学员可以逐渐完善自己在中国古典舞中的技巧和表演能力。
然而,舞蹈训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学员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努力。
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和练习,才能够真正掌握中国古典舞的精髓,展示出优秀的舞蹈水平。
根据女子生理特点提升舞蹈基本功训练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根据女子生理特点提升舞蹈基本功训练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女子舞蹈训练是一个系统性的综合训练过程,需要综合考虑身体特点、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根据女子生理特点提升舞蹈基本功训练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女子生理特点出发,探讨如何科学地提升女子舞蹈基本功训练的效果。
女子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她们在舞蹈训练中需要特别关注的身体部位和动作要点。
女子身体的柔韧性普遍较好,这为她们在柔美的舞蹈动作中展现优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女子也往往在力量和肌肉的发展上相对较弱,这需要特别加强对肌肉力量的训练。
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应注重柔韧性和肌肉力量的综合训练,以全面提升女子舞蹈基本功的水平。
女子的生理特点还包括经期、怀孕、产后等生理周期的影响。
在舞蹈训练中,需要根据女子生理周期的变化,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强度,避免在生理期或怀孕期进行过于剧烈的训练,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针对怀孕和产后的女子,还需要进行特殊的训练计划,帮助她们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以应对舞蹈训练的挑战。
在实际的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女子的生理特点也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体现。
在柔韧性训练中,应该根据女子的生理特点和关节活动范围,合理设计柔韧性训练动作,避免过度拉伸对身体造成损害。
在肌肉力量训练中,也需要根据女子的生理特点,选择适合的训练器械和动作,以避免对身体的过度负担。
针对女子的生理周期变化,训练安排也需要灵活调整,确保训练效果的最大化。
除了在训练内容和计划上考虑女子的生理特点,还应该关注女子在心理上的特点。
女子在情感表达和舞台表现方面普遍具有优势,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可以适当注重情感的表达和舞台表现的训练,帮助女子更好地展现其优势。
也应该重视女子在训练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通过鼓励、支持和关怀,帮助女子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心态,以更好地应对舞蹈训练的挑战。
第二篇示例:随着舞蹈艺术的不断发展,舞蹈基本功训练扮演着舞蹈技艺提升的重要角色。
舞蹈基本功训练总结
舞蹈基本功训练总结舞蹈基本功训练是舞蹈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培养舞者的基本技能和素质至关重要。
通过系统的基本功训练,舞者能够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协调性,培养良好的舞蹈姿态和优美的舞姿,为后续的舞蹈技巧的学习和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
舞蹈基本功训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柔韧性训练、力量训练、平衡感训练和体态训练。
柔韧性训练主要是通过各种拉伸动作,让舞者的肌肉和关节得到充分的伸展和放松,提高身体的柔软度,使舞者能够更好地完成各种舞蹈动作。
力量训练则注重于提高舞者的肌肉力量和耐力,通过力量训练,舞者能够更好地掌控身体的力量,做到技巧的精确和稳定。
平衡感训练是为了培养舞者的身体平衡感,通过各种平衡训练动作,让舞者能够在舞台上保持稳定的身体平衡,展现出舞蹈的美感。
体态训练则是通过不断的规范动作和姿势,培养舞者正确的体态和姿势,使舞者能够展现出优美的身姿和舞姿。
舞蹈基本功训练需要坚持长期的训练,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舞蹈基本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反复训练和巩固。
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才能够逐渐提高舞者的技能水平和舞蹈表现力。
在训练过程中,舞者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克服困难和疲劳,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舞蹈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和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时,舞者应该注意正确的训练方法和技巧,避免错误的动作和姿势对身体造成损伤。
同时,舞者还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强度,避免过度训练和损伤身体。
此外,舞者还可以借助一些辅助训练工具,如拉伸带、平衡器等,来辅助训练,提高训练效果。
舞蹈基本功训练的重点是注重细节和精确度。
在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时,舞者应该注重动作的细节和精确度,要求自己每个动作都做到位,力求完美。
只有在细节和精确度上下功夫,才能够更好地掌握舞蹈技巧和表现力,展现出优秀的舞蹈水平。
舞蹈基本功训练是舞蹈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系统的基本功训练,舞者能够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协调性,培养良好的舞蹈姿态和优美的舞姿。
舞蹈基本功动作要领
舞蹈基本功动作要领
舞蹈基本功动作要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身体姿势:保持挺胸、收腹、放松肩膀的好身姿,让身体线条流畅优美。
步伐和站立:正确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稍微稍微外展,并且控制步伐轻盈、稳定。
灵活度:加强身体的灵活性,通过拉伸和训练来提高肌肉的柔韧性,使得动作更加流畅。
节奏感:舞蹈需要有良好的节奏感,能够按照音乐的节拍进行动作的起伏变化。
协调性:舞蹈要求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协调一致,通过训练提高肢体之间的协调性。
平衡感:舞蹈中的许多动作需要保持良好的平衡感,要注意重心的控制和转移。
力量控制:在舞蹈中需要控制力量的大小和程度,不仅要有力量,还要有控制。
表情和情感表达:舞蹈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需要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来传达情感。
《中国舞基本功训练》课程标准
《中国舞基本功训练》课程标准开设学期:第1-5学期总学时:444节(30学分)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中国舞基本功训练(简称基训)是舞蹈编导专业必修课程,中国舞基本功训练课是为培养中国舞蹈编导人才,根据高等舞蹈职业教育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设立的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作用通过本课程学习,对学生舞蹈素质、舞蹈技能、舞蹈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是舞蹈编导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在舞蹈编导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和了解与舞蹈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基础舞蹈理论,丰富和拓宽学生的舞蹈视野及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
2、通过本学科教学,使学生掌握舞蹈语言要素和舞蹈表现手段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1、充分开发学生的柔韧、力量、速度、灵活、耐力以及舞蹈素质方面的潜能,使学生具有规范、扎实的基本功,技术技巧达到身法与技法的和谐统一。
2、注重对教学思维的开发和训练,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身体表现能力,同时还需掌握和理解中国舞表演的基本能力。
为今后成为合格的舞蹈编导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热情,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团结协作的专业精神,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课程理念及设计思路(一)课程理念本课程在设计理念上始终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本着以面向全体、注重个性为原则的基本理念,合理选取课程学习内容,统一规范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思路以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
与民舞、剧目等课程融会贯通,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使学生理解、掌握中国舞基本功训练的基本技能,最终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四、课程内容五、课程实施建议(一)师资要求(1)专任教师应具有本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创新能力。
(2)兼职专业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并有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工作经历和经验,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浅谈芭蕾基训中动作的规范性和能力训练的重要性
芭蕾舞教学中芭蕾基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对人体各部位关节和肌肉能力的训练来提升芭蕾舞演员的柔韧性、协调性、耐力和对身体的控制能力,这些是芭蕾舞演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芭蕾舞表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动作的规范性是芭蕾基训中最重要的特点,芭蕾基训动作的规范化训练不但能够培养舞者优雅的气质,还可以塑造舞者挺拔的体形,但是不规范的舞蹈动作经过长期反复重复得不到教师的纠正就会带着负面影响,造成在训练过程中受伤或者没有塑造出学生的理想形体和气质,而能力训练则是提升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关键,可以将舞者对芭蕾的认识提高到更高层次。
动作的规范性和能力训练是芭蕾基训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芭蕾舞演员经过长期严格的芭蕾基训,练就了扎实的芭蕾舞基本功,塑造出了挺拔而匀称的体形,培养出了高贵优雅的气质。
本文通过研究芭蕾基训中动作的规范性和能力训练这两个重要部分来体现二者在芭蕾基训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芭蕾基训;教学;能力训练;规范性AbstractBallet training in ballet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through the joint of various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and muscleability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of ballet dancers, flexibility, coordination, endurance and body control ability, these are the basic skills of a ballet dancer must grasp,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ballet. Normative ac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of ballet training in ballet training, standardized training action can notonly cultivate dancers and elegant temperament, can shape the dancer and straight shape, but does not regulate the dance movements after long-term repetition is not the correct teachers will bring negative effects, resulting in injuries in the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or did not create the ideal student physique and temperament andability training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rt of dance, dancers can The ballet understanding to a higher level, the action of normative and ability training are the two most important part of ballet training in ballet, after a long period of strictballet training, trained ballet solid basic skills, create a tall and well proportioned body, cultivate a noble and elegant temperamen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two important part of the action of ballet training in standardization and training to reflect the importantrole in the two ballet training in.Key words: ballet basic training; teaching; ability training; standardization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480891673"摘要 I HYPERLINK \l "_Toc480891674"Abstract IIHYPERLINK \l "_Toc480891675"目录 IIIHYPERLINK \l "_Toc480891676"前言 1HYPERLINK \l "_Toc480891677"一、芭蕾基训动作的规范性及更高要求 1 HYPERLINK \l "_Toc480891678"(一)芭蕾基训动作的规范性 1 HYPERLINK \l "_Toc480891679"1.开 1HYPERLINK \l "_Toc480891680"2.绷 2HYPERLINK \l "_Toc480891681"3.直 2HYPERLINK \l "_Toc480891682"4.立 3HYPERLINK \l "_Toc480891683"(二)芭蕾基训动作规范性的更高要求 3 HYPERLINK \l "_Toc480891684"1.轻 4HYPERLINK \l "_Toc480891685"2.准 4HYPERLINK \l "_Toc480891686"3.稳 5HYPERLINK \l "_Toc480891687"4.美 5HYPERLINK \l "_Toc480891688"二、芭蕾基训能力训练的重要性 6 HYPERLINK \l "_Toc480891689"(一)芭蕾基训的能力训练 6HYPERLINK \l "_Toc480891690"1.控制能力的训练 6HYPERLINK \l "_Toc480891691"2.跳跃能力的训练 6HYPERLINK \l "_Toc480891692"3.舞蹈感觉的训练 6HYPERLINK \l "_Toc480891693"(二)芭蕾基训能力训练的重要性 7 HYPERLINK \l "_Toc480891694"三、动作的规范性和能力训练的重要性在芭蕾基训中的意义 7HYPERLINK \l "_Toc480891695"(一)塑造良好的体形和气质 7 HYPERLINK \l "_Toc480891696"(二)保障芭蕾安全的开展 7HYPERLINK \l "_Toc480891697"(三)增强对舞蹈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8 HYPERLINK \l "_Toc480891698"结论 8HYPERLINK \l "_Toc480891699"参考文献 9HYPERLINK \l "_Toc480891700"谢辞 10前言芭蕾舞自十七世纪下半叶诞生至今近四百年历史,芭蕾舞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日趋成熟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其中大致形成了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从最初的早期芭蕾注重各种技法和表现形式,到后来的古典芭蕾更注重舞蹈表演的抒情性和叙事性,浪漫主义芭蕾时期,由于对现实的不满和无能为力导致这一时期的舞蹈风格崇尚自然和仙女,反对理性和形式主义。
104-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案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案本课堂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巩固新教的学习内容(把上部分、把下部分、跳跃部分及技巧部分),严格、细致地要求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在音乐节奏里完成和体现动作的性质。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一位擦地时注意节奏的变化,通过各种变化,使学生更加好的掌握双腿的控制能力,以及对音乐的处理。
(2)4拍和1拍完成半蹲的不同发力点,4拍的松弛以及1拍的瞬间松紧感,更好的训练到学生膝盖的控制能力。
(3)五位擦地除了动作变化外,重点做四位回转时的稳定性,为把下技巧打好基础。
(4)做旁腿变后腿时要保持上身体态,特别是腿的控制力,腿尖、膝盖要使上劲,千万不能向下掉,感觉腿的延伸感。
(5)做小弹腿时,加上半脚尖的动作,更好的训练到脚腕的能力,以及膝盖、小腿的灵活性。
(6)做控制时注意胯的稳定性,上身、后背的垂直,通过各种不同的舞姿,更好的训练到了学生双腿的控制能力。
(7)五位小跳加上手的动作,要求学生注意手、脚、腿的配合性,更好地训练到学生的协调性。
(8)射燕、跳中的跳转身360度,注意方位感,特别是在转身过程中注意要有空中感,以及落地时的舞姿。
(9)拧身跳跃接扑步,眼睛随手的路线经上弧线,注意拧身及跳跃的高度,动作要求完成好,做到轻、飘、高。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对于学生容易出现的各种不同的问题,重点是把单一动作再做进一步细致地讲解,以及加大训练的强度,反复练习,达到熟练、规范。
作业安排情况:练习课堂所学内容,特别是难点,加强训练。
三、教学方法及实施方案上节课存在的问题:学生连接动作的能力不够以及手脚的配合不够准确。
本节课以复习为主,在其过程中解决上节课存在的问题,并加强跳跃练习,解决跳跃中蹲的不足,以及移动性运动过程中后背松懈、腿部力量不足的现象,特别时对学生们在做从一个舞姿过渡蹈另一个舞姿时路线的要求。
身韵课教案授课教案:步伐训练——“慢步组合”1、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步伐训练在课程中是一个重点部分,它的作用是起到对动作的连接转换,要求脚底连贯性强、平稳,膝盖松驰,身体在旁提基础上的舞姿变化。
简述舞蹈基本功训练当中基本站姿的做法与要求
简述舞蹈基本功训练当中基本站姿的做法与
要求
1 基本站姿的要求
舞蹈中的基本站姿是一个基础性的动作,是舞蹈动作的准备动作。
要求舞者调整自身肢体、力度和身体构图,使身体僵直,大腿伸直,
膝盖抬起,脚踝稳定,肩膀平放,头部正视前方,眼睛平视,咬紧牙关,牙齿收闭,嘴部肌肉放松。
此外,腹部正中要抬起,腰部要用力
向后拉伸,有助于增强身体紧致。
2 基本站姿的做法
调整身体的时候要想象自己的身体像一根钢杆一样又软又紧,但
又不失柔韧。
做完基本站姿后,可以放松身体,呼吸自然,双脚自然
分开站立,尽量保持平衡,在可弯曲的关节处保持一定的突出,不能
过分前倾,也不能后仰。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可以增强腰背、腹部、
大腿等部位的肌肉力量,提高舞蹈本身的要求。
3 热身练习
建议每次训练前先做简单的身体热身运动,以锻炼腰尾部以及头
颈肩部的肌肉,让身体更加有力和柔韧。
然后尝试调整身体,使胸部、腹肌收紧,提起腰部,颈部挺直,面部轻拢,眼睛望着前方的准确位置,脚步稳定,保持水平,双腿收紧,手腕微微弯曲,两肩后方放松,
两手掌拥抱胸前,拇指对称,呼吸自然,正确摆正走路姿势,随后慢慢搏动,做站立保持训练。
4 重复练习
做完基本站姿以后,建议反复按上述步骤进行练习,每次练习时间为1-2分钟。
在练习过程中,要多看自己的姿势,多锻炼带动身体其它部位的肌肉,并尝试加快拍子,使身体锻炼更有效。
当身体开始保持健康的站立姿势时,就意味着身体可以做更多复杂的动作了,也就是舞蹈的基础。
舞蹈基本功的动作标准
舞蹈基本功的动作标准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基本功是舞者必须掌握的基础动作,它们是舞蹈表演的基础,对于舞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舞蹈基本功的动作标准,希望能够帮助舞者们更好地掌握舞蹈基本功,提高舞蹈表演的水平。
首先,舞蹈基本功的动作标准包括舞姿、步法、转体、跳跃等方面。
在舞姿方面,舞者需要保持优美的身姿,挺胸收腹,双腿微微弯曲,双臂自然下垂,头部保持挺直。
在步法方面,舞者需要掌握各种基本步法的标准动作,如行走、跑步、转身等,要求步伐整齐,脚步稳健。
在转体方面,舞者需要掌握旋转、转身等动作的标准姿势和技巧,保持身体平衡和稳定。
在跳跃方面,舞者需要掌握各种跳跃动作的标准姿势和技巧,如跳跃高度、跳跃姿势等,要求动作干净利落,身体协调。
其次,舞蹈基本功的动作标准需要舞者不断练习和提高。
舞者在日常的训练中,需要不断地重复基本功动作,不断地调整姿势和技巧,不断地提高动作的标准和精准度。
只有通过反复练习和不懈努力,舞者才能够真正掌握舞蹈基本功的动作标准,从而在舞台上展现出优美的舞姿和精湛的技艺。
最后,舞蹈基本功的动作标准对于舞者的表演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
只有掌握了基本功的动作标准,舞者才能够在舞台上展现出流畅、优美、精准的舞蹈动作,才能够更好地表达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内涵,才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的目光,赢得观众的喝彩和赞赏。
综上所述,舞蹈基本功的动作标准是舞者必须掌握的基础动作,它们对于舞者的表演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
舞者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提高,才能够真正掌握舞蹈基本功的动作标准,展现出优美的舞姿和精湛的技艺。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舞蹈基本功的动作标准能够对舞者们有所帮助,提高他们的舞蹈表演水平。
舞蹈基本功 集训 技巧训练教案
舞蹈基本功基训技巧训练教案教学目的、任务:1.通过一年学习,应掌握较广泛的舞蹈知识并兼备音乐与舞蹈的艺术表现力。
2.通过严格训练,使学生具有较规范、扎实的基本功及技术技巧。
3.能够准确地讲解示范并具有答疑纠错的能力和因材施教组织实施教材的正确方法。
第二章学习内容地面训练一、上肢训练:1.头部:前、后、左、右倾头、头颈的转动。
2.肩部:压肩、环动、松肩、含胸、展胸、仰胸。
3.腰部:弯腰、疗腰、涮腰。
二、下肢训练:1.脚踝部、勾脚、绷、拒脚、向内旋、向外族2.腿膝部:吸伸、环动、踢、搬、控腿3.胯部:横叉、竖叉、三、训练要求:主要解决柔韧性、软开度及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
解放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为把杆和中间的训练做好最重要的准备。
扶把训练:(一年)1.一、二、五位半蹲、全蹲、带半脚尖、压脚跟2.踏步蹲与胸腰及前旁、压腰、组合3.小涮腰、横拧组合4.各民族舞姿组合:大掖步、卧点、扑步5.丰富节奏。
加强节奏变化二、擦地:一位擦地:规格与要求:(1)不准脍脚且膝盖要伸直(2)胯打开且小屁股往里包收紧(3)肩膀放松沉下来且微微打开组合:右腿:1234擦出去,5678收回来前边四个八拍1234擦出去,5678收回来旁边四个八拍1234擦出去,5678收回来后边四个八拍左腿和右腿是一样的1.一、五位、前旁后擦地2.带勾、绷脚、及与半蹲组合3.前后摆动并环动4.与争位、转头、压脚组合5.与五位并立转组合6.丰富、加强节奏变化三、小踢腿:l.一、五位前、旁、后、小踢25度2.带点地小踢腿3.前后摆动、单腿变身4.节奏处理、加强准度四、单腿蹲:1.前、旁、后、带勾脚2.单腿带端掖腿3.带迈移、前旁后、摆动加半蹲4.与单腿变身组合五、腰:1.前后胸腰、前后、大腰2.疗腰、大技步、卧点3.双跪后腰、单腿后腰4.大涮腰探海辗转5.风火轮六、控制1.前、旁、后吸伸腿、半、全环动2.立身射燕、大射燕、探海3.搬前、旁、后腿七、大踢腿:1.前穷、后大踢腿2.前腿接后腿、后腿接前腿3.旁腿接拔腿4.踢腿接摆腿、接探海5.旁腿接立身射燕6.踢紫金冠7.片蹁、盖腿中间训练一、腰:1.单跪下腰、单腿后腰2.慢、快涮腰3.卧云4.风火轮二、大踢腿:1.原地、踢前、旁、尼腿、进行式2.紫金冠3.中速行踢前、旁腿4.强调身法连接流畅三、控制:1.前旁后,吸伸抬、半环动2.大射燕、探海3.加强流畅感及身韵的连接四、跳:1.一位、二位、变位跳、五位换脚跳2.小射燕跳3.变身跳250度腿探海跳五、中跳:1.一、二、五位跳2.变位跳、交叉跳六、大跳:1.错步级跳、错步射燕2.错步级跳、错步射燕3.错步撩跃、错步凌空4.变身跳技术技巧:一、转、1.平转2-3个2.斜线平转:8个二、翻身类:1.踏步翻身、正反、上步翻身又点翻身3-5个第三章:教学方法与要求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一、树立中国舞严谨、规范教学作风二、外部动作与内在意识谐调统一,注重身、腰、首、腿、步伐手、眼、身法的巧妙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规范性
规范的基本功训练是从事舞蹈的基础。
本研究通过对舞蹈基本功训练规范性的论述,认为舞蹈基本功训练必须有规范的教材和规定的动作,舞蹈基本功训练要有秩序、有标准。
关键词舞蹈基本功训练规范性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同音乐、雕塑、绘画等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以优美多姿的形体动作为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舞蹈动作是经过高度美化和规范化的动作,具有严格的程式,讲究节奏和韵律,非训练有素不能掌握。
尽管舞蹈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在基本功的训练上,却具有很多的一致性、统一性,这种同出一辙的共性便产生了基本功训练的规范性。
1 基本功训练规范性的概念
舞蹈基本功训练的规范性是指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科学训练的标准。
什么是规范?巴切认为“规范是正确性观念的社会现实”;以色列学者吉蒂昂·图瑞把“规范”的定义为“社会里所共享的价值和观念,如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适当的,什么是不适当的。
”规范应该是正确的,可传播的,或者说经得起考证的,并最终能得以实施的。
舞蹈基本功训练,是指舞者在肢体训练时进行“开、绷、直”,“圆、曲、收”等一系列的基本形态的舞蹈基本功训练。
它是学生在学习舞蹈基本功的过程中强化舞蹈气质与舞姿形成的首要关键,也是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基本、最可靠的途径。
基本功训练的规范性在我国艺术院校的舞蹈院系的教学中都可见一斑:如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等基本功的训练。
如今在全国不同艺术院校的舞蹈教学中,都是延用统一教材的;国外舞蹈教学模式,与我国的舞蹈教学基本上也是大同小异。
全国范围内举办的历届桃李杯、荷花杯、全国舞蹈比赛、电视舞蹈大赛中,评委技术评判的标准,也是依据基本功训练的那些从上到下都已被认可的规范标准。
2 基本功训练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地方院校纷纷开办舞蹈专业,可是有些院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也有许多教师并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培训,在舞蹈教学和训练中,只是根据自己对舞蹈的有限知识或者经验来施教,教材不规范,教学手段不规范。
这样教学难免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和舞蹈事业的发展极其不利。
要建立健全完整的、规范的舞蹈训练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学训练手段,规范化教学,规范化训练,不断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3 基本功训练规范性的要求
(1)教学条件的规范性
首先,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条件。
在培养舞蹈专业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
教师作为舞蹈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基本功训练的规范性意识的确立,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选用规范化的舞蹈教材来教学,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接受正规的舞蹈教育。
教师在课堂里的示范首先要规范,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走样,要切实做到舞蹈动作规范性地传授。
学生的学习条件是教学的主体部分。
学生的学习条件,它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悟性、和对音乐节奏的感悟能力,以及身体的软度、力度、开度、弹跳条件等。
学生动作的规范不规范,除学生自身的原因外,主要还体现在教师的教学之中,教师指导学生的动作一定要准确到位。
其次,是科学系统地规范教学计划。
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通行的规范化教材,遵循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生理学原理,由浅入深,先易后难,从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训练负荷。
根据舞蹈的运动规律以及教学的条件、学生的特点,科学系统地
安排训练施教内容。
最后,在教材的选择、教学的时间、教学的设施、教学音乐的规范问题上也要统筹兼顾不失偏颇。
把这几个方面糅合到位,就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2)教学过程的规范性
在舞蹈基本功教学过成程中,理论与实践联系得最紧密,教师通常采用“口传身授”的传统教学方法。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符合舞蹈的教学基本规律,是舞蹈教学最基本的方法。
口传,也就是口头传递的方式。
无论是教新动作,还是复习老动作,教师一定要用准确、生动、精练的语言为学生进行讲解与辅导。
比如动作的名称、要领、规格与标准,以及做这个动作时容易犯的毛病、怎样去克服、如何去纠正以及相关知识的传递等等。
身授,即示范的方式。
舞蹈教学中的示范,通常由教师亲自为学生塑造效仿的动态形象。
示范动作必须生动、准确、规范,手、脚、身体的运动路线、位置以及面部的表情等等,一招一式都要体现出动作的规范性。
(3)基本功训练的规范性
舞蹈的动作是经过美化、夸张、条理化了的,最具有典型性的动作。
舞蹈动作必须具备规范性和技巧性。
例如在芭蕾基本功训练课里对手位训练中,有从一位手到七位手的训练过程,训练过程有着严格的规范。
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中对“兰花指”手形的要求也是严格规范的。
在基本功的训练课中,首先要弄清楚动作的基本要领和含义,弄明白规范的点位和要求。
在反复的、单一的训练中,学生会产生懈怠和厌倦,训练中动作和形体可能会产生变形。
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教师耐心细致的辅导,要从严把握,严格施训,规范施教。
教师的一时的疏忽可以造成学生动作的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不规范教学带来的后果,是会严重损害舞蹈艺术发展的。
(4)结论
在舞蹈作品的表演中,规范性显得尤为重要。
表演的成功来自演员长期刻苦的规范性训练和教师的严格要求,也来自严格规范的基本功训练。
规范舞蹈基本功训练,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舞蹈教学训练的效率,使教学水平和教学的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
只有经过严格而准确的规范化训练,日积月累,才能舞出舞蹈的神韵,使舞蹈充满灵性,让人领略到舞蹈那非凡独到的艺术气质与魅力,从中去获得对舞蹈艺术的欢悦、享受与体验,不断提高人们在生活中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