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1

合集下载

拉丁美洲文化

拉丁美洲文化

西班牙-拉美文化概况序言一、概况拉丁美洲地处西半球的南部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处在热带,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只有一小部分(乌拉圭、智利南部、阿根廷南部、墨西哥北部等)处在温带。

拉丁美洲北起墨西哥—美国边界上的布拉沃河(美国人称之为格兰德河),南至合恩角,全长13500公里。

西临太平洋,东接大西洋,南与南极相邻。

拉美各国使用的官方语言分别是西班牙语(绿色,18个国家、1个地区)、葡萄牙语(橙色,一个国家)、英语(12个国家、7个地区)、法语(蓝色,1个国家、3个地区)和荷兰语(1个国家、2个地区)。

此外,在许多国家印第安各部族的语言仍在一定范围内流行。

人口的种族构成有印第安人(8%)、欧洲白人(35%)、非洲黑人(7%)、混血人种(50%,包括印欧混血人、黑白混血人、印黑混血人等)、亚裔、犹太裔等。

1492年10月哥伦布和他的船队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华特林岛,他错误地以为来到了东方的印度,因此命名该地为Indias,而称当地的土著居民为indios。

1501--1503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Américo Vespucio,1454-1512 )奉葡萄牙国王之命,两次沿巴西海岸南下探察,曾到达了拉普拉塔河口,于是认定这片土地是一个前人从未知晓的“新大陆”1507年,德国地理学家马丁·瓦尔德泽米勒(Martin Waldseemüller, 1470-1518)在绘制新的世界地图时,便以这位发现者的名字给新大陆命名为亚美利加,简称美洲。

美洲,习惯上是指北美、南美和加勒比地区。

还有一种划分法,把墨西哥以南直到巴拿马地峡这一地区成为中美洲,墨西哥往北的三个国家构成北美,南部大陆为南美,此外是加勒比海上的大、小安德烈斯群岛。

拉丁美洲,既不单指北美,也不是仅指南美,它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人文—文化概念,指美墨边境的格兰德河以南直至火地岛的广大以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法语为母语的国家及地区。

拉丁美洲国家概况以及地图国名记忆技巧

拉丁美洲国家概况以及地图国名记忆技巧

拉丁美洲国家概况以及地图国名记忆技巧截止2012年,共计33个南美洲:Aérica del Sur以巴西为中心,以贴近它的国家,逆时针3个国家为一组向外包围辐射四组1(巴西)+3 por4=13,共计13个国家。

巴西Brasil玻利维亚Bolivia巴拉圭Paraguay乌拉圭Uruguay法属圭亚那Guyana Francesa苏里南Surinam圭亚那Guyana委内瑞拉Venezuela哥伦比亚Colombia厄瓜多尔Ecuador秘鲁Perú智利Chile阿根廷Argentina南美洲:America del Sur北部和南部,一首一尾是两个众人所知的国家——墨西哥和巴拿马,中间一大一小每两个一组,共三组,一共2por4=共8个国家。

墨西哥México巴拿马Panamá危地马拉Guatemala伯利兹Belice洪都拉斯Honduras萨尔瓦多El Salvador尼加拉瓜Nicaragua哥斯达黎加Costa Rica加勒比地区:El Caribe 12(安德烈斯群岛Los Antillas)古巴Cuba海地Haití牙买加Jamaica多米尼加共和国Rep Dominicana多米尼克Dominica波多黎各Puerto Rico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rinidad t Tobago安提瓜和巴布达Antigua y Barbuda巴哈马Bahamas巴巴多斯Barbados格林纳达Grenada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San Vicente y Las Granadinas南美洲:Aérica del Sur以巴西为中心,以贴近它的国家,逆时针3个国家为一组向外包围辐射四组1(巴西)+3 por4=13,共计13个国家。

巴西Brasil 关键词金砖五国亚马逊葡萄牙语玻利维亚Bolivia 关键词南美海拔最高天空之境巴拉圭Paraguay乌拉圭UruguayPaz en la que se estableció la creación de un estado independiente, aunque sin de nominación oficial. La primera denominación de la actual República Oriental del Urug uay fue «Estado Oriental del Uruguay.» Dicha denominación fue dada al país por la法属圭亚那Guyana Francesa 关键词法属欧空局火箭发射场在南美洲的北部有两个名称相近的地区与国家,分别是独立的国家“Guyana”以及法国海外属地“Guyane française”。

南美洲

南美洲

伊瓜苏瀑布南美洲水系以科迪勒拉山系的安第斯山为分水岭,东西分属于大西洋水系以及太平洋水系。太平 洋水系源短流急,且多独流入海。大西洋水系的河流大多源远流长、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流域面积广。其中,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其支流超过1000千米的有20多条。南美洲主要的河流有亚马 逊河、巴拉那河、巴拉圭河、内格罗河、乌拉圭河等,长度分别是6440千米、4700千米、2550千米、2000千米、 1500千米。
主要火山
南美洲最高的阿空加瓜山,位于阿根廷,海拔6960米,为死火山。另有尤耶亚科火山,位于智利、阿根廷边 境,海拔6723米,为死火山。印加瓦西峰,位于智利、阿根廷边境,海拔6709米。青坡拉索山,位于厄瓜多尔, 海拔6310米,属休火山。
哥多伯西峰(科多帕希火山),位于厄瓜多尔境内,海拔5896米,属活火山;鲁伊斯火山,位于哥伦比亚境 内,海拔5399米,为活火山;桑盖火山,位于厄瓜多尔,海拔5230米,属活火山;通古拉瓦火山,在厄瓜多尔 境内,海拔5016米,属休火山;皮钦查火山,在厄瓜多尔,海拔4794米,属活火山。
印第安人是南美洲最早的开拓者。安第斯山脉中段高原地带是南美大陆古文明发原地。早在公元10世纪前后, 居住在这一带的印第安人部族──印加人,建立了以秘鲁南部库斯科为中心的印加帝国。
印加帝国在1438年到1533年间,运用了从武力征服,到和平同化等各种方法,使得印加帝国的版图几乎涵 盖了整个南美洲西部。帝国的国力在君主瓦伊纳·卡帕克统治期间达到顶峰。
大部分地区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介于26.8℃之间,远不及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的热带地区炎热。南美洲各地 气温的年较差较小,不像亚洲、北美洲那样变化剧烈。全洲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约占全洲 面积的70%以上,为各洲中沙漠面积较小的一洲。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1[1]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1[1]

热情奔放的拉丁美洲歌舞音乐教学目标1、通过《美丽的小天使》、《小伙伴》、等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感受到热情奔放的拉丁美洲独特的歌舞音乐和奇特的民俗文化,培养学生对多元化音乐的浓厚兴趣。

2、通过听、唱、奏、动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拉丁美洲几种舞曲形式(桑巴、探戈、“松”),在感受和体验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其音乐特征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能基本说出拉丁美洲的音乐、舞蹈风格特点。

2、难点:用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分析拉丁美洲各国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拉美著名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1、今天,我们欢乐的相聚在一起,心情就像这首歌曲一样激动,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名字是什么?歌手是在什么场合下演唱这首歌曲而风靡全世界的?2、这个标志大家认识吗?球星呢?看到罗纳尔多、卡卡,听到这样的音乐,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哪个国家?这个国家又处于哪个洲?3、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你所了解的拉丁美洲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及历史等)(1)人们通常将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统称为拉丁美洲。

我们所熟悉的拉丁美洲国家有巴西、古巴、阿根廷,墨西哥等。

(2)16世纪前,古代的美洲印第安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玛雅文化、阿兹台克文化、印加文化。

(3)但是从16世纪初开始,拉丁美洲各地先后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大批欧洲移民带来欧洲的音乐,非洲的黑人奴隶也带来了非洲的音乐。

于是拉丁美洲音乐融合了印第安本土音乐、欧洲音乐、以及非洲黑人音乐风格。

因为西班牙和葡萄牙属于拉丁语系,所以这个地方叫拉丁美洲。

二、情境体验(一)欣赏《桑巴》1、资料介绍:桑巴舞师:让我们首先走进巴西去领略一下桑巴的魅力吧。

思考题:欣赏桑巴舞蹈片段,找找桑巴音乐的特征及舞蹈的特点。

学生回答。

多媒体显示:音乐热烈,富有动感,舞步摇曳、婀娜多姿,节奏感十分强烈师:介绍桑巴舞的要点。

第九章 拉丁美洲(1) 精品教案(七年级人教版下册)

第九章 拉丁美洲(1) 精品教案(七年级人教版下册)
板书:二、地形与人类活动
1、地形特征:
2、地形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生活动:阅读54页课本资料,了解安第斯山脉的情况。
展示拉丁美洲移民构成图
讲解:这里的居民构成非常复杂,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和奴隶贸易使白种人和黑种人也大量进入,各种族相互通婚,形成混血人种。现在的拉丁美洲以混血人种为主,同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板书:第7课拉丁美洲
展示玛雅金字塔和玛雅文字图片
讲述:这里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老的印第安人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至今保留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
学生活动:阅读51页资料,了解玛雅文明
展示拉丁美洲国家和地区图
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完成
(1)拉丁美洲的组成。
(2)拉丁美洲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3)拉丁美洲主要的国家及首都。
板书:三、多姿多彩的文化
1、居民构成:混血种人为主。
2、通用语言:西班牙语,巴西葡萄牙语
展示玉米节,狂欢节的图片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认识,说说拉丁美洲的不同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的多姿多彩的文化形式。
总结:拉丁美洲是一块美丽而富饶的土地,这里生活着勤劳勇敢的印第安人,由于殖民入侵和奴隶贸易使这里人种复杂,以混血人种为主。地形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很大。
马家店中学课堂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运用图文资源描述拉丁美洲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2、在地图上找出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说出其主要的国家和首都,读图说出改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3、运用地图描述拉丁美洲的地形分布特点,说明地形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
4、认识正确处理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关系的重要性。

拉丁美洲(1)

拉丁美洲(1)

①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区位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析乙处河段洪水期形成于 5 月~6 月的原因。
14.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南美洲部分区域示意图和甲地气候资料图。甲处为世界上最大的湿地,面积季节变 化明显,生物资源丰富,鸟类众多。乙处河段洪水期为 5 月~6 月。
(3) 阐述甲处湿地鸟类资源丰富的优势条件。
(4)分析在巴拉圭投资铝冶炼项目的有利区位条件及对环境的影响。
,巴西的铁,
编者:
使用日期:
智利、秘鲁的
,巴西、哥伦比亚的___________,墨西哥的____________________,巴西高
原河流的
资源,秘鲁附近的渔场,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河流域的
天然橡胶,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现有一定的制造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较发达。
高原均为世界之最(面积最大)。 气候区,也有广大的热带草原气候区。
(4)河流:
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大、水量最大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
运河在中美地峡最窄处,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2.人文地理特征
稀少区:热带雨林区、内陆高原区和沙漠区 人口分布稠密区:西2.工业:拉丁美洲工业以______________为主。墨西哥和委内瑞拉近海地区的
3.农业:
(1)热带经济作物:巴西:咖啡、香蕉、剑麻、甘蔗。

拉丁美洲(1

拉丁美洲(1

思考
南美热带雨林气候最为典型的原因
(1)纬度、轮廓:赤道穿过南美洲, 恰是陆地宽广部分,大部分位于热带。
(2)大气环流:大部分地区处在赤道 低气压带控制。
(3)地形影响:亚马孙平原呈口袋形 向大西洋(北、西、南三侧地势高)
便于湿润海风深入内陆,迎风坡多地 形雨。
(4)洋流:沿岸巴西暖流和南赤道暖 流流经,沿岸气候增温增湿
(4)南美洲的西海岸自低纬向 高纬依次分布着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请结合地形分布,说出为什么 这三种气候类型只分布在沿海 狭长的地段?
南美洲西部有南北纵列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并逼近西海岸,使副热带 高气压带、秘鲁寒流和盛行西风都不能影响到安第斯以及山脉以东 地区,从而使三种气候类型只分布在西海岸沿海狭长的地段
4、南美洲缺失亚寒带、寒带气候、自然带——海陆分布 (陆地缺失)
(新课标卷II)
1. 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
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 地处赤道附近
B
B. 远离大陆
C. 构造运动强烈
D. 地形复杂
2. 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
蜥的共同 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A. 气温日较差大 B. 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
C. 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 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3.(26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a、b两城市均位于热带草原气候。a城市降水特点与b城市相 比,有何不同(两气候统计图中左为a城市,右为b坡市)?为什么? 请据图探究并说明。(8分) a城市年降水量比b城市少,a城市雨季比b城市短。A城市位于南 回归线与南纬30°之间,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较大;受副热带高 气压带影响时间较长。(b城市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受赤 道低气压带影响较大;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较长)。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简介大全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简介大全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简介大全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历时16年,波及人口两千余万,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殖民地解放战争。

此战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和封建制,推翻了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希望你喜欢。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分析中文名称: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参战部队:西班牙美洲地区人民、西班牙殖民军战争结果:拉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普遍建立时间:1810年~1826年地点:拉丁美洲人物:阿蒂加斯玻利瓦尔圣马丁拉丁美洲独立战争详情第一阶段1810年~1815年为第一阶段,是独立战争的高涨与受挫时期。

1810年4月19日,西属美洲反殖起义首先在委内瑞拉首府加拉加斯爆发。

接着于5~9月,在拉普拉塔首府布宜诺斯艾利斯、新格拉纳达首府波哥大、新西班牙的多洛雷斯和智利的圣地亚哥,也先后爆发了起义,宣布脱离西班牙,建立美洲人自己的执政委员会。

但是由于殖民当局的残酷镇压,使独立战争出现挫折和反复。

在委内瑞拉,1811年~1812年和1813年~1814年,米兰达和波利瓦尔领导起义人民,曾两次建立共和政权,但都被西班牙殖民军的镇压所扼杀。

在拉普拉塔地区,1810年5月,阿根廷发生了著名的五月革命,广大爱国者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群众示威,推翻殖民总督,于5月25日成立了由土生白人独立派组成的临时政府;1811年,巴拉圭土生白人独立派发动起义,逮捕西班牙省长,成立临时政府,并宣布独立:同年,东岸省(乌拉圭)也爆发了由阿蒂加斯领导的起义。

在新西班牙区,墨西哥爱国者先后在伊达尔戈和莫雷诺斯领导下,同殖民军进行浴血奋战,于1813年宣布独立,建立了共和政权。

在新格拉纳达区,广大爱国者于1811年~1816年同殖民军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智利爱国者在推翻殖民政权后,由于内部分歧而未能巩固新建立的政权,于1814年被殖民军击败。

1815年,西班牙国王恢复权力后,派莫里略率军镇压美洲革命。

至年底,除拉普拉塔等地外,各地爱国政权在西军和当地保王势力进攻下,相继失败。

拉丁美洲的国家

拉丁美洲的国家

有“仙人掌国”之称。墨西哥的国徽国徽
上绘有鹰在仙人掌上吃蛇的图像说当年预
言有这景象处即建都之地。
• (5)旅游业发达
• 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高原风情和人文 景观以及漫长的海岸线为墨西哥发展旅游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居拉美第一 的旅游业已成为墨西哥主要创汇来源之一。 墨西哥城、阿卡普尔科、蒂华纳、坎昆等 均为著名旅游胜地。
高,已成为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大牧场放牧业
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
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这
些国家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
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
牲畜。在美国、阿根廷的大牧场上,牧牛占重要
地位。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的大牧场上,
养羊占重要地位。大牧场放牧业具有生产规模大,
海拔1000-2000米的中部高原地区,气候温和,属
草原气候。西北高原内部,降水稀少,为热带沙漠
气候,生长着耐旱的仙人掌,有“仙人掌的国度”
之称。墨西哥的居民、主要城市多分布在海拔 1000
-2 000米气候宜人的高原地区。
3、人文区域域特征
• (1)矿产资源丰富
• 墨西哥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它的领土轮廓 像只羊角,所以人们称它为“多宝的羊角”。
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
• 7、主要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
• 布宜诺斯艾利斯是阿根廷的首都和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阿根廷东部沿海的 拉普拉塔河的河口右岸,是南美洲最大最 繁荣的城市和南美洲最大的港口之一。有 铁路横穿大陆通往太平洋沿岸的圣地亚哥。
(3)墨西哥是印第安人古老文明中心 之一
• 玛雅文明是古代印第安人的杰作,以印第安玛雅 人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 伯利兹以及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地区。它以 玛雅文化(公元4世纪一9世纪)著称于世。玛雅 人创造了古代美洲惟一的象形 文字;通过长期 观测天象,已经掌握日食周期和日、月、金星的 运动规律,并创立了以地球围绕太阳一周作为一 年的“太阳历”;发明了20进位的计算法,并已 应用0的符号;他们还建筑了祭神用的巍峨的金字 塔,建筑工程达到古代世界最高水平,能对坚固 的石料进行雕楼加工;雕刻、彩陶、壁画都有很 高的艺术价值。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简介拉丁美洲全称:拉丁亚美利加洲。

拉丁美洲是指以南的美洲地区,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包括、、和。

美洲是一个概念,就美洲居民的语言而论,英语和占统治地位,由于本区都隶属拉丁,因此,美国以南的众多,被称为拉丁美洲国家,这个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东临,西靠,南北全长11,000多公里,东西最宽处5,100多公里,最窄处仅宽48公里。

北部有墨西哥湾和。

面积2 056.7万平方公里。

人口5.77亿人(2008年)。

主要是&黑白混血种人,次为黑人、和白种人。

所属国家拉丁美洲共有三十四个国家和地区:墨西哥、、、、、、、、、、、、、、、、、、、、、、、、、、、、、、、、、。

还有仍处于美、英、法、荷统治下的十多个。

地理范围拉丁美洲是指从墨西哥起的南部的整个地区。

它东濒海和大西洋,与非洲最近距离约2494.4千米;西临太平洋;南隔德雷克海峡与相望;北界墨西哥与美国界河河(即格兰德河),与美国为邻。

它包括的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大陆。

在历史上,这一地区主要是拉丁语系的和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故称拉丁美洲。

此外,加勒比海上的西印度群岛与拉美具有相同的历史遭遇,在划分上,习惯地把它同拉美划在同一范畴,统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从地理位置上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的范围东起南美洲大陆的最东端、巴西东北部的(西经34°46′),西至太平洋沿岸墨西哥和美国交界处(西经117°09);北起墨西哥和美国交界处(北纬32°42′),南至南美洲大陆最南端的弗罗角(南纬53°54′)。

而与弗罗瓦德角隔麦哲伦海峡相望的最南部的,则处在南美洲的最高上(南纬55°59′)。

这就是说,拉美陆地是从北纬32°左右到南纬55°左右,跨越南北两个半球,但其大部分处在。

它的主要部分处在线下和南北两条之间。

赤道线穿过厄瓜多尔首都以北几千米处和入海口巴西的贝伦市不远的地方。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第5课时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一、背景 1西、葡的殖民统治 (1)殖民者在拉美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强占(印第安人)的土 地,建立享有各种特权的(大庄园)榨取大量财富。 (2)为了把拉美永远作为自己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殖民 者对殖民地经济采取(严厉)的统治政策。 2拉美人民的反抗 (1)随着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要求摆脱(宗主国经济掠 夺)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2)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殖民地人民的(民主)意识日益增 长。 (3)有利的客观环境:(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西班牙)、( 葡萄牙)的衰落,为拉美独立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美国)独立更是大大鼓舞了拉美人民。
【解析】(1)拉美独立的原因: ①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美的殖民掠夺和压榨给拉美人民造成殖民灾难。 ②随着拉美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要求摆脱宗主国经济束缚的愿望越 来越强烈。 ③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西班牙、葡萄牙不断衰落,为拉美独立提 供了有利条件。 ⑤美国独立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2)拉美独立的意义: ①彻底打碎了西班牙和葡萄牙长期的封建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 兴国家,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的国家格局。 ②打击了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腐朽势力,配合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③独立后,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为资本主义 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经过 (1)1791年,法属殖民地(海地)爆发了由(杜桑· 卢维杜尔) 领导的奴隶起义。(1804)年,海地获得独立,成为拉美第 一个独立国家。 (2)在西属北美,(伊达尔哥)领导墨西哥人民起义,(1821) 年,获得独立。 (3)在西属南美,北部和南部分别出现了(玻利瓦尔)和(圣 马丁)领导的独立运动。 (4)巴西摆脱了(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宣布独立,到(1826) 年,拉丁美洲基本上都已独立。

Latin America拉丁美洲介绍

Latin America拉丁美洲介绍
World Wars (1914–1945)
Cold War (1946–1990)
Washington Con’sensus
Simón Bolívar(西蒙·玻利瓦尔), one of
the main Independence movement leaders, Venezuelan military and political leader. Together with Joséde San Martín, who played one key role in Latin America's successful struggle for independence from the Spanish Empire, and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politicians in South American history.
Brazil detains the world record at the FIFA World Cup with five titles in total. Argentina and Uruguay also have two titles each. So far four South American nations hosted the tournament(锦标赛) including its first edition in Uruguay (1938). The other three were Brazil (1950), Chile (1962) and Argentina (1978). Brazil is also set to be a host country for the second time in 2014.

美洲第一课时.

美洲第一课时.

1.关于下列区域范围的描述,正确的是 ( C )
A.美洲地区由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组成
B.拉丁美洲是指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地区
C.北美洲的一些地区也属于拉丁美洲地区
D.南美洲的区域范围要远大于拉丁美洲
2.南美洲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关于自亚洲东部 B.原住居民印第安人是黑色人种
拉丁语。
3、美洲的原住居民是_印__第__安__人__。
美洲的原住居民—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是美洲的最早居
民,他们曾创造过光辉灿
烂的文化,如12-15世纪
创造的印加文化,玛雅文 化等。后来,由于西方殖
玛雅文化 (4-10世纪)
民者的入侵,印第安人遭 到大量的屠杀,人数剧减,
印加文化 (12-15世纪)
美洲的经济
1、美洲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__美__国____ 和 __加__拿__大__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余国家都属 于_发__展__中_____国家。
2、墨西哥主要的工业部门是石__油_美_工__洲业__,主的要经的农济作
物是___玉__米______,首都__墨__西__哥__城__是世界特大城 市之一。
印第安人只好退入热带丛
林和山区中,过着原始落
后的生活。
临邑二中 陈芳玉
美洲
欧洲殖民者来到美洲后,原住民急剧减少,来自欧 洲的移民及来自非洲的黑奴逐渐成为北美洲人口的主体。 美国和加拿大是典型的移民国家。南美洲是世界上种族 成分非常复杂的大洲,混血人种的比例很高。
世界人种大熔炉—南美洲
从图中可以看出巴西的人种有什么特点?
3、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是__巴___西_____,重
要的小麦出口国是___阿__根__廷_____。
4、南美洲的主要出口商品是农__矿__产__品_ ,农业以 _种__植__业___为主,多数国家的粮食生产不能满足本 国的需要。

15-1拉丁美洲

15-1拉丁美洲

四、湿热为主的气候
1.特征:温暖、湿润(与其他各洲比),号称“湿热大 陆”。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也有广大热带草原, 干旱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也较狭窄。
2.成因 (1)纬度位置和大陆轮廓: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两侧,
2/3面积位于热带。 (2)气压带、风带:大部分地区处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
【知识拓展】南美气候、自然带的非地带性 1.现巴西象高原东南部、墨西哥高原东部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地形和暖流
2.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海 洋性气候),东侧温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性气候— 巴塔哥尼亚沙漠)——地形因素、寒流
3.安第斯山西侧自然带南北狭长,热带荒漠带向赤道延伸 ——地形和寒流
6.人口90%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其中东南部人 口特别稠密,大城市也集中在这一地区。
【关键点拨】巴西人口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的原因 (1)海上交通便利; (2)殖民者首先到达这里,开发较早; (3)位于巴西高原上,气候凉爽宜人; (4)附近矿产资源丰富。
二、快速发展的“金砖国家”
【知识拓展】金砖国家 金砖国家(BRICS),因其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罗 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China)、和南非( South Africa)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 (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国家”。 2009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 会晤,之后每年举行一次。 2010年南非(South Africa)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变为 “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 2015年1月1日,俄罗斯开始担任金砖国家机制轮值主席 国。 2017年1月1日,中国正式接任金砖国家主席国。
(5)地中海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40ºS, 狭长,智利(圣地亚哥、瓦尔帕莱索) (6)温带海洋性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ºS57ºS,智利南部和火地岛 (7)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安第斯山 脉东侧,西风的背风坡) (8)高山气候

拉丁美洲 伊比利亚美洲 西语美洲 的异同

拉丁美洲 伊比利亚美洲 西语美洲 的异同

拉丁美洲、伊比利亚美洲和西班牙语美洲的异同Latinoamérica 拉丁美洲Iberoamérica 伊比利亚美洲Hispanoamérica 西班牙语美洲定义美洲,以罗曼语为官方或主要语言。

因罗曼语衍生于拉丁语,故名。

使用西语和葡语的所有美洲国家和地区的总称,由于西葡本土都位于欧洲的伊比利亚半岛,故名。

西语美洲。

名称来源于拉丁语中的Hispania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现代西语写为España,拉丁语国名仍为Hispania语言西、葡、法克丘亚语、阿伊玛拉语、纳瓦特尔语、玛雅语系诸语言、瓜拉尼语、意、英、德、威尔士语、荷兰语西、葡、加泰罗尼亚语西包括 1. ibero美洲2.在美国,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含伯利兹、圭亚那、牙买加、巴巴多斯和苏里南等不盛行罗曼语族语言的国家。

3. 在巴西,将附近的西班牙语国家称作拉丁美洲。

1. 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所有美洲国家和地区的总称2. 扩展说法:含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1.西语美洲,正式场合Hispania2.西班牙,诗歌中Hispania3. 伊比利亚半岛,非正式场合Hispania(安道尔和葡萄牙也在此半岛)不包括加拿大魁北克(法) 1.一般不含说西语的伯利兹和美国南部诸国2.不含使用法语的海地、法属圭亚那、马提尼克和瓜德罗普等拉美国家和地区,也不含使用其他非拉丁语族语言(如英语、荷兰语)的拉美国家和地区(如圭亚那、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因其原宗主国法国、英国、荷兰等不在伊比利亚半岛。

狭义范围美洲的西葡语国家美洲的西葡语国家广义范围美洲的西葡法语国家(不含加)美洲西葡语国家+西葡安(不含伯利兹)拉丁美洲简称拉美(西班牙语:América Latina或Latinoamérica;葡萄牙语: América Latina;法语:Amérique latine),通常指称美洲大片以罗曼语族(Romance)语言作为官方语言或者主要语言的地区。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原因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原因

关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几点规律性认识: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受到旧制度的 束缚; 2、主要任务: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3、领导阶级: 金融资产阶级和商业资产阶级为主 4、主力:农民、城市平民 5、经过:多种方式并用,艰难曲折 6、结果:确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宪政。
•思想发展:
启蒙运动兴起,封建思想受到进一步的批判和冲 击,资本主义的政治理论趋于成熟。
②各地区之间缺乏联系,反殖势力缺乏团结 ③胜利成果得而复失 • 第二阶段(1816—1826年)特点:
普遍发动了群众,形成了普遍的团结,最后赢 得了独立。
三、结局和影响
(1)摧毁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建立 其一系列新兴民主独立国家,奠定今天拉美各 国的政治格局。 (2)除巴西外,独立各国在形式上都确立了资 产阶级共和制。 (3)运动也打击了西葡封建势力,配合了欧洲 资产阶级革命。
对外 殖民主义扩张 (仍是赤裸掠夺为主)
民族主义 资本主义的发展 (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 北美、拉美独立运动
17——18 世纪
17-19世纪初,世界历史 发展的总趋势是由封建主 义向资本主义过渡
17---18世纪世界历史概况及发展趋势
经济发展:
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17——18世纪,工场手工 业迅速发展,英国18世纪下半期开始工业革命,18世 纪末向法美等国扩展。商品经济日益繁荣。引发了启 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都体现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 主义过渡的趋势不可逆转。
基本特征:手工劳动为主,商业资本占主导地位。
经济思想:重商主义思想。
经济领先的国家是:荷兰(17世纪) 英国(18世纪)
政治上:
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经过革命得以实现, 民主政治的原则逐步确立。
17——18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 大,与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日益激化,英、法发 起了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并成功的建立了资 产阶级民主宪政;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形式进行的 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为本国资本主 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也是欧洲和人类进入到早期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推动着欧洲和人类进入近代 社会。

拉丁美洲-1

拉丁美洲-1
A、热带平原地区气候湿热(海拔低) B、高原地区气候较温和(海拔较高) C、高山地区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D、400S以南的安第斯山西侧多雨 (属西风带,西风来自海洋,湿润), 东侧干燥少雨(背风坡,风来自大陆)
21
世界资源宝库
• 森林储量占世界 总储量的30%。
• 植物种类、鸟类 占世界50%。
18
一.政区和自然环境
5.气候: (3)受地形影响显著:
热带平原都很湿热. 高原地区气候较温和. 高山地区垂直变化明显. 南纬40度以南:
西侧迎风坡多雨. 东侧背风坡少雨.
19
20
拉丁美洲的气候特征:湿热。
主要成因: (1)纬度因素:拉丁美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
五带中的热带,气温全年高温; (2)海陆因素:周围有广阔的海洋,海洋对气候的明显影响。 (3)地形因素:影响显著,表现为:
1
拉丁美洲的范围
美、墨分界线
思考 拉丁美洲和南美洲有何区别?
2
一.政区和自然环境
1.范围:美国以南地区和国家 (1)北部:墨西哥高原.
中美洲(中美地峡) 西印度群岛 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2)南部:南美洲 2.政区:33个国家.巴西. 墨西哥.阿根廷等 面积较大人口较多.
3
拉丁美洲的国家
• 拉丁美洲面积最 大的国家:
巴西
• 拉丁美洲最狭长 的国家:
智利
• 拉丁美洲最南部 的国家:
阿根廷
• 拉丁美洲纬度最 北的国家:
墨西哥
4
拉丁美洲的位置
墨西哥湾
加勒比海
23.5oN 0
23.5oS
德雷克海峡
5
拉丁美洲的岛屿
西印度群岛
麦哲伦海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稀少区:热带雨林区、内陆高原和沙漠区 稠密区:
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
一些热带国家:气候比较温和的高原
(如:巴西利亚、墨西哥等著名大城市)
人口自然增长率: 仅次于非洲 城市发展:
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而中小城市发展缓 慢,人口聚集于少数大城市
2、发展中的民族经济
(1)均为发展中国家
出口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作为本国的经济支柱
3、安第斯山西侧自然带南北狭长,热带荒漠带向赤道延伸 ——地形和寒流
4、南美洲缺失亚寒带、寒带气候、自然带——海陆分布 (陆地缺失)
【探究】
A.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 压带影响,降水丰富
(1)试从纬度位置、大 气环流、地形、洋流四方 面分析拉丁美洲热带雨林 面积广大的原因 。
B.来自海洋的信风带有大量水 汽 C.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 洋敞开,有利于湿润水汽深入;
同时,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地
形雨。
答:(1)A地属于地中海 气候,
B地属于温带大陆性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2)A地常年受副热 带高压带与西风带交替 控制。
而B地地处安第斯 山东侧,中纬西风带来 的水汽受高大的安第斯 山脉的阻挡,难以到达, 所以气候干旱,属于温 带大陆性气候。
A、B两地各是什么气候? 试分析两地气候的形成原 因。
古巴的蔗糖、中美(洲)一些国家的香蕉、咖啡、智利的 铜和硝石、委内瑞拉的石油、牙买加的铝土
(2)部分国家现代工业发展迅速
巴西(钢铁、汽车、飞机)、阿根廷(肉类加工和机械制造工 业)、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石油工业)、智利的铜和硝石 (3)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①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原产地墨西哥),小麦需要进口。 ②巴西的咖啡、古巴的蔗糖和中美国家的香蕉
1、范围:美国以南的
国家和地区
拉丁美洲以巴拿马运河
为界,分成两部分:
北部
墨西哥高原 中美地峡
西印度群岛
南美洲的巴西、 南部 阿根廷智利、
秘鲁等
二、位置
120oW
80oW
★1、经纬度位置
23.5oN
32ºN ~ 55ºS 0o 热带为主
少部分在温带 23.5oS115ºW ~ 35ºW
南美40ºW ~ 80ºW
2、湿热为主的气 候
1.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巴西东部沿海
2.热带草原气候: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3.热带沙漠: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以北到赤道附近 (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带和秘鲁寒流影响),主要位 于智利和秘鲁境内 4.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东南沿海20ºS-40ºS(巴西 和阿根廷) 5.地中海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40ºS,狭长, 智利(圣地亚哥、瓦尔帕莱索) 6.温带海洋性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ºS-57ºS,智 利南部和火地岛 7.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安第斯山脉东 侧,西风的背风坡) 8.高山气候
• 1地形:巴西的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平原。北部 为亚马孙平原,占了全国面积的1/3,属于 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巴西高原,占全国面 积的2/3,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 拉丁美洲面积最 大的国家: 巴西
• 拉丁美洲最狭长 的国家: 智利
• 拉丁美洲最南部 的国家: 智利
• 拉丁美洲纬度最 北的国家:
墨西哥
拉丁美洲的岛屿
西印度群岛
麦哲伦海峡
火地岛
200
900
600
三、拉丁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2、气候 3、水文 4、自然资源
1、典型的地形
地形总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墨西哥高原 山脉围绕,气候干旱,生长仙人掌,多火山地震
北部
中美地峡 盛产香蕉
西部:安第斯山脉
北部
世界最长的山脉,美洲板块与南
极洲板块碰撞,多火山地震;
西
东部: 高原平原相间排列

圭高---亚马孙-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巴塔哥尼亚。
东部
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热带草原区,铁矿、水能丰富。 亚马孙平原:
最大,热带雨林区,人烟稀少,红 木、乌木是珍贵木材。正遭破坏。
西
北部为( 亚马孙平原 )

洋 地形

南部为( 巴西高原 )
•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 (1)地处热带:巴西位于拉丁美洲中部偏东, 绝大部分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 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 (2)国土面积大:面积854.7万平方千米, 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居世界第五位。
• 二、自然地理特征
③阿根廷有世界著名的大牧场放牧业,大量出口小麦、羊 毛等农畜产品
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畜牧业)
发展条件: 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 商品率高 ③距海港近,交通便利,便 于产品运输
巴西足球=欧洲足球+巴西桑巴舞,为观赏 性强的大众运动项目
狂欢节: 欧洲天主教的节日
桑巴舞=葡萄牙的民歌、游 戏+非洲鼓乐、舞蹈
秘鲁沙漠(热带沙漠)
3、主要河流
亚马孙河
巴拉那河

亚马孙河

拉丁美洲的三大水系
丰 拉普拉塔河 沛

奥里诺科河

3.河流湖泊:
太平洋水系短小流急
⑴以安第斯山为界,分属大西洋和太平洋水系:
⑵主要河流:
大西洋水系河流多,流量大
Ⅰ.第一大河(世界水量最大、流域最广),第二长河
Ⅱ.水量大:流经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
①亚马孙河: Ⅲ.支流多,流域广:平原广阔,水流平缓,利航运
Ⅳ.源于安第斯山,经赤道地区入大西洋
②巴拉那河: Ⅰ.源于巴西高原,南流注入大西洋,河口称拉普拉塔河
Ⅱ.上游位于巴西和巴拉圭边境修建有大型的伊泰普水电站
⑶的的喀喀湖: 世界海拔最高的淡水湖(玻利维亚与秘鲁边界)
由于安第斯山、巴西高原水源丰富,并且海拔 较高,落差大,适合修建水电站。
• 世界三大运河比较
大洲分界线 所属国家 避免绕行航线 缩短航程 两端港口
沟通的海洋
凿通的地峡
巴拿马运河
苏伊士运河
基尔运河
南、北美洲
亚洲、非洲
欧洲内部
巴拿马 麦哲伦海峡
埃及 好望角
德国
14500千米。 科隆、巴拿马城
8000-10000千米 370~650千米
塞得港、苏伊士(陶 布伦斯比特尔科
菲克港)
(2)除亚马孙河流域外, 安第斯山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
本区还有哪些地方有热带 形成地形雨
雨林气候,为什么?
C巴.西东高侧原的东巴南西部暖、流中增美温洲、与增西湿
(3)南美洲西海岸热带 沙漠气候南北狭长分布的 原因是什么?
印度东侧(还有澳大利亚东北 部和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形成 热带雨气候,都是因为受来自 海洋的信风和暖流增温增湿的
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的河流上。
海洋资源: 秘鲁渔场 成因:由于受上升补偿流的影响,将海底的营养盐类
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吸引了大量鱼群。
生物资源: 拉丁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红木、乌木是珍贵的木材。
特有的动物有树懒、大食蚁兽、巨嘴鸟、卷尾猴、蜂鸟等。
巨嘴鸟
卷尾猴
树懒
美洲豹 大食蚁兽
80oW
40oW
德雷克海峡
一、位置 1、经纬度位置:
热带为主,少部分在温带(30ºN-55ºS) 40ºW-110ºW (南美洲40ºW-80ºW)
2、海陆位置: 美洲中部和南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
洋,北接加勒比海,墨西哥湾。 二范围 北部: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南部; 南部:南美洲 重要地理事物:西印度群岛和火地岛、巴拿马运河
克港、基
尔港
太平洋与大西洋 (加勒比海)
中美地峡(巴拿 马陷落带)
大西洋(地中海)与 印度洋(红海)
苏伊士地峡
北海与波罗的海 日德兰半岛南部
麦哲伦海峡 火地岛 德雷克海峡
60
80
60
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最南端 和南极半岛之间,紧邻智利和 阿根廷两国,在巴拿马运河开 凿之前,德雷克海峡是沟通太 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之一。海峡内聚集了太平洋和 大西洋的所有飓风狂浪,一年 365天,风力都在八级以上。 即便是万吨巨轮,在波涛汹涌 的海面,也被震颤得像一片树 叶。这片终年狂风怒号的海峡, 历史上曾让无数船只在此倾覆 海底。于是,德雷克海峡被人 称之为“杀人的西风带”、 “暴风走廊”、“魔鬼海峡”, 是一条名符其实的“死亡走 廊”。
40oW
2、区域定位 80W
南 美 洲
赤道穿过的国家 有哪几个? (厄瓜多尔、哥 伦比亚、巴西)
60W
40W
10N
0° 50°W
圣保罗
54S
墨西哥湾 加勒比海
★ 3、海陆位置
23.5o N
◆东临大西洋 0o ◆西靠太平洋
◆北接加勒比海、 23.5oS 墨西哥湾
◆南隔德雷克海 峡与南极洲相望
120oW
•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 亚、委内瑞拉、智利等。

中美地峡


巴拿马运河 平
洋 火地岛
南极洲
墨西哥湾
观的西看同印度图时群片找岛
大 出加拉勒丁比美海
洲的经纬

度亚位马置孙、河

海陆位置、

范围以及 西 主要巴拉的那地河

理事物,
并加深记
忆麦力哲伦海峡

德雷克海峡
拉丁美洲的国家
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 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50ºw
赤道
60°W 50°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