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鉴赏----玉器造型
中国工艺美术史玉器篇 ppt课件
![中国工艺美术史玉器篇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756436ad02de80d4d840a0.png)
红山文化
• 勾云形玉佩
红山文化
• 玉龙
红山文化
• 龙形玉璜
红山文化
• 龙形玉佩
红山文化
• 龙形佩
红山文化玉璧
• 这件红山文化玉璧方形而圆角, 器缘略有残缺,长15.9厘米、宽 14.4厘米,孔径6.4厘米,厚0.8厚 度。璧内外缘磨薄,一边有双孔, 孔间距3.2厘米。孔系对钻而成, 有移动痕迹。器身正而微凸并打 磨光滑,背面较为平整,通体素 面无纹饰,因此可称素面玉璧。 其色黄绿中泛白,且有白色絮状 物和稀疏的黑点.透明度虽不高, 其温润的玉质却让人爱不释手。 这件玉璧的玉料系岫岩透闪石玉, 是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同类形状 中最大的玉璧。其年代距今约 5000年,造型是典型的红山文化 玉璧。
中国出产玉石的地方
• 辽宁玉石有三个品种,其中两宗全国出名;一是代表我国岫岩玉鼻祖 的岫岩县玉石,简称岫玉岫岩玉呈碧绿色、绿色、淡绿色、灰色、白 色、黑灰色、花色、黄色,透明度较好。一是阜薪的玛瑙玉石。
• 新疆玉石分为和田羊脂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墨玉、黄玉等。 上品羊脂玉有两种色泽,以无瑕、点、绺的仔玉为贵。羊脂白仔玉呈 蜡质光泽,有羊油脂白状,温润宜人,多出产在新疆和田的玉龙喀什 河和喀拉喀什河流域。还有一种略带青灰色的羊脂玉,温润可人,有 强烈的蜡质感
•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玉斧
玉串饰
• 良渚文化类型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玉器代表文 化
• 北方代表:红山文化
• 南方代表:良渚文化
• 中原代表: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玉龙
• 中华第一玉龙
迄今最早的玉龙,造型 奇特
黄玉猪龙
• 红山文化玉器
猪龙同体是吉祥神, 以祈雨求丰年,浑 厚粗壮而神秘。
中国传统元素文——桃花扇、景泰蓝、玉雕
![中国传统元素文——桃花扇、景泰蓝、玉雕](https://img.taocdn.com/s3/m/a4419df604a1b0717fd5ddb3.png)
图片欣赏
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饭店房间是以扇形桃花为 背景的。
桃花扇的装饰物
桃花扇形的座椅
装饰物,可放至玄关处
2、景泰蓝
在金属胎上嵌丝后再施搪瓷釉的艺术搪瓷。
始于明代的中国著名特种工艺品。 景泰蓝,北京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又称 “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 “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 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 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 。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 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 “景泰蓝”。
制作原料
景泰蓝的制作既运用了青铜和瓷器工艺、又溶入了传统手工绘
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这种铜的珐琅 器创始于明代景泰年间,因初创时只有蓝色,故名景泰蓝。现 代景泰蓝已变成了一种工艺品名称,而不是颜色了。 景泰蓝是我国金属工艺品中的重要品种。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 朝。明代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最为盛行,又因当时多用蓝 色,故名景泰蓝。景泰蓝以紫铜作坯,制成各种造型,再用金 线或铜丝掐成各种花,中充珐琅釉,经烧制、磨光、镀金等工 序制成。景泰蓝造型特异,制作精美,图案庄重,色彩富丽, 金碧辉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我国传统出口工艺品。制 作景泰蓝的主要原料是铜,也用珐琅,是我国著名的特种工艺 品之一。它是用红铜做胎,在铜胎上用铜丝粘上 凤尊。各种图 案,然后在铜丝粘成的各种形式的小格子内填上色彩,经过炼 焊、打磨等工序,最后入窑烧制而成的色彩明丽的手工艺品。
张同禄设计制作的“十二生肖景泰蓝”采用传统景泰蓝制作
工艺,外形古朴典雅,寓意富贵吉祥,是近年难得的佳作, 荣获“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奖”和“天工艺苑百花杯金奖”。 景泰蓝是我国金属工艺品中的重要品种。制作景泰蓝先要用 紫铜制胎,接着工艺师在上面作画,再用铜丝在铜胎上根据 所画的图案粘出相应的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 嵌在图案中,最后再经反复烧结,磨光镀金而成。景泰蓝的 制作既运用了青铜和瓷器工艺、又融入了传统手工绘画和雕 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这种铜的珐琅器创 始于明代景泰年间,因珐琅彩底釉多为蓝色,故名景泰蓝。 现代景泰蓝已变成了一种工艺品名称,而不是颜色了。 景泰蓝工艺不仅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吸收了瓷器工艺,同时 大量引进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是集冶金、铸造、绘画、窑 业、雕、錾、锤等多种工艺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过程,堪称 集中国传统工艺之大成,因而自古便有“一件景泰蓝,十箱 官窑器”之说。泰和坊景泰蓝工艺技术得到了继承,并开发 研究了新的技术,同时泰和坊景泰蓝还可以根据自我喜好, 进行私人定制。
中国历代玉器造型特点(唐宋-明清篇)
![中国历代玉器造型特点(唐宋-明清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e7b854804d2b160b4ec0df.png)
中国历代玉器造型特点(唐宋-明清篇)分享者:般般知玉关键字:历代玉器造型特点时期:原始社会-夏时期唐宋玉器造型隋朝著名的镶金边白玉杯隋朝历史很短,不足40年,但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她为大唐帝国的创建铺平了根基。
在玉器史上,隋代陶玉器工艺也不曾有什么独特的建树,可她却为一个新的玉器时代拉开了序幕。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高4.1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2.9厘米此杯为直口平唇,深腹,下有假圈足,平底实足。
口部内外镶金一周,金沿宽0.6厘米。
杯用白玉制成,保存完整,造型、制作均很精美。
从这件镶金边白玉杯看,隋代已有了很精湛的玉器制作技术。
唐代玉器与汉代玉器风格迥然不同。
唐代在玉器雕琢上,最重要的特点是花、鸟、兽等纹饰及器物边缘有细密而较长的阴刻直线,给人一种雕琢如生的感觉,另外,玉人、玉兽、玉鸟的造型也有自身特点。
在唐代玉器上,三岐骨朵云大使用,这种云尾细而长,云头分为三部分,两侧似往外卷,中间部分小而团、微前凸。
制作琢工较精,刀法不乱,布局均匀,细而厚重,为唐代玉琢的又一特点。
唐龙纹璧宋元时代,玉器细腻灵巧,小件多,大件少(除北京团城元朝大玉瓮外)。
虽然花鸟一类没有唐代淳厚朴实,但因受当时国画风格的影响较深,所以非常重视神态。
琢工无粗制滥造之处,是宋元时代突出的特点。
传世宋代玉兽中,虽有异兽,但雕琢风格属写实者为多,注重肌肉处理,躯干部位有如布袋装西瓜,浑圆凸起,结构感较强。
宋代玉鸟或鸟纹玉器除少量立体型外,多为片状、衔花,玉雕的平面感较强,注重大的结构轮廓,边缘弧线少且简练,鸟身饰有长而有力的阴刻线条。
这类玉佩表面保留着较大的平面,平面边缘呈光滑的缓坡,镂雕剔去的部分准确而不琐碎,古玩家谓这“肉头”,即风格浑厚。
宋代玉鱼种类较多,一般头较小,鱼身扁平或微微隆起,分为光素无鳞和有鳞两种。
鱼鳞是用直线或弧度极小的弧线交织出的网状纹,线条较有力。
一些鱼尾饰有匀称有力的弧线。
许多玉鱼衔有荷叶、茨菰,荷叶为平面圆形,边缘四处向内微凹。
玉器工艺美术.pptx
![玉器工艺美术.pptx](https://img.taocdn.com/s3/m/f4370ff5ee06eff9aff807b6.png)
战国玉器装饰多用单阴线,线条委婉灵秀,花纹多卷曲相连, 纹饰主要有龙纹、凤纹、蟠螭纹、谷纹、云纹、丝束纹、蒲纹等。
战国 金柄玉环
战国 卷云纹璧
4、两汉时期:
中国玉器史上承前启后的一环, 普遍重视玉料的选择,崇尚白玉, 表现手法运用熟练,造型新颖、多 变,粗、细阴线并用是其雕刻的显 著特点。大致可分为四类: 一是礼器,有壁、璜等; 二是用器,有玉钫、玉灯、玉钩、 玉佩、玉杯、玉马等; 三是明器,有玉豚、玉琀等; 四是印章。
龙山文化玉器装饰:无论从其内 容还是艺术水平,较红山文化和良渚 文化要进步。
青玉勾形器
2、夏商西周时期:
整体看,玉雕制作更趋兴盛,种类越来越多,形体越来越大,工 艺更精细。
玉鹅(殷商) 高9.8厘米,厚0.2厘米 1976年河南省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商代:是玉器制作的蓬勃发展时期,制作规模和工艺水平达到前所未有 的高度。
明代玉器雕琢三阶段: 早期:自洪武至天顺(1368-1464),注重选料,以器物和装饰玉为主,雕琢细 润精工,纹饰图案与宋元风格变化不大; 中期:自成化至嘉靖中(1456-1544),仿古玉大兴,雕工较粗犷; 晚期:自嘉靖中到满族入关(1545-1644),不注重玉质选择,造型粗放浑厚, 以大、重取胜,只重外观造型,不求内部精工。
玉器工艺美术
1、史前时代:
玉器开始出现,并逐渐走出打Fra bibliotek制阶段,正式进入雕琢阶段。
代表性出土遗址有内蒙古兴隆 洼史前聚落文化遗址、浙江余姚河 姆渡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浙 江良渚文化遗址等。
出土有珏、匕、璜、管、珠坠 、琮等。
《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案
![《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d9fb6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7.png)
《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案
课本类型: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鉴赏
授课课题: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
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
授课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了解中国古代玉器艺术风格、多种用途和不同的神美追求。
b.技能目标:
学习玉器小知识和鉴赏方法,能够对自己身边的玉器及相关工艺品实行一定的欣赏、交流、评论。
c.情感目标:
感受我国古代玉石文化,感受玉石精品所体现的中华智慧与创造才能、所承载的伟大民族精神。
2、内容结构
a.识玉“玉”简介
b.赏玉通过玉器的发展历史,总结不同时期玉器艺术风格、多种用途和不同的审美追求。
c.品玉体会玉的文化内涵。
d.鉴玉玉器鉴赏方法
3.重点和难点
重点:古代玉器典型时期的艺术风格,多种用途和不同的审美追求。
难点:玉器艺术最繁荣的时期距离现在年代久远,学生难于理解玉器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
附:板书设计: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
1、玉
2、风格特点
3、用途
4、审美追求
5、鉴别方法。
中国工艺美术鉴赏详细
![中国工艺美术鉴赏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a75969fa360cba1aa811da52.png)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
作品欣赏
1、小口尖底瓶
小口尖底瓶是新石器时 期特有的汲水工具。它的造 型优美,流线型的尖底大大 地减少了水的阻力,系绳的 两耳装在腹部的1/2以下,让 瓶子入水后容易倾倒,灌满 水后提起绳子又是直立的。 同时,由于口小,搬运时水 又不容易溢出,正是由于这 些优点,小口尖底瓶成为仰 韶文化最为典型的器类之一。
2、鱼纹盆和人面鱼纹盆
在原始人的生活中,渔猎是其主要 的生活方式,鱼是最主要的生活资料。 因此他们自然会对鱼表现出更多的关注。 代表性的作品有:《鱼纹盆》、《人面 鱼纹盆》等。
鱼纹盆归属于仰韶文化,也是中国 彩陶中富有特点的一支。这件陶盆口沿 微卷,通体施以红色,盆的外壁描绘互 相追逐的游鱼三尾。
工艺美术品的类别比较复杂, 按其适用性来分,可分为日用工艺和陈设工艺; 按工艺手段来分,可分为陶瓷工艺、金属工艺、 玻璃工艺,编结工艺、绣织工艺、雕刻工艺、搪瓷 工艺、漆器工艺种种。 而且,各类工艺中又可以细分,如根据原材料 质地的不同,雕刻工艺又可下分为牙雕、玉雕、石 雕、珊瑚雕、木雕、竹雕、驼骨雕、牛骨雕、铜雕、 铜刻、丝刻、砖刻、金石、印纽雕刻等多种类别。 根据工艺技法的差别,绣织工艺中的“绣”, 除京绣、苏绣、粤绣、湘绣四大名绣外,还有彩锦 绣、桃花绣、补绣、辫绣等。 此外,绘画工艺中有内画、羽绒画、贝壳画、 烙画、丝绒画等。 编结工艺中有竹编、草编、棕编、麦秆编等。 民间工艺中有剪纸、风筝、花灯、泥人、面人、 糖人、料器制品(如“葡萄常”)等。
宋代五大名窑—哥窑
•
哥窑的
主要特征是釉
面有大小不规
则的开裂纹片,
小纹片的纹理
呈金黄色,大
纹片的纹理呈
铁黑色,故有
“金丝铁线”
中国工艺美术鉴赏
![中国工艺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c42749af26fff705cc170a86.png)
第一节 陶瓷
图3-3 彩陶漩涡纹瓶
第一节 陶瓷
一、 陶器
4.黑陶
黑陶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滇藏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 文化、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等遗址中。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 000 ℃,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 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
黑陶是继仰韶文化彩陶之后的优秀陶种,被誉为“土与火的 艺术,力与美的结晶”。中国黑陶的制作工艺比原始彩陶更纯熟、 精致、细腻和独特,早在瓷器产生的约2000年前中国黑陶已达到 与瓷器相媲美的工艺程度。图3-4所示为龙山文化陶器黑陶罍。此 酒器1974年出土于山东省胶州市三里河遗址,细泥黑陶,外表打 磨光滑,乌黑黝亮,侈口,口径13 3厘米,高22厘米,高直颈, 圆肩,深腹,腹壁较斜直,肩部附有对称的两耳和两盲鼻,颈部 和腹部有弦纹,器盖呈覆碗形,上部有环形把手。
第二节 青铜器
图3-8 司母戊大方鼎
第二节 青铜器
2.四羊方尊
尊,今作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 尊的形制圈足,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口径较大。 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春秋后期已经少见。较著 名的有四羊方尊。商周至战国时期,还有另外一类形 制特殊的盛酒器——牺尊。牺尊通常呈鸟兽状,有羊、 虎、象、豕、牛、马、鸟、雁、凤等形象。牺尊纹饰 华丽,在背部或头部有尊盖。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 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
第二节 青铜器
图3-9 四羊方尊
第二节 青铜器
3.龙纹觥
觥,古代的盛酒器。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椭圆形或
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带盖,盖做成有角的兽头或长鼻上 卷的象头状。有的觥全器做成动物状,头、背为盖,身为腹, 四腿为足。且觥的装饰纹样同牺尊、鸟兽形卣相似,因此有 人将其误以为兽形尊。然觥与兽形尊不同,觥盖做成兽首连 接兽背脊的形状,觥的流部为兽形的颈部,可用作倾酒。 龙纹觥(图3-10),也可称为龙纹兕觥,商代后期青铜器。 1959年出土于山西省石楼县桃花庄。这件商代的龙纹兕觥为 我们认识兕觥提供了实物根据。这件造型奇特的兕觥独具风 采。觥的装饰纹样精美华丽。
工艺美术史重点总结之玉器
![工艺美术史重点总结之玉器](https://img.taocdn.com/s3/m/69f0bddabd64783e08122b40.png)
工艺美术史重点总结之玉器工艺美术史重点总结之玉器玉器一玉器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童年时期新石器时代;少年时期夏商周;青年时期秦汉到唐;壮年时期宋元明清。
二A北方的红山玉红山文化红山文化位于我国内蒙古赤峰,距今约五六千年左右,1908年由日本人乌居龙藏发现。
红山文化中的玉器以鸟兽形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C型玉龙。
红山文化的另一典型器是玉猪龙。
B南方的良渚玉良渚文化良渚文化于1936年发现与浙江良渚,玉器以礼器为主,首推璧和琮。
璧的特点是;1数量少,大而厚,状近方形。
2素面为主,极少有纹饰,如山鸟纹。
3厚薄不均,有砣切痕,边缘钝刃形。
4孔不在正中,孔有对钻痕。
5玉质不佳,青灰色,灰白色。
三神徽纹猜想:1人兽合一的神像。
2巫师乘坐在神兽上。
3整体是一个大面具。
夏商周的玉文化玉的功能:祭祀,礼仪,配饰,陈设,生产,殉葬。
圆雕,浮雕,透雕。
春秋战国玉文化孔子玉有十一德;管子玉有九德;荀子玉有七德;汉代总结: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
“重玉轻珉”的精神力量典型器物:谷纹璧(良渚文化);玉(古代的解绳器);随候珠;曾侯乙玉晗;曾侯乙十六节龙凤挂饰;玉剑饰。
玉文化的演变原始社会-神玉文化;奴隶社会-礼玉文化;春秋战国-德玉文化。
汉代玉器在玉器文化里,秦代由于时间短暂,时代标准器较少,较少谈及。
汉玉器主要有玉,出廓璧,敛葬玉器(玉晗,金缕玉衣)。
汉玉中的实用器有汉玉摆件玉马;玉杯。
汉玉小结:汉代追求的是古典现实主义,神秘的浪漫主义的一种玉文化。
汉以后的国家就陷入了一种纷乱,玉文化就开始减弱,直到隋唐,我们的玉文化再一度兴起。
唐代玉器钗为珠翠和金银合制成的,连缀着固定发髻的双股或多股。
及笄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即到了结婚年龄。
玉带板玉带是镶玉片的革。
唐代以来玉带入官服,用以标志官阶的高低,因而带上的玉板数量有一定的规定。
唐代玉器的变化1唐代以青白玉为主,其他玉料甚少见,并配用了大量的玛瑙,透明水晶等。
中国工艺美术
![中国工艺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b23319a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e.png)
汉代漆器的特点:
汉代漆器的器形在继承了战国时代所创造的夹纻 以外,品种更加多样化、轻巧精美,题材丰富、构图多样, 追求装饰之美。
秦汉的工艺美术 丝织品
秦汉工艺美术最大的成就体现于丝绸的进步,汉武帝时代,丝绸之路 的开通对工艺美术影响深远。
名家介绍
印花敷彩纱(局部)/汉/湖北省博 物馆藏/丝织品
南北朝的工艺美术 瓷器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时期,这一时期的瓷器,生产普 及,质量提高,标志着我国工艺美术进入瓷器时代。
青瓷的装饰方法?
青瓷莲花尊/北朝/中国国家博 物馆藏/瓷器
青瓷的装饰方法: 压印、刻花、堆贴、塑饰、雕镂、釉彩
隋唐的工艺美术 金银器、丝织品
唐代的工艺美术色彩斑斓、富丽堂皇。陶瓷有花釉、有三彩,金银器制 作精良,丝绸更为典型,繁复绚丽、热烈明艳。
曾侯乙编钟 /战国/湖北省博物馆藏/ 青铜乐器
战国青铜器的特点:
富于生活气息,注重实用、华贵绚丽又不失大 雅。纹饰从奔放的粗花,变为工整的细花,并向图 案化方向发展。
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 漆器 战国进入了铁器时期,冶铁业的发展催化出工艺美术的多种新技法,
随着礼乐崩坏,更加轻便、绚丽的漆器开始进入生活。 战国漆器的特点?
青花海水龙纹扁壶/明/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瓷器
明代瓷器的特点:
青花色调深沉雅静,浓厚处与釉汁渗合形成斑点, 产生深浅浓淡的自然美,堪称瓷、色、画三绝”。装饰 花纹多用海水云龙和缠枝牡丹。花大叶小,往往先画细 线再行渲染。
明清的工艺美术 明代陶器、丝织品
明代的手工业有着较大的发展,在技术上和艺术上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朱克柔款缂丝山茶蛱蝶图/宋/辽宁省博物馆藏/丝织品
缂(kè,同:刻)丝:
中国工艺美术鉴赏
![中国工艺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a2674c3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5.png)
中国工艺美术鉴赏中国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鉴赏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艺术性,二是文化性。
中国工艺美术的艺术性体现在其精致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审美特点上。
无论是陶瓷器、玉器、漆器还是丝绸、刺绣等,都秉承了中国人民富有创意和精湛技艺的传统。
比如中国的陶瓷器以其细腻的质地和装饰,整体呈现出一种恬静而典雅的美感;玉器则以其瑰丽的材质和精细的雕刻,展现出一种高贵而神秘的魅力。
同时,中国工艺美术注重细节和意境的表达,通过精湛的手艺和创意的构思,让人们在欣赏中体验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另外,中国工艺美术的鉴赏价值还体现在其凝结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上。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这些文化元素无不渗透在工艺美术中。
比如中国的漆艺凭借其特有的描绘技法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刺绣则以其丰富多样的图案和色彩,诉说着中国古代的风俗、历史和文学故事。
通过欣赏中国工艺美术,人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总的来说,中国工艺美术的鉴赏价值既体现在其艺术性和审美魅力上,也体现在其传承和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上。
透过工艺美术作品,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手工艺术,还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因此,学习和鉴赏中国工艺美术不仅能够提升艺术修养,还能够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中国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它以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闻名于世,成为了中国文化独特之处的重要代表。
中国工艺美术的鉴赏价值首先体现在其精湛的制作工艺上。
中国工艺美术追求的是完美无瑕的品质,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和打磨,力求达到至臻之境。
例如,在陶瓷器制作过程中,艺人们吸取了多代的经验与教训,独辟蹊径地发展出了青花瓷、粉彩瓷等多种独特的烧制技法。
这些瓷器以其细腻的质地和绚丽的图案,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工艺造诣,非常值得欣赏和鉴赏。
中国工艺美术鉴赏----玉器造型
![中国工艺美术鉴赏----玉器造型](https://img.taocdn.com/s3/m/b90f1c2ff111f18583d05acb.png)
石 峡 文 化
陶 文化 高:5.1cm 边宽:3.2cm
南京博物院藏 琮:一种祭礼 用礼器,多为 外方内圆,象 征天圆地方。
良渚文化 玉琮
圭
玉圭是一种上端尖锐或平 整,下端平直的长方形片 状玉器。 圭来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工 具石斧、石铲,始见于商代 而盛行于春秋战国。 玉圭是上古重要的礼器, 被广泛用作“朝觐礼见” 标明等级身份的瑞玉及祭 祀盟誓的祭器。
圆 殷雕 墟玉 虎
玉虎纹佩 西周
玉 虎 秦
仪仗类玉器(玉兵器)
玉斧 由石斧演变而来,玉斧后发展为氏族酋长或部落联盟首领执掌的王权 象征物。
红山文化
楼兰遗址采集
殷墟
玉钺
玉钺自新石器晚期开始出现,目前所知 新石器时代形态最完整的当数浙江良渚 文化出土的玉钺。商周时期,玉钺仍然 沿用,战国以后玉钺不再使用。
玉含 玉含亦称琀玉,是死者含在口中的 葬玉。因玉含大多为蝉形,故又称 “玉蝉”。 据考古发现,玉琀最早可能源自菘 泽文化出土的心形玉含。玉蝉作葬 玉中的口含,最早见于河南洛阳中 州路西周早期墓中,在死者口中发 现了一件带孔的蝉形玉。 玉琀发展汉代成为普遍的习俗。汉 代玉蝉基本上都是用作口含的葬玉。 汉代玉蝉的蝉身雕成正菱形,头翼 腹用粗阴线刻划,寥寥数刀即成, 通常称这种雕刻技法叫“汉八刀”。 南北朝时,玉蝉仍沿汉制,但多数 用滑石刻成。将蝉作为“晗玉”, 宋代以后就极少见了,多作为佩饰。
白 玉 乐 舞 胡 人 铊 尾 唐
白玉蕃人进宝珠带板 唐
白玉雕花鸟带板 宋
白 玉 狮 纹 带 銙 唐
五 代白 前玉 蜀盘 帝龙 王纹 建带 墓
人物纹玉带 南宋赵仲湮墓
明 兵 部青 尚玉 书花 彭鸟 泽纹 夫带 人板 墓
不同代玉器造型特点(图组)
![不同代玉器造型特点(图组)](https://img.taocdn.com/s3/m/d0aa5cde195f312b3169a5ba.png)
不同代玉器造型特点(图组)中国玉器产生于远古人类的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七千余年的历史。
其丰富多彩的造型、精巧别致的图案和精湛娴熟的制作技艺,形成了优秀的艺术传统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文明诸因素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即使在世界艺术的百花丛中,也是一支独放异彩的奇葩。
新石器晚期原始社会玉器造型新石器时代玉器主要有玉琮、玉壁、玉斧、玉圭、玉璜及各种鸟兽,以有孔玉及平面玉器为多。
动物造型较简单,着重于头部刻画,身体则为与玉石形似的几何体,头部又较重视眼目的表现。
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玉器,就有以目纹为中心的极度夸张的人面或兽面纹。
大玉龙,曲长60cm,直径2.2-2.4cm。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其玉料为淡绿色老岫岩玉。
龙体较粗大,卷曲,呈倒“C”形,长吻微翘起,有圆鼻孔二,双目橄榄形凸起,头顶至颈背有长鬣后披,末端翘起,额及颚下有阴刻棱形网纹。
龙躯光素扁圆,背部有一钻孔,可系绳穿挂。
此玉龙因其吻前伸,前端凸且翘,因此又有人称之为玉猪龙。
这是早期氏族艺术的代表作,属红山文化。
其造型夸张、奇特,兼具写实与抽象手法,结构虽简洁,却满盈着生命力,质朴而粗犷,可能是某部族的图腾。
古代玉器穿孔,有些是造型本身带来的孔,如琮、壁等;有些是为穿绳佩带而打的孔,如璜上的小孔;还有的是为穿绳捆绑木柄而打的孔;还有马蹄形孔、对穿孔和带有螺纹的孔等。
新石器时代玉器穿孔多为两面对穿而成,孔外部直径大,越往里直径越小,孔不甚圆,两面对穿时,有些对的不准,因而孔中部的交接处,有时会出现棱台。
玉璜,高5.2cm,长10.6cm,厚0.3cm。
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璜玉料材质较好,黄褐色,较薄。
近似半圆形,直弦,中部下凹,两侧各有一孔,底部两角略向外伸。
璜的一面有弧形凹槽,是对玉料开片时留下的切割痕,这类切割痕在新石器时代玉器上时有出现,从痕迹上可以看出,玉器加工中采用的是线切割的剖料方法。
玉片厚度约0.3cm,表明当时玉料开片技术已达到一定的水平。
玉器简介演示
![玉器简介演示](https://img.taocdn.com/s3/m/2959419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9.png)
存放环境
选择适宜的存放环境,避免高 温、潮湿等不良环境对玉器造 成损害。
专业维护
对于高档玉器,建议定期进行 专业维护和保养,延长其使用
寿命和保持最佳状态。
05
玉器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玉器市场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对玉器收藏和投资的热情不断高涨,玉 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玉器种类繁多
玉器种类繁多,包括翡翠、和田玉、玛瑙等,每 种玉器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
玉琮
外方内圆,中间有空,是古代 祭祀天地、四方神灵的主要礼
器之一。
玉佩
用于佩戴的玉饰,常雕刻有各 种动物形象和花草图案,寓意
吉祥如意。
玉雕
各种形状的玉雕作品,如玉佛 、玉观音、玉麒麟等,寓意着
吉祥、幸福和长寿。
玉器的纹饰与寓意
龙纹
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神兽,代表权力、尊贵
和吉祥。
凤纹
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神鸟,代表美丽、高贵
科技应用将为玉器行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如3D打印、 VR/AR等技术将为玉器制作和展示带来更多可能性。
玉器行业的政策法规与监管措施
加强行业监管
01
政府将加强对玉器行业的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
秩序。
完善政策法规
02
政府将进一步完善玉器行业的政策法规,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
保障。
提高消费者意识
01
02
03
硬玉
如翡翠,硬度高,颜色丰 富,透明度高,价值较高 。
软玉
如和田玉,硬度较低,颜 色较单一,但质地细腻, 价值也较高。
其他玉石
如玛瑙、绿松石等,也有 各自的特点和价值。
《天工开物——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教学课件
![《天工开物——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79d7d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a.png)
图像 识读
探究与发现
请你为“文化遗产日”撰写一份传统工艺专场活动策划方 案,注意展示、分析工艺技法,考察保护现状,挑选合 适的作品,体现传统工艺之美及其现代意义。
紫檀南官帽椅(家具)明代
文化 理解
探究与发现
下面几段文字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哪种风格的偏爱? 教材上哪件作品最贴近这种风格? 大圭不琢,美其质也。——《礼记》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王弼注“大巧因自然以 成器,不造为异端,故若拙也。”——《老子》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二十四诗品》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
陶罐俯视图(彩陶)马家窑文化
史前与近世观察器物视线的差异
图像
识读
功能与美观的统一
装饰手法:纯以色彩为饰 造型:单纯古雅 装饰:平和简素 釉色:均匀、温润、粹美、柔和
钧窑玫瑰紫釉花盆 (瓷器)宋代
汝窑青瓷水仙盆(瓷器)宋代
文化 理解
造型+装饰 有助于用
功能性+审美性=工艺美术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追求功能与美观的统一,生活方式不同, 功能诉求不同,往往会催生出不同造型的工艺美术品。
人民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中《美术鉴赏》
天工开物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图像 识读
16.8厘米
7.5厘米
7.1厘米
遵循适用 不妨于用 有助于用
图像
识读
功能与美观的统一
彩陶碗(彩陶)原始社会
汝窑青瓷碗(瓷器)宋代
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 (瓷器)[清代]
图像 识读
功能与美观的统一
游牧生活:
偏爱带孔 系且扁平 便携器物
绿釉皮囊壶 (瓷器)辽代
定居生活: 安定稳重 便于陈设
青白瓷注子和温碗 (瓷器) 北宋
第二课(1)传统艺术的根脉-玉石之分
![第二课(1)传统艺术的根脉-玉石之分](https://img.taocdn.com/s3/m/0100063a02020740be1e9b58.png)
“大圭不琢”的观念在工艺美术创造 中很重要。对于玉材天然美质的鉴赏, 也被用于对人的品评,如形容具有纯真 质朴素质的人“如璞玉浑金”。璞就是 包在玉材外面的石皮,“璞玉浑金”指 的是未琢的玉、未冶炼的金(铜),外表 朴素无华而具有内在的美。
让他们迷惑不解的是,这样的一块 普通的石头里面怎么会有优质的翡 翠……“2007夏季赌石文化节” 前天揭开了神秘面纱。现场无底价 竞标让很多鉴赏者参与了一次赌石
石破天惊的过程。
•
为什么叫赌石?翡翠原石大
都天生带有一层薄厚不匀的“石
皮”,至于石皮底下到底有多少翡
翠,翡翠的成色如何,在解石之前
都是未知数,因此翡翠原石也叫赌
中国古代讲求碧玉无瑕,
而天然的玉很难做到没有瑕疵, 无瑕的美玉通常是加工的结果。 因材施艺、剜脏去绺是玉石加工 的原则,同时也体现在经过精心 琢磨的玉器的别具匠心上。
简化夸张,生动传神。
商代俏色玉雕
白玉墨玉俏色童子
将天然的玉石加工成无暇的美玉就需要“剜脏去绺”、 “因材施艺”,而“巧色”与“俏色”是指合理利用玉 石的天然色泽展现玉材之美。
玉矿山
玉石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北方地区的红山文化,山东半岛的大汶 口文化、龙山文化,东南沿海的良渚文化,把中国古代玉器
艺术推上第一个高峰时期。
• 《玉龙》躯 体弯转作C 字形,尾部 微微内勾, 形成富于力 度的弯弧, 龙首吻部前 神,与向后 扬起的长前 后平衡,整 体造型洗练 完整。
猪 龙 玉 雕
目前这颗天价翡翠饰 品出现在宁波中山东路一 专卖店中,标价28508880 元的翡翠吊坠吸引了众多 视线。销售人员介绍说, 这是近年来在宁波亮相的 身价最高的单件翡翠饰品。 在宁波亮相一周的时间里, 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 咨询。
玉雕人物老工艺的特点
![玉雕人物老工艺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60c908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6.png)
玉雕人物老工艺的特点
玉雕人物老工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材质优良:老玉雕多采用优质玉料,如和田玉、翡翠等,这些玉料质地细腻、温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2. 工艺精湛:老玉雕工艺师在雕刻时采用的手法精湛,线条流畅,注重细节处理,如衣纹、发丝等都非常精细。
同时,老玉雕注重人物神态的刻画,使得作品不仅形似,更注重神似。
3. 文化内涵丰富:老玉雕作品多以传统文化为题材,如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宗教人物等,这些作品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4. 风格独特:老玉雕的风格独特,不同时期的作品有着不同的特点,如商代玉人风格粗犷、西周玉人造型呆板等。
同时,不同地区的玉雕也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如苏州、扬州等地都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
5. 价值珍贵:由于老玉雕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因此其价格也非常昂贵。
一些精品老玉雕甚至被誉为国宝级艺术品,其价值无法估量。
总之,老玉雕人物作品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鲜明、技艺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峡 文 化
石器时代中晚期,尤
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
发达。
▪ 商代至战国玉琮制作 逐渐减少,汉代以后 几乎消失,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量仿古玉琮。
薛 家 岗 文 化
陶 寺 文 化
玉兽面纹琮
▪ 原始社会良渚 文化 高:5.1cm 边宽:3.2cm
南京博物院藏
▪ 琮:一种祭礼 用礼器,多为 外方内圆,象 征天圆地方。
圆
殷 墟
雕 玉 虎
玉虎纹佩 西周
玉 虎 秦
仪仗类玉器(玉兵器)
▪ 玉斧 ▪ 由石斧演变而来,玉斧后发展为氏族酋长或部落联盟首领执掌的王权
象征物。
红山文化
楼兰遗址采集
殷墟
▪ 玉钺
▪ 玉钺自新石器晚期开始出现,目前所知 新石器时代形态最完整的当数浙江良渚 文化出土的玉钺。商周时期,玉钺仍然 沿用,战国以后玉钺不再使用。
随 葬 牛玉 河器 梁大 墓 发 掘 现 场
M2
玉瞑目
面罩为泛黄的青玉,有印堂、 眉毛、眼、耳、鼻、嘴、腮、 下颏、须等大小十三片玉片, 大多数上面有穿孔。
▪ 瞑目又叫面瞑,习惯上称覆面或掩面。 ▪ “瞑目”就是用玉石片缀于绢帛的面幕。 ▪ 《仪礼·士丧礼》解释:“瞑目用缁,方尺二寸,
赪里,著组系。”郑玄注:“瞑目,覆面者也。”
▪ 良渚文化 ▪ 玉琮
圭
▪ 玉圭是一种上端尖锐或平 整,下端平直的长方形片 状玉器。
▪ 圭来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工 具石斧、石铲,始见于商代 而盛行于春秋战国。
▪ 玉圭是上古重要的礼器, 被广泛用作“朝觐礼见” 标明等级身份的瑞玉及祭 祀盟誓的祭器。
尖首玉圭 春秋早期
鹰
纹
兽
平 首 玉 圭
面 纹 玉 圭
商
龙
代
山
早
文
期
化
玉牙璋 二里头文化
玉
玉牙璋 商代中期
璋
龙 山 文 化
玉璋 春秋晚期
▪琥
▪ 至于虎形玉器,有孔的可 称虎形玉佩,无孔的当为 玩器或陈列品,可称为玉 虎。”
▪ 作为礼器的“琥”应是刻 有虎纹的、尺寸较大的片 状玉器,而尺寸较小的大 多为佩饰。
▪ 圆雕的虎状玉器不是礼器, 主要作为装饰玉器,在汉 代以前也用于发兵。
玉器分类
有着近八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玉器,从生产工具和 简单佩饰演变发展到几乎涉及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玉器, 虽有成千上万件,但可以就用途而言大致进行类型的划分。
汉代及之前的古玉器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类: 1、玉制工具 ; 2、礼仪玉器(礼乐器和仪仗器); 3、佩饰玉器(饰玉); 4、丧葬玉器(葬玉); 5、实用玉器。
唐代起玉器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1、装饰玉器(饰玉) ; 2、礼仪玉器(礼乐器和仪仗器); 3、实用和玩赏玉器; 4、陈设玉器; 5、仿古玉器。
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玉器的用途并非一成不变, 如璧,即作为礼玉又作为饰玉,有的先作为某类, 后又作它类;玉器的品种和形制也只有少数较为稳定, 大多数随时代变化而演变。如玉制工具早生早灭; 牙璋晚生早灭;璧则产生早、使用时间长且不断演变。
▪ 出土资料以西周中晚期的井叔墓和虢国墓为最早, 盛行于战国。
▪ 西周时期主要用于眉、目、耳、鼻、口,玉片边缘 钻有孔。
▪ 战国时期出现头部使用玉璧的组合。 ▪ 玉瞑目在汉代只见于西汉,而且多利用旧玉片改制。
金玉面罩、配饰 三门峡虢国墓
▪ 玉衣
▪ 玉衣也叫“玉匣”、“玉柙”, 是穿于死者身外的葬服。
▪ 玉衣外观与真人的体形相同, 按部分可分头罩、上身、袖子、 手套、裤筒和鞋子六部分。各 部分由数千片小玉片相互穿联 而成。根据编缀线缕质地的不 同,可分为金缕玉衣、银缕玉 衣、铜缕玉衣、丝缕玉衣等。
▪ 古代上层贵族按照各自地位的 不同,分别享用不同的玉衣。
西周
二里头遗址 商代早期
大
黄 披 盘 龙 城
商 代 中 期
玉 戈
玉援铜内戈 商代中期
94cm
▪ 玉铲
▪ 玉铲最早见于新石器时期,形制源于新石器时 代的工具石斧。
▪ 考古学界一般把一端有刃的扁平长方形或梯形
玉器定名为玉铲,有的铲在端部有钻孔。
西周早期
商代早期
大汶口文化
▪ 玉刀
▪ 略呈扁平长方形,有孔,是由 石刀发展而来。新石器时代就 有发现,此后的夏商仍有生产, 西周消失了。
▪ 系璧,形制较小,用作佩饰,系于腰部。
谷纹玉璧 战国
蒲纹玉璧 西汉
北京奥运奖牌
奖牌背面与绶带 仿古代漆木器的奖牌盒
仿汉代出廓龙纹玉璧造型的奥运奖牌
益 寿 ” 谷 纹 玉 璧 东 汉
“
琮
▪ 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 中间有直穿孔的柱状 玉器。个别为三角形 柱状体。
▪ 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徽
石
潜山薛家岗文化,距 今约5100年。至新
龙纹大玉刀 殷墟妇好墓
玉多孔刀 石茆文化 七孔大玉刀 二里头遗址
玉刀 战国早期 鸿山越墓
(二)丧葬类
▪ 又称葬玉。 ▪ 夏鼐先生对丧葬玉器下的定义:“葬玉是指那些专门为保存尸体而制
造的随葬玉器,而不是泛指一切埋在墓中的玉器。” ▪ 从西周开始,就出现了丧葬用玉,到了汉代,葬玉极为普遍,并已渐
渐演变为一套包括瞑目(包括面具、眼帘和眉)、玉衣、玉握、玉塞、 玉含等葬玉的完善形式。
玉器分类
▪ (一)礼仪类 ▪ 玉礼器是古代先民在祭祀、朝享、社交、军旅等重要礼仪
活动中使用的玉器,简称 “礼器”、“礼玉”。 ▪ 这类玉器主要指璧、琮、圭、璋、璜、琥这六种, 《周
礼》称之为“六器”。作为 朝廷命官的凭证,也作为礼 器,称为“六瑞”。 ▪ 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尤其是商周时期,还有一种称为 “仪仗器”或“玉兵器”的礼仪类玉器。仪仗玉包括玉斧、 玉戚、玉钺、玉戈、玉刀等,都是象征性的武器。
神人兽面纹玉钺
玉钺 福泉山遗址
玉钺 福泉山遗址
四弧刃玉钺 龙山文化
▪ 玉戚
▪ 长方形或方形的片状玉器, 两边有齿形装饰,盛行商周时 期。
殷 墟 西 周 早 期
商代 二里头遗址
▪ 玉戈
▪ 戈是商周时期流行的一种兵
器,由“援”和“内”两部分
组成。以玉为戈始见于二里头
文化,其后流行于商、周两代。 汉以后玉戈很少出现。
璧
璧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由研磨谷物
的石环状石器演变形成。
璧的形状为圆形扁平体,中部有孔。
玉
根据中央孔径的大小把这种片状圆
瑗
形玉器分为璧、瑗、环3种。
红
山
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化
玉 环
玉璧 红山文化
商
好径2.6、肉径5.25厘米
▪ 璧作为礼器有三种象征含义: ▪ 一是天帝;二是君主和王权;三是吉兆和吉祥。 ▪ 璧按类型划分,可分拱璧、系璧两类; ▪ 拱璧为持握、供奉的礼器,包括大璧、谷璧、蒲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