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做好教师角色的转变

合集下载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 课 程要 求 教 师 要 改变 对 学 生 传 给师生双方增加 了很大 的心理 压力 。
的教 育观 念也 在随 之更新 。作 为教 统 的看 法 ,不 要 把 学 生 看 成 是 幼 稚 、
师 ,在 积极 地 参 与这 场 课 程 改革 的 同 无知、听任教师摆布的 、被动接纳知 学 习策 略 的运 用 ,不 以掌 握 知识 的多 时 ,应 及 时地 对 教 育 观念 、教学 过 程 识 的容 器 。学 生是 独 立 自主 的人 ,对 少为 目的 ;在 学 生 学 习过 程 中 ,教 师 进 行 反 思 ,重 新 审 视 自身 的 教 师 角 自己 的活 动 有 支配 、控 制 的能 力 ;学 只是 指 导和 帮 助 学 生 主动 参 与 、亲 身 色 ,作好 心 理 调 适 ,以适应 新 课 程 改 生是 学 习 活动 的主 体 ,学 习 是 学 生 自 实 践 、独立 思 考 、合 作 探 究 。 同时 教
程 。 同时 ,新 课 程 又是 师 生 共 同发 展 位上,不要搞 “ 师道尊严” ,不要用教 现 了新课 程 改 革 下 教学 过 程 是 师生 交
的载体 ,新课程是从原来的教材 、知 师的身份压制学生 ,要为学生创设一 往 、共 同发 展 的互动过 程 。通 过交往 ,
识 发 展 到 统整 的 、建 构 的课 程 ,它 既 个宽松的成长环境 ,成为学生健康发 构建和谐的、民主的 、平等的师生关
者 和创 造 者
创造潜能 ,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 题 或调 整 学 习 计划 ,从 而 实现 学 习 方
学 校 的 课 程 是 动 态 的 、发 展 的 , 能成 功 成才 ,要 相信 只要 找 到 因材 施 式 的转 变 ,培养 学 生 搜 索 和处 理 信 息

简述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简述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简述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推出以来,教师角色也发生了巨变。

以前,教师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人,新课程改革则要求教师成为“激发学习欲望”的指导者。

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首先,新课程改革将教师的作用从传授知识的人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不仅需要传授知识,而且要设计有用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要把注意力从传授知识到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的实现转变,而不是以知识转移为主要任务。

其次,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担任导师的角色,倡导学生独立自主、参与性学习,动手动脑,实现自我发现等。

教师要提供学习环境,指导学生思考,发展学习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鼓励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挑战。

再次,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担任课堂管理者,把注意力从对学生知识掌握以及表现转移到学习过程本身和学习环境控制上。

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支持,激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此外,新课程改革还要求教师成为学习有关的调节者,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个性化发展能力。

教师要倾听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个性,并尊重学生的情绪,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在学
习中拥有主观能动性。

总之,新课程改革将教师角色转变为一个激发学习欲望的指导者,赋予教师更建设性的角色。

教师应该主动改变自己的角色,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担负起他们实现学生教育目标的责任,努力做好学生的指导者和老师。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理念和课程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也需要进行转变。

本文将探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并给出一些建议和实践经验,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教师角色、转变、实践经验、教育环境引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新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转变,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育评价以及专业发展。

教学设计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不再是只专注于知识传授,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例如探究式学习、项目学习、合作学习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课堂管理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管理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传统的教师主导型课堂已经过时,应该转变为学生参与型课堂。

教师需要创造一个积极、合作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教师应该提供适当的教学资源和引导,同时也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评价在新课程理念下,教育评价也需要进行创新和改革。

传统的考试评价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教育要求。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发展,注重综合评价和个性化评价。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例如作品评价、表现评价、项目评价等,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情况。

专业发展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注重自我学习和反思,保持与时俱进。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教育研讨会、阅读相关教育书籍、与同行交流等方式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例如在线教育平台、教育软件等,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资源的质量。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行为如何转变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行为如何转变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行为如何转变写作提纲一、教师在课改中的地位和作用,由过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师教学行为必须转变。

二、从理论和实践论述教师教学行为怎样转变?1、由重视知识的传递向重视学生的发展转变。

(1)、过去教师的教学行为没有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

(2)、教学要把学生作为主体.(3)、新课改对教学的要求。

2、由统一规格的教育向差异性的教育转变。

(1)、统一规格的教育行不通了.(2)、承认差异性教育。

(3)、差异性教育才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由重视教为中心向重视学为中心转变。

(1)、以教师为中心的危害。

(2)、以学生为中心是课改的要求.(3)、重视学生学法的培养。

4、由重视教学结果向重视教学过程转变.(1)、重视结果的危害。

(2)、学生构建知识过程的意义。

(3)、教会学生会学知识。

(4)、过程的重要性.5、由单向教学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1)、在教学手段方面的转变。

(2)、在教学方式方面的转变。

(3)、在教学空间方面的转变。

6、由教师的居高临下向师生平等融洽关系转变。

(1)、造成师生关系不良的原因。

(2)、教师角色的转变.(3)、教师应是怎样的角色。

(4)、建立师生平等融洽关系的意义。

四、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投身课改,为课改做贡献.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行为如何转变宜宾高县落润中学校杨儒龙准考证号:1501023024581599指导教师:莫华林内容提要:文章开头提出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为什么要转变?接着从理论和实践论述教师的行为要向六个方面转变:由重视知识的传递向重视学生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视教为中心向重视学为中心转变,由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由单向教学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教师的居高临下向师生平等关系转变.最后,教师教学行为要为新课程改革作贡献。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行为转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主力军,他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变革将直接关系着课程改革的成败。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改下的教学进一步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不仅要适应教育形势的变化,还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在教学中既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做好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还要具备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

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呢?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作为促进者是指教师要改变知识传授者这一传统角色,成为促进学生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个性和谐、健康发展的角色。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首先,现代科学知识数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教育中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经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地位被动摇了。

其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

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并根据需要去处理信息的方法,即要授之以“渔”。

这说明,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第二,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

一方面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改变过去“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成为学生心理健康、品德健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中小学教师中,传统的教学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

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

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也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进行提高和深化,就容易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而不能自拔。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目前,我国正在开展新的课程改革,教师是实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塑造者,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直接的参与者。

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探索者。

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

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角色观念,必须实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转换,以全新的角色投入到新的课程改革中去。

一、变“传授者”为“促进者”在新课程的教改中,教师应该由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是教师一个质的转变。

教师的职责由原来的传递知识到现在的激励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为此,教师力求做到: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潜能,诱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运用评价手段激励学生学习。

二、变“权威者”为“合作者”过去的教学,教师有绝对的权威,整个教学活动按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进行,学生不能破坏这个机械程序。

这样的教学活动严重窒息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与知识构建的活动。

教师应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成长的导师、学生学习的首席发言者。

在这个过程中,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机械的参与学习,而是互教互学、互学互动,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三、变“批评家”为“赏识家”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注重发现学生的错误、缺点,然后批评、指责、写检查等,这样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自我的“负驱动”,自暴自弃,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改革角色转变教学观念一、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性新课程作为我国根底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改革,在给教师的进展带来了重要机遇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全新挑战,反思与重塑教师的自我角色,已成为我们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教师角色转变的三个方面(一)由单纯的学问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飞跃与突破就是要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为伙伴、朋友关系。

教师要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伙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公平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

使用鼓励、赏识的语言,让每一个孩子感到“我能行。

”课堂上,努力转变居高临下的指令性口语习惯,常常使用“你有什么发觉”、“信任你能说的更好”、“你的想法真奇异”、“谁有不同意见”、“到现在为止你读得最好”、“你能超过教师吗?”鼓舞、关爱、求异、鼓励的话语,让学生在极具亲和力的公平气氛中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念。

教学时,积极融入到学生中,特殊是智力进展缓慢的学生,要舍身处地的感受学生的学习行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热忱,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自主学习的力量。

概括来说,教师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帮忙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到达目标的最正确途径;(二)教导学习策略,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展多元智能;(三)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四)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特殊是给学生供应“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五)注意培育学生的自律力量,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六)和学生一道查找真理,并且能够成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二)由单纯的完成教学任务转变为教育教学的讨论者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根本构成,假如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活动中或者是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

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仅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它同时也是自己人生价值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点滴表达。

新课程教学中如何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教学中如何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教学中如何转变教师角色实施素养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行互动式、开放式、对话式探究与发觉式的教学实践。

如何在新课程教学中转变教师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呢?第一是教师要转变观念。

当今知识的迅速更新使教育的任务越来越繁重,教师的工作和学习看起来达到极限,教育再也无法实现“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理想。

”这就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我们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积极主动学习。

已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愿望。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动机和学习愿望变得越来越重要。

基础教育正是人一生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时期。

教育应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基础教育要改革,而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现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必由之路。

因此,尽快从旧的教学观念中挣脱出来。

其次,在实际教学中要努力作到以下六“变”。

第一、变“教案”为“学案”。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努力表达新课程的特点,表达学生的主体作用。

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差不多工作,在传统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备课成了“背课”,上课成了“课本剧”的演出,一切均为教师的教服务。

而新课程则要求我们从备课、教学设计开始,力争做到“以生为本”,为学生的学而教。

教师应该致力于了解、研究学生认知结构、知识结构的最佳结合点,以利于在教学中充分表达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备课中,一定要充分表达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发觉性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要克服备课中就设计好教师如何样问,学生只能如何样答陈旧的教学方法,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刻和空间,努力表达新课程的特点。

第二、变讲授式为座谈对话式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不是信息的被动同意者,而是知识猎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

浅谈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

面对新课程,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教师新角色已成当务之急.那么,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实现哪些转变,本文作以简论。

一、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作为传统传授者角色的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他们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授受者.教师拥有绝对控制课堂教学的权利,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

整个教学过程中信息交流方式是单向传递,即教师讲,学生听。

且人们普遍认为:教师讲得越多、越细就越好;学生越“听话”、越安静、越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就越好;记忆得越多越准确就越好。

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怎样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忽视了对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与过程的评价。

由此造成的便是教师的“满堂灌"和学生的被动授受,学生成了储存知识的“容器”。

在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学习者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的强制填鸭式的教学是不能产生其期望结果的.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曾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此意义上讲,学习是学习者的自主心理行为,教育只能影响学习并为学习服务。

教师的职能也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也强调:“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已成为未来生存的必要条件.而在当今信息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从各种开放的数据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因此,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现成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学会如何根据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新课改如何改变教师的角色

新课改如何改变教师的角色

新课改如何转变教师角色覃塘区樟木乡中周小学刘儿英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

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朋友对话关系。

下面我从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举例谈谈新改如何转变教师的角色:一、从传统的课程传递者向课程整合者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而这种规范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编制,故“课程”又被界定为学科和各门学科的总和。

这就意味着课程编写是政府主管部门的事,教师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传递课程,无权更改课程,也不必思考课程问题。

长期以来的这种课程观,导致教师课程权力的丧失,导致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验课程的权利被剥夺,教师成了课程的传递者、教科书的执行者。

所以从传递者向整合者转变势在必行。

为了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用心参与到语文的学习当中,让他们切身体会祖国的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语文教学中,我深入钻研深入理解教材,对不同的课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例如:在教《桃花心木》一文时,我把文本进行了有效整合。

文章第11自然段写道: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下文是种树人的回答: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

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

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

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我不是让学生读完所有问题再去读下文的答话,而是把问题和回答进行有机的整合成对话的台词,让他们两人为一组,一个问一个答,女生问男生答,老师问学生答,再进行比赛,通过多种角色问答,这样学生读得兴致盎然,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就像从谈话中完成,效果事半功倍。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新课标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转变。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角色也正在发生着变化。

传统意义上,教师通常是以“讲解者”、“引导者”的角色出现在课堂中,而在新课标下,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角色,更需要成为学生发展和成长的引导和支撑力量。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替代者角色向引导者角色转变。

传统的教师角色中,教师以讲解者的形式传授知识,学生则以接受者的形式被动接受知识。

而在新课标下,教师需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究和实践,由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2.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探究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点的积累,而新课标则是注重能力的培养,更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教师单向传授向师生互动转变。

教育应该是一种开放、交流、互动的过程,而传统教育的师生关系较为僵硬。

在新课标下,教师需要通过教学与学生建立更为平等的关系,与学生互动交流,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4.评价与考核向评价促进进一步发展转变。

传统意义上,成绩是学生是否合格的标准,教育本质变成了一种考试。

而在新课标下,教师需要扮演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和启发者,而且要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促进者,注重学生自身的潜力发展。

1. 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传统教育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很多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与社会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需要改变教师原先的角色。

2. 新课标教育改革的推行。

通过新课标教育改革,教育目标和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角色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

教师需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能力培养者。

3. 教育思想的更新。

传统的“注重结果”教育思想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学需求,给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传授者到引导者2.从管理者到服务者3.从独奏者到伴奏者4.从知识者到学习者三、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定位1.教学设计者2.课堂组织者3.知识传授者4.学生发展指导者四、结论正文【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传统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本文旨在分析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及其定位。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传授者到引导者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从管理者到服务者教师要从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与帮助。

3.从独奏者到伴奏者教师要放弃“独奏者”的角色,不再将课堂视为自己的舞台,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伴奏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4.从知识者到学习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而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学习者。

教师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知识,与学生共同成长。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定位】1.教学设计者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设计具有挑战性、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

2.课堂组织者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知识传授者教师要准确、生动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4.学生发展指导者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

【结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定位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转变教师角色实施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必须历经三个转变:从经师向人师的转变;从讲师到导师的转变;从教者向学者的转变。

一、从“经师”向“人师”的转变传统意义上的经师是指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师,主要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把教书与育人割裂开来。

新课程中的人师是指用自身的言行对学生造成影响的教师,他注重身教,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

人师是指人格魅力的教师,而教师的人格是指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性格、气质、能力等的总和。

(一)师德高尚育新人师德是人格的本质。

高尚的师德包括爱国、爱生、敬业、正气、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现代意识。

爱国是做人的底线,要时时以“我是一个中国人”来激励自己。

爱生就是要热爱学生,“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指学生也是有尊严的人,要时时刻刻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牵挂他们、赞赏他们,要尊重他们的思考,尊重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尊重他们的创新思维。

“关注个体差异”就是要善待学生的差异,在某一方面一般齐是不可能的,参差不齐是永远的,对待个体差异要因材施教。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说明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种多样的。

有时教师一个慈祥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亲切的话语,都会在学生心中荡起层层涟漪。

如魏巍写的《我的老师》:“当教鞭轻轻落下,我用小棍轻轻一档,大家笑了,她也笑了,教师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今天读来仍然亲切感人。

一个极其微小的动作竟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师爱胜过母爱,他不仅用爱关怀学生、感化学生,同时还能指引和带领学生走上成人成才之路,教师要敬业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面对市场经济的诱惑,不为利益驱动。

教师要树立一身正气,只有教师身上有正气,邪气才能矮你三分,己不正,正何人?对待学生应公平、公正,对待学生的过失要宽容,对待自己的过错应不肯原谅。

新课改教师角色

新课改教师角色

新课改教师角色作为一名新课改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变革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新课改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和创新空间,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我将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教育的新路径,为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新课改教师,我将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课堂上,我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合作、问题导向学习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我会尽量避免单一的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主动探索、深入思考。

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新课改提倡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因此我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沟通、协作和领导能力,让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作为一名新课改教师,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观念。

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术能力,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我将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体育素养和艺术修养,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同时,我也会注重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作为一名新课改教师,我将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和不断学习。

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因此,我将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我也会关注教育前沿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作为一名新课改教师,我将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教育的新路径,为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相信,通过我们教师的共同努力,新课改将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感悟,充实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那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如何定位呢概括起来为:1、教师将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即促进者,是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第一,老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及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一方面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攀登;另一方面教师要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那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该怎样去做呢1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助他们找到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3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4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5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6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尔泰在第三次浪潮中也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而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我们教师就必须变课堂上的传授者为学习上的引路人;2、教师将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总是认为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是教师教得如何,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就会有很多教师为学生成绩提高不上去而苦恼;在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就不再单单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著名教育家奥尼舒说:“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独立去获取知识,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教的本质在于引导;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参与所教内容的探索过程,教师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变单一主体为双主体,在当好导演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积极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引导的价值是无穷的,因为“给”只是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很可能,经过教师的努力引导,学生仍然不能知道,但是经过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很不一样,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哪怕是一分钟,都是有效的; 教师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作为引导者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1以催化者代替领导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2以学习者代替无所不能者;“教学相长”,学生也可能是教师成长的一面明镜;3鼓励学生培养自我思考与自我决定的能力;4以情绪教育代替惟智教育;重视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不能把学生训练成一部应付考试的工具;5以个别创造性代替团体一致性;重视个人的学习历程与创造才能,激发个人多元智能的真实展现;3、教师将由学生的管理者变为学生进步的协助者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是被动的、学习的奴隶;课程改革中,就要实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的教师:1建立起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师生伦理关系;要建立起新型的民主和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教师首先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尊重学生人格,让学生自由充分发展自己,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尊严感和幸福感;并且还要不断地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更要努力加强本身的师德修养,纯化师生关系;2创造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师生情感关系要建立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师生情感关系,首先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品味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4、教师将由教材的忠实遵从者变为教材的开发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被排斥在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课程游离教学之外,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种教学资料的简单照搬者;教师一旦离开了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怎么上课;离开了练习册,就不知道怎么出考卷;而在这次课程改革中,由于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并且确立了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政策,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要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基于这种现状教师要成为教材的开发者需要怎样去做呢1教师要了解和掌握不同层次的课程知识,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只有对教材烂熟于心的时候,你才有可能具备教材开发能力;2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不同层次的课程不断丰富,不断完善,采取有效的方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使我们的学生得到最快的发展;3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能力;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哪一个学科,如果仅仅是教那么几本教材,无论如何也是无法让学生有更快发展的,那些优秀教师都要自己去开发一部分教材,以此来弥补教材本身的不足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我们锻炼和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 4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能力,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领;教材的开发,是需要教师的知识、能力、水平作基础的,所以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是非常重要的.5、教师将由墨守成规的执行者变为教学创新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无法摆脱一些固定教学模式的束缚,结果是教师成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陈腐观念和制度的忠实执行者,所以有的时候尽管付出了很大努力,结果还是教师教得痛苦,学生学得痛苦,难以出现师生都很愉悦的教学情境;而课程改革以后,不管是在教学方式上还是教学理念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我们的教学模式如果还是停留在传统教学的桎梏中,不能根据学生的变化与教学观念的变化而创新我们的教学,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所以教师要富有创新精神就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了;教师的创新要从哪几方面着手呢1体现在教材的处理上——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2体现在编制和优化教法上——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会学习,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3体现在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上——不仅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而且要有突破和创新;6、教师将由知识的保管者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作为一名想开创出教育教学新领域的教师,应该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使自己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要想成为科研型教师,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地以研究者的思维方式,努力去探讨教育教学的规律,研究如何才可以使学生尽快成长的规律,寻找不仅使学生学会而且会学的规律;2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而寻找到解决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经常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关注具体的教学情境,把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澳大利亚有一个曾经教了30年物理的中学教师说过:“在我教学生涯的第一个10年,我认为自己是在教物理;在第二个10年,我认识到,自己不是在教物理,而是在教探索,教学生如何进行物理方面的探索;在第三个10年,我认识到我不是在教学生如何探索,而是在对自己进行探索的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是在‘提供支持’”;这位物理教师的话是他实践经验的升华,这种升华就是他不断地用研究者的眼光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各种问题的智慧结晶;3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按教学进程进程可以把反思划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如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仔细斟酌一个问题如何提才能完整地清晰地表达老师的意思,这种对提问方法和策略的思考就是教学前反思;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地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反思是指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从教育的角度讲,反思性教学能够改进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反思性教学可以全面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使教师成长为研究型的教育者;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才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教师;树立反思意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一种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永不满足的意识,不断唤醒自己的内驱力,这样才会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进步;4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出现问题后努力去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努力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把问题作为自己不断进步的前进动力,这样问题就会成为你一笔宝贵的财富,就会促使你在教育教学领域内拥有更多的研究硕果;5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作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仅仅做到以上几方面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做一名善于总结经验的“有心人”;其实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你的教学生涯中都会积累下若干非常宝贵的经验教训,关键是你会是否把它们整理了出来,你是否把它作为自己资源库里的宝贵资源了,如果还没有,请你马上行动;教师角色的定位要求我们必须有新的教学行为方式:做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促进者,做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能的伯乐,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做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引导者,做与学生平等相处、和谐发展的知心朋友;总之,新课程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定位有助于我们尽快适应新的课程标准,同时有助于我们努力地把教育工作当作一种事业来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赋予教师的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精神的角色特征,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传统教育理念下,教师总认为自己是教育的主宰者。

在新课程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今天,教育的本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角色随着课改理念的变化也随之改变。

教师从昨天的“教书匠”要变为今天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必须扮演多个生龙活虎的角色。

因此,今天的教师与以前的不同之处是要唱好一出戏,赢得更多观众的鲜花和掌声。

一、教师由“饲养员”向“技术员”转变面对新教材,我们的教师再也不是昔日知识的主宰者,因为新教材决不是让教师唱独角戏的剧本。

对教学来讲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求得新的发现,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即“喂饱”不是“喂好”。

传统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被定位于课堂的主宰,即“主演+导演”,此时的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被动地发展。

新课程理念下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从主导者变为引导者,走下讲台不仅成为知识的讲授者,更重要的是成为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例如,在讲授“离心泵的构造和原理”时,首先提出同学们司空见惯的洗衣机,同学们一定兴趣很高,这时让同学们围绕洗衣机的烘干原理展开激烈的讨论,结束后让学生做一小实验,细绳系一小球,在空中做圆周运动,然后松手让小球飞出,结合讨论结果,联系教材,得出结论。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小球沿切线方向飞出,洗衣机的烘干正是这一原理的应用。

这一知识点学生会很轻松地接受,教师也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学生需要的不是“填鸭式”教育,而是一种个性张扬式的教育。

因此,学生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

二、从“统治者”向“合作者”转变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绝对的权威师生关系,“教师这样教,学生就不能那样学”的一种固定模式,教师完全控制着主动权和自主权,学生成了教师控制下“固定生产流程”标准划一的“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地位和角色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角色不重要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降低了,而是意味着教师起作用的方式和方法已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教师。

相反,在新课程改革下,为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课下所做的工作更多,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更高。

那么,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又应当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采取哪些措施加以应对?本文就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角色转变
1.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提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教师要变“指挥者”为“引导者”。

比如,在讲“信用卡”内容时,问学生都使用过哪些信用卡?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利用学生的答案,结合教材知识共同探讨、学习,总结出信用卡的特点。

2.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设适宜的环境
教师要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在师生关系上摒弃权力与服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培养自信心。

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同伴之间如何合作、师生之间如何合作,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成功的范例。

比如,在讲“民主决策”这一内容时,可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模拟关于教育收费的听证会。

各小组派出代表上讲台发言,并接受同学与老师的提问,共同探讨,共同总结。

3.充分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自我探究
数学学科与社会实际、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应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广泛进行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仲裁者、课堂的控制者,而是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和学生平等相处的伙伴。

二、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应做好角色的转变
1.要更新教育观念
首先,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

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

其次,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程改革中来。

第三,教师要时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但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持久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和社会生产实际中所起的作用和价值,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要更新知识结构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新知识层出不穷。

教师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有的早已老化,有些观点早已过时。

因此,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数学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我们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利于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其次,通过报纸、杂志、信息技术等来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自己的实践活动。

选修课的开设,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我们数学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大知识面,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

3.要调整好心理状态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权威,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获得教育信息的渠道是多元化的,是丰富多彩的。

有时学生获得的信息可能比教师还快,比教师要多。

所以这时的教师在学生面前可能会在心理上造成某种落差。

三、面对新课程,教师要提高施教能力
1.提高把握新课程的能力
作为中学数学教师首先应了解新课程减少了哪些内容,增加了哪些内容,增加的新内容是以何种形式呈现的。

其次对新的教材体系中的新内容、新要求,要努力“吃透”。

对“知识点”的分布及其不同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把握好尺度,防止因不了解整体安排而把教材中分几次达成的知识做一次性处理或任意拔高。

对增加的新内容,应分析为什么引入,引入了多少,怎样组织教学才能体现新教材的意图,防止范围、难度失控;对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知识内容,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切不可因“应试”是否需要来决定取舍。

对删去的内容也要做认真分析,有些知识点虽然是内容删去了,但其思想可能还会有所体现,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给予充分的考虑。

2.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这就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工具,有能力在网络上获取教学中所需的信息资料,能评价课件的好坏,有能力选择好的课件,等等。

3.努力将新课程改革转化为实际教学行为
教师必须将新课程改革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具有面对失败的勇气。

例如,在最初采取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不知如何进行合作学习,课堂秩序混乱,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等情况。

对于这些情况,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具有面对失败的勇气,要及时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调整自己的设计方案(如,开展合作学习之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再次实践,直到达到预期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中学数学教师要及早认清现代教育中,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做好角色转变的准备,这将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