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时的变形规律教程文件
挤压第二章 挤压基本原理
1.对塑性的影响
图2-7 提高塑性的挤压方法 a)施加反向推力的挤压法 b)包套挤压法
2.对变形抗力的影响
图2-8 不同加工方法对变形抗力的影响 a)冷拉拔 b)冷挤压
第三节 挤压变形的附加应力与残余应力
一、挤压变形的附加应力 二、附加应力产生的原因 三、残余应力 四、附加应力和残余应力的危害性 五、防止和消除附加应力和残余应力的方法
图2-3 正挤压空心件的金属流动情况 a)挤压前的初始状态 b)挤压时的网格变化情况
三、反挤压变形的流动分析
图2-4 反挤压变形的网格图 a)变形前 b)稳定变形 c)非稳定变形
三、反挤压变形的流动分析
图2-5 反挤压变形分区 a)变形分区 b)变形区应力应变 1─已变形区 2─死区 3─变形区 4─过渡区 5─待变形区
五、防止和消除附加应力和残余应力的方法
(1)减少摩擦阻力的影响 在挤压加工中,为了减少摩擦阻力,应采用合适的润滑剂, 研磨凸、凹模的工作表面,降低表面粗糙度,减少真实接触面积。 (2)合理设计模具工作部分的结构和尺寸 以保证挤压件的变形与应力分布较为均匀。 (3)尽可能采用组织均匀的金属变形 挤压前对坯料进行均匀化处理,使其尽可能在 晶粒大小均匀的状态下变形,以减小附加应力。 (4)挤压后采用有效的热处理方法以消除残余应力 第一种残余应力用低温回火方法 就可大为减小;第二种残余应力采用将挤压件加热到稍低于再结晶温度下可以完全 消除;第三种残余应力,只有经过再结晶才能消除。
14681DA
主编
第二章 挤压基本原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挤压变形的金属流动分析 挤压变形的应力与应变 挤压变形的附加应力与残余应力 挤压件的常见缺陷 挤压对金属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第2章 挤压分类及基本原理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Page 9
9
第二章 挤压分类及基本原理
可将坯料内部的变形情况分为五个区域(见图2-5): 1区为已变形区; 2区为金属“死区”,它紧贴着凸模端表面,呈倒锥形,该 锥形大小随凸模端表面与坯料间的摩擦阻力大小而变化;
图 2-5 反挤压变形分区
1-已变形区 2-死区 3-变形区 4-过渡区 5-待变形区
精选课件PPT
Page 14
14
第二章 挤压分类及基本原理
二、挤压变形程度
挤压变形程度表示方法有以下三种:
1. 断面减缩率 2. 挤压比 3. 对数变形程度
A A A 0 110% 0 A0
G A0 A1
ln A0 A1
三者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精选课件PPT
A
1
1 G
lnG
ln 1 1PaAge 15
15
第二章 挤压分类及基本原理
三、应力状态对挤压变形的影响
1. 对塑性的影响 挤压变形区中的基本应力状态是三 向压应力。在塑性成形中,变形区内的金属受拉应力的 影响越小,受压应力的影响越大,则塑性越高;相反, 则塑性越低。因此,挤压变形可以大大提高被挤压坯料 的塑性。
精选课件PPT
Page 16
16
一、挤压变形的应力与应变状态
正挤压时变形区的应力状态是三向受压,变形是 两向压缩、一向向外挤出伸长的应变状态。
杯形件反挤压可把变形区分为内、外两个不同区 域:内区域的变形与圆柱体镦粗类似,是一向压缩、 两向伸长的应变状态;外区域的变形与受内压的圆环 变形类似,是两向伸长(轴向和切向)、一向压缩(径向) 的应变状态。
精选课件PPT
Page 6
6
第五节 挤压
定径带具有不同长度 的挤压凹模模膛
具有过渡区的挤压凹 模模膛
(二) 反挤压的金属变形
挤 压 力 P
正挤压
反挤压 Ⅰ Ⅱ
挤压轴位移 Ⅲ
• 挤压力比正挤压小20~30 %,且与坯料长度无关。 • 反挤压时的塑性变形区很 小,集中在模孔附近,网 格的横向线与筒壁基本上 垂直,进入模孔时才发生 剧烈的弯曲。不存在锭坯 内中心层与周边层区域的 相对位移,金属流动较均 匀。 • 产生挤压缩尾的倾向很小, 压余可比正挤压时减少一 半。 • 挤压筒和模具的磨损小, 寿命长。 • 死区很小,恶化制品表面 质量。
带润滑垫的挤压 1-冲头;2-坯料;3-润滑垫;4-凹模
2)在锻件图允许的范围内,在凹 模模膛孔口作出适当的锥角或圆 角。
3)用加反向力的方法进行挤压。 这有助于减少内、外层变形金属 的流速差和附加应力,挤压低塑 性材料时宜采用。
加反向推力的挤压
——对形状复杂的挤压件可以综合采取以下措施 :
a、凹模模膛孔口采用不同锥角。 b、凹模模膛孔口的定径带采用不同 的长度。 c、设置过渡区,使金属通过凹模模 膛孔口时变形均匀。
第五节 挤压
一、挤压概述
挤压:对放在挤压筒内的金属坯料施加压力, 使之从特定的模孔中流出,获得所需断面形 状和尺寸的一种塑性加工方法。 挤压过程中,强大的压力作用于模具,使夹 在凸凹模之间的金属产生剧烈的定向塑性变 形,高效的生产杆件、空心件和薄壁件。
㈠ 挤压的基本方式 按金属流动方向与凸模运动方向间的关系分: 1.正挤压 2.反挤压 3.复合挤压 4.径向挤压 挤压按坯料的挤压温度不同又分为: 1.热挤压; 2.冷挤压; 3.温挤压。 温挤压的长处在于:适当的加热降低了钢料的变
二、冷挤压的金属变形 ㈠ 正挤压的金属变形
第一章挤压基本原理
4)毛坯尺寸的影响: )毛坯尺寸的影响:
“毛坯高径比 设毛坯高度为 0,直径为 0 毛坯高径比” 毛坯高径比 设毛坯高度为h 直径为d 当1<h0/d0<1.5时,变形不均匀程度随 0的增加而增加; / 时 变形不均匀程度随h 的增加而增加; 当h0/d0>1.5时,变形不均匀程度不再增高。 / > 时 变形不均匀程度不再增高。
“形状相似性” 形状相似性” 形状相似性 毛坯横断面的形状越接近凹模孔的形状, -毛坯横断面的形状越接近凹模孔的形状, 则变形越均匀。 则变形越均匀。
3.变形速度的影响:(设备的工作部分的运动速度) 变形速度的影响:(设备的工作部分的运动速度 设备的工作部分的运动速度)
“双面性”------临界速度 临界速度 一般来讲,变形速度增加,金属变形抗力增加, 一般来讲,变形速度增加,金属变形抗力增加,塑性 降低,变形不均匀程度增加; 降低,变形不均匀程度增加; 当变形速度很高,热效应显著,毛坯温度升高, 当变形速度很高,热效应显著,毛坯温度升高,抗力 降低,塑性增加,变形不均匀程度减少。 降低,塑性增加,变形不均匀程度减少。
用实心毛坯反挤杯形件时,各阶段的流动情况,如图 用实心毛坯反挤杯形件时,各阶段的流动情况,如图1— 12所示。 所示。 所示
1.初始态 初始态 2.稳定态 稳定态
Ⅰ-死区:紧贴凸模端面, 死区:紧贴凸模端面, 呈倒锥形, 呈倒锥形,这是因摩擦力而粘 滞了金属而形成的。 滞了金属而形成的。 Ⅱ-剧烈变形区:稳定变形 剧烈变形区: 后,该区仅限于轴向范围约 (0.1-0.2)d1之内。 - ) 之内。 Ⅲ-刚性平移区:金属流动 刚性平移区: 至形成杯壁后,不再变形。 至形成杯壁后,不再变形。 内外壁变形不均: 内外壁变形不均:内壁变形 程度较大。 程度较大。
第2章 挤压分类及基本原理
图2-9 正挤压时产生的附加应力
第二章 挤压分类及基本原理
图2-9 正挤压时产生的附加应力
就正挤压的基本应力来说,都是压应力。但由于金属流动不 均匀,从而在外层产生了不利于塑性变形的附加拉应力。基本应 力与附加应力的代数和,就是工作应力。如被挤材料塑性较差时, 该附加拉应力可能使工件产生开裂。
第二章 挤压分类及基本原理
第一节 挤压变形的金属流动分析
为了搞清楚各种挤压方法的金属流动情况,可以采 用坐标网格法、视塑性法、光塑性法、密栅云纹法等实 验方法和上限法、有限元法等数值计算方法。 下面采用直观、简便的坐标网格法来分析各种挤压 方法的金属流动情况。
Page 1
第二章 挤压分类及基本原理
第二种残余应力采用将挤压件加热到稍低于再结晶温度下可 以完全消除;
第三种残余应力,只有经过再结晶才能消除。
Page 29
第二章 挤压分类及基本原理
第四节 挤压件的常见缺陷
一、表面折叠
多余表皮金属被压入坯料表层所形成的缺陷,称为表面折叠。 正挤压中,挤压头部较粗大的杆形件,需要采用两道成形工 序。如果在第一道正挤压中工件的头部与杆部连接处圆弧太大, 则在第二道成形工序中因凹模的圆角半径较小,便有可能使坯料 过渡区部分的材料被压入端部的底平面上,形成如图2-11a所示的 折叠。 反挤压时凹模底部设有较大的圆角半径,而坯料底部为直角 过渡,在挤压过程中就会产生折叠,如图2-11b、c所示。
Page 5
第二章 挤压分类及基本原理
二、正挤压空心件变形的流动分析
正挤压空心件的坐标网格变化情况见图2-3。坯料除了受凹 模工作表面的接触摩擦影响外,还受到芯棒表面接触摩擦的影 响,因而坯料上的横向坐标线向后弯曲,不再有产生超前流动 的中心区域,这说明正挤压空心件的金属流动比正挤压实心件 均匀一些。
第一篇 第二章 挤压
三、挤压的优点与缺点
1、优点 (1) 强烈的三向压应力状态; (2) 断面形状复杂; (3) 灵活性,多品种、多规格; (4) 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好于热轧; (5) 易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封闭化。
2、缺点 (1) 废料损失大 10-15%; (2) 加工速度低;(摩擦大,温度升高,易产生废品) (3) 长度与断面上组织和性能不均匀; (4) 工具消耗大。
在变形锥内横线与挤压筒壁垂直,在进入模孔后才发生 剧烈弯曲,纵线在进入塑性变形区时的弯曲程度要较正 挤压时大的多。
正挤压
反挤压
二、受力情况
三向等压应力状态:未挤部分与筒壁间无摩擦,也不参与变形。
三、延伸系数沿轴向的分布
反挤压制品沿长度方向上的变形 是均匀的,性能也比较均匀。 a— λ=10,棒材Φ40mm; b—λ=4.0,棒材Φ62mm 1—反挤压; 2—正挤压
– – – – 第一,制品尺寸精确,壁厚偏差小; 第二,变形较均匀,废料损失少; 第三,简化了空心材的生产工艺,可生产复杂断面的空心材, 第四,在制品上有焊缝。该法适用于具有良好焊接性能的铝、镁、铅、 锌及其合金。
其它正向挤压
水封挤压 在普通挤压机的模出口处设置一个较大 的水槽。制品出模后直接进入水封槽中,防止金 属被氧化的挤压方法,如图1—13所示。水封挤压 法主要适用于易氧化的紫铜和黄铜合金。近年来, 在变形铝合金管、棒、型材生产上也被采用,主 要用于挤压后水封淬火,提高制品的强度。
• 1、2 脱皮挤压
在挤压过程中,把锭坯表层 金属被挤压垫切离而滞留在挤压筒内的挤压方法, 称之为脱皮挤压,如图1—2所示。当挤压垫比挤压 荷的内径小2—4mm,在挤压过程中即可实现脱皮。 • 脱皮挤压的特点:
第一,制品表面光洁。 第二、压余减少,比普通挤压的残料损失减少10%左右。 第三。变形均匀。 第四,增加了清理锭皮工序,利用清理垫片,一次冲程 清理。
挤压分类及基本原理
第二章 挤压分类及基本原理
三、缩孔
缩孔是指变形过程中变形体一些部位上产生较大的空洞或凹 坑的缺陷。
图2-13 挤压时的缩孔 a) 正挤压时的缩孔 b) 反挤压时的角部缩孔
第二章 挤压分类及基本原理
当正挤压进行到待变形区厚度较小、甚至只有变形区而无待 变形区厚度时,会产生图2-13a所示的缩孔。若变形程度较大,润 滑条件、凹模入口又不利,则中心层的金属流动快,外层流动落 后于中心层,产生浅缩孔;若外层金属根本不向下移动,反而向 上移动,便产生很深的缩孔。
图 2-5 反挤压变形分区 1-已变形区 2-死区 3-变形区 4-过渡区 5-待变形区
第二章 挤压分类及基本原理
3区为剧烈变形区,坯料金属在此区域内产生剧烈流动, 该区的轴向范围大约为(0.1-0.2)d1(d1为反挤压凸模直径),当凸 模下行到坯料底部仍大于此界限尺寸时,仍为稳定变形状态, 金属流动局限于3区内;
第三种附加应力:为了平衡一个晶粒内部由于各部分之间的 不均匀变形而产生的附加应力。
第二章 挤压分类及基本原理
三、残余应力
引起塑性体变形的作用力取消以后,随之消失的仅是基本应 力。附加应力不是由外力引起的,而是为了自身得到平衡引起的。 因此,当外力取消以后,附加应力并不消失而残留在变形体内部, 称为残余应力。
1-凸模 2-工件 3-凹模 4-下凸模 D-死区
第二章 挤压分类及基本原理
复合挤压存在向不同出口挤出的流动的分界面,即 分流面。分流面的位置影响两端金属的相对挤出量,但 由于受到零件形状及变形条件(如模具结构、摩擦润滑 等)的影响,分流面至今尚无简单决定的方法。
第二章 挤压分类及基本原理
第二节 挤压变形的应力与应变
将圆柱体坯料切成两块,见图2-1(a)。在其中的一块剖 面刻上均匀的网格,并在剖面上涂润滑油,再与另一块的 剖面拼合在一起放入挤压凹模模腔内进行正挤压。当挤 压至某一时刻时停止挤压,取出试件,将试件沿拼合面 分开,此时可以观察到坐标网格的变化情况。
5-3_冷挤压的许用变形程度汇总
第五章 冷挤压变形工序设计
4)模具工作部分的结构形式
Hale Waihona Puke 模具工作部分的形状不同,成形相同挤压件所 需的单位压力是不一样的,因此,许用变形程度 也就不一样。
5)坯料表面润滑状态 毛坯表面润滑条件好坏直接影响到单位挤压力 的大小,因此,润滑条件的优劣理应对许用变形 程度值有较大的影响。
第五章 冷挤压变形工序设计
第五章 冷挤压变形工序设计
黑色金属正挤压的许用变形程度
1一模具的许用单位压力为2500MPa 2一模具的许用单位压力为2000MPa
第五章 冷挤压变形工序设计
2、反挤压的许用变形程度
反挤压时,毛坯材料硬度与许用变形程度的关 系见下图。该关系曲线由实验测得,其试验条件 是:毛坯的相对高度h0/d0=1.0、经退火软化 、表面磷化加皂化处理,模具的许用单位压力分 别为 2000MPa和2500MPa。
第五章 冷挤压变形工序设计
第五章 冷挤压变形工序设计
黑色金属反挤压的许用变形程度 1一模具的许用单位压力为2500MPa 2一模具的许用单位压力为2000MPa
第五章 冷挤压变形工序设计
反挤压的最大变形程度随坯料硬度的 增加而减小,最小变形程度随坯料硬度的增 加而 上升。
第五章 冷挤压变形工序设计
碳钢和某些低合金钢的许用变形程度
注:1.润滑条件良好。2.低强度金属取上限,高强度金属取下限。
第五章 冷挤压变形工序设计
三、黑色金属的许用变形程度
1、正挤压的许用变形程度
正挤压时,毛坯材料硬度与许用变形程度的关 系见下图。该关系曲线由实验测得,其试验条件 是:毛坯的相对高度h0/d0=1.0、凹模锥角α = 120°、毛坯经退火软化、表面磷化加皂化处理, 模具的许用单位压力分别为2000MPa和 2500MPa。
5-3_冷挤压的许用变形程度
第五章 冷挤压变形工序设计
黑色金属正挤压的许用变形程度
1一模具的许用单位压力为2500MPa 2一模具的许用单位压力为2000MPa
第五章 冷挤压变形工序设计
2、反挤压的许用变形程度
反挤压时,毛坯材料硬度与许用变形程度的 关系见下图。该关系曲线由实验测得,其试验条 件是:毛坯的相对高度h0/d0=1.0、经退火软化 、表面磷化加皂化处理,模具的许用单位压力分 别为 2000MPa和2500MPa。
第五章 冷挤压变形工序设计
2、反挤压杯形件的一次成形范围
反挤压杯形件的典型形状 a)直孔杯形件 b)阶梯孔杯形件
第五章 冷挤压变形工序设计
1) 孔的深度h 为了保证反挤压凸模在挤压过程中不失去稳 定性,孔的深度h应受凸模长径比的限制。以此为 依据,对于不同材料杯形件允许的相对孔深h/d1 分别为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杯形件 3~6 黑色金属杯形件 2~3
第五章 冷挤压变形工序设计
1)
毛坯高径比h0/d0正挤压时
毛坯高径比h0/d0(h0为毛坯高度;d0为毛坯直 径,d0≈D;D为挤压件头部直径)过大,必然会加大 摩擦阻力,增大挤压力,见下图。 由图可以看出,挤压力增大倍数n随高径比 h0/d0增大而加大,为了不使单位挤压力超出许用值 ,一般应限制h0/d0≤8。
挤压件材料种类 许用变形程 度取值(%) 98 壁厚尺寸界限 许用比值s0/D ≥1/200 极限值/mm ≥0.1
纯铝、纯铜等
硬铝、黄铜等
钢
85
75
≥1/25
≥1/15
≥0.8
≥1.0
注:D——反挤杯形件外径。
第五章 冷挤压变形工序设计
4) 内孔径d1
为了保证反挤压时不超出模具的许用单位压 力,根据反挤压单位压力与变形程度的关系,内 孔径d1的一次成形范围应受最小和最大许用变形 程度的限制。 例如,黑色金属反挤压时,合适的变形程度 应在下述范围内25%≤εA≤75%,经换算后,内 孔径d1一次成形范围应为0.5D≤d1≤0.86D
地震模拟挤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提高地震救援能力,我国科研机构开展了地震模拟挤压实验,以研究地震发生时建筑物结构受力情况及人员被困状态。
本实验旨在模拟地震发生时建筑物结构变形和人员被困情况,为地震救援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地震发生时建筑物结构变形规律;2. 研究地震模拟挤压过程中人员被困状态;3. 探索地震救援技术手段,提高救援成功率。
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备:地震模拟挤压实验台、钢筋砼模型、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等;2. 实验材料:钢筋、混凝土、钢筋砼构件等;3. 实验步骤:(1)搭建钢筋砼模型,模拟建筑物结构;(2)将传感器安装在钢筋砼模型上,实时监测结构变形;(3)对钢筋砼模型进行地震模拟挤压实验,记录结构变形数据;(4)观察并记录人员被困状态,分析救援难点;(5)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地震救援技术手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建筑物结构变形规律实验结果显示,在地震模拟挤压过程中,建筑物结构变形具有以下规律:(1)结构变形初期,构件出现裂缝,裂缝宽度随挤压强度增大而增大;(2)结构变形中期,裂缝扩展,构件出现剪切破坏;(3)结构变形后期,构件出现塑性变形,最终导致结构失效。
2. 人员被困状态实验结果表明,在地震模拟挤压过程中,人员被困状态如下:(1)被困人员可能位于建筑物内部或坍塌的废墟中;(2)被困人员可能受到压伤、骨折等伤害;(3)被困人员可能面临缺氧、脱水等生命危险。
3. 地震救援技术手段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以下地震救援技术手段:(1)生命迹象搜索:利用声波、红外线等设备,搜索被困人员生命迹象;(2)横向安全破拆救援:采用液压剪、电锯等工具,破拆建筑物结构,为救援人员提供通道;(3)车辆挤压破拆救援:使用专用破拆工具,破拆被困人员周围的车辆等障碍物;(4)受限空间救援:采用专用救援设备,将被困人员从狭窄空间中救出;(5)斜向支撑破拆:在救援过程中,采用斜向支撑破拆,保证救援人员安全。
5-3_冷挤压的许用变形程度
第五章 冷挤压变形工序设计
1)
毛坯高径比h0/d0正挤压时
毛坯高径比h0/d0(h0为毛坯高度;d0为毛坯直 径,d0≈D;D为挤压件头部直径)过大,必然会加大 摩擦阻力,增大挤压力,见下图。 由图可以看出,挤压力增大倍数n随高径比 h0/d0增大而加大,为了不使单位挤压力超出许用值 ,一般应限制h0/d0≤8。
第五章 冷挤压变形工序设计
黑色金属正挤压的许用变形程度
1一模具的许用单位压力为2500MPa 2一模具的许用单位压力为2000MPa
第五章 冷挤压变形工序设计
2、反挤压的许用变形程度
反挤压时,毛坯材料硬度与许用变形程度的 关系见下图。该关系曲线由实验测得,其试验条 件是:毛坯的相对高度h0/d0=1.0、经退火软化 、表面磷化加皂化处理,模具的许用单位压力分 别为 2000MPa和2500MPa。
第五章 冷挤压变形工序设计
2)挤压材料种类 被挤金属材料强度越大,挤压时变形抗力也 越大,则许用变形程色金属的许用变形程度值大,黑色金属的许 用变形程度又随含碳量的增加而减小。
第五章 冷挤压变形工序设计
3)挤压方式 同一挤压件采用不同的冷挤压方式,需要的 单位挤压力不一样,因而其许用变形程度也就不 一样。正挤压和反挤压的许用变形程度是不同的 。
第五章 冷挤压变形工序设计
减径挤压是一种在开式模具内变形 且变形程度较小的正挤压。毛坯在进入变形区以前 不能有任何的塑性变形。因此,减径挤压件的一次 成形范围应综合考虑毛坯材料的变形抗力、挤压件 的变形程度、模具的许用单位压力以及不产生内部 裂纹等因素,由此来确定主要尺寸参数。 对于碳钢零件减径挤压的一次成形范围是: 当锥角α=25°~30°时,毛坯经退火处理, d1≥ 0.85d0; 采用经冷拉拔加工过的毛坯,d1≥0.82d0
挤压变形的力学分析介绍
dz
C
z3
r3
S3
S3
23
S3
z3
S3
23 23
1
2 d2
z
H max
d z3
4 3
d2
dz
3
3 r3
S3 2
r3
S3
23
z3 r3 S3
p3
S3
23 23
1
2 d2
H0
H max
c、 Hmax>H0, 3很大,整个直筒部分接触面3 =0.5S3,
金属塑性变形极不均匀
z3
K
2
1
tan
2
2
tan
tan
2
2
p2
p1
2KS2
ln
d1
2h2 tan d1
2
p2
p1 2KS2
ln
d2 d1
p1
KS2
ln
— 挤压比
F0 F1
d22 d12
d2 d1
2
d2
d1
2h2
tan
2
3、直筒部分待变形区的单位变形力
根据摩擦条件和初始间隙不同, 待变形区的变形力计算可分为三 种情况。
2
r d1 z tan
2
2
d z2
2
2
1
tan
2
2 d1
z
r2
tan
z
2
tan
2
dz
2
2
r2 z2 S2 2 2S2
d z2
2S2
2
1
tan
2
2
d1 z tan
挤压时的变形规律
死区的作用:对提高制品表面质量有利。 原因:死区的顶部能阻碍锭坯表面的杂质与缺陷进入变形
区压缩锥,而流入制品表面。 4、剧烈剪切带:处于快速流动区与死区之间。 5、头部未变形区:棒材前端
一、填充挤压阶段
1、填充系数 λ c λc= F0/Fp F0:挤压筒内孔横截面积
2、镦粗
Fp:锭坯的横截面积
挤压的品种
棒
(六角棒) (圆棒)
(方棒)
管
(铝管)
(防锈铝管)
(散热器管)
(方管)
(方管)
(方管)
型
(开瓶器型材)
(铝管型材)
(铝型材)
(铝型材) (型管)
挤压时金属的变形特点
◆按流动特征与挤压力的变挤
压力急剧上升;
基本挤压阶段:即稳定挤压阶段,挤压力随锭坯长度缩短、表
挤压时金属的变形规律
挤压的基本方法
一、挤压的概念
对放在容器中(挤压筒)的材料一端施加压力,使其 通过模孔成型的加工方法。
二、分类
1、根据制品特征 实心挤压:如棒; 空心挤压:如管; 型材挤压:如型
2、根据材料流出模孔的方向与挤压杆运动方向 正向挤压:相同
反向挤压:相反
3、根据挤压力的传输介质 油压 水压
封闭空间压力高→气泡、起皮
措施:(1)控制长径比 3~4;
(2)梯温挤压(前高后低)
二、基本挤压阶段
1、挤压比 λ= F0/∑F1 制品的断面积为F1
2、变形区内的应力与变形状态
σr≈σθ
|σr |>|σθ|(由中心到边部)
3、主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
轴向 : |变形区入口|>|变形区出口|
|变形区边部|>|变形区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死区的作用:对提高制品表面质量有利。 原因:死区的顶部能阻碍锭坯表面的杂质与缺陷进入变形
区压缩锥,而流入制品表面。 4、剧烈剪切带:处于快速流动区与死区之间。 5、头部未变形区:棒材前端
一、填充挤压阶段
1、填充系数 λ c λc= F0/Fp F0:挤压筒内孔横截面积
2、镦粗
Fp:锭坯的横截面积
中心缩尾
环形缩尾
皮下缩尾
2、克服缩尾的措施 a.用适当的工艺,确保流动均匀,减少锭尾径向流动; b.进行不完全挤压(可能出现缩尾时,中止挤压,存在压 余,约为锭坯直径的10~30%); c.脱皮挤压;
e.车皮挤压; f.改善铸锭表面质量,某厂引进气穴铸造 g.锭接锭挤压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封闭空间压力高→气泡、起皮
措施:(1)控制长径比 3~4;
(2)梯温挤压(前高后低)
二、基本挤压阶段
1、挤压比 λ= F0/∑F1 制品的断面积为F1
2、变形区内的应力与变形状态
σr≈σθ
|σr |>|σθ|(由中心到边部)
3、主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
轴向 : |变形区入口|>|变形区出口|
|变形区边部|>|变形区中心|
挤压的品种
棒
(六角棒) (圆棒)
(方棒)
管
(铝பைடு நூலகம்)
(防锈铝管)
(散热器管)
(方管)
(方管)
(方管)
型
(开瓶器型材)
(铝管型材)
(铝型材)
(铝型材) (型管)
挤压时金属的变形特点
◆按流动特征与挤压力的变化规律分成三个阶段
填充挤压阶段:即开始挤压阶段,金属充满挤压筒和模孔,挤
压力急剧上升;
基本挤压阶段:即稳定挤压阶段,挤压力随锭坯长度缩短、表
4、根据材料的受力情况 普通挤压 静液挤压
三、挤压的优点与缺点
1、优点 (1) 强烈的三向压应力状态; (2) 断面形状复杂; (3) 灵活性,多品种、多规格; (4) 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好于热轧; (5) 易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封闭化。
2、缺点 (1) 废料损失大 10-15%; (2) 加工速度低;(摩擦大,温度升高,易产生废品) (3) 长度与断面上组织和性能不均匀; (4) 工具消耗大。
径向 : |变形区入口|>|变形区出口|
|变形区边部|>|变形区中心|
三、挤压终了阶段
1、死区引起的缩尾
中心流动快,体积供应不足,边部金属向中部转移,形成挤压缩尾。
中心缩尾:后死区小(氧化皮等缺陷带入中心,彼此不能焊合) 环形缩尾:后死区大(挤压垫和挤压筒交界角落处金属沿后端
难变形区流向中间层)
皮下缩尾:剧烈剪切带与死区发生断裂或形成滞流区, 死区金属参与流动。
面摩擦力总量减小;
终了挤压阶段:即紊流挤压阶段,工具对金属的冷却,强烈的
摩擦,使挤压力上升。
◆用网格法研究的结果
挤压流线
1 、变形区(压缩锥):纵向线在进出压缩锥时,发生方向相
反的两次弯曲,其弯曲的角度由外层向内逐渐减小,挤压中心线 上的纵向线不发生弯曲。 当金属进入压缩锥后,径向和周向承受压缩变形,轴向延伸变形。
2、横向线弯曲,中心超前,越接近出口面其弯曲越大(中心
金属流速>边部)。 a. 边部非矩形,中部近矩形 b. 边部剪切变形>中心剪切变形 c. 边部总延伸>中部总延伸(或外层金属的主延伸变形>内层) d. 纵向上总延伸:前端<后端 e. 纵向上边部延伸:前端>后端
3、存在两个难变形区,前死区,后死区。一般指前死区,用高
挤压时的变形规律
挤压的基本方法
一、挤压的概念
对放在容器中(挤压筒)的材料一端施加压力,使其 通过模孔成型的加工方法。
二、分类
1、根据制品特征 实心挤压:如棒; 空心挤压:如管; 型材挤压:如型
2、根据材料流出模孔的方向与挤压杆运动方向 正向挤压:相同
反向挤压:相反
3、根据挤压力的传输介质 油压 水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