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变态心理学介绍

合集下载

变态心理学(05626)

变态心理学(05626)

《变态心理学》〔代码5626〕第一章诸论名词解释〔P2〕心理障碍:是一个很难精确定义的概念。

一般认为,变态心理也称心理障碍,是一种伴随着痛苦和功能性损伤出现的个体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是一种不典型的或文化上不被期待的行为反应。

定义心理障碍有3个标准:心理功能紊乱;痛苦或损伤;非典型性反应。

〔P10〕标准化:标准化是一个过程。

通过标准化的过程可以确定一组标准或常模。

这组标准可以用于测量、计分和统计分析的全过程。

常模可因标准化时选取的样本不同而有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有年龄常模、职业常模、性别常模等。

第一节变态心理的定义及其历史〔名词识记p2〕变态心理的概念:变态心理是一个很难精确定义的概念。

一般认为,变态心理也称心理障碍,是一种伴随着痛苦和功能性损伤出现的个体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是一种不典型的或文化上不被期待的行为反应。

判别变态的基本元素:7个元素:痛苦、适应不良、不合理、无法预测和失去控制感、少见的和非传统的、其他人感到不适、违背标准。

〔识记P3〕定义心理障碍的3个标准:心理功能紊乱;痛苦和损伤;非典型性反应。

对于理解和治疗心理障碍来说,有必要考虑个体的种族和文化上的差异。

〔P3〕变态心理的发展历史:1.对变态心理的认识:早期的认识中包含超自然的解释,生物学观点和心理学观点;现在的观点则强调的是系统综合;2.对变态心理的治疗:从对精神病病人的隔离到人本治疗的发展。

第二节几种变态心理学理论〔领会p6-9〕经典4大心理学派对变态心理的基本观点1心理动力学派主要关心的是心理动力〔有意识或无意识〕如何影响人们的心理。

他们认为,人内部的欲望和动机是一些相互冲突的力量,如果冲突解决得不好或未得以解决,它们就会引起焦虑、悲伤,人们将通过一些方式来保护自己,以免除这些焦虑和悲伤。

2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强调自由和选择以及责任和意志力在成长中的作用,相信个体必须要自由的做出选择,这种选择才是它们的真正欲望和目标。

他们认为,如果个体选择躲避自己的责任并把自己看成的软弱的、无助的,其结果是过着空闲、不真实及丧失功能的生活。

《变态心理学》讲义(1)

《变态心理学》讲义(1)

《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第一章概述一、变态心理学的含义与研究内容。

(一)、含义:1、佩奇:是心理学的分支,它主要研究变态的精神行为过程。

2、科里曼:是心理学的特殊领域,主要通过发展和综合的心理学原则来分析变态行为。

3、基斯卡:是特定研究人格障碍和行为障碍的学科。

4、罗森、福克斯、戈里高里:试图了解和解释在常态和普通人格结构中的变态行为。

总结:变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异常的规律及其矫治的学科。

对定义的理解:1、是一门特殊学科;2、都强调研究行为和心理两个方面;3、在研究变态的时候需要参照常态;4、既是理论研究,又是应用研究,理论研究更注重理论、原则,应用研究更注重预防、治疗的技术和方法;既研究主观世界(主观的心理和行为),又研究客观的环境。

(二)、研究内容。

以上方面出现问题时,就是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二、变态心理学研究范畴。

1、发展历史、研究方法;2、划分变态和正常心理的标准;3、介绍心理和行为异常的原因(病因学)。

4、症状和综合征;5、预防和治疗。

三、变态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一)、历史回顾。

1、早期阶段(迷信时期,奴隶制之前)。

(1)、考古学的发现;(2)、四大文明古国(古希腊、古印度、中国、古巴比伦)认为精神病的病因是魔鬼附体,治疗者是神父或者巫师,治疗方法:烧屎尿、鞭打、饥饿等,治疗原则:对身体的侮辱,使善良的精灵不忍呆在这儿,使恶鬼不愿呆在这儿。

2、中世纪前的光明时期(自然主义时代,奴隶制的鼎盛时期)。

(1)、古希腊、古罗马的贡献希波克里特(气质体液说:黄黑、胆汁、血液、黏液),古希腊医学之父。

①朴素唯物主义:首次提出病理学和医学的研究模式,用大脑疾病解释大脑的变态疾病。

②对病因的解释:遗传、情感、环境、肌肉和神经紧张;③病因分类:a、躁狂症;b、抑郁症;c、谵妄症。

(谵妄:由高热、中毒以及其他疾病而引起意识模糊、短时间内精神错乱的症状。

如说胡话,不认识熟人等)总结:他是病理学和人道主义的丰碑。

变态心理学概述

变态心理学概述

变态心理学概述第一单元变态心理学一、定义变态心理学又称非正常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

这一分支科学,至今尚无确切定义,因为有的学者认为,它研究的问题不只是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之间的差距,而应该把异常心理当作疾病来研究,所以应叫做病理心理学(psychopathology)。

可是,如果把异常心理当作“疾病”看待,在实践中又有困难,因为,把“疾病”一词用在某些人身上是恰当的,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不恰当的,因为相当多的心理异常,目前尚不能找到器质性损害的证据,只能将它们暂时称为脑的功能性障碍,按新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来说,不能称之为“疾病”。

二、研究对象变态心理学,是以各类形式的变态心理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同时也是精神病学的对象。

不过,针对同样的对象,两门学科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变态心理学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精神病学作为临床医学的分支,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预后,以及精神病的预防与康复等。

三、简史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已经开始对人的变态心理进行过一些描述和研究,并试图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心理异常现象。

他反对以求神诅咒等方法对待患者,认为应从患者的身体和大脑中寻找致病原因。

约在公元前一世纪,另一位古希腊医生阿斯克列皮阿德斯首先使用了“心理障碍”与“心理不健全”的术语。

此后,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变态心理学逐渐成为心理学的一个领域,使有关变态心理的研究从思辨转向实验,从患者的外部表现进入其内心活动。

在中国,公元前十一世纪的殷代末期,就已有“狂”这一病名载于文献。

成书于秦汉时期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最早列出“癫狂篇”,对变态心理作了医学描述,并且存录了有关治疗的资料。

以后历代医家和学者在探讨医药或哲理的过程中,对于变态心理的表现、成因和矫治等屡有论述,至明清时期,更在理论和实践上有许多重要的进展。

变态心理学概述1

变态心理学概述1
奋和活动过多;严重而持久的社会性退缩〔并非 由焦虑或抑郁引起〕;显著的精神运动性迟滞; 紧张症性行为。 • 精神病性病症——精神病性问题
5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定义: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 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
学科性质 研究目的
变态心理学
心理学
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
病进行分类; 公元5-17世纪为神学和宗教所垄断,精神病学的开
展停滞不前, 心理异常完全被看作是魔鬼附身,鞭打、火烧、金
币、捆绑作为驱鬼
7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一 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公元17世纪中叶神经科学的开展:1861年法国
医生布罗卡发现运动性失语区,帕斯德对身体 疾病提出“细菌理论〞。精神病学的发生质 的飞跃,精神病真正被看作需要治疗的疾病, 比奈尔,法国第一位“疯人院〞院长 19世纪中叶-20世纪40年代:自然科学推动了 精神病学的开展,德国学者克雷丕林提出临 床疾病分类原那么
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也叫“伊莱克拉情结”。
18
精神分析理论
3.性器期(phallic stage,性蕾期)
约4岁~6岁
儿童开始表现出对生殖器刺激的兴趣。男女 儿童只好认同父亲和母亲,将父母形象内化发 展出成熟的超我,并在心理上进入潜伏期阶段。
19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有精神障碍的人,他们的心理活动也并不全是 异常的
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可以相互转 化
正常心理

异常心
3
• 何为变态
低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 (神经症与人格障碍)
高于一般心理健 康水平

第一章 变态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  变态心理学概述
社会习俗。
统计学标准 :
普通人群心理水平呈常态分布。 “变态”:偏离了常模或标准。
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即一个人的心理 异常的程度。
偏离平均值的程度越高,则越不正常。
标准正态分布图:
三、心理异常(障碍)的分类与 诊断
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分类,权威分类有2种:
ICD-10 1992年,《国际疾病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2010年WHO发布了最新的ICD-10更新版本。
DSM-IV1994年,《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手册》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for Mental Disorders》DSM-IV-TR 2000
DSM-V月已于2013年5月18日在美国出版。
(三)近现代变态心理研究的变更历 程
从黑暗到复兴 法国医生Pinel 从思辨到实验 德国精神病学家Kraepelin 从体因到心因 从外因到内因 奥地利医生freud 从医院到社区 阿尔比和卡普兰等
从黑暗到复兴
法国,比奈尔(Pinel)的变更 18世纪末,人满为患。非人待遇。 贝斯冷(Bethlem)医院。疯人院Bedlam 美国,20世纪初,比尔斯(C.M.Beers)。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三类: 相关研究研究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
(一) 相关研究
考察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联系,以 及相互关联的紧密程度。
变态心理学多是相关研究。(原因是?) 相关研究有不同的抽样方法。(常用三种)
常用三种抽样方法: (1) 病例控制抽样
比较中突出特征。
这种方法亦称“事后因素设计”。 即根据已有实验组(如精分症)病人的某 些特点去选择适当的控制组(抑郁症)。在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推荐阅读书籍
1.张伯源、陈仲庚编著:《变态心理学》,北京科技出版社,1986年。 2.王登峰主编:《变态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3.沈渔 主编:《精神病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
4.郑晓边编著:《心理变态与健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
变态心理学的领域 变态心理学的理论模式 变态行为的评价 压力和顺应障碍 焦虑性心理障碍 精神分裂症 情感性精神障碍与自杀 人格障碍 性机能障碍和性变态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 器质性精神障碍 智力障碍
主要内容
儿童少年期心理异常
法律问题与社会问题
教学方式
本课程以讲授法为主,注意贴近生活,深入浅出,但又遵循科学性和时代性,注重
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注意师生互动,加强读书指导。
学习方式
课堂上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多媒体课件,认真听讲与思考,只作简要笔记。教师的讲 义课件要求用优盘拷贝回去。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教材及课外参考书,并做好心理异常的个案收集工作
成绩评估方式
1.作业2份,占总成绩20%。 2.课堂发言,占总成绩的10%。 3.期末考查,占总成绩70%。
第一章 变态心理学:绪论
一、什么是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 )?
变态心理学又称 异常心理学 (病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主要研究 人类异常行为与其心理 ;对这些异常表现进行分类和解释,阐明心理 异常的发生、发展、转变的原因和规律;并把这些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二、开设这门课程的必要性
1、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大多是社会性弱势群体 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在不利地位
的人群。 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 2、在国际上,社会工作是一个专门帮助社会弱者的专业和职业。社会弱者的存在 是社会工作形成的基本要素。 3、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乃至社区工作的开展提供病理依据。 4、运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看待变态心理(接纳)。

最新变态心理学各章知识点

最新变态心理学各章知识点

变态心理学各章知识点第一章绪论判断一个人是否变态有三个基本的标准:心理功能紊乱;痛苦或损伤;非典型性反应。

(1)心理功能紊乱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的损伤;(2)心理和行为功能紊乱往往伴随痛苦而产生,社会功能受损在界定心理障碍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3)非典型性反应是指心理障碍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不符合一定文化的要求:通常,有些事情会因为不经常出现或者偏离了正常范围而被认为是不正常的。

4、对变态心理的认识(1)早期的认识。

早期人们对变态从3个方面进行了解释:超自然的解释、生物学的解释、心理学的解释。

(2)生物学的解释。

对生物学观点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是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被称为现代医学之父,他们相信心理障碍可能是由大脑病变或头部受伤引起的,并且会受到遗传因素影响。

希波克拉底的一个更有意思并很有影响的理论是心理障碍的体液理论。

后来,盖仑发展了这一理论。

大部分振奋人心的发现来自于通过催眠研究得出的心理学观点。

首先是奥地利人梅斯梅尔指出物理磁流体的不均等分布造成了人体疾病。

“通磁术”就是后来所说的催眠,通过对病人的暗示起到了治疗效果。

对眠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人物是法国医生沙考。

19世纪末期,催眠作为一种治疗癔症的方法在欧洲和美国广泛使用。

它构成了现代精神疗法的基础,并成为通过心理学途径研究精神障碍的里程碑。

——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变态心理和行为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观点。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梅耶。

梅耶被认为是美国精神病学之父。

他强调变态心理和行为由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因素的共同作用。

5、几种变态心理学理论:心理动力学、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行为主义模型、认知学派、多维综合模型6、心理动力学派心理动力学的观点,行为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或激发的。

这些内部力量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

心理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维也纳医生费洛伊德。

他用精神分析的技术如释梦、自由联想等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宣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第一章变态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

第一章变态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

第一节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重性精神病的界定一、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判别心理活动的正常与异常是相当困难的,这是由于异常心理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既然是主观反应,就很难找到分明的分界线)首先,心理活动的正常和异常之间的差别是相对的,很难找到一条截然的分界线。

其次,心理异常表现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客观环境条件(房间光线很暗,一进去把衣架看成一个人,这就是错觉,客观条件会影响我们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大脑神经活动过程(人在生病高热的时候,会惊厥出现意识障碍谵妄,意识不清醒的时候出现幻听,但这种幻听我们不界定为病理性的)、主观经验(家里连续有两个人得了病,然后这两人都喜欢空腹吃花生,家人就认为是空腹吃花生导致他们得了疾病,并且这种想法很难撼动,所以个人主观经验也会影响一个人心理正常与否)、当时的心理状态(等人焦急的时候仿佛听到手机铃声想了,此为心因性幻听,所以当时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我们对心理活动正常与否的判断)以及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曾经同性恋被视为病态的,但在今天中国不把同性恋看成病态)的影响等等。

(判断心理活动的正常与否是有难度的,所以需要一些标准,这种标准即被大众所接受,又实用,就有助于我们进行判断,而且这些标准不是一刀切的,他会从不同维度不同角度帮助我们判断心理活动的正常与否。

)张伯源和陈仲庚(1986) 所提出的区分标准:1、以经验作为标准: 所谓经验的标准有两种意义,其一是以病人自己的主观经验(躯体生病了会有疾病感,比如强迫症反复洗手病人自觉和以前不一样会想自己是不是病了,但精分病人双相病人没有自知力);其二是指研究者根据自身的活动体验来判别正常和异常(研究者代表大多数人,这个人跟我不一样,可能就是不正常的,比如看到病人在大街上哈哈大笑,就会认为这人有毛病,当然这种检验标准带有一定的主观性)2、社会常模和社会适应的标准:这一标准以社会常模为体(组织),以社会适应为用(行为准则),也就是说在社会常模的基础上来衡量行为顺应是否完善。

第一节变态心理学

第一节变态心理学

二、
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一)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任何正常心理活动或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必须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 在精神科临床上,常把有无自知力作为判断精神障碍的指标。 所谓无自知力或者自知力不完整,是指患者对自身状态的错误反应,或 所谓无自知力或者自知力不完整,是指患者对自身状态的错误反应, 者说是“自我认知” 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 者说是“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 此外,在精神科临床上,还把有无“现实检验能力”作为鉴别心理正常 此外,在精神科临床上,还把有无 现实检验能力” 与异常的指标。 幻觉— 幻觉—个人坚信他看到或听到什么,而在客观世界中,当时并不存在引 起这种感觉的刺激物。 妄想— 妄想—个人的思维内容脱离了现实,或者逻辑思维背离了客观事物的规 定性,并且坚信不移。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二)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心理过程之间的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 效。 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 (三)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二)
知觉障碍
1、 、 错觉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精神疾病患者的错觉不能接受现实检验 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在意识障碍的赡妄状态时,错觉常常带有恐怖性质。 2、 、 幻觉 幻觉是无对象性 无对象性的知觉。 无对象性 按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的不同,幻觉可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和内脏性幻觉。 感觉器官 按体验的来源 体验的来源,幻觉可分为真性幻觉(来源于外部)和假性幻觉。 体验的来源 按产生的条件 产生的条件,幻觉又有功能性幻觉、思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 在焦虑”,这种存在焦虑就是和责存在任 在焦虑”,这种存在焦虑就是和责存在任 的冲突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一变态心理学研究对象——变态的心理主要研究人类各种心理活动(包括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动机和智力、意志活动及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及其原因;对通过异常进行分类和解释,阐明心理异常的发生、发展转归的原因和规律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1。

什么是变态心理(Abnormal psychology)•心理失调:心理失去平衡,行为缺乏整合协调,个体在不同情况下处理能力下降、适应不良•心理异常:心理状态发生了病理性变化,行为表现明显与众不同,能力明显受损•心理疾病:从医学的角度理解心理异常,用疾病的概念界定心理异常•心理障碍:指心理过程与心理机能紊乱•心理问题:泛指各的种程度的不同的、各式各样的、需要关注与帮助的心理困惑与问题•泛指低于心理健康水平各种心理与行为表现,包括各种程度的心理失调与异常。

•2、对心理异常的理解•(1)偏离统计学上的常模:对某个确定常模的偏离(偏离的方向与本质)。

•(2)偏离某文化常模:对某一文化常模的偏离,但“某一”文化并不意味着“正常”。

•(3)有威胁的行为:指行为对准则的破坏,或行为无法预测。

有些准则是很清楚的,如法律、伦理;有些准则的界线不很清楚,是社会成员有着比较公允的看法(潜在准则)。

•(4)古怪或无效的行为:幻觉、错觉、无原因的暴力,强迫行为等。

•(5)个人主观的不适3 心理异常的判别标准以经验为标准:谁是评价者?当事人、医者或相关人员以社会常模与社会适应性为标准:常模的有限性:受时域与地域的限制以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为标准:客观、受观察手段的限制以心理测验与实验的结果为标准:相对客观、重复性好4、心理异常的主要类别:(1)重度的心理异常(2)轻度的心理异常(3)心身障碍与心身疾病(4)行为偏离与人格障碍(5)大脑疾患与躯体缺陷时的心理异常(6)儿童少年期心理障碍(7)老年期心理障碍(8)其他•严重心理异常与轻度心理异常的区别严重心理异常轻度心理异常精神病症状重轻社会适应丧失(严重适应不良)部分丧失人格改变明显部分自知力没有有主动求治不会会二、变态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目的探讨心理异常的实质,即异常心理的原因、机制和心理结构问题。

1变态心理学

1变态心理学

第一节变态心理学概述 2第一单元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2)第二单元学科简史 (2)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2)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2)第二节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 3第一单元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 (3)第二单元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3)一、标准化的区分(4类判别标准,) (3)二、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3)第三节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 (8)第一单元认知障碍 (8)第二单元情绪障碍 (8)第四节常见精神障碍 (8)第一单元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8)第二单元心境障碍 (8)第三单元神经症 (8)第四单元应激相关障碍 (8)第五单元人格障碍 (8)第六单元心理生理障碍 (8)第七单元癔症 (8)第五节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8)第一单元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 (8)第二单元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8)第三单元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9)一、概念的区分(临床心理学领域) (9)二、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的具体内涵 (9)第六节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9)第一单元概述 (9)一、用途 (9)二、效度 (9)第二单元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9)一、心理不健康的第一类型:一般心理问题(因、时、度、泛) (9)二、心理不健康的第二类型:严重心理问题(因、时、度、泛) (9)三、心理不健康的第三类型: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即“可疑神经症”) (9)第七节关于健康心理学 (9)一、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9)二、心理学对躯体疾病治疗的意义 (9)第八节压力与健康 (9)第一单元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 (9)一、压力的定义 (9)二、压力源的种类 (9)三、压力源的测评 (10)四、压力的内省体验 (10)第二单元 压力的适应 ................................................................................................................... 10 一、压力的种类 ............................................................................................................................. 10 二、压力的适应 ............................................................................................................................. 10 第三单元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 ....................................................................................... 10 一、压力如何造成临床症状 ......................................................................................................... 10 二、从压力源到临床相的逻辑过程 (10)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关于社会人群的心理活动:①有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两个方面;②有精神障碍的人,心理活动也不全是异常的;③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是可以转换的。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第一节关于变态心理学概述:1.人的心理活动有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两个方面2.异常心理(变态心理,有精神障碍)约占13%3.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互相转化的可能性4.有精神障碍者的心理活动也并非全部异常。

5.异常心理,目前不能称之为“疾病” ,障碍强调功能受损,疾病强调病理过程。

6.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第一单元变态心理学的对象定义: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研究对象:与精神病学侧重点不一样:1.变态(异常)心理的定义、发生原因、种类;2.变态(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3.变态(异常)心理的具体表现形式;4.变态(异常)心理给人带来的功能损害和痛苦;5.个体心理差异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分支,重点研究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预后、预防和康复。

第二单元学科简史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1.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460-377 BC)被认为是科学的医学奠基人,也是精神病学的创始人。

他用体液学说解释异常心理产生的原因。

(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2.中世纪的欧洲(公元5—17世纪),医学由教会把持,认为异常心理由罪恶和魔鬼所致,以各种酷刑摧残心理异常的精神障碍患者。

3. .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兴起,神经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将心理异常与大脑功能异常联系起来,变态心理学融合在精神病学中得到发展。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一)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1.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与此相对应的人格是本我、自我和超我,分别按快乐、现实和道德原则行事。

2.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尤其是性本能,冠名“力比多”(libido),幼年期驱动人的性心理发展,有三个发展阶段:口欲、肛欲、生殖欲期。

3.人们防止心理冲突引起焦虑的能力称为“防御机制”。

4.产生异常心理的原因可能为(1)幼年期性心理发展受挫。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பைடு நூலகம்
• 精神病:(1)广义的,精神疾病;(2) 狭义的,重性精神病。 • 三个特点:1、现实检验能力严重受 损;2、社会功能严重受损;3、缺乏症 状自知力。 精神病分为功能性(精神分裂症、 偏执性或情感性精神病)和器质性(脑 器质性精神病、症状性精神病、中毒性 精神病等);神经症和人格障碍属于较 轻的功能性精神障碍。
五、心理异常的判别原则与标准 1、原则: • 心理与环境的统一 • 心理活动自身的完整性和协调性 • 个性特征是否相对稳定
2、标准: • 以经验为标准 • 以社会常模与社会适应性为标准 • 以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为标准 • 以心理测验与实验的结果为标准
第二节 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1、原始社会 2、古代中国和希腊 3、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 4、18—19世纪 5、变态心理学的奠基
• • • •
心理失调 心理异常 心理疾病 心理障碍(许多不同种类的心理、情绪、 行为失常的统称。心理学角度。更多指 神经症或焦虑障碍。它们与精神病不同) • 心理问题
三、对心理异常的理解 • (1)偏离统计学上的常模 • (2)偏离某文化常模 • (3)有威胁的行为 • (4)古怪或无效的行为 • (5)个人主观的不适
F.A. Mesmer (1734~1815)
最早施行催眠疗法的是奥地 利医生麦斯麦。1775年他设计了 著名的磁气桶装置,向病人输送 磁气,达到治病的目的。
• 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精神病学基 础、人格心理学等 • 使用教材: • 1、梁宝勇主编 《变态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2、钱铭怡 《变态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 参考书: 1、王登峰主编 《变态心理学》 时代出版社 1994年 2、王玲 主编 《变态心理学》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3年 3、王建平 《变态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4、吉峰主编 《变态心理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年 5、劳伦 阿罗伊等著,汤振宇等译 《变态心理学》第9版 上海社会 科学院出版社 2005年

第一章变态心理学概述第四节心理障碍的分类与诊断

第一章变态心理学概述第四节心理障碍的分类与诊断

一、心理障碍的分类·病因病理学分类与诊断是根据疾病的病因和病理改变建立诊断。

(只适合有明确病因的,比如脑外伤,物质滥用。

)·症状学分类与诊断是根据共同症状或综合征建立诊断。

(精分,双相等)·由于精神障碍多数病因与发病机制不明,缺乏实验室诊断手段,因此对于精神障碍的分类,一般遵循病因病理学分类和症状学分类兼顾的原则进行。

(一)美国精神障碍的分类美国的《精神障碍和统计手册》(DSM-I V) 系统将精神障碍分成17大类,并且对每个诊断都定出了一个明确的诊断标准,还提出了以临床轴为主的多轴诊断概念,因此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

·DSM-I V的分类1.通常在儿童和少年期首次诊断的障碍2.谵妄、痴呆、遗忘及其他认知障碍3.由躯体状况引起,未在他处提及的精神障碍4.与物质有关的障碍5.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6.心境障碍7.焦虑障碍(应激障碍也归在本类)8.躯体形式障碍9.扮演障碍10.解离障碍11.性及性身份障碍12.进食障碍13.睡眠障碍14.未在他处分类的冲动控制障碍15.适应障碍16.人格障碍17.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情况注意:2013年出版的最新版DSM-5将精神障碍分为22类。

相比之前发表的DSM系统,2013年发表的DSM-5有了较大的改变:首先,弱化了五轴诊断系统,在分类上向ICD-10靠拢:DSM-5不再强调五轴诊断体系,而是建议将轴3与1、2合并;在轴IV上推荐使用ICD-10方法;在轴V的使用上建议采用WHODAS (WHO残疾评定量表)进行评定。

其次,强调了对严重程度的评估: DSM-5建议使用规范化量表和问卷对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从而改变了DSM原版本中以症状数为唯一标准的特点。

·DSM-5的分类1神经发育障碍2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与其他精神病性障碍3双相障碍与其他相关障碍4抑郁障碍5焦虑障碍6强迫障碍与其他相关障碍7创伤和应激相关障碍8分离性障碍9躯体症状障碍及相关障碍10喂养和进食障碍11排泄障碍12睡眠-觉醒障碍13性功能障碍14性别烦躁15破坏性、冲动控制和品行障碍16物质相关障碍与成瘾障碍17神经认知障碍18人格障碍19性欲倒错障碍20其他精神障碍21药物所致的运动碍及不良反应22其他可能成为临床关注焦点的问题(二)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国际疾病及相关问题的统计分类标准(ICD) ,是由WHO组织全球的专家制定的,该系统中包括各科疾病的诊断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验
❖ 张三的本德视觉动作完形测验结果。左边的是要复制的图 形,右边的是张三按照左边的画出来的图形。张三画的图 形的一些特点显示出大脑损伤:旋转,或将图形回转 (a);没有能力来完图案(b);很难重叠(c);简单 化(d)。
❖ 心理评估中的访谈法是指心理学家或者健康工作者 通过与来访者的谈话过程,了解来访者病情的来龙 去脉,心理异常表现的性质,病前的生活经历和遭 遇,可能存在的心理冲突及其性格特点、行为习惯 等,从而达到对疾病(主要是精神疾病)做出正确 诊断的目的。
❖ 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访谈方式是精神状态检 查(mental status exam,简称MSE)。精 神状态检查是检查精神问题和药物问题。通 过观察和提问,诊断医生对病人的外表、语 言、情绪、感知觉、思考内容、认知加工等 进行判断和定等级。目的不仅是检查出疾病, 还包括关注痴呆(也就是严重的心理退化) 和神经水平的障碍。
主要内容有: ❖ 外表和行为 ❖ 言语、思维和情绪 ❖ 动作行为
❖ 工作者看到张三的时候,他穿一件短袖 T恤、裤子非常脏、球鞋没有鞋带。他 的行动很缓慢,手有一些发抖。看到陌 生人来的时候双腿会不停的摇晃,发音 非常含糊。
评估方法 ——访谈法
❖ 访谈法指评估者和来访者面对面的谈话,采取回答 问话或问卷的方式来收集个案材料或了解他们的行 为、态度等的一种方法。
知和自我陈述的复杂性
以及决定的表达能力
10.伪装和自我表演会影响报告的症状 10.伪装和自我表演会影响完成的任务
11.用来获得整体症状、事件和经验的信 11.用来评估人格的偏好,这些偏好在行为或意识

方面可能明显或不明显
神经心理测验
❖ 韦克斯勒记忆量表 ❖ 本德视觉动作完形测验 ❖ 本顿视觉保持测验 ❖ HR神经心理成套测验 ❖ 鲁利亚—内布拉斯加神经心理学成套
❖变态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学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研究对象 ❖研究目的 ❖研究任务
研究对象
➢ 探讨心理异常的实质,即异常心理的原 因、机制和心理结构问题
➢ 正常和异常的区别以及判断标准,提供 判断标准与方法
➢ 对心理异常进行科学分类 ➢ 解释心理异常的心理学理论,以各种学
❖ 现在几月份? ❖ 能告诉我我们在哪里吗?
评估方法 ——心理测验法
❖运用心理测验量表,对心理进行 客观的、标准化的定量测评方法。 如智力测验、人格测验、投射测 验、神经心理测验等。
智力测验
❖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 韦氏智力量表
人格测验
❖ 自陈人格测验
❖ 投射测验
自陈人格测验
❖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
人格测验两种不同形式的比较
自陈量表的特点
投射测验的特点
1.能很好的定义期望
1.对期望的定义比较模糊
2.刺激相似
2.刺激是虚构的
3.反应的选择范围很窄
3.对反应的选择范围很窄
4.这个任务要求病人考虑自己、辨别特质 4.任务要求病人描述知觉、确定哪些知觉表达给
是否是典型的,明确如何表达自己,并在 主试,并对更深层次的问题作出反应
❖ 把自己对于正常心理的体验和经验作 为出发点或者参照点,来判别各种各 样的心理活动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
变态心理学的评价标准 ——症状检查标准
❖根据患者的症状来确定诊断
三、变态心理学的评估方法 ❖评估的目的 ❖评估的方法
评估的目的
➢ 为什么要评估?
❖ 描述 对人格、认知、情绪和行为进 行准确的勾画
二、变态心理学的评价标准 ❖社会标准 ❖统计标准 ❖个人经验标准 ❖症状检查标准
变态心理学的评价标准 ——社会标准
➢ 关于美国和泰国问题儿童的比较研究
➢ 同性恋问题
变态心理学的评价标准 ——统计标准
❖ 从统计学上 来看,任何 偏离于平均 分的都可以 被称为异常。
变态心理学的评价标准 ——个人经验标准
他们怎么了?
❖ 有一位高一男生近几年来突然变得很古怪, 常常一个人呆呆的一动不动的坐在在房间里, 也不说话,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整天懒懒散 散。最近还经常平白无故地打骂邻居的孩子, 砸烂家中的用具。这位男生到底是怎么回事 呢?是心理不正常?还是脾气比较暴躁?
他们怎么了?
❖ 一位女研究生,有一天晚上在写论文时,突然感到心跳 加速、呼吸困难、手脚不停地发抖、满头大汗。她感到 非常恐怖,觉得自己快要死了。室友立即拨打120,在 救护车到来前的10多分钟,这位女研究生感到特别难受, 也特别紧张,不停地喊:“我的心要跳出来了,我受不 了了。”救护车来后,急诊医生听了她的心脏,没有发 现什么问题,就赶紧将女研究生送到医院。但是奇怪的 是,到医院后,女研究生就感到身体好了很多,心不慌 了,呼吸也不困难了。后来这位女研究生在医院进行了 心电图、血常规和胸部放射等常规检查,结果一切正常, 医生做不出任何诊断。以后每隔几天,这位女研究生就 会出现同样的症状,但是医生都检查不出来是什么原因。 这种情况严重的影响了她的学习,最后不得不休学在家 修养。
❖ 简以及她家人所信仰的宗教禁止女人化妆或者是喝酒,因此 简常常为这个感到很焦虑。
❖ 小李平时和蔼可亲,待人热情。但是,有一次意外中他脑部 受到突然的撞击,在这之后的一天,他拿起身边的椅子、电 话机以及他办公桌上所有能拿到的东西用力的仍想办公室里 的另外一位同事,最后他用一个玻璃器将同事砸死了。
他们怎么了?
第二部分 理论基础
第二章 变态心理学的理论模型
第三部分 精神障碍 第四部分 情绪和行为障碍
第三章 精神分裂症
第四章 心境障碍与自杀
第五章 焦虑障碍 第六章 躯体形式障碍和分离性障碍 第七章 进食障碍 第八章 物质滥用和依赖 第九章 应激和躯体障碍(心身疾病) 第十章 人格障碍 第十一章 性和性别认同障碍
派对正常人格的观点为基础
研究目的
➢ 建立有效的对心理异常的诊断体系。 ➢ 对心理异常的病理学进行描述。 ➢ 对心理异常病因学的描述。 ➢ 对心理异常病程的描述。
研究任务
➢ 临床描述 ➢ 病因和治疗
他们怎么了?
❖ 露西是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子,三天以来她滴水未沾,但是在 星期天的两个小时内却吃了10块奶油蛋糕,然后她去洗手间 将所吃的东西全部呕吐出来,接着她又是持续三天的禁食。
纸上暗示出来
5.对操作和打分的技巧要求很低
5.对操作和评分要求高
6.为了决定病人的特质,假设他们有相似 6.主试提供统一的基点以便对病人的特征进行分
的基线

7.测量完全是独立的
7.测量由主试来完成
8.要求对个体特质有清楚的描述
8.要求对个人特质由一个体内证明
9.最好,原始数据取决于自陈者的意识觉 9.最好,原始数据取决于任务的参与性和对知觉
版公司,2007. ➢ 安德鲁·格兹费尔德.“他们在跟踪我”变态心理学案
例故事.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
第一部分 变态心理学介绍
第一章 变态心理学概论
内容提要
➢ 概念 ➢ 评价标准 ➢ 评估 ➢ 分类与诊断 ➢ 发展简史 ➢ 研究方法
一、变态心理学的有关概念
❖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几个相关概念 ❖变态心理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神经病:
❖ 是神经系统出现障碍时个体表现的神经系 统方面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神经有器质 性的病变,如脑炎、中风后遗症、面部神 经麻痹、脑血栓等。
神经症:
❖ 神经症是一组轻性心理障碍的总称,是由 心理因素引起的,基本上都是主观感觉方 面的不良,没有相应的器质性损害。表现 为当事人一般社会适应能力保持正常或影 响不大;有良好的自知力,对自己的不适 有充分的感受,一般能主动求治。
变态心理学
(Abnormal Psychology)
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杨文娇
变态?
课程性质
➢ 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 心理学专业重要课程之一 ➢ 前导课程为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生理心理学 ➢ 为从事心理健康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教学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变态心理学介绍 第一章 变态心理学概述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 变态心理(异常心理)是指各种各样的心 理异常或者行为异常,是指人的感知、思 维、情感、智能、判断、行为、记忆以及 人格等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发生异常。
❖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异常的心理现象与行为 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 科学。
几个相关概念的区分
❖神经病 ❖神经症 ❖精神病 ❖精神障碍 ❖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和精神障碍的重要区别
❖ 重点不同
❖ 精神病学是从医学的角度来研究各种障碍 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及规律,采用以医学 手段为主的治疗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进行 治疗;但是变态心理学主要是对不同的障 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他们产生的原因, 采用心理治疗的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进行 干预。
变态心理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 预测 预测可以增长人们的知识,让 心理学家和心理健康工作者努力去预 测,比如离异家庭的孩子是不是比没 有离异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离异。
评估方法
❖ 观察法 ❖ 访谈法 ❖ 心理测验法 ❖ 神经心理测验 ❖ 脑成像技术
案例
❖ 张三是一个23岁的病人,他具有严重的 智力障碍,而且非常容易冲动和发火。
评估方法 ——观察法
➢ 期末考试60%
参考书籍
➢ 钱铭怡. 变态心理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 王建平. 变态心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 劳伦·B ·阿洛伊等.变态心理学(第9版) .上海:上
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 ➢ 罗伯特·迈耶. 变态行为案例故事. 北京:世界图书出
精神病:
❖ 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 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 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 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显得古 怪、与众不同;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 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有程度不 等的自知力缺陷,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症 状丧失判断力,认为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是正 常的,拒绝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