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电视史

合集下载

中国广播电视史

中国广播电视史

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1 背景:⑴建国三年来,人民广播事业有了较大发展:1952年10月,全国有广播电台71座⑵但人民广播存在许多缺点:①各地电台发展得多,但功率小②编辑、技术人员、有经验的干部非常欠缺③广播节目质量普遍不高④广播收音网的建设不健全,不巩固⑤广播工业薄弱广播工作有待总结2 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的召开⑴ 1952年12月1日—11日,中央广播局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

⑵参加会议的有各地电台台长,广播器材厂厂长,中央广播局有关负责人及其他电台工作人员,共176人。

⑶总结三年来的经验和成绩,研究问题和缺点,确定今后发展的方针和任务:①事业发展方面,提出:“重点建设,稳步前进”的方针②宣传方面,提出“精办节目”的口号⑷梅益发表讲话:《1953年广播工作的方针和任务》第二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1 1954年11月在北京召开,118位代表。

2 梅益做题为《学习苏联广播工作经验,改进我们的广播工作》的报告3 确定广播的具体任务:①宣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②宣传国家建设的巨大成就③宣传苏联建设成就4探讨提高广播质量的方法5 学习苏联经验的负面影响:①减少甚至中断了广播中的批评性报道②大量削减了地方台的自办节目,削弱了地方台的特色。

第三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1 1955年12月15日—22日在北京举行2 讨论发展我国广播事业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十五年远景规划,修订第一个五年计划后两年计划3 研究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的方针、规划4 影响:⑴使广播工作者明确了方针和发展方向⑵全国掀起了建设农村广播网的高潮第四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1 1956年7月25日—8月16日在北京召开2 各地台长、副台长52人,及中央广播局有关负责人出席3 对建国以来广播工作几个主要方针做了评价①广播电台既管宣传又管技术的方针是正确的②基本建设中,先中央后地方,重点发展的方针是基本正确的。

③关于宣传工作中,以中央台为基础,地方台为补充的问题Ⅰ认为地方台应多数时间转播中央台的节目,是错误的Ⅱ但地方台在一定时间转播中央台的某些节目,是必须的④关于发展广播收听网的问题:发展有组织的收听为主,个体收听为次的方针是正确的4 关于办好新闻性,文艺性节目的意见:①改进新闻报道,做到又多又快又短又好②扩大节目取材范围,更多地关心和指导人民生活③要在广播中展开批评④在广播中展开自由讨论⑤贯彻“百花齐放”的方针⑥要让听众听到更多的节目Ⅰ增加每天的播音时间Ⅱ增加电台这是一次总结经验,承前启后,意义重大的会议第八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1 背景:1963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全面好转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思想文化方面“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2 1964年4月3日—21日在北京举行3 提出继续加强对国外的宣传,巩固和适当发展农村广播网等任务4 认为应加强电台的安全保卫工作和内部的政治思想工作5 印发梅益起草的《整改提纲》.第九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1 1966年3月20日—4月9日在北京召开2 周恩来指出:努力办好广播,确保电台安全,为全中国、全世界人民服务.3 会议提出,在一切工作中突出政治4 要求加强电台的安全保卫工作5 提出要办好各类为农民服务的节目6 文革中,正确的意见和措施未能贯彻执行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1 1980年10月7日—18日,在北京召开2 对过去30年来的广播宣传工作的总结:⑴正确认识广播电视的性质,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密切联系群众⑵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是搞好广播电视宣传的关键①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广播电视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 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②宣传工作中的三条基本要求: 讲事实,讲真话,讲道理⑶充分掌握广播电视的特点, 才能提高节目的质量.⑷中央与地方广播,无线与有线广播,有分有合,互为补充,构成宣传整体3 规划了广播电视业的奋斗目标:到本世纪末,建成自成体系的广播和电视宣传网广播电台、电视台成为电化教育、科学普及、文艺欣赏和娱乐的重要阵地.国际广播电台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心目中一支可以信任的舆论力量.4 会议强调, 广播电视要首先解决“自己走路”的问题“自己走路”的内涵:⑴要自己动手,自力更生⑵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定自己的报道思想和报道计划,开展新闻、评论工作⑶要注意发挥自己的特点,稿件的采编和节目录制都应体现出广播电视的特色和风格.5 意义:⑴解放了广播电视工作者的思想,调动了积极性,激发了创造力⑵标志着广播电视宣传的进一步拨乱反正和改革的起步6 从会后到1983年,广播电视¡°自己走路¡±的主要表现:⑴电台、电视台自己的以¡°短¡±、¡°快¡±为特点的新闻明显增多①各地¡°读报台¡±、¡°抄报台¡±逐渐减少②电台新闻字数的变化: 重要新闻500字左右动态消息300字左右简讯100字左右③新闻的时效性增强④从1981年7月日起,CCTV的《新闻联播》大为改观:新闻短了与地方电视台的联系增强.通过国际通信卫星,更容易获取国外新闻将口播新闻与录像新闻混合编排,丰富了国内新闻的内容⑤ 1982年,中共中央规定,从9月1日起,将我国重大新闻提前到在CCTV19点的《新闻联播》中发布,从此CCTV也成为一个独立的新闻发布机关⑵广播评论重新上马,电视评论初现荧屏① 1980年,中央电台共播出评论132篇② 1980年9月28日,中央电台播出《大快人心的审判》是中央各新闻单位第一篇有关审判林彪四人帮集团的评论③电视评论:CCTV第一个评论性专栏:《观察与思考》⑶ 80年代初出现主持人节目⑷远距离教育的发展:① 1979年,创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② 1981年创办中央农业广播学校⑸电视剧的复苏和发展① 1958年—1966年是电视剧的开创和初步发展阶段②文革期间是停顿阶段③文革后开始恢复。

中国广播电视史

中国广播电视史

1993年,九仓有线电视台(有线台)
电视——
1991年,默多克新闻集团收购
Star TV
1993年,华侨娱乐电视公司
1996年,凤凰卫视中文台
公共电视:香港电台
六、台湾广播电视
广播——
1928年,台湾广播电台
1949年,中国广播公司 1954年,民营广播电台联合会
1991年
四、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1992年,第一个电视谈话节目
1996年
五、香港广播电视
广播——
1928年,香港电台
1959年,商业电台 1991年,新城电台
电视——
1957年,丽都电视台,有线播出 1982年更名亚视ATV
1967年,无线电视台(无线TVB), 1971,彩色。 1983年香港电视有限公司(港视)
电视——NTSC
1962年,教育电视广播电台,1971 年改组为中华电视台(华视CTS) 1962年,台湾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 司(台视TTV),1969年,彩色 1969年,中国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 司(中视CTV)
电视——
1997年,全民电视台 FTV,无线
公共电视:《大家来读<三字经>》 1998年,公共电视台(公视PTS)
2003年
2002年,《南京零距离》
四、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 1997年,
1998年,
四、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1983年,25集纪录片 1991年,《望长城》 1993年《纪录片编辑室》 1981年,海外引进节目
四、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1990年
二、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
1986年,珠江经济广播电台—— “珠江模式”,中国第一个专业经 济广播电台。

中国广播电视简史

中国广播电视简史

(四)地方广播电视志各具特色
80年代兴起了编纂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 电视志。目前,公开出版的省级广播电视志 已达19种,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种是 广播电视单独成志,第二种是广播电视与报 纸合为新闻志,其上限多为50年代,下弦为 80年代中期,资料比较丰富。有些地方厅、 局、台等还编印了一批本地广播电视史书。
(11)旧中国的上海广播事业 北京广播学 院等 档案出版社等出版1985年。 (12)第四战线——国民党中央台掇实 学起等 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 汪
(13)中国人民广播回忆录1—4集 中国广播电 视出版社83、86、90、95年 (14)中国解放区广播史 赵玉明主编 出版社1992年 中广电
3、艾知生、刘习良主编《中国改革开放辉煌成就十四年· 广播电影电视卷》。
4、关于当代广播电视史的著作,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央 人民广播电台编写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简史》、郭镇 之著《中国电视史》、中央电视台于广华主编的《中央 电视台简史》和杨伟光主编的《中央电视台发展史》四 本。 5、为纪念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50周年,中央三台台庆 以及地方台的台庆而编印出版的大型画册《半世纪的历 程》为代表的一批纪念性书刊画册。
1981
(6)第一次中国广播电视史志研讨会专辑 (大连)1987年
(7)第二次中国广播电视史志研讨会专辑 (南京)1991年
(8)第三次中国广播电视史志研讨会专辑 (福州)1994年
(9)第四次中国广播电视史志研讨会专辑 (黄山)1997年
(10)第五次中国广播电视史志研讨会专辑 (北京延庆)2000年9月
5、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统治区的广播史研究工作基 本处于停止状态。除一本《中国广播无线电事业概况》外, 在赵君豪的《中国近代之报业》、任白涛的《综合新闻学》 等书中尚有一些有关广播事业的发展的记载 。 6、1947年11月间,国民党政府新闻局编印了一本题为《广播事 业》的小册子,介绍抗战期间和战后两年国统区的广播事业 概况。 7、抗战胜利之际,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恢复播音后,为了向国统区 听众介绍解放区的广播事业,延安(陕北)台先后播出的《介绍 XNCR》、《大家都来说话——XNCR周年纪念广播》、《陕 北台二周年告听众》等以及《XNCR陕北阶段工作的简单总 结》等文国解放区广播史的研究起步于60年 代初。70年代曾经对延安台的早期历史作过 一次比较集中的调查研究,但受文革影响而 中断。1980年底,在中央广播事业局主持召 开的纪念人民广播创建40周年座谈会上提出 了要编写解放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出版 了《中央人民广播回忆录》四集、《解放区 广播历史资料选编》、《延安(陕北)新华 广播电台广播书稿》等回忆和资料汇编的书 刊。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概况一、中国广播事业的产生与发展1、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所办广播第一座外商所办广播电台——1922年,美国记者奥斯邦在上海建立的“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3个月),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第二座外商所办广播电台——美国新孚洋行所办;第三座外商所办电台——美国开洛电话材料公司所办的广播电台—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租界内);日本人在中国所办广播:1925年7月,日本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a?a大连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另外,日本在东北、华北等地都有专门的广播监管委员会;(中央放送局、华北广播协会等);小知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无线电广播的法令:2、北洋政府官办广播3、国民党政府官办广播开办时间: 国民党所办的第一家广播电台——1928年8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建立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简称“中央广播电台”。

规模及影响力:1932年,国民党建成新的广播中心,是当时亚洲地区发射功率最大的广播电台。

管理机构: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4、旧中国的民营广播最早开办: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民营广播电台——1927年3月创办的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主要播送唱片并转播南方戏曲。

三种类型——教育性、商业性、宗教性广播电台。

管理政策:?°发表前的检查制?±,?°发表后的追惩制?±;最后结局:1941年以后,汪伪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禁止开办,一律停播;(二)新中国的广播事业(中国共产党的广播事业)1、新中国成立前的广播事业:红色中华通讯社(1)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成立于1940年12月30日,后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广播诞生纪念日。

播出内容:国际国内及抗战消息、中国中央重要文件及重要通知、《新中华报》社论、《解放》周刊重要论文,音乐、名人演讲、科学常识、日语、故事等。

2、新中国成立后的广播事业1、初创期?a?a?°文革?±前的广播事业(1949-1966):广播网的建立与广播新闻的发展表现:广播电台数量增多,1965年底,电台84座;中国广播新闻无论在报道量、报道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较大发展,新闻播出次数增加,新闻品种日趋丰富。

中国广播电视史讲解

中国广播电视史讲解

“四级办电视” :
消极作用: (1)发展中,大量的重复制作、重复播出、重复覆盖导致了 重复投入,增大了支出成本,造成了很大的社会浪费。
(2)由于各级电视台之间的无序竞争,相互瓜分观众群,致 使覆盖效益降低,个别小台为维持生计,从音像市场购买廉价 的海外影视剧,乱播滥放,对中央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主频道 的主导地位形成冲击,“散”、“乱”成为该阶段电视事业发展 的 一个严重障碍。
中国的广播电视发展
国外: ●1906年12月24日,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广播。 (有记载的、第一次无线电广播) ●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市第一家领取政府执照 的KDKA电台正式开播,是世界广播电视事业的开端。
中国
一、外国人电台 ●《大陆报》暨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通称奥斯邦电台) 1923年1月,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办起第一座广播电台。
电视调查性报道有四个特点: 第一,独立的电视媒体调查。 第二,个性化的调查记者。
第三,深入的独家发现。
第四,完整的调查过程。
二、电视剧 我国第一部电视剧: 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在演播室内直播了根据 《新观察》杂志发表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一口 菜饼子》。 1958年9月4日,在报刊报道上海广慈医院抢救严重烧伤 的工人邱财康的真实事迹的第二天,北京电视台据此以最快 的速度编写了《党救活了他》一剧。 “新闻性” 直播电视剧
1986年10月,上海电视台首先开办英语新闻节目。 (1986年12月——中央电视台面向北京的英语综合节目; 1987年2月面向全国。)
新闻评述类: 1980年开办新闻评述类的电视专题栏目《观察与思考》, 成为“焦点”节目的先驱。 1994年4月1日,在《观察与思考》基础上创办了 《焦点访谈》。 1993年5月,《东方时空》的问世是中央电视台新闻 改革的第一步; 1994年4月1日推出《焦点访谈》,则是中央电视台进 行新闻改革的第二步。 《新闻调查》的创办则是第三步。 逐步走向深入的新闻栏目改革,标志着中央电视台正向 国际大台迈进。

中国广播电视史

中国广播电视史

3、国民党抗日对外广播:
1939年2月,国民党政府在重庆利用英国提供的设备, 开办了对外广播,英文名称“Voice of China”(VOC),意 为“中国之声”,分别使用英、德、法、俄、日等外语和汉 语 播音。(中国第一个短波国际电台) 1940年1月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五、中国共产党的广播事业: 红中社: “红色中华通讯社”的简称,是临时中央政府机关通讯 社,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成立,广播呼号为CSR,主要为 临时中央政府通讯社英文稿,经编辑后油印为《红色中华 报》。 1937年1月更名为新华通讯社,即“新华社”。
一、1978—1979年:复苏 1978年5月,中央电视台播出彩色电视剧《三家亲》,这是 新时期第一部电视剧,也是我国第一部完全在实景中录制的 电视剧。 1979年,上海、湖南、山东、天津、广东、黑龙江、河北 等省市电视台都开始生产电视剧。 此时的中国电视剧,仍习惯性地充当着政治意识形态的共 建者,在主题表达上简单直接,且自觉配合主流话语需要。
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条商品广告: 1979年1月28日,由上海电视台播出。 中国最早的电视节庆联欢晚会: 1960年北京电视台举办的新年联欢晚会。 1983年,黄一鹤导演了第一次春节联欢晚会,从此开启 了除夕夜看“春晚”的传统。
“四级办电视” : 1983年3月,广播电视部为加速电视事业的发展提出 “四级办电视”的口号,即除了中央和省一级办电视台,在 具备条件的地方,允许省辖市、县两级办电视。 促进作用: (1)“四级办电视”调动了地方和社会各方面班广播电视的 积极性,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各级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2)打破了过于集中的僵化体制和千部一腔的统一模式, 体现了分散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四、1990—1993年:进入市场 在这个阶段,电视剧开始了真正的市场化运作,电视剧创 作向着世俗化、娱乐化方向全面推进。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一、起源与初期发展广播电视作为现代传媒的重要形式,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

当时,广播电台主要通过无线电波向公众传播音乐、新闻和其他娱乐节目。

中国第一家广播电台是1922年在上海成立的“中国广播公司”,它的开播标志着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起步。

二、战乱时期的停滞与复兴然而,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在战乱时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发展进程暂时停滞。

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播电视才得到了重视和恢复。

新中国政府重建了广播电视系统,并成立了中国广播电视总台,统一管理和运营广播电视事业。

三、改革开放与媒体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广播电视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980年代,中国开始引进国外的广播电视技术和节目,丰富了国内的广播电视内容。

同时,中国还积极发展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技术,扩大了广播电视的覆盖范围和观众群体。

四、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从2000年开始,中国广播电视总台启动了数字化转播工程,逐步实现了广播电视信号的数字化传输和处理。

数字化技术不仅提升了广播电视的画质和音质,还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和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五、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冲击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兴起,传统的广播电视面临了新的挑战。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观众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各种音视频内容,而不再依赖传统的广播电视平台。

为了适应这一变革,中国广播电视事业也积极探索转型升级,开展了互联网电视和移动电视的建设和运营。

六、未来发展趋势展望展望未来,中国广播电视事业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随着5G 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广播电视的传输和接收将变得更加快速和稳定。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将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推广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可能性。

此外,随着数字经济的崛起,广播电视产业将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经历了起步、停滞、复兴、改革开放、数字化和互联网冲击等不同阶段。

最新中国广播电视史

最新中国广播电视史

中国广播电视史一、中国广播电视史大致概况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同近代中国早期的报刊由外国人办一样,最早的广播电台也是外国人创办的。

中国在1905年由袁世凯(清)在天津开办了无线电训练班,同时购买了无线电收发报机,分别安装在北京,天津,保定及北洋水师的军舰上。

1906年建电政司,规划中国的无线电,电报,电话,邮政等事业。

1915年4月袁世凯(中华民国)颁布《电信条例》,也是中国第一部无线电电信条例,条例中明确规定外国人不许在中国境内私设无线电台;无线电器材属于军事用品,未经许可,不得进口。

从1923年至1929年,在中国上海出现了3座广播电台,但这三座电台都是由外商建立起来的。

随着外国人在中国办电台,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传入中国,使中国发展广播事业走出了第一步。

这批电台除了经商需要外,另一个目的就是进行西方思想文化渗透和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宣传。

直到1926年10月1日,中国自办的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创办人是无线电专家刘瀚。

随后,又出现了天津广播无线电台(1927年5月1日)和北京广播无线电台(1927年10月1日),1928年1月1日奉政府成立了沈阳广播电台。

这是中国最早的四家无线电广播电台,当时的交通总长叶恭绰(中国早期的文学家,翻译家)强烈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比照日本叫“放送”,同时与许多文人商讨,对比“Broadcasting”应该称为【广播】——这也是广播一词的历史典故。

随后在北洋政府时期有10多座电台,但规模都很小,还没有中央规模的电台,待到国民党统治时期电台才慢慢地多了起来可最多不过20多座。

在抗日战争期间,广播电台成为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工具。

1939年在重庆成立了中国政府第一个短波国际电台,宣传抗日,鼓舞全国人民的斗志,1940年1月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1940年春,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以周恩来同志为主任,成立了广播委员会,领导广播电台的筹建工作。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资料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资料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资料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迄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

20 世
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在特殊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为
国家开创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1960 年,我国在西安发射第一个全国性的广播电视节目,开始了国家广播电视的历史,并于 1962 年成立了中国广播电视总台,作为国家广播电视发展的机构。

1969 年 7
月份,中央电视台(今中央电视台)在西安正式开播,拉开了我国电视台的开播序幕,中央
电视台后来发展为一个覆盖全国的卫星电视台。

1973 年,中央电视台开播全国联播,使
中国电视节目覆盖了全国。

20 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猛。

1987 年,第一套教育台中国
教育电视台正式开播,1991 年,新世纪九一一视频技术及联播卫星电视技术于中国首次
使用,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

此外,随着直播技术、网络技术的成熟,国家有线电
视事业也开始蓬勃发展,收视者的数量持续增长,2016 年有线电视收视率已达到 98.7%。

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大力发展电子媒体,推进电子媒体的生产、出版和播放的规范化
管理,积极推广多媒体应用,形成了以网络电视为核心的新型媒体传播体系,让公众更多
的有效获取社会资讯。

近两十年来,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完整的电视发
射覆盖网络,给全社会带来全新的信息次元。

在新的发展阶段,未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还
将继续加快发展,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为改善人民的生活、加快社会发展作
出积极贡献。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历史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历史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历史1958年的5月1日,中央电视台实验播出,当时叫北京电视台。

郭慎之在其专著《电视传播史》一书中这样划分中国电视发展历程:早期(1958~1966),“文化大革命”带来挫折(1967~1976),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7~1992),走进大市场(1993年至今)。

这是史学家们习惯使用的从事业发展角度出发的结果,可以说这是一种纯理论上的分析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局外人”对电视的看法。

假如,我们把中国电视的一开始就作为竞争格局下的媒体形式,或者说,从中国电视的诞生之日起,我们就把之作为一个必须要面对竞争的媒体形式。

那么,这46年5个月17天,就有了另外一种分析的角度和方法,这就是我今天所要说的主题:中国电视的频道化进程。

我更愿意从竞争的角度将中国电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台”时代:缺乏竞争的阶段:(1958年——90年代初期)在这一阶段,中国电视业几乎是没有竞争的,这个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958年至1983年:这一阶段在现在的中国电视史上几乎很少会浓墨重彩的进行叙述,原因也很简单,那个时期电视还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大众媒介,还只是达官贵人家的奢侈品。

1983年——90年代初期一九八三年三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可说对之后十多年的电视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为这次会议制定了中央、省、地(市)和县(市)「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和覆盖」的方针,一改以往「两级办电视」的发展格局,使中国电视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自此,各省、市和自治区除了分别拥有一个电台、一个无线电视台和一个有线电视台外,还有一个教育台或经济台(其中上海在九十年代初更成为唯一一个拥有两个电台和两个无线台的直辖市),还有属下各地区(市)和县(市)级政府也自办电视台。

本来最初的「四级办电视」目的是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地方电视台的方法来提高电视人口的覆盖率,事实上也达到这效果,比如全国电视人口覆盖率就从一九八二年的57.3 %上升到一九九七年的87.6 %。

中国的广播电视史

中国的广播电视史

中国广播电视史一、中国广播电视史大致概况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同近代中国早期的报刊由外国人办一样,最早的广播电台也是外国人创办的。

中国在1905年由袁世凯(清)在天津开办了无线电训练班,同时购买了无线电收发报机,分别安装在北京,天津,保定及北洋水师的军舰上。

1906年建电政司,规划中国的无线电,电报,电话,邮政等事业。

1915年4月袁世凯(中华民国)颁布《电信条例》,也是中国第一部无线电电信条例,条例中明确规定外国人不许在中国境内私设无线电台;无线电器材属于军事用品,未经许可,不得进口。

从1923年至1929年,在中国上海出现了3座广播电台,但这三座电台都是由外商建立起来的。

随着外国人在中国办电台,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传入中国,使中国发展广播事业走出了第一步。

这批电台除了经商需要外,另一个目的就是进行西方思想文化渗透和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宣传。

直到1926年10月1日,中国自办的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创办人是无线电专家刘瀚。

随后,又出现了天津广播无线电台(1927年5月1日)和北京广播无线电台(1927年10月1日),1928年1月1日奉政府成立了沈阳广播电台。

这是中国最早的四家无线电广播电台,当时的交通总长叶恭绰(中国早期的文学家,翻译家)强烈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比照日本叫“放送”,同时与许多文人商讨,对比“Broadcasting”应该称为【广播】——这也是广播一词的历史典故。

随后在北洋政府时期有10多座电台,但规模都很小,还没有中央规模的电台,待到国民党统治时期电台才慢慢地多了起来可最多不过20多座。

在抗日战争期间,广播电台成为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工具。

1939年在重庆成立了中国政府第一个短波国际电台,宣传抗日,鼓舞全国人民的斗志,1940年1月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1940年春,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以周恩来同志为主任,成立了广播委员会,领导广播电台的筹建工作。

中国广播电视史教程

中国广播电视史教程

中国广播电视史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史教程(导论):中国广播电视史是研究中国传媒历史的重要学科之一,涵盖了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起源、发展阶段、重要事件以及对中国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影响等方面内容。

通过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史,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媒发展的脉络和特点,为今后的传媒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广播电视的起源与初期发展:1.1 中国广播电视的起源:中国广播电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广播电视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1922年,中国进行了第一次无线电实验广播,并于1928年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广播电台——北平广播电台(现中国广播电视总台)。

1.2 广播电视的初期发展: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广播电视在中国得到了迅猛发展。

1930年,中国首家室内广播电台在上海成立,标志着中国广播电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此后,广播电视的播音员、技术设备和节目内容逐渐成熟,广播电视开始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二、广播电视的发展阶段与重要事件:2.1 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是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广播电视成为了政治宣传、群众教育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1958年,中国成立了第一家地方广播电视台——北京电视台。

此后,全国范围内相继成立了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2 八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八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是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快速阶段。

1980年,中国政府提出了扩大广播电视网络的方针,并逐步向社会引入了市场机制。

这一时期,中国广播电视台数量快速增长,节目形式丰富多样,涵盖了新闻、娱乐、教育、体育等多个领域。

2003年,中国正式启动了数字电视广播和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网络的建设,实现了广播电视的数字化。

三、广播电视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与未来展望:3.1 广播电视对社会的影响:广播电视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媒形式,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广播电视通过传递信息、提供娱乐、传播文化等方式,增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概况一、中国广播事业的产生与发展1、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所办广播第一座外商所办广播电台——1922年,美国记者奥斯邦在上海建立的“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3个月),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第二座外商所办广播电台——美国新孚洋行所办;第三座外商所办电台——美国开洛电话材料公司所办的广播电台—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租界内);日本人在中国所办广播:1925年7月,日本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a?a大连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另外,日本在东北、华北等地都有专门的广播监管委员会;(中央放送局、华北广播协会等);小知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无线电广播的法令:2、北洋政府官办广播3、国民党政府官办广播开办时间: 国民党所办的第一家广播电台——1928年8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建立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简称“中央广播电台”。

规模及影响力:1932年,国民党建成新的广播中心,是当时亚洲地区发射功率最大的广播电台。

管理机构: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4、旧中国的民营广播最早开办: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民营广播电台——1927年3月创办的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主要播送唱片并转播南方戏曲。

三种类型——教育性、商业性、宗教性广播电台。

管理政策:?°发表前的检查制?±,?°发表后的追惩制?±;最后结局:1941年以后,汪伪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禁止开办,一律停播;(二)新中国的广播事业(中国共产党的广播事业)1、新中国成立前的广播事业:红色中华通讯社(1)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成立于1940年12月30日,后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广播诞生纪念日。

播出内容:国际国内及抗战消息、中国中央重要文件及重要通知、《新中华报》社论、《解放》周刊重要论文,音乐、名人演讲、科学常识、日语、故事等。

2、新中国成立后的广播事业1、初创期?a?a?°文革?±前的广播事业(1949-1966):广播网的建立与广播新闻的发展表现:广播电台数量增多,1965年底,电台84座;中国广播新闻无论在报道量、报道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较大发展,新闻播出次数增加,新闻品种日趋丰富。

中国广播电视史

中国广播电视史

增强文化认同感
广播电视节目中蕴含的民族文 化元素能够增强观众的文化认 同感,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
流。
对传媒产业的影响
1 2 3
拓展传媒市场
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 媒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推动了传媒产业的发 展和壮大。
创新传媒形态
广播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传媒形态 的多样性提供了条件,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 等新媒体形式的出现。
传播价值观
广播电视节目所蕴含的价值观能够 对观众产生影响,如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等。
对文化的影响
传承文化
广播电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 载体,能够将传统文化、民族 文化等元素传承下去,使后人
了解历史、了解文化。
推动文化创新
广播电视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 时,也推动着文化创新,将传 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丰 富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03
中国广播电视的类型与特 点
广播的类型与特点
01
02
广播电台:以声音为主 要传播方式,通过无线 电波或导线传送,包括 调频广播和短波广播。 在中国,广播电台主要 由政府开办,传播新闻 、文化、娱乐等信息。
特点
03
04
05
1. 覆盖范围广:广播信 号可以覆盖全国乃至全 球,听众群体广泛。
2. 传播速度快:广播信 息传播速度快,能够及 时传递新闻和信息。
3. 伴随性收听:听众可 以在做其他事情的同时 收听广播,例如开车、 做家务等。
电视的类型与特点
01
02
电视台:通过电视信号 传送节目,包括地面电 视、有线电视和卫星电 视等。在中国,电视台 也主要由政府开办,播 放电视剧、新闻、综艺 等节目。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简史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简史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简史一、历史上第一次无线电广播1900年,美籍加拿大人费森登教授在马可尼、波波夫发明无线电报的启发下,萌发了用无线电波广泛传送人的声音和音乐的念头。

他在西方金融家的支持下,于1906年圣诞节前夕,在纽约附近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广播站。

在开播那天,播送了两段讲话、一支歌曲和一支小提琴独奏曲。

这个小广播站只有一千瓦功率,但它所广播的讲话和乐曲却清晰地被陆地和海上拥有无线电接收机的人所听到,这便是历史上第一次无线电广播。

二、收音机的发明1916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在25岁的无线电报务员戴维•萨诺夫的建议下,制造了当时称为“音乐盒”收音机。

三、世界各国广播电台的产生(一)KDKA电台1920年11月2日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KDKA广播电台,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无线广播电台,它也是第一个获联邦政府所发的实验执照的广播电台。

(二)BBC广播公司英国于1927年1月1日成立了新的英国广播公司(BBC)。

BBC广播公司是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也是世界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BBC一直垄断着英国的电台。

(三)德国广播发展德国广播事业开始于1923年。

1925年,德意志帝国广播公司成立。

1933年希特勒夺取政权,同年开始了用德语、英语向北美洲进行的国际广播。

由此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的广播事业完全为希特勒所控制,鼓吹种族主义,煽动战争狂热,敌视民主和一般的社会主义理想,灌输法西斯主义。

(四)苏联十月电台前苏联于1924年10月成立了国营的全苏广播机构——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属邮电人民委员部管辖。

1928年,该公司由新成立的全苏广播委员会替代。

1933年,改为苏联人民委员会直属的全国广播委员会。

列宁称“广播是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

(五)意大利广播公司1927年,意大利广播公司(URA)改名为意大利广播收听局(EIAR),并从政府取得了25年的经营权。

1930年,新罗马电台建成。

中国广播电视史

中国广播电视史

中国广播电视史一、填空。

1、1923年1月23日,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主持创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这是中国境内出现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2、1924年8月,北洋政府交通部公布《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是为中国第一部关于无线电广播的法规。

3、1926年10月1日,建成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这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4、1928年8月1日,国民党南京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始播音,呼号XKM在此之后国民党当局在一些大中城市开始筹建地方广播电台,其中最早的是同年10月开播的浙江台,是国民党当局开办的第一座地方台。

5、1940年春,中国共产党中央决定成立广播委员会,领导筹建广播电台,由周恩来任主任,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XN-CR。

6、1949年10月1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在天安门城楼广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全国各地广播电台同时转播,广播员是齐越与丁一岚。

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7、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今中央电视台)开始试验,同年9月2日正式播出。

8、1978年7月,国家标准局发布《黑白电视广播标准》,这是广播电视系统中第一个由国家规定的统一标准。

11月24日中央广播事业局正式颁发《农村有线广播技术标准和技术管理规程》,这是我国农村有线广播第一个技术法规文件。

9、2000年12月27日,中国第一家省级广电传媒集团在湖南成立。

10、1923年香港一些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自发开展业余实验广播,1928年香港政府接手经营广播,并于6月30日成立香港广播电台,呼号GOW,香港历史上第一个广播电台。

二、名词解释。

1、四级办电视。

1983年3月底至4月初,广播电视部在北京召开了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口号:立志改革,在改革中调整、提高、整顿、发展。

此次会议制订了“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政策,即除了中央和省一级办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外,凡是具备条件的省辖市、县镇都可以根据当地需求开办电台、电视台。

广播影视发展史

广播影视发展史

漫漫长路 我们一直在努力……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1923国内第一个广播电台建立1926中国人在哈尔滨办起了一座自己的广播电台1940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做广播电台在延安试播1958中国大陆建立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1979上海电视台受理广告业务1983提出了四级办广播电视的方针1984出现了广播电视经济概念1985第一次把广播电视和电影列入第三产业2001我国规模最大的新闻传媒集团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成2002电广传媒等广播影视公司上市2004数字电视年和产业发展年1923国内第一个广播电台建立1926中国人在哈尔滨办起了一座自己的广播电台1940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做广播电台在延安试播1958中国大陆建立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1979上海电视台受理广告业务198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出了四级办广播电视的方针1984出现了广播电视经济概念1985第一次把广播电视和电影列入第三产业2001我国规模最大的新闻传媒集团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成立2002电广传媒等广播影视公司上市2004数字电视年和产业发展年我国的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现状20032003启动有线数字电启动有线数字电视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视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迅猛发展户数迅猛发展20052005年中国有线年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突破数字电视用户突破50005000万万省级以上广播电省级以上广播电台电视台直播系统的数字台电视台直播系统的数字化率超过化率超过9090广播影视产业的基础正进一步夯实
you jump, I jump
我国电影产业取得初步成 效,面临的资本瓶颈正在突破, 多主体投资电影,全社会关注 电影的格局初步形成 电影产品多层次开发,多 渠道回收的产业链条越来越清 晰,海外市场的收入也创新高。
最怕离别千丝万缕情切切 马蹄翻飞只怕铁衣冷如雪 号角声里英雄壮志当激烈 莫望深闺有人望穿云和月

中国广播电视史教程从头开始

中国广播电视史教程从头开始

第一章中国早期的广播电视事业第一节早期外商在华的广播实验1.无线电的发明与传入中国(1862年,【英】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德】赫兹证实,1895年,【俄】波波夫和【意】马可尼初步制成了最初的无线电就收机。

1899年,从欧洲大陆飞越英吉利海峡的无线电报试验成功。

1901年,无线电报横跨大西洋从欧洲传到了美洲。

1906年,圣诞节之夜首次成功了无线电广播。

)①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的KDKA广播电台开始播音,是世界上最早的广播电台。

②1922年12月,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1924年5月,美商开洛公司广播电台在上海播音,是早期在上海的外台中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一家。

2.中国的广播事业开端。

中国的广播事业的历史是从无线电广播开始的。

我国使用无线电报始于清末:①1905年,袁世凯在天津开办无线电训练班,聘请意大利军官葛拉斯任教,培养无线电报务人员。

购置无线电收发报机,用来传递军事情报。

次年,清政府设邮传部,由电政司掌管电报电话事宜。

②1908年,江苏省公款购买无线电收发设备代替上海与崇明岛间回毁损的海底电缆,这是我国民用无线电报的开始。

③1908年,上海英商汇中旅馆私设无线电报机,开外国人在我国私设无线电台先河。

④1915年,北洋政府公布《电信条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涉及无线电的法令。

⑤1920年,我国加入国际无线电报公会。

3.奥斯邦无线电公司1922年12月,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成立了中国无线电公司,主营无线电器材,他与上海大陆报合作,开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呼号XRO,发射功率50瓦特,奥斯邦电台的开播,开中国境内外人办台的先河。

奥斯邦电台每天播音约一小时,内容主要有《大陆报》提供的国内外新闻和上海新闻,还有大量的娱乐节目,星期日则有《布道》《祈祷》等宗教节目。

为推广其无线电产品,奥斯邦电台还举办无线电常识讲座节目。

在奥斯邦电台开播第三天,播出了孙中山在上海发表的《和平统一宣言》,受到孙中山先生的称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与选择:1.1922年12月,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创办“中国无线电公司”,把第一套无线电设备从美国运到上海。

2.与《大陆报》合作,创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这是中国开设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3.时间长,影响大的外商电台—开洛公司广播电台(美国 1924.05-1929.10)4.映雪终嫌光太远,照书还喜一灯妍-----郭沫若于1941年题赠绿川英子(佳木斯)5.独具特色的反法西斯广播电台---苏联呼声华语播音员:乐嘉树桂碧清6.在中国广播之父刘瀚的积极努力下,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开始正式播音,呼号XOH,这是我国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早期中国官办广播电台还有沈阳广播电台,天津广播电台和北京广播电台(哈尔滨+沈阳+天津+北京)。

7.三类民营广播电台:教育性、宗教性、商业性8.1928年8月1日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创办人:陈果夫9.我国最早的广播剧《恐怖的回忆》10.1940年12月30日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1943年停播,1945年8月恢复播音(延安西北盐店子村)11.延安(陕北)台的3次转移:第一次:转移子长县好坪沟村;第二次:河北涉县沙河村,建立新台:第三次:迎接胜利,北上平山。

12.1949年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第一台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逐渐成为全国广播事业的中心中央台早期开办的2个新闻节目《首报纸摘要》《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以上俩个节目延续至今。

)13.建国初期,初步建立了以中央台为核心的广播宣传网,包括中央、各大行政区、省、市四级广播电台。

14.1953年北京、天津等地的私营广播电台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也相继完成,大陆的广播电台全部由国家经营。

15.最早的有线广播站:1946年哈尔滨齐齐哈尔16.1952年4月1日,全国第一座以县为区域范围的广播站---九台县广播站正式播音最早一批电视台诞生: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和哈尔滨电视台17.1950年4月22日,新闻总署发布《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要求全国普通设置收音员,这是建国后第一个由政府公布的有关无线电广播的政令。

18.开办对少数民族广播节目:1950年5月22日,中央台第一个少数民族语言广播节目(藏语广播)开播19.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9月2日正式播出。

10月1日,第2座电视台---上海电视台问世。

12月20日哈尔滨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前身)开播。

中国最早的一批电视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上海+哈尔滨+北京)20.电视新闻片和纪录片是早期电视新闻的基本形式,因此这个时代的电视新闻又有“新闻纪录片时代”之称。

时效性差,内容以正面报道为主21. 三次“笑的晚会”(1961 1962)电视剧: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22.重要会议:A.1979年8月18日-27日,第一次全国电视节目会议。

B.1980年2月25日-3月9日,全国广播事业规划会议。

提出要把电视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C.1980年10月7日-18日,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提出“自己走路”方针。

D.1983年3月-4月10日,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23.中国电视“走自己的路”的标志性开端是1979年8月召开的首次全国电视节目会议。

24.1979年9月15日-10月21日,中央电视台与地方电视台共同合作播出25个省市推荐的100多小时的节目。

这事我国第一次组织的大规模电视节目交流。

25.1980年,第一部译制连续剧《大西洋底来的人》(美国加里森赴死队)26.1979年1月28日,第一条广告,上海电视台---参桂补酒。

同年11月,中宣部正式批准新闻单位承办广告。

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放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是第一次播出带广告的儿童系列节目。

27.1981年第一部国产电视剧《敌营十八年》播出后观众批评问题:创作理论,经验不足28.1982年《蹉跎岁月》导演蔡晓晴获得首届电视“飞天奖”优秀导演奖1981年底山东电视台成为第一家拍摄连续剧的地方电视台《武松》29.国内新闻最早的突破口是批评性新闻。

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推出第一个述评性新闻专题栏目《观察与思考》,首播节目《北京居民为什么吃菜难》---第一个正式使用“主持人”成为的节目,出镜记者庞啸被视为第一位新闻性节目主持人。

1985年《观察与思考》栏目重新开播;1988年10月改为《观察·思考》。

30.1981年4月,全国新闻工作会议座谈会,着重讨论“全国一盘棋”共同办好《新闻联播》的问题。

31.电台主持人“北徐南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空中之友》--徐曼;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大众话题》--李一萍32.1980年《丝绸之路》播出:中国电视第一次对外开放协作和第一部电视系列片。

33.1981年是电视体育转播跨时代的一年,体育节目兴起。

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报道标志着中国电视的体育报道进入了成熟时期34.1984年,上海电视台新闻台中心投入使用,在全国各电视台中率先实现了工作流程的“采编播一条龙”并在全国最早实现了新闻节目的直播。

1987年创办了全国第一个杂志型新闻专栏《新闻透视》35.1984年7月19日中央电视台第一个国际时事专栏《今日世界》开播1984年央视在《新闻联播》开始推出现场报道36.电视经济栏目的诞生:经济栏目首先诞生在上海电视台1981年10月《市场掠影》;1984年中央电视台设立经济部1985年《经济生活》栏目开播37.1987年2月1日中央电视台以经济宣传为主的第2套节目开始向全国播出,同时开播《综合经济信息》;1989年12月18日21点《经济半小时》开播38.1991年3月15日首次举办《“3·15国际维护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之夜晚会》此后成为约定俗成的“消费者的节日”39.1986年12月5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正式开播,以增强竞争意识、提高收听效率为指导思想,以大板块、主持人和热线电话为主要特征的“珠江模式”诞生。

40.1988年《望长城》合拍启动,在中国电视记录片创作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41.1989年1月9日正式播出的《地方台50分钟》在纪录片发展上贡献最大。

42.宁夏与辽宁台合拍的《沙与海》获得1991年第28届亚洲广播电视联盟大奖,是我国纪录片首次在国际上获奖。

43. 41.电视教育节目走进人们生活:外语教学;专题讲座;电视办学;教育电视台(1986建立)44.1997年8月11日,国务院发布了《广播电视管理条例》,9月1日起全国实行,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广播电视活动的行政法规。

45.1991年我国第一个有线电视台—湖南有线电视台开播,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兴建有线电视台的热潮46.在广播电视诸多创收项目中,广告业务一直是产业经营的龙头。

47.中央电视台于1993年起开发标版广告,第一届“标王”—孔府宴酒48.《东方时空》是中国新闻杂志栏目成熟的标志。

1993年开播,最初由《东方之子》《金曲榜》《生活空间》《焦点时刻》四个板块组成(选择)49. 《新闻调查》:调查性报道的发展。

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栏目,标志着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走向成熟50.电视谈话节目以《实话实说》(1996年3月16日开播)的创办标志 a.面对面双向交流的互动性;b.即兴性现场发挥的魅力51.1991年我国第一个行政区域性的电视台—湖南有线电视台开播。

52.1997年,中央电视台提出重大新闻要采用现场直播的手段,几次重要的事件直播(“黄河小浪底工程”“长江三峡大江截留”“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电视直播观念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53.在所有广播电视节目中,电视剧最先开始市场化。

54.2003年被广电总局确定为“广播发展年”; 2004年被广电总局确定为数字发展年和产业发展年。

55.多年来香港的广播实际上是香港电台和商业电台两家争雄。

(填空)56.1957年5月丽的呼声有限公司经营的丽的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开播,是香港历史上第一家电视台,最初只设英文台,1963年增开中文台。

57.1967年11月“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简称无线电视台)开播,是香港第一家无线发送的电视台,没有翡翠(中文台,广东话)和明珠(英文台)两台。

与广播不同,香港的电视采取私营体制,没有官办电视台。

58.台湾电视事业进入“台视”“中视”“华视”三台鼎力时期并一直延续至1997年。

(填空)59.“飞天奖”采取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的办法进行评选。

同年《大众电视》主办了“大众电视金鹰奖”完全由群众投票选举。

三.简答及论述1.早期解放前广播电台优良传统(简答)答:A.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B.坚持无产阶级新闻的党性原则 C.依靠群众办广播2.城市电视台崛起的历史原因及节目特色?(简答)答:原因:1984年和1985年是城市台建立的高峰 A.城市台的崛起是由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的深刻变革引发的壮观景象 B.城市电视台的崛起是“回收办”决策的产物 C.城市电视台的崛起是电视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特色:A.鲜明的地域性B.突出的城市性C.积极的参与性D.“横向联合”的发展策略3.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发展答:A.1978年1月1日正式播出;B.1981年7月1日实行第一次改版;C.1987年再次进行改革;D.实行两个播音员串联播音;E.增设《观众论坛》《观众信箱》;F.时效性高,短信闻增多4.《新闻联播》对重大新闻的首发权的确立答:1987年9月1日起重大新闻的发布时间从原来20点提前到《新闻联播》播出时间19点。

重要新闻首先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发布,标志着中央电视台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新闻发布机构。

5.电视新闻直播的出现转播党的十三大答A第一次现场直播党代会开幕式实况,并通过卫星向全世界转播B第一次对党代会的全体会议做连续性报道C第一次明确规定领导人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原则上可以公开报道。

6.电视转播大型体育活动走向成熟答:A.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在上海举行,上海电视台成为第一次承担大型体育转播任务的地方电视台 B.1986年上海电视台现场直播国际女子马拉松赛 C.电视体育报道最重要的进展是打破了中央电视台对国际赛事独家转播和报道的局面 D.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报道标志着中国电视的体育报道进入了成熟时期7.电视剧逐渐走向成熟答:A.80年代中期以后,电视连续剧逐渐成为电视剧创作的主流 B.1985年《四世同堂》开创我国长篇电视剧创作的先河 C.1987年《红楼梦》引起热烈反响到达这一代人所能达到的高度此时电视连续剧的创作越来越表现出通俗化的态势,一批“市民化”“通俗剧”“情节剧”走上荧屏 D.在第八届“飞天奖”评选中通俗剧《乌龙山剿匪记》火电视连续剧三等奖,《啼笑因缘》获提名奖,标志着通俗电视连续剧获得的成就和电视界对电视连续剧通俗化方向的肯定 E.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中国电视剧的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F.1987年中央电视台无锡外景基地举行落成典礼,是我国第一个专供制作电视节目的外景基地 G.1988年,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建成了国内第一座室内摄影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