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系列课件(中南大学)—第三章 地震波的时距关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sin(i12 ) = V1 / V
cos( i12 ) = 1 − sin 2 (i12 ) = 1 − (V1 / V2 ) 2
x 2Z sin( i12 ) 2Z x 2 Z [1 − sin 2 (i12 )] x 2 Z cos( i12 ) ∴ t= − + = + = + V2 V2 cos(i12 ) V1 cos(i12 ) V2 V1 cos(i12 ) V2 V1
场),属于地震勘探的正演问题。
� 炮检距:激发点(即炮点)到任意检波点的距离,用 x 表示。 � 道间距:相邻两检波点之间的距离,一般用Δx 表示。 � 地震道:以地震波激发瞬间作为计时零点,在检波点处所得到的
振动图。
� 数字地震道 :按一定时间采样间隔进行离散所得到的时间序列。 � 地震记录:地震道按各自的跑检距
�
可见,第二层界面的折射波时距曲线仍为直线,其斜率为 1/V3 。交叉时为:
V32 − V12 V32 − V22 2Z1 cos α1 2Z 2 cos i2 t02 = + = 2Z1 + 2Z 2 V1 V2 V1V3 V2V3
�
依次类推,推广到 n 层水平层状介质,折射波时距曲线方程 为:
∴ sin( i ) ≈
V1 1 1 ( * + *) 2 V+ V−
又 ∵ sin( i ) =
V1 V2
类比两式,可得
2V−*V+* V2 ≈ * V− + V+*
� Z上、Z下的求取:
1 V1 ⋅ t 0上 ⎧ Z上 = ⋅ ⎪ ⎪ 2 cos( i ) ⎨ V ⋅t ⎪ Z 下 = 1 ⋅ 1 0下 ⎪ 2 cos(i ) ⎩
三、隐伏层中的折射波
1 多层介质中的中间层性质 � 多层介质中的中间层 共分三种情况 :
①初至层 初至层:具有初至区的折 。 射层,初至折射波法有效 有效。 ②速度倒转层 速度倒转层:中间层的波 速小于其上伏介质的波速,无法形成折射波, 。 用折射波法探测失效 失效。 ③隐伏层:中间层的折射波信号全部落在续至 到该层的信息。 区,初至折射波法无法探测 无法探测到该层的信息。
2 x 2 Z 1 − (V1 / V2 ) = + V2 V1
�
当 x = 0 时,
2Z 1 − (V1 / V2 ) 2 t0 = V1
�
x ∴ t = t0 + V2
可见,折射波时距曲线也为 直线 ,其斜率 为1/V2 。 直线,其 斜率为 或截距时”,它是折射波时距曲线延伸 式中:t0 为“交叉时 交叉时或 到 t 轴与 t 轴的交点所对应的时间。因此,可以很方便地利用 直达波和折射波时距曲线的斜率求出 V1、V2,同时,将折射波 为: 时距曲线延伸到 t 轴求出交叉时 t0 ,则界面埋深 界面埋深为:
:当炮检点位于构造两侧,同时界面弯曲程度 � 凸界面的穿透现象 凸界面的穿透现象:当炮检点位于构造两侧,同时界面弯曲程度 较严重时,折射波不再沿界面滑行,而是直接穿过下伏介质传播。 此时,采用追逐观测系统所测得的时距曲线也不再平行。因此利 用追逐观测系统, 用追逐观测系统,根据 根据 根据Δ Δt 1与Δt 2是否相等,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折 。当穿透现象发生时,以后所讲的折射波解释方法 射波穿透现象 射波穿透现象。当穿透现象发生时,以后所讲的折射波解释方法 将无法获得正确的解释结果,所以,必须改变野外观测方式,尽 可能地避免这种现象发生。
依次排列在一起所形成的图形。
� 同相轴:地震记录中各地震道的波
形曲线上波峰(或波谷)的规则排列。
� 时距曲线:在一维测线上观测得到
的时距关系所构成的曲线。亦可描述 为:各道的同相轴时间 t 与其对应的 炮检距 x 所展现出的 t - x 关系曲线。
典型地震记录( 1)
典型地震记录( 2)
第一节 直达波及折射波时距曲线
� V2 的求取: (φ)→1 ,sin(φ)→φ 。 设 φ →0 ,则 cos cos(
V1 ∴ * = sin(i + ϕ ) = sin(i ) cos(ϕ ) + cos(i ) sin(ϕ ) ≈ sin(i ) + ϕ cos(i ) V+
同样地,
V1 = sin(i − ϕ ) ≈ sin(i ) − ϕ cos(i ) * V−
便可得到地表覆盖层的波速。声波、 面波等也符合这种直线传播规律。
� 影响因素:只与观测点的坐标 x 和波
速 v 有关,而与地下弹性分界面的空 间位置无关,所以无法给出地层分界 面或构造的产状数据。
二、水平层状介质中折射波时距曲线
1 水平二层介质 � 直达波:斜率为 1/v1 的直线; � 反射波:渐近线为直达波时
,则在O点激发,OO'段接收时的折射波时距 � 采用相遇观测系统 相遇观测系统,则在 曲线为:
t= OM + PO′ MP + V1 V2 Z + Z 下 OQ − ( Z 上 + Z 下 )tgi = 上 + V1 cos i V2 x ⋅ cos ϕ Z 上 + Z 下 x ⋅ sin( i + ϕ ) 2 Z 上 = + cos i = + cos i V2 V1 V1 V1
�
Z =
2
t 0 V 1V 2 V 22 − V 1 2
2 水平多层介质
� 对于第一层界面 2 Z1 cos(i1 ) x x t= + = t01 + V1 V2 V2 � 对于第二层界面
OM ' + P ' G5 M ' M " + P ' P" M " P" t= + + V1 V2 V3 2 Z1 2Z 2 x − 2 Z1tgα1 − 2 Z 2tgi2 = + + V1 cos α1 V2 cos i2 V3 sin α1 sin i2 1 ∵ = = V1 V2 V3 2 Z cos α1 2 Z 2 cos i2 x x ∴ t= 1 + + = t02 + V1 V2 V3 V3
�折射波法:利用折射波进行地震勘探的一种方法。 �应用条件:V上<V下,且接收折射波时应将排列布设在目的层盲区
以外,即x≥xm,并折射面倾角应满足φ <90°- i(i为临界角)。
�作用:折射波法是工程地质调查中非常常用。主要用于解决:基岩
面(持力层)形态、覆盖层厚度、潜水面埋深、风化带划分、断层 破碎带的位置等。其优点是可以获得各层介质的速度值,因而还可 推断折射地层的岩性和力学性质。 :若在第n层之上出现某层(如第i层)的 �主要问题 高速屏蔽层:若在第 主要问题: :①高速屏蔽层 波速大于其下伏层的波速,且厚度较大,使得下伏地层无法满足折 射波形成条件,则称该层为高速屏蔽层。但如该高速层的厚度比地 :若第i层的波 震波长小得多,则不会出现屏蔽现象。②速度倒转层 速度倒转层:若第 层的波速,即Vi<Vi-1,则在其界面处也不会形成折射 速小于第i -1 -1层的波速,即 波,称该低速层为速度倒转层。
� 临界角 i 和地层倾角 φ 的求取:由两支折射波的斜率可求 出 V+* 和 V+* :
V1 ⎧ * V− = ⎪ ⎪ sin(i − ϕ ) ⎨ V1 ⎪V+* = ⎪ sin(i + ϕ ) ⎩
1 ⎧ −1 V1 −1 V1 i = [sin ( * ) + sin ( * )] ⎪ 2 ⎪ V+ V− ∴ ⎨ 1 V −1 V1 ⎪ϕ = [sin −1 ( 1 ) − sin ( * )] * 2 ⎪ V+ V− ⎩
2 隐伏层
折射波法不能探测 到的地层。 � 隐伏层:初至 初至折射波法 不能探测到的地层。
� 产生原因: ①层状介质中的低速夹层,由于v上>v下,因而在其
上界面不能产生折射波而成为隐伏层; ②虽然波速逐层递增, 但其中厚度太小的地层,所形成的折射波不能出现在初至区, 而被隐藏在续至区中难以识别。
四、倾斜界面折射波时距曲线
第三章 地震波的时距关系
本章重点:
★ 时距曲线的定义 ★ 不同介质、不同界面形态下的直达波、 折射波、反射波、特殊波的时距关系。 性 质:掌握 目 的:深入了解运动学特征,便于掌握勘探方法
� 地震波的时距关系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前的空间位置与
其传播时间之间的几何关系(即地震波的时距关系)。
� 作用:通过研究地震波的时距关系,深入了解地震波的运动学特
征,更好地解决地下地质构造问题,它属于几何地震学的范畴。
� 时距曲面:在二维平面上观测得到的时距关系所构成的曲面。 � 影响因素:①地震波的种类(如直达波、反射波、折射波等,其
时距关系的特点各不相同);②界面埋深、形态;③介质种类(如 层状介质、连续介质)
� 本章内容:研究在不同介质模型条件下的时距响应关系(即时间
时的折射波时距曲线方程为: 因此,下倾方向接收 下倾方向接收时的折射波时距曲线方程为: x 2Z上 x t下 = sin( i + ϕ ) + cos i = sin( i + ϕ ) + t 0 上 V1 V1 V1 时的折射波时距曲线方程为: 同样,上倾方向接收 上倾方向接收时的折射波时距曲线方程为: 2Z下 x x t上 = sin( i − ϕ ) + cos i = sin( i − ϕ ) + t 0 下 V1 V1 V1
: � “等效层” 的概念: 等效层 的概念 如下图所示,可以将第1、2层介质等效为一层介质来看待,此 等效层的厚度为H,速度为Vt(称之为“等效速度”)。依此类推, 可将多层介质等效为两层介质,使问题得以简化。
五、弯曲界面折射波时距曲线
,而是与弯曲界面 � 当界面弯曲时,折射波时距曲线将不再是直线 不再是直线,而是与弯曲界面 。若采用追逐观测系统 进行观测,相邻激 成拟镜像关系的弯曲线 成拟镜像关系的弯曲线。若采用 追逐观测系统进行观测,相邻激 相互平行 的。 发点所观测到的时距曲线是 发点所观测到的时距曲线是相互平行 相互平行的。
距曲线的双曲线;
� Fra Baidu bibliotek �
折射盲区 :xm; 折射波形成条件 :v1<v2 ; 折射波观测有利区 (初至区):x≥xe 。
t=
AB + CD BC + V1 V2 Z AB = CD = cos( i12 )
BC = x − 2 Z ⋅ tg (i12 ) = x − 2 Z ⋅
sin(i12 ) cos( i12 )
x n −1 2Z k cos α k x t = +∑ = + t0 k Vn k =1 Vk Vn
� 由此可见, 水平多层介质的折射波时距曲线是多条斜率、交 。随着层数不断增大,直线斜率 叉时不同的相互相交的直线 叉时不同的相互相交的直线。随着层数不断增大,直线斜率 越来越小(即越来越平),当跑检距增大到一定值时,折射 波将穿越直达波,成为最早到达的波,故而称之为 “初至” 或“首波” 。所以,为了更好地利用折射波,要采用远离炮 点的大排列接收。 是各相应层介质波速的倒数 。 � 各时距曲线的斜率 时距曲线的斜率是各相应层 介质波速的倒数。 可以计算出表层介质的波速 。 � 利用直达波的斜率 直达波的斜率可以计算出 表层介质的波速。 和波速 ,可计算出其 埋深 。 � 利用各层折射波时距曲线的 交叉时 交叉时和 波速,可计算出其 埋深。
一、直达波时距曲线
� 直达波:从震源出发不经过反射、折射而直接到达地面各接收点
的地震波。
� 直达波时距曲线方程 :设地表为均匀介质,波速为 v ,x 为震源
点o到测线上各观测点的距离,t 为直达波到达各观测点的旅行时 间,则 t = x / v 。
� 直达波时距曲线的斜率 :m = 1 / v 。因此,求出该直线的斜率,
� “互换时间T”的概念:
由O点激发,在O'点接收与由O'点激发,在O点接收,折射 波所走路径完全一致,所以,二者旅行时也完全一致。因此,该 。这一点,可用来判断系统误差 或折射波的 时间T 称为互换时间 互换时间。这一点,可用来判断 系统误差或折射波的 。 穿透现象 穿透现象。
� 界面倾角的影响: 在倾斜界面情况下,若 i + φ≥90°,则无法接收到折射波。 接收,因此时盲区无限大,折射波射线无法返回 ① 若在下倾方向 下倾方向接收,因此时盲区无限大,折射波射线无法返回 到地面; 接收,入射角总是小于临界角,无法产生折射波。 ② 若在上倾方向 上倾方向接收,入射角总是小于临界角,无法产生折射波。 因此,在大倾角地区进行折射法工作时,应把测线布置得同地 层倾角斜交,使视倾角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