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的10项原则

合集下载

企业知识管理制度

企业知识管理制度

企业知识管理制度1. 引言企业知识管理制度是一套组织和管理企业知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方法。

它旨在帮助企业有效收集、组织、利用和传播知识,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企业知识管理制度的要点和实施步骤。

2.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包括员工的经验、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意等。

有效管理知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创新和持续发展。

知识管理可以减少知识流失、避免重复工作,并促进员工学习和个人成长。

3. 知识管理的基本原则在制定企业知识管理制度前,需要明确以下基本原则:3.1 知识价值企业需要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

知识管理制度应该根据知识的价值对其进行分类和管理。

3.2 共享与传播知识管理应该强调共享和传播知识的重要性。

通过建立沟通渠道和知识分享平台,员工可以更好地交流和分享经验和知识。

3.3 持续学习知识管理制度应该鼓励员工进行持续学习和个人成长。

企业可以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3.4 制度化和规范化知识管理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和规范。

通过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可以确保知识的有效组织和利用,避免知识的丢失和浪费。

4. 知识管理的实施步骤4.1 明确目标和策略企业需要明确知识管理的目标和策略。

目标可以包括知识分享的频率和质量、员工知识的增值情况等。

策略可以包括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建立知识共享平台等。

4.2 知识分类与标识根据知识的特点和价值,对知识进行分类和标识。

可以根据内容、形式、应用领域等进行分类,并为每个知识资源设置标识,方便员工查找和利用。

4.3 知识收集与整理通过采访、调研、会议等多种方法收集知识,并将其进行整理和归档。

在整理过程中,可以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如知识图谱、文档管理系统等。

4.4 知识共享与传播建立知识共享平台,鼓励员工分享和传播知识。

可以通过内部网站、博客、讨论论坛等方式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交流。

知识管理的10项原则

知识管理的10项原则
1 /
这 会使

理 的另

个原则

娟 Y 2咖


有 效 的 知识 管 理 需 要 人 员 和 技
理是

项高 度政治 陛的任 务


既 然知

惠普公 司 的

个 知 识 管 理 人 员认 为


术 的结 合
((商 业 周 刊 》 最 近 在

识 与权 力 金 钱和成功 有 关 那 么 知

这 种 角 色 最 重 要 的资格 是
, ,
件 才能获 得 哪 些 知 识 例 如 明尼 阿

人或许是 索价 高 昂和 心 地 不 良的
识分 类

建 立 面 向知 识 的 技术 基 础


波 利斯 的特 尔 特 克 公 司 管 理 着


个由

但他们 十分擅 长某 些 知识技 能 我们致力 于 了 解知识
景 下 解释 知识 信 息 结合 起 来











知识管理 的1O项原则

e
佚名
在 过去 两 年 问 我与 知识 管 理 领

域 的机 构共 事 其 中


些机 构致 力 于
这 个 主 题 已有 多 年

但 只 是 最 近 才认

识到



它 们 是 在 管理 知识
更常 见 的
知识管 理 这 个 主 题 只 是 最 近 才 出

麦金 西 公 司长期 以来具 有将

知识管理与知识共享

知识管理与知识共享

知识管理与知识共享为了加强知识管理和促进知识共享,提高企业的创新本领和竞争力,本文规定了相关的制度和流程,以确保知识的有效收集、整理、传播和利用。

一、知识管理的定义和目标1.1 知识管理是指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和流程,收集、整理、存储、传播和应用知识,以提高企业的绩效和创新本领。

1.2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推动知识的共享和转化,培养学习型组织,促进创新和连续发展。

二、知识管理的原则和流程2.1 知识管理的原则2.1.1 共享原则:鼓舞员工共享知识,打破信息孤岛,促进团队间和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

2.1.2 学习原则:鼓舞员工不绝学习和积累知识,提高个人和组织的学习本领和创新本领。

2.1.3 开放原则:与外部合作伙伴共享知识,汲取外部智慧,推动行业共同发展。

2.2 知识管理的流程2.2.1 知识收集:定期组织调研、市场分析、知识搜集等活动,收集内外部知识资源,并建立知识库进行存储。

2.2.2 知识整理:对收集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分类,建立清楚的知识体系,并进行归档和编目。

2.2.3 知识传播:通过内部培训、工作坊、会议等方式,将知识传播给员工,促进知识的共享和沟通。

2.2.4 知识应用:鼓舞员工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提升效率和质量。

三、知识共享的机制和平台3.1 知识共享的机制3.1.1 内部社交平台:建立内部社交平台,供应员工共享和沟通的空间,鼓舞员工发布、评论、点赞和共享有价值的知识内容。

3.1.2 知识共享会议:定期组织知识共享会议,邀请员工共享本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促进跨部门和团队的知识沟通。

3.1.3 创新试验室:设立创新试验室,供应创新项目的资源支持和专家引导,鼓舞员工进行创新实践和知识共享。

3.1.4 嘉奖制度:设立知识贡献嘉奖制度,对乐观贡献知识的员工予以表扬和嘉奖,激励员工乐观参加知识共享。

3.2 知识共享平台3.2.1 内部知识库:建立电子化的内部知识库,收集整理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通过搜寻和浏览功能将知识供应给员工。

知识管理指南,让你事半功倍

知识管理指南,让你事半功倍

知识管理指南:让你事半功倍引言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掌握并高效地运用知识都可以事半功倍。

然而,知识管理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有系统的方法和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知识管理技巧和原则,帮助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知识,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1. 什么是知识管理?在谈论知识管理前,首先需要明确知识的定义。

知识是人们对于事物认知的总和,包括了个人经验、专业知识、技能等。

知识管理则是指利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将个人或组织内的知识进行有效地整理、储存和传递的过程。

2. 为什么需要进行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利用已有的知识资源,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需求和好处:•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有效地组织和储存知识,能够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避免重复劳动和浪费时间;•加强团队协作:知识管理不仅关乎个人,也关乎团队。

良好的知识管理可以促进团队内部的知识共享和协作,避免重复工作和信息孤岛的问题;•提高创新能力:有效管理知识可以帮助激发创意和创新,为个人和组织带来更大的价值;•提高学习能力: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学习和成长,掌握新知识和技能。

3. 知识管理的基本原则在进行知识管理时,有几个基本原则值得我们注意:3.1 知识的分类和组织掌握知识的分类和组织方法是进行知识管理的基础。

可以通过按主题、按类型、按时间等多种维度对知识进行分类,并建立相应的知识库或档案。

这样做可以让我们更快地找到需要的知识,提高工作效率。

3.2 知识的储存和传递储存和传递知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任务。

可以借助数字化工具,如云存储、笔记软件、团队协作平台等,将知识进行有效整理和储存,并方便地与他人分享。

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培训、研讨会等形式,将知识进行有效的传递和沟通。

3.3 知识的更新和迭代知识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因此定期更新和迭代知识也是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时刻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行业动态和技术趋势,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并与他人交流和分享,以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知识管理的十项原则

知识管理的十项原则
大数境况较好的组织听任知识市场运作,只 是提供和反映其客户看来需要的知识。听任市场 运作意味着知识管理者尝试使知识变得尽可能地 吸引人和可理解。
因为需要专家指点的客户不太可能始终使用
与专家们在描述其工作时借用的同样的术语。
(六)分享和利用知识往往是不自然的 行为
我的知识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为什么我应 该与人分享?为什么我应该利用你的而不是我 的知识,从而将我的职位置于风险之中?
知识管理职能可能在组织内部引起怨恨,如 果该组织致力于收集和控制所有知识。这种组织 的目标应该只是帮助其他人对知识的创造、分配
和利用。知识管理者自身不应该通过其言 语或行动暗示,他们比其他任何人更"有 知识"。这种角色最重要的资格是"无私"。
(五)知识管理受益于实事求是而不是生 搬硬套,受益于市场而不是等级体系
谢谢大家!
巴克曼实验公司的巴克曼(R.Buckman)估计,他 的公司将其收入的7%用于知识管理。
(二)有效的知识管理需要人员和 技术和结合
(三)知识管理的高度政治性
"知识即权力",因此,不应使任何人感到 惊讶的是,知识管理是项高度政治性的任务。
(四)知识管理需要知识管理者
在公司内的某个群体对知识管理工作负起明 确的责任之前,知识不可能行到良好管理。在这 种群体可能发行的任务中,有收集知识并为知识 分类,建立面向知识的技术基础,并监督知识和 利用。
雇员的知识是否能被拥有或租用?雇员 头脑中的所有知识是否都是雇主的财产?当 顾问们提供咨询时,他们的知识属于谁?外 请的雇员情况又如何?具有处理这些问题的 政策的公司几乎还没有。
尚不清楚在组织中,是谁目前拥有或曾 经拥有雇员的知识的使用权。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2.1220.12.12Saturday, December 12,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1:10:5211:10:5211:1012/12/2020 11:10:52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2.1211:10:5211:10Dec-2012-Dec-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1:10:5211:10:5211:10Saturday, December 12,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2.1220.12.1211:10:5211:10:52December 12,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2月12 日上午1 1时10 分20.12. 1220.1 2.12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2月12日星期 六上午11时10分52秒11:10:5220.12.12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2月 上午11时10分20.12.1211:10D ecember 12, 2020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2月12日星期 六11时10分52秒11:10:5212 Decem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11时10分52秒上午11时10分11:10:5220.12.12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2.1220.12.1211:1011:10:5211:10:52Dec-20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2月12日 星期六11时10分52秒 Saturday, December 12, 2020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2.122020年12月 12日星 期六11时10分 52秒20.12.12

《知识管理》管理办法范本

《知识管理》管理办法范本

《知识管理》管理办法范本知识管理管理办法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知识管理,提高知识创造、传播和应用的效率,促进组织创新和发展,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知识管理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流程,通过有效的知识搜集、整理、存储、传播和应用,提高知识产出和转化效率的系统工程。

第三条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提高组织的智慧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第四条知识管理的原则是科学性、公平性、开放性、实效性。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类型组织的知识管理活动,具体实施细则由各组织根据本办法自行制定。

第二章知识管理体系第六条知识管理体系由知识战略、知识概念、知识流程和知识工具四个要素组成。

第七条知识战略是指组织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制定的知识发展方向和重点。

第八条知识概念是指组织对知识的界定和分类体系,包括核心知识、专业知识、经验知识等。

第九条知识流程是指组织内部知识的获取、传播、应用和评估等环节。

第十条知识工具是指组织用于知识管理的软硬件设施,如知识管理系统、知识库等。

第三章知识管理流程第十一条知识管理流程包括知识搜集、整理、存储、传播和应用五个环节。

第十二条知识搜集是指获取组织内外的相关知识,并对其进行筛选和整理。

第十三条知识整理是指将搜集到的知识进行分类、编目和归档,便于后续使用和检索。

第十四条知识存储是指将整理好的知识以适当的格式保存在知识库或其他存储介质中。

第十五条知识传播是指将存储的知识进行分享、交流和传递,促进知识在组织内部的流动和共享。

第十六条知识应用是指将传播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升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第四章知识管理工具第十七条知识管理工具包括知识管理系统、知识库、专家系统等。

第十八条知识管理系统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实现知识管理各环节的信息系统,提供知识存储、检索和共享等功能。

第十九条知识库是指将组织内部的核心知识、经验知识等整理好,保存在一个集中的数据库中,方便查询和利用。

第二十条专家系统是指通过将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提取和编码,形成一个智能化的系统,辅助决策和问题解决。

pkm 个人知识管理 五个原则

pkm 个人知识管理 五个原则

pkm 个人知识管理五个原则
个人知识管理(PKM)是指个体如何有效地收集、组织、存储和利用个人知识的过程。

下面是五个常见的原则,可以帮助你进行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
1. 收集多样化的信息,多样性是知识的源泉。

通过广泛地收集不同领域、不同来源的信息,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边界,获取更多的观点和想法。

这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参加课程、关注专业博客、订阅新闻资讯等方式实现。

2. 组织和分类知识,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组织和分类是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

可以使用标签、分类文件夹、笔记本等工具,根据主题、领域或者其他自定义的标准对知识进行分类和整理,以便日后查找和使用。

3. 建立个人知识库,个人知识库是一个集中存储和管理个人知识的地方。

可以使用电子笔记软件、云存储服务、个人博客等工具来建立个人知识库。

将整理好的知识以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存储,方便随时查找和回顾。

4. 反思和总结,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是很重要的。

可以定期回顾自己的知识库,思考已学习的知识如何应用到实践中,以及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通过反思和总结,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分享和交流,与他人分享和交流自己的知识是进一步提升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重要方式。

可以通过参加讨论、加入社群、写博客等方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验,同时也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新的知识和观点。

以上是个人知识管理的五个原则,通过遵循这些原则,你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个人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应用

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应用

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知识是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对于企业而言,如何管理知识已经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任务。

而知识管理的本质是有效地进行知识的采集、存储、组织、分享和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应用。

一、知识管理的基本原则1. 知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知识已经成为各类企业的重要资产。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所拥有的使其获得成功的资源和能力。

而知识的积累、传递和应用,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知识管理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需要认真思考如何管理知识,将其融入到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中。

知识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而非短期行为。

通过知识管理,企业可以在竞争市场中获得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3. 知识管理需要全员参与知识不是被单独的个人或部门所拥有,而是由全体员工所共有。

每个员工在其日常工作中,都将积累和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

而知识的共享与交流必须依靠整个组织机构的支持和参与,需要公司领导的重视和每位员工的积极参与。

4. 知识管理需要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操作知识管理需要以标准化的流程和规范化的方式进行操作。

确定标准处理程序以确保企业系统化的知识采集和分享。

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管理制度,确保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知识管理目标。

5. 知识管理需要进行不断的评估和改进不断地进行评估和改进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和解决问题,并提高知识管理的效果。

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企业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定在知识管理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知识管理的应用1. 知识管理的采集知识管理的采集包括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的采集。

对于内部知识,一方面需要建立知识库,将员工积累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供日后使用。

另一方面,企业需要通过调研、会议、培训等方式,积极创造和分享新知识。

对于外部知识,企业需要积极收集和获取外部环境中的知识,在获取外部知识的同时,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筛选和整合,以便于企业更好的应用。

知识管理制度规范

知识管理制度规范

知识管理制度规范知识管理制度规范的制定应当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包括适合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

适合性原则要求知识管理制度规范应当适合组织的实际需求和发展阶段,不能生搬硬套,应当根据组织的特点和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和改进。

全面性原则要求知识管理制度规范应当全面涵盖组织的知识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传播、知识保护和知识创新等环节。

可操作性原则要求知识管理制度规范应当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即应当简洁明了,便于组织成员理解和执行。

创新性原则要求知识管理制度规范应当注重创新和变革,及时调整和改进知识管理制度规范,适应知识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根据上述原则,制定知识管理制度规范应当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首先,应当对组织的知识管理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包括知识资源的现状、知识管理的问题和存在的障碍等,为后续的制度规范制定提供依据。

其次,应当明确制度规范的目标和原则,明确知识管理制度规范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从而为制度规范的具体内容和程序提供指导和依据。

再次,应当研究和设计知识管理的相关制度规范,具体包括知识管理的基本流程、知识管理的具体内容、知识管理的相关制度和程序等。

最后,应当对制定的知识管理制度规范进行试行和完善,通过在组织内部试行,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最终形成健全和完善的知识管理制度规范体系。

在知识管理制度规范的具体制定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应当注重知识管理制度规范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尤其是要注重与组织的战略目标和业务流程的有机结合,不能孤立地制定知识管理制度规范,而应当把知识管理制度规范与组织的整体战略和业务流程相结合。

其次,应当注重知识管理制度规范的灵活性和可变性,由于组织的内外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知识管理制度规范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因此,知识管理制度规范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变性;再次,应当注重知识管理制度规范的操作性和有效性,尽管知识管理制度规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但是其操作性和有效性是知识管理制度规范对组织的影响和价值的具体体现,因此,知识管理制度规范应当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最后,应当注重知识管理制度规范的持续性和创新性,知识管理制度规范应当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创新性,不能一劳永逸,而应当与组织的发展和变革相适应,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

知识管理中的管理办法

知识管理中的管理办法

知识管理是指组织利用知识资源来创造价值、提高竞争力的一系列活动。

以下是一些与知识管理相关的管理办法:1. 明确知识管理目标:企业应明确知识管理的目标,如提升创新能力、优化流程、提高员工满意度等。

明确目标有助于确定知识管理的重点和方向,并为后续的管理决策提供指导。

2. 建立知识管理团队:企业应组建专门的知识管理团队或委员会,负责制定和执行知识管理策略。

团队成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能够推动知识共享和应用。

3. 知识分类和标准化:企业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知识进行分类和标准化。

通过建立知识分类体系和标准,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知识资源,便于查找和共享。

4. 知识获取和创造:企业应鼓励员工积极获取和创造知识。

这包括培养学习的氛围,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鼓励员工参与行业交流和研究活动。

同时,也要注重知识的内部创造,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5. 知识共享与传播:企业应建立有效的知识共享和传播机制。

这可以通过建立内部知识平台、知识分享会议、社交媒体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也要鼓励员工积极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并及时将有价值的知识转化为可用的形式。

6. 知识存储和检索: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知识存储和检索系统。

这包括建立知识库、文档管理系统等,以便员工可以方便地查找和获取所需的知识资源。

同时,也要确保知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7. 培养知识共享文化:企业应培养积极的知识共享文化。

这可以通过奖励制度、表彰先进、激励分享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也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协作机制,促进跨部门和团队之间的知识共享和合作。

8. 知识评估和价值衡量:企业应建立知识评估和价值衡量的机制。

这可以通过制定评估指标和方法,对知识资源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

通过评估结果,可以了解知识管理的效果和价值,并为进一步的决策提供依据。

9. 培养知识管理人才:企业应注重培养和吸引具备知识管理能力的人才。

这包括选拔和培训专业的知识管理人员,建立知识管理岗位,并提供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机会。

知识管理规范

知识管理规范

知识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知识已经成为企业和组织中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知识,提高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制定和执行一套有效的知识管理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二、知识管理规范的目的及意义知识管理规范的目的是建立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流程,以收集、组织、存储、分享和应用知识,从而促进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利用。

它的意义在于:1.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知识管理规范,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知识资源,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2. 促进创新:知识管理规范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推动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和合作,从而促进创新的发生;3. 提升竞争力:知识管理规范使企业能够更好地获取和利用外部的知识资源,及时了解市场动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4. 保证质量:通过规范的知识管理,可以确保知识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避免错误和失误的发生。

三、知识管理规范的基本原则制定知识管理规范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共享与协作原则:鼓励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和合作,促进知识的流动和流通;2. 管理与创新原则:知识管理旨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的结合,不仅要管理现有的知识,还要鼓励创新和知识的创造;3. 价值与效益原则:知识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组织的价值和效益,所制定的规范和流程应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利益最大化;4. 持续改进原则:知识管理规范应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组织的需要。

四、知识管理规范的实施步骤为了有效实施知识管理规范,可以按下述步骤进行:1. 制定策略:明确知识管理的目标和价值,根据组织的需求和特点制定相应的策略和计划;2. 知识收集:建立系统的知识收集机制,收集来自内外部的信息和知识资源;3. 知识组织与分类:对收集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分类和标记,确保其易于搜索和访问;4. 知识存储与分享:建立知识库或平台,用于存储和分享知识,为员工提供便捷的获取和共享渠道;5. 知识应用与创新:鼓励员工将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促进创新和业务的持续改进;6. 监控与评估:建立评估和监控机制,定期检查和评估知识管理的效果和绩效,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知识管理的十项原则

知识管理的十项原则

知識管理的十項原則作者:網絡發布會員:F*****14 版權:轉載發表日期:2006-6-17 10:00:42 閱讀:8次【字體:大中小】【複制】【打印】【關閉窗口】(一)知識管理的代價高昂知識是一種資產,但其有效管理需要投入其他資產。

許多特定的知識管理活動需要投入金錢或勞動力,這些活動包括:知識獲得,即創建檔並把檔輸入電腦系統;通過編選、組合和整理,給知識增添價值;開發知識分類方法,並標示對知識的新貢獻的特點;發展資訊技術基礎,實行知識分配;就知識的創造、分享和利用對雇員進行教育。

雖然很少有公司計算知識管理的成本,但仍有一些定量估計。

巴克曼實驗公司的巴克曼(r.buckman)估計,他的公司將其收入的7%用於知識管理。

(二)有效的知識管理需要人員和技術和結合《商業週刊》在最近一篇有關人工智慧的文章的標題中宣佈,能思考的電腦幾乎已出現……能象人類一樣進行推理的人工智慧的最終目標已近在咫尺。

對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來說,閱讀1995年的這條大標題可能產生一種似曾相識的體會,自50年代以來,他們就聽說了基於機器的知識。

但事實是,希望有效地管理知識的公司今天需要大量人力。

(三)知識管理的高度政治性知識即權力並非秘密,因此,不應使任何人感到驚訝的是,知識管理是項高度政治性的任務。

既然知識與權力、金錢和成功有關,那麼,知識也與遊說、陰謀和密室交易有關。

如果圍繞知識管理的倡議沒有政治活動,這清楚地表明,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東西正在發生。

(四)知識管理需要知識管理者諸如勞動力的資金等關鍵的企業資源具有專用於知識管理的實際的組織職能。

在公司內的某個群體對知識管理工作負起明確的責任之前,知識不可能行到良好管理。

在這種群體可能發行的任務中,有收集知識並為知識分類,建立面向知識的技術基礎,並監督知識和利用。

知識管理職能可能在組織內部引起怨恨和憂慮,如果該組織緻力於收集和控制所有知識。

這種組織的目標應該隻是幫助其他人對知識的創造、分配和利用。

知识管理操作规程

知识管理操作规程

知识管理操作规程
一、背景
知识是组织的重要资源,合理有效地管理知识对于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和有效地管理知识,制定本《知识管理操作规程》。

二、目的
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知识的准确获取、储存、组织、共享和应用,提高知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部门和岗位的工作人员。

四、知识获取
1. 知识获取必须遵循法律法规,尊重知识产权。

2. 员工应当通过正式渠道获取有效的知识信息,如参加培训、阅读专业文献等。

五、知识储存
1. 知识储存应遵循安全性和保密性原则,储存方式可以包括电
子存储和纸质存储等。

2. 储存的知识应有清晰的分类和标识,方便后续查找和使用。

六、知识组织
1. 知识组织应遵循逻辑性和易用性原则。

2. 员工应定期更新知识组织结构,确保其准确性和实用性。

七、知识共享
1. 知识共享应遵循公平、开放和共享的原则。

2. 员工可以通过内部平台、会议、讨论等形式分享自己的知识
和经验。

八、知识应用
1. 知识应用应遵循实际需要和有效性原则。

2. 员工可以将适用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九、违规处理
1. 对于违反本操作规程的行为,将对相关人员进行相应的违规
处理。

2. 违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未经授权获取知识、泄露知识和滥用知识等。

十、附则
1. 本操作规程的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

2. 本操作规程的内容应与公司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保持一致。

---
注:本文档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酌情修改。

知识管理部知识共享与创新管理规定

知识管理部知识共享与创新管理规定

知识管理部知识共享与创新管理规定本规定旨在明确知识管理部的知识共享与创新管理原则和措施,提高知识的流动和创新能力,以推动组织的发展。

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本规定。

一、知识共享原则1.1 提倡共享:鼓励所有员工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创新成果主动分享给组织内其他成员,使知识得以快速传播。

1.2 共享渠道:知识管理部将建立在线知识共享平台,提供便捷的知识交流和分享渠道,同时组织定期的沙龙、研讨会等活动,促进面对面的交流和合作。

1.3 保护知识产权:知识共享应遵循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则,任何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都是严禁的。

二、知识共享方式2.1 内部博客:员工可以在内部博客上分享自己的创新观点、行业动态和经验总结等,鼓励评论和互动交流。

2.2 技术文档库:知识管理部将建立技术文档库,用于存储和管理项目经验、技术文档和最佳实践等,供所有员工参考和学习。

2.3 社区讨论:通过组织内部社区讨论,鼓励员工之间的知识分享和问题解答,促进协同学习和共同成长。

三、知识创新管理3.1 创新文化:知识管理部将建立积极的创新文化,鼓励员工跨部门合作、思维碰撞,激发和培养创新意识。

3.2 创新驱动:知识管理部将设立创新项目专项资金,支持有创新价值的项目的研究和开发,推动创新成果的产出和转化。

3.3 创新分享:鼓励创新成果的分享和推广,充分利用内部和外部资源,加速创新成果的应用和落地。

四、知识共享与创新管理的评估与奖励4.1 绩效考核:将知识共享和创新管理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对积极参与知识共享和持续创新的员工给予认可和奖励。

4.2 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知识共享和创新活动,如评选最佳贡献奖、设立创新基金等。

五、违规处理和救济措施5.1 违规行为:将任何未经授权外泄、抄袭、篡改他人知识产权等违反知识共享和创新原则的行为视为违规行为。

5.2 处理措施:对违规行为将进行严肃处理,包括批评教育、记过、降低绩效评定等,情节严重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知识管理的10条心法

知识管理的10条心法

知识管理的10条心法
1、知识管理,是一场心灵分享工程。

2、专家的常识,是非专家的知识。

3、开放者的信息,是封闭者的机密。

4、分享是一种教养,也是一种自信。

5、你遇到的困难,别人可能都遇到过了。

6、你要找的答案,别人可能都找出来了。

7、知识管理三个宝:知识库(存取文档)、知识社区(交流思维)、知识专家(传承智慧)。

8、知识管理三颗心:开放的心胸、分享的心灵、改变的心态。

9、协同知识分享,包含跨部门分享、跨组织分享、与顾客知识分享、与合作伙伴知识分享、与自己的过去分享。

10、创新的能力与思考的技术,已成为知识应用的新焦点。

知识管理的九个神话和十个原则

知识管理的九个神话和十个原则

知识管理的九个神话和十个原则
九个神话
1、知识管理的目标仅是爲了“知识”管理。

2、知识管理是对职业服务公司及其他智力型企业而言的。

3、知识管理仅仅意味着雇佣更聪明的员工。

4、知识管理意味着需要运用昂贵的技术。

5、知识管理意味着创建巨大且难用的资料库。

6、知识管理是一种梦境──只去建造它,它们就会来了!
7、好的知识管理仅是由得力的CKO或CLO驱动的。

8、知识管理和其他成功的管理实践和过程不同。

9、知识管理只是一种时尚。

十项原则
1、爲有效实现知识管理,要有充分资金的支援。

2、有效的知识管理需要人和技术方案的结合。

3、知识管理某种程度上会牵涉到组织的“政治”行爲
4、知识管理需要有知识经理来推进。

5、知识管理的效益更多地来自於知识地图而非模型,更多地来自於市场而非组织的层次结构。

6、分享和使用知识通常并不是一种自然的行爲。

7、知识管理意味着改进知识工作的过程。

8、能够获取知识仅仅是开始。

9、知识管理永无终时。

10、知识管理需要制定一种知识协定。

职场充电 个人知识管理的原则

职场充电 个人知识管理的原则

职场充电个人知识管理的原则职场充电:个人知识管理的原则1.持续的学习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信息和知识爆炸,在一段时间和时期内,学习的内容必须聚焦,起码要在一个领域内成为专家。

3.你应该学习的内容取决于你的价值观、特长、个性和目标。

4.你必须学会如何有效的评估信息和知识,所以你必须根据你的价值观、特长、个性和目标确立自己对信息和知识的“过滤器”。

5.人是知识获取的重要渠道,所以你应该知道谁最擅长什么?遇到问题时知道可以向谁学习和请教。

6.你好了你的朋友也一定好,建立人际资源的基础是自己的知识基础、个性和激情,自己优势的合理展示和帮助别人的意愿。

7.人际关系需要维护,捷径是找到那些愿意共享自己朋友资源的人,你也应该做这样的人。

8.信息如果不经过处理,不能称为知识。

所以你存储的知识起码你应该简单看过,知道是在讲什么。

9.信息和知识的存储前应该尽可能做规范化的.工作,例如你做的摘要、感触、觉得最有价值的部分、将来能做什么用等等。

10.建立自己的分类字典,而不是每次想起什么就建立什么样的文件或者标签。

分类字典,持之以恒坚持,适当调整。

11.知识存储中分类不宜过宽,过宽则等于没有分类;分类不宜过深,过深后你就不会再去看。

12.充分利用各种工具,尤其是web2.0工具做知识存储和获取工作。

13.知识存储时适当共享,听取和收集别人 ___和建议。

14.有意识的做知识显性化的工作,既方便知识传播也促进知识学习和建立人际网络。

15.知识传播中必须考虑传播的方式和效率。

16.不能用简单朴素的语言表述的知识证明你还没有深入理解。

17.多用举例子、讲故事的方法传播你的知识、见解。

这个过程是你对知识的再深化过程。

18.你的知识传播的越广,你的影响力越大。

19.你的目的决定了你知识利用的方式。

如果目的是要写论文,则你的知识就是明确、简洁的表达;如果是想要在市场上销售,就必须产品化、规范化或者专利化。

20.知识本身没有价值,只有被利用时才能显现其价值。

知识管理十步法

知识管理十步法

知识管理十步法(水藏玺)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应该按照“十步走”的方式进行,这十步具体为:知识规划、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存储、知识应用、知识传递、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测评、知识销售。

1、知识规划就是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和需求状况,规划企业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的规划依据是企业发展战略以及对企业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评价结果,通常我们表示为:企业知识规划=企业要做什么+企业在做什么+企业和员工目前已经有什么,换句话说,就是企业知识规划必须回答清楚以下三个问题: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什么?企业目前正在做什么?员工素质状况如何,能否支撑公司日常运作和战略发展的需要?在回答清楚以上三个核心问题之后,企业就会发现企业目前已经具备的知识体系和未来需要建立的知识体系,另外为了更加有效地进行知识管理,企业还需要对已经规划清楚的知识体系中的每个知识项目进行详细说明和定义。

2、知识获取。

知识获取是企业组织相关资源对已经规划的知识进行收集的过程。

知识获取在整个知识管理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之一,企业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既要注意企业内部现成的知识资源,也要注意发现尚未成型的知识资源;既要注意企业的显性知识,更要注重员工内部的优秀操作经验、销售技巧等隐性知识;既要注重企业的主动获取,也要重视建立完善的知识获取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3、知识选择知识选择是指企业要不断根据已经规划的知识体系对获取的知识资源进行甄别和筛选,将符合企业知识规划的知识保留下来,将与公司知识体系无关的知识剔除掉。

因为企业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得到的很多知识是杂乱无章的,甚至有些知识的真实性、客观性、逻辑性还需要进一步论证;另外,由于知识提供者自身的原因,有可能导致知识在传递、流通的过程中产生表述障碍、理解障碍、记忆障碍、传递障碍等,所以对已经获取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整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4、知识存储企业知识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可能是纸质档案、有可能是录音、录像,也有可能为数字信息,还有可能为电子文档,所以就决定了知识存储的复杂性,知识的存储就需要解决这一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管理的10项原则在过去两年间,我与知识管理领域的机构共事。

其中一些机构致力于这个主题已有多年,但只是最近才认识到,它们是在管理知识。

更常见的是,知识管理这个主题只是最近才出现在这些机构中。

但是,经验和教训已足够多,因而我们能够开始阐述和讨论某些原则和经验法测。

一、知识管理的代价高昂知识是一种资产,但其有效管理需要投入其他资产。

许多特定的知识管理活动需要投入金钱或劳动力,这些活动包括:知识获得,即创建文件并把文件输入电脑系统;通过编选、组合和整理,给知识增添价值;开发知识分类方法,并标示对知识的新贡献的特点;发展信息技术基础,实行知识分配;就知识的创造、分离和利用对雇员进行教育。

虽然很少有公司计算知识管理的成本,但仍有一些定量估计。

巴克曼实验室公司的巴克曼(R.Buckman)估计,他的公司将其收入的7%用于知识管理。

麦金西公司长期以来具有将其收入的10%用于发展和管理智力资本的目标。

但是,虽然知识管理是代价高昂的,显而易见的反驳是,不进行知识管理的代价甚至更高昂。

无知和迟钝的代价是什么?忘记关键的雇员知道什么,不能迅速回答或者根本不能回答客户的问题,或者根据错误的知识作出糟糕的决定,这会使一个组织付出多大的代价?一个组织在确定质量的价值时,必定会确定质量低劣的产品和服务的代价,同样,如果我们希望评估知识的价值,我们会尝试衡量无知的代价。

当然,这种评估可能导致政治问题,但这是知识管理的另一个原则。

二、有效的知识管理需要人员和技术的结合《商业周刊》在最近一篇有关人工智能的文章的标题中宣布,“能思考的电脑几乎已出现……能象人类一样进行推理的人工智能的最终目标已近在咫尺。

”对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来说,阅读1995年的这条大标题可能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体会,自1950年代以来,他们就听说了基于机器的知识。

但事实是,希望有效地管理知识的公司今天需要大量人力。

人非常善于某种类型的活动,而电脑非常善于其他类型的活动。

人或许是索价高昂和心地不良的,但他们十分擅长某些知识技能。

如果我们致力于了解知识,在更广泛的背景下解释知识,将知识与其他类型的信息结合起来,或者将知识的各种无组织形式综合起来,人是受欢迎的工具。

这些都是我们所擅长的知识任务的类型,我们应该被用于这些目的。

另一方面,电脑和电信系统擅长不同类型的事情。

就获得、改变和分配结构十分严谨但变化迅速的知识来说,电脑比人更能干。

对根据结构不那么严谨的文字和视觉知识履行这些相同的任务来说,电脑越来越有用虽然仍有点笨拙。

但事实上,大多数人在需要有关在某个特定知识领域内正在发生什么的丰富描述时,仍不去求助于电脑。

三、知识管理的高度政治性“知识即权力”并非秘密,因此,不应使任何人感到惊讶的是,知识管理是一项高度政治性的任务。

既然知识与权力、金钱和成功有关,那么,知识也与游说、阴谋和密室交易有关。

如果围绕知识管理的倡议没有政治活动,这清楚地表明,该组织已认识到,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正在发生。

四、知识管理需要知识管理者诸如劳动力和资金等关键的企业资源具有专用于知识管理的实际的组织职能。

在公司内的某个群体对知识管理工作负起明确的责任之前,知识不可能得到良好管理。

在这种群体可能履行的任务中,有收集知识并为知识分类,建立面向知识的技术基础,并监督知识的利用。

若干专业服务公司已经具有适当的知识管理作用。

麦金西公司、安德森咨询公司、安扬会计师事务所和普赖斯?沃特豪斯会计事务所全都拥有适当的“主要知识官员”。

巴克曼实验室公司为其“信息系统”部门重新确定方向,使该部门成为知识管理者,而且,现在把该机构称为知识传递部。

惠普公司在该公司产品程序内建立了一个知识管理小组,在其电脑系统销售部内建立了另一个知识管理小组。

知识管理职能可能在组织内部引起怨恨和忧虑,如果该组织致力于收集和控制所有知识。

这种组织的目标应该只是帮助其他人对知识的创造、分配和利用。

而且,知识管理者自身不应该通过其言语或行动暗示,他们比其他任何人更“有知识”。

事实上,惠普公司的一个知识管理人员认为,这种角色最重要的资格是“无私”。

五、知识管理受益于实事求是而不是生搬硬套,受益于市场而不是等级体系如果知识管理为知识创造一种将支配知识的收集和分类的等级体系模式或结构,这是诱惑人的。

但是,大多数境况较好的组织听任知识市场运作,只是提供和反映其客户看来需要的知识。

听任市场运作意味着知识管理者尝试使知识变得尽可能地吸引人和可理解,接着观察需要使用哪些具体条件,才能获得哪些知识。

例如,明尼阿波利斯的特尔特克公司管理着一个由外部专家组成的知识网络,在该公司,需要专家指点的客户不太可能始终使用与专家们正在描述其工作时使用的同样的术语。

把客户需要与可用的专家意见联系起来的职能,是利用特尔特克公司的在线检索系统“知识窗”完成的。

“知识窗”实际上由3万多条技术术语组成的一幅图表或一册辞典。

维护“知识窗”的是若干专职的”知识工程师“,他们每月为该资料库增添500至1200个新概念,同时移走过时的概念。

每条技术术语具有首选的用法和若干可能的同义词。

特尔特克公司的目的是,资料库中保存的术语正是客户使用过的术语。

因此,这些知识工程师每天收到一份术语清单,清单上的术语都是特尔特克公司的知识分析家或者直接进入资料库的客户在资料库中没有找到的。

许多不成功的检索者都是拼错了词汇,但确实找不到的术语被加入了资料库。

直至最近,特尔特克公司管理知识的方式仍是等级体系式的,而不是辞典式的。

该公司以前的资料库被称为“技术树”,这棵“树”有若干关键的知识分支,包括科技、医学、化学等等。

然而,客户和特尔特克公司的知识分析家都发现,难于通过这棵“树”,新术语往往被加在这棵“树”的不适当的层次。

特尔特克公司已发现,辞典式方式更令人满意得多。

这种方式真实反映知识世界,而不是按特定模式塑造知识世界。

六、分享和利用知识往往是不自然的行为如果我的知识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为什么我应该与人分享?如果我的职位是创造知识,为什么我应该利用你的而不是我的知识,从而将我的职位置于风险之中?如果知识得不到分享或利用,我们有时会感到惊讶,但我们可能较为自在,因为知识管理者认为,隐藏我们的知识并疑惑地看待来自他人的知识,这是天生的倾向。

使人们的知识进入某个系统以及从他人那儿寻找知识不仅是凶险的,而且也是艰难的努力因此,为了承担这种工作,我们必须具有高涨的积极性。

如果知识管理者接受这个原则,我们可能不会把分享利用知识当作理所当然的事。

我们不会认为,使信息变得可利用不一定会导致信息的利用。

我们可能认识到,分享和利用必须通过传统方式得到鼓励例如,业绩评价和补偿。

已有一些公司开始就知识分享和利用对员工进行评价和奖励。

连花发展公司现在是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一个分公司,在对其为消费者服务的职工进行总的业绩评价时,使知识分享占了25%的份额。

巴克曼实验室公司以在某个渡假胜地举行年会报偿其100名最优秀的实施知识分享的员工。

ABB公司对管理人员的评价不仅依据他们所决定的结果,而且还依据在决策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和信息。

七、知识管理意味着改进知识利用过程处理和改进一般的知识管理过程是重要的,但知识是在为数不多的特定的知识动作过程中得以产生并得到集中的利用和分享的。

这些特定过程因公司和行业的不同而不同,但它们包括市场研究、产品设计和开发、甚至诸如定价等与交易更有关的过程。

如果在知识管理中能出现实际的改进,这种改进必定出现在这些关键的经营过程中。

两所大学和我本人对25家试图改进知识运作过程的公司进行了研究。

我们发现了面向创造(即研究)、组合(公布)和应用(系统发展)知识的过程。

一般说来,最有效的改进方式处于对这个过程的自上而下的“重新策划”与自主的知识员工的自下而上的计划之间的某个中间地带。

具有创造性的知识员工需要较少的自上而下的干预,而知识应用过程需要更多一点的自上而下的干预。

然而,就对一些公司的重新策划而言,努力对这些公司进行的调查已证实,任何类型的知识动作过程都很少涉及主动的改进行动。

八、知识使用刚刚开始如果知识使用已很充分,那么,美国的图书馆外面将排起长队。

使用是重要的,但成功的知识管理还需要关注和参与。

有人说,关注是信息时代的通货。

为了使知识消费者关心知识,他们必须成为不仅是消极的接受者。

通过向他人总结和报告知识,通过基于知识使用的角色扮演和游戏,以及通过与知识提供者保持密切的相互关系而获得知识,能够实现更主动地关注知识。

如果接受知识是不言而喻的事,这一点就特别重要。

一些公司已开始帮助其管理人员和雇员使用知识。

宝丽来公司一个部门的信息经理林德(J.Linder)与一名维修部主任合作,为部门经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创造一种“军事演习”式的练习。

参加者进行市场研究,接着扮演竞争对手或宝丽来公司的角色,向消费者作销售介绍。

这种面向销售的练习获得巨大成功,目前宝丽来公司正在对将信息使用方式用于其他类型的知识进行评估。

丰田公司和尼桑公司都把汽车设计人员派往美国,通过结交特定的消费者群体获得不言而喻的知识。

九、知识管理永无穷尽知识管理者可能觉得,只要他们能够有控制地获得其组织的知识,他们的工作就完成了。

然而,知识管理的任务是永无穷尽的。

与人力资源管理或金融管理一样,永远不可能有知识得到充分管理的时候。

知识管理永无穷尽的一个原因是,所需知识的类型始终在发生变化。

新的技术、管理方式、规则问题和消费者关心的事层出不穷。

公司不断改变其策略、组织结构、以及产品和服务的重点。

新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对知识有新的需要。

知识环境中的这种迅速变化意味着,公司不应该在反映某种特定的知识环境或者在使这种环境模式化方面花费大量时间。

等到它们完成这种工作时,这种环境可能已不再存在。

而且,对知识环境的描述应该是“迅速的和不遗余力的”。

十、知识管理需要知识契约尚不清楚的是,在大多数组织中,是谁目前拥有或曾经拥有雇员的知识的使用权。

雇员的知识是否能被拥有或租用?雇员头脑中的所有知识是否都是雇主的财产?文件柜或者电脑驱动器中的知识又如何?当顾问们提供咨询时,他们的知识属于谁?外请的雇员情况又如何?具有处理这些问题的政策的公司寥寥无几。

许多公司都把雇员的知识至少在上班时间获得的知识当作本公司的财产。

然而,若干社会变化使这种做法变得更困难了。

雇员更迅速地流向新职位和新组织;工作生活与家庭生活之间的区别变得更短暂,而且,应急的临时员工变得更多。

在任何情况下,很少有公司能很好地获得或引证任何雇员以往的知识。

如果知识确实正在成为组织中一种更宝贵的资源,我们有望见到对知识管理的合法性的更多关注。

增强了的知识管理的最大问题或许是,知识管理将引起律师人数的增加。

知识产权法已经是司法职业方面发展最快的领域,并将更迅速地发展。

小结正如人们能够很容易地从这些原则中推断的,在组织中对知识进行管理将导致各种新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