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教案2(湘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3.3【教学设计】《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第1课时【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并掌握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三大主要因素。
2.从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看工业联系【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预习和师生共同学习,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联系当地工业发展和布局的现状,理解工业联系的必要性。
3.学会应用列表、循环图分析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使用辩证的、全面的、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逐步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1.2.工业联系。
【教学难点】工业联系。
工业区、居民区布局与风频图,工业联系和产业链、某大企业景观图。
导入新课师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发达国家拥有了世界上80%的工业和90%的财富,人口却只占20%,而占世界人口80%的发展中国家仅拥有20%的工业,10%的财富。
这种差距还在拉大,发展中国家要想摆脱受控制地位,必须优先发展现代工业,尽快过渡到工业社会,实现强国富民。
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正是为这一目的而服务的,要想发展工业必须首先了解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板书: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一、工业区位因素推进新课师工业区位是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是:生(齐答)运输、土地、集聚。
生阅读教材P67页第二、三、四自然段,自主学习。
课件展示:材料:1909年,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在《工业区位理论:论工业区位》一书中,曾以“原料指数”分析最低运费点,原料指数是指工业生产中所有消耗原料、燃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
如果原料指数大于1,则为原料指向型工业,企业应接近原料产地;如果原料指数小于1,则为产品指向型工业,企业应在产品消费地;如果原料指数等于1,则企业区位可在原料产地或产品消费地。
如下图,O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据此完成1~2题。
1.如果工厂选址在O点最合理,那么()A.M1的原料指数大于M2的原料指数B.M1、M2的原料指数都大于1C.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0.5个单位重量的M1、M2D.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需要1个单位重量的M1、M22.若生产两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要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1,2个单位重量的M2,那么工厂区位最好接近以下四点中的()。
2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教案2(湘教版必修2)

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说课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继农业之后,就是工业,它不单是一场生产的变革,而且给社会带来了空前无比的变化,所以人们称现今工业生产为主导的社会为工业社会。
工业社会的出现至今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已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使物质生产、社会制度、思想文化以及各地景观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其速度之快、扩散之广、影响之深是前所未有的。
工业生产是利用物理的、化学的或者微生物变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一般来说,只要具备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原材料、设备等即可进行工业生产。
运输、土地和集聚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三大主要因素。
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决定了工业内部的联系,工业联系又为工业区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影响工业发展的各个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如资源的日趋枯竭,使开采成本提高,“三废”的排放导致环境的严重污染,某种产品出现世界性生产过剩、市场疲软、价格下跌等等,都会导致工业转移,在新的合适地区产生集聚,这种集聚往往是同类产业的大汇总,为了降低成本,开发新技术,形成了专业化产业区,又为了共同生存,加强环保,所以着力改善整治周边环境。
教学重点1.工业2.工业联系。
教学难点工业联系。
教具准备工业区、居民区布局与风频图,工业联系和产业链、某大企业景观图。
课时安排3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三大主要因素。
2.从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看工业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预习和师生共同学习,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联系当地工业发展和布局的现状,理解工业联系的必要性。
3.学会应用列表、循环图分析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使用辩证的、全面的、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逐步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思想。
教学过程第1导入新课师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发达国家拥有了世界上80%的工业和90%的财富,人口却只占20%,而占世界人口80%的发展中国家仅拥有20%的工业,10%的财富。
2024-2025学年学年高中地理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知识探讨》教案湘教版必修2

(4)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趋势,如运输、市场、动力等,及其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2.教学难点:
(1)工业区位因素的综合分析:学生难以把握各种区位因素的综合影响,难以理解实际案例中的工业布局决策。
答案:以某地区为例,假设该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将有利于发展采矿业和相关的加工工业。因此,该地区的工业布局可能会集中于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形成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地域。同时,该地区的地理位置优越,如交通便利、靠近市场等,也有利于工业的发展。因此,该地区的工业布局可能会更加集中于交通便利、靠近市场的地区。
2024-2025学年学年高中地理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知识探讨》教案湘教版必修2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是对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联系的探讨。教材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以及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内容主要包括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联系的含义、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工业区位因素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3.问题:请列举出工业地域形成和发展的两个主要原因。
高中生物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教案湘教版必修2

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是发展变化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读教材,利用建构法、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形成读文建构的能力;
2、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影响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并作出适应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自主探索、深入思考的钻研精神和取长补短、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由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当好一个企业家(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选址。
教学难点:
1、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合理布局的主导因素,及合理布局;
2、风向频率图的判读。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分析法,材料分析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湘教版必修二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教案设计

工业区位选择知识目标1.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2.学会分析区位的主导因素和工业区位选择3.掌握区位因素的变化并掌握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能力目标1. 利用图表,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培养学生调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了解生活工业地理,培养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由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常见工业分布的指向性难点:运用知识分析工业部门的指向性和区位选择【教学过程】【导入】长城红酒与珠江啤酒的广告:可以看到同是酒业,但广告画风截然不同,红酒的画面重点在葡萄庄园,而啤酒则偏重于热闹的市场,这其中的道理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工业区位选择是密切相关的。
【过渡】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工业,如果说农业我们接触很少的话,那么工业离我们就更加遥远,农业更偏重于一种生物的变化,而工业则偏重于是物理上和化学的变化。
【板书】一、工业概况【ppt 】工业的概念(将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过程)与农业相比,工业具有季节上的连续性和地域上的灵活性【ppt 】讲解:工业的类型很多-- 展示工业的类型(稍作了解)【过渡】这一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工业区位及选择,其实在前面我们早已接触过区位的概念(地理位置+空间关系)【ppt 】工业区位: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工业区位理论最先由韦伯提出)【板书】二、工业区位1 、工业部门的区位因素【过渡】现阶段,我国的工业水平日新月异,如果你有1000万投资去建一座钢铁厂,那么你会把这1000万花在哪些地方呢【学生】地租便宜、劳动力充足、能源(煤炭)丰富、有铁矿等等【教师】其实大家所讨论出的这些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工业区位,大家选择这些条件是为了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赚钱(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但是往往这样条件齐全的地方我们能不能找到呢?(几乎不能),但是某些条件在不同的工业部门中起到了主导性或者说决定性的作用,我们根据这一点把工业划分成五大类型。
湘教版必修二3.3 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联系 课程教学设计

3.3工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课标要求】分析工业的区位因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生产与分类。
2.理解各种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3.能说出五种主要指向型工业的部门主要特点及其区位选择原则。
4.能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预习和师生共同学习,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结合实例讨论分析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并作出适当评价。
3.学会应用案例分析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学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2.学会使用辩证的、全面的、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逐步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2.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选择的影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图片、视频以及教学资料,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学生阅读图表、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学法指导】讨论探究+案例分析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件]俗话说务农不稳,无工不富,工业发展想又快又好又持续,选择合理的区位显的尤为重要。
一、工业区位了解认识工业区位及工业区位因素。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7工业区位的概念工业区位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在哪里?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为什么在那里?二、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1.我们湘潭县的经济发展,主要看的是天易示范区,我来看一下短片,对其进行了解播放短片1【天易示范区宣传片】2.讨论:根据我们所学和视频所了解的,天易示范区经济能快速发展的区位优势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播放短片2总结1. 自然因素:土地、地形、河流、资源2.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动力、交通、政策、科技、基础设施等。
从经济效益来看工业区位,企业家追求低成本高利润,所选择的理想区位——原料、动力充足;劳动力丰富廉价,市场容量大,前景广阔;交通运输便捷;土地、水源等自然条件好;政府支持等。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学案湘教版必修教案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第1课时工业区位因素学案(湘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 1.了解工业区位的定义,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
2.结合实例,对某工业部门布局进行利弊分析。
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区位指工业企业的①______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②______________的联系。
一般来说,③______、土地和④______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
2.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工业区位因素下图为“美国铜矿资源开发布局导向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由图示可知美国铜矿熔炼厂和精炼厂分别属于()①原料指向型工业②市场指向型工业③劳动力指向型工业④动力指向型工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2.大量铜材加工厂布局在精炼厂附近,有利于()①降低劳动力成本②加强与精炼厂的生产协作③扩大总体生产能力④共同利用基础设施A.②③B.①②C.③④D.②④考查点2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下图为“北京市主要工业区布局示意图”。
图中数字分别表示城区和四个主要工业区,据此完成3~4题。
3.④是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影响其区位的主要因素是()A.接近原料产地B.接近能源产地C.接近消费市场D.接近高科技人才集中区4.为保护和改善首都的城市环境,当前在城市布局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扩大城区范围B.所有工业迁出市区C.在远郊区发展卫星城D.缩小城区绿地,改建住宅方法技巧练图示法巧记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下图为“某城市一年中各风向出现的频率及该市工业区划图”,据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工业布局合理的是()A.①B.②C.③D.④(2)若图中显示工业为该地区主导产业,其中受市场区位影响明显的是()A.①B.②C.③D.④方法技巧活动探究随着科技的进步,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也在发生变化。
在19世纪以及20世纪早期,重工业基地大多选择在煤田或铁矿附近,能减少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但近几十年来,超级油轮、巨型运输船舶和集装箱的出现能够大幅度地减少运费,降低生产成本,从国外运进石油、煤、铁矿石等原料,制成工业产品再输往海外,这就为临海地区建立重工业基地提供了有利条件。
高中地理《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教案1(湘教版必修2)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Ⅱ第二章第三节第三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第一课时工业的区位因素一、基本说明1.模块:高中地理必修Ⅱ2.年级:高中一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湖南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三节5.学时数:40分钟(教室授课)二、教学设计1、课程目标: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影响工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2.分析某工业部门或工业区的区位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本地区的实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并作出适当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3、教材分析工业区位知识是学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传统工业地域与新兴工业地域的基础。
本课时教材在内容上由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以及变化构成。
这节内容侧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分析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以及变化,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有用的地理的理念(1)教学重点:工业的区位因素。
(2)教学难点: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4、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农业的区位选择,这就为学习“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知识铺垫和方法基础。
遵循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要通过探究地理过程、总结地理原理等活动实现地理思维的发展。
5、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6、设计思路:《地理新课程标准》倡导让课程走向生活,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
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课堂充满创新的活力;要把教学过程当作师生交流、交往的过程,当作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
为了贯彻这一理念,笔者将本节内容的教学形式设计为任务型教学。
由教师指定任务,创设情境(尽量选取身边的案例),学生在任务的驱使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同时,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2024-2025学年学年高中地理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教案湘教版必修2

3. 通过案例分析,认识工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的相互关系,增强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和评价能力。
4. 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工业布局建议,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地理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完成了初中地理的学习,对地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表现出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兴趣,具备一定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然而,在深度理解和应用方面,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
1. 批改作业: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标注出他们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批改作业时,我会仔细阅读学生的答案,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和答题思路,并针对错误进行纠正。
2. 点评作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的点评,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在点评作业时,我会关注学生的答题准确度、解题思路、表达清晰度等,对他们的优点给予肯定,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1. 知识层面: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工业发展的基本知识,对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联系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工业区位因素的系统分析、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制,以及不同类型工业地域的特点,理解并不深入。此外,学生对于实际工业案例的分析经验不足,难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能力层面:大部分学生具备基本的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能够阅读和分析地理图表。然而,在运用地理视角观察和分析工业问题时,学生的能力有限。此外,学生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方面有待提高,这对于分析工业地域的联系和特征,以及提出合理的工业布局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影响工业区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制,以及不同类型工业地域的特点。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教案-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工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准备工作
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师生互动法、讲练结合法。
2、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展示法、点评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具体授课流程
教
学
进
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学
习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回顾所学和常识,积极
跟着老师思考。
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解读学习目标 1.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
要因素。
2.通过合作探究,分析工
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
化。
3.通过工业与环境的学
习,我们要提高环保意
识。
认真听讲,明确学习目
标及重难点。
学生有目的地学习
高效讨论:(大屏幕展示
讨论的内容和要求)
积极参与,激情互动。
(1)展示成果
(2)完成探究点
(3)归纳总结
(1)培养读图分析,获
取信息的能力。
(2)培养运用知识的能
力。
(3)享受合作成果培养
学生合作意识。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教案

A.葡萄酒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B.服装加工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C.造船厂、飞机制造厂、电子装配厂
D.钢铁厂、时装加工厂、家具厂
3.下列工厂宜靠近钢铁厂布局的是( ) A.汽车厂、机床厂 B.造船厂、食品厂 C.化纤厂、水泥厂
D.钟表厂、电视机厂
课堂 练习
4. 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和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吸引力,
高品质、绿色无公害的原料要求;另外从原料到成品无需运输,节省运费,更新鲜环保,也
课堂 更有利于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口感。该雪梨汁厂的产品一经上市,便受到市场青睐。
活动 材料二:金河家居基地坐落于美丽的古城正定,107 国道与华安交口路南,距离石家庄国际机
场仅 16 公里,除京广铁路外,还有京珠、石太、石黄、青银、绕城、京昆七条高速公路
交汇于此,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总建筑面积达 54 万平方米,由五座互通式独立场馆组成。金河家
居基地已成为华北地区规模较大的家居市场,涵盖家具、建材、五金、卫浴、灯具、地板、门
窗、陶瓷、小家电、装饰材料、家装公司等,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一站式”购物需求的家居
用品商业综合体。先后荣获河北省优秀诚信企业、河北省诚信示范单位、省级消费者满意单位和河
小组 探究 结果 问题:2.该制药厂占地面积大约多少亩?该块土地的地价水平怎样?
教师 点拨
活动三 小组合作探究: 材料四: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石家庄市长安区和平东路 363 号,是以生产汽车专用钢为主
的特钢企业,现已发展成为集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系统于一体的中国重点大中型钢铁联合 课堂 企业。该钢铁公司以产业集群的思路发展钢铁产业,提高钢铁产业的集中度,节约运输成品, 活动 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同时,产业群之间通过开展协作,在技术开发、产品设计、
高中地理《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教案3(湘教版必修2)

第三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2.了解工业联系的形式和各类工业地域的形成。
3.理解环境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实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并作出适当评价。
2.通过了解工业生产活动过程,理解工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3.引导学生结合实例分析世界各地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2 .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 .通过工业与环境的学习,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工业的区位因素。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案例教学。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分析工业的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活动建议”为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
教学过程:(一)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区位的概念2.影响工业的三大区位因素:运输、土地和集聚。
交通运输是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运输成本的高低决定了工业产品的成本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工业生产活动应尽量减少运费,降低运输成本。
从运输“原料”看,为了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那些原料运输成本高或不便长途运输的或原料笨重,而制成品重量却大大减轻的工业部门工业布局应尽量接近原料产地,这类工业也叫原料指向型。
例如制糖工业,一般8 吨甜菜才能制出1 吨糖。
再如低品位铁矿砂冶炼生铁,重量会减轻三分之二似上。
因此这类工业应接近原料布局以降低成本。
还有像水产品、水果等容易腐烂、不能久贮的食品,要制成罐头也要接近原料地。
从运输“产品”看,产品不便于运输或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市场。
这类工业也叫市场指向型。
一些由原料加工制成产品后,重量并不减少,而运费在成本中占很大比重的工业。
如棉纱制成棉布、石油加工等。
或是运输不便,产品只适宜在本地销售的工业,如食品工业、汽水、啤酒等瓶装饮料的制造业,以及家具制造、印刷工业等,多接近消费市场。
3.2.2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教学设计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3.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4.加强团队合作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特别是如何在实际工业布局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2.掌握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和实际应用,以及这些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影响。
3.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分析方法,对特定区域的工业布局进行评估和优化。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对工业区位选择和布局提出合理的质疑和改进意见。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工业布局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
2.设计一份关于工业布局的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市民对本地工业布局的看法和意见。要求问卷不少于10个问题,包括选择题和开放性问题,并尽量涵盖工业布局的各个方面。
3.小组合作,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布局案例,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收集资料、分析数据,评价该案例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措施。每组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案例分析报告。
本教学设计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为依据,结合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注重实用性,旨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基础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如地图阅读、地理信息系统操作等。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的概念有一定了解,但尚处于初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面临以下情况:
3.2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教学设计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一、教学目标
(一,如土地、劳动力、市场、交通、原料等。
2.学会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地图分析工业区位因素,判断某一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3.能够运用工业布局原则,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工业布局方案,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难点:引导学生关注工业发展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实际工业布局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工业布局的各种因素,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家乡的工业园区、典型的工业城市等,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总结工业布局的规律。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的关系,掌握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能够运用这些因素分析实际工业布局问题。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这些因素综合运用到实际工业布局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地图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2.请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家乡工业布局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要求学生在评价和建议中充分考虑环境、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形成一篇具有针对性的短文。
3.设计一道关于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的选择题或填空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编题目并给出答案。此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和问题设置能力。
4.掌握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材中关于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的相关知识,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学案 湘教版必修2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2、学会工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培养环境意识。
3、结合实例,分析某工业部门或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和发展特点。
4、学会分析工业或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重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工业地域难点:工业的区位选择[知识梳理]一、工业区位因素(三大主要因素:、、)1、运输:运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厂的和,减少运费可以提高。
a.原料指向型工业:指工业,如、等。
b.市场指向型工业:指工业,如、等。
2、土地:是仅次于的工业区位因素,土地和的区域差异,对于的工业企业尤为重要。
3、集聚:指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而使降低的外部。
集聚有利于和;相关产业的集聚,一方面能够节约,降低,集中;另一方面可以开展,促进技术,提高。
4、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①自然资源:型工业直接受制于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
②自然条件:主要指工业布局区域的、、、等状况,以及有无大的。
③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当地的、、、、以及等,一般的服装制造业主要考虑的是因素,高级时装则需要接近。
④生产技术因素,包括、等⑤市场因素:⑥环境生态因素二、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一)工业联系1、工业生产系统主要由、和三部分组成。
工业生产活动包括、以及。
工业部门之间往往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从而形成工业链,以中间部门为参照,称为上游工业,称为下游工业。
2、生产链的环节分散到世界上的不同地域,形成。
有些产品的生产链在同一个地方,形成。
(二)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1、世界制造业重心转移:①1851-1990年:英国→德国→→。
②近三十年来:向东亚和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转移。
③20世纪80年代以来:向、和转移。
(三)开发区和业化产业区1、开发区的优势:可引进和,加强。
2、专业化产业区:表现“”“”现象,好处:分享、社会化服务等。
(四)工业与环境:环境质量是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工厂的。
[问题探究]1、工业部门的区位,仅考虑经济因素,除前面提到的原料指向型和市场指向型外,还有哪些,并列举具体的工业部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说课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继农业之后,就是工业,它不单是一场生产的变革,而且给社会带来了空前无比的变化,所以人们称现今工业生产为主导的社会为工业社会。
工业社会的出现至今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已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使物质生产、社会制度、思想文化以及各地景观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其速度之快、扩散之广、影响之深是前所未有的。
工业生产是利用物理的、化学的或者微生物变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一般来说,只要具备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原材料、设备等即可进行工业生产。
运输、土地和集聚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三大主要因素。
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决定了工业内部的联系,工业联系又为工业区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影响工业发展的各个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如资源的日趋枯竭,使开采成本提高,“三废”的排放导致环境的严重污染,某种产品出现世界性生产过剩、市场疲软、价格下跌等等,都会导致工业转移,在新的合适地区产生集聚,这种集聚往往是同类产业的大汇总,为了降低成本,开发新技术,形成了专业化产业区,又为了共同生存,加强环保,所以着力改善整治周边环境。
教学重点1.工业2.工业联系。
教学难点工业联系。
教具准备工业区、居民区布局与风频图,工业联系和产业链、某大企业景观图。
课时安排3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三大主要因素。
2.从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看工业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预习和师生共同学习,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联系当地工业发展和布局的现状,理解工业联系的必要性。
3.学会应用列表、循环图分析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使用辩证的、全面的、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逐步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思想。
教学过程第1导入新课师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发达国家拥有了世界上80%的工业和90%的财富,人口却只占20%,而占世界人口80%的发展中国家仅拥有20%的工业,10%的财富。
这种差距还在拉大,发展中国家要想摆脱受控制地位,必须优先发展现代工业,尽快过渡到工业社会,实现强国富民。
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正是为这一目的而服务的,要想发展工业必须首先了解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板书: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一、工业区位因素师工业区位是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是:生(齐答)运输、土地、集聚。
生阅读教材P67页第二、三、四自然段,自主学习。
课件展示:典例精讲师(精讲命题立意)工业区位的选择事关企业的生存,利益相关,务必慎重。
决定工业区位的因素当然很多,如社会协作条件、税收政策、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交通条件等。
但运费无疑是一重要因素(有时是主要因素)。
因为运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利益,减少运费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本题正是立意于这一因素,来考查考生的分析思维、逻辑推理能力的。
师(提问)相关产业的集聚有什么好处?生①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耗,集中相互利用或处理副产品。
②开展生产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建立节能型企业。
师(指导学生阅读,提问)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有哪些?列举出主要因素。
生(阅读教材,并总结归纳)自然资源、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技术因素、市场因素、环境生态因素。
(承转)除上述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外,信息化在工业布局中有何影响呢?板书:信息化与工业布局思考:在一定的区域或某一行业构筑信息化平台的作用是什么?生(自主学习,讨论后回答)①利于整合工业资源、协调专业化生产;②有利于产业集聚和功能互补,加强协作交流,促进技术创新,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合作探究]师生双边活动:(1)绘制工业区、居住区简易布局图,注意图例和风向的标示。
(2)理解风向频率图(即风玫瑰图)的意义,可确定该地区一年中的主导风向,并依此布局城市功能用地,协调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关系。
生(自主探究活动)了解一个工厂,分析其发展优势,限制性因素和改进措施。
生(举例)某热电厂,发展优势是:某城区唯一集中供热单位,在政府“取消小锅炉,实现集中供热,还城市一片蓝天”的政策下,具有显著的优势,其产品具有不可取代性。
限制性因素是:已被新发展的市区包围,粉煤灰、废渣、废气对市区有污染,煤炭价格持续上升,暖气价格较高,缺乏铁路专用运煤干线,公路运输量小,污染重,价格高。
改进措施:搬迁至城区西寺火车站附近,既解决了市区污染问题,又靠近铁路,可降低成本。
(承转)上述事例说明,工业企业要想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必须注重与其他工业部门、交通等方面的密切联系。
板书:二、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一)工业联系师先请同学们看一个实例:课件展示:工业联系和工业链(以袜子生产为例)思考:(1)如何理解“在生产链中,许多中间环节的承担者既是供应商,又是消费者”?(2)从产业链的“投入-产出”关系来看,海尔冰箱的上游工业是什么?下游产业呢?(3)美国福特汽车在本土仅生产阀门、螺母,其余零部件的生产遍及瑞典、德国、日本、挪威、法国等15个发达国家,以此例说明有些技术含量高的深加工工业制成品的生产链是跨区域,甚至是跨国家的,分散到世界各地,形成全球生产系统。
有些粗加工工业或生产过程较单一的产品生产链可在同一个地方,即相关工业部门的企业聚集到一个具体区域,形成地方生产系统。
课件展示:课堂训练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在下列工厂中,宜靠近钢铁厂布局的是。
①汽车厂②化纤厂③电视机厂④有色金属冶炼厂⑤机床厂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探究了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和工业联系两大问题,从宏观上指明了工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些条件是工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这些条件又在不断变化着、发展着、联系着,任一因素的改变都会导致企业内部的调整,甚至整体的转移、集聚,实行专业化生产,以适应周围的环境,这正是我们下一节课所要探讨的内容。
板书设计第1课时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说课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继农业之后,就是工业,它不单是一场生产的变革,而且给社会带来了空前无比的变化,所以人们称现今工业生产为主导的社会为工业社会。
工业社会的出现至今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已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使物质生产、社会制度、思想文化以及各地景观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其速度之快、扩散之广、影响之深是前所未有的。
工业生产是利用物理的、化学的或者微生物变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一般来说,只要具备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原材料、设备等即可进行工业生产。
运输、土地和集聚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三大主要因素。
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决定了工业内部的联系,工业联系又为工业区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影响工业发展的各个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如资源的日趋枯竭,使开采成本提高,“三废”的排放导致环境的严重污染,某种产品出现世界性生产过剩、市场疲软、价格下跌等等,都会导致工业转移,在新的合适地区产生集聚,这种集聚往往是同类产业的大汇总,为了降低成本,开发新技术,形成了专业化产业区,又为了共同生存,加强环保,所以着力改善整治周边环境。
教学重点1.2.工业联系。
教学难点工业联系。
教具准备工业区、居民区布局与风频图,工业联系和产业链、某大企业景观图。
课时安排2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三大主要因素。
2.从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看工业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预习和师生共同学习,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联系当地工业发展和布局的现状,理解工业联系的必要性。
3.学会应用列表、循环图分析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使用辩证的、全面的、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逐步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思想。
教学过程第2导入新课师上节课的学习使我们知道了工业是相互联系的,具体到某一企业,则受到资源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和环境容量的制约,而这些因素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企业经营者为了降低成本,获取最大利润,必然会依推进新课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1内容后,自主学习并思考:1.世界制造业重心转移的轨迹如何?2.为什么劳动密集型产业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3.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质量高、迅速创新的产品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为什么仍由少数发达国家控制?生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后回答。
问题1:世界制造业重心转移的轨迹:1851~1900年,英国→德国。
1879~1930年,德国→美国。
1950~1990年,美国→日本。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现在,发达国家→东亚、拉丁美洲。
20世纪80年代,→中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问题2:①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多属于传统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②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不断提高,环境压力日益沉重。
③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低,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所以劳动密集型工业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师(强调)提醒一个问题: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外资企业的同时,要严格审核工业的“三废”排放量和其他污染问题,防止盲目引进,以防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机会转移污染工业。
问题3: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质量高、迅速创新的产品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因其产品性质特异、利润丰厚、经济效益好,不仅具有广泛的品牌效应,有些产品还涉及到国家机密和安全问题,因此,发达国家一直维持着高端产品的垄断地位。
师这是造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
[合作探究]学生阅读教材P72材料,小组讨论,完成1~2题。
问题1:(1)原因:①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机的市场需求量大增。
②相比于高端产品而言,电视机生产已不属于高新技术,再加上日、美两国国内市场的饱和,这类工业也逐渐向中国迁移。
③中国三大品牌电视(长虹、TCL、康佳)生产技术日臻完善,产销两旺,所以在世界所占的比重上升。
(2)影响电视机制造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①市场;②知识和技术。
问题2:原因:①资源供给方面,美国内地、墨西哥、东南亚等地资源丰富,材料供应充足;②以上三地劳动力素质水平在不断提高,工资水平却低于美国硅谷;③市场需求量和环境容量都很大。
师(总结归纳)同学们的评点精确到位。
近年来,地理高考中简答题比重逐步提高,要学会运用地理原理、规律审视具体问题,总结要点要逐条、有重点地列出,同时要注意语言简洁、书写工整。
(展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专业镇分布”图)师珠江三角洲地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由于实行了开发区在税收、地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这里独资引进或合资合作建设了为数众多的工业企业,凭着技术先进,依托国际市场,经过20多年的建设,珠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其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中广州市、深圳市国内GDP分别居我国计划单列城市的第3、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