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管理制度
饮用水管理规章制度
![饮用水管理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d9177d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1.png)
饮用水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和环境卫生,加强饮用水的管理和监督,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团体、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的饮用水管理。
第三条饮用水管理的目标是确保饮用水的卫生安全,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
第四条饮用水管理的原则是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监督有力、责任明确。
第二章饮用水源地保护与水质监测第五条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是饮用水管理的首要任务。
相关单位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饮用水源地的安全和水质的稳定。
第六条饮用水源地保护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监测体系,定期对水源地的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污染源。
第七条相关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饮用水质量监测体系,确保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八条饮用水质量监测结果应当及时向公众公开,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第三章饮用水治理和处理第九条饮用水处理应当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相关单位应当确保饮用水经过合适的处理和消毒,达到卫生标准。
第十条饮用水的输送、储存和分配设施应当保持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和维护。
第十一条饮用水质量不得经过改变或者加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物质。
第十二条饮用水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超出国家卫生标准的物质的,相关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第四章饮用水安全管理第十三条相关单位应当制定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十四条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当设置专职人员负责饮用水安全管理工作,并定期进行培训,提高饮用水管理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
第十五条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当建立档案,记录饮用水的来源、处理记录、检测结果等相关信息,确保可追溯性和真实性。
第十六条相关单位应当加强对饮用水的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饮用水管网的破损、渗漏等问题。
第五章法律责任和监督机制第十七条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相关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范本(5篇)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范本(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85c0c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8.png)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范本1. 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确保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保障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适用于所有生活饮用水供应单位和使用者。
2. 主要责任2.1 生活饮用水供应单位的责任:- 建立健全水质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供水系统的水质进行检测;- 确保集水源、水源地、水处理设施等设备设施的安全、卫生;-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卫生要求;- 建立健全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2 生活饮用水使用者的责任:- 定期对家庭自来水进行水质检测,确保饮用水卫生安全;- 合理使用水资源,减少水的浪费;- 及时维修或更换家庭自来水设施,确保供水设施的安全可靠;- 遇到供水突发事件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
3. 水质监测3.1 生活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定期对供水系统进行水质监测,包括集水源、水源地、水处理设施等;3.2 水质监测应涵盖生活饮用水中的常见微生物、化学污染物等;3.3 检测结果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公开向社会公众。
4. 水源地和水处理设施的安全管理4.1 生活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水源地和水处理设施进行检查;4.2 检查项目包括设备设施的完好性、消毒设备的正常运行、作业人员的卫生状况等;4.3 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确保水源地和水处理设施的安全、卫生。
5. 拒绝使用和报告不合格饮用水5.1 生活饮用水使用者应定期对家庭自来水进行水质检测;5.2 若发现饮用水不符合卫生要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6. 应急预案6.1 生活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建立健全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6.2 应急预案应包括突发事件的预警、处置和恢复措施等;6.3 生活饮用水使用者应按照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7. 外部监督和投诉处理7.1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生活饮用水供应单位的监督检查,确保其依法履行职责;7.2 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对于接到的饮用水问题投诉及时处理和回复。
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6篇
![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9475d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4.png)
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6篇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1(一)保暖桶或锅炉贮水卫生安全管理要求1、水质符合国家最新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2、清洗人员和锅炉工必须进行健康体检,持证上岗。
3、定期清洗保暖桶或锅炉并记录。
清洗时,宜采用流动蒸汽等物理消毒方式。
4、供水房应加锁,每日清扫,保持清洁,每周消毒一次。
5、定期对水质进行抽检。
(二)桶装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要求1、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水质应符合桶装饮用水标识的标准。
2、使用的饮水机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或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对饮水机有定期清洗消毒的制度并予以落实。
3、饮水机消毒宜请专业机构进行,若学校自行清洗消毒的`,从事清洗消毒人员应有有效健康体检证明,按清洗消毒规程操作并作好记录。
4、清洗消毒使用的消毒剂有有效的卫生许可批件。
5、定期对水质进行抽检。
(三)沙滤水卫生安全管理要求1、使用的石英砂等水处理材料有有效的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2、使用的输配水管材、管件有有效的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3、水质符合国家最新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定期更换水处理材料,并认真作好相关记录。
4、长期停用,恢复使用前有管道清洗消毒记录。
5、定期对水质进行抽检。
(四)加强学校饮用水常规管理1、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并按要求定期进行抽样检验。
2、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学校饮水安全和水源的安全监测,发现异常立即停用并报告。
3、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对学校使用的制水、供水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4、开水温度必须达到100℃,并应保证学生足量饮用。
5、确保师生用水安全,井水、蓄水池必须密封加盖,定期清洗水池、水管。
6、桶装纯净水产家具备相关质资,重视饮水机的消毒管理,定期消毒。
7、加强饮水卫生健康教育,教育学生不饮用生水,提倡喝开水,发现水质出现异色异味等现象的应急处理办法等。
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2为保证全校教职工、学生饮用水的安全,保障师生健康,树立节水观念,建设节约型校园,根据《生活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五篇)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195a8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8.png)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一、加强对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
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建立和完善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开展爱国卫生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必须保证开水的供应,严禁学生直接饮用自备生水。
二、必须保证在水源周围____米以内无生活性或工业性污染源;加强水源卫生安全管理,设置警示标志,井水加盖封闭,并及时清洗淤泥,并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及时清洗消毒供水设施。
指定专人负责自备水管网及蓄水池的清洗消毒工作,坚持每学期开学之前和开学期间定期进行冲洗和消毒,在夏、秋季节台风或暴风雨过后要及时增加清洗消毒频次,并做好冲洗消毒登记工作。
四、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工作。
学校饮用水的水质监测,水质监测如不合格应及时告知学校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确保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五、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监督检查。
自备水水源、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管理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工作,在检查中发现的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必须及时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二)是指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生活饮用水进行监管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
其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饮用水安全,预防和控制水源污染,促进人民健康。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水源保护制度:设立保护水源区和水源水质保护机构,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防止污染源进入水源,确保水源的安全和水质的优良。
2. 饮用水水质标准制度:制定和落实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包括水源水质标准、水处理厂出厂水水质标准、供水管网水质标准等,保证饮用水安全。
3. 水处理与消毒制度:建立和实施水处理和消毒工艺,对生活饮用水进行深度处理和消毒,确保水质符合标准要求。
4. 供水管网管理制度:加强对供水管网的管理和维护,避免污染源进入管网,保证供水的安全性。
5. 水质监测制度: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和机构,定期对生活饮用水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水质符合标准要求。
饮用水管理制度(精选7篇)
![饮用水管理制度(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2fa81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13.png)
饮用水管理制度(精选7篇)饮用水管理制度(精选7篇)饮用水管理制度篇1一、为落实《传染病防治法》、《生活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方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加强我单位饮用水设施卫生管理,确保水质平安,爱护师生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规定。
二、饮用水由本单位总务处负责管理。
总务处应根据法律法规和本单位规定,制定并落实饮用水设施卫生管理工作方案措施,确保饮用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三、有专人落实饮用水设施管理工作,每学期将饮用水水样送疾控中心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饮用。
四、应保持饮水设施四周的环境卫生,设施与饮水接触表面必需保证外观良好,光滑平整,不对饮水水质造成影响。
五、定期做好直饮机滤芯的更换登记工作,滤芯更换后饮用水需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所用的净水剂和消毒剂必需符合卫生要求和有关规定。
六、对学校饮用水设施进行必要的保养,以确保饮水机的正常使用,并定期做好饮水机清洗消毒及登记工作,。
所用的净水剂和消毒剂必需符合卫生要求和有关规定。
七、桶装饮用水仓库应保持环境干净,并做到离地离墙,干燥通风。
八、定期对饮用水卫生绽开全面检查。
九、应建立涉水产品以及消毒产品的索证台帐并做好登记。
十、从事饮用水卫生管理和清洁修理人员必需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并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从事饮用水卫生管理和清洁修理人员未经卫生学问培训不得上岗工作。
十一、从业人员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除乙肝)、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应马上调离接触二次供水卫生管理的岗位。
十二、当饮用水水水质受到污染时,应马上报告单位领导,同时马上停止供应污染的饮用水,学校必需马上实行应急措施,准时报告卫生及教育主管部门。
饮用水管理制度篇2为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幼儿饮用水卫生,保障幼儿的饮水平安,依据《生活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方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1、幼儿园设立饮用水卫生管理员。
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6篇)
![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3e14a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7a.png)
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饮用水、食堂用水卫生,保障师生的饮水、用水安全,根据《饮水、生活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在校内醒目位置设置饮水、用水卫生公告栏,告知师生饮水、用水安全须知,包括不宜饮用生水、提倡喝开水。
二、学校师生饮用水采购桶装水。
与相应的厂家签协议时要事先考察水厂的水源是否安全,有水源保护措施。
签订采购合同时必须索取相应的检测报告,各类检测必须合格。
厂商供水时必须提供包装完好,保质期内的桶装水。
三、食堂用水采用松烟镇供水站提供的自来水,水源在____水库。
四、各班饮水机要随时保持卫生,定期清洗、消毒。
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要管好教室内的桶装水,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五、学校食堂内的水缸要保持清洁,随时加盖保护。
发现水质出现异色异味等现象应立即停用并报告。
六、桶装水管理员要随时注意学校存放的水是否过期或有异常情况,确保师生饮水安全。
七、各班教师要加强学生饮水卫生教育,教育学生不能直接喝自来水,饮用自来水必须烧开水。
八、发现饮水污染事故和水源性传染病现象,立即停止师生的饮用水供应,包括饮用桶装水,并保护好水源,等待有关部门前来检测。
同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和卫生系统防疫部门,最大限度地减小损失。
九、各责任人因工作玩忽职守、渎职将追究法律责任。
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2)是指对饮用水来源、水质安全、水处理设施、供水管网、水质监测等方面进行监管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
这些制度旨在保障公众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预防水源污染、水质问题和水源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 饮用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源水质的安全和稳定,防止水源污染,制定保护水源的管理措施。
2. 水质标准:制定、执行适用的水质标准,对饮用水中的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进行限制和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健康安全标准。
3. 水处理设施管理:对水处理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保障水质达标。
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范文(5篇)
![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66d975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a0.png)
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的饮用水安全,维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单位和个人的饮用水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饮用水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科学、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饮用水安全管理应建立健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和义务。
第五条饮用水安全管理应加强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第六条饮用水安全管理应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七条饮用水安全管理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水质安全意识。
第二章饮用水安全管理要求第八条饮用水源地的选取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确保饮用水的源头安全。
第九条饮用水收集、处理、输送、储存的设施应符合卫生和环保要求。
第十条饮用水处理过程应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第十一条饮用水供给单位应定期对饮用水进行监测,确保水质安全。
第十二条饮用水供给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及时应对突发水质事件。
第十三条饮用水供给单位应加强对用水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饮用水安全监督检查第十四条饮用水安全监督检查应实行日常监管与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第十五条饮用水安全监督检查应明确监管责任,加强对重点区域和单位的检查。
第十六条饮用水安全监督检查应加强对饮用水采集和处理设施的检查。
第十七条饮用水安全监督检查应加强对饮用水样品的采集和检测工作。
第十八条饮用水安全监督检查应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确保饮用水安全。
第四章饮用水安全宣传教育第十九条饮用水安全宣传教育应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公众的水质安全意识。
第二十条饮用水安全宣传教育应加强对儿童和学生的教育引导。
第二十一条饮用水安全宣传教育应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广泛宣传饮用水安全知识。
第二十二条饮用水安全宣传教育应加强对饮用水供给单位的培训和指导。
第五章饮用水安全管理的法律责任第二十三条违反本制度的,责令整改,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四条违反卫生法规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全的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范文(4篇)
![最全的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19bd3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d.png)
最全的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范文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公众饮用水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下面是一个较为全面的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的概述:1. 法律法规:制定并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饮用水卫生管理办法》等。
2. 管理机构:建立相关饮用水卫生管理机构,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环境保护部门等,负责制定和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3. 水源保护:制定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和管理准则,加强对水源地的监测和保护措施,防止水源受到污染。
4. 水质监测:建立饮用水源地、供水管网和用户端的水质监测网络,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饮用水达到卫生要求。
5. 饮用水生产过程控制:制定生产工艺和操作规范,对水源采集、处理、消毒、储存等环节进行规范和监督,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水质安全。
6. 供水设施管护:建立供水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制度,对供水管网、水处理设备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供水设施的正常运行。
7. 风险评估与管理:对供水系统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定期评估和管理,如水源受到污染的风险、灾害事件的风险等,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8. 监督检查:建立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饮用水生产经营、供水单位和相关机构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9. 宣传教育:开展饮用水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饮用水安全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10. 处罚制度:建立相应的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制度,对违法违规者进行惩罚,维护饮用水卫生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可能略有不同,上述内容仅为一般性概述,具体制度还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制定。
最全的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范文(2)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预防水源污染和水质问题,保证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类饮用水供水单位及相关部门。
二、责任与义务2.1 饮用水供水单位应当建立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并保证其执行。
直饮水的卫生管理制度(5篇)
![直饮水的卫生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50f52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8.png)
直饮水的卫生管理制度一、学校领导重视师生饮水卫生工作,加大对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落实有效措施,责任到人。
二、在校内醒目位置设置饮水、用水卫生公告栏,告知师生饮水、用水安全须知,包括不宜饮用生水、提倡喝开水,一旦发现饮用、生活用水水质污染或不明原因水质突然恶化及水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时,学校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卫生及教育主管部门。
三、学校饮用桶装水的生产企业要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税务登记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等报告。
四、学生必须用自备的茶杯(壶)接水,不准用嘴直接饮水,不得将饮水移作他人饮用,以防传染病发生。
五、值日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饮水的指导,发现不良情况应及时予以劝阻和教育。
要教育学生保护水龙头的清洁,防止污染。
六、从事锅炉清洗消毒人员应有有效健康体检证明,并按清洗消毒规程操作,清洗消毒使用的消毒剂有有效的卫生许可批件。
七、学生在校饮用水由学校专(兼)职供水人员统一按时按点供应。
直饮水的卫生管理制度(2)直饮水是指可以直接饮用的水,受到卫生管理的影响,直饮水的卫生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其涉及到从水源到直饮水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包括水源管理、水质检测、设备维护等方面。
以下是一个关于直饮水卫生管理制度的详细描述。
一、水源管理水源是直饮水卫生管理的基础,因此水源的管理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对水源进行选择和评估,确保其符合直饮水的卫生标准。
其次,需要建立水源保护区域,防止污染物进入水源。
同时,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水源的保护和管理,如定期清理周边环境、严禁非法排放等,确保水源的安全和卫生。
二、水质检测直饮水的水质是保障人体健康的关键,因此水质检测是直饮水卫生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水质检测应包括常规监测和突发事件监测两个方面。
常规监测主要是对直饮水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突发事件监测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对直饮水的水质进行紧急监测,保障人体健康。
小区日常饮用水管理制度
![小区日常饮用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e904b8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a.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小区居民饮用水的安全、卫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小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小区所有居民、住户及物业管理单位。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小区饮用水管理,确保饮用水源安全,防止饮用水污染,保障居民身体健康。
第二章饮用水源管理第四条本小区饮用水源为市政供水管网,由物业管理单位负责接入小区。
第五条物业管理单位应与供水单位签订供水合同,明确供水质量、水量、水费等事项。
第六条物业管理单位应定期对供水管道进行检查、维护,确保供水管道安全、畅通。
第七条物业管理单位应设立供水设施,包括水表、阀门、水龙头等,并定期检查、更换损坏的设施。
第八条物业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供水设施维修记录,及时修复损坏的供水设施。
第三章饮用水质管理第九条物业管理单位应定期对小区饮用水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条饮用水检测项目包括:色度、浊度、臭和味、pH值、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硬度、铁、锰、铜、锌、砷、氟化物、铅、镉、汞、铬(六价)、氰化物、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等。
第十一条饮用水检测频率为每月一次,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加检测次数。
第十二条饮用水检测结果应及时公布,接受居民监督。
第四章饮用水卫生管理第十三条物业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
第十四条物业管理单位应设立饮用水卫生管理人员,负责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饮用水卫生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小区饮用水设施进行清洁、消毒,确保饮用水设施卫生。
第十六条物业管理单位应加强对小区居民的饮用水卫生教育,提高居民的饮用水卫生意识。
第十七条禁止在饮用水设施周围堆放垃圾、废弃物,防止污染饮用水。
第五章饮用水费用管理第十八条饮用水费用按照市政供水收费标准执行。
第十九条物业管理单位应设立水费收缴专户,定期向居民收取水费。
第二十条物业管理单位应定期公示水费收缴情况,接受居民监督。
饮用水管理制度
![饮用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9c9c6c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41.png)
饮用水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保障员工的饮用水安全和健康,制定本制度,规范饮用水的管理。
二、管理规定(一)水源保护1.确保饮用水源的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定期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水质检测,保证饮用水源的安全可靠。
2.水源周围应设立防护区,禁止污染源的排放和非授权人员进入。
3.建立水位监测机制,及时监测水源水位,确保供水充足。
(二)水质监测1.每日对饮用水进行监测,检测项目包括总大肠菌群、重金属、有机物等,检测结果要记录并保存。
2.定期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饮用水质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三)水处理与消毒1.对从水源取水到饮用水储存设施之间的输水管道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确保管道的卫生安全。
2.饮用水储存设施要定期清洗、消毒,保持干净卫生。
3.饮用水消毒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确保消毒效果。
(四)水质标识和通知1.在饮用水取水点和储存设施附近设置醒目的饮用水质量标识牌,标注相关信息和负责人联系方式。
2.及时通知员工有关饮用水质量的信息和处理情况,确保员工能够知晓和了解饮用水的安全情况。
(五)应急处理1.建立应急预案,明确水质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和责任人,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
2.在发生水质问题时,立即采取措施,停止供水,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并及时通知员工停止饮用。
三、安全检查(一)定期组织对饮用水设施、管道和储存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二)定期组织对饮用水的质量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三)建立巡查制度,定期检查饮用水区域的卫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附则本制度由物业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密切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确保饮用水的安全供应。
如有其他问题或情况需要规定,按照实际情况另行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
![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9d1793c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a.png)
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一、引言饮用水安全是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
为了确保饮用水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饮用水生产、供应和监管活动。
三、组织机构1.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设立饮用水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2. 饮用水生产企业和供水单位应设立水质检测部门,负责对饮用水的水质进行监测和检测。
3. 卫生健康部门应设立饮用水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对饮用水卫生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
四、水质要求1. 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 饮用水水源地必须设置水源保护区,保护区内严禁修建任何可能危害水源水质卫生的设施及一切有碍水源水质卫生的行为。
3. 饮用水生产企业和供水单位应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五、生产要求1. 饮用水生产企业应取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签发的卫生许可证。
2. 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必须取得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并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3. 饮用水生产企业和供水单位应定期对供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和维护,确保供水设施的安全运行。
六、供应要求1. 供水单位应定期对供水管网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供水管网的安全运行。
2. 供水单位应建立供水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七、监管要求1. 饮用水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饮用水生产企业和供水单位的监管,确保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要求。
2. 卫生健康部门应加强对饮用水卫生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对违反卫生标准的行为进行查处。
八、宣传教育1.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饮用水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意识。
2. 饮用水生产企业和供水单位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饮用水安全工作的认识和能力。
饮用水管理制度
![饮用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636fb7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b.png)
饮用水管理制度引言概述: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饮用水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饮用水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内容。
一、饮用水质量监测与评估1.1 饮用水源监测:对饮用水源进行定期监测,包括地下水、河流、湖泊等,以确保水源的安全和可靠性。
1.2 饮用水处理工艺监测:对饮用水处理工艺进行监测,包括净化、消毒等环节,以确保水质达到国家标准。
1.3 饮用水质量评估:对饮用水进行定期抽样检测,包括微生物、化学物质等指标的检测,以评估饮用水的质量。
二、饮用水供应与分配2.1 饮用水供应规划:制定饮用水供应规划,包括水源选址、水厂建设等,以满足人口增长和城市发展的需求。
2.2 饮用水管网建设:建设饮用水管网,包括输水管道、水质监测设备等,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供应。
2.3 饮用水分配管理:制定饮用水分配管理制度,包括供水定额、用水计量等,以合理分配饮用水资源。
三、饮用水安全风险管理3.1 饮用水源保护:加强饮用水源的保护,包括限制工业废水排放、农药使用等,以防止污染源对饮用水的影响。
3.2 饮用水处理控制:加强饮用水处理过程的控制,包括消毒剂使用、水质监测等,以确保水质符合安全标准。
3.3 饮用水应急管理:建立饮用水应急管理机制,包括应急预案、应急物资储备等,以应对突发水源污染事件。
四、饮用水管理法律法规4.1 饮用水安全标准:制定饮用水安全标准,包括水质指标、限量要求等,以规范饮用水质量。
4.2 饮用水管理责任:明确饮用水管理的责任主体,包括政府部门、水务企业等,以推动饮用水管理工作的落实。
4.3 饮用水追溯机制:建立饮用水追溯机制,包括生产、销售、消费等环节的监管,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饮用水管理制度是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通过饮用水质量监测与评估、饮用水供应与分配、饮用水安全风险管理以及饮用水管理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实施,能够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和可靠性。
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范本(4篇)
![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范本(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9b1e1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2.png)
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饮用水的卫生安全,维护公众的身体健康,加强对饮用水供应的监管,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提供饮用水的生产、经营、供应单位。
第三条饮用水卫生包括源水卫生、水处理卫生、供水卫生以及配水管网卫生等。
第四条饮用水卫生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建立健全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并按照要求执行。
第六条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定期进行饮用水质量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第二章源水卫生管理第七条饮用水供应单位应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水源。
第八条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对水源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水源的卫生状况。
第九条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对水源周围环境进行管理,防止污染源的影响。
第十条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建立水源保护区,严禁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活动在水源周围进行。
第十一条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建立源水保护制度,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第十二条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定期对水源进行监测,确保水源的卫生状况。
第十三条饮用水源水质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供应单位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水质达标。
第三章水处理卫生管理第十四条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建立水处理工艺,确保水质达标。
第十五条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对水处理设施进行定期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六条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建立水处理质量监测制度,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监测。
第十七条饮用水供应单位应设立专门的水处理人员,负责处理设施的操作和维护。
第十八条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定期对水处理设施进行内部清洗和消毒。
第十九条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定期进行水处理设施的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四章供水卫生管理第二十条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建立供水质量监测制度,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
第二十一条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定期维护供水设施,确保供水正常。
第二十二条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建立供水制度,确保供水的安全和可靠。
第二十三条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建立供水人员培训制度,提高供水人员的技能水平。
第五章配水管网卫生管理第二十四条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定期检查配水管网,及时发现漏水和破损的情况。
饮用水自来水安全管理制度
![饮用水自来水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7d225b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e.png)
一、总则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预防疾病传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城市供水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成立饮用水自来水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制度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 设立专职或兼职饮用水自来水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1. 饮用水水源地必须设置水源保护区,保护区内严禁修建任何可能危害水源水质卫生的设施及一切有碍水源水质卫生的行为。
2. 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治理,防止污染源进入水源地。
四、水质监测与处理1. 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 定期对饮用水水源、出厂水、管网水进行水质监测,确保水质安全。
3. 水厂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水处理,确保出厂水水质合格。
五、供水设施管理1. 供水设施建设、改造和维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2. 定期对供水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3. 加强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定期清洗、消毒,防止水质污染。
六、人员管理1. 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必须取得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并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2. 从事供、管水的人员,未经卫生知识培训不得上岗工作。
3. 对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业务素质。
七、应急处理1. 当饮用水被污染,可能危及人体健康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有关单位或责任人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污染源,确保水质安全。
3. 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
八、宣传教育1. 加强饮用水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开展饮用水安全检查,督促各单位落实饮用水安全责任制。
九、监督与考核1. 建立健全饮用水安全监督机制,定期开展监督检查。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3. 对在饮用水安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十、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饮用水管理制度
![饮用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adee71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b.png)
饮用水管理制度饮用水管理制度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制度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饮用水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饮用水管理制度1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1、每天清扫蓄水池周围卫生,保持蓄水池周围环境清洁;2、要时常检查供水设施周围有无污染物,如发现应立即清除并及时消毒二、供水卫生管理制度1、认真执行供水管理法规。
2、认真执行供水卫生管理制度,每天清扫蓄水池周围卫生,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整齐。
3、要认真执行水池清洗管理制度,严格监督清洗情况。
4、购买涉水材料时,要索取卫生许可批件。
5、检修生活水设施时,严禁使用卫生不合格产品,以防水污染,并做好维修记录。
6、如发现意外水污染时,按饮用水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执行。
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及时关闭相应供水阀门,并配合卫生部门调查,救治及其它工作。
三、蓄水池清洗制度1、蓄水池每年至少清洗消毒检测两次。
2、清洗水箱时要提醒清洗人员工作安全。
3、检查一切正常后,方可使用。
饮用水管理制度2为了保证学校饮用水卫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饮用水消毒制度如下:一、饮用水消毒由专职水工负责,总务处抽检。
二、消毒方法是采用漂白精粉在水中水解方法:1、井水、流动水源的消毒,在夏秋季节每天消毒2次左右,冬春季节每天消毒1次。
2、持续消毒法:根据我校的井水、楼顶水箱的容量,可因地制宜地采用消毒方法,但每个楼顶水池一定做到持续消毒法。
如:漂白精粉末悬挂自行溶解消毒法。
并对本水池的`管末进行含氯量抽测如实记录(余氯量在0.05─0.1之间),根据记录做好消毒的调整,确保消毒的准确,饮水的安全。
三、记录要如实,并有消毒地点、时间、效果、检测人。
每天一次(余氯量在0.05─0.1之间)。
四、做好饮用水的安全卫生宣传,不喝生水,学校供应足够开水和桶装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饮水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维护学校稳定,确保全校师生饮食饮水卫生和身体健康,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饮水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1、依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加强学校卫生饮用水监督检查的通知的要求,成立“预防饮水突发事故和水源性传染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配备兼职饮水卫生管理员;制定《饮水突发事故和水源性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
2、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教师用水和学生用水采用桶装水,不采购无质量安全保障的桶装水。
做到:1)必须索取桶装水(包括纯净水桶的)的生产单位有效食品卫生许可证及所用饮水机的有效食品卫生许可证或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2)饮水机必须做好定期清洗消毒,建立操作规程和清洗消毒书面记录,清洗消毒人员必须具有有效健康合格证;清洗消毒由有清洗消毒资质的专业机构承担。
3、由教导和食堂部门共同负责学生饮用水供应,以经检测的自来水供应为主。
1)食堂供水的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要求,定期接受卫生监督局的锅炉和水质监测检查。
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烧水间(食堂操作间),防止人为破坏水源,由专人负责。
2)用于烧开水的设备有有效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定期监测锅炉设备,由后勤部门监督检查。
3)负责烧水和供水人员必须具有有效健康合格证。
指定一名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水质监测员。
4、在校醒目位置设置饮水卫生公告,告知学生饮水安全须知。
5、学生科、各班主任做到:
1)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做到自带杯具保持干净。
不得将个人杯具转借他人。
2)教育学生不饮生水,提倡喝开水,少喝或不喝饮料。
3)一旦发现水质出现异色异味等,要立即停止饮用,并向卫生室或总务处报告。
6、饮水卫生管理员对供水全过程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并有相应的记录。
7、发现饮水污染事故和水源性传染病现象,立即启动《饮水突发事故和水源性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停止师生的饮用水供应,包括饮用桶装水或小卖部的饮料,并保护好水源,等待有关部门前来检测。
同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和卫生系统防疫部门,最大限度地减小损失。
8、各级各部门责任人因工作玩忽职守、渎职将追究责任。
9、因供水源污染或桶装水污染,出现重大饮水事故,要彻底查清原因,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将追查到底,找出责任人并处罚。
餐饮具清洁消毒制度
1、餐具、炊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并放到保洁框保洁。
2、餐饮具消毒可采用物理消毒、化学消毒,消毒必须按标准程序进行,消毒要到为。
3、列具采用物理消毒的应按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程序来进行,餐具采用化学消毒的应按一洗、二刷、三消毒、四冲、五保洁的程序来进行
4、要有完善可靠的消毒设施和设有充足的餐具保洁框。
5、认真做好抹布的清洗、消毒工作防止二次污染。
学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一、教室卫生要求
1、教室地面保持整洁、干净、不准有尘土、纸屑、积水、杂物等,讲台一尘不染。
2、有固定的贴栏,贴整齐有序,必须有完善的卫生系统及值日生表。
3、国旗、画像、标语悬挂整齐,有条理,并经常擦拭,无灰尘。
4、黑板上、下沿须用湿布擦拭干净,不准有任何污渍,无损坏现象。
5、灯棍及开关必须保持干净、不能有灰尘,且吊挂牢固。
6、课桌、凳及卫生工具摆放、排列整齐,课桌凳面、腿干净,无污迹,并注意维修、保护,不得在上乱刻、乱画。
讲桌及前后门保持洁净,不准有污迹,讲桌上物品摆放整齐。
7、教室及走廊、墙裙不准有污染痕迹,墙壁无蛛网、尘土。
8、走廊地面洁净,无尘土、纸屑、口香糖残迹等。
走廊画像、标语牌擦拭干净,墙裙不准有字迹、脚印、球印。
9、在卫生清扫过程中应有很强的安全防意识,卫生要高标准,严要求。
10、水房无污水、垃圾,卫生工具摆放整齐。
二、卫生区卫生要求:
1、楼道、楼梯、门厅不能有泥土、废纸、烟蒂、果皮、积水、口香糖残迹等。
2、楼道窗户及窗台不准有尘土,扶手及消防栓必须擦拭干净,墙裙无污染,墙壁无蛛网、尘土、球印、脚印。
3、卫生区垃圾箱要及时倾倒,并保持整洁干净。
4、硬化路面不准有塑料袋、碎纸、树叶、石块、积水等,若有要及时清理,雨雪天要及时清理积水、积雪。
5、花园不能有纸、袋、枯树枝、杂草等,落叶要及时清理。
6、卫生区的公共设施及标语牌要注意保养、维护。
7、卫生区清扫注重立体化,树上不准有塑料袋、杂物等。
8、清扫卫生区讲安全,抓质量,不打闹,不准拿卫生工具追逐嬉戏,严禁从高处向下扔递卫生工具。
9、及时清除卫生区的杂草。
三、宿舍卫生要求:
1、门、窗、橱子必须干净,不准有污迹,并保证完好无损。
2、脸盆、毛巾、牙缸等摆放统一整齐。
3、床单不准有折皱,被褥折叠,摆放整齐划一。
鞋子放于床下隔板处,必须整齐划一。
4、禁止在宿舍乱拉线、绳晾挂衣物,宿舍地面保持干燥,不准有积水,热水瓶摆放整齐,不准在宿舍就餐。
5、宿舍墙裙干净,无污染,橱底、床底下不准有垃圾。
6、墙壁不准乱贴乱画,无蛛网、灰尘。
7、宿舍灯棍、开关无尘土。
8、宿舍走廊不准有杂物、积水。
9、卫生工具齐全,摆放整齐。
10、清扫整理宿舍卫生时注意安全。
学校健康教育制度
一、学校把健康教育列入议事日程,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形成校长任组长,下设健康教育任课教师,各班卫生委员的宣传教育网络。
二、制订好健康教育学年计划,学年末有总结,教师有教学计划,教案、评价,学生有健康教育读本。
健康开课率达100%,每学期不少于六次健康活动。
三、班级设立卫生角,每月一次更换健康教育容,卫生委员成为班级健康教育的监促者。
四、负责卫生工作的教师有责任管理好全校健康教育工作,当好领导参谋,及时提出工作计划,要求和方法。
随时做好卫生知识材料的收集,积累工作,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档案。
五、每月由宣传员出一期卫生健康教育宣传黑板报,定期刊出卫生健康知识阅报栏和墙报,并做好各项记录工作。
六、教育学生认真做好课间操。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坚持按时作息,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九个小时。
七、搞好防近视宣传工作,教育学生用眼卫生,读写时眼要离书本一尺,胸离书桌一拳,指离笔尖一寸,读写四十五分钟要休息十分钟。
不要躺着或乘车、走路时看书。
不要在暗弱光线下看书,教育和督导学生积极做好眼保健操,降低近视眼患病的发病率
八、采取各项措施,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班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保质保量上好每一节健康教育课。
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一、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
校长亲自挂帅,学校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领导机构,以保障业务工作的行政支持和高效运行。
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二、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卫生工作计划。
三、开设健康教育课,每间周讲授一次课。
健康教育教师要认真备课,要求:有课时、课题、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四、授课教师要认真备课,写好教案,按计划授课。
五、总务处定期对教室的采光、照明、黑板等进行检查。
六、学校环境卫生有专人负责。
有定期清扫检查制度,保证校园环境的清洁、整洁。
七、开展以教育为主要容的班、团会活动,每学期至少一次。
八、通过家长学校,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九、健康教育学校领导小组定期对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行自评。